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姓 元氏家谱 元姓起源 元姓名人 元姓的来源 元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3收藏

元姓 元氏家谱 元姓起源 元姓名人 元姓的来源 元姓简介,第1张

一、姓氏源流

元(Yuán)姓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这一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200年以前,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据《韵会》:“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这一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鲜卑族的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为元,并且迁都于洛阳。因此,后来这一支源自鲜卑族的元氏,就活跃于河南省一带,并且世代汇为当地的望族,能人名士辈出。

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这两支外族的元氏,后来繁衍的人数较少,主要亦活动于我国北方。

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得姓始祖①: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元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根据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到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我国的元氏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后,一支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最初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活动。根据《风俗通》上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元本来是一地名,是魏武侯的公子元的邑,他的后代称为元氏。这支元氏出现于距今2000年以前春秋的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今河北省的元氏县。该地即是这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还有一支元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根据《魏书·高祖纪》的记载,这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拓跋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元氏,并且迁都到洛阳。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两省一带。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市。

三、历史名人

元 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 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元 结:字次山。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天宝进士。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有《浪说》7篇、《漫记》7篇等。

元 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元 载:字公辅,岐山人。唐代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嗜学好属文,以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策入高科。初授新平尉,历度支郎中。肃宗嘉其奏对,委以国计。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俄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以附李辅国,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排去忠良,引用贪猥。大历中,以贿败,伏诛。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元 绛:字厚之(1008-1083),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元绛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 杀夫。百姓无不称颂。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省),转为度支判官。皇佑四年(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颖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绛在官期间,操持有当,支持王安石变法。工于诗文,“景灵宫”作神御11殿,令其作《上梁文》,一夜之间完成。朝廷颁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诏书亦多出自其手。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元景皓:公元550年,高洋废掉了东魏的孝静帝,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齐朝,历史上称为北齐。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元氏贵族势力庞大。高洋夺权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这样一来,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非常尖锐了。有一次,高洋要到晋阳巡行,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想改成高姓。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怒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竟抛弃祖宗,换成别人的姓,太可耻了!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说,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苟且偷生?贪生怕死、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高洋对元氏贵族本来就怀有戒心,听到这事,更是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后来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元德昭:本姓危,字明远,五代时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吴越王重其才,忌“危”字刀下有“厄”,改姓元,后由于战功卓著,拜为丞相。

元奉宗:字知礼(961-1038),北宋余杭(治今浙江省杭州)人。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释褐知歙州绩溪县,徙常州武进令;为漳州从事,除忠正军节度掌书记,俄改淮南幕、擢太子中允,领庐州榷酤,又知蜀州晋原县。仁宗时,迁太常丞,赐五品服,知通州海门县,又迁太常博士。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有监郡之行,请余杭一闲局,求分务南都,旋即告老归姑苏,终官都官员外郎。子绛。仲淹“以公年德,尝修乡丈之礼”;又因其“孝友之风”、“抱道于身”而加敬,为撰墓志。

元好问:字裕之(1190-1257),号遗山,金代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系出元魏,七岁能诗,兴定三年进士,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继承韩柳,结构严密。诗主风骨,反对浮艳。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编有中州集。著有遗山集﹑续夷坚志。金庸小说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词《摸鱼儿》。

此外,还有元浩、元跬、元康、元崇,均为唐代高僧,对推动佛教文化起了巨大作用……等元氏名人。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湖南郡:汉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2、堂号(缺)

============================================================

元姓宗祠通用对联

〖元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商代;

望出河南。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元姓的源流和郡望。

宫中才子;

樊上酒徒。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河南郡人,早年家贫,贞元年间举明经科,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其诗以平易取胜,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宫中称他为“元才子”。著有《元氏长庆集》。下联说唐代文学家元结,字次山,号漫郎,河南郡人,天宝年间进士,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历官道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水部员外郎。其诗能反映社会现实,散文也多涉及时政,有《元次山文集》。代宗时以亲老退居樊上,著书自娱,自称“酒徒”。

紫芝眉宇;

露竹霜条。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元德秀,字紫芝,元结族兄。少年丧父,事母至孝,考进士时,背着母亲入京城。母亲去世,他在墓侧筑室而居,食不加盐,睡不铺席。任鲁山县令,一年后辞去,住在山水俱佳的陆浑,弹琴自娱。宰相房琯曾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下联典指北魏皇族元志,从小博览书传,颇有文才。任洛阳令时,不畏 凶悍;任荆州刺史,威名享誉荆楚;后任雍州刺史、西征都督。尚书邢峦曾称他“露竹霜条,故多劲节。”

金钗沽酒;

翠腕成阑。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唐·元稹悼亡诗:“泥他沽酒拔金钗。”陶宗仪《元氏掖庭记》:“元静懿皇后诞日,南朝宫人献柳金翠腕阑,似手镯类,但扁而用于臂境。”

河南世泽;

元和家声。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元稹,河南人,诗以平易胜,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号元和体。

-----------------------------------------------------------------

〖元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宝岳行军元帅;

长寿光禄大夫。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初名将元景山,字宝岳,洛阳人。勇猛善战,仕周,击败吐谷浑;平齐,斩宇文亮,官拜大将军。文帝即位,拜上柱国。伐陈,为行军元帅,威名显赫一时。下联典指隋代右光禄大夫元寿,字长寿,洛阳人。性仁孝。炀帝立,为杨素行军长史,又从帝西讨吐谷浑,以功累官右光禄大无。从征辽东,道卒,谥景。

邕内神明之誉;

宫中才子之呼。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元绛。下联典指唐·元稹。

-----------------------------------------------------------------

〖元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邕州使威名驰誉;

烈女传学士增修。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南城人元绛,字厚之,天圣年间进士,任广东转运使时,侬智高(广源州壮族首领)反宋攻邕州,建大南国,元绛驻军邕州,享有威名。后历官翰林学士、参知政事。下联典指唐代元万顷,拓跋氏后裔,敏于文词、性情放达。曾跟从李勋征伐高丽,管书记,后任著作郎、凤阁侍郎。著有《烈女传》等。

才子诗宫嫔喜咏;

列女传学士增修。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元稹,宫中妃嫔多诵其诗,号“元才子”。下联典指唐·元万顷,号“北门学士”,增修《烈女传》等。

四面常时对屏障;

一家终日在楼台。

——唐·元稹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句联。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此联为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句联。

摇笔尚堪凌浩荡;

题诗端为发幽妍。

——唐·元稹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元稹诗句联。

白雪任教春事晚;

贞松惟有岁知寒。

——宋·元好问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金末文学家元好问诗句联。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号遗山。七岁能诗,二十岁成学,名闻京师。兴定进士,任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有《遗山集》。

百年人物存公论;

四海虚名只汗颜。

——宋·元好问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好问自题联。

-----------------------------------------------------------------

〖元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七岁神童,诗文名世;

一时才子,元白流芳。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末文学家元好问。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元稹。元稹与白居易常相唱和,世称“元白”,号“元和体”。

============================================================

附录:元姓典故、趣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出处: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室亲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寓义: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泥瓦而保全自己。

典故:南北朝时的东魏,孝静帝是名义上的皇帝,朝廷大权掌握在丞相高洋手中。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代魏自立,建立了北齐王朝,年号天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高洋杀害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就这样,高洋还不放心,担心自己篡夺来的皇位得而复失。

公元559年6月20日,天空出现日食。掌管天文的太史对高洋说:“今年应当除旧布新。”高洋听后十分疑虑,他把彭城公元韶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很快就让刘秀夺了回去?”元韶说:“因为当初王莽没把刘氏宗室全部杀光。”一句话,勾起了高洋的杀心。他下令把原皇室的宗室近亲44家逮捕下狱,押到东市处死,前后共杀掉700多人,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高洋的凶暴残忍,使原魏帝的远房宗族非常恐慌,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定襄令元景安提出,脱离元氏,请求高洋赐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大丈夫宁愿玉碎,不为瓦全,怎么能抛弃自己的宗族,改从别人的姓氏呢?谁知元景安胆小怕死,他卑鄙 地把元景皓的这些话都报告了高洋。结果,景皓被处死,元景安得以苟且偷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不愿屈辱地活着。

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得到升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操,用以比喻宁愿为了正义高尚的事业而献身,不愿屈从失节而苟全。

-----------------------------------------------------------------

〖元勰之死〗

关于彭城王勰的死因,《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记载的:北魏立高皇后之时,彭城武宣王元勰再三劝谏不可,宣武帝不听。高肇由此而怨恨元勰,数次在宣武帝面前进谗言诋毁元勰,宣武帝不听信。元勰崐推荐自己的舅舅潘僧固为长乐太守,京兆王元愉反叛,胁迫潘僧固与他同伙,高肇因此而诬告元勰北与元愉勾结相通,南招蛮贼。彭城武宣王元勰手下的郎中令魏偃、原先的防阁高祖珍希望高肇提拔他们,就与高肇勾结一起陷害元勰。高肇命令侍中元晖上报宣武帝,元晖不从,又命令左卫元珍去报告了。宣武帝就此事询问元晖,元晖说明元勰不会如此;宣武帝又以此事问高肇,高肇叫来魏偃和高祖珍作证,宣武帝就相信了高肇的诬陷。

戊戌(十八日),宣武帝召元勰以及高阳王元雍、广阳王元嘉、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高肇一起入宴。元勰的妃子李氏正在生产,因此他再三推辞不去赴宴。中使相继而来宣召,元勰万不得已,只好与李氏诀别,然后登车而去,进入东掖门,过小桥,拉车的牛不肯向前,打了它很久还是不向前迈进,又有使者责备元勰来的迟了,于是只好去掉牛,由人把车拉进去。

宴会在宫中举行,到了夜间,全都喝醉了,宣武帝令他们各就方便之处休息。不一会儿,元珍带着武士送毒酒来了,元勰说:“我没有罪,希望能一见圣上,死而元恨!”元珍说:“圣上怎么可以复见呢?”元勰说:“皇上对明,不应该没有事就把我杀掉,乞求与诬告我的人当面对质!”武士用刀环向元勰的脸上打去,元勰大声呼喊道:“冤枉啊!老天爷!我如此忠心反而被杀!”武士又打,元勰只好饮喝毒酒,武士上前杀了元勰,天亮之后,用褥子裹了尸体装在车上送回他的府第,声称大王因酒醉而死去。李妃放声大哭,高声喊道:“高肇冤枉杀人,伤天害理,老天爷有灵,你怎么能得到好死呢?”宣武帝在东堂为元勰举哀,赠官和葬礼莫不优厚加倍。朝廷之内的大小官员,无不丧气叹息,行路男女都流着眼泪说:“高令公冤枉地杀害了贤德的彭城王。”从此朝廷内外对高肇更加憎恨得更厉害了。

一、姓氏源流 原(Yuán)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的裔孙原轸之后,以国(邑)名为氏。据《姓氏急就篇》载,西周初,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受封于原(古称轵邑,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世为伯爵,史称原伯贯,建立原国。春秋时原国被晋国所灭,原伯之后转封于先轸,号为原轸,官为晋国上卿,其采邑在原邑。《水经注》说:“辽山县西南黄崖山,先轸所出也”。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子重耳为避难流亡国外,漂泊达十九年之久,先轸与狐偃等一批近臣随行,为五贤之一。原轸其后世子孙以国(邑)名“原”为姓,称为原氏,遂形成原姓。

得姓始祖:先轸(?-公元前627年)。因采邑在原(今河南省济源西北),又称原轸。春秋中期晋国大夫,杰出的军事将领。初为下军佐,后升为中军元帅,掌握国政。先轸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既有元帅职衔,又有元帅实绩的著名统帅。论才干,他既有军事家的韬略又有政治家的头脑;既有筹谋策虑之长,又有临阵指挥之能。而且他的谋略很多都具有普遍意义或理论价值。论人品,他性情暴烈不驯,却耿正忠诚,是一位不惮以身殉义的丈夫。据《英贤传》载,周文王之子封于原建立原国(原国初在今山西沁水县后迁河南济源市),国君称原伯,原伯后裔有原伯姓。又据《姓氏急救篇》云,原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邑(今河南省济源),为伯爵称原伯,后为晋国所灭,原伯子封于先轸,号称原轸,其后有原姓。故原氏后人奉先轸为原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原氏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武王灭商朝,建立西周。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伯爵),史称原伯贯,受封于原国(古称轵邑,今为河南济源市)。原伯是他的氏。官职先是卿大夫。春秋时原国被晋国灭,其后人以原为氏。古城济源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望,北依太行与晋国毗邻。是愚公的故乡。《水经注》曰:“济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杨守敬《水经注疏》曰:“在今县西北四里,俗呼为原村,遗迹犹存。”现济源市西北2公里的庙街有原城故址。20世纪40年代尚存城垣,其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为主,也有周代遗存。史传夏帝宁都于原,周初的原国可能就建在夏都原城的故墟上。《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于前635年围攻原国。原国人跟愚公一样坚韧不屈,说:“晋(山西)人想霸占我们,咱不干”。 晋文公只好屯兵攻打,跟士兵约定三天为期。过了三天还没打下来,晋文公就命令撤退。军官们请求等一下,说:“原国就要投降了”。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珍宝。得到原国失掉珍宝,我不这样做”。终于离开了。没走多远,原国人听到消息,文公守信,主动撤军,哪儿找这么好的守信用的国君啊。原人感动得赶紧下城,把晋文公接进城里。 原国亡国后,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往冀(山西省河津市)。原氏后裔主要居住于太行,王屋山中以及纷河,漳河两岸,在别的地区及世界各大地区也有他们的身影。无论在那里,他们都在象愚公移山一样刻苦耐劳,奋斗不息。河南省济源市,在温县西北60公里处,有原社、原庄等遗址村名。据《济源志》云,为春秋是原国所在地。《温县志》云,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晋文公率师勤王,夏四月在温败太叔带,襄王将温、州、原、向等四邑赐给晋国,说明此时原国被晋文公所灭。“温”邑即今温县西部、孟州市东部,“州”即今温县的赵堡镇、武德镇、武陟县的西陶镇、大虹桥乡,“原”即济源市北部,“向”即济源市南部。据《济源志》载,西周武王封弟原叔为原国,为苏忿生苏国之邑。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宣王封仲山甫为樊侯即樊国。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皇父孔圣作都于向为向国。这说明今河南济源市,周初武王时此地封弟原叔称原国,宣王时赐此地给仲山甫为樊国,幽王时又把此地给皇父孔圣为向国。所以,济源周时有原、樊、向之称。春秋时晋文公灭原邑时,在王屋山封门口(古称轵关),晋军与原军打了几天几夜,后围邑城原国降晋。此时,原国人大批逃往各地,一支逃到温地的邢丘处(今北平皋村),他们不忘祖先和国家以原为氏,落户于邢丘古地(邢丘到西汉初改名平皋)。由此可知,原国人虽以国(邑)为氏,但却是在温地开始姓原的。温县邢丘(今北平皋)可为原氏祖地,今住着原氏族人数千人,有原氏宗祠,海内外原氏多来此寻根(余略)。原姓望居济源悬(今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济源县)。

三、历史名人

原 轸:又称先轸,春秋晋中军主帅,标准读书人出身,据说好学不倦,熟读《诗经》,最辉煌战绩是辅佐晋文公城濮一战,创造我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一举奠定晋国的中原霸主地位。当然入选十大儒将之列。

原 宪:字子思,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是孔门中的一个贤者,以安贫乐道而著称。他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曾当过孔子家的总管,但不贪财,不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太重。据《论语·雍也》记载:“原宪(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又据《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死后,原宪遂隐居在草泽中。子贡相互,而结驷连骑来到原宪居住的穷僻之地,过谢原宪。原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贫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为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不免感到惭槐,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显然,原宪不愿出仕,甘于贫困,并自认队为这种近乎怪异的行为更合乎孔子的真精神。据此,原宪不仅合乎韩非的批评原则,而且完全可以因退除而获得大名,成为当时甚有影响力的学术派别。

原 壤:春秋时鲁国人,孔子之故旧。孔子骂人也真不少。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说:“噫,斗筲”是盛米器,就是说:“那些饭桶,算什么!骂原壤”老而不死是为贼”。骂了不足,还举起棍子,打那蹲在地上的原壤的腿。《论语·宪问篇》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称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译:原壤采蹲姿如夷人,孔子批评他说:“从小不知道谦让兄长,长大后没有出息,现在老了,该死不死的学那些野蛮民族的蹲姿,真是败坏礼俗的老贼!”说完用手杖打他小腿。孔老头子打原老头子,这是发飙,不是体罚。

原 复:唐代人,开元年间官冀州刺史,政令严明,境内太平。

四、郡望堂号

济源县:周朝原地、轵地,汉于此置轵、波、沁水三县,均属河内郡。轵在今济源治所甫,波在轵东,沁水在波北,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后三县先后废,隋开皇间析轵县置济源县,属怀州。而轵县亦省人河内县,唐初复置轵县,旋省入济源,昔三县分立之局卒形成一统。后济源之隶属关系多有变动,于元初曾一度改置原州,寻复称济源,至今不变。

============================================================

原姓宗祠通用对联〖原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冀州贤吏;

泗水圣徒。

——佚名撰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原复,开元年间官冀州刺史,政令严明,境内太平。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原宪,字子思,孔子的弟子,生活贫困而洁身自好。戴帽子时带子断了,穿上衣时胳膊肘露在外面,穿鞋时脚后跟出来了。子贡见了问他:“你病了吗?”他答道:“无财叫做贫,学道而不能实行叫作病。像我,只是贫,而不是病。”子贡大为惭愧。

-----------------------------------------------------------------

〖原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泗水圣徒,虽贫非病;

冀州贤吏,有政皆兴。

——佚名撰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原宪,孔子弟子,为鲁国泗水人。下联典指唐代人原复,为冀州刺史,政兴令举,境内肃然。

原姓起源(山西版)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

夏代,“少康迁原(国)”。周武王灭商朝,西周立。封周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 (爵)。史称原伯贯, 受封于原国。 原,伯是他的氏。 官职初始是卿大夫。西周初期,平民百姓是没有氏的。春秋时原国被晋国灭。其后人以姬为姓,以原为氏。诸侯国之间不断战争,兼并到天下只有100多个诸侯的时候,原国还存在。由于原国很小,打败一次就举国迁徙一次。迁徙三次之后,原氏后人从此流散各地。

原国朝代

夏代~>商朝~>西周~>东周~>春秋。 山西长治有一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为原起寺,大概在潞城。《沁水县志》称:原国故址在今沁水县西北里许。原国初始在今山西沁水县,后迁河南济源市(古称轵邑)。古城济源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望,北依太行与晋国毗邻。是愚公的故乡。《水经注》曰:济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杨守敬《水经注疏》曰:在今县西北四里,俗呼为原村,遗迹犹存。现济源市西北2公里的庙街有原城故址。20世纪40年代尚存城垣,其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为主,也有周代遗存。史传夏帝宁都于原,周初的原国可能就建在夏都原城的故墟上。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重耳于公元前635年冬,率兵围攻原国,预定三天攻下,但届期未克,晋文公即下令退兵。这时,侦察人员报告说:“原人准备投降了。”军吏也建议不要撤兵。晋文公说:“信义是国家之宝,百姓靠它来保护。如果得到原国而失掉信义,用什么来保护百姓?这样做是因小而失大。”于是,退兵三十里,原国人听到晋文公的话,于是就投降了。因为讲诚信,不战而屈人之兵,亡人之国,这本已是一件值得惊诧的事情。然而,重耳讲诚信的收获,并不止于此次战役。随着他诚信美名的传播,国内百姓信服,诸侯纷纷依附,晋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原国亡国后,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往冀(山西省河津市)。此时,原国人大批逃往各地,一支逃到温县的邢丘处(今北平皋村),落户于邢丘古地(邢丘到西汉初改名平皋)。 原氏后裔主要居住于太行,王屋山中以及纷河,漳河两岸,在别的地区及世界各大地区也有他们的身影。无论在那里,他们都在象愚公移山一样刻苦耐劳,奋斗不息。 原字可能还有其他不同的写法。 在英语国家,原字可能被写成YUAN。不管写法如何, 一笔写不出两个原字,都是原。 周有原庄公,以邑为氏。春秋时,陈有原仲,晋有原轸,鲁有孔子弟子原宪。唐有原复。 原庄公,世为王室卿大夫。 原仲, < >说,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者何?陈大夫也。前680年没。 原轸,因封地在原,所以名原轸。 实际姓先。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子重耳为避难流亡国外,漂泊达十九年之久,先轸与狐偃等一批近臣随行,为五贤之一。 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春秋时代五霸之一。原轸为春秋时期晋国上卿。晋文公的得力干将。原国择晋以后,他被封地到昔日的原国。生年不详,卒于晋襄公元年(前627年)。 《水经注》中说“辽县西南黄崖山,先轸所出也”。 辽县即今山西省左权县。 可见当时的黄崖山是先轸的出生地。原宪,字子思,鲁国人, 孔子的弟子。有一副对联写到: 泗水圣徒,虽贫非病 冀州贤吏,有政皆兴 上联说原宪生活贫困而洁身自好。戴帽子时带子断了,穿上衣时胳膊肘露在外面,穿鞋时脚后跟出来了。子贡见了问他:你病了吗他答道:无财叫做贫,学道而不能实行叫作病。像我,只是贫,而不是病。子贡大为惭愧。原宪是孔子学生中,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事情,用现代观念随便来比,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他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孔子死了以后,他退隐于山泽布衣之间,走半隐侠的路线,等于在过去的社会中,领袖清流。所以司马迁著《史记》,在《游侠列传》中,曾提到他和季次。 下联说唐代人原复,开元年间官冀州刺史,政令严明,境内太平。

周朝原氏

原庄公 --- 原伯贯 --- 原襄公 --- ? --- 原伯绞

宗法制度

按照周的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族长,又是天下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天下的权力。天子的其他众子或者封为诸侯或者封为卿大夫。诸侯君位也由嫡长继承,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是国内同宗贵族的大族长,又是本国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封国的权力。诸侯的其他众子分封为卿大夫,也由嫡长子继承,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世袭官职,并掌有统治封邑的权力。卿大夫也还有分出「侧室」或「贰宗」。在各级贵族中,这些世袭的嫡长子,称为「宗子」或「宗主」,以贵族族长身份,代表本族,掌握政权,成为各级政权的首长。 西周封建诸侯,爵位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五等,不同的等级就有不同的封地和军力。天子的直辖地区叫做王畿,封地比诸侯们大得多,军队也比诸侯多得多,又拥有高级官吏的任命权,所以可以监视诸侯。以军力来说,天子有六军,公和侯各有三军,伯有二军,子和男各有一军。以土地来说,公和侯有各百里,伯有七十里,子和男有五十里。

一、姓氏源流

弘(Hóng)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祖上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弘演,是个被国君器重的能人。弘演的后世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弘”字为姓,成为弘姓。弘姓家族本来很昌盛,但到了唐代,唐朝皇族中李弘被立为太子,天下要避讳用弘字作为姓名。于是弘姓就大部分改为李姓;另一部分改为洪姓。隔了好几代人后,弘姓才被恢复,有些则沿用改姓后的李、洪姓。故后来弘姓就成了历史上的罕见姓。

得姓始祖:弘演。据《风俗通》上认为,弘姓是卫大夫弘演之后,汉朝时出了个叫弘恭的官。又据《吕氏春秋·忠廉篇》上记载,狄人攻卫,追杀懿公于蒙泽,尽食其肉,独舍其肝。等弘演赶到时,请求代替懿公,纳肝而死。齐桓公这件事之后,很受感动,于是在楚丘重建卫国。好一个忠心为国的赤诚臣子,勇者无惧得到了的最好阐释。弘姓入唐后就比较少见了。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县)。故弘演是弘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弘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弘姓起源于春秋时卫国大夫弘演,他为卫国懿公的臣子,颇受君主的赏识,常委以重任,其后代称为弘氏。在唐朝,曾因避讳于皇室亲子李弘而改姓为李,但弘姓并没因此而灭绝,后来过了几代之后,弘氏子孙有复为弘。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历史名人

弘 演: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很被国君器重。他奉命远使未归时,狄人突然攻卫,杀懿公,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归,见而号曰:“臣请为表。”因自剖其腹,先出己之五脏,然后纳懿公肝入己腹而死。后来,他成为封建社会忠君的典范。

弘 恭:汉朝沛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在宦官,西汉宣帝、文帝时任中书令。他对朝廷规章制度很熟悉,并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能称其职。元帝立,与石显并得信任,委以政事,继续重用,权倾一时,公卿皆畏之。

弘 智:字无可,号墨历,别号药地和尚。自受戒后,谢绝一切尘俗,沉浸书画之中。清世祖顺治9年(1652年)作意在笔外图。著有《通雅》、《炮庄》、《古今性说》、《浮山集》等。清康熙十年(1671年)卒。俗名方以智,字昌公,号鹿起,又号密之。安徽桐城人。明万历39年(1611年)生,崇祯13年(1640年)进士,授捡讨。早年参加复社,与陈员慧、吴应箕、侯方域号称“明季四公子”,明亡后出家改弘智名至卒。

弘 仁:清画家,僧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1610- 1664年),安徽省歙县人。明末生员,明亡后出家为僧,名弘仁,字渐江,卒後,人称“梅花古衲”。擅画山水,师法倪瓒,简约疏旷,清幽冷峻。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为“新安画派”的代表。与朱耷,髡残,石涛合称“清初四画僧”。擅作黄山图,深得写生之妙,新安派黄山画派的代表人之一。

弘一:原籍浙江省平湖,寄籍天津。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1880-1942)。幼年丧父,从兄受启蒙教育。曾赴日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参加同盟会。又和曾孝谷等人创立春柳社,参加话剧《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的演出。后加入南社。任教音乐和绘画。1918年于杭州虎跑寺出家。往各地讲律宗。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有《弘一诗文选词选》、《华严集联三百》等。弘一已被定为我国历史上十八高僧之一。

弘成子:汉代名儒,据《西京杂记》:驻成子少时,好学,尝有人过门授一文石,大如燕卵。吞之遂明悟,而更聪敏,为天下通儒。又五鹿充宗受学成子,成子一日病,乃吐此石。充宗受而吞之,又为名儒。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初置,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2、堂号

纳肝堂:春秋时狄人攻卫,杀卫懿公。大夫弘演正在出使他国。听到消息后回国,寻找懿公尸体,已被狄人吃掉,只剩了一只肝。弘演将出使请况向那只肝毕恭毕敬的作了汇报,然后拿刀破开自己的肚子,将懿公的肝纳入自己腹中,说:“我来做懿公的躯体。”说完而死。

============================================================

弘姓宗祠通用对联

〖弘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宗开弘演;

秀毓太原。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弘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权臣通法;

义士纳肝。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沛县人弘恭,青年时因犯罪被处以腐刑,后入宫为中黄门(太监),宣帝时官中书令。精通法令,善写奏章。无帝时与石显同时得皇帝信任,被委以政事,权倾一时。下联典指春秋时卫国大夫弘演,卫懿公之臣。卫懿公爱鹤成癖,无心于国家大事。北方狄人攻打卫国,把卫懿公追杀于荥泽,吃了他的肉,丢下他的肝。奉命出使他国的弘演回国后,见此情景,呼天抢地而哭,又剖开自己的肚子,把懿公的肝纳入腹中而死。

贤吏传颂;

义士纳肝。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弘启为官清廉,民颂其德。下联典指春秋卫懿公为狄人所杀,食其肉而舍其肝,卫臣弘演觅尸得肝,乃剖腹纳懿公肝而死。

-----------------------------------------------------------------

〖弘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一如居士文名重;

二宗禅师法术精。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诗画家弘斛,字恕斋,一字醉迂,号一如居士。善画山水花木,擅篆隶,工诗词,有《恕斋集》。下联典指唐代高僧弘忍,佛教禅宗五祖,其弟子慧能、神秀,分创南、北二宗,为禅门南北宗之始。

画入三昧传名远;

位列四公享誉高。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画家弘仁(僧人),歙县人,字渐江,人称梅花古衲。善山水,初学一峰,晚法云林,“尸主清又三昧”。下联典指清代画家弘智(僧人),字无可,桐城人。号鹿起,又号密之,“明季四公子之一也”。

弘毅宽厚人称道;

演绎精深世赞扬。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弘姓始祖“弘演”二字的嵌字联。

-----------------------------------------------------------------

〖弘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剖腹纳肝,卫臣忠气不绝;

遇亿吞石,通儒文思日新。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名人弘演(见题头《一、姓氏源流》)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名人弘成子(见题头《三、历史名人》)事典。

大节著春秋,谁返乘轩之鹤;

奇纵炎其面,遂为命世之儒。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名人弘演事典。下联典指西汉弘恭事典。

一、 姓氏源流

徐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徐姓源流详介: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燕)、嬴、子(燕子、小鸟)、凤 (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鸷,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4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28米,顶边长94米,斜坡高152米,上面有庙。整个陵园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的颛顼接掌。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八年之后,少昊去世,颛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继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位七十八年之后,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去世。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15公里处,南北长240米,东西长一百三十余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近年来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姓与颛顼发生关系是在颛顼之后。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姓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据《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粒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 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生子皋陶。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下,但在舜去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去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今安徽六安县)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8公里,六(安)合(肥)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顶高62米,顶部平面直径4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在墓东14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由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

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封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音闭),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又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惊讶和信服的。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发展和农田的开垦,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吕氏春秋》等书中,还提到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凿井技术是伯益发明的。凿井技术的发明,大大扩展了古代先民们的生存空间。在凿井技术未发明之前,先民们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还要受其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大平原地区生存、发展。所以说,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无论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大禹治水成功后,向舜汇报时竟说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大为赞赏,将本氏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同时,还对伯益说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而皂游,尔后嗣将大出。”舜的话果然没错,伯益的赢姓后裔后来分衍出徐、黄、赵、秦、江等十多个姓氏,俱尊他为血缘始祖。

大禹在位时,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去世后,大禹又准备传位给伯益,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他协助自己管理所有部落、氏族事务。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的“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文明社会的“家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名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据《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待政权基本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已年过二百。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今天以安徽泗县为中心的安徽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自此之后,徐姓的脉络开始清晰。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古书中记载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大致与征伐徐、楚有很大关系。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据《竹书记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徐偃王在徐姓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姓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姓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在各类徐姓家谱中,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政治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政治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政治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 (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楚在南方的争斗拉开帷幕,徐国力求保持中立,并与吴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吴国人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每当此时,徐国都热情款待。一次,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国君殷勤招待,见到季札携带的佩剑,十分喜欢,形之于色。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国君已死,季札到徐国君墓前祭扫后,将佩剑挂在墓前树上。人们不解,季札解释说:“我知道徐君喜欢我的剑,可因为我那时是出使上国,没能给他,但我已心许之,现在回来,人虽已故去,就挂在他墓前吧。”

徐国的这种中立态度,引起楚国的严重不满。公元前538年,以楚国为首,会盟诸侯于申,会上,楚国将徐子(即徐国国君)抓了起来。那次参加会盟的有蔡、陈、许等国,还有顿、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处)以及淮夷等。楚国又乘机攻克朱方。两年之后,徐仪楚朝聘楚国(传世有邻王义楚(金+瑞-王),向楚国输诚。

公元前530年,楚又伐徐,徐国的力量愈加衰弱,不得不反过来依附于楚国,以求苟延残喘。这样一来,又得罪了楚的宿敌齐国,公元前524年,齐便伐徐,使得徐不得不再转过来依附齐国。第二年,徐国又与宋、邾、那等结为盟国,以抵抗吴国北侵。在楚国的强大压力下,徐国最终投向楚国,这又大大激怒了楚的敌人吴国。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军伐徐,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子章禹(亦作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40里的

元姓 元氏家谱 元姓起源 元姓名人 元姓的来源 元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元(Yuán)姓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