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家风家训
曾国藩家书
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
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
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一)孔丘“训子鲤”: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二)司马谈“命子迁”: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三)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四)韩愈“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五)司马光“训俭示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御孙(春秋时鲁国大夫)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六)朱熹“与长子受之”:1
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扎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扎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录取归来。…不得擅自出入。…不得饮酒荒思废业。…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七)纪昀“训大儿”:
尔初入世途,择交宜慎,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
(八)蒋士铨《再示知让》
莫贫于无学,莫孤于无友,莫苦于无识,莫贱于无守。
无学如病瘵,枯竭岂能久;无友如堕井,陷溺孰援手
无识如盲人,举趾辄有咎;无守如市倡,舆皂皆可诱。
学以腴其身,友以益其寿,识以坦其心,守以慎其耦。
时命不可知,四者我宜有。
(九)曾国藩“谕纪鸿”: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有人力,半有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十)左宗堂“与陶少云书”: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须随时随事,留心著力为要。事无大小,均有一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累积,何患学业才识不能及人邪!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之一。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家训作用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名人的家风家训
本文2023-09-22 06:37: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