中国有没有存在上千年的大家族
曲阜孔家第二代,孔鲤,字伯鱼。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泗水侯,孔氏后人称为二世祖。孔鲤经常趋庭接受孔子诗礼的训导。享年50岁,先孔子而死。第三代,孔伋字子思。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圣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沂国述圣公,孔氏后人称其为三世祖。他受业于孔子学生曾参,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著作《中庸》,以述父师之意。孔伋成为述圣,前继承孔子,后通过门人传给孟子。孔伋享年82岁。第四代,孔白,字子上。博通群书,又善兵法,齐威王召为国相,不就,享年47岁。 第五代,孔求,字子家。享年45岁第六代,孔箕,字子京。享年46岁。第七代,孔穿,字子高。博学、清虚、沉静,有遁世之志。当时楚、魏、赵三国争相聘请,孔穿不仕。享年51岁。
第八代,孔谦,字子顺。为魏相。享年57岁。
第九代,孔腾,字子襄。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腾为奉祀君,专管祭祀孔子的事务,此为奉祀孔子之始。享年57岁。
第十代,孔忠,字子贞。有高尚之志,被汉文帝封博士、褒成侯。享年57岁。
第十一代,孔武,字子威。汉文帝封为博士。早卒。
第十二代,孔延年。博览群书。汉文帝时以治《尚书》出名,征为博士,转继太傅,后又任大将军。享年71岁。
第十三代,孔霸,字次孺。少年时就显示出非凡才华。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赐爵关内侯,食封800户,号褒成君,并赐黄金200斤,宅一区,昭帝时征为博士。此为世袭爵位奉祀之始。享年72岁。
第十四代,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为关内侯。享年62岁。
第十五代,孔房。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袭封关内侯,赐932户。 第十六代,孔均,字长平。本名莽,因避王莽讳,改名均。好学有才,言辞清辩,奏对成章。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封为褒成侯。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欲拜孔均为太尉,上书辞谢未就职。享年81岁。 第十七代,孔志。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复封为褒成侯,食邑2000户。
第十八代,孔损,字君益。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袭爵,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阙里祭祀孔子时,孔损助祭,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封为褒亭侯,食邑1000户。
第十九代,孔曜,字君曜。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封为奉圣亭侯,食邑1000户。
第二十代,孔完。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袭褒亭侯。孔完早逝,无子。由其弟孔瓒之子孔羡袭爵。 第二十一代,孔羡,字子余。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拜为奉议郎,二年(公元221年)封为宗圣侯,赐食邑百户。
第二十二代,孔震,字伯起。西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封为奉圣亭侯,拜太常卿黄门侍郎,赐食邑200户。享年75岁。
第二十三代,孔嶷,一作孔亭,字成功。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袭封奉圣亭侯。
第二十四代,孔抚。历豫章太守,袭封奉圣亭侯。
第二十五代,孔懿,袭奉圣亭侯。享年61岁。
第二十六代,孔鲜,字鲜之。好学,有度量。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袭封圣亭侯。
第二十七代,孔乘,一作孔秉,字敬山,博学多才艺。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公元473年)封为崇圣大夫,食邑500户,并给10户以供洒扫。
第二十八代,孔灵珍。任秘书郎,袭爵。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改封崇圣侯,赐食邑100户。
第二十九代,孔文泰,袭崇圣侯。享年58岁。
第三十代,孔渠,袭崇圣侯。
第三十一代,孔长孙。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改封崇圣侯,食邑百户。孔长孙有二子,长子英悊,次子嗣悊。长子早逝,无子。享年64岁。
第三十二代,孔嗣悊。隋文帝时应制登科,授泾州司兵参军,后升迁太子通事。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封为绍圣侯,赐食邑100户。享年70岁。
第三十三代,孔德伦。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封为褒圣侯,赐食邑100户,朝会时位同三品。武则天时赐予玺、书、衣服等。享年71岁。
第三十四代,孔崇基。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袭封褒圣侯,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授朝散大夫,陪祭朝会。享年56岁。
第三十五代,孔璲之,字藏晖。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袭褒圣侯,特授国子四门博士。
第三十六代,孔萱,袭封文宣公,兼任兖州泗水今。
第三十七代,孔齐卿。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袭封文宣公,兼兖州司马。
第三十八代,孔惟眰。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袭封文宣公,任兖州参军,奉孔子祀,复50户以供洒扫。享年65岁。
第三十九代,孔策。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袭封文宣公,历国子监博士。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宰相白敏中奏请岁给户绢百匹,充春秋奉祀。享年57岁。
第四十代,孔振,字国文。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袭封文宣公。举进士甲科,官至监察御史,左补阙水部员外郎。享年74岁。
第四十一代,孔昭俭。袭封文宣公,授广文博士。享年60岁。
第四十二代,孔光嗣,字斋郎。唐哀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授泗水令,后因时世动乱,失封爵。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被庙户孔末所杀。享年42岁。 第四十三代,孔仁玉,字温如。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任曲阜县主簿,三年(公元932年)袭文宣公。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兼任曲阜县令。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幸曲阜拜孔庙及墓,召孔仁玉赐五品服。被孔氏后人誉为“中兴祖”。享年45岁。
第四十四代,孔宜,字不疑。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任曲阜县主簿,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累迁太子右赞善大夫,袭文宣公。享年46岁。
第四十五代,孔延世,字茂先。博学、善吟咏。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袭封文宣公,兼任曲阜县令,赐白金束帛及太宗御书印《九经》。享年38岁。
第四十六代,孔圣佑。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袭封文宣公,兼曲阜知县事。卒年35岁,无子。后孔延世弟孔延泽之子,孔宗愿袭封。
第四十七代,孔若蒙,字公明。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袭封衍圣公,兼曲阜县主簿。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将爵号改为“奉圣公”,专主祀事。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废掉孔若蒙的爵位,由其弟孔若虚袭封奉圣公。孔若虚,字公实。死后,仍由孔若蒙的长子孔端友袭封衍圣公。
第四十八代,孔端友,字子交。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袭封衍圣公。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孔端友随高宗南渡,寓居衢州,称为南宗。孔端友之弟孔端操留守林庙,金命权袭衍圣公,称为北宗。
第四十九代,孔璠,字文老。孔璠系孔端操次子。金太宗天会十二年(公元1133年)袭封衍圣公,主管祀事,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丢掉爵位。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金廷准备授孔璠承奉郎,袭封衍圣公爵位,未来得及受封便去世。享年38岁。
第五十代,孔拯,字元济,金熙宗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袭封衍圣公,加文林郎。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孔拯卒,时年26岁,无子。其弟孔摠袭封。
第五十一代,孔元措,字梦得。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袭封衍圣公,加文林郎。后兼曲阜县令,授中议大夫,金宣宗贞佑二年赴汴京,金亡,回曲阜。享年70岁。
第五十二代,孔浈,字昭度。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袭封衍圣公。孔浈后被人告称乃驱口贱民李姓所生,因而被夺爵。
第五十三代,孔治,字世安。元成宗元年(公元1295年)封为衍圣公。孔治是孔宗愿第三个儿子孔若愚的六世孙。他们中间是:孔若愚——孔端立——孔琥——孔拂——孔元用——孔之全——孔治。孔子后裔的袭爵,由孔浈被剥夺衍圣公爵号后,中断43年之久,直到孔治才又袭封衍圣公爵。 第五十四代,孔思诚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袭封衍圣公,因支庶袭封,为族人不服,因而被解除爵位。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改由孔若愚的后代孔思晦袭封。
第五十五代,孔克坚,字璟夫,元顺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袭封衍圣公,阶嘉议大夫。授通奉大夫,官至礼部尚书、国子祭酒,均未赴就。朱元璋诏见时,假托有病未去,后朱元璋亲笔谕孔克坚,接诏后兼程进见。洪武元年十二月,钦颁圣旨,孔氏子孙皆免差役,同年赐给孔府两千大顷田地。
第五十六代,孔希学,字士行。好读书,善写隶书,文词尔雅,谈笑挥洒,灿然成章。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袭封衍圣公。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令衍圣公班列文臣之首。从洪武初年开始,衍圣公不兼地方官,专主孔子祀事。享年47岁。
第五十七代,孔讷,字言伯。诗书都有较高造诣,为人宽厚。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袭封衍圣公。享年43岁。
第五十八代,孔公(左钅右监),字昭文。明惠帝建文三年袭封衍圣公。享年23岁。
第五十九代,孔彦缙,字朝绅。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袭封衍圣公。享年55岁。
第六十代,孔承庆,字永祚。未能袭爵即逝,后追封衍圣公。享年31岁。生有二子,孔宏绪、孔宏泰。 第六十一代,孔宏绪,字以敬,号南溪。明代宗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袭封衍圣公。后因宫室逾制,削夺了爵位,改由其弟孔宏泰袭爵。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恢复孔宏绪衍圣公冠服家居。享年57岁。
第六十二代,孔闻韶,字知德,号成庵。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袭封衍圣公。次年新庙建,规制依旧。享年65岁。
第六十三代,孔贞干,字用济,号可亭。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袭封衍圣公。享年38岁。
第六十四代,孔尚贤,字象之,号希庵。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袭封衍圣公,赠太子太保。孔尚贤有二子,胤椿、胤桂,都先卒无子嗣,乃以孔尚贤从弟孔尚坦之子孔胤植袭爵,后来为避清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讳,改“胤”字为“衍”字。孔尚贤享年79岁。
第六十五代,孔胤植,字对寰,号懋甲。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袭封衍圣公,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加太子太保,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晋太子太傅。清朝对历史上所沿袭下来的对孔家种种优待“俱应相沿”并“期于优渥”。孔胤植凡进京朝见,皇帝都遣迎劳,入朝,班列大学士之上。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在都城太仆寺街赐第一座,计门、厅、楼、房一百多间。这就是北京的衍圣公府。享年56岁。
第六十六代,孔兴燮,字起吕,号辅垣。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袭封衍圣公,七年晋太子太保。享年32岁。
第六十七代,孔毓圻,字钟在,号兰堂。为人质朴爱好诗文,工于书法,擅于写擘窠大字,善画墨兰。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袭封衍圣公,九年授光禄大夫,十五年晋阶太子少师。清圣祖玄烨来曲阜庙谒林,孔毓圻除施以必要之礼,并叫族人为皇帝讲经、引驾,还请求扩展孔林、减轻租赋设置百官,玄烨均予以答应。享年67岁。
第六十八代,孔传铎,字振路,号牗民。好读书,学识广博,通礼乐,工诗词。其著作甚多。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袭封衍圣公。康熙年间赐孔传铎二品冠服,袭爵一年以后,世宗幸学,召孔传铎陪祀,六月孔庙遭火灾,率族人素服哭三日,清世宗派人祭告,并传旨慰问,拨款重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孔庙重建工程完成,九年世宗又命修孔林,十年孔林竣工,复开馆辑《阙里盛典》。享年63岁。 第六十九代,孔继棨,字体和,号纯斋。未袭爵即病故,后被追封为衍圣公。享年23岁。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第七十代,孔广棨,字京立,号石门。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袭封衍圣公,授二品冠服。多次受世宗、高宗召见,并给赏赐。能诗文,著有多集诗卷。享年31岁。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第七十一代,孔昭焕,字显文,号尧峰。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袭封衍圣公。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正月,弘历巡幸阙里,祭祀孔子,孔昭焕命其族人、举人孔继汾等在诗礼堂给皇帝讲经,是日弘历谒孔林,赐孔昭焕宴、书籍、文绮、貂币,升孔继汾中书,族人有官者,皆进秩。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孔昭焕上疏,弘历大为不满,下吏建议夺其爵,弘历念其年少未夺。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弘历到曲阜祀孔子,还京师后,将内府所藏十件商周祭器赐给孔府,以便在国祭时陈设。享年40岁。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第七十二代,孔宪培,字养元,号笃斋。博学多才,工书画,善画兰,得先祖孔毓圻遗法。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袭封衍圣公。孔宪培原名孔宪允,乾隆皇帝亲自为其改名,并将女儿嫁给他,由此,孔府步入盛世。仅在孔宪培生时,乾隆皇帝就曾5次到曲阜,并每年得到貂皮、锦缎、笔、砚、徽墨、貂冠朝服、蟒袍、御制诗、御论、御制墨刻等多种赏赐。享年38岁。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第七十三代,孔庆镕,字陶甫,号冶山。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袭封衍圣公。孔庆镕博学多才,擅长写诗作文、绘画和书法,是历代衍圣公中最有才学的著名人物。自幼善辞令,且顺从上心,一生多次受皇帝召见并十几次受到御制墨刻、匾额、诗、图、貂皮、朝冠、衣物等赏赐。享年55岁。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第七十四代,孔繁灏,字文渊,号伯海。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袭封衍圣公,晋太子太保。享年57岁。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第七十五代,孔祥珂,号观堂。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袭封衍圣公。享年29岁。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第七十六代,孔令贻,字燕庭。清光绪二年(公元1877年)袭封衍圣公。1915年袁世凯仍封孔令贻衍圣公,称帝后,曾加郡王衔。曾受光绪帝召见,并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奉母挈妻进京贺寿。慈禧太后特赏他及其母、妻御笔大“寿”字各一张,孔令贻又蒙双眼花翎之赐。享年48岁。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第七十七代,孔德成,字达生。1920年袭封衍圣公。1935年由南京政府改任为特任官待遇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48年底去台湾,2008年10月殁于台北,享年八十九岁,次子孔维宁继承奉祀官。
尘土历史网,专业的历史网站
也几乎为大多数孔子研究者所承认,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仁”而非“礼”。后者是因循,前者是创造。尽管“仁”字早有,但把它作为思想系统的中心,孔子确为第一人。
那末,“仁”又是什么?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其含义宽泛而多变,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这不仅使两千年来从无达诂,也使后人见仁见智,提供了各种不同解说的可能。强调“仁者爱人”与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便可以实际也作出了两种对立的解释。看来,要在这百次讲“仁”中,确定哪次为最根本或最准确,以此来推论其他,很难做到;在方法上也未必妥当。因为部分甚至部分之和并不能等于整体,有机整体一经构成,便获得自己的特性和生命。孔子的仁学思想似乎恰恰是这样一种整体模式。它由四个方面或因素组成,诸因素相互依存、渗透或制约。从而具有自我调节、相互转换和相对稳定的适当功能。正因如此,它就经常能够或消化掉或排斥外来的侵犯干扰,而长期自我保持延续下来,构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思想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在塑造汉民族性格上留下了重要痕迹。构成这个思想模式和仁学结构的四因素分别是(一)血缘基础,(二)心理原则,(三)人道主义,(四)个体人格。其整体特征则是(五)实践理性。这里面有许多复杂问题需要详细研究,本文只是试图初步提出这个问题和提供一个假说。下面粗线条地简略说明一下。
(一)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与维护“礼”直接相关。“礼”如前述,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要求维护或恢复这种体系是“仁”的根本目标。所以: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有子之言似夫子,一般均引作孔子材料)
“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来源这个网站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rendabbs&idArticle=91&flag=1
对于孔子我们应该客观的评价,褒贬都有。可以说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史记·孔子世家》最后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的最后有司马迁的评论: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里有这样的话:“仰望着那高耸的山峰啊,真让人向往!放眼那通天的大道啊,不禁也要迈步前行!(注)”即使自己到达不了那么高那么远的地方,然而心里却是向往着它!我读了孔子的书,想象他的为人也是这样的呀!我去过孔子的家乡鲁地,看到祀奉孔子的祠堂里摆着各种车服和礼器,儒生们定时地在那儿学习礼仪,不禁怀着敬意徘徊着舍不得离开。天底下的帝王以至于贤能的人很多,都是生前显赫一时,死后就渐渐被世人遗忘。唯独孔子,虽是一介布衣,却能传承十余代,学者依然崇拜他。从天子到王侯将相,中原地区研究六经的,都以孔子的学说为准则,真算得上是圣人中最伟大的人物了!
可见,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注)一说“景行”的意思是指“高尚的品德”,此处我采用的是作为“大路”的解释。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身世 政治生涯 教育生涯 孔子年谱 孔子其人 孔府 孔庙 孔林
孔子哲理名言 孔子箴言名句 历代对孔子的评价 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国际孔子文化节
海外孔子学院 我国在全世界建有108所孔子学院 全球首所网上孔子学院成立 孔子学院大会 孔子学院总部
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孔子标准像 孔子家谱新收录后裔100多万人 女性被首次收录
生平介绍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门弟子的分裂是孔子去世之后的事。在孔子生前,孔门弟子虽然相互之间也存在不少的介蒂和矛盾,但或许因为孔子个人人格的感召力,孔门弟子相对说来还是一个比较团结的利益集团。顾颉刚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中说:“孔子是一个有才干的人,有宗旨的人,有热诚的人,所以众望所归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在孔子成名以前原已有过许多民众的中心人物,如宋国的子罕,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齐国的晏婴,卫国的遽伯玉都是。但是他们一生做官,没有余力来教诲弟子。惟有孔子,因为他一生不曾得大志,他收的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孔子殃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号为儒家。”于此可知,孔门势力之强大,除了客观环境使然外,实与孔子的个人人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孔子毕生有心为政而不果,只好广收门徒从事教育,正是他们如众星拱月般地推崇孔子,也正是他们一传再传彰扬光大孔子的学说。可以设想,假如孔子没有这些忠实的弟子,他个人或许依然可以成为圣人,但其学说则未必能如后来那样流传久远与广大。
当然,这数千名弟子并不是同时师事孔子,否则按当时的物质条件去推想,这些人的饮食起居似乎都将成为重大问题。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些弟子在孔子生命的不同阶段师事孔子,早期弟子与晚期弟子或许不曾接触或不曾谋面。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所受到孔子的影响,当然也应该随着孔子思想境界的演进而有所不同,或各有所长。按照孔子晚年的自我评价,在他这些及门弟子中,如若粗略分类,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状况,一是在德行方面表现出众的,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二是在政事方面颇为出众的,有冉有、季路;三是在言语方面成就出众的,如宰我、子贡;四是在文学方面可堪造就并有突出成绩的,有子游、子夏。至于其他一些颇负盛名的弟子,孔子的评价是:"师(子张)也辟,参(曾参)也鲁,柴也愚,由(子路)也 ,回(颜回)也屡空。赐(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看来都是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或许因为孔子对这些及门弟子出众者有真切的认识和了解,故而孔子在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中,便格外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有专长、术有专精的专门人才。他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因此,我们从现有文献中不难发现,孔子就同一问题,在不同场合,或因面对的对象不同而解释与回答的侧重点一般也就不同。这样一来,不仅孔子的教育方法颇富个性与特色,而且对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来说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也就是说,孔门弟子之所以学有专长、术有专攻,除了他们的天赋、个性等原因外,也与孔子的因材施教、分别培养密切相关。更进一步说,孔门后学在学术上的分野与分化,除了外界环境使然外,恐怕也与孔子的这一教育方法有或多或少的关联。
这样说,是否意味着孔子在教学内容上对弟子们分别对待,或有高低不同的差别呢其实,根据比较可信的记载,孔子整理的那些经典主要是用来教授弟子的,弟子们所凭借的"课本"恐怕都是经孔子删定的那些文献,《孔子世家》说quot;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凡此种种,都可证明孔子在对弟子们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依然有着共同的原则和教学内容。换言之,孔子在对弟子进行教育时,一方面遵循某些共同的原则和价值准则,从而使这些弟子具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标准,而这些信仰与标准便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孔学传人和成就早期儒家集团的内在原因;另一方面,孔子格外注意弟子们的个性与天赋,在进行共同教育的同时,似乎也根据弟子们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对待。
基于后一个考虑,我们看到孔门弟子在孔子生前虽不曾另立门户,但事实上这些及门弟子由于学有所长、术有专攻,这便为儒家的后来发展与分化埋了了伏笔。陶潜《圣贤群辅录》说,颜氏传《诗》,为讽谏之儒;孟氏传《书》,为疏通致远之儒;公孙氏传《易》,为洁静精微之儒。这种详尽而明白的说法虽然晚出,并不具有可靠的史料价值,当然不必尽信。但揆诸情理,我们应该相信孔子的及门弟子之所谓学有专精;恐怕正是指他们各人守一个或几个学术领域,从事某一项或几项专门研究。刘师培《经学教科书》据秦汉时的文献分析孔门情况说:孔子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故曾子作《孝经》以记孔子论孝之言;子夏诸人复荟萃孔子绪言纂为《论语》,而六经之学亦各有专书,《易经》由孔子授商矍,再传而为子弓,复三传而为田何;《书经》之学由孔子授漆雕开,然师说无传,惟孔氏世传其书,九传而至孔鲋;《诗经》之学由孔子授子夏,六传而至荀卿。《春秋》之学自左丘明作传,六传而至荀卿。《公羊》、《觳梁》二传成为子夏所传,一出于夏授公羊高,一出于夏授觳梁赤。
《礼》、《乐》三经,孔门弟子传其学者尤多,如子夏、子贡等皆深于《乐》,曾子、子游、孺悲皆深于《礼》,六国之时传《礼经》者复有公孙尼子、五史氏诸人,而孔门弟子复为《礼经》作记(如子夏作《丧服记》),又杂采古代记礼之书以及孔子论礼之言,依类排列,荟萃成书(即今《大戴礼记》、《小戴礼记》);而子思作《中庸》,七十子之徒作《大学》;又有子夏之徒赓续《尔雅》,以释六经之言。刘师培的这些排比,虽然于细节也不可尽信,但它足以说明儒学在后来的发展与分化决不是偶然的,就其学术渊源而言,实得力于孔子的因材施教以及孔门弟子的学有所长、术有专精。
如前所述,由孔子弟子的基本状况已可看到儒学必然分化的端倪。但这种分化毕竟是孔子去世之后的事。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终于走完七十三年的坎坷道路,溘然长逝。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葬于鲁城北泅上,弟子皆服丧三年。叉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唯子赣(贡)庐于家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家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词孔子家,而诸儒亦讲礼乡饮于孔子家。显而易见,孔门弟子虽然学有不同,但他们出于对孔子的同样尊敬,估计他们在为孔子眼三年之丧,守三年心表的时候,可能尚未发生别立门户等分化现象。
孔门后学的分化大概发生在弟子们为孔子眼三年之丧结束的时候或之后。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孔门弟子为孔子服丧三年的时候,"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然后归。子贡返,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孔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并要求曾子同意。而曾子坚决反对。他说,"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本来,按照孔子生前形成的基本格局,在孔子死后,孔门弟子作为一种利益集团或学术团体,似不必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分裂。子贡即使没有担当孔门领袖的资格和能耐,但他毕竟是孔子晚年最得意的门生,二者之间的深厚情意似乎也有助于子贡在孔子死后团结维系孔门弟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quot;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妆来何其晚也”显然,孔子对子贡寄予相当的期望。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以及子贡超越其他弟子的治事能力,我们看到,在孔子死后,孔子的丧葬之事似乎也由子贡主持和料理。他不仅出面批评鲁哀公为孔子致悼词并不合乎情理,以为生不能用,死而悼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而且筑室于场,为孔子守六年之丧。因此,当其他弟子守丧三年治任将归之时,皆大揖于子贡,相向而哭。于此我们感到,尽管子贡没有名正言顺地举起孔门"帅旗",但其在孔门弟子中的突出地位似乎也已基本确定。
然而出人预料的是,当子贡的地位逐渐确立,孔门之内并没有发生太大问题的时候,子夏、子张、子游等人却以有若的外在形象似孔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显而易见,这是一场不动声色的政变,他们期望以有若来取代于贡将要获得的盟主地位。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这样做呢欲明白个中的奥秘,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子贡方面说,由于其"利口巧辩",性格使然,"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恶",似乎在某种场合得罪过子夏等人。尤其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当子贡的地位在孔子死后逐步上升的过程中,子贡过于忽略子夏等人的存在,似乎遇事并不愿意与子夏等人商量,因而引起子夏等人的反感,遂欲以有若取代子贡。另一方面,如果从子夏等人的立场来观察,他们对有若的推举,除了出于对子贡的反感外,似乎也与孔门弟子的凝聚力日趋削弱有关,因而他们才推quot;似圣人"的有若作为"盟主",以期重振孔门声威。
子夏、子游、子张等人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曾子的响应和支持。其中的原因,除了前述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外,似乎也和曾子与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我们知道,曾子虽是孔门弟子中谨遵师说的忠诚弟子,但他和子张、子夏等人并不是关系非常密切。《论语·子张》记曾子日:"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表面上对子张似乎很推崇,但实际上也不无贬损之意。至于对子夏,《札记·檀弓》、《论衡·祸虚》都曾记载曾子指责子夏的事: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哭。子夏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汝何无罪也吾与汝事夫子于诛泗之间,退而老于西阿之上,使西阿之民疑妆于夫子,尔罪一也;丧而亲,使岛未有异闻,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日妆何无罪欤”?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以久矣!"曾子的这段指责虽然晚出,但他们之间缺少共同的信念和人生原则,似为事实。那么又怎能指望曾子赞同子夏的主张,推举有若为孔门盟主呢更何况有若无论如何貌似孔子,但其思想见解、人格修养都不可能真正与孔子相比。
有若没有成为孔门弟子的新领袖,曾子由于天生具有一种战战兢兢严守孔门遗视而绝不自标宗旨的人生态度,故而曾子既无能力,也无兴趣成为孔门弟子的新领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曾子反对子夏等人推举有若的建议时,孔门弟子的分裂便已从一种潜在的危险而表面化,弟子中的强者实际上都各奔东西,自谋前程,自立门户去了。
其实,如果从学术史的观点看,孔门弟子在孔子之后发生分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大凡显赫一时的思想家在其身后莫不如此,因为思想的解说原本没有固定的模式,思想的继承更取决于后来者所处时代的需要以及继承者各人的才学识德等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更何况孔子教人因材施教,并没有统一的解说和范式呢因此,孔门弟子在孔子之后的分化不仅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文化现象,而且是学术史上的必然趋势。
至于孔门弟子的实际分化情况,《韩非子·显学篇》有一个大概的描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民之儒,有孟民之儒,有漆雕民之儒,有仲良民之儒,有孙民之儒,有东正民之儒。臼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民之墨,有相夫民之墨,有邓陵民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入,墨离为二,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显然,这里的儒学八派已不仅指孔子的及门弟子,而且应该包括韩非所处的时代即战国时期的儒学情况。因此,儒家八派的那些弟子们我们暂且勿论,还是让我们先看看那些及问弟子在孔子之后的分化情况。
在孔问及问弟子中,应该有所作为的子贡原本以"言语"著称,似乎在学术见解、思想见识方面也应该能有所作为。但是,可能由于发生前述的那些不偷快事件,子贡在为孔子守了六年丧礼之后便基本上与孔门弟子失去联系,而投身于实际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之中,并没有在学术上作出什么突出的贡献。
有可能在思想文化方面作出贡献且未被归大儒家八派的还有曾子、有子、子游、子夏等。曾子为孔子的晚年弟子,相传他的天赋并不高,经常受到孔子的批评。但他格外注意道德修养,坚持"吾日三省吾身",终于成为孔门弟子中除颜回之外最重要的道德楷模。在孔子去世之后,曾子先是反对子夏等人推举有若作领袖的企图,继则可能聚徒讲学,从事著述,从孝道、伦理道德方面阐释和宣传孔子的遗说。《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有《曾子》十八篇,王应麋《汉志考证》称:"《隋志》、《唐志》二卷,参与弟子公明仪、乐正子春、单居离、曾元、曾华之徒论立身孝行之要,天地万物之理。"今存十篇,收入《大戴礼记》。其学术要旨只是阐发儒家关于孝的观念,以孝为人生哲学的第一义,是"天地之大经",是"众之本教"等等。在思想倾向方面,似已偏离孔子的路线,当然也更合乎曾子"战战兢兢"的本然性格。
有子也是孔子的晚年弟子,荀子在《解蔽》中说,"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能自忍矣。"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勤勉与好学,使他颇得孔子的赏识与喜爱,不时受到孔子的夸奖。在学术见解上,有子也大体继承了孔子的学说,重视孝悌道德,主张和为贵,强调以礼为本。《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quot;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钦。"虽不若曾子极端重视孝道,但也强调孝悌是仁的基础。他还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还强调,"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固不失其亲,亦可亲也。"由此可见,有若不仅在相貌上关于孔子,其见解似亦得孔子真传。有子后来的情况史枫有问,不得而知。但最可能的情况是承袭孔子的遗教,聚徒讲学。只是由于经过同门弟子的打击,其学难以显赫而已。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大子当行,使弟子执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寓于毕,傅涝陀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翟年长元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翟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翟年四十后当有五仗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如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有子经此打击,其后当然声望不显,恐也难创造什么宗派了。子游,胜言名偃,字子游。据说少孔子四十八岁,但由于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赏识,被孔子列为文学第一,对古典文献及礼乐教化似乎深有研究,与子夏齐名,故而应对孔子学说的发展与传播作过相当的贡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可见子游的名声、贡献实不在子夏、子张之下。《札记·礼运篇》记载,背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堰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者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或许正是得之于这种难得而又特殊的机会,我们相信儒家们所谓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即便不一定是子游及其门人所记录,但由于是子游亲耳所闻,想必在其思想宗旨方面一定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故而康有为《孟子微》自序说,子游受孔子大同之道,传之子思,而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深得孔子《春秋》之学而神明之。
显然,子游之学应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值得我们格外重视。和子游一样,子夏也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他姓卜客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荀子·大略》说,子夏家贫,平时穿得破破烂烂。有人问他:“子何不仕?”子夏说:"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早甲而丧其掌。"可见其性格略有点怪异,而向志于学,故被孔子誉为文学第一,与子游同列。
在孔门弟子中,子夏的勤奋好学是相当突出的,并因此获得孔子的赞赏和鼓励,孔子也尽可能地加以引导和训练,从而使子夏在孔门弟子中似乎是最全面地掌握了乃师的学说。如果仅仅从这一方面说,子夏在孔子去世之后,最有资格统领孔门弟子。然而由于其怪异的性格,使其与其他弟子并不能友好地相处。他在孔子去世之后策划推举有若而未果,只好离开孔门,前往他国聚徒讲学。
子夏的怪异性格是相当突出的。早在他追随孔子问学的时候,好谈论别人是非的子贡就问孔子,"子张与子夏相比孰贤"孔子答日:"子张也过,子夏也不及。"又问:"然则子张愈与"日:"过犹不及。"孔子的这种评价令人寻味,子夏的性格弱点似乎相当明白。朱熹在注这段话时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遵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而且,孔子也曾当面告诫子夏:"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种告诫虽不能说是针对子夏的弱点而来,但按照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决不至于无的放矢,随意闲谈。
从《论语·子张》的记载看,子张,子游等人似乎也瞧不起子夏的为、人,子游说过,"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当子夏之门人间交于子张,子张问道:"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怒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大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再则,如果从我们前面已反复谈到的子夏策划推举有若看,子夏并不是以学术才识道德素养作为标准,肯定别有人际关系的原因在。
基于这样一种背景,子夏在孔子去世之后便离开了鲁国,先在卫国为卫灵公做些事情,然后应邀去魏国西河讲学,名声由此大振,弟子众多,甚者如曾子后来所指责的那样,西阿之民一度将子夏比拟为孔子再生而尊敬之,可见其影响之大。其知名弟子可考者,有魏文侯、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黎等等。故而前辈学者如梁启超等人谈到子夏西河传经时都给予高度重视,以为此一环节在儒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梁氏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当孔子之在世,其学未见重于时君也。及魏文侯受经子夏,继以段干木、田子方,于是儒教始大行于西阿。魏文侯初置博士官,实为以国力推行孔教之始。儒教第一功臣,舍魏文侯则别无他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子夏西阿传经的情况略作说明。
子夏西阿传经时在孔子辞世、孔门弟子发生分化之后,其详细情况四史阙有间无法详述。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子夏得到孔子的学术真传,因此,儒家的一些重要经典不仅差不多都经过他的传授,而且许多重要典籍甚至可能还是由他和他的弟子一起整理成定本。东汉学者徐防说quot;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其后诸家分析,各有异说。"也就是说,所谓儒家经典,其大部分都和子夏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关系。
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续笔卷十四"子夏经学"一节中说得更明白,"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正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买受之于子夏。觳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木。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等所撰定也quot;综合徐防、洪迈二人的说法可知,后世所谓儒家经典最主要的部分,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以及《论语》、《公羊》、《觳梁》等都和子夏有关。
徐防、洪迈的说法当然不必尽信。但当我们尚不能提出有力的反证之前,我们也不必过于怀疑,姑且存之。我们现在的兴趣是,如果按照徐防、洪迈的说法,儒家重要经典与子夏无关者似为《左传》,而我们如果稍加考定,就不难发现《左传》实际上也与子夏有相当的关联。
关于《左传》的作者及其早期传授系统,学术界向有争议。《经典释文·叙录》指出,"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侍卫人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锋椒,椒传赵人虞卿,卿传同郡荀卿名况,况传武威张苍,苍传洛阳贾谊。"这个传授系统大体可信,但对若干细节比如左丘明其人则均不明了而存在分歧。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quot;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俱弟子从异端,各安其意,失真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锋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来《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吕不韦者,秦庄襄正相,亦上观尚吉,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及如荀子、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招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记。汉相张苍历谱五德,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颇著文焉。"由此看来,《春秋》原本是孔子据旧史而删定的当代史,但限于政治气氛与环境,七十子之徒只能口授其传旨,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耳相传总不是办法,于是有鲁君子左丘明"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还有锋椒、虞卿等人出于其他原因也著有类似的著作。
左丘明作过《左氏春秋》不必怀疑,问题在于这个左丘明的情况实在模糊。《汉书·艺文志》自注渭:左丘明,鲁大夫。《颜氏春秋·观周篇》及《孔子家谱》都指出,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左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
果如是,左丘明身为鲁史,又在孔门弟子之列,与孔子同修《春秋》经。只是如《经典释文·叙录》所说,担心弟子退而异言,恐怕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之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
显然,此左丘明非孔子弟子者莫属。
然而,遍考孔门诸弟子,知名且有能力作《左传》者似乎尚未见。《论语·公冶长》确实提到过一个左丘明,但关于此人的情况依然模糊。子曰quot;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由于孔子在此一再引左丘明以自重,因而使许多学者都怀疑此左丘明不可能是孔子的弟子,而是孔子之前的一位贤者。如杨伯峻《论语译注》即作如此判断。然而我们就此想指出的是,孔子引左丘明以自重,并不能证明左丘明一定早于孔子,更不能证明左丘明定非孔子弟子。因为孔子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同时代人乃至自已的学生并不乏赞美之辞。如《论语》同篇中关于"闻知"的问题,孔子就对子贡说:"弗如也。吾与汝(指子贡,弗如(颜回,也。"我们当然不能由此说颜回的年代早于孔子,且不在孔门弟子之列。要言之,左丘明确为孔子之门人,而他的才学也一定是孔门弟子之中最出众者。
但是,说到这里又产生一个问题,即左丘明是以"左"为姓抑或以"左丘"为复姓,实在也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孔颖达《春秋左氏传序疏》以为姓"左",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九主张以"左丘"为复姓,而俞正燮《癸巳类稿·左丘明子孙姓氏论》则认为,左是官名,正是姓。如此分歧,真令人不知所从。于是乎,便有人否认左丘明确有其人,而是别人的假冒。
那么,这个假冒的人又是谁呢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据《韩非子·外储说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以及《内储说上》“乃以左氏易之”等语推断quot;《左氏春秋》者,固以左公名,或亦因吴起传真学,故名之日《左氏春秋》。"怀疑《左传》或成于吴起之手。钱穆《吴起传(左氏春秋,考》更明白地说:"然则所谓《左氏春秋》者,岂即以吴起为左氏人故称,而后人因误以为左姓耶?”并进而推断:"此《左氏传》出吴起,不出左丘明之说也。"显然,这些猜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圆其说,也使我们不必怀疑吴起是否真的有能力有时间作《左氏传》。但是我们由此想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既已相信《左传》作于吴起,那么如何理解太史公所说的"左丘失明,乃传《国语》的说法呢太史公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有根据的。因此,《左传》作于吴起说,虽能自圆其说,但总有使人不能满意的地方。其证据不足,多为推测之辞。当然,他们的探讨无疑也是一个方向,离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远了。
循太史公的提示,再阅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的子夏材料,使我们突然觉得《左氏传》不是作于吴起,而是吴起的老师子夏。所谓左丘明者,也不是吴起以左为姓而来的,而是子夏晚年的自号或别称。故而《左传》便极有可能出于子夏之手或出子夏历传。
《仲尼弟子列传》说,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孔子既殃,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正义》云quot;西阿郡,今汾州也,…子夏所教处也。"西阿,战国魏地,一说在今昔、陕黄河左右。实际郡治在洛水以东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是不能入本姓族的谱的,而记入丈夫姓族谱。但是,仅仅是附庸式的记入,况且只记姓,不记名。连名字也被“分割肢解”了,这是多么残酷的文化行为!
而姓大都从父而不从母,就是现代社会也是这样。所以,女性个体生命的延传在家谱记载上是谈不上连续性的;作为女性群体的生命延传在家谱记载上是时断时续的。
所以,古代的家谱是残破不全的家谱。形象地说,古代的家谱是半个月亮,或半个太阳。
女性不编入家谱不仅是男权的绝对和极度的显示,也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家庭、社会以及政治地位作出的最基本、最根本的否定。家庭是社会的因子,没有家庭就没有社会;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没有家庭,哪有国家!一个人走向社会要从家庭出发,一个国家的建立也要以家庭作基础。编修家谱对女性的做法,难道不是对女性 “地位权”作出的“最基本、最根本”的否定吗?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在编修家谱时,已将女性记入了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如中华民国时期湖南《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就把女子编入了家谱,而且谱后的“跋”也是曾宝荪这个女才子写的。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
1986年,福建省长乐县横岭乡谢氏修订家谱,一反女子不入谱的旧习,把当代女性大作家谢冰心编入了家谱。并且,谱的序言也是冰心写的。
2003年,孔子世家第6次续修家谱 ,在江苏高淳举行了历史以来首次家族聚会。此次续修工作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子世家谱牒研究课组”的研究项目。决定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不仅女性孔子后裔可以入谱,女性后裔的子女也同样可以写入家谱。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中作用越来越大,不久的将来,所有女性都会在自己的家谱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所,不知信其心于所,可古人有古,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新安程氏曰:扑之修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隆杀之等,别亲疏运近之识尊卑之次次弟也,行吉凶庆吊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以崇宗族之典礼也。
兆溪陈氏曰:凡作谱者为祖宗重也,人之重乎,祖宗则所存,惟仁而匪仁。不存所行,为义而匪义,不行恐得罪于祖宗也。
深山董氏曰:先祖有善而弗明,日不智,而弗佛日:不仁,止谱之由作也。
白涯彭氏曰:谱之保姓受氏也,天子赐之,司农协之,宗法已联属之,而后孝弟之,教成朝廷之,势尊天下之,家正保族者,保天下之道也,个保其族而天下治矣。
山谷黄氏曰:世之巨族者。微有谱则失其所从也,考其所由分世日益远,族日益繁,必至于不想维而昭穆之辨淆矣。
一峰罗氏曰:自宗法废而谱乘兴矣,其本之所出尊尊也,别其支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只道尽而族之,大本立也。 简介
孔氏家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
中国有没有存在上千年的大家族
本文2023-10-31 18:05: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