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简短」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1浏览:2收藏

名人故事「简短」,第1张

名人故事100字大全「简短」

 你们知道有哪些名人故事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名人故事100字大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名人故事100字大全一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加上赵匡胤死后,帝位非由其子继承,而是由三弟赵光义登基垂统,违反宗法继承原则,且赵光义即位后实行许多执政措施,欲盖弥彰,而皇室成员亦相继离奇亡故,使得历史上认为赵匡胤的死因并不单纯,成为千古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后唐明宗天成年间(西元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至其胞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复灭亡吴越、闽南及北汉后,方才完成统一全国大业;赵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期能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葬于永昌陵,享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

名人故事100字大全二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药,比西方的麻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获得了渊博的医学和高超的医术。

名人故事100字大全三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天王巨星”苏东坡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一直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非常想要苏东坡的签名墨宝,但一直没有机会。多年过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苏东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离开当日,黄州官员设宴为苏东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服务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决定豁出去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东坡酒兴正酣。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苏东坡签名墨宝。苏东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宾客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苏东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宾客无不击节赞叹,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激动得流下眼泪。

 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苏东坡发现了,慌乱之中,温超超马上就**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缘故。温父无奈地告诉了苏东坡实情。苏东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应温父,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苏东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苏东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苏东坡的粉丝。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名人故事100字大全四

 张仲景,名机,男,汉族,约公元150年生,河南南阳人,东汉朝代的孝廉学历,汉灵帝时曾任正地市级的长沙太守。

 医圣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他医术高超,利用勤学苦练得到的本领,医好了很多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他医德高尚,看到河南疾病流行时,弃官归乡行医,为广大老百姓治病;他医道高明,写出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是中国医学史上首次提出辨证论治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

 社会关系

 张仲景出生在东汉末期一个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员。他从小就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立志长大后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公元161年,11岁的张仲景拜同郡的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是当时有名的医学家,他性格沉稳,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因而张伯祖很受百姓的尊重。跟张仲景一同学医的,还有一个比他年长的同乡何颐,他对张仲景刻苦钻研医学的精神十分钦佩。他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生。医圣神奇的治病故事

 破迷信治精神病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

 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最早使用肛门栓剂通便法

 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

 人工呼吸首创者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一个小时,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

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名人,他们都有一些有趣的 故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这些名人的故事吧!

名人的故事   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故事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当机会像一只“烂西瓜”一样被人扔在一边,你若能发现它,并如获至宝,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成功。

关于名人的故事:魏文侯讲诚信

战国时代,魏国的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无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国因此迅速强大起来。

魏文侯讲诚信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次日下午到郊外去打猎练兵。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宴会,魏文侯准备在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是,宴会快结束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看看快到中午了,雨还是不停,而且越下越大,魏文侯起身对席间的众臣说:“对不起,我要告辞了。赶快准备车马,我要到郊外去打猎练兵,那里已有人在等我了。”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走上来劝阻。这个说:“天下这么大的雨,怎么能出门呢”那个说:“去了也无法打猎练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可是得告诉一下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众臣中有一位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马上去告诉。”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跟人家道歉才行。”说完大步跨出门外,顶着大雨往管理山林人的住处去。

关于名人的故事:尼龙的发明故事

人们对尼龙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尼龙制品比比皆是,但是知道它历史的人就很少了。尼龙是世界上首先研制出的一种合成纤维。

二十世纪初,企业界搞基础科学研究还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1926年美国最大的工业公司-杜邦公司的出于对基础科学的兴趣,建议该公司开展有关发现新的科学事实的基础研究。1927年该公司决定每年支付25万美元作为研究费用,并开始聘请化学研究人员,到1928年杜邦公司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32岁的卡罗瑟斯(WallaceHCarothers,1896~1937)博士受聘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

卡罗瑟斯,美国有机化学家。1896年4月27日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顿。1937年4月29日卒于美国费城。1924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该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28年应聘在美国杜邦公司设于威尔明顿的实验室中进行有机化学研究。他主持了一系列用聚合 方法 获得高分子量物质的研究。1935年以己二酸与己二胺为原料制得聚合物,由于这两个组分中均含有6个碳原子,当时称为聚合物66。他又将这一聚合物熔融后经注射针压出,在张力下拉伸称为纤维。这种纤维即聚酰胺66纤维,1939年实现工业化后定名为耐纶(Nylon),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品种。

尼龙的合成奠定了合成纤维工业的基础,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用这种纤维织成的尼龙丝袜既透明又比丝袜耐穿,1939年10目24日杜邦公在总部所在地公开销售尼龙丝长袜时引起轰动,被视为珍奇之物争相抢购,人们曾用“象蛛丝一样细,象钢丝一样强,象绢丝一样美”的词句来赞誉这种纤维,到1940年5月尼龙纤维织品的销售遍及美国各地。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45年,尼龙工业被转向制降落伞、飞机轮胎帘子布、军服等军工产品。由于尼龙的特性和广泛的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非常迅速,尼龙的各种产品从丝袜、衣着到地毯,渔网等,以难以计数的方式出现,是三大合成纤维之一。

关于名人的故事:“天王巨星”苏东坡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天王巨星”苏东坡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一直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非常想要苏东坡的签名墨宝,但一直没有机会。多年过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苏东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离开当日,黄州官员设宴为苏东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服务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决定豁出去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东坡酒兴正酣。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苏东坡签名墨宝。苏东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宾客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苏东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宾客无不击节赞叹,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激动得流下眼泪。

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苏东坡发现了,慌乱之中,温超超马上就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缘故。温父无奈地告诉了苏东坡实情。苏东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应温父,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苏东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苏东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苏东坡的粉丝。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关于名人的故事:宋太宗赵炅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宋太宗赵光义烛影斧声

汴京午门石狮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朝的缔造者太祖忽然驾崩,年仅50岁。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即位,这就是太宗。赵光义

太祖英年而逝,太宗继位又不合情理,于是引出一段千古之谜:十九日夜, 大雪 飞扬,太祖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光义入宫。光义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光义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又见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太祖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两人饮酒至深夜,光义便告辞出来,太祖解衣就寝。然而,到了凌晨,太祖就驾崩了。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开封府请光义,而光义也早已安排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开封府门外等候。程德玄宣称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唤他出来,说是晋王召见,然他出门一看并无人,因担心晋王有病,便前来探视。二人叩门入府去见光义,光义得知召见,却满脸讶异,犹豫不肯前往,还说他应当与家人商议一下。王继恩催促说:“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先了。”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时,王继恩请光义在外稍候,自己去通报,程德玄却主张直接进去,不用等候,便与光义闯入殿内。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宋皇后一见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光义,就是承认光义做皇帝了,赵光义也伤心流泪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于是,赵光义便登基为帝。

太祖之死,蹊跷离奇,但太宗抢在德芳之前登基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

关于名人的故事:苏格拉底幽默小故事

一、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二、求知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三、教择偶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关于名人的故事:韩信之死

一汉十一年春,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将韩信在长乐宫被斩。罪名是谋反。之前,他就因为这个被夺爵削封,从统辖两淮一带八十八城的楚王贬为不过拥有几千个农户的淮阴侯。时在汉六年十月。不过,前一次谋反虚实难辨,这一次却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

当时汉高祖刘邦正带领大军忙于平定钜鹿太守陈豨的反叛,朝内空虚。韩信见时机来到,暗中给陈豨送信,打算里应外合,一举颠覆刘氏王朝。反叛,风险至大也!不要说是在封建王朝,就是在现在的民主国家,弄不好也有牢狱之灾。如此关乎自己九族安危的大事,韩信却没有严格作好__。事情正在准备中,他却要杀掉一名得罪了他的手下人。手下人的弟弟怀恨在心,偷偷向朝廷告了密。鉴于韩信的威名,留守的吕太后不免有些紧张。

还好,此刻还有忠心耿耿的老丞相萧何在朝中。这位发现韩信军事才能的伯乐,历史仿佛注定又要要他来毁灭这匹千里马。萧何定计,诈称前线传来高祖平叛胜利的消息,按例,百官都要进宫朝贺,半信半疑的韩信刚一进宫,就被武士们捆了个结结实实。也不需要等刘邦回来了,也不需要经过什么司法程序了,特事特办,干脆利落,吕太后一声令下,就在长乐宫的钟室,一代名将身首异处。对于名人离开这个世界去远游时留下的遗言,我们臃肿的历史从不吝惜自己的页面进行记录,反正内容已是那么庞博了,再多几行字又何妨,何况韩信又是那么一位军事奇才,没有理由不记。于是,严谨的太史公司马迁带着复杂的感情记下了下面的话:“信之方斩,日,‘吾悔不用蒯通之言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在人生最后极其有限的时间里想到蒯通,那是最自然不过的反应。当初若是听了蒯通的话,以他的实力,也许头颅落地的是现在发号施令的人了。最是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建立了盖世功勋的大丈夫竟然要死在一位女子之手,这更让他恨如云山千叠。不过,事已至此,又有什么法子呢!思绪一转,如同他一生中那位唯一的对手项羽那样,也如同迷信天命的无数中国人那样,他长叹一声,将这无法接受的一切归之于上天的安排,黯然上路……

平心而论,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记述虽然没有做到真正的“不彰美,不隐恶”,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即以他写楚汉相争的两大巨头刘邦和项羽而言,写刘邦,他写了他的知人善任、宽宏大量,也写了他的粗鄙言行,无赖嘴脸;写项羽,既写他屠城纵火的残暴、刚愎自用的愚昧,也写了他对下属和士兵的仁爱关怀、对敌人作战的英勇无敌。

饶是这样,后人还对他不太满意。有人就在和县的霸王祠题联说到“司马迁本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那意思是说他在写项羽时有歪曲英雄的嫌疑。没办法,谁叫你老人家是千古大史家呢,高人就要高标准要求嘛!回过头来再说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所占篇幅在书中仅次于写刘邦和项羽的,是司马迁重点记述的人物。在这篇 文章 中,司马迁用浓墨重彩写了韩信的赫赫武功,而对他功成名就直到谋反被杀,则只是泛泛而写,三两下就收了尾,由此不难看出太史公对韩信的欣赏之情。或有人言,风云年代有事可记,当然要重点记述,天下已定时无事可记,自然要简单、平淡。这话看似有理,其实不然。韩信这么一位叛逆之臣,因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使得封建史家无法绕开,但如果一味站在正统的立场,则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其谋反的事情上,假使作者再缺点良知,完全可以往里面添点油,加点醋,甚至篡改史实,掩盖真相。那样的话,韩信就是一位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了。

正是司马迁这样史家秉笔直书,一个在风云激荡的时代里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千古名将才会栩栩然活在后来人的精神世界里。

看过名人的故事-关于名人的故事-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1 外国名人的成功故事3个

2 名人的故事 少年丘吉尔和弗莱明的故事

3 名人成功的故事3个

4 关于名人励志故事及感悟

5 100字名人励志故事7篇

6 有关名人成长的故事

7 10个名人故事

8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大全

9 理想励志名人故事5篇

1、魏文侯讲诚信:

战国时代,魏国的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无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国因此迅速强大起来。

魏文侯讲诚信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次日下午到郊外去打猎练兵。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宴会,魏文侯准备在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是,宴会快结束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看看快到中午了,雨还是不停,而且越下越大,魏文侯起身对席间的众臣说:“对不起,我要告辞了。

赶快准备车马,我要到郊外去打猎练兵,那里已有人在等我了。”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走上来劝阻。这个说:“天下这么大的雨,怎么能出门呢”那个说:“去了也无法打猎练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可是得告诉一下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众臣中有一位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马上去告诉。”

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跟人家道歉才行。”说完大步跨出门外,顶着大雨往管理山林人的住处去。

2、“天王巨星”苏东坡: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天王巨星”苏东坡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一直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非常想要苏东坡的签名墨宝,但一直没有机会。多年过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苏东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离开当日,黄州官员设宴为苏东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服务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决定豁出去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东坡酒兴正酣。

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苏东坡签名墨宝。苏东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宾客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苏东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宾客无不击节赞叹,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激动得流下眼泪。

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

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苏东坡发现了,慌乱之中,温超超马上就**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缘故。温父无奈地告诉了苏东坡实情。苏东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应温父,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苏东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苏东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

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苏东坡的粉丝。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3、孔子为何喜欢颜回: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大概是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是自得其乐,对此,孔夫子就赞不绝口,连声说“贤哉回也”。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学习却是相当刻苦。

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止步。”颜回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了,这样的学生,大概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的,孔夫子当然不会例外。

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用子贡的话说,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

“学而时习之”的“习”,以我之肤浅理解,有实习或践行的意思。一个“仁”字,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颜回请孔子说得具体些,孔子就说了四个“非礼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说:我虽然愚钝,也要践行这些教诲。应该说,颜回确实做得比较到位。在他的同门中,几乎没有一个被孔子誉之为“仁”的,有人问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颜回却是一个例外,而且评价相当之高。孔子说其他人只是偶尔想到仁德而已,颜回则是长久不违仁德的,算得上是将一个“仁”字“落实到行动中,溶化在血液里”了。

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

由此透露一个信息,对于孔子说的,颜回只会洗耳恭听,点头称是。孔夫子大概也感觉到这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曾经偷偷观察,发现他私下与别人讨论时,对孔子的话也很能发挥,于是说“回也不愚”。但也仅此而已,对孔子说的话,颜回绝对不会穷根究底,提出质疑,更不会像子路那样敢于表示不悦,甚至与之辩说,即使孔子说的话自相矛盾,也不会表示疑惑。

4、文天祥:同胞兄弟志向径庭

文天祥有一个弟弟叫文溪山,当时还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势已去,不思振作,却甘心媚颜事敌。就在文天祥被俘后的次年5 月,他投降元朝,后即赴燕京,骑马招摇于市。

文天祥在燕都狱中,听到这个消息,捶胸跌足,放声痛骂,大骂他的弟弟文溪山没有骨气。哭毕,援笔写诗一首:

去年别我施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兄弟一囚一骑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志,悠悠白日横苍烟。

文天祥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文天祯,宝祜年间乡举,也曾做过官。后因弟文天祥死节,于是再也不愿为官,隐居山林。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是和他们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开的。

5、屈原: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

《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 魏文侯

- 苏东坡

- 颜回

- 文天祥

- 屈原

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宗长、各位来宾:

下午好!

我是甘肃白银市一个山区农民的儿子。66年高三毕业,文革使我跳出“农门”的梦想破灭,回乡当过农民、做过生产队会计、打过工、当过民办教师,71年上了西北师范大学,留校做过校团委书记、校体委副主任、系主任、总支书记、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78年当过全国团十大代表,受到华国锋、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胡耀邦等中央***的接见,07年以教授级退休,现已近古稀之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做人的根本是“忠孝两全”。我只所以有今天,得益于祖宗的荫庇,父辈的恩惠。有幅对联说得好:“恶不灭,祖宗有余德,余德尽,恶必灭;德不昌,祖宗有余殃,余殃尽,德必昌。”所以,我始终坚持积善行德,爱国爱家,敬祖睦族,孝顺父母。元代郭居敬辑录了古代24孝的故事,以作孝道之风范。我和高山水等几位宗亲于09年编辑了《中华高氏24孝》,发表在家谱网和《渤海藏真》4、5期会刊上,以作高氏的孝道之风范。我的父母年近90相继去世后,我万分悲痛,整天听思念父母的歌曲,一次听刘和刚唱的《父亲》这首歌时,跟着边唱边放声大哭。百事孝为先,没有父母哪有我们呀!

我的始迁祖高克尊于5百多年前,跟随明朝肃王从山东登州府渤海县圆圆村到甘肃戎边,落户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后裔人口近6万。明末九世祖高秉信创建的高家祠堂,被列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占祥和高昌礼两位部长都题了祠堂门匾。今天我们甘肃条城高氏家族,我的爷爷高孝友、侄子高子堂、高佑仓、高有为、孙子高健民等祖孙6代就来了十几人参加今天的宗亲大会。衷心感谢高昂会长和志超会长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同海内外近千名宗亲相聚联谊的机会!热烈祝贺中华高姓宗亲总会(中华高姓文化研究会)二届二次大会在昆明胜利召开!

各位宗亲!

寻根问祖,天下高姓系渤海。

认祖归宗,四海一脉汇华夏。

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着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生命之所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才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的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深。”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和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寻根问祖,姓氏通史细说来龙去脉。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古代社会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贵贱之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据说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的,只有妇人称“姓”。至于“庶庴人”,当然无“氏”,故称“名”。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何人之间不能通婚,我们的祖先三千年前就已规定,“同姓不婚,同氏可婚”。“氏在别贵贱”,“姓则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而“姓”则是不可变的。至秦汉,“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地望明贵贱”。“姓”、“氏”是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者,旁与别属也,“胙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统,而“氏”重地域,一纵坐标,一横坐标,两者交叉,便把每个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的方便。“姓”、“氏”合流以后,“氏”代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统的那一边。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这纵横坐标的发明,真可誉为“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欧美国家迟,到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至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到1870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

“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名”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之不同个体的。“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从“名”孳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名”。“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更发明了“号”。这“号”的发明,恰表现了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强制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可以说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民族,由家庭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由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而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逼,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有帝王气,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一门而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家族精神乃中华精神之缩影。在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里,吾人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土吾民之悲欢离合、之生来盛衰、之死去活来……

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等的发展和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丰富多彩,至今犹存的以姓氏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琳琅满目。高姓是其中之一。高姓杰出人物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文明社会发展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为帝王者叱咤风云,纵横捭阖;为人臣者尽忠尽节,鞠躬尽瘁;为文者传道授义,为武者陷阵冲锋。不知有多少高姓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名门望族、书香门弟、将帅之家的功勋美德,名流千古,永芳百世。

“渤海一郡九州望,东西南北有同宗”。在中国历史渊远之长河中,高姓世代繁衍勃发,渤海高氏、渔阳高氏、辽东高氏、河南高氏、晋陵高氏,成为著名的“高姓五望”;高姓有大小王朝政权7 个:第一个是西汉至唐初高句丽政权,共存近800 年,传21 王;第二个是十六国时期北燕高云政权;第三个是北朝时的北齐政权,也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一个王朝,传六代8 主(含自称为帝的高延宗和高绍义),延续28 年,使高姓在南北朝时期获得了天下至尊的地位;第四个是隋末,高开道于618 年在渔阳称燕王,建燕国,历史四年(384--409);第五个是五代十国时的荆南政权,传三世5王,史称“南平国”,共存57 年;第六个是宋元佑九年大理国高升泰政权,高升泰临终前,告诫其子高泰明还王位给段氏;第七个是公元1115 年,高永昌自称大渤海国皇帝,建元隆基,建大渤海国政权时间不足一年。据初步考证,高姓帝王39 个(含高丽国王21 个和宋三朝听政高皇后)、宰相82 个(含大理国宰相10 个),高姓著名人物仅《古今图书集成·高姓部》自西周至明代列传498 人,《二十五史》传记319 人;高姓人物著作仅《隋书·经籍志》以下历代正史和《四库全书》共收录87 人,凡142 部,合计3407 卷,其他才子佳人、传世佳作和名臣名将、名门望族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深入探究中华姓氏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秉承中华姓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氏族精神,发扬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我们要深入探究高姓的祖先及支系的来龙去脉,达到“认祖归宗,昭示后人”之目的;以利于发掘传统高氏文化的优秀部分,弘扬祖宗功勋美德,启迪后代立志创业;以利于秉承健康文明的高氏家庭伦理道德,忠孝美德,诚信为本的人文精神。为此,我从两千年开始研习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现将我研习的一点肤浅体会——《高氏颂——怀祖》借此机会向各位宗亲作一摘要汇报如下:

高氏颂—怀祖

中华高姓,源远流长。追溯远祖,炎黄高阳。

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被生民,泽垂万世。

赫皇元祖,炎帝神农。伯夷烈山,德惠永长。

岳后吕尚,扶周称王。太公姜尚,功著封齐。

始祖高傒,辅桓称霸。王父高邑,以高为氏。

高姓正始,繁衍四海。声威天下,木本水源。

山东发祥,春秋勃发。英贤代出,人文蔚煌。

孔门高柴,传薪四方。渐离义胆,击筑送行。

东汉高洪,渤海始祖。曹魏高柔,位列三公。

北魏高允,五朝名相。北齐高洋,天下至尊。

奠基高欢,神武皇帝。隋唐八相,威震朝纲。

最为出名,高俭士廉。一家三相,世人美谈。

将相高适,诗名北疆。高釴之家,进士五人。

北宋太后,听政九年。南宋临建,五王祠筑。

高家杨家,将帅齐名。元代智耀,文臣楷模。

明相高拱,权重威高。举正承颜,状元位高。

德旸主编,永乐大典。攀龙泰斗,学本程朱。

帝宠士奇,礼部雄文。启翔奇才,四杰八怪。

凤翰非凡,板桥题碑。高鹗则诚,琵琶红楼。

梦旦创编,四角辞海。博士高鲁,天文创始。

总督斌晋,治水闻名。名医斗魁,济贫救民。

举人凌霨,代总摄总。跟孙剑父,一代宗师。

二大中央,执委君宇。国副主席,崇民高岗。

高门广被,仁雨德风。氏墙固植,清辉雅范。

高姓五望,高氏七邦。帝王国君,三十有九。

公卿宰相,八十有二。名家列传,五六百人。

名著数百,四库全收。书画珍品,流芳百世。

祖宗雄宏,万代兴盛。文武光耀,千古垂名。

各位宗亲,2005年,我又收集资料,查阅书刊,编辑了以炎黄颛顼高阳氏、子牙高傒先祖像开头,以云南大理白族高姓民居、包括移居台湾的6000多户高姓人士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台湾中山堂、高家百姓对谱祭祀祖先的场景结束,精华高氏祖先、人物、郡望、文物、文献、名胜、遗迹等相关内容的《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百图》,在高氏家谱网和《渤海藏真》第4、5期上发表,在甘肃榆中县青城镇高家祠堂展出。有专家看到说,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的历史长卷。

各位宗亲,为了更好得团结宗亲,凝聚人心,敬祖睦族,光前裕后,传承高姓美德,弘扬高姓文化,繁荣高家,昌盛高姓,必须构建高氏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自古有之,这就是修纂宗族家谱、修建宗族祠堂,这就是建立宗亲会、高研会和高氏网站。

在现当代,海外从1936年06月01日菲律宾烈山五姓联宗总会成立开始,到1956年12月04日台北市高姓宗亲联谊会成立,1964年04月20日基隆市高姓宗亲会成立,1964年10月22日台北市烈山五姓宗亲会于在台北市中山堂成立,1972年12月22日泰国高氏宗亲总会成立等等。

大陆从1976年02月14日福建大平宗亲会成立开始,到1996年02月24日福建省“高东溪裔孙联谊会”在石码镇高坑村成立,1997年10月高路加编著第一部高姓系统研究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出版,2004年12月23日中华高氏八闽宗亲联谊会成立,2005年 06月19日厦门姓氏源流研究会烈山五姓(吕、卢、高、纪、许)分会于厦门福联大酒店成立等等。

2005年08月11日高有德创立[高氏家园] 网站,接着老来乐汇同高超、高振宇,高洪祥、高建人、高广伟、高名健、高林一帮不为名利只热心于高姓文化研究的年轻人相继创立高氏家谱网和QQ群。

直到2006年11月25日由高明忠、高福舜、高路加、高志超等宗亲在温州创立了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经过2007年12月1日在厦门召开的中华高研会第二次大会和首届世界高姓联谊大会,中华高研会安徽黄山第三次大会、河南商丘第四次大会、温州龙港换届第五次大会,到这次昆明二届二次大会。还有北京于2010年10月成立的中华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2010年12月26日昆明成立的中国西南高姓宗亲联谊会,2012年4月1日北京成立的北京高元傒祖文化发展中心、华夏高姓文化研究会和高姓简史编辑委员会,还有山东临淄高傒始祖墓文化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成立等等,这些高氏发展平台的搭建,有力地推动了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联谊凝聚、成立分会;调查研究、修纂家谱;修建祠堂、拜祖祭祖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我有幸亲身经历了国内这些高研会、宗亲会的大部分活动,感悟很深。

各位宗亲,2008年10月25日中华高姓文化研究会第三次黄山大会通过了《中华高姓大通谱》编纂计划。在总会的领导下,2009年2月21日,在广州花都区召开了第一次《中华高氏大通谱》编委会全体会议,此后经过杭州、北京、厦门共四次大通谱编委会会议,在大通谱理事会的支持下,编委们日夜苦战,《中华高氏大通谱总谱》基本完稿。不幸的是出现了分裂, 2011年8月北京高家会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中华高姓宗亲总会也一直在积极热情地编写出版《中华高姓总谱》,直到今天的大会还在积极的搜集各分会提前准备好《总谱》尚未提交的资料。我衷心希望两谱能合二为一,统一出版。

各位宗亲,高岳在北京的会上说,是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提出要反思我们高家的文化。春秋时期,高氏执掌国政风火两百年,为什么最后被陈氏夺取了政权?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为什么只延续了28 年,被一个小小的北周所灭,而且好几个皇帝都是短命的?隋末,高开道在渔阳称燕王,建燕国,为什么只历史四年?五代十国时的荆南政权,为什么只是在夹缝中生存了57 年;公元1115 年,高永昌建大渤海国政权为什么时间不足一年。现在,高姓在政坛上的群星,为什么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是高家的文化出了问题,“礼崩乐坏”了!我们一定要抱着上对历代祖先负责、下对万代子孙负责的态度,整纪风、整家风、整族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振兴高家,复兴高氏。

各位宗亲,天下高姓是一家,都是出自大中华。我自始至终在做和合统一、团结和谐的促进工作,一贯主张要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心胸宽大,大度容人,包容厚德,海纳百川,团结统一,和谐高家,大公无私,正道修谱。

各位宗亲,我们必须明确五点:第一,必须明确成立研究会和宗亲会的宗旨原则、目的任务、运行规则;第二,必须明确家谱的功能、家谱的内容、家谱的体例、家谱的格式;第三,必须明确修谱的目的、修谱的规则、修谱的方法;第四,必须明确总谱版权的持有人;第五,必须明确宗亲捐款使用的财务账目要公开透明。

随着我们宗亲队伍的逐步扩大,我们要积极的在合法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的领导,使我们的宗亲组织世世代代的永远的健康的发展下去。

最后希望我们海内外高氏宗亲爱国爱家,和亲睦族,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和合力,胜金玉,共同为深入研究高氏文化多出成果,为弘扬中华多做一些实际贡献。

祝宗亲大会圆满成功!

祝各位宗亲福寿康宁!

谢谢大家!

  英语的起源一 英语的“家谱”\x0d英语是印欧 (1ndo-European)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大部分语言讲印欧诸种语言的总人数约有十八亿七千五百万,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早在1786年,英国梵文(Sanskrit)学者威廉·琼斯爵士 (Sir William Jones) 就指出:欧洲、印度、波斯等地的大多数语言,包括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及古印度语属于同一“家族”\x0d原始印欧人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居住在何方 他们的语言究竞是什么样子的 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仍缺乏文献的考证但是通过长时期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得出了探索性的结论他们发现: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语种都有表示“冬天”、“雪”和“寒冷”等意义的词,这说明原始印欧语最初是在气候比较冷的地一带使用的另一方面,某些热带地区动植物名称的词,如“狮子”、“大象”、“稻米”、“竹”、“棕榈树”等,在原始印欧语中是不存在的;而印欧语系各语种中却都有表示“白杨”、“栎树”、“柳树”、“白桦”、“熊”、“狼”、“羊”、“鹰”、“蜜蜂”等动植物名称的相似词通过这样的探索和研究,许多人认为,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欧洲中东部曾居隹着一些游牧部落,他们饲养着象羊、狗、奶牛和马这样的家畜,会使用马和简陋的马车,并能够驰骋于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这些游牧部落就是原始印欧人,他们用于交际的语言就是原始印欧语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间,这些原始印欧人开始迁徒有些向西移动,有些向东移动,而有些则向南移动,到达今天的南亚次大陆这些部落的大迁徒导致印欧语系的逐步形成古印度语与古代欧洲语言之所以非常相近,其历史根源即在于此\x0d印欧语系包括:(一)印度语族(Indic);(二).伊朗语族(Iranian);(三)斯拉夫语族(Slavic),(四)波罗的话族(Baltic),(五)日耳曼语族(Germanic),(六)拉丁语族(亦称罗曼语族[Romance]), (七)凯尔特语族(Celtic),(八)希腊语族;(九)阿尔巴尼亚语(Albanian),(十)亚美尼亚语族(Armenian), (十一)吐火罗语族(Tocharian;Tokharian)(十二)赫梯语族(Hittite)日耳曼语族是一个比较大的语族它又分为三个语支:(一)东日耳曼语支(EastGermanic)主要以现已绝迹的哥特语(Gothic)为代表;(二)北日耳曼语支(North Germanic),主要以古北欧语(Oid Norse)为代表,包括今日的挪威语(Norwegian)、冰岛语(Icelandic)、瑞典语和丹麦语等;(三)西日耳曼语支(West Germanic)包括低地德语(Low German) 今日的荷兰语(Dutch)、高地德语(High German)、英语、弗里西亚语(Frisian)佛兰芒语(Flemish)等因此,我们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x0d二 英语的形成\x0d英国南面隔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多佛尔海峡(the Straits of Dover)与法国相望,东面和东南面隔北海(the North Sea)与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遥对距 欧洲大陆最窄处的多佛尔海峡仅三十公里宽英国的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包括三个地区:英格兰占南部和中部,威尔士占西部山地半岛,苏格兰占北部;其中以英格兰最为重要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海岸非常曲折,长达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公里英语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为了说明英语的起源,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英语形之前的英国史前史文物考查已经证明,古代印欧游牧部落西移之前今天的不列颠诸岛上已居住着旧石器人(Paleolithic Man)那时,不列颠诸岛和欧洲大陆是连

名人故事「简短」

名人故事100字大全「简短」  你们知道有哪些名人故事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名人故事100字大全,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