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兴名将吴汉的故事:渔阳说宠幽州夺军屡立奇功带伤作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3收藏

东汉中兴名将吴汉的故事:渔阳说宠幽州夺军屡立奇功带伤作战,第1张

吴汉,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子颜。南阳宛人。他能征善战,处变不惊,善于激励将士,常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在朝任职,朴讷谨慎,常受倚重。

一、渔阳说宠幽州夺军吴汉少时,家境贫寒,在县里任亭长。王莽末年,因为手下宾客犯法,逃跑到渔阳。后来资用匮乏,便以贩马为业。他往来于燕、蓟之间,每到一处都留意交结当地豪杰。

王郎在邯郸称帝,北方州郡不知所从。吴汉早听说刘秀是仁慈长者,乘机向渔阳太守彭宠进言,劝他归附。彭宠深以为然,便归附了刘秀。刘秀任命吴汉等人为偏将军,扫平邯郸后,又赐号为建策侯。

吴汉生性质朴厚重、缺乏文采,加上新到汉营,无法以词自达。邓禹和诸将知道后,几次荐举,刘秀才召见了他。但一经召见,吴汉便得到了刘秀的赏识和信任,常居门下。刘秀想调发幽州兵马,连夜召见邓禹,问他谁能担当此任。邓禹推荐吴汉,刘秀便任命吴汉为大将军,命他持节到北方去征调十郡突骑。

当时,刘秀与更始帝已经貌合神离,更始帝任命的幽州牧苗曾听到吴汉要来发兵,便下令各郡不得响应征召。苗曾以为吴汉对他没有防备,就到路上迎接。没想到吴汉一见面,先发制人,立即指挥部下擒住苗曾并将他斩首,夺了他的军权。这使幽州震骇不已,于是所有城邑都望风归附。吴汉便调发十郡之兵,率领他们南下,和刘秀在清阳会师。

二、屡立奇功带伤作战刘秀北征,吴汉常率五千精锐骑兵为先锋,屡次率先登城,攻破敌阵。河北平定之后,吴汉和诸将一起拥立刘秀即皇帝位,光武帝刘秀封吴汉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

建武二年春天,吴汉率领王梁、贾复等将领在邺东漳水大破檀乡农民军,收降十多万人,刘秀派使者定封他为广平侯,食四县;接着,他又率领众将进击黎伯卿所部,在河内修武大破敌军,刘秀亲临军队中慰劳;此后,他又进军南阳,把宛、涅阳、郦、穰、新野等城邑全部攻克,然后率兵在黄邮水一带大破秦丰;另外,他还曾和偏将军冯异进击昌城五楼农民军张文所部,又到新安攻破铜马、五幡农民军。

建武三年,吴汉率领杜茂、陈俊等人在广乐包围了先投降刘秀、后又叛投刘永的原绿林军将领苏茂。这时刘永部将周建招聚十万人马,赴救广乐。吴汉率领骑兵迎战失利,不慎掉下马来,摔伤膝部,收兵回营。周建进人广乐,与苏茂连兵。将领们对吴汉说:大敌当前,您却受了伤,将士们都很害怕。

吴汉一听此言,勃然而起,包裹伤处,巡视营垒,杀牛酌酒,犒劳士兵,意气昂扬地鼓动将士:敌人人数虽多,但都是乌合之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没有仗义死节之人。如今正是努力作战、杀敌立功、拜将封侯的好机会,请诸君努力!将士们深受感染,士气倍增。第二天,苏茂、周建出兵包围吴汉。吴汉挑选四部精兵和乌桓突骑三千多人,擂鼓呐喊,同时进击。周建大败,逃入城中。吴汉纵兵追击,部下与周建败卒争门并人。苏茂、周建弃城逃跑。吴汉留下杜茂、陈俊驻守广乐,自己则率兵到睢阳帮助盖延包围刘永。双方相持一百多天,刘永粮尽突围,被盖延斩杀,睢阳归降。

三、闭营砺兵荡平蜀地建武十一年春天,吴汉和征南大将军岑彭等征讨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岑彭捷报频传,却被人暗杀。朝廷命令吴汉并将其军。第二年春天,吴汉在鱼涪津大败蜀将魏党、公孙永,进围武阳。公孙述派其女婿史兴率军往救,被全部歼灭。汉兵乘胜进人犍为,属县都闭城自守,不敢阻挡兵锋。于是吴汉挥师直攻广都,迅速攻克,并派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桥。慑于汉军威猛之势,武阳以东的小城纷纷投降。从此,吴汉与公孙述接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胜,进占成都外城。

公孙述请计于延岑,延岑建议广散财宝,死里求生。公孙述听从延岑之计,拿出国库中全部财货珍奇,招募了5000名敢死之士,交给延岑率领。延岑在成都市桥假设旗帜,鸣鼓挑战,暗地里却派遣奇兵,绕到背后袭击汉军。仓猝中,吴汉堕入水中,侥幸拽住马尾巴,好不容易才爬上水来。吴汉受挫严重,且军中粮草不支,想暂时撤除成都之围。蜀郡太守张堪料定公孙述必败,劝他不要撤兵,吴汉从之。

这年十一月,吴汉派精锐之士向公孙述猛攻,公孙述所部大乱,他本人在混战中也被刺穿胸部,掉下马来,手下人把他抬回城去。他支撑着把兵权交给延岑执掌,当夜去世。第二天,延岑见大势已去,举城投降,蜀地遂平。

建武十五年,吴汉北击匈奴。建武十八年,蜀郡守将史歆在成都叛汉。吴汉率兵万人复人蜀地,调发广汉、巴、蜀三郡兵众围攻成都。一百多天后,城破,吴汉诛杀史歆等人,率军回京。

建武二十年,吴汉病逝。谥忠侯。

本文是作者《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系列之24,东汉开国名将之吴汉得故事。

东汉名将颇多,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的吴汉,在战功上,绝对是最强的存在。

当然了,也得益于天才皇帝刘秀的指挥,在刘秀的麾下,笼络了一大拨强人牛将,东汉也是一路开疆拓土,最终恢复大汉荣光,并且,最后所有的名将都还得到了善终,可谓奇迹。不过,在吴汉这里,除了刘秀的英明神武外,个人的文治武功也是有相当的不错。

吴汉的早年事迹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吴汉的出生年月,如果以吴汉去世时50岁左右来回溯的话,吴汉应该是出生于公元前5年-公元前10年这段日子,此时应该是汉平帝刘衎在位,王莽当权,未过几年,王莽毒杀了刘衎。然后篡汉,建立了新朝。

吴汉本来出身贫寒,不过,在新朝中,还当上了县中的亭长(亭长也不错哟,当年的刘邦可就是亭长啊)。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新朝末年,吴汉的门下宾客犯了法,导致吴汉被牵连,于是吴汉逃到了渔阳郡(北京)在北京,河北一带活动,以贩马为业,其间结交各地豪杰。自己的名声也在江湖中渐渐传开。

到了王莽被推翻后的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刘玄称帝。此时的河北地区一片混乱,刘玄派使者韩鸿到河北地区招降。有人推荐了吴汉,于是韩鸿召见吴汉,然后委任他为安乐县(今北京市顺义县附近)县令。

投奔刘秀过程中的一段血案

到了第二年,刘秀也受刘玄的指派,经略河北。吴汉素闻刘秀有长者之风,决心归附。

在评书和戏曲中,还有另外的一段故事,那就是吴汉杀妻,说吴汉的妻子其实是王莽之女南宁公主。 王莽篡权后,下令通缉刘秀。刘秀逃亡路过潼关,结果被守将吴汉拿获。吴母得知,告诉吴汉其实与莽有杀父之仇,此时再加上王莽篡汉之过。因此,要求吴汉放刘秀、散潼关,并命吴汉杀妻以示与王莽决裂。而王莽之女王兰英原本为人温婉善良。所以吴汉左右为难。后来见吴带剑而至,知情后自刎,吴母亦自缢。吴汉纵火毁家,追随刘秀而去。

故事虽然精彩,显然与正史其实是不符的。

说回正史,吴汉想要归附刘秀,于是他找到了当地的太守彭宠,建议太守带领大家归附刘秀。而此时恰逢王郎诈称汉成帝之子,也在邯郸起事,同时也派人到河北招降。于是彭宠虽然想听吴汉的建议,但发现其他官属却都想归附王郎。

吴汉无奈,辞别彭宠,准备独自去找刘秀。

在路上吴汉碰到一个儒生,儒生给吴汉分析,认为投奔刘秀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刘秀所过之处,郡县归心。但是空着手去,很难得到重用。于是,吴汉便心生一计。

吴汉伪造了一封刘秀的书信,写给彭宠,劝其归附。然后让儒生交给彭宠,儒生到后,对刘秀一通夸,终于说服彭宠。紧接着吴汉也跟来了。彭宠便以为真的是刘秀来召附。

于是派吴汉与上谷诸将会师南进。吴汉这回有了军队,进展顺利,沿途击斩王郎将帅,在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追上了刘秀。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还比较直,词不达意。刘秀此时来投的兵将众多,最开始没有重视吴汉。好在邓禹和诸位将领很多人都知道吴汉的名声,也知道吴汉的情况。于是他们多次向刘秀举荐吴汉,最终吴汉得以被召见,迅速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与信任,成为刘秀身边亲近的人。

刘秀任吴汉为偏将军,使其率骑兵围攻邯郸,攻克邯郸后,赐号建策侯。

吴汉横扫河北,可谓刘秀的左膀右臂

刘秀起初还没有与刘玄决裂。但是刘玄却在处处提防刘秀,为了补充兵源,刘秀想派人去幽州征兵,但又担心刘玄任命的幽州牧苗曾从中作梗。

于是刘秀召见邓禹。邓禹推荐吴汉,邓禹给吴汉的评价是说:“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刘秀以为然,于是拜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到幽州征发十郡骑兵。

此时因为刘秀是刘玄名义上任命的河北地方的总领导,苗曾在名义上还是归刘秀统管的。表面上双方很客气,但暗中苗曾却命令各郡不得发兵给刘秀。

吴汉于是利用了苗曾的表面客气,他轻装简从,只带着随从二十人去找苗曾,来到无终(今河北蓟县)。苗曾看到吴汉轻装简从,以为吴汉没有危险,亲自出城迎接。

吴汉乘其不备,下令随从将其就地斩杀。直接镇服了城内军民,皆愿归附。幽州各郡随后震恐,莫不望风服从。

吴汉不费什么力气,就完成征调任务,然后带兵南下,与刘秀会师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东南)。

吴汉归来,诸将见吴汉兵强马壮,都认为他不会分兵给别人。

结果让大家意外的是,吴汉来到刘秀营中,呈上军士名簿,交出了所有征发过来的军士,诸将十分高兴,纷纷请求将兵士调拨麾下。

刘秀于是对众人笑道:“以前你们担心不肯把兵给你们,现在提出请求的为什么又这样多呢” 诸将尽皆羞惭。

这时的刘秀名义上依然是更始帝刘玄的部下,所以更始派尚书令谢躬率六将军攻打王郎,于是和刘秀汇合,共同平定了邯郸。

谢躬对军队没有约束,军士抢劫虏掠现象很严重,刘秀深为憎恨,虽都在邯郸,还是分城而处。谢躬屯邺城(今河北磁县南)。

谢躬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邺城,自己率诸将军攻击尤来军(也是一支农民军)。结果,谢躬的战力实在是一般,尤来军拼命抵抗,交战良久,谢躬大败而归。

刘秀于是乘谢躬北征之际,让吴汉、岑彭带兵偷袭邺城。吴汉率军来到城下,派人潜入城内劝降太守陈康,陈康于是开城投降,并献谢躬妻子。

谢躬兵败而回,不知陈康已经反叛,茫然的入城,马上就被吴汉杀死。

刘秀自此和更始帝刘玄完全决裂。走到了独立建国的道路。

此后,吴汉随刘秀北上进攻铜马、重连、高湖各支农民军,常率突骑冲锋陷阵。

刘秀平定河北后,刘秀正式称帝,即为后来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经过群臣推举,认为吴汉有“诛苗幽州、谢尚书”的功劳,封其为大司马,统帅全军,后来进一步加封为舞阳侯。

征讨关东,攻伐陇右

河北平定以后,刘秀开始四面出击,逐个扫平各路起义军,农民军等。邓禹一路向西,吴汉一路就向东,向南发展。

刘秀即位后的建武二年(公元26年),吴汉先是率王梁、耿弇等九人共击檀乡(在山东兖州)农民军于漳水,大破敌军,收降了十万余人。吴汉因为进爵为广平侯,食邑四县。

后来,吴汉率诸将击邺西(河北邯郸)一带的山贼黎伯卿等,山贼不是对手,一路逃跑,追到河内脩武(河南焦作),尽灭山贼。刘秀亲自赶来抚问慰劳。

又遣吴汉进兵南阳郡,攻取宛、涅阳(今河南南阳市西南)、郦(今南阳市北)、穰(今河南邓县)、新野诸城。收复了河大部分地区。

本来形势一片大好,但吴汉此时犯了一个错误,在南阳地区,放纵部下劫掠乡里,致使民怨沸腾,看不惯吴汉这种作法的邓奉因此直接自立了。邓奉的这一反,搞的刘秀很是恼火,派了几路军都没能剿灭,最终第二年刘秀在灭了西边的赤眉军后,亲征才将邓奉诛杀。

虽然吴汉有错误,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下,为了让士兵有动力打仗,劫掠有时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吴汉因此也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指责,不久,刘秀就命令吴汉南下。吴汉与秦丰(一支农民军)交战,大破秦丰; 又与偏将军冯异击溃铜马、五幡等农民军。

第二年春,吴汉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人率汉军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又一支农民军)。

此时,苏茂的老大刘永率领周建及另外召集的十多万人,援救广乐。吴汉亲率骑兵与他交战,由于轻敌导致失利,自己还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盖。

回到营中。众人因为大敌当前,主将受伤,都为战事感到担忧。

谁知吴汉竟然竟象没事人似的,裹伤而起,下令军中杀牛犒赏将士,随后为大家打气:“贼人的人数虽然多,但是不足虑,不过是一些劫掠的强盗而已,这些人‘胜利时不会互相谦让,失败时不能互相救助’,他们就不是那些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所以啊,我们击败他们是很容易的,因此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  所有人听了都很激动,军威大振。

吴汉此番言语,还留下了一个成语,刘秀说吴汉差强人意。其实这个成语在当时是“甚强人意”的意思,说吴汉颇能振奋人的意志。

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反击吴汉。吴汉挑选精兵以及征发的乌桓精锐骑兵三千多人,击鼓冲锋。把周建军队打得大败,返回城内。

随后吴汉率军长驱追击,争门直入,冲入了城内。

苏茂、周建来不及关城门便被吴汉军冲了进来,随后弃城突围出走,吴汉拿下广乐。

吴汉留杜茂、陈俊守广乐,亲自带着大军将刘永(农民军的一支)围困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市)。不久,城中食尽,刘永被部将所杀。

在当时的年代,时局混乱,各地造反的非常多,反反复复。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

诸位将领为了争功,都争着要攻打它,吴汉却认为这只是百姓一时气愤而反,可能是地方长官的自身问题,此事可以和平解决的。于是,吴汉传递檄文到当地州郡,把鬲县地方长官抓了起来,并派人到城中给百姓谢罪。果然,此举得到了城中百姓的认可,立刻相继出来归降。诸位将领于是敬服,说:“不通过作战却攻克城池,这不是众人比得上的。”

同年冬,吴汉率耿弇、王常在平原击破富平、获索农民军。

有一次,有山贼率领五万多人夜袭吴汉的营地,军中惊乱,只有吴汉坚持躺着不动,看到主帅稳如泰山,军士随即心安,于是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开始有序反击。

等到山贼退却,吴汉立即派精兵出营追击,大败敌军。乘胜追击,讨伐余党,一直到了无盐(山东泰安),进击渤海(山东北部),扫平贼寇。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吴汉随刘秀东征董宪(也是一路农民军),刘秀亲征,没费什么大力,很快就攻破朐城,斩杀董宪。

至此,东方诸郡国完全平定。

关东平定后,部将隗嚣反了,依附了西蜀的公孙述。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吴汉随刘秀去征隗嚣,围隗嚣于西城,围城后,刘秀的作法,一般是建议稳扎稳打,看着一时不能拿下隗嚣。刘秀准备回京城,留下吴汉带着继续围。

刘秀东归前,告诫吴汉,不需要着急打,只要继续围着,等待他自溃即可。吴汉终以军粮不继而告败退。

不过,隗嚣自己这边也粮尽,隗嚣很快饿死了,其子被立为王,第二年,刘秀派军攻入,其子投降。

屠蜀,吴汉不光彩经历的无奈选择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吴汉率征南大将军岑彭自荆州入蜀讨伐公孙述。公孙述是刘秀最后一个消灭的地方割据政权 。

建武十二年,吴汉率大军与公孙述大将魏克、公孙永相遇,大战于鱼涪津(今四川夹江西北),大破蜀军,然后又北上进攻武阳(四川省眉山市),击溃来救的蜀将史兴,攻下广都(成都南部),前锋直逼成都。

吴汉求胜心切,未听刘秀让他稳扎稳打的告诫。急速地推进,率兵二万进逼成都,倚江为营。自驻江北,留副将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与成都相距仅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

刘秀闻知大惊,遣使责问吴汉,要求他带兵返回。

可惜的是诏书尚未赶到,公孙述便已派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人围住了吴汉,另派万余人攻刘尚,使其两不能救。

吴汉与谢丰大战一日,兵败还营,好在我们知道吴汉有”差强人意“之能力,经过他一番说,大家又义气高涨,士气并没有因失败而影响。

诸将应诺。于是闭营三日不出,乘谢丰等不备,夜间拔营疾走与刘尚合军。谢丰、袁吉发觉后急忙率兵追击,吴汉等奋力迎战,大败蜀军,斩谢丰、袁吉。

吴汉回到广都后,留刘尚拒公孙述,上书报告刘秀,为自已的失败自我谴责。

此后,两军再次发生激战,在吴汉的指挥下,汉军八战皆捷,围困成都。公孙述自率数万人出城与吴汉军大战,吴汉派精兵数万人冲锋陷阵。最终把蜀兵阵脚打乱,大将高午冲入阵中刺伤公孙述,公孙述返回城中伤重而亡。

次日,公孙述大将延岑自知不敌,于是作主开城出降。吴汉率部入城,因为之前的失败吴汉恼怒,所以放兵大掠,族灭公孙述、延岑家族,烧毁宫室,残杀百姓。

此举惹得刘秀大怒,严词谴责吴汉,又指责副将刘尚失伐罪吊民之义。不过,根据一分析,此举极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粮食已经用尽,屠城是为了减少军粮开支而做的无奈选择。此举后,吴汉虽然被谴责,但并未影响吴汉的职务以及前途。

自此,刘秀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一统天下。

晚年生活,以及荣光之葬

建武十三年正月(公元37年),天下大定,吴汉回宛城,奉诏令祭祖。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曾经的匈奴残部南犯。于是吴汉率军北击匈奴,把雁门、代郡、上谷官吏人民六万余口,迁徙安置到居庸关、常山关以东。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蜀郡守将史歆在成都谋反,自称大司马,进攻太守张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之前的吴汉屠城让蜀地对东汉政府极其厌恶。吴因也因屠城成为其一生的污点。

刘秀因史歆曾是岑彭的护军,精通军事,所以派遣吴汉率领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率万余人前往讨伐。吴汉进入武都,征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困成都。后成都城破,史歆被杀。吴汉乘筏沿江而下巴郡,杨伟、徐容等惶恐解散,吴汉杀其大帅二百多人,将其党与百家迁徙到南郡、长沙。

至此,东汉在巴蜀统治才稳定下来,可怜数万老百姓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44年(建武二十年),吴汉病危。刘秀亲临看望,并问吴汉后事。吴汉道:“臣愚昧无知,只愿陛下慎重不要轻易赦免罪犯而已。”吴汉去世后,刘秀赐谥号忠侯,并发北军五校、兵车、甲士为其送葬,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

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吴汉名列第二。唐宋设立的武庙,吴汉配享,是为名将之一。

也可能因为有屠蜀这样的行为,所以到了明清时期的历代帝王庙中,贤臣中却没有吴汉。 

本文参考资料《后汉书》、《资治通鉴》、《十七史百将传》等。

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为你讲述古代200位名将的故事。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二。任偏将军、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舞阳侯。

  吴汉少时家贫,在县中任亭长。王莽末年,因为手下宾客犯法,逃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后来资用匮乏,便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每到一处结交豪杰。更始帝立,派使者韩鸿徇行河北。有人推荐吴汉,说:“吴子颜,天下奇士,可与计事”(《后汉书·吴汉列传》)。韩鸿召见吴汉,知所举不虚,当即任命他为安乐令。

  适逢王郎假托成帝之子刘子舆,起兵邯郸,北方州郡,惊忧困惑。吴汉素闻刘秀是仁慈长者,乘机向太守彭宠进言,劝他归附。吴汉说:“渔阳、上谷突骑,天下所闻也。君何不合二郡精锐,附刘攻击邯郸,此一时之功也”(《后汉书·吴汉列传》)。彭宠觉得吴汉说得有理。无奈宫属都想依附邯郸,彭宠难以强制。

  吴汉告辞郡守出来,想欺骗那些官属,可一时难觅良策。时逢路上有一个儒生模样的人正风尘仆仆地行走。吴汉便派人将他召来,请他吃饭,并问起旅途见闻。那儒生说刘秀所到之处,天下归心;又说邯郸称帝的,其实并非刘子舆,而是王郎假冒。吴汉大喜,吴汉马上假造了一封刘秀的檄文,让那儒生送给彭宠并要儒生对彭宠说明一路上所见所闻,刘秀得民心的实情。等吴汉随后再见彭宠时,什么话都没有说,彭宠就决定归顺刘秀了。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加上新到汉营,无法以词自达。邓禹和诸将知道后,几次荐举,刘秀才召见了他。吴汉一经召见,使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信任,常居门下。

  刘秀想调发幽州兵马,连夜召见邓禹,问他谁能担当此任。邓禹说:“闲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后汉书·吴汉列传》)。光武帝便任命吴汉为大将军,命他持节到北方去征调十郡突骑(精锐骑兵)。时刘秀与更始貌合神离,更始皇帝任命的幽州牧苗曾听到吴汉要来发兵,便暗中约束部队,下令各郡不得响应征召。吴汉率领二十骑人马一路疾驰,先行赶到无终(治所在今蓟县),苗曾以为吴汉对他没有防备,就到路上迎接。没想到吴汉一见面,先发制人,立即指挥部下擒住苗曾并将其斩首,夺其军权。这一举动,使幽州震骇不已,所有城邑都望风归附。吴汉便调发十郡之兵南下,和刘秀在清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会师。

  刘秀诸将见吴汉调兵而还,士马壮盛,都说:“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如此精兵,难道也肯分给别人吗)”(《后汉书·吴汉列传》)?等吴汉入府,呈上所调兵员的簿籍之后,大家这才释然。于是,又纷纷请求刘秀多分配给自己一些兵力。刘秀不无揶揄地说他们:“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兵归了自己,恐怕就不愿分给别人了。为什么要这么多呢)”诸将听了,惭愧不已。

  更始帝派尚书令谢躬率六将进攻王郎,屡攻不下。刘秀率军到来,才共同平定了邯郸。谢躬手下将士,军纪散漫,常有侵扰虏掠之事,刘秀深以为忌,于是,两军都在邯郸,却分城而处。不过,刘秀常常慰问谢躬及其部下。谢躬为人勤于职事,刘秀也一有机会便称赞他,说:“谢尚书真吏也”(《后汉书·吴汉列传》),谢躬因此对刘秀深信不疑。

  不久,谢躬率其兵数万,移驻邺城。时刘秀进军攻击青犊农民军,对谢躬说:“我追贼于射犬,必破之。尤来(农民军的一支)在山阳者,埶必当惊走。若以君威力,击此散虏,必成禽也”。谢躬连连称是。刘秀果然击败青犊,尤来也果然向北逃向隆虑山。于是,谢躬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留守邺城,自己率部追击尤来部众。然尤来困兽尤斗,其锋锐不可当。谢躬大败,死者数千人。

  刘秀趁谢躬不在,命吴汉和岑彭进袭邺城。吴汉派舌辩之士进城对陈康讲了一番道理:“盖闻上智不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于危以自亡。危亡之至,在人所由,不可不察。今京师败乱,四方云扰,公所闻也。萧王兵强士附,河北归命, 公所见也。谢躬内背萧王,外失觽心,公所知也。公今据孤危之城,待灭亡之祸,义无所立,节无所成。不若开门内军,转祸为福,免下愚之败,收中智之功,此计之至者也”。陈康认为吴汉说得有理,便收捕刘庆和谢躬全家,放吴汉入城。谢躬从隆虑败归邺城,不知道陈康已经反叛,率领数百骑进入城门。吴汉埋伏人马,擒获谢躬,亲手杀死,并收降了他的部众。

  刘秀北征,吴汉常率五千精锐骑兵为先锋,屡次率先登城,攻破敌阵。河北平定之后,吴汉和诸将一起拥立刘秀即皇帝位,光武帝刘秀封吴汉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

  建武二年(26年)春,吴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佑、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将领在邺东漳水大破檀乡农民军,收降十余万人,光武帝派使者定封他为广平侯,食广平、斥漳、曲周、广年四县。接着,他又率众将进击黎伯卿所部,在河内修武(今获嘉)大破敌军,光武帝亲临军队中慰劳。此后,他又进军南阳,把宛、涅阳、郦、穰、新野等城邑全部攻克,然后率兵在黄邮水一带大破秦丰;另外,他还曾和偏将军冯异进击昌城五楼农民军张文所部,又到新安攻破铜马、五幡农民军。

  建武三年(27年)春天,吴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在轵西进攻青犊军,青犊军兵败归降。不久,又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人在广乐(今河南虞城县西)包围了苏茂。苏茂原为绿林军将领,随朱鲔投降刘秀,后杀死淮阳太守潘蹇,占据广东,投降刘永,刘永封他为大司马淮阳王。时刘永部将周建招聚十万人马,赴救广乐。吴汉率领骑兵迎战,失利,不慎坠马,摔伤膝,收兵回营,周建也进入广乐,与苏茂连兵。诸将对吴汉说:“大敌在前而公伤卧,觽心惧矣”(《后汉书·吴汉列传》)。吴汉听此言,勃然裹创而起,巡视营垒,杀牛酌酒,犒劳士兵,对将士:“贼觽虽多,皆劫掠髃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后汉书·吴汉列传》)!吴汉豪气凌云,将士们也深受感染,士气倍增。第二天,苏茂、周建出兵包围吴汉。吴汉挑选四部精兵和乌桓突骑三千多人,擂鼓呐喊,同时进击。周建大败,逃入广汉城。吴汉纵兵追击,部下与周建败卒争门并入。苏茂、周建弃城逃跑。吴汉便留下杜茂、陈俊驻守广乐,自己则率兵到睢阳帮助盖延包围刘永。双方相持百余日,刘永粮尽突围,被盖延斩杀,睢阳归降。

  建武四年(28年),吴汉率陈俊及前将军王梁,在临平击破五校农民军,追至东郡箕山,大破之。然后又北击清河长直及平原的农民军。诸将皆想攻打,吴汉不听,说:“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后汉书·吴汉列传》)。然后一面下公文给郡府,命他们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人城安抚五姓。五姓人大喜,相继归降。诸将乃服,说:“不战而下城,非觽所及也”(《后汉书·吴汉列传》)。同年冬,吴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在平原击败富平﹑获索的农民军。

  建武五年(29年)春,农民军率五万余人夜攻吴汉军营,军中惊乱,吴汉却坚卧不动,一会儿营中便安静下来。吴汉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军。然后追讨余党,直至无盐,进击勃海,皆平之。接着,又征董宪,围朐城。建武六年春,攻克朐城,斩董宪。至此,东方平定,吴汉引兵还京。

  同年夏,隗嚣叛乱,朝廷又命吴汉屯兵长安。

  建武八年(32年),吴汉随光武帝攻陇,于西城围困了隗嚣。光武帝对吴汉说:“诸郡甲卒但坐费粮食,若有逃亡,则沮败觽心,宜悉罢之”(《后汉书·吴汉列传》)。但吴汉等到人贪功心切,全力进攻,到期后来粮食日少,将士疲役,逃亡者多,等到公孙述来救,汉军遂败。

  建武十一年(35年)春,吴汉和征南大将军岑彭等征讨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岑彭破荆门,长驱入江关,捷报频传,吴汉留守夷陵,装露桡船。但岑彭却被被暗杀。朝廷命令吴汉并将其军。建武十二年(36年)春,吴汉在鱼涪津(今四川省乐山市北)大败蜀将魏党、公孙永,进围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公孙述派其女婿史兴率军往救,被全部歼灭。汉兵乘胜,进入犍为。属县都闭城自守,不敢阻挡兵锋。于是吴汉挥师直攻广都(今成都市南),迅速攻克,并派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桥,慑于汉军威猛之势,武阳以东的小城纷纷投降。

  光武帝下诏告诫吴汉:“成都十余万觽,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后汉书·吴汉列传》)。

  吴汉接连获胜,并未听从光武帝的告诫,竟乘胜自率步骑兵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当进至距成都十余里处,于江水北岸扎营,并于江上架设浮桥,派副将刘尚率兵万余人屯驻于江水南岸,南北两营地相距二十余里。光武帝得知吴汉如此部署兵力,大惊,下诏书责备:“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觽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后汉书·吴汉列传》)。

  然诏书未到,公孙述已派其将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人,分为二十多营进攻吴汉。又派将率兵万余人袭劫刘尚营寨,企图使汉军不得相救。

  吴汉率军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谢丰乘势包围了吴汉军。吴汉见形势危急,召集众将激励他们说:“吾共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埶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 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后汉书·吴汉列传》)。众将应诺。

  于是,吴汉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并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第三天夜里,率军潜出城围衔枚疾走,过江与刘尚部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

  第二天,谢丰仍分兵一部抵御江北汉军,自率主力进攻江南汉军。吴汉亲自指挥全军力战,从早到晚,终于大败敌军,斩杀敌将谢丰、袁吉。于是,吴汉乘胜率军还守广都,留下刘尚所部继续抵御公孙述,并把有关战况写成奏状上报光武帝,而且深切痛责自己的过失。

  光武帝阅后批复道:“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后汉书·吴汉列传》)。

  此后,吴汉率军同公孙述军交战于广都至成都之间,前后八战八捷,并进驻于成都外城。公孙述请计于延岑,延岑说:“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财物易聚耳,不宜有爱”(《后汉书·公孙述列传》)。公孙述乃听从延岑之计,拿出国库中全部财货珍奇,招募了五千名敢死之士,交给延岑率领。

  延岑在成都市桥假设旗帜,鸣鼓挑战,暗地里却派遣奇兵,绕到背后,袭击汉军。仓猝中,吴汉堕入水中,侥幸拽住马尾,好不容易才爬上水来。此役吴汉受挫严重,且军中粮草不支,想暂时撤除成都之围。蜀郡太守张堪料定公孙述必败,劝他不要撤兵,吴汉从之。

  十一月,臧宫进军成都西北面的咸门。公孙述占卜,说“虏死城下”,大喜,以为这兆头应在吴汉等人身上。于是亲率数万人出城与吴汉大战,派延岑抵挡臧宫。双方激战。延岑率部三战三胜,占着上风。公孙述率兵从早上战到中午,军队吃不上饭,疲困不堪。吴汉派护军高午、唐邯率领数万精锐部队迎击公孙述。公孙述兵败逃走,高午奋勇追击,冲进敌阵挥枪猛刺,刺穿公孙述胸部,公孙述坠马,手下人将其抬回城去。他将兵权交给延岑执掌,当夜死去。第二天,延岑见大势已去,举城投降,吴汉斩公孙述首级传送洛阳,蜀地遂平。

  建武十二年(36年)正月,吴汉率军浮江而下。至宛城,光武帝下诏令其过家上頉,并赐谷二万斛。

  建武十五年(39年),吴汉率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迁徙雁门﹑代郡﹑上谷吏人六万余口,置于居庸﹑常山关以东。

  建武十八年(42年),蜀郡守将史歆在成都叛汉,自称大司马,攻太守张穆,张穆爬城逃广都。同时宕渠杨伟﹑朐□徐容等人也各起兵数千人相应。光武帝因史歆为岑彭护军,晓习兵事,所以派吴汉率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等万余人共同征讨。吴汉入武都,调发广汉、巴、蜀三郡兵众围攻成都。百余日城破,吴汉诛杀史歆等人。然后乘桴沿江下巴郡,杨伟﹑徐容等人惶恐解散,吴汉诛其首领二百余人,迁其众与数百家到南郡﹑长沙,然后率军回京。

  吴汉性强力,每次随光武帝征战,光武帝不休息,吴汉常常侧足而立。不少将领一见战阵失利就垂头丧气,惶怵不安,平日的风度威严全失。吴汉却不然,每到这时,他整厉战械,激扬士卒,不但毫不气馁,反而愈加意气风发。一次危难之际,光武帝派人去看吴汉,想了解他在干什么。回报说,大司马(吴汉)正在修治攻战之具。光武帝深有感慨,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后汉书·吴汉列传》)!由于他遇变不惊,沉稳有力,所以往往能转败为胜,转危为安。围攻广乐,他裹伤勉士,失利成都,他闭营砺兵,都是很好的化险为夷的战例。

  每次出兵,吴汉早上接受命令,晚上就可上路,根本不用什么整顿准备的时间;在朝廷任职,朴讷谨慎,形于体貌。他出征时,妻子在后方买了一些田产,待他归来,却都送给了故旧亲友。他说:“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后汉书·吴汉列传》)!

  吴汉在建武年间,居于高位,常受倚重,与他沉稳不惊、强力谨质的个性很有关系。

  吴汉性格中,还存在着鸷狠残忍的一面。吴汉经常放纵部下劫掠乡里,邓奉叛汉,就由他的故乡新野被吴汉部众劫掠骚扰而起。公孙述死,延岑出降,吴汉居然杀死公孙述的妻子儿女,灭尽他的家族,把延岑也灭了族。并且,任凭士卒大肆掠虏,焚烧宫室,摧残人民。史载,光武帝听到消息,勃然大怒,严厉地谴责了他。光武帝还下诏切责吴汉的副将刘尚,诏书说:“城降之日,吏人从服,孩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刘)尚宗室子孙,尝更吏职,何忍行此仰视天,俯视地,观放麂啜羹,二者孰为仁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

  建武二十年(44年),吴汉病重,光武帝亲临探视,问他有什么话要说。吴汉回答:“臣愚无所知,唯愿陛下慎无赦而已”(《后汉书·吴汉列传》)。死后,谥忠侯。

翻译:吴汉的字为子颜,是南阳宛这个地方的人。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吴汉传》。

全句话是:“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翻译:吴汉的字为子颜,是南阳宛这个地方的人,家中很贫穷,做亭长的职务。王莽改制末期,因为触犯了法律,于是逃亡到渔阳。钱用完了,就以买卖马匹为业。(由于生意的原因,)往来于燕蓟(现北京河北地区)地区,每到一处都会结交到豪杰人物。

  吴汉射马擒王,兵机莫测,是云台二十八将。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关于吴汉的 故事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吴汉的故事

 东汉大将吴汉家境贫困,后来亡命渔阳,贩马为生,后来被任命为了安乐县令。那时候的刘秀正在巡视河北,吴汉从没有见过这个人,但知道昆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吴汉判断出刘秀是个百分百的英雄,值得效忠。吴汉骗了渔阳的骑兵,带着他们一起投奔了刘秀。

 吴汉被任命为偏,率兵攻打邯郸,胜利后被封为侯爵。后来吴汉被封为大,到幽州征兵。吴汉果断地杀害了幽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一手掌握了幽州所有的兵马,他征调所有兵马南下。

 吴汉与刘秀会师后,让人呈上军士簿,把兵分给了众位。这些原以为吴汉会不舍得。吴汉与刘秀北上作战,平定了整个河北。刘秀登位后,由众臣举荐,吴汉被封为了大司马,成为了三军的最高 军事 指挥官。吴汉后来又跟随刘秀东征,将东方诸郡国全部平定了。

 建安五年,吴汉随刘秀西征。由于国事繁忙,刘秀在不久后东归。吴汉没有听从刘秀留下来的战术,最终因为粮食的短缺而败退。六年后,吴汉又南下,率军入蜀。建安二十年,吴汉去世,刘秀封他为忠候,葬礼规格隆重。

 吴汉好强,每次出征都会让皇帝放心不下。一些将领见到战况不利的时候便会失去斗志。可是吴汉却始终一如往常。刘秀知道后叹道,吴汉一个人的威望比得上一国的军队。

吴汉屠城的故事

 吴汉屠城的事发生在成都,那时的他已经官居大司马。成都被公孙述占领,还没有被纳入东汉的版图中。吴汉率领大军进攻成都,公孙述亲自出战, 命令 大将延岑攻击吴汉的副将。成都方面的军队大战了三天三夜,官兵没有足够的口粮,全部筋疲力尽。

 吴汉的部下足有数万人,反击时导致公孙述压力剧增,仗还没打完就离世了。接任指挥权的延岑在第二天向吴汉投降。吴汉下令灭了公孙家族满门,连小孩子也没有放过。吴汉放任自己的部下奸*抢掠,焚烧了皇宫。

 刘秀知道了暴行,非常震怒,斥责吴汉,说成都投降已经三天,官民全部已经投降。城里光是孩子和妇女都要用万为单位计算。现在突然间纵火杀害平民,这让知道的人多么伤心。刘秀的诏书其实表明吴汉屠城不是在战争后,而是在成都投降三天后。那三天里,吴汉满面笑容,把成都百姓安排妥当,百姓为此对他感恩戴德。可是吴汉在转眼之间就翻脸不认人,残忍地杀害了俘虏和妇孺。

 吴汉的行为得到了谴责,吴汉的部下是当时东汉最正统的部队,是王者之师,却做了如此暴行。有人对吴汉屠城这件事进行了分析,认为吴汉的仁义之师不是空穴来风,在受降三日后才下令屠城可能有无奈的理由。当时成都成内兵尽粮绝,已然成为了一座难民城。东汉一时没有 办法 接受那么多的百姓,只能选择屠城。

吴汉差强人意的故事

 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吴汉,还拜他做大。从此以后,吴汉帮刘秀打了许多次胜仗,立下不少功劳。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紧跟着刘秀,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地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尔输了,每个人都提不起劲来,吴汉总是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应该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

 有一次,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也失去斗志。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们,很感叹地说:总算还有吴叫人满意。

总评

  《后汉书》将吴汉与盖延、陈俊、臧宫同列一传,并评价道:

  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故能常任职,以功名终。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

  论曰:吴汉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终始倚爱之亲,谅由质简而强力也。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斯岂汉之方乎!昔陈平智有余以见疑,周勃资朴忠而见信。夫仁义不足以相怀,则智者以有余为疑,而朴者以不足取信矣。

  赞曰:吴公鸷强,实为龙骧。电埽群孽,风行巴、梁。

  历代评价

  邓禹:吴汉与邓弘俱客,苏弘称道之。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及。

  诸葛亮: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

  虞世南:汉祖之臣,三杰是也;光武之佐,二十八将是也。岂得以邓禹、吴汉匹於张良、韩信者乎

  张说:光乘积学而善谋,求之古人,吴起、韩信敌也;师倩沈勇而能断,求之古人,彭越、吴汉类也;思齐忠壮而异材,求之古人,张飞、许褚等也。

  张仲宣:汉有二十八将者,上应二十八宿也,或以文雅光国,邓禹有决胜之奇;或以武能威人,吴汉有绥边之略。功论树下,冯异之绩弥彰;冰结河中,王霸之诚尤著

东汉中兴名将吴汉的故事:渔阳说宠幽州夺军屡立奇功带伤作战

吴汉,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子颜。南阳宛人。他能征善战,处变不惊,善于激励将士,常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在朝任职,朴讷谨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