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权威的黄氏族谱?
莆阳游洋龙溪黄氏族谱序一
吾黄自颛帝曾孙封于黄由黄州江夏郡中徙光州固始晋司马南浮随徙闽候官三山名曰黄巷至唐桂州剌史岸公谢去桂事从南越海道寻徙莆囊山下延寿里居焉亦号黄巷盖不忘其本也公赠开国公谥忠义为黄巷之始祖生闽县令谣谣生五子英盖华革莫华散骑常侍居前黄莫大理评事居后黄华生昌龄昌朝昌龄官大理评事生岣衍尧尧生瑜琰璩琚瑶璞贵显时号一门五学士黄巢灭炬而退昌朝金华令生峰倜峻献峰生确倜生滔峻生碣献生曹自是而分为东黄巩溪前后黄前黄则吏部瑜公校书璞公后黄则校书蟾公又分东黄则御史滔公巩溪则司徙碣公曹公而黄氏之派牒昭然由司徒碣公而后浸浸出仕者多曾大夫父宠公大理评事祖中庸太常寺正卿中奉大夫不肖彻谨述本源详及支派第世次别少长纪迁徙叙其出官生卒年月配葬列其先后诰敕志铭诗文合成斯编为吾谱之光益以知世德绵绵子孙振振云尔旨
宋宣和丙午年九月九日岸十三世孙赐进士第知平江县知县彻谨序
莆阳巩溪雷山黄氏族谱序二
兴化县黄氏源于黄国江夏郡中徙光州旋入闽为元方字彦丰十传为入莆始祖岸公唐末黄巢起兵岸公五传为隐士献公入游洋巩溪又六传为太常寺卿公中庸迁兴化军城旧西门文赋里雷山巷黄宅绵瓜瓞于无穷以其漳郡西林漳溪家谱在焉是以谱存则宗于雷山中庸公修谱之不谬而类于后者彻公君子过而见之求续桂晚生尝闻漳郡西林仲公裔有家谱桂每每为之留心焉偶兹者至西林漳溪谱得楷公撰资观音寺记其间序述巩溪始祖献公兴化军城西雷山巷初祖中庸公先贤有为之吾宗望族也继之子孙当以敦亲为念以族亲为心则斯谱之重修勿缺冀于若而人也因谒席访漳郡西林遂阅诸祖谱而系之言首简谨以为序宋宁宗嘉定乙亥腊月拜谒漳郡西林
中奉大夫太常寺卿中庸公八世孙赐会魁进士翰林编修桂续修
莆阳巩溪雷山黄氏族谱序三
黄之先出于伯益受封于黄以国为姓迁潢川定城西为黄国始祖六十五世老公周朝冀牧迁光州七十一世歇公入楚国为相封春申君致仕后入居江夏郡为江夏始祖祖七十六世霸公西汉迁河南太康宣帝为昭世名相谥定候八十一世黄香迁江夏黄香天下无双东汉贤相其子琼公东汉桓帝忠候相继为相孙琬公复入为贤相江夏安陆声振宇内九十世元方字彦丰官晋安太守由湖北安陆史迁福州黄巷有万巷书楼福州乌石山榴花洞一百零一世岸公唐圣历戊戌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桂州剌史封开国公谥忠义迁莆阳延寿里黄巷一百零五世唐处士黄献迁兴化县广业里巩溪一百一十一世中庸宋郑獬榜进士太常寺卿中奉大夫居兴化军城西雷山巷黄宅分五房长曰偊居雷山巷次曰仲居漳郡城季曰修居何岩里四曰佃居东岩里五曰伸居德仁里其后曰彻曰钟曰丰曰府曰龙曰焘曰勋曰真曰桂登科相继以甲第显名时羡四代联登人文丕振科第蝉联而岿然隆隆家声巩溪流远雷山巍然瓜瓞绵绵擅胜兴化巨乡驰名郡志历六世显于宋尔止子孙世代续之斯谱公介则无憾矣
宋咸淳庚午年腊月望日岸十五世孙赐进士第宋翰林院馆阁校勘安石
谨识
莆阳龙溪黄氏宗谱
一代 岸公唐秘书监冲子字宗极唐圣历戊戌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官桂州剌史自福唐候官三山黄巷迁莆阳延寿裏国欢院黄巷为入莆黄巷始祖配赵氏封开国夫人继邱氏吉国夫人唐高宗上元甲戌年正月初五日生唐肃宗至德丙申年三月廿九日卒朝廷哀之年八十有二封开国公赐金紫光禄大夫諡忠义合葬延福寺后灵源山之原子三谣典乐
二代 谣公岸长子字廷翰唐开元庚申登明经科癸酉年登状元徐徵榜进士授闽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唐武则天久视庚子年五月初八日生唐德宗贞元乙丑年九月初七日卒年八十有六配朱氏姜氏封沛国夫人葬延福院西子五英盖华革莫
三代 华公谣季子字萼华行乾三唐永泰乙巳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性端重质实诺不欺淩居官以清慎为著唐玄宗开元庚午年十月初十日生唐德宗贞元庚辰年三月初三日卒七十有一配常氏夫人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子二昌龄昌朝居前黄
四代 昌朝华仲子字文曲行坎四唐贞元戊寅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令唐代宗大历丙午年四月十四日生唐文宗开成庚申年十二月初一日卒年年七十有五配康氏葬九峰山之原子四峰倜峻献
五代 峻公昌朝季子字景崇行艮九唐太和甲寅年历官谏议大夫迁永福埔头为其始祖也配孟氏子一碣
献公昌朝四子字景陟行艮十官散骑常侍华孙闽县令谣曾孙开国公岸玄孙回唐末冠乱自涵头黄巷迁兴化县巩溪为巩溪黄氏始祖唐宪宗元和庚寅年七月初七日生唐僖宗广明庚子年十一月十五日卒年七十有一配赵氏合葬永福梧桐西林教忠寺山南子一曹
六代 碣公峻子字德磊行震廿二献胞侄谏议大夫峻子闽小将官漳州剌史徙婺州剌史迁威胜军节度副使唐光启庚戌年董昌反公以死争之为昌所害子环媳林氏举家同时殉节越州镜湖南事载昌败诏赠大司徒諡忠义配康氏子一环赠承事郎俱殉节崇祀忠义祠立曹仲子珍公为嗣孙禄居永福一都龙屿裕居永福西林锦屏山下龟岭黄宅
曹公隐士献公子字宜官行震廿三配平氏唐文宗开成庚申年二月初十日生唐哀帝天佑丙寅年十二月初十日卒年六十有七合葬巩溪寺北子三俶珍佩
七代俶曹公长子字民玉行毕十四宋奉礼郎配林氏迁居莆阳慈裏大林后分南门合葬白沙子一祜行离九孙二遇通官从事郎配陈氏葬香泉院曾孙长讳闾次讳阙
珍公曹次子官民宝行毕十八唐天复辛酉年录授奉礼郎唐懿宗咸通庚寅年五月廿八日生五代高祖后晋天福癸卯年十一月十二日卒年七十有四配赵氏葬永福西林潼关龟岭考曹公而嗣碣公俱并祀子二佑裕
佩公曹季子字民声行毕廿三配王氏合葬浔洋山东裔居南门子一禄行离十二宋初以忠义子孙辟授国子监学正配林氏葬马洋孙毓敏居永福一都龙屿曾孙适选远科第甚多为大魁之族
八代 佑公珍长子字福顺行离十以忠义子孙荐授四门学正唐未帝贞明乙亥年八月十六日生宋太祖开宝庚午年十月廿五日卒年五十有六配林氏葬马洋子二长讳达次讳逵
裕公珍次子字福富行离十六配林氏居东流后埔子二逞行坤三裕长子宋真宗咸平庚子贡太学辛丑补上舍以子宁贵赠朝议大夫配何氏赠硕人孙二完窨连裕仲子行坤五宋祥符中举乡荐配方氏居永福西林锦屏山龟岭孙一宛
禄公佩子字福贵行离十二宋初以忠义子孙授国子监学正配林氏葬马洋祭坑子二敏毓迁居永福一都龙屿科第甚多大魁之族状元黄定之派
九代 达公佑长子字载道行坤四宋真宗景德丙午贡太学祥符已酉补上舍以子宠贵封大理评事五代后周恭帝庚申年九月十三日生宋仁宗庆历乙酉年十二月廿六日卒年八十有六配陈氏封安人合葬后坑山南子三安定宠
逵公佑次子字守道行坤八宋仁宋天圣乙丑贡太学丁卯补上舍以子宁贵赠运判朝议大夫配崔氏赠硕人子四宪宁宝宽
逞公裕长子行坤二宋咸平庚子贡生入太学辛丑补上舍配何氏子二窨完
连公裕次子行坤五祥符中举乡荐官礼部主事配方氏居永福西林锦屏山龟岭教忠寺山子二宛守
遑公裕季子行坤六徙京都碧溪黄厝子二宣宜
敏公禄长子字载迅号湘溪宋元丰壬戌特奏名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配陈氏子三适选远
毓公禄次子字载逸号碧溪配林氏子三造进近
十代 安公达长子字锡居行兑五官甯海军长史配陈氏葬后坑子一大学
定公达次子字锡保后改名容字锡忠行兑八配陈氏林氏葬后坑子一小学
宠公达季子字锡甫行兑十七宋仁宗景佑甲戌登状元张唐卿榜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宋真宗咸平庚子年正月初八日生宋神宗元丰庚申年十月十五日卒年八十有一配安人宋氏葬井源山子一中庸
宪逵长子行兑一宋长史子二长讳愿学次讳志学
甯逵次子行兑二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转运使居仙游鲤城子一勉学
宝逵季子行兑三吏员子一励学
宽逵四子行兑四官朝请大夫子一务学
隽逞长子行兑六官宋训导子宋绍圣甲戌进士儋州知州讳显从孙沔元符庚辰进士
完逞次子行兑七官宋主簿子一昱
宛遑长子行兑八官学正子一晃
守遑次子行兑九官训导子一晁
十一代显公隽子字长明号玉庵行金一宋绍圣甲戌年进士官儋州知州由兴化军城入仙邑开族祖配林氏携家葬玉塔山南子二长讳渊居仙邑玉田次讳源居度尾锦邱为锦邱之祖
昱公完子字长昌号田庵行金三配平氏子一沔宋元符庚辰进士官广南路提点朝请大夫孙二长讳倚将仕郎剞次讳镐博罗知县曾孙南一
大学安子行金十九袭父恩补登仕郎配方氏葬张墓林子二师孔师孟
小学定子行金廿配宋氏子二长讳师颜次讳师贡
中庸大理评事宠子字长行号雷山居士行金二十自游洋巩溪迁兴化军城旧西门文赋裏雷山巷黄太常寺卿第之祖宋仁宗皇佑癸巳年登状元郑獬榜进士历官北海县令太常博士故相马温荐其才除浙江提刑入为中奉大夫太常寺卿后孙曾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实乃六世联登十二进士宋仁宗天圣癸亥年正月初四日生宋哲宗元符庚辰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七十八公忠贞体国善平冤案能断奇案与包拯韩琦欧阳修齐名为官在朝为蔡京所恶入元佑党禁有诗选在莆风清籁集配安人周氏葬永福西林梧桐锦屏山下廿八都广业裏龟岭教忠寺山北侧门人状元宰相郑侨其墓在焉祀乡贤通志兴化郡志莆阳比事有传子五长偊次仲季修四佃五伸
十二代 师孔大学长子字宗鲁行木十六以子国镇贵赠朝散大夫配令人胡氏子三长讳国镇次讳国录季讳国钟
师孟大学次子字宗邹行木十七元丰壬戌进士官司法参军葬白沙子一纵
师颜小学长子行木廿一配伊氏
师贡小学次子行木廿二配颜氏
偊公中奉大夫太常寺正卿中庸长子字从吉行号梅庵行木十八袭父恩补承事郎宋绍圣甲戌特奏进士初封奉礼郎寻擢侍御史与配安人崔氏宋皇佑庚寅年五月初八日生宋建炎戊申年八月十五日卒年七十九合茔吴唐山继配晋邑仁和裏邱氏子二长彻崔氏出次敌讳龙字常龙邱氏出
仲公中庸次子字从仁号雷庵晚号漳溪行木廿九以父恩赐迪功郎由兴化军城西文赋裏雷山巷黄太常寺卿第徙漳州郡西林城之漳溪裏隐居不仕宋皇佑癸已年三月初三日生宋宣和庚子年十月廿五日卒配方氏苏氏合葬兴化军城西雷山宫西子二长讳徼次讳微
修公中庸季子字从善号何岩行木卅十官翁源令配陈氏封安人宋至和乙末年八月十四日生宋宣和乙丑年五月十一日卒居何岩子二长宋进士理学大儒讳钟次讳锺
佃公中庸四子字从德号东岩行木卅一官朝散郎配戴氏宋嘉佑丁酉年十二月廿六日生宋建炎戊申年四月十六日子二长讳徽次讳徵
伸公中庸五子字从学号北岩行木卅二官承事郎居德仁裏宋嘉佑庚子年十二月初二日生宋建炎庚戌年七月廿二日卒配王氏子二汝贤汝贵
沔昱子字朝宗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秘书阁修撰配林氏子二长南一宋绍熙庚戌进士次师锡淳熙辛丑特奏进士
渊公显长子字从深号玉田行木卅三宋绍圣甲戌与从兄偊同年登科官大理寺评事配何氏子二长讳良徙居德化县清泰裏为承泽之始祖其裔又分居湖阪次讳有徙居赖店玉田为玉田之始祖
源显次子字从泉子二长讳柜次讳枢
十三代 国镇师孔长子字子芳行水十五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福建路提刑兴化郡志有传居郡城坊巷子希闵
国录师孔次配洪氏居永福龙井子希闾
国钟师孔季配林氏居永福龙井子希阊
纵公师孟子字子泛行水十五配洪氏张氏子一元会裔居仙邑度尾湘溪裏
彻公侍御史偊长子字常明号太甲晚号巩溪居士行元十七宋宣和甲辰登状元沈晦榜进士平江令著巩溪诗话十卷宋神宗元丰辛酉年八月十五日生宋孝宗隆兴甲申年六月廿一日卒年八十四配陈氏林氏安人子四长丰次廓季府四廙
龙公乳名敌御试前帝所忌命改曰龙字常龙号太乙号檗谷逸叟行元十八侍御史偊公次子宋绍兴庚辰梁克家榜特奏进士官龙溪令由兴化县游洋龙溪迁居龙溪县衙弃官随母邱氏归于晋邑仁和里檗谷因乐其山水遂居焉宋政和壬辰年八月初五日生宋庆元庚申年十二月十一日卒配游洋龙溪方氏继配晋邑浔海施氏葬石龟岭古月亭子三长讳洲次讳涛季讳瀛
十四世 仙锡讳洲号厚卿行火十七龙公乳名敌长子分居乌林后坑游洋龙溪方氏孺人出为晋邑后坑之祖卒葬后坑山之原子一潘山裔居东石湖头乡黄宅
仙举讳涛字云宾号檗卿晚号鹤皋行火十八龙公乳名敌次子居仁和檗谷遂为檗谷之祖浔海施氏出卒葬烟墩山之原子二长讳子文次讳子海
仙逸讳瀛号永卿行火十九龙公乳名敌季子司教于南漳卒于官裔居龙邑观音山北溪头黄宅浔海施氏出
十五世潘山字叔番号雷山后人行土四十二仙锡子配下辇曾氏女经郡城南狮山脚旧铺古有神道碑建于此子镇山分居乌林后坑
子文字公章行土四十三仙举长子配青阳蔡氏女子四长逞行一郎次遑行二郎季道行三郎四暹行四郎
子海字公深行土四十七仙举次子配塔头孙氏女子五长迂行廿六郎次达行廿七郎季逵行廿八郎四连行廿九郎五遇号行三十郎
子田字公坦行土四十八仙逸长子配林氏分支永坑台湾甚多
念楚字公垣行土四十九仙逸次子配刘氏分徙漳州观音山北溪头黄宅
十六世镇山潘山子字士垒行五郎配蔡氏子潜隐
镇岗子文长子字士冈行一郎配许氏子二潜陧潜陶
镇岚子文次子字士风行二郎配林氏子潜隍
镇嵛子文季子字士俞行三郎配陈氏子二潜隅潜际
镇崮子文四子字士固行四郎配洪氏子潜陛
镇嵩子海长子字士高行廿六郎配蔡氏子二君阳君陆
镇崇子海次子字士宗行廿七郎配吴氏子君伥君仲君仨
镇岩子海季子字士石行廿八郎配蔡氏子二君陟君阵
镇崖子海四子字士圭行廿九郎配施氏子君陌
镇岸子海五子字士干行三十郎配李氏子二君附君随
十七世潜隐镇山子字首甫配洪氏子一周塘居晋邑东石湖头为湖头之祖
君仲镇崇次子字亚甫博学能文著有族谱图序配许氏子一顺
十八世周塘潜隐子字宗鲁配蔡氏子二长敬齐次梓里
顺公君仲子字宗和明正统海寇攻读掠泉州顺公率乡勇抵御众寡不敌殉于阵中谥义烈葬东山配林氏子容
十九世敬齐周塘长子随父迁居东石湖头
梓里周塘次子分衍二房五柱
容公字祥哲号质直君仲子明正统间随父捍御倭寇父旌表义烈容公乃赘于郡中余家遂为檗谷入郡涂山街欧安馆黄宅之祖卒于石井子克复
二十世克复明正德以子润贵例赠大中大夫晋阶中宪大夫松江知府祀乡贤子二润深
廿一世润号东石克复长子正德庚辰科进士官山西左布政使司参政祀乡贤子一伯敬
深克复次子旌表孝子明正德间泉州知府同知理问子一伯宪
廿二世伯敬润子世居泉郡涂山街欧安馆黄厝子国彦
伯宪深子以子国贤贵赠南京工部司务世居泉郡涂山街欧安馆黄厝子国贤
廿三世国彦伯敬子亚魁明隆庆丁卯科乡试举人第七名官荣府左长史子彝
国贤伯贤子文魁明已卯科乡试举人中式第七十三名贡士官户部郎中子萼
廿四世彝国彦子以子景仿贵封户部主事晋阶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子五景明景仿景昭景晔景曦
萼国贤子明万历癸未科进士未仕子景焕
廿五世景明彝长子官明崇祯间历官广西按察使司浙江金衢兵巡道
景仿彝次子字大犀号东崖累官至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景昭彝季子以兄荫官知县
景晔彝四子官温州别驾
景曦彝五子官游击
景焕萼子文魁隆武丙戌中式第廿六名举人
巩溪雷山十一世孙晚生君仲拜谒雷山族亲谨撰本族谱图序
十五世孙浙江提督学政景明文渊阁大学士景昉续修
十八世孙世孙福建澎湖协镇副总府必成重修
巩溪雷山纪
宋太平天国诏以永泰福唐之半合游洋百丈二镇置兴化军寻改兴化县在兴泰里万山之中以莆田仙游二县与兴化县鼎立而三八年诏移军治于莆田曰兴化军而兴化县为支邑元皇庆元年徙此县广业里湘溪明正统中十三年革之以长乐武化二乡之六里入于莆永福一乡之三里入仙巩溪在兴化县广业里其溪接湘江水经秋芦入于海吾黄居乡为游洋著姓按游洋大姓篇云黄氏唐忠义司徒之后居广业里巩溪宋时有中庸者为太常寺卿居兴化军城西雷山巷其后子孙相继以甲第显名云莆阳志巩溪一名宋洋
巩溪雷山黄氏历代世恩
一、巩溪雷山黄氏历代进士录
1、黄宠巩溪六世孙达季子宋景佑甲戌进士官大理寺评事
2、黄宁巩溪六世孙宠从弟宋治平乙巳进士官转运使居仙游鲤城
3、黄中庸巩溪七世孙宠子宋皇佑癸巳进士官太常寺卿中奉大夫
4、黄 偊巩溪八孙中庸长子元丰乙丑进士官剑南州司户参军侍御史
5、黄师孟巩溪八世孙宠侄宋元丰壬戌进士官宁越军司法参军
6、黄国镇巩溪九世孙师孟侄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福建提刑
7、黄显巩溪九世孙宋绍圣甲戌进士官儋州知州居锦溪
8、黄沔巩溪九世孙显侄宋元符庚辰进士官秘书阁修撰居仙游鲤城
9、黄彻巩溪九世孙中庸孙侍御史偊长子宋宣和甲辰进士官平江县令
10、黄公坦巩溪九世孙中庸孙宋宣和甲辰进士官通直郎
11、黄祖舜巩溪十四世孙宋宣和甲辰进士官权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居福清东翰
12、黄龙巩溪九世孙中庸孙侍御史偊次子宋绍兴庚辰特奏进士官龙溪令
13、黄钟巩溪九世孙中庸孙翁源县令修子宋乾道已丑进士官漳州录事参军
14、黄府巩溪十世孙中庸曾孙彻季子宋隆兴癸未进士官平海军佥判通奉大夫
15、黄丰巩溪十世孙中庸曾孙彻长子府兄宋隆兴癸未特奏进士官监潭州南岳
16、黄勋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丰次子宋淳熙甲辰进士官杭州军教授
17、黄焘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丰长子宋淳熙丁未进士官武冈军教授
18、黄安石巩溪十一世孙中庸元孙府子宋绍熙癸丑进士官馆阁校勘朝奉大夫
19、黄真巩溪十二世孙中庸六世孙乔卿子宋淳熙乙未特奏进士官内阁中书
20、黄渊巩溪十二世孙显长子宋绍圣甲戌进士官大理寺评事
21、黄源巩溪十一世孙显次子宋宝元戊寅进士
22、黄南一巩溪十一世孙沔孙宋绍熙庚戌进士
23、黄德基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宋淳熙戊戌特奏进士居白杜
24、黄桂巩溪十四世孙中庸八世孙宋绍定壬辰进士第九魁翰林编修光禄寺卿
25、黄耿荣宋庆元已未进士官海丰县主簿
26、黄应明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永乐甲申进士官浙江龙游知县
27、黄度巩溪十四孙邦直孙隆兴癸未特奏进士
28、黄瑾巩溪十五世孙度子淳熙辛丑进士
29、黄铭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弘治六年进士官户部主事
30、黄嵘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黄铭弟弘治六年进士官桂林知府
31、黄瑷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弘治乙丑进进士官广东肇庆知府晋二品秩
32、黄荣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明成化戊子举人第三壬辰进士浙江按察佥事
33、黄节甫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二世孙明成化辛卯第三魁戊戌进士官行人司司正
34、黄华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荣弟成化庚子举人甲辰进士广东按察司佥事
35、黄自强宋绍熙庚戌特奏进士
36、黄桂邦彦子宋嘉定戊辰探花官诰院编修
37、黄顺卿邦彦子宋嘉定戊辰进士
38、黄光升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已丑进士官户刑二部尚书
39、黄谦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癸卯举人庚戌进士官刑科给事中
40、黄行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文雍子献可兄正德辛巳进士广西按察使
41、黄献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缙侄嘉靖辛丑举人壬辰进士官礼部主事
42、黄德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壬辰进士户部员外郎浙江佥事
43、黄凤翔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隆庆戊辰年榜眼南京礼部尚书
44、黄汝亨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戊戌进士官江西布政使参政
45、黄汝良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万历丙戌进士官礼部尚书太傅
46、黄景星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丁酉举人辛酉进士官广东布政司参政
47、黄守魁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武探花官南京大总督骠骑将军
48、黄钺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万历辛丑武状元官中军左都督南京兵部尚书
49、黄志清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解元明万历乙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50、黄琰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光升孙万历戌戊进进士官南海知县户部主事
51、黄应举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万历甲辰年进士官广东南
52、黄文焕巩溪廿三世孙明天启乙丑进士居永福
53、黄景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凤翔孙明崇祯辛未进士官户部郎中
54、黄熙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凤翔孙明崇祯辛未进士官清刑部侍郎
55、黄润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凤翔子明崇祯丁丑进士官礼部员外郎学宪
56、黄灏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凤翔子清顺已丑进士官浦江知县
57、黄徽胤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七世孙明崇祯丁丑年进士官兵部左侍郎
58、黄士观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嘉靖己酉解元联捷进士官河南按察佥事
59、黄锡衮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明崇祯庚辰进士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
60、黄志遴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凤翔曾孙清顺治乙酉进士官湖广左布政使
61、黄机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清顺治丁亥进士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62、黄灏中巩溪廿二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清顺治已丑年进士官浦江知县
63、黄云蒸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崇祯壬午举人顺治乙未进士礼部员外郎
64、黄道晋巩溪廿五世孙清顺治十六年进士官龙安推官
65、黄彦博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清康熙乙巳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66、黄志焕巩溪廿四世孙中庸十八世孙凤翔曾孙清内阁中书
67、黄甲巩溪廿五世孙中庸十九世孙南明隆武丙戌进士官御营护驾
68、黄昶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清康熙丙辰进士
69、黄守舞巩溪廿六世孙中庸二十世孙由闽县学清康熙壬戌进士官余杭知县
70、黄世僖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雍正庚戌武进士官陕西总督中军副将
71、黄世煌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壬戌武进士官御前侍卫广西参将
72、黄世瑛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乙丑武进士官中军盐务副将
73、黄元吉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丁卯解元辛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74、黄腾达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辛巳进士官贵州乡试正考官
75、黄世德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已丑进士官漳州府教授
76、黄燮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候官学清乾隆乙未进士官铨选知县文林郎
77、黄瑞巩溪廿七世孙中庸廿一世孙清乾隆庚子科武状元居浙江江山官总兵
78、黄敏巩溪五世孙禄子毓弟宋元丰壬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79、黄适巩溪六世孙禄孙宋元符庚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0、黄选巩溪六世孙宋元丰已未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1、黄远巩溪六世孙绍圣丁丑进士官莆田知县居永福一都龙屿
82、黄龟年巩溪七世孙宋崇宁丙戌进士官侍中御史居永福一都龙屿
83、黄公槐巩溪八世孙宋乾道丙戌进士官海丰蔚居永福一都龙屿
84、黄邦光巩溪七世孙宋大观已丑进士官徽州通判居永福一都龙屿
85、黄邦俊巩溪七世孙宋政和已丑进士官大理寺卿居永福一都龙屿
86、黄邦彦巩溪七世孙宋淳熙丁未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7、黄定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壬辰科状元官国子监祭酒居永福一都龙屿
88、黄庸巩溪八世孙宋开禧乙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89、黄师尹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已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0、黄岳巩溪八世孙宋乾道壬辰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1、黄公谨巩溪八世孙宋开禧乙丑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2、黄自诚巩溪九世孙宋淳熙丁未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3、黄瞳巩溪九世孙宋宝庆丙戌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4、黄乔翼巩溪十世孙宋淳佑辛丑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5、黄攀龙巩溪十世孙宋淳佑丁未特奏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6、黄起宗巩溪九世孙宋嘉定甲戌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7、黄起硕巩溪九世孙宋宝庆丙戌进士居永福一都龙屿
98、黄豫巩溪六世孙宋景佑甲戌进士官校书郎
99、黄丰巩溪九世孙宋建炎戊申进士知兴化军
100、黄中立巩溪九世孙宋绍兴丁丑进士居永春
101、黄伟巩溪九世孙宋绍兴丁丑进士江西提学居永春漳溪
102、黄龟朋巩溪七世孙世居德化承泽宋嘉泰壬戌进士官廉州教授居永春
103、黄龟助巩溪七世孙世居德化宋淳佑甲辰年进士居永春
104、黄霆发巩溪八世孙世居德化宋嘉定甲戌进士居永春
105、黄圭巩溪九世孙世居德化承泽宋庆元丙戌特奏进士居永春
106、黄孕昌巩溪廿六世孙清雍正癸丑进士官瞧州知州居永春
107、黄懋巩溪十七世孙永乐乙未进士居燕京
108、黄锐巩溪十七世孙明永乐甲申进士
109、黄惠巩溪廿七世孙清乾隆甲戌进士
110、黄朝珐巩溪廿九世孙中庸廿三世孙清光绪乙亥进士
二、巩溪雷山黄氏历代举人录
1、黄以宁巩溪十五世孙雷山九世孙伟子庆元乙卯科上舍举人
2、黄显巩溪十七世孙师孟十一世孙明永乐乙酉举人官选文渊阁修书
3、黄昶明巩溪十七世孙中庸十一世孙宣德丙午举人
4、黄谦巩溪十八世孙中庸十二世孙约仲子明宣德已酉举人官侍养谢礼闱
5、黄晖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明正统乡荐举人第六人官抚州府教授
6、黄宪巩溪十九世孙中庸十三世孙缙从侄明成化庚子举人安南州知州
7、黄缙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新民侄明成化丁酉举人兴宁知县
8、黄以体巩溪廿三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成化辛卯举人
9、黄天锡世居承泽举人
10、黄澹轩世居承泽举人
11、黄辉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荣从弟弘治己酉举人广东开建知县
12、黄宽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弘治甲子举人授广东肇庆府同知琼州府通判
13、黄珠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晖从孙正德庚午举人官衡府审理奉政大夫
14、黄保世居承泽举人
15、黄仕达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谦玄孙明正德丙子举人官宁波府同知
16、黄伯善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庚子举人授广东衢州府同知
17、黄锡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六世孙明嘉靖甲子举人授河南邓州知州
18、黄才硕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铭子明嘉靖戊子举人
19、黄文汉巩溪二十世孙中庸十四世孙明嘉靖乙酉举人由泉州府学中式
20、黄继宗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缙从侄明嘉靖丁酉举人官安仁知县
21、黄继周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继宗弟明嘉靖癸卯解元循州知州
22、黄宣明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嘉靖乙酉举人官桂林府学教授
23、黄国宠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辛卯举人授广东庆远府同知
24、黄崇庆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丁酉举人授广东雷州府同知
25、黄宪清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明嘉靖甲子举人官广东廉州府同知
26、黄九霄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必贤伯嘉靖壬午举人官直录颖州知州
27、黄必贤巩溪廿一世孙中庸十五世孙华孙官嘉靖丁酉顺天府举人温州府通判
28、黄乔植巩溪
智庄子(约前635年—前583年)讳首,字季,谥号曰“庄”,史称智庄子。荀林父之弟,逝敖之子,荀息之孙。因智氏源出荀氏,故多称荀首,智氏始祖。
晋成公时,智首受封于智(山西省永济市西北一带),智首是稳健的政治家,后担任中军佐,智氏从此成为晋国六卿之一。
公元前597年,荀林父担任晋国执政,智首也顺势进入晋国政坛,担任下军大夫。并参加了当年的晋楚邲之战。先縠带领所部擅自南渡黄河,智首就分析这支军队要出危险。
智首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 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 否藏, 凶。’ 执事顺成为藏, 逆为否。众散为弱, 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藏,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天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之谓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 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 必有大咎,”
晋军溃败,智首得知智罃被俘后,率领着亲兵冲入楚军阵中,智首亲手射杀楚国的连尹襄老,射伤公子縠臣,带着生俘与死尸,撤退而去,为日后换回智罃攒下本钱。此战中虽然晋军遭到惨败,但智首作战英勇,成为晋军在兵败阴霾之下为数不多的亮点。
前596年,先榖败亡,先氏家族被灭,荀林父利用职务之便,顺势将弟弟智首拉入六卿行列,为下军将,自此中行氏与智氏同为六卿。前594年智庄子辅助赵朔,升任上军佐。直至前591年,士会告老,郤克执政,智首将上军。就在几个月后,时任中军佐的赵朔猝死,智首也代替赵朔为中军佐,辅助中军将郤克。
前587年,郤克将死,临终前安排栾书为中军将。但是栾氏一直地位不高,必须依靠荀氏家族的支持才能在执政宝座上坐稳。中军佐智首和上军将荀庚成为栾书内阁的积极拥护者,自此晋国“栾氏当国,政出二荀”。
前583年,智首死于任上,谥号曰“庄”,史称智庄子。智氏良驹智罃继立,是为智武子,智氏家族的强盛气焰逐渐燃起。 智武子(约前618年—前560年)讳罃[yīng],字子羽,智庄子之子,谥号“武”,史称智武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罃,智氏二世祖。
春秋晋国卿士,政治家、军事统帅,智氏家族的第一位正卿,晋国霸业复兴的最著功勋之臣。
前597年,年轻的智罃同在下军服役,跟随着伯父荀林父与父亲智首参加邲之战。这时晋军阵中,赵旃、魏锜以和谈为名要前往楚军,荀林父应允,后又担心二人捣乱,急忙派侄儿智罃去将赵旃、魏锜接回。智罃来晚了,赵旃、魏锜二人在楚军阵前出丑卖乖,激怒了楚庄王。这时楚军的哨兵望见智罃率领的接人部队,以为是晋军发起了进攻,楚庄王下令,全军攻击,智罃因寡不敌众,被楚公子负羁生擒。
大约在前590年,晋国中军佐赵朔突然死亡,智罃的父亲智首升任中军佐。前588年,智首通过郤至提出,用连尹襄老的尸体并楚公子縠臣换回智罃。楚共王很爽快的答应了。
临行前,智罃与楚共王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楚共王:“你怨恨我吗?”
智罃:“两军交兵,我没有本事,被你们俘虏,你们没有将我用来祭旗,而使我回国领罪,这已经是对我的恩惠了!被俘虏是我的无能,哪里还敢怨恨谁呢?”
楚共王:“那你感激我吗?”
智罃:“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百姓得到安宁,各自抑制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未曾与谋,又感激谁呢?”
楚共王:“你回去,打算怎么报答我?”
智罃:“下臣无所谓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既没怨恨,也没恩德,我不知道如何报答!”
楚共王:“尽管这样,我还是要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智罃:“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晋国,寡君如果要诛杀我,我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我,把我赐给您的外臣智首,智首向我们的国君请求,而把我杀死在智氏宗庙里,我也是死而不朽。如果得不到寡君诛杀的命令,而且让我继承为智氏宗子,按次序承担晋国的政务,率领一部分军队以保卫边疆,虽然碰到了君王的左右,我也不敢违背礼仪回避,要竭尽全力以至于战死,没有二心,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所报答于君王的。”
楚共王:“晋国啊,不可与之争衡了!”于是加重礼仪,将智罃放回晋国。
智罃回到晋国后,在智首之后继承为智氏家主。公元前583年,智首去世后,智罃则接替父亲,入八卿,为下军佐。
公元前574年,士燮去世,郤至等三郤被诛杀,智罃由下军佐进升为上军佐。
公元前573年,中军佐中行偃和中军将栾书一起弑杀晋厉公后,智罃到成周迎立晋襄公之孙周为晋悼公。后来,栾书去世,中行偃降级,智罃晋升为中军佐。
公元前571年,智罃联合鲁、齐、宋军攻打郑国,郑成公刚刚去世。智罃听从鲁国孟献子进言,在郑国边境近筑虎牢城,威胁郑国,郑国不战而归附晋国。
面对郑国人一贯望风使舵,晋悼公召集四军八卿汇聚一堂,智罃提议以上军、下军、新军为基础,将中军一分为三,编入以上三军中,分立为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一旦楚军进犯中原,晋第一军出征中原;中原再有战事,晋第二军出征;中原又有战事,晋第三军出征,周而复始。这样,晋只有一军在中原应战,而有两军在国内休整。然则每有战事,楚全军出征中原,长此下去,必然疲惫。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楚国欲战不能,拖垮楚军。
公元前566年,为了让智罃毫无妨碍的实现他的计划,韩厥让贤,主动提出告老,中军佐智罃继承中军将,成为荀氏家族第二位、智氏家族第一位正卿。就在智罃要实现他“三驾疲楚”时,智罃的嫡子智朔不幸早逝,好在在智朔留有一子智盈。
前560年,晋国一代贤臣智罃功德圆满后,寿终正寝,国人赞之,谥之曰“武”,故史称智武子。 智朔(约前592年—前566年)智武子之子,智庄子之孙。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朔,智氏三世祖。
前566年,儿子智盈出生不久后,智朔不幸英年早逝,无谥号。 智悼子(前566年—前533年)讳盈,子伯夙,智朔之子,智武子之孙,谥号曰“悼”,史称智悼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盈,智氏四世祖。
智盈刚刚出生,其父智朔不幸英年早逝。前560年,智武子寿终,智氏地位大跌,幸得伯父中行偃护佑,才得以茁壮成长。因智盈尚未成年,智氏之卿位由同出于荀氏的程郑代理。
前548年,智盈继程郑为下军佐,复入六卿。智盈为人温和、低调,与执政赵武、韩起等人关系亲密,并多次出访各国,智氏渐有复兴之势。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533年,年仅30余岁的智盈病重身亡,只留下一个十余岁的孩子智跞,智氏家族在晋国的崛起再度搁浅。 智文子(前548年—前493年)讳跞,字文伯,智悼子之子,谥号曰“文”,史称智文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跞,智氏五世祖。
春秋晋国卿士,官至中军将,智文子是智氏家族的第二位正卿,智氏家族复兴的奠基人。
前533年,智盈早亡,晋平公为加强公族,欲废黜智氏卿爵,幸智跞的堂伯中行吴念及同宗之情,多加呵护,使尚未成年的智跞担任下军佐。智氏由于智朔、智盈两代人的过早夭折,步履维艰,年幼的智跞依靠着中行氏,才得以保全。
前519年,伯父中行吴辞世,智跞孤苦伶仃,深恐被赶出六卿行列,在晋国六卿当中始终保持低调,不与其余强族进行明刀明枪的争斗。直到公元前501年,正卿士鞅死去,智跞荣登执政,智氏时隔60年再次执政晋国。
前497年,赵氏发生内乱,赵氏与旁支邯郸氏火拼,中行寅与士吉射反叛,围攻赵鞅于晋阳。智跞审时度势,联合魏侈、韩不信奉晋定公之命,攻打范氏、中行氏,救赵氏于倒悬。
公元前493年,智跞去世,谥号为文,史称智文子。经历过智跞长达40年的政治拼斗,智氏才得以在晋国复兴,为他的孙子智瑶执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宣子
智宣子(约前529—前483年)讳申,智文子之子,谥号曰“宣”,史称智宣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申,智氏六世祖。
春秋晋国卿士,智跞去世后,智申继承智氏之位,担任下军佐。
智宣子喜欢儿子智瑶,立智瑶为继承人时。智申去世后,谥号曰“宣”,史称智宣子。
智果
智果(生卒年月不详)智文子之子。因智氏出自荀氏,故称其荀果。春秋晋国大夫,智氏家族军师,智氏六世祖。因别族于太史而为辅氏。
春秋末期晋国大夫,智果为人多智,颇有政治远见,看人看事入木三分。智氏宗主——智宣子智申召集族人,选举智氏家族的接班人。智申已经有了好的人选,那就是次子智瑶,这是智氏的族人智果表示反对:“智瑶不如智宵!”智申反驳:“智宵面相凶狠。”
智果解释:“智宵狠在表面,而智瑶是狠在内心,不如立智宵比较好。智瑶有五大优点:智瑶,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此五贤别人无法能比,惟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五贤才能去强行统治,谁能拥护他?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必然有灭门之祸!”
智申听不进去,仍然立智瑶为嗣卿。忠言逆耳的智果已经预感到智氏危亡的来临,为了保全智氏,带领着自己的一小部分族人到晋国太史那注册,改智氏为辅氏,表示脱离智氏,另立宗庙,因此建立辅氏家族。
秦朝统一六国后,有部分族人恢复智姓,世居山西榆次县,在宋金壬子年(公元1132年)自榆次县徙居元氏县北范村,历居四世有祖智进者自北范徙居北岩村,发展成当今的北岩智氏。
也有部分族人恢复智姓,祖居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明朝定鼎中原,先祖智福奉旨迁至山西太原府太谷县北郭村,发展成当今的太谷智氏。
智徐吾
智徐吾(生卒年月不详)智文子之子,因“智”古文同“知”,所以也多称知徐吾,春秋晋国大夫,智氏六世祖。
前514年,晋国的祁氏和羊舌氏被六卿消灭。中军将魏献子将祁氏的封邑分为七个县,魏献子认为智徐吾是卿的庶子中不失职、能够保住家业的人,提拔他担任涂水大夫。智徐吾后裔以涂为氏,别为涂氏。 智宵
智宵(?-前453年)智宣子长子,智襄子之兄,智氏七世祖,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公元前455年,智瑶遣其兄智宵求蔡皋狼之地于赵氏,赵氏不许,智伯奏请晋出公,和韩氏、魏氏一起发兵讨伐赵氏。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宵亡于晋阳之战。
智襄子
智襄子(前506-前453)讳瑶,智宣子之子,智文子之孙,谥号曰“襄”,史称智襄子,后世多称智伯、智伯瑶,由于智氏出于荀氏,故又称之荀瑶,智氏七世祖。
春秋晋国卿士,智瑶是继智罃、智跞之后,是智氏家族的第三位正卿 。
智瑶继位后,在晋出公三年(前472年)率师伐齐,发动两次伐郑战争,壮大了智氏的势力。晋出公十一年(前464年),智瑶第二次攻击郑国,郑向齐求援。齐国援军刚至,晋国撤退。
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率军灭中山国的属国仇由国(今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中山有一个名叫夙繇的属国,成为智瑶的预定攻击目标,只是苦于道路崎岖,不好行军。经过一番思考,智瑶命人在晋国为夙繇铸造了一口大钟,钟的口径,专门设计的有一辆战车的两轨那么宽。钟铸好后,请夙繇国的国君派人来取,夙繇命人开路取钟。结果此路一修通,智瑶就率领晋军攻破夙繇国,夙繇灭亡,智瑶并其地而有之。
前458年,智氏联合赵氏、魏氏、韩氏三大夫,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和财产。智氏占领了大部分范氏、中行氏故地,成为四卿中最强的势力,居晋国四大卿之首,并自称“伯”。在晋出公二十年(前455年)联合韩氏、魏氏两卿,攻打赵氏,赵襄子不敌,退守晋阳,到了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三月丙戌日,韩氏、魏氏临阵反水,联合赵氏大败智氏,智襄子兵败身亡。赵襄子还将智襄子的首级雕刻上漆,当饮酒之首爵。 智国
智国(?-前453年)智宵长子,智氏八世祖,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前457年,智伯瑶与韩康子虎、魏桓子驹在蓝台举行宴会,智瑶戏弄韩康子并侮辱韩氏家臣段规。智国请求智伯多加提防,智伯不听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智国举出郤氏遭受车辕之难,赵氏被孟姬进谗言致死,栾盈被母亲叔祁诉说他想作乱,范氏、中行氏在亟治被杀害的例子。说连蚊子、蚂蚁、黄蜂、蝎子(蜹蚁蜂虿)都能害人,更何况是君主、国相呢。
前453年,段规帮助韩氏背叛智瑶,韩魏联合赵氏,击杀了智瑶,是为三家灭智。在晋阳之战中,智国为保护智瑶,溺水而亡。
智宽
智宽(生卒年月不详)智宵次子,智氏八世祖,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伯瑶被杀。智宽依靠自己的封邑抵御韩赵魏三家入侵。
前448年,晋阳之战六年后,智宽率他的邑人逃奔秦国,秦厉共公接纳他。
智颜
智颜(生卒年月不详)智瑶长子,智氏家族继承人,智氏八世祖。
智襄子打算攻打卫国,让儿子太子颜假装流亡卫国。南文子对卫敬公说,太子颜是智伯的爱子,没有大罪而逃亡,一定有缘故。派人到边境迎接,吩咐来人超过五辆车,就不要接纳。智伯听说了,就停止了计划。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颜流亡郑国。
智开
智开(生卒年月不详)智瑶次子,智氏八世祖。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伯瑶被杀,智开守卫智氏封邑,抵御韩赵魏三家入侵。
前452年(晋出公二十三年、秦厉共公二十五年),智开率他的邑人逃奔秦国,秦厉共公接纳了他,居南阳郡。
智镗
智镗(?-前453年)智瑶三子,智氏八世祖。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镗亡于晋阳之战。
智欣
智欣(?-前453年)智瑶四子,智氏八世祖。
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欣亡于晋阳之战。
智珏
智珏[jué](生卒年月不详)智瑶五子,智氏八世祖。
智珏母亲为赵娣,是赵襄子的妹妹。公元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智氏家臣豫让受命护卫幼主,将智珏藏于北山后川,智氏得以延续。
北山后川在山西定襄县柏树岭,又名漆郎山,山上有豫让庙一座,庙前有对联一副:
伏桥如厕守主德,漆身吞炭报君恩。
山西定襄智氏老家谱记载,智珏传五十二代至智兴:
智珏 智里 智胜 智珩 智冲 智璡 智堰 智武 智璎 智虞 智赢
智松 智遂 智膑 智嗣 智煜 智聪 智盾 智斐 智珣 智琰 智璿
智琩 智乾 智弘 智厥 智双 智邝 智璵 智墉 智贤 智巍 智煦
智裴 智重 智虎 智克 智孝 智礼 智佶 智渊 智享 智卿 智儒
智通 智玄 智臻 智坤 智嶶 智晟 智泽 智兴
智嗣:智氏二十二代,曾任西汉零陵郡太守。
智兴:智氏五十九代,在定襄开谱立宗,为定襄智氏始祖,至今已延续32代。 春秋晋国智氏家族世系表智庄子关系周文王先祖姬原叔(文王十六子) 远祖荀息(原黯,姬原叔十四世)始祖之祖父荀逝敖始祖之父长子荀林父
中行桓子(中行氏) 次子荀骓
程文子(程氏) 幼子荀首
智庄子(智氏) 始祖
第一代 中行宣子 荀庚程驩子 程季 智武子荀罃第二代中行献子荀偃程季子 程郑智朔荀朔第三代中行穆子荀吴 智悼子 荀盈第四代中行文子荀寅子华子程本智文子荀跞 第五代 智宣子 荀申智果(辅氏) 智徐吾(涂氏)第六代荀子
荀氏八龙 智宵智襄子 荀瑶 第七代智国智宽智颜智开智镗智欣智珏第八代
公元前678年(晋武公三十八年)晋武公灭翼后,原黯(智庄子祖父)任武公大夫。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三十九年)晋武公灭荀国,其地赐给大夫原黯,原黯别为荀黯,也称荀息。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十九年)荀息献计假道伐虢,晋国灭掉虢国、虞国。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二十六年)晋献公病危,任命荀息为太傅,辅佐年幼的奚齐,荀息亡于骊姬之乱。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五年)城濮之战后,晋国称霸,晋文公临朝受贺,论功行赏,狐偃奏曰:“先臣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宜录其后,以励臣节。”文公准奏,遂召荀息之孙荀林父(智庄子之兄)为大夫。
公元前597年(晋景公三年)荀林父担任晋国执政,荀首也顺势进入晋国政坛,担任下军大夫,智罃也在下军服役,参加了当年的晋楚邲之战,智罃被俘。
公元前592年(晋景公八年)智庄子佐中军。
公元前588年(晋景公十二年)智武子在楚国被困九年后得以回国,被立为智氏家族宗主继承人。
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十七年)智庄子逝世,智武子继任下军佐。
公元前566年(晋悼公七年)智武子升任晋军中军元帅,执掌国政,智氏立氏,智悼子诞生,智朔英年早逝。
公元前560年(晋悼公十三年)智武子卒,智朔早亡,智悼子年幼不得卿位。
公元前548年(晋平公十年)智悼子成年,佐下军,复入六卿。
公元前533年(晋平公二十五年)智悼子早亡,未成年的智文子入六卿,佐下军。
公元前501年(晋定公十一年)智文子升任中军元帅,执政晋国。
公元前497年(晋定公十五年)智文子率领赵氏、魏氏、韩氏平定中行氏、范氏叛乱,晋国此后由四卿执政。
公元前493年(晋定公十九年)智文子卒,智宣子担任下军佐。
公元前483年 (晋定公二十九年)智宣子卒,智伯瑶担任下军佐。
公元前475年(晋定公三十七年)智襄子升任中军元帅,执政晋国。
公元前455年(晋出公二十年)智襄子联合魏驹、韩虎,攻击赵氏,围攻赵氏根据地晋阳。
公元前453年(晋出公二十二年)三月丙戌日(农历三月二十三)魏、韩临阵倒戈,联合赵击败智氏,智襄子战败身亡,智氏遭灭族之灾。
公元前452年(秦厉共公二十五年)晋国大夫智开率其智姓邑人投奔秦国。
公元前448年(秦厉共公二十九年)晋国大夫智宽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国。
公元1132年(宋金壬子年)智果后裔从山西榆次县迁徙河北元氏县北范村。四代后,智进又迁徙到元氏县北岩村。
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明朝首次科举,北岩智审中进士,加封蒙阴县丞,后升任翰林院编修。智审始建北岩家谱,追尊智进为始祖。
浙江奉化丁氏字辈:“贤孝悌传家忠良济世光裕永昌继志述事”。
浙江永嘉丁氏字辈:“永昌夫康泰应复启文明崇高光祖德嗣后振家声世元士子显嘉国庆朝廷”。
浙江苍南丁氏字辈:“万君成继尙晋永开鍖□振宗中良启后兴友祥璹延达□□□和守礼善施义方宏贤经书耀宗显扬”。
浙江平阳丁氏字辈:“万君成继尙晋永开鍖□振宗中正启后兴发祥茂延达远强平”。
浙江会稽丁氏字辈:“原欣茔宏高丁南文应耀国习志桂”。
浙江剡西丁氏字辈:“得胜永聪明大申壬怡先享称位义纲常诗礼家宝”。
浙江剡城丁氏字辈:“一时从正道千载振宗猷师谦观晋益节泰恒履丰辅周姜公子承启圣贤德同人萃复鼎大有咸震升”。
浙江剡东丁氏字辈:“策正敦勤俭安书谨友宾守道资□□象贤景士辉”。
浙江南洲丁氏字辈:“诗书起后裔燕翼衍”。
浙江彩烟丁氏字辈:“孝友绍祖志忠良相圣延定邦怀道化崇善在安宁”。
浙江济阳丁氏字辈:“道拱可善兴仁义礼智信宫商角征羽亲热贤能爱悠远厚高明谟猷顺良显时成达同淑会同朝觐聘”。
浙江大岭丁氏字辈:“梦妟烤俊忠得相克如学承文国光士肇德宏希佩志成守善侍书启后积庆余芳贻掷□武百世其昌”。
浙江开化丁氏字辈:“云公居胜地毓秀庆流芳仁厚多久远忠孝自光昌传家惟诗礼华国有文章发祥功德茂木本水流长日世之联辉克绍大吉元松柏理居然道德原佑在”。
浙江盘安丁氏字辈:“文仕宗尹绍承大济园明洪世启正开朝本荣枝茂厚德载光钟灵毓秀兰桂齐芳”。
浙江定海丁氏字辈:“阜智仁圣义中和孝友睦□任恤礼乐射御书数角元氐房心尾箕丰牛女虚危宝壁娄胃昂毕觜参井□□柳星张翼轸”。
浙江台州丁氏字辈:“士宏学正茂梦兆必其昌尧舜光化治成康绍吉祥”。
浙江黄岩丁氏字辈:“恒懋丙光洪维孚成金玉儒学安国圣兆孔秀”。
浙江天台丁氏字辈:“祖伯中彦守廷存大世崇希子良希绍宗学正茂荣天锡千祥至才华仁圣逢诗书传乐业彬雅树高风”。
浙江缙云丁氏字辈:“元享利贞兴端开宗桂枝方广仁义礼智完德康泰通达道远文明善顺慈惠温良喜庆光显俊杰英贤勋猷谟烈福禄荣昌”。
浙江贞溪丁氏字辈:“光明正大和惠开宗再高永远珍玉富贵荣华福禄康宁祥瑞庆善寿嘉道德仁义忠厚端庄安良迪吉信敏恭宽敬老尊贤”。
浙江松阳丁氏字辈:“克葵振立明汝龙谆敏尙惟公伯福堂佛文良大有世显旺成启增昌元兰桂奕芳”。
浙江骥湖丁氏字辈:“日道正廷嗣惟永懋万延兆长嘉起俊秀大益宗邦德辉学富”。
浙江兰溪丁氏字辈:“邦国家廷大尊敬懋尚纯斯启其光宪翼树志殿元希绍秉景可尔汝君乡来雳世因用士宏宗在永思”。
安徽枞阳丁氏字辈:“雄文少进贤英阳辉作业武戈边真权”。
安徽宿州丁氏字辈:“文良允贤方正维先克记宗得兴交其安”。
安徽寿县丁氏字辈:“应永志传家克有年”。
安徽蒙城丁氏字辈:“宣锡广训福仰再怀配适作兆培良尚庆学继存汉乐效安从”。
安徽怀远丁氏字辈:“凤泗长广家启仰再怀”。
安徽临泉丁氏字辈:“壮元继聚亚玉林照华国道生立仁义德修世泽长子贤建伟业万代作恒昌”。
安徽阜阳三里丁氏字辈:“有灿超德建允守其克保世巨春树如金培世贤传家淮作杰开国锡大年”。
安徽阜阳王店丁氏字辈:“一贯朝开继文武巨志育杰兴中华杰家声远传颂梦松事业长发扬”。
安徽阜阳丁寨丁氏字辈:“玉怀洪从正大光明南华天基家道常法文则武百世昌德培泽广生贤伍万代相传有恒香”。
安徽阜阳王店丁氏字辈:“华天宗文公魁义礼连道举世洪仁喜寿庚福崇之柏煌主章远超典州金安淑学怡宏图廉洁丹表兆亚东忠孝呈祥和顺颂荣光耀祖卫汉城”。
安徽淮南丁氏字辈:“自山学广开文远函云才锡湘泽常严永守清”。
安徽怀远丁氏字辈:“再开固运函育才锡”。
安徽怀姚集丁氏字辈:“广开文军函育才锡”。
安徽庐江丁氏字辈:“元士文为志先代发荣昌后克继其绪家声庆远长积善承宗德扬名振祖邦贤良传万世永保有余光”。
扩展资料:
名人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丁汝昌,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丁氏族谱
那里有权威的黄氏族谱?
本文2023-10-31 08:03: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