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杨氏是何来历?为何需要二十万明军才能平定呢?
播州,位于今贵州北地,辖地和今遵义市相当。唐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以“隋䍧柯郡之䍧柯县”为由,在䍧柯郡的北部地区,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之地。
十一年,“省郎州并六县”,十三年,“又于其地复置播州及恭水等六县”,即在原郎州之地置播州,辖恭水等六县。“播州”之名,自此而始。此后,“播州”区划屡变,或为州,或为郡,或为都督府。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改“播州”为都督府,置都督。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改播州都督府为“播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复播州郡为“播州”。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播州土著叛乱。次年,代宗命“荣率师南征,剿抚并用,蛮方永靖”,以罗荣为六州都督、沿边招讨使,负责率兵平叛,随后罗荣率兵凿山开道,剿抚并用,7年之后,播州叛乱被平定。
平定叛乱之后,罗荣被代宗“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封播州侯,自此播州成为罗氏的世袭封地。
后罗氏统治了播州八十余年,历经四代传至罗太汪。大中十三年(859年),崛起于滇西北的南诏国向东扩张进攻播州,罗太汪战败,播州丢失。次年,唐宣宗派安南都护李鄠率兵击退南诏国,播州重回罗氏之手。
可好景不长,咸通二年(861年),南诏罗闽氏族部再次占据播州,罗太汪再次战败,后逃往泸州。乾符三年(876年),罗太汪在同族杨端的协助下,率八姓族人自泸州出发“迳入白锦,军高遥山。据险立呰,结土豪蒋、黄三氏,为久驻计。蛮出寇,端出奇兵击之,大败。”一举击溃占据播州的南诏罗闽氏族部。
后唐朝廷再次册封罗太汪为播州大首领,杨端为播州刺史,自此播州归罗氏、杨氏共同管辖,但是因罗氏后人太过无能,播州的最高统治权终被杨氏所夺。之后杨氏开启了对播州长达725年的实际统治,自唐末杨端入播,杨氏共传27世,至末代杨应龙败亡。
乾德三年(965年),杨端后人杨实率播州上下军民归附宋朝。宋廷诏建播州、遵义军与遵义县,虽设州县,但播州之地仍为杨氏所控。至宋亡,至元十四年(1277年)杨氏十六代土司杨邦宪上书忽必烈“本族自唐至宋,世守故土,将五百年,今愿纳土内附”归顺元朝,而后忽必烈授予杨邦宪绍庆、珍州、南平等处边宣慰使职。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杨氏十七代土司杨汉英被忽必烈册升为播州宣抚司,负责管辖贵州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贵州之地被明玉珍所占,杨氏二十一代土司杨铿归附明玉珍,明玉珍仍让其掌控播州。
实际上应该没有关系,是播州杨氏为获得中央政府认可,找华夏祖先而设法与杨业攀的亲
播州杨氏追溯了一位华夏祖先——杨端,以证明自己为华夏的后裔。在杨氏的家族记载中,“杨端其先太原人,仕越之会稽,遂为其郡望族,后寓家京兆”。杨氏借用地望以表明自己的祖先一直是华夏。有学者研究认为,杨端的身份同样为西南地方人士,杨端实属南广溪洞僚人,乾符三年(876)得到罗氏相邀,同舅氏谢将军,率领八部族众径入播州白锦堡,迫使罗闽纳款结盟而退。此后,唐命杨端领播州,杨端殁后,其子孙世掌播州。
入宋后,杨氏继续强化这种祖先华夏说。因宋代太原另有一望族杨氏,始祖为杨业。很快播州杨氏便与其攀附上亲属关系,称第七代杨贵迁即杨业后人:“贵迁太原人,与端为同族,其父充广,乃宋赠太师、中书令业曾孙,莫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延朗之子。”经学者考证,杨延朗为杨业之子而非孙,延朗之子是文广而非充广,文广平侬智高之乱时,杨贵迁已经去世,二人相距百余年。另有一说记文广为克广,说是杨延朗继杨昭执掌播州,杨贵迁不是延朗之子,而是杨端嫡裔,由罗氏收养,继延朗理播州。可见,杨氏对这段史实的模糊,是试图通过用“群体失忆”的方式达到自己是杨业直系后裔的目的。
关于播州杨氏祖先是否为汉族,曾有过不少争议,但以少数民族说居主流。除播州杨氏外,寻求华夏祖先以证明自己为华夏后裔在宋代西南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思州由大姓田氏世袭,田氏将自己认定为齐国田氏后裔。归州巴东县冉氏自称为孔圣人弟子冉有之后。
“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牁,唐贞观中,改播州”(《明史贵州土司列传》),这就是“播州”的来历。秦时播州为夜郎、且兰所属之地,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在牂牁郡的北部地区,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下诏“省郎州并六县”,废除朗州,将六县重新划入牂牁郡。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又于其地复置播州及恭水等六县”,在原郎州之地再置“播州”,辖恭水、高山等六县,“播州”由此得名。
安史之乱前,播州一直被唐廷牢牢掌控,但自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席卷半个唐朝后,唐由此从盛转衰,而后随着唐朝国力的衰退,唐廷开始逐渐丧失了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这其中就包括播州等西南地区,此时西南地区一些实力较强的部落酋长纷纷割据自立。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播州僚人发动叛乱,欲图割据自立。次年,唐代宗下诏“荣率师南征,剿抚并用,蛮方永靖”(《贵州府志》),以罗有德之子罗荣为六州都督、沿边招讨使、太子太保、荣禄大夫,率兵前往播州平定叛乱。7年之后,罗荣终平播州之乱。
随后,唐朝封罗荣为播州侯,“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将播州作为罗荣的封地,并允其世袭罔替。之后罗氏传至四代,传至罗太汪时,其对播州已进行了八十余年的统治,但这八十余年罗氏内部是不遗余力的进行争权夺利,致使罗氏势力极速衰退。到了罗太汪这代,罗氏早已是外强中干,因此不久播州即被刚刚强盛不久的南诏国所夺。
861年,播州被南诏罗闽氏族部所占,罗太汪为避难只得带族人逃到泸州的叔祖家。当然此时罗氏对于播州这块世袭的封地,依然是念念不忘,罗太汪无时无刻都不在想着该如何去收复这块祖地。876年,罗太汪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此时与他同族的太原人杨端的势力开始强盛了起来,如此罗太汪就求助于他,而后杨端亦答应他的请求。
同年,杨端率向氏、令狐氏、成氏、赵氏、犹氏、娄氏、梁氏、韦氏、谢氏等九族兵马自泸州出发“迳入白锦,军高遥山。据险立呰,结土豪蒋、黄三氏,为久驻计。蛮出寇,端出奇兵击之,大败”(《杨氏史籍编年》),不久占据播州的罗闽人和僚人就被杨端率军所败。
但是杨端得到播州后,他并未交还给罗氏,而是据为自有,此后唐朝亦对杨端占据播州的事实给予承认,并授予其播州刺史职,成为唐治下的一个羁縻州(类似现在的自治区)。自此开始,罗氏对于播州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杨氏正式开始了对播州长达725年的统治。
播州杨氏自唐末入播州,成为播州的主人后,历经唐、五代十国、南北宋、元、明等五个时期,从唐至明,杨氏在长达725年的时间里世系不绝,无论中原是哪个王朝在占据,是哪个皇帝在统治,杨氏都能做到屹立不倒,前后历经29代,其世系历史之久,影响之大,传承之久,在封建时代都甚少有匹敌者。
那这里很多人或许都不明白,为何杨氏能够统治播州长达725年的时间而屹立不倒吗?无论中原如何的改朝换代,杨氏都能牢牢的掌控住播州,而不被中原王朝所夺,这其中到底有何原因呢?
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险峻的地理位置。“播州”介于川、贵,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中段北岸之间,如《续修四库全书两朝平攘录》载:“凡联三省,此地势西北堑山为关,东南俯江为池,中皆山谷盘亘。巉崖峻壁,跨接溪峒,人马不得并行”,播州地处西南高原,境内大娄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更是成为一道天然屏障,再者凭借着播州的山川深阻,地势险要,致使中原与播州的道路常年处于堵塞的状态,而即使是畅通的状态,也是一条人马不得并行的道路,根本不能用于大规模行军所用。
因此,播州杨氏正是得益于播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再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对于此地的统治。因为道路的不通畅,再加上地势的险峻,致使中原王朝要想完全的占据这块地区,他们就必须得花费巨大的物力、人力、财力才可,而这对于早已占据广阔的中原地区的中原王朝来说,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丰富的自然资源。众所周知,自古要想形成割据政权的,一得不怕被打,二得不怕被围,要想不怕被打就得占据着险峻的地理位置,如三国时的益州,及唐朝的播州,他们都是可以闭关锁国的地形,只要守住一个地方就能挡住外面的军队。而如果只是单纯的借着险峻的地理位置,显然是不足以形成割据的,因为如果做不到自给自足,敌方要想占据这块地区,只需将其团团围住,然后断其物资来源,这样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需耗费一兵一卒就能困死他们。
因此,能否保证长时间的割据,除了险峻的地形,还需要有能做到自给自足的自然资源。而播州显然是满足了这个要求,正所谓“播州东西二千里,南北数百里,乐土也”,播州自唐以来就是“稻粟再孰,无徭役”的状态,可谓是富饶无比的。播州既有肥沃的农田,又有可放牧的早地,更有丰富野生动物资源,同时播州还有储存量惊人的山藏矿物,尤其是铁矿、铜矿资源。
如此,对于播州百姓来说,他们是既不缺食物,又不缺兵器,因此当时播州杨氏在借助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他完全就可以做到闭关锁国,割据为王。而即使是中原王朝派兵来攻,播州杨氏亦能靠着这些来与中原王朝进行长时间的拉锯战。
第三、“识时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当然如果中原王朝执意要占据播州,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毕竟以播州一隅之地显然是不能和一个国家相抗衡的,一旦中原王朝下定决心要灭掉播州杨氏,他们必灭。想想看,播州杨氏最后不就被明朝万历皇帝给灭了吗,所以播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们并不是播州杨氏能够统治725年时间的原因。
事实上播州杨氏能够传承如此之久,最主要的是得益于杨氏的识事务。纵观播州杨氏七百余年的历史,除末代土司杨应龙起兵反叛明朝外,其余的杨氏首领皆未对中原王朝有过任何的异心。每当王朝出现更迭之时,杨氏就不会再为已亡的旧王朝效命,如元灭宋,杨氏就归顺元;明灭元,杨氏就归顺明,总之就是杨氏永远不会替濒临灭亡的旧王朝效死命,而是选择顺从。
而每当杨氏选择归顺新王朝时,新王朝为了笼络地方上的豪族土酋,他们往往都会对其不吝赏赐,并赐予杨氏高官厚禄。如此,杨氏每每都能借此得以继续掌控播州。同时有别于一般势力的降而又叛,杨氏一旦归顺,除非王朝濒临灭亡,否则杨氏则世代效死忠,首领世世守臣节,尽守土之责,每遇战事,只要朝廷有需要,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出兵替朝廷平叛。
可以说杨氏首领在政治上这种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才是播州杨氏能够经久不衰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四、播州百姓忠实的拥护。当然古话说得好“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杨氏能够从唐末到明朝就一直统治着播州,除了知道顺应历史潮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杨氏的首领知道与民休息,知道保境安民。自杨端入播州以来,播州杨氏就一直恪守着守臣节、尽守土之责,杨氏十三代首领杨粲还制定了杨氏的家族训言《家训十条》:“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袭,保疆土,从俭约,辨贤侯,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 ,然后将此家训刻于石上,以使后世子孙永世铭记。
如此,就是在杨氏先祖的言传身教下,历代杨氏首领就严格遵循着“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袭,保疆土,从俭约,辨贤侯,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的祖训,对内与民休息,着力发展播州的经济和农业,对外则是选择忠于中原王朝,绝不反叛。因此,在杨氏首领这般统治下,播州的百姓是安居乐业,民殷富实,史载:“西南夷……其中播最大,地方两千里,民悍而富”(《平播全书》)。播州的人口也从唐时户不满500,人口不过2000人变成了宋时户口已达万余家,人口约40000,其经济到明时更是位居贵州第一。
因此,就是这样的播州杨氏,播州百姓又怎会去反抗他们的统治呢?所谓“元明之世,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之彦,言土司之巨者,为思南之田氏、播州之杨氏,两广为岑、黄两姓,又以播州杨氏为巨”(《播州杨保考》),就是在播州百姓这样忠实的拥护下,杨氏自然也就能对播州进行长时间的统治。
最后,杨氏之所以能够对播州形成长时间而又稳定的统治,还有一个原因自然就是百姓的拥戴。百姓的愿望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谁让他们过得好,他们就选择服从谁,而播州杨氏恰恰就是能让百姓过得好的政权,如此焉能不被拥戴呢?
有同一个祖宗,但不能说是直属的后裔。
唐太宗贞观13年(639),废隋朝牂柯郡置播州,改原牂柯县为遵义县(今贵州遵义市),作为播州州治。此后唐朝衰落,播州多次沦陷于南诏(存在于公元738-937年间的中国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唐僖宗乾符3年(876),车骑将军杨端率军经泸州(今四川泸州市)、合江(今四川合江县),沿赤水河而上,径入播州,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遂主州事,治府白锦堡(今遵义城南)。唐廷下诏授杨端为播州侯,其子孙自始定居播州,是为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世守播州,历唐、五代、宋、元、明五朝,至明万历28年(1600)播州主杨应龙兵败被斩,计700余年。播州杨氏后裔至今已传46世,居住在贵州遵义田桥桠、大屋基、高炉坡、石格闹、岔河、田桥、北盘江畔等地。由于杨氏世守播州,又与少数民族杂居,所以今天贵州的苗、壮等民族中的杨氏也有许多是这支杨氏的后裔。
据明初著名学士宋濂之《杨氏家传》记载,宋景佑初年(1035),杨延昭长子充广(杨业孙)奉诏持节出使广西,与播州主杨昭(杨端之六世裔孙)叙谱,方知同为“越公房杨氏”之后。恰因杨昭无子,充广便将其长子贵迁过继给杨昭为子。宋濂称“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故播州杨氏是北宋名将杨家将的后裔,杨贵迁亦为杨家将之播州杨氏始祖。
问题一:杨姓族谱在哪?有多少卷? 自己去问一问你爷爷,奶奶 还可以去问问姓杨的老人
问题二:杨氏族谱在那里 老前辈宗祠堂里
问题三:杨姓族谱 1 迁徙 编辑本段
秦、汉时期
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杨氏为晋所灭后,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境。至汉时杨氏已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氏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晋、唐时期
是杨氏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朝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氏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杨震的后裔杨坚建立了隋朝,杨姓成了最尊贵的“国姓”,隋朝虽然公存在38年,但毕竟是杨氏最辉煌的时代,杨得到了最大的发展。除扩散到河北、山东之外,最重要是向南方和西南地区发展。杨震后裔在唐僖宗时进驻贵州,后世世袭播州宣慰使,一直到明朝万历年被剿灭,历时724年,共传29世。当代云贵川之杨姓多为播州杨氏的后裔,而且人数众多。
两宋时期
杨氏已广布江南广大地区。南宋初有大商人杨垢,随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宝山白沙,“潜心经商,诚一无伪,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杨荣从上虞迁至上海;另支杨氏,与钟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贤滨海地区;元朝,渤海滨州人杨乘、嘉靖进士杨道亨的先人,相继自杭州和河南迁入青浦;元末,钱塘杨璃迁南汇下沙;著名诗人诸暨杨维桢避乱华亭天马山。
明、清时期
洪武初年,人们称之为“洪武落业”。据志书记载,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别是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复苏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浙江的杨氏宗族迁往湖广地区。
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为宋朝第七大姓。杨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杨姓总人口的2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山西三省,大约居住了杨姓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湖南三省,又集中了20%。全国形成了以川湘、陕晋、冀豫为中心的三大块杨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六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杨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些。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山东四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山西、四川、福建、陕西、湖南五省,又集中了36%。浙江一跃成为杨姓第一大省,大约占111%的杨姓人口。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鲁、赣闽、晋陕、川湘四大块杨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杨姓的人口已达到4000万,为全国第六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319%。从是、明朝至今600年中杨姓人口由240万激增到4000万,增长了16倍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两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17%,其次分布于云南、湖南、贵州、山东、湖北、河北六省,又集中了34%。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杨姓总人口的9%。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湘、豫冀鲁鄂两块杨姓聚集区。
杨姓在人群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贵、四川大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文本北部、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45%以上,有的高达近13%,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6%,居住了杨姓人群大约23%。在晋>>
问题四:杨姓家谱的支系字辈 民国十二年(1923年)杨姓重新立宗续谱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十字排辈为序。近代杨贵德等在桐梓县娄山关镇虎峰山杨价崇德庙开会讨论百字谱: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后修改为: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问题五:杨姓家谱的迁徙 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期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洪武初年,人们称之为“洪武落业”。据志书记载,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别是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复苏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浙江的杨氏宗族迁往湖广地区。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为宋朝第七大姓。杨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杨姓总人口的2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山西三省,大约居住了杨姓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湖南三省,又集中了20%。全国形成了以川湘、陕晋、冀豫为中心的三大块杨姓聚集地。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六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杨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些。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山东四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山西、四川、福建、陕西、湖南五省,又集中了36%。浙江一跃成为杨姓第一大省,大约占111%的杨姓人口。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鲁、赣闽、晋陕、川湘四大块杨姓人口聚集地区。当代杨姓的人口已达到4000万,为全国第六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319%。从宋、明朝至今600年中杨姓人口由240万激增到4000万,增长了16倍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两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17%,其次分布于云南、湖南、贵州、山东、湖北、河北六省,又集中了34%。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杨姓总人口的9%。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湘、豫冀鲁鄂两块杨姓聚集区。杨姓在人群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贵、四川大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文本北部、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45%以上,有的高达近13%,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6%,居住了杨姓人群大约23%。在晋冀豫、京津、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北端、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黑吉西部、湖北大部、湖南中部和北部、安徽西北端、广西中部,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3%--45%,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3%,居住了杨姓人群大约34%。
问题六:杨姓族谱有多少个 自己去问一问你爷爷,奶奶 还可以去问问姓杨的老人
问题七:杨姓家谱辈份表 民国十二年(1923年)杨姓重新立宗续谱字辈: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十字排辈为序。
近代杨贵德等在桐梓县娄山关镇虎峰山杨价崇德庙开会讨论百字谱:
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
后修改为: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问题八:追寻杨姓族谱 杨姓起源:杨姓出自姬姓即周文王后裔,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为氏,一支是以邑为氏。 其一,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封於杨(今湖北、襄阳一带),号杨侯。后来,杨地并归晋国。尚父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其二,周成王的弟弟唐叔,姬姓,名虞。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地封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有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唐叔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
唐叔的后裔有封在杨地的。杨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春秋时灭於晋国,成为晋国大夫羊舌的封地。羊舌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姓杨。被封於杨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另外,还有杨氏系少数民族的姓或改姓。
从西晋末年起,杨氏开始从中原迁入福建。到唐末主要有三次大的迁徙:一是晋永嘉年间,中原动荡,有13姓族人入闽,其中有杨姓;二是唐高宗总章年间,随从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者有杨永、杨珍等杨姓校尉,他们的后代散居在闽、粤、台各地;三是唐末中原杨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
杨氏移居台湾,始於明代,全是福建、广东人,清代以来人数不断增加,不少人陆续到海外谋生。
杨姓名人
杨坚(公元541-604年),姓杨,名坚,鲜卑姓普六茹,名那罗延。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时杨坚为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统一中国,为日后盛唐打下坚实基础。在位24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修筑“京杭大运河”。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当时汉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贪污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后自杀。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其“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杨杏佛:又名杨铨,最早透露红色中国真相的勇士。1931年间,正当 加紧“围剿”江西红军的时候,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去江西后写了一篇对江西时局的考察报告《赤祸与中国之存亡》,作为中央研究院文件印行。这篇考察报告中全篇记述了 在江西苏维埃运动的实际情形,与当时国内一些 御用报纸专门对 和红军进行的造谣诬蔑形成鲜明对照。因参与并领导 保障同盟,于1933年6月18日被 特务暗杀。
杨虎城: 最著名的爱国将领。1908年拉起打富济贫的队伍。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队加入陕西民军。任营长、游击支队司令。1924年加入 。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冯玉祥的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1929年4月率部投靠蒋介石。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后任陕西省 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任用南汉宸等 员和进步人士。1935年至1936年,在“剿共”军事失败和 的争取下,觉悟到应联共抗日,与张>>
问题九:姓杨的来源姓杨的有多少个中国排第几杨氏族谱在那历史上姓杨的人 周初封有杨国,国亡后人民以国为姓,即是杨,姓杨的有四千万左右,中国第六,四川最多,族谱估计在四川,姓杨名人:杨坚、杨戬、杨文广、杨广、杨业、杨宗保等。
问题十:杨氏宗谱字辈排行 当涂杨姓有德“字辈,原关马乡古城相山村、后岗村、丹阳个别村的杨姓辈分有“德“字,其辈分:“祖志恒思,修明道德“八字,但“德“辈最小,若要能兑上,其后辈份要重定续排,目前该杨支的德辈可能很少,或很小!
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古代封建王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就是著名的300年魔咒。中国历朝历代,无论是雄才大略如秦始皇建立的秦朝,还是得国不正懦弱不堪的晋朝,亦或是曾威慑天下的大唐,都没能突破300年的历史。然而,中国历史上没有超过300年的大一统王朝,却有一个超越了700年统治历史的国中之国,他就是统治播州超过700年之久的杨氏家族。
播州杨氏所在地
现如今贵州北部的遵义地区,就是唐贞观年间始置的“播州”。唐末年间,杨端攻取播州成为了这里的新主人,此后,杨氏家族共传27世,统治播州长达725年。由于播州地处西南高原地势险要之地,远离中原,又拥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杨氏家族就在这样的封闭地理环境中建立了稳定的统治。
再加上杨氏家族在每次新旧王朝更迭时,总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快速臣服于新朝,这让杨氏统治成为了中国土司统治史中的奇迹。不过,既然杨家能够在播州统治700多年之久,一直拥护新朝廷,为何在明朝万历时就造反了?
杨应龙剧照
首先,杨家末代土司杨应龙,与历代土司相比其个人品行不端,为播州土司制度走向覆灭埋下了巨大隐患。《明实录》记载,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在初任土司之初,就有严重的僭越行为。他平日里奢*无度,甚至效仿中原王朝的皇帝,建宫殿、穿龙袍、睡象牙床,先不讨论杨应龙是否有叛逆之心,他的这些行为完全就是对于皇权的不尊重,已经等同于犯了谋逆大罪。
古播州地图
除了杨应龙的僭越行为以外,杨应龙还借着杨氏家族在播州财富兵强,对播州七姓豪族进行残暴统治,最终激化了播州内部矛盾。杨应龙的这些行为,被播州的“五司七姓”上报朝廷他有谋反之意,明朝廷因此介入播州内乱,杨应龙与朝廷官员军队发生多次冲突,他的这些行为,就被朝廷视为有公然反叛之心。其实,一贯跋扈的杨应龙最初只是因不堪忍受朝廷的审问,从而杀官兵泄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叛乱,但是由于他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激化,他也只能被逼造反,最终带领杨氏家族走向了绝路。
明朝播州位置图
其次,土司制度本就存在致命弊端,随着中央集权不断的强化,土司与中央王朝的矛盾爆发只是迟早问题。土司制度其实有着巨大的缺陷,土司们都管辖着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中原王朝往往鞭长莫及,而且,看似对中央王朝恭顺无比的土司,却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这就让土司具备发动战争的能力。
再加上播州在杨氏家族几百年的经营下,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远高于其他落后的土司地区。威望日益增大,财力、物力充足的杨氏家族,必然会引起明王朝的忌惮。所以,当杨氏家族内部出现嫌隙之时,明王朝自然要借助这个机会,打着平定叛乱的名义,剿灭杨氏土司。
播州海龙屯
最后,明王朝为了加强对于西南地区的统治,也是明朝廷决心剿灭杨氏家族的原因之一。播州土司制度的建立,起初是因为前代中央王朝对于这块地区鞭长莫及而采取的一种治理方式,这才让这个土司独立王国日益发展壮大。明朝相较于前朝,其人口、经济、文化都取得了较前朝更大的发展,为了消除边疆动乱,不让西南地区与中央王朝背道而驰,加之又有杨应龙趁机造反的这个机会,明朝廷就利用这场“平播之役”,最终让杨氏土司走向了覆灭。
播州杨氏是何来历?为何需要二十万明军才能平定呢?
本文2023-10-31 07:38: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