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是如何从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成为民主党总统的?
威尔逊在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任期内,对这所以保守思想闻名的大学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比如严格考试制度,整顿学校纪律,实行导师制和使学生中贫富子弟能共同生活的“生活区”计划等。可是他的改革中的某些方面触怒了一些有权势的学生家长,在捐款上压威尔逊,威尔逊在1910年辞去校长职务。辞去校长,看似失败,实为胜利,因为威尔逊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不屈的改革家的名声,而这是民主党在与共和党竞争中所迫切需要的。1910年,威尔逊被民主党提名竞选新泽西州州长并获得成功;1912年,又被民主党提名参加总统竞选。在共和党内部闹分裂的情况下,威尔逊当选为宝座旁落16年后的第一个民主党总统。
威尔逊是政治学博士、教授,有着25年学术生涯,论述颇丰。并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博士总统。
他是美国历任总统中学问最多、修养最好的总统(著作9部、文章23篇)。他首开总统在国会宣读国情咨文的先例。1918年1月8日,他在国会上发表了著名的“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从而被称为“人类自由宣言”的“十四点”,又称“威尔逊主义”。此后,国际联盟盟约于1919年4月28日通过。他是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的第一位总统,是第2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总统。
1913年,伍德罗·威尔逊恢复了100多年前由华盛顿和亚当斯率先开始的总统亲自发表国情咨文的做法。他俏皮地说,“由总统宣读自己的咨文很可能要比由一名办事员读得好得多”。这位以倡导“国际联盟”、“联合国前身组织”著称的双任总统利用这一机会发表了主要集中讨论国内政策的议题广泛的演说。威尔逊亲自宣读国情咨文的决定具有先见之明。当时,美国正处于电子大众媒体革命前夕,很快,广播和二战后出现的电视就将总统带入了美国百姓之家。虽然多数美国人没有听到威尔逊的声音,但是他的形象通过无声新闻片变得家喻户晓。
1914年,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宣布“母亲节之母”安娜·瑞斯文·杰文斯夫人的生日为“美国国家母亲节”。从那时起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都是母亲节,以纪念在内战结束后杰文斯夫人在家庭团聚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她的工作使美国南北得以统一,她的工作给历史上所有美国母亲都带来荣誉,这种荣誉会一直继续下去。但是这个节日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感谢被人们尊称为“国母”的——安娜·瑞斯文·杰文斯夫人。威尔逊总统要求,在母亲节那一天,各个公众建筑和每家每户都要挂美国国旗,他说,这是对全国所有的母亲公开表示我们的尊敬和爱戴。
如果庆祝母亲节能在提醒母亲们自身责任重大方面起到哪怕一点点作用的话,那么这一天也是有助于家庭和整个社会的。
威尔逊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学术成就最高的一位总统,这不是因为他一生十余部的专著和数十篇的论文,也不是因为他曾经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头衔,而在于他从学术和教育的角度正式确立了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政治学科的地位,并第一次提出了同西方列强崇尚的武力解决问题针锋相对的理想主义政治理念,这种学说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所不及的,即使今天仍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威尔逊(Woodrow Wilson)可谓二十世纪行政权的违宪先驱。他撰写的那本关于宪法的书籍曾抱怨道国父们当年缺乏先见之明,未能促使行政与立法分支间产生更紧密的联系,但他还是找到一线希望。威尔逊争辩道时间与实践使得两者的协调成为了可能,又由于在他看来宪法是一个“有机的”文件,故威尔逊总统可以从政府的其它分支与层级篡夺权力因为这是人民所期望的。
威尔逊争论道总统应该更像一位总理大臣,这的确也是他后来的行政方式。当然了,这一改变在之前并未写入宪法修正案,但威尔逊可不在乎。他操纵着立法事项,经常让国会持续开会直至议员们屈服于他的意愿。他支持过多项违宪法律—还为其中很多积极进行游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明显,这些法律包括了立法由联邦政府管控经济,铁路的国家化以及臭名昭著的镇压叛乱法。事实上,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二战时期的大部分战时法案都是从威尔逊那里照搬过来的。如果罗斯福可以被称为“国王富兰克林”,那威尔逊也无愧于“大独裁者威尔逊”的称号—就这称号他还真拿来当成一种荣耀。
在美国历史的这一节点前还未曾有哪个总统有过更优秀的的学术血统:威尔逊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到了政府学博士学位;他给自己的学位论文命名“国会政府:一篇美国政治学研究”,后来他又出版了一本著作《美国的宪政政府》。他是名学者—他的主要传记作者认为这与他的领导风格相违背—他也依靠其他的学者为他提建议,虽说他们一个个都是典型的“应声虫”。威尔逊一度说过“他还没准备好…当总统”。在他在1910年当选新泽西州州长前从未在政府任职,是个实打实的门外汉,但他还是谈了谈自己的思想准备。威尔逊,就和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美国第26任总统)一样,是个进步主义者,是意识形态在驱使他行政。但他仅在上任前的几周才巩固了自己总统行政的观点,而且他对行政的大部分看法都是在一名叫“上校”爱德华·M·豪斯(“Colonel”Edward M House)的人影响下形成的。
在1912年大选后,威尔逊在百慕大花费数周时间阅读一本鲜为人知的乌托邦小说名为“管理者菲利普·德鲁”(Philip Dru: Administrator)。这本由豪斯匿名撰写的小说,其名为“新自由”的情节预示了威尔逊的多数行政事项,最终这也成为了威尔逊外交政策的名称。小说的主人公,一位名为菲利普·德鲁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成为了统治美国的独裁者并在国内实施激进政策以图拯救美国于崩溃。与此同时,德鲁还对欧洲开战来对抗民主的敌人,结果是美国经济的完全重建,政府行政分支夺取权力,欧洲的重建,以及华盛顿政府的中心化。在威尔逊的两个任期结束时,以上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
威尔逊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在成为新泽西州州长前,他一直被认为是一名保守的民主党人,在1896年他曾支持过国家民主党—一个从民主党分裂出去的保守派小分支,以对抗威廉·詹宁斯··布莱恩(时民主党领袖)。但有证据表明远在他成为总统之前,威尔逊便反对美国的政治体系,他尤其对分权,行政分支在立法事项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整个联邦主义的概念都进行过大力抨击。对威尔逊而言,要推动美国的政治进程,值得信任的唯有中央政府,而非各州政府,一切都应自上而下进行。
在1885年,威尔逊对总统的职权的看法也曾有不是很扩张化的时候,他当时写道,在他看来,“总统的职责,虽偶尔很重大,但通常都不能太超出常规,大多时候都仅仅是在管理…”,受制于国会常务委员会。他认为各州州长才是总统之职的不二人选,还认为选拔总统不应根据一个人的才智能力而是凭借他们能将这一职务“管”得多好。累人活都由国会去干,总统不过是法律的执行者,这一职务需要些技巧,但并不耗费太大的精力,也不需要创造性。
但到了1908年,他的观点发生了很戏剧性的变化。在他的那本《美国的宪政政府》一书中,威尔逊抱怨道宪法背后的“理论”限制了行政分支的潜能。建国的那代人将行政分支设计为“仅限合法行政,是法律通过与政策执行的主持权威与引导权威,(总统)对立法的否决权仅作为他对国会的‘审查’,—这是一项限制权,而非指引权。他被赋予权力去制止恶法,但并未被给予任何制定善法的机会。”在威尔逊看来,国父们这一观念早已过时且与二十世纪的美国现状相悖。现在就是需要行动的时期,因此宪法以及其对总统职权的限制均可被忽略。威尔逊写道,“总统的工作与影响如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事实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我们世世代代都越发倾向于将总统看作将我们这一复杂体系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在领导其政党的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者。这么做并不和宪法的实际规定相悖;与它相悖的,仅仅是关于宪法之意图与含义的一种机械呆板的理论。宪法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理论,它实际上只是份文件,和《大宪章》并无二致。”
这一反对宪法真实原文对行政分支的定义的“机械呆板”用途,而去支持一种“切实可行的”用途—也就是由威尔逊声称从宪法中萃取出来的什么总则—加上豪斯在《菲利普·德鲁》中设想的“蓝图”,一个强有力得都成为了独裁制的总统制—就组成了威尔逊政府的根基。威尔逊总统公开反对对宪法的原旨主义解读。因此,即便他曾宣誓捍卫宪法,实际上他只忠诚于自己本人对宪法的那一套理论。并不是说威尔逊所做的一切都是违反了宪法的,但在宪法准许下的行政权,其扩张仍旧大行其道,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也没什么好为他辩解的。
为威尔逊总统生涯的成就盖棺定论的,便是他的立法事项, “新自由” 计划。他在1908年写道总统是“国家的政治领袖”。威尔逊自告奋勇去接受这种新型的行政权力—与其说是总统倒不如说更像总理大臣—去指引立法程序因此便“任何单一的力量都不足以反抗他,任何多种力量的结合都无法轻易制服他。” 新自由 相当于他为新美国所作的计划,通过将政府,宪法,以及中央权威与人民间的关系统统重新制定—给予了总统全新的、能够横扫一切的权力。泰迪·罗斯福(Teddy Roosevelt,指西奥多·罗斯福)在1901年便开始了这一进程,威尔逊则为这一进程画了个大感叹号,那些追随着威尔逊的总统们,他们的行政方针也是建立在威尔逊的理论设计与项目指示之上。
通过在1913年出版的一本名为新计划的小手册,威尔逊直接向“人民”呼吁。他重申着自己的立场—国会已经变得过时且能力不足,而无法处理当代的问题。
1919年1月18日,32个国家的代表云集巴黎凡尔赛宫,他们将瓜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果实。由于战败国和中立国均无资格列席,所以这次会议也被称为胜利者的角逐。几乎每个与会代表都心怀憧憬的进场,可惜大多数人最终会愤然离场。
愤然离场的代表不止有被连续出卖的中国外交官陆征祥(甚至拒绝签字),还包括初期掌控会议五大国中的意大利和日本代表,意大利总理维托里奥•伊曼纽尔没拿到想拿的领土,被迫下台,鬼子代表西园寺公望没拿到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利益,也退出了会议。
于是会议就只剩下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于法国总理乔治·克里蒙梭共同主持,这三个人也就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三大巨头迥然而异的外交风格为各自赢得了不同的绰号,最后勉强签下《凡尔赛合约》。
猛虎总理——克里蒙梭
已经78岁的克里蒙梭在巴黎和会上一点都不像个白发老者,他从始至终保持着咄咄逼人的凶猛姿态。无论对德国近乎疯狂的报复,还是对赔偿金鲸吞牛饮的贪婪,在长达5天马拉松式的辩论中,他永远都在进攻。
关于对德国的惩罚不仅涵盖领土分割、殖民地剥夺、战争赔款、矿产掠夺,还硬生生扶植波兰复国。赔偿金方面他起手就要求法国分配58%的比例,基本连一口汤都不准备给美国留。这样凶悍的作风下,法兰西猛虎之名确实不虚。
狡狐首相——劳合·乔治
比起克里蒙梭的凶悍,英国首相乔治更像一个身段柔软的纵横家,他总能拉来一些谈判对手意想不到的外援,有时候是美国,有时候是日本,甚至连意大利都可以合作。英国离岸平衡的搅屎棍风格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避免法国成为新的大陆霸权国家。
最终英国毁掉威胁最大的德国公海舰队,拿到第二多的战争赔款,挡住了日本借种族平等对殖民地的发难,又在保障法国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们埋了一颗大钉子。整个巴黎和会中英国收获满满,这个品行不佳的官僚无愧狐狸之称。
百灵总统——威尔逊
20世纪初的美国其实非常理想主义,那时候的总统威尔逊有点傻得可爱,三巨头中只有他是真的相信可以努力赢得永久和平。和会之前他组织很多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共同研究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事实。
这个研究小组交出2000份独立报告以及至少1200张地图,最终这些文件再精炼成14点和平原则由威尔逊通过演讲发表出来,这14点里充满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色彩,不搞秘密外交、不搞军备竞赛、成立国际联盟等等。
然而两个现实主义的盟友狠狠扇了威尔逊一记耳光,他提出的14点和平主张最终沦为大国分蛋糕的刀子,即使在威尔逊牺牲本国利益的情况下也没能实现。于是美国没有在《凡尔赛协议》上签字,也没有加入国联,威尔逊总统大抵是三巨头中唯一怀有高尚信念的人,百灵总统的称呼吐槽机不觉得是种讽刺。扯淡完毕。
威尔逊是如何从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成为民主党总统的?
本文2023-10-31 17:53: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