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颜氏家训后有感
《颜氏家训》为北齐颜之推所作。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播迁南北,历经坎坷,出身望族并在劫后余生之后明白如何设法使自己家族趋利避害,继续绵延是他的责任,这也是他作此书的目的。
这本书成书于隋代开皇年间文帝杨坚平陈之后。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伦理教育,包括《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侧重于讲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义务和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强调了教育子弟、尊老爱幼、和睦家庭的重要。二是品德智能教育,包括《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四篇。主要讲述如何培养和造就子弟成才的问题如培养优良的操行、崇德尊贤、勤奋求知、提高本领、树立良好的文风等。三是思想方法教育,包括《名实》、《涉物》、《省事》、《止足》四篇。目的'在于培养子弟观察、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名与实的关系:怎样取得美好的声誉,人生的意义和如何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博”与“专”的关系:个人的发展应当有所侧重,不要放纵欲望和贪心不足等。四是养生教育,包括《诫兵》、《养生》两篇,目的在于教育子弟不要依靠卖弄勇力与利用战争来取得显达,应当首先保全生命,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但也同时指出生命不可不惜,也不可不当惜而惜,为冒险贪得而丧生,不应该;为忠孝仁义而牺牲是值得的。五是知识教育,包括《书证》、《音辞》、《杂艺》三篇。介绍了古籍文字考据知识、音韵知识和文人涉及的各项杂艺知识。对各项杂艺并根据实用价值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
感想:我对其最为感慨的一章便是《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可不相爱也。”我是独生子女,所以不曾经历过书中所写的兄弟间这样深情感人的描写,可依旧为之动容。兄弟是形体独立而气息相通的人,当他们年幼时,父母左牵右携,他们前抱后负,吃饭时同桌进餐,衣服哥哥穿过再传给弟弟,书籍读了弟弟接过又读,外出游玩也在一处,即使有脑子混沌的人,也懂关心爱护弟弟。这样想想,只觉美好。可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随着兄弟们逐个长大,各自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不比少年时光单纯,即使是诚实厚道的人,对兄弟间的感情也不能不稍稍减弱。可是减弱不意味消失殆尽,更要懂得维护,父母不能陪我们一辈子,兄弟姐妹是他们在世上给我们留下的最后礼物,这样比钱财珍贵得多。因此看到当今社会上子女间相互推诿,不愿赡养老人还有那些老人前脚刚走,子女们就急着分遗产的现象怎不让人心寒。
《颜氏家训》带有浓重的儒家色彩,“仁”的思想也有所体现,值得人慢慢体味。
你好,颜氏宗亲,可以试试 找你家谱 FindU 的修谱寻根方法。
从自己开始,创建基本的支系家谱,在家谱信息界面录入字辈等基础资料,介绍详细家族迁徙繁衍路线。通过同宗同族的姓氏和字辈信息,匹配找到失散的亲友、寻回丢失/遗忘的家族记忆(家谱资料),从而找到完整的字辈信息。另外,即便字辈到了尽头,也,最终实现正本清源,也就是三字经说的“考世系 知终始”
附:两个办法续字排辈:
1、通过修谱寻亲、认谱归宗,找到丢失/遗忘的家谱资料,直接使用其中完整的字辈/字派即可;
2、在查无前谱字辈/字派资料的情况下,召开家庭/家族会议,群策群力,挑选拥有适当寓意的字,连字成句,琅琅上口,利于记载和传诵,重新排辈,一般列出四言五句、或五言四句,总计20个字即可,也可续更多字,最后由族中年长位尊者查阅确定结果即可执行,后世子孙,每代字辈由此而定。
手机修谱·网络寻根
http://tiebabaiducom/p/4865322667
蒲千寻家谱展示
http://tiebabaiducom/p/4865510206
——找你家谱 FindU
颜之推颜氏家训
颜之推一生并未身居高位,也没有赫赫之功,凭借一部《颜氏家训》却能享誉千秋,可见《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之深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颜氏春秋》吧。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首部系统地家训,是颜之推用儒家思想训诫子孙,来保证家庭地位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被后世视为“家教规范”。
这部书成书于589至605年之间,是颜之推总结了一生的经历、思想和学识后,用以训诫子孙之用的著作,全文共二十篇,包括了教子、勉学、涉务等篇章。
《颜氏家训》的内涵十分丰富,他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对现世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读书是家训的核心内容,颜之推一直强调要好学,难得的是颜之推强调了学习不仅要读书,还要重视工农商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就是要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选择正确的人生偶像,这会决定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所以,选择偶像,要“选贤”。最后就是要有明确的教育准则,这特别强调了家长榜样性的作用,在细节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颜氏家训》是教育家颜之推所作,是他关于士大夫为人处事、治家为学的总结,在家庭教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历史上家庭教育史上的瑰宝,虽历经千年仍不失风采,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典范。
勉学 颜之推颜之推是南北朝至隋朝期间有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创作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被后世视为“家教规范”,对封建家庭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勉学》就是其中之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勉学》吧。
颜之推画像
《勉学》是颜之推的传世著作《颜氏家训》中的一篇,其内容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自然流畅,风格质朴而又清新,对家庭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勉学》部分内容如下: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埃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
“勉学”的意思是努力学习。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以种树为喻,讲述了学者们学习的目的各有不同,但学习可以陶冶性情、修身利行。之后又以自身为利说明教育要趁早的道理,但如果没有把握时机,也要晚学。第三段就讲述了要明练经文,注意言行。
《勉学》出自《颜氏家训》,劝勉人们要努力学习,并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颜之推传世著作,对后世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之推教子颜之推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许多作品都被流传了下来,广受推崇。《教子》就是其中的一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教子》吧。
《教子》是颜之推的传世著作《颜氏家训》中的第二篇,这篇文章通过例举两种不同的教子方式,来说明教子方式的重要性,借事育人。
教子画像
王僧辩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严谨,话语严厉。当时,王僧辩已过不惑之年,手中统领着三千余人。但王僧辩若有一丝错误,或者是让位老夫人感到不满意的地方,那么魏老夫人就会用棍棒来敲打他。王僧辩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建功立业。
梁元帝时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学士,自小就受父亲的宠爱。若是他做了什么好事,他父亲就会大为宣扬,对他赞赏有加。若是他做错了什么,他的父亲就会帮他遮掩,不加管教。后来这位学士渐渐长大,暴躁的性格渐渐显露,终究有一天有说错了话,惹怒了周逖而惨遭杀害,死状凄惨。
颜之推以魏老夫人和一位父亲的教子方式,通过用这来年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在这两种教育方式下的不同结局,说明了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不能溺爱子女。
《教子》是《颜氏家训》中的第二篇,主要讲述的是教子的重要性,在后世的家庭教育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颜之推 颜真卿颜之推是南北朝有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传世著作《颜氏家训》备受世人推崇,被称为是“家教规范”。而颜真卿是唐代的名臣,他的书法作品是中国书法界的瑰宝。那么,颜真卿和颜之推又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颜真卿画像
从颜氏家谱上可以看到,颜回是颜氏的祖先,传至颜之推是第35世,而颜真卿是第40世,颜之推和颜真卿是本家。
颜之推出生于531年,一生历经三朝,自己感叹“三为亡国之人”。他的《颜氏家训》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有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充满着借鉴意义,而颜之推也正是因为这一部书而享誉千古。
颜真卿出生于709年,卒于784年,是唐代的名臣,也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为人耿直中正,光明磊落、忠君爱国。然而,颜真卿的仕途坎坷,一生中多次被贬,但是颜真卿无论在何处任职,其政绩都十分突出,备受当地百姓爱戴。可惜的是,77岁的颜真卿受小人陷害,叛将利诱颜真卿不成,终究将其杀害。
颜真卿被世人所传颂的不仅是他的为人和政绩,还有他的书法作品,历经千年仍然在书坛中熠熠生辉。他的书法功底深厚,十分精妙,创立了“颜体”,是“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才华横溢,有许多作品都被流传于世,备受世人推崇。
颜之推 窦婴颜之推是南北朝有名的教育家,他所著的《颜氏家训》备受世人推崇,被奉为“家训规范”,而颜之推也因此而享有盛誉。《窦婴》是颜之推所写的一篇文章,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窦婴画像
窦婴是西汉孝文帝的皇后的堂兄之子,一开始被拜为丞相,后来被罢免了。等到窦皇后去世,窦婴没有依靠,郁郁不得志。后来,窦婴与大臣灌夫相识,相互欣赏,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孝景帝皇后之弟田`,被拜为丞相。田府中的人仗势欺人,鱼肉百姓,甚至派人到窦婴家中,向他讨要属于窦婴的数顷良田。窦婴不肯给他,就得罪了田`。等到田`娶亲,太后命所有人都去祝贺田`。灌夫喜欢喝酒,先前曾因醉酒而得罪过田`,所以不愿前去祝贺。于是,窦婴强迫他一起前往。酒兴正酣时,因灌夫喝醉而触怒了田`,田`命人将灌夫绑起来。然后田`再上奏本,说灌夫鱼肉百姓,最终使灌夫被处死了。窦婴回家后,对妻子说:“我不能让灌夫一个人死去,而自己却活着。”于是,上奏把事情始末说清楚。皇帝召见他,让窦婴和田`对质。窦婴和田`各执一词,于是皇帝就问群臣孰是孰非。群臣支持窦婴,王太后听说后以绝世 。皇帝直到是田`的错,但还是因为太后的缘故,判窦婴有罪。
窦婴死了一个多月后,田`就病了,总是觉得全身都痛,好像有人在打他一样。皇帝派道士去看,原来是窦婴和灌夫两人在鞭打田`,田`不久就死了。
《窦婴》是颜之推所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来警醒世人。
中国古人历来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家风家训绵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由于重视教育产生了一大批名门望族。特别从魏晋到隋唐,这些世家大族掌握了整个中华帝国的上层建筑。虽然外面有王朝的皇帝发号施令,但里面其实是靠着这些士族在支撑。比如很夸张的东晋时期,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东晋皇室司马氏跟王导为代表的士族共享东晋王朝,东晋皇帝虽然是晋元帝司马睿,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要依靠王家才能维持,可以说君主专制在士族时代被极大限制。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了四五百年到宋朝普及科举制,才由士族社会向官僚社会成功转型。
《颜氏家训》就是诞生在士族影响国家的时代,作者颜之推就是生活在东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生于南朝的南梁,并在南梁为官,后被西魏俘虏进入北朝。他祖上是山东琅琊颜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曹魏时颜家出过两千石的高官,东晋的颜含官至侍中,国子祭酒,颜之推是颜含的九世孙。他这本家训被奉为“百代家训之祖”,是历代家训中上乘之作,除了学习古人的家庭教育,本书还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情形。从这个角度来说,《颜氏家训》又不仅仅是一本家训,还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那个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本书是由唐翼明教授这位魏晋文化史研究专家对《颜氏家训》进行的解读。唐翼明老师对魏晋文化有颇深造诣,若干年前余曾在湖南教育台听过他讲魏晋风度很有收获和共鸣。我过去曾读过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和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对魏晋到隋唐中国士族社会有一定了解,唐老师那次的演讲更加深了魏晋门阀政治的了解。当时他还专门提到了《颜氏家训》,说这本书有相当史料价值,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会参照该书。想不到今天终于在一家书店淘到了这本很不错的家训。这相当于由唐老师带领我们阅读这本经典家训书,含金量可想而知。这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我们走入这本有1500年历史的古书的难度。
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面十二章主要交代《颜氏家训》的背景以及本书在哪些方面能够给我们现代人有启发,我们该如何读这本“百代家训之祖”的书,这可以看作本书的导读。认真阅读前面十二章的内容,为我们了解《颜氏家训》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第二部分就是对原文阅读。本书在第二部分将《颜氏家训》的原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直接读原典,同时配上唐老师的一些注释。这样基本上我们可以无障碍的进入《颜氏家训》,任何导读都不能代替原典阅读,我们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颜之推此书的魅力。
《颜氏家训》有七卷二十篇,我印象很深的是《教子篇》和《勉学篇》。我们现在一般都认为胎教思想来源于西方,其实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就在其《颜氏家训》中明确提出“胎教”——“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氏家训 教子篇》)。
文中强调了女性一旦怀孕三月一定要注意调养,不看不好的不听不好的东东,这时候准妈妈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腹中胎儿的成长。同时颜之推还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注意把握父母跟孩子的距离做到宽严有度。“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这里就谈到了父母对孩子为什么 要有威严,不是为了摆架子故意造成一种距离,而是让孩子知道与人相处的底线。哪怕是亲如父母也需要留有空间,如果孩子懂了这个道理对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将大有裨益。任何人都受不了窒息的爱或者因为关系的亲近而失去了尊重,就是恋人之间都无法忍受。但同时颜之推也注意到不能一味严厉,虽然懂得了敬畏,但却缺失了爱这样的教育更可怕。父母对孩子的慈爱这是孩子最需要的,特别在0到3岁如果这个阶段孩子没有接受到父母毫无保留的爱或者父母对孩子的反映漠不关心,都会让他将来成为一个安全感匮乏的人。种种心理问题都来源这,孩子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接着,颜之推还谈到了价值观这个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他说道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父母很容易犯的错误,只要子女能成功不管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千百代之下的教育问题何其相似。当时北齐朝廷有一位士大夫也就是政府官员,把孩子送去学鲜卑语和弹琵琶,为了他将来能够亲近上流社会更容易成功。因为当时北齐是鲜卑族建立的,政府要害部门自然都是鲜卑贵族控制,鲜卑语是官方语言。这位父亲可以说也是为孩子前程打算,但这种献媚的方式无益于毒害自己孩子。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就开始告诉他通过趋炎附势来获取成功,这种教育是很成问题的。哪怕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学会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颜之推最后发出感叹“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这么独特的教育方法,用这种方式取得的哪怕是宰相那样的高官,我也不愿让孩子去得到。)
其实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做人,成功是小,成人是大,而如果家长从小就把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那是会害她一辈子。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去画,他就会往哪方面发展。我们应当把孩子教育成大人,而不是处处为自己算计的小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正统的原儒就是培养大人。但在一个逐利的环境下,想做到独善其身是不容易的。所以颜之推很看重的就是个人修养的提高,而提高个人素质涵养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怀,可以变化一个人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勉学篇》批驳了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颜氏家训 勉学篇》)特别那句“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可谓掷地有声。对当时世家子弟仗着自己祖先的庇荫不读书只追求表面的虚荣,逐渐都成了驽才,感到无比惋惜。书中写道“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南朝的梁国之所以会败亡就是这帮权贵子弟不读书玩物丧志,而国家又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的浮华堕落败坏了整个社稷的根基,导致了最终南朝被北朝吞并历史命运。
附《颜氏家训 教子篇》
《教子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读颜氏家训后有感
本文2023-10-31 14:16: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