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去哪儿了?
一直认为建文帝的下落伴随着六百多年前那场皇宫中的大火,已如灰飞烟灭,成为一桩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但是中国人出于对这位善良仁柔的合法皇帝的同情,都希望他没有死于那场大火之中,而且都希望能够找到他的下落,这一找便是六百年。
三年前,南京的明孝陵博物馆编辑出版了一本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争鸣集,毛佩琦教授给这本书题了一个极好的书名,叫作《天下说建文》,书中收入了有关建文帝下落的说法涉及了全国八个省份,有江苏说,浙江说,福建说,湖南说,四川说,贵州说,陕西说,青海说,而附录中更注录了云南,重庆,广东、广西,江西,甘肃,还有海外的传说。所以毛佩琦教授用“天下说建文”概括诸家之说,真是名符其实。如此众多的说法,虽然莫衷一是,却皆非空穴来风,或为由来已久的传说,或为有所依据的考证。这本书可以算作是对于建文帝下落研究的一次阶段性的整理。然而事隔三年,关于建文帝下落的新说又不断涌现出来,围绕着湖南永州新田、宁远交界大观堡考察而启动的建文帝隐迹九疑山说异军突起,成为目前较有影响的说法之一。
在荒山之中发现石堡群,这本已是一件令人困惑且感兴趣的事情,加之在那里发现的碑刻上面,居然有疑似与建文帝相关的内容,于是这便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点,在这些石堡中是不是埋藏着建文帝的踪迹?这些碑刻能否破解开那六百年的历史之谜呢? 我曾经应邀去过大观堡,有幸结识了本书的作者之一,地方历史爱好者李治军。治军在湖南省文物工作队谢武经老师指导下,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锲而不舍地追寻建文帝踪迹,令我深为感动。能够发现与建文帝下落相关的碑刻,当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不过看到这些碑刻中的《缘化袈裟记》,不免有些遗憾,一些文字剥落,一些文字难以辨识,致使句读难通,文字费解。不过这本也不足为怪,建文帝为躲避成祖的追踪,他的行迹在当时必是十分隐密,而成祖夺位登极,已造建文自焚之说,则必不可公开找寻建文下落,不过派胡濙辈以访张三丰的名义捕风捉影,欲得其消息而自安。若以成祖的处境,反倒是找不到建文帝要更好些,找来一个正牌的皇帝杀之则为弑君,不杀则无从安置。一个不愿被找到,一个不愿真找到,六百年前的这场官司便成了如此的结果。 我曾经看到过一些与建文帝下落相关的成果,有些是对于家谱记述有研究,有些基于民间的传说,都不曾像治军他们这样,能够找到碑刻实物,所以我说:宁远、新田说出世虽晚,终于有实物为证,当然应予重视。
我们在当地看到的另一块碑《乐善堂碑》,却令人备感兴奋,其文字中既有每年五月十六日致祭之规定,且有“致誓于二帝神位前”云云,颇有与建文帝相关之联系。建文为明朝开国第二位皇帝,故史书有二帝之称,此碑中有二帝,亦或可为建文帝之谓。其见于钱谦益《建文年谱序》:“二帝不应失天下,……谓二帝之不应失者,理也,非势也。二帝之所优者,德也,其所短者,才也,亦命也。”这大约可以算作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惟一一块疑似与建文帝相关的碑刻,始建于永乐初年。但是我以为,这块石碑所载内容虽或与建文帝相关,却显非建文帝踪迹之物证。因为其中所述,实为敬奉建文帝者所立,故我以为立其碑者或为建文之遗臣。
当应天城破的时刻,迎附燕师的官员不过二十四人,死节十余人,缒城而去的多达四百六十三人,这些人当中大约有一百多人后被逮杀,大多数则下落不明。据《明史》诸书所载,如庄浪之河西佣,往来夔州、重庆间之补锅匠,会稽二隐者等。其松杨叶希贤,即隐于湖广,居白龙寺,称雪庵和尚,好观楚辞,“登小舟,急棹滩中流,郎颂一面,辄投一页于水,投已辄哭,哭已又读,终卷乃已。”(《续藏书》卷七《雪庵和尚》)明朝史家焦弱侯作《玉堂丛语》,其忠节一卷记建文遗臣事:“永乐中,有一人居洞庭湖之滨。久而复有两人至,聚居一室,不轻出门户。风月之夕,则棹小舟,操酒榼,泛湖而饮。饮至醉,扣舷而歌,歌竟,相持大恸而归,人莫测也。居人时以钱米周之,或受或否。而一人病革,呼其邻曰:‘欲告汝以姓名,恐为汝累;不言,汝终见疑,奈何?’其人固请,乃曰:‘我建文朝某编修也,幸葬我湖旁山下。’居人收葬之。其二人后不知所在。”当年于“靖难”中被俘的大理寺丞彭与明,释后弃官出亡,几年后回京师家中,已穷馁憔悴而不能识。家人故旧问之,饮泣而不答,次日复了去,不知所终。事见张萱《西园闻见录》。此类记述,不胜枚举。因知建文遗臣之流落江湖者甚多,且隐于山林野寺,或为僧人,以蔽其身份者。关于建文遗臣之下落,初有郑僖《忠贤奇秘录》,后有《致身录》。昔人多以《致身录》为伪书,而近年樊树志先生有文质疑此说,以为其书所述未必皆伪,盖建文出亡事迹,非空穴来风之说,更遑论其遗臣之踪迹,或有以其遗臣之踪迹误为建文帝其人,亦不足怪也。然今于赛武当石鼓寨所得一烧残之象牙笏板,明制:“一品至五品,笏俱象牙。”即翰林侍读侍讲学士,六部员外郎,大理寺丞皆五品者,且建文朝升文官秩,遗臣持象牙笏者不足怪,而于此山野中得此笏板,似可为建文遗臣曾经至此之佐证。
由此而观之,永州宁远、新田山中之大官(观)堡,或为当年建文遗臣隐居之所,亦未可知。但我以为,若以目前所发现之材料,即认定建文帝曾经出亡于此,则尚显不足,仍有待今后的进一步发掘补证。
希望对你有帮助 建文下落 虽然朱棣宣称在宫中找到明惠帝的尸体,并为他举行葬礼,但朱棣对建文未死的传言不敢掉以轻心。溥洽是建文帝主录僧,《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濴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馀年。”直到姚广孝病危时请求朱棣释放溥洽,溥洽才获释。 有野史记载,建文帝离宫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方。有诗云:“阅罢楞言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传言此诗作者是建文帝,但未证实。 另有一说建文帝逃到东南亚,野史传闻郑和下西洋其中任务之一便是寻找建文帝。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在太祖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 1自 焚说。《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不得已下令焚 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 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 火而 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 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 焦的尸 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 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燕王事后,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近人孟森等学者也持建文帝自 焚说。 2出亡说。《太宗实录》的可靠性为人们所质疑,因为朱棣就曾经三次修改《太祖实录》,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为自己夺取皇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宗实录》所记的建文帝自 焚事,就有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由于永乐朝的政治高压、文网严密,对建文帝出亡之事没有留下记载。天顺、正德朝之后,严峻的政治环境有所好转,关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史料开始多起来。 我们发现,越是早的史料越是含糊,越是晚的史料越是具体。万历二年十月,13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张居正也倾向于建文帝出亡之说。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闻已经入天子耳中,而且这时谈论建文帝出亡已经不再是禁忌话题。 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未自 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 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 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yú)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 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yǐ)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这段话的意思用现代白话表达是: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知金川门失守,燕军破城后,长吁短叹,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乃乘舟至太平门,等到黄昏时才到观里。不久杨应能、叶希贤等13人同至。 上面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的确让人有所怀疑,可谷应泰偏偏讲得栩栩如生,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真是令人真假难辨,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采信之。建文帝到底是自 焚而死呢,还是由密道逃离南京?史学家对此各持一说,尚无定论。当年清朝编修《明史》之时,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撰写《明史·恭闵帝本纪》的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而同在明史馆的著名学者朱彝尊则相信《明实录》的记载,认为建文帝已死于火。于是,正如我们所见,《明史·恭闵帝本纪》便有如下的表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看来当时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只好选择这种折中的意见。 现在,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 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那么,明成祖朱棣礼葬的是建文帝吗?有人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而很可能是马皇后。朱棣在废墟中找到的尸身面目全非,难以分辨真伪。而且,史料没有发现安葬马皇后的记载。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后期竟然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可见当时的人也都不认为真的安葬过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扫墓,时间久远就变得无人知晓了。其实,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但这并不影响举行礼葬仪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 另外的一个疑点就是城破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长子。当时建文帝有两个皇子:长子朱文奎,7岁,次子朱文圭,2岁。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被成祖幽禁在广安宫,直到英宗天顺年间才被放出来,当时已经57岁了。由于一直被关在宫内,出来时连牛马都分辨不清。然而作为建文帝长子的朱文奎却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说“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既然朱文奎可以逃脱,没有理由相信建文帝不能出亡。而且,所谓的“靖难之役”长达4年,并非朝夕之间,建文帝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朱棣进入南京时,江南、西北、西南、东南等大部分还都不在朱棣的控制之下,建文帝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攻。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 焚身 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21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西南数省,留有很多有关建文帝的遗址和传说。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建文帝曾在贵州白云山修行时遗留的遗迹:“有巨杉二株,爽立磴(dènɡ)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 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为白云寺,则建文君所开山也;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槛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窍,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龙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龙潭,时有金鲤出没云。由阁西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门南向,深仅丈余,后有石龛,可旁为榻。其右有小穴,为米所从出流以供帝者,而今无矣。左有峡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横板,犹云建文帝所遗者,皆神其迹者所托也。洞前凭临诸峰,翠浪千层,环拥回伏,远近皆出足下。洞左构阁,祀建文帝遗像(阁名‘潜龙胜迹’,像昔在佛阁,今移置此)乃巡方使胡平运所建,前瞰遥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门,其后即山之绝顶。” 一些书中还记载有建文帝的诗文,虽然无法判断是否是后人假托,但还是有些符合建文帝身份的。下面这首诗据说是建文帝避难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时所作: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 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又听说了很多传言,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明史·胡传》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指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即朱棣是让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寻张邋遢的名义,遍行郡、乡、邑,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这里所说的张邋遢,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张三丰。他是个奇人,不修边幅,飘忽不定,据说能一日千里。成祖对胡濙侦缉建文帝的事情非常重视,不允许胡濙为母“丁忧”的请求(官员父母逝世,应守孝三年,称为丁忧)。 《明史》中说:“先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就是说,朱棣得不到确切消息,故另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 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的一个晚上,胡濙匆忙赶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驻军宣府。胡濙赶到宣府时成祖已经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看来胡濙是打听到了建文的确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问建文帝踪迹。 22漂洋出海,不知所终有传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当时中国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据说张士诚失败后,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证建文帝避难泉州开元寺,并在开元寺扬帆出海,最终隐居印尼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然而没有更多的证据,仅仅是猜测而已。 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踪迹建文帝。据《明史》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至于是否探知建文帝踪迹,就不得而知了。 23北京西山说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和郑晓《吾学篇》中,记载有正统七年,建文帝因年纪已老,就到广西思恩州官府,自称是建文帝。当地官员急忙上报朝廷,将其送至京师。朝廷派老宦官吴亮前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吴亮否认。建文帝又说当年他进膳时,扔一片鹅肉到地上,吴亮像狗一样趴下去吃掉。吴亮听后伏地大哭,回去后就上吊死了。建文帝被迎入西内,老死于宫中,葬于西山,不封不树。 其实这是谣言,不过还是有一定根据的。《英宗实录》载正统五年(1440年)十一月,有个僧人从云南到广西,自称是建文帝,年90余岁。当地官员将其遣送到京师,大臣们怀疑他是假冒的。经过究问,他承认本名叫杨行祥,河南人,洪武17年为僧,受到别人的蛊惑才假冒建文帝的。于是英宗将其押入大牢,过了4个月就死在狱中了,同谋的12名僧人被发配到辽东守边。 24江苏吴县说 《文汇报》的记者徐作生通过查阅文献和亲自到江苏吴县去考察,发现了建文帝出亡时遗留下的一些遗迹、遗物,并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建文帝当年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于江苏吴县普济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藏于穹窿山皇驾庵,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病殒于此,终年47岁,葬于庵后山坡上。这也自成一说。 25四川望京寺说 有人则认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建文帝之所以选择佛罗寺,是喜欢这里偏僻难寻,不容易被发现。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后人就把佛罗寺改称望京寺。 26还有一种说法,据《江油县志》记载: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兵败归隐此山。不详。 27另外,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对建文帝出亡谜案的解释、传说、附会决不是上面列出的几种,有许多凄美的故事在许多书籍、口头上流传开来,而且也必将流传下去。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 焚身亡,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和结局到底怎样,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这段记载中所描述 的 ,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去世之后,埋葬在了明孝陵,并且规定丧期为三年的 历史 。
作为中国 历史 上非常著名的一位皇帝,朱元璋当年的称帝以及为帝之路,都是相当的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曾经的他不过只是一介乞丐,何人曾想过有朝一日他能够翻身当上皇帝呢?并且还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皇帝!
后人们用文治武功来形容这位乞丐皇帝,其在位期间所做出来的功绩令世人为之称赞。然而,在他临终之时对于继任者的选择,却让他陷入了难题之中。
若是要说谁是朱元璋心中最心仪的继承人,那非其长子朱标莫属。 朱标乃是马皇后所生,并且受到了朱元璋深深的青睐,以至于在朱元璋登基为帝的时候,就迅速的将他立为太子,为了让他更加的优秀,以便于日后继承皇位,朱元璋苦心培养了他长达25年的时间。
然而,让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朱标38岁那年,却意外染上了重病。 当时朱标的长子已经先他一步去世,因此当他卧病在床的时候,是年仅14岁的次子朱允炆在一旁照顾他。孝顺的朱允炆为了照顾好父亲,便不分昼夜的在病榻旁小心侍候,一连持续了两年时间。
最终,即使朱元璋为了治好朱标费尽心思,但是仍无回天之力,他辛苦栽培二十余载的长子依旧病逝了。
朱标病逝的事情对于朱元璋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不仅痛失爱子,而且还让他二十多年来的心血统统白费。悲痛交加的情况之下,甚至让朱元璋当时一连二十多天没有上朝,由此可见他对于朱标是多么的器重。
而其实,了解明史的读者可能清楚,除了朱标之外,朱元璋还有多达二十多个儿子,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朱标之死只是让他失去了最好的选择。而也因此,对于朱元璋而言,选择哪一位作为继承人成了一个难题。
在一众皇子之中,最能够担此重任的便是燕王朱棣了,朱棣与朱元璋年轻的时候非常的相像。但是也正是因此让他虽有才能却不被当作继承人。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靠带兵打仗最终夺得天下的,然而经过他多年来的统治之后,明朝也逐渐 的 变得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已经不需要朱元璋当年打仗的戾气了。 换而言之,当时的明朝不需要朱棣,而更需要仁爱的朱标。
而在朱标去世之后,当时在一众皇帝候选人之中,身为皇孙的朱允炆的性格是深得一众大臣们的认可的。与父亲朱标性格相似,朱允炆为人也比较仁爱。
并且,由于他出生时 社会 安定,因此爱好舞文弄字的他,是更加适合统治已经稳固了统治的明朝的,再加上当时一众文臣对于朱允炆非常欣赏,因此力荐其继承皇位。
有相同想法的朱元璋,在经过了思考之后,也决定放弃一众皇子,而立身为皇孙的朱允炆为帝,这其中也可能有对于朱标的感情吧。 那么,在朱允炆成功继位之后,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按照朱元璋所制定的遗诏,身为皇孙的朱允炆宣布继位,史称为建文帝。
由于在朱允炆之上还有一众皇叔,因此当时朱允炆继位之时也是引起他们的不满的。但是,由于朱元璋的遗诏以及一众大臣的拥护,因此掌握大权的朱允炆的皇位还算是稳妥。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其继位之后,竟然做出了一系列的事情将自己推入了火坑。
在朱元璋时期设置了藩镇,由朱棣等一众皇子带兵驻守。而在朱允炆继位之后,他却立刻的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政策,让许多的皇叔失去了手中的兵权。
与此同时,朱允炆还在北平周围以及城内部署了兵力,并且不仅对势力较大的燕王朱棣进行了监视,又以防边为名将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
当时朱允炆的打算是先调走朱棣的军队,继而进一步将燕王削除,而铲除存在的威胁。而一直以来在外带兵打仗的燕王朱棣,又怎么可能不清楚朱允炆的行为所指何意呢?
于是在经过了思考之后,不愿坐以待毙的他,选择了起兵反抗,史称为“靖难之役”。
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原本掌握着庞大兵力的朱允炆占据优势,但是由于朱棣用兵远胜于朱允炆,因此最终于是朱棣取得了胜利,并成功的在南京称帝。而在靖难之役结束之后,兵败的朱允炆却突然下落不明。
对此,当时有许多的相关记载,而其中最为令人信服的是,在燕军进入了南京之后,自知兵败的朱允炆便在皇宫中放火,并将自己烧死。而朱棣派人找出其尸身之后,还为此而痛哭流涕了一番。
但是,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许多其他的传闻,认为当时的朱允炆是找了一个替死鬼,而自己则是趁机出逃了。 这些说法都有非常详细的分析,并且还有人声称为目击者,因此也有许多人非常的相信。
因此,朱允炆在经历是靖难之役之后,究竟是生是死?几百年来人们都是众说纷纭的,并且始终也没有得到一个可以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说法。
然而,现代却有人声称自己知道真相,甚至还表明了自己“建文帝十五世孙”的身份!
在2017年的时候,有一位年已84岁的老人突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并声称自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第十五世孙!这名老人名叫让庆光,是南京有线电厂的一名退休工程师。对于建文帝朱允炆当年所经历的一切,他称自己全都了解。
对于朱允炆的后代解释朱允炆当年所经历的一切一事,无疑是引起了非常多人的关注的。而让庆光老人称,当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并非如记载的被烧死,而是趁着混乱打扮成了一个僧人,逃出南京去到了湖南湖北一带。
并且,为了不被朱棣所追查到,于是朱允炆便改名为“让銮”,据说这个名字的含义便是让出金銮宝座。而这也是让庆光姓让而非姓朱的缘故。
为了自证身份,让庆光老人还拿出了一本《让氏家谱》,其中讲述了让氏一族所经历的 历史 渊源。
据说,在朱允炆逃出南京之后,便以僧人的身份进行云游。并且在此期间他还曾数次写下诗词,还在诗中留下了暗喻自己身份的信息,但是并没有被人们看出来, 并且令人感到可惜的是,这些诗词也早已消失在了 历史 之中。
根据《明史》、《明太宗实录》记载,建文帝是死在了大火之中,朱棣将其安葬了。但是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民间是众说纷纭,有说朱允炆乔装成了和尚逃出皇宫,从此隐姓埋名,也有说朱允炆逃到了海外,朱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史书记载在朱棣攻破皇城之前,朱允炆下令一把大火烧了皇宫,朱允炆葬身于火海之中。当朱棣看到面目全非的尸体的时候表现得很是心痛,声称自己只是想清扫皇上身边的乱臣贼子,却不成想皇上误会了他的好意,朱棣命人好生安葬朱允炆。但其实朱允炆是否葬身火海尚有待考究,因为这只是朱棣的一面之词,仅凭借面目全非的尸体就断定这是朱允炆,很显然这不可信,朱允炆很有可能是逃命了,没有落到朱棣的手里,所以朱棣只能找一具尸体来代替。
传说当时京城即将被燕军所破的时候,朱允炆很是慌乱,情急之下他想起了朱元璋留给他的一个箱子,他让朱允炆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境时打开。于是朱允炆便打开了这个盒子,只见里面放了一件袈裟、一把剃刀,很显然朱元璋的意思是让朱允炆打扮成和尚出逃。盒子里面还有逃亡路线,朱允炆必须从鬼门出去,再和其他人在神乐观会合。他们一行人到了神乐观的时候,已经有一个道士在那里等候他们,朱允炆从此云游四海,不问世事。这个说法比较偏传奇色彩,把朱元璋神化了,可信度不高。
还有人说朱允炆为了躲避朱棣的追杀逃到了海外,但是朱棣仍然不放心,派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寻找朱允炆。郑和下西洋规模浩大,每次都需要两万多人,派那么多人只为了找一个人,朱允炆就算真的逃到了海外,也早就听闻了朱棣派那么多人来的事,估计早就逃跑了,所以逃亡海外可信度同样不高。
隐居说。永乐二年(1404),何福之弟何禄,携子魁二、魁五与何福季子魁六,祖籍湘潭、原任左军都督顾成之孙顾兴国,战殁鄱阳湖的旗武将军齐成之子、千户齐兴(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宗族之始迁湘潭祖),护送建文帝朱允炆由江西抚州临川来湘潭,护送人的眷属亦在随行之列。朱允炆始藏银塘,先后移居县城东隅之金泥湾和西乡之碧泉,改姓名为何必华,字汝川,娶银塘四甲土著何氏何惠之长女为妻,终年87岁。 据湖北麻城龟山族谱记载何必华乃水部堂何姓二世祖,其后有何应瑞为明朝工部尚书,第二十三代孙何畅(有待考证)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有的学者认为,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走了后门,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红崖天书就是他写下的
相传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在首都南京被破城后便下落不明,而历史上关于建文帝的最终归宿更是众说纷纭,各地对于建文帝的古墓遗址也是猜测百般,经各类考古专家的考察,福建宁德的上金贝村发现的古墓最有可能为建文帝的墓址,民间对于此地的呼声也是最高。
其一是因为该墓的造型奇特,古墓上方的火龙珠及下方闭嘴龙的纹饰,其造型和雕刻方式都为明朝皇家的风格,古墓的形制也与其他墓室大有不同,看起来更像是南方僧侣常采用的佛教墓葬,而虽然民间对于朱建文的下落各执一词,惟对其出家为僧却是难得口径一致,这也就解释了上金贝古墓的与众不同。
其二是据上金贝村族谱记载,祖先名为郑三合,于明朝迁于此地。有意思的是据传当年与建文帝一起消失的20多名大臣中其中有一人叫做郑洽,人们便猜想郑三合的名字正是由这郑洽拆分而来,当然这猜想也并非凭空而来。
据史记载,郑洽的老家在浙江浦江县,其家长有溪流名为白麟溪,与这郑三合一族族谱《白麟谱》恰好遥相呼应,这一证据也大大证明了郑三合就是当初随建文帝一起消失的郑洽,而建文帝葬于此也就合乎情理了。
其三是因为此墓的墓主人落款为“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但真正的年号姓名却未有提及。这墓的落款显示了墓主人的超然身份却又只字不提其真正的年号名字,而当初朱建文被迫逃离南京又不能以真名示人,更是在逃离后遁入空门。
如此看来,无论是从上金贝古墓的时间,地点,史诗记载,还是从郑三合的族谱看来,都似乎印证了这就是朱建文的最终归宿!
“靖难之变”中,建文帝去了哪里?综论各种说法,主要有自焚说、削发为僧说两种,更有史家断定,当年永乐皇帝派七下西洋,其真实用意就是探寻建文帝是否逃到了南洋。 > >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明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四年,大军进入南京,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他带着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而死。朱棣入宫后,搜查建文帝下落,从火堆中发现一具烧焦的尸体。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 > 削发为僧说。《明史・姚广孝传》和《胡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他派户科都给事中胡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后来直到朱棣死前一年,胡才回来禀报,建文帝离开南京后,削发为僧,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 > > 南京有线电厂退休工程师让先生曾公开的一本自家保藏多年的《让氏家谱》并说,建文帝当年并没有自焚死,而是逃出南京,改名让銮,世代繁衍生息,让先生本人就是明建文帝的15世孙! > > 建文帝假扮僧道,云游于滇、黔、蜀、粤、桂、湘、鄂各省,在游历名山大川期间,让銮还题写过许多诗词和符号,向世人暗喻自己就是建文皇帝。晚年,让銮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以上的事情,在《让氏家谱》中有明确记载。 > > 至于为什么建文帝出宫隐居民间后,改姓为“让”,更名为“銮”,让氏后人解释说,建文帝认为自己是逊位退国让出江山的,所以改名“让銮”,是让出了皇位的意思。 > > 不过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事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不过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这一大历史疑案。
建文帝去哪儿了?
本文2023-10-31 12:57: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8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