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32字辈家谱
江西省余干县枫港乡涂坊村、排头村、碧溪村、岭上村、陈普堂村、神署嘴村等(原:禾山乡)余氏,十八世宠九公名下字排行:恭贤铭德,扶植纲常,厚载祈佑,富寿永昌,俊义克定,文章显光,忠孝名家,奕代绵长。此字辈自三十二世始。
永安《余氏家谱》的“谱禁八条”,首条便是禁委身贱役,末条为禁鬻子他人。许多家族在劝诫子孙“务本业、力农田、四业必精其一”的同时,还严禁族人游手好闲。
福建省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的族规规定:“不得偷鸡盗狗,攫人财物,自投法网。且赌博为盗贼之源,荡散家业,斗殴行凶,皆由于此,殊为可恨。至于开场纵博,名为窝赌,大干律例,先当严禁。”
侯官《林氏家乘》还特别列出“收族惩贪”规定5条,其中之一曰:“宗族子孙,贫穷必相给,生计必相谋,祸难必相恤,疾病必相扶,婚姻必相助,此家世延长之道也。违者族长会宗子斥之。”(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卷十一《家范》。施鸿保《闽杂记》卷七。)这种家族内相互扶助、相互恤救的原则,有时甚至比政府法令更具权威性和实用性。一些族规还规定,族人遇讼应先在家族内解决,族内不能理而后鸣官。
出于兴族旺宗的目的,族规中往往还立下劝谕和奖赏族人求功名、立学业的规定。
永泰登高山张氏宗祠族规规定:
子孙凡励志勤学者,均予奖励;小学毕业奖大洋20元,中学毕业奖大洋30元,大学毕业奖大洋100元。还规定,凡族中子孙在本 年有喜庆好事者,如上寿、结婚、生子及进学、中举等,要于来 年春节正月初二办荤素各12碗菜肴,贡献于祠堂,以答谢列祖阴德。而该县东坡陈氏宗祠族规,对子孙读书上进、求取功名的奖励更为优厚。民国后,凡毕业于各类学校的族人皆赏给“书灯租”,所赏稻谷数千斤至上万斤不等。
古田杉洋乡余姓家族的族规对族人求学做官作如下规定:
小学毕业,族里出1斤肉、1元脚头钱(盘缠);中学毕业,族里出2斤肉、2元脚头钱;大学毕业,族里出10斤肉、10元脚头钱。反之,当官者要捐银钱给族里,多者达1000元。这些族规,反映旧时在“读书做官”思想指导下,读书人在宗族中享有的权利,以及学成为官后对宗族应尽的义务。
封建礼教下的家族规约,对女子教化的要求尤为严苛。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支配,一些族中训规甚至把家庭裂变的责任都推到女子身上,女子几乎成了家族不和的祸根。福州林氏家族《家范》告诫族人:“兄弟本一气而分,初未尝不爱护,迨既有室,鲜有不携贰。盖妇女达理道者十不一二。分门立户,说长道短,加以婢仆鼓煽其间,则嫌隙遂生,丈夫有纪纲者自不至摇夺,稍一迷暱,即为长舌所使,兄弟从之失初矣。”(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卷十一《家范》)因此“三从四德”成了规范女子日常行为的主要族规内容:“凡女子及笄,须于十六岁以下先令讲读孝经、烈女传、小学,能知大义,方可举行。”(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卷十一《家范》)由于族规推崇妇女讲孝节、当烈妇,守节女子成了家族和社会嘉许的对象。道光《罗源县志》“人物志”,总列人物1151人,守节妇女竟达913人,占80%强。清代福州、连江、罗源、永福一带,曾有“搭台守节”的陋俗。《闽杂记》载:“福州旧俗,以家有贞女节妇为尚,愚民遂有搭台死节之事。凡女已字人,不幸而夫死者,父母兄弟皆迫女自尽。先日于众集处,搭高台,悬素帛,临时设祭。扶女上,父母外皆拜台下。俟女缢讫,乃以鼓吹迎尸归殓。女或不愿,家人皆诟詈羞辱之,甚有鞭挞使从者。”(施鸿保《闽杂记》卷七)有些家族还“藉以请旌建坊,自表为礼教家也。”这种晴天丽日下的罪恶,不知使多**女成了屈死鬼。
在“严男女之防”的口号下,妇女的对外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和束缚。连城新泉张氏家族的族规规定,妇女不许到家庙前看戏,甚至连过渡也不许男女混杂,要“设立男、女二渡”。福州林氏家族规定,男女“不得共囿厕,不得共浴堂。女子不得用刀镊工剔面……女仆无故不得出中门,违者罚其家长。”一些家族还规定,妇女不得跨正梁。
由于家规是家族行教化的“传世宝典”,故旧时订族规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平和一带订公约要由族长主持,交族人议定,形成条文,写在纸上或牌上,敲锣打鼓,公诸于众,咸使周知。后用族产买肉煮饭,供族人共享,俗谓“吃知道”。“吃知道”后,族人必须守族规,不得违犯。各地触犯族规轻则处罚(如罚款、关禁闭、训斥、鞭打),重则处死。浦城房氏家族规定:“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福安湖口村张姓家族,民国初年,有一家儿子不孝,虐待父母,屡劝不改,遂由宗族干预,将此人活埋于张家宗祠里。1949年后,宗法势力被削弱,族规除载诸族谱外,很少有人遵奉。
《上井余氏族谱》新阳镇上井村《上井余氏族谱》,原谱撰修年代不详,于明正统年间因避匪患遗失。今留存旧谱为上井余姓四十一世孙余起鹏主持编修。1989年,曾重修一次(未完稿);2005年,由族人出资第二次重修。
《管前余氏族谱》管前镇管前村《管前余氏族谱》始修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由裔孙余起元、余起庆主持编修。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裔孙余自奋、余必端主持再次重修。全谱共三卷,约38000余字。
《小蕉余氏宗谱》梅仙镇小蕉村《小蕉余氏宗谱》,于2000年3月,由族人聘请吴步韩主持编修,余祥侣作序。全谱173页,3万余字。
《大王公房谱》八字桥乡坑头村余姓《大王公房谱》(原称《琼瑶族谱》),始修于明代,由余七大郎主持编修。清初,由余雨化主持重修。原谱有世系图、本系各地宅基地录、源流、迁移、灾变等内容。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族人聘请王春先生重修。全谱增续世系图。民国11年(1922年),由裔孙余光星主持重修,全谱续清咸丰四年至民国11年的世系图。1996年,由裔孙余孔梅、余唐益、余世杰、余澄等主持再次重修。全谱有源流、谱序、世系图、世传、坟图、历代名人、族规、家法等内容。
《凤元余姓宗谱》西城镇凤元村《凤元余姓宗谱》,原谱失传。1991年,由裔孙余州茂、余承廉等主持重修。全谱约68万余字。
人物生平
余复,字子叔。南宋乾道四年(1168)生于古田县一都三阳(今杉洋镇杉洋村)教育世家。余复祖父余丕,应宁德县城何姓人家之聘为塾师时,携年少儿子余孔惠前往。在塾馆里,孔惠与何家女仁娟同桌共读。仁娟见余家贫寒,常赠银接济,并爱上孔惠。后来,何家认为孔惠虽贫而有大志,将仁娟嫁予余孔惠。
何氏身怀六甲时,其兄至杉洋探望,见胞妹家中拮据,便携返宁德。何氏在娘家生下男婴,这就是余复。因此余复祖籍虽是杉洋,却生长于宁德。
余复七岁就学,十四岁师事宁德名士张翰(乾道二年进士),得其指授,闭门苦读,常至“笔枯手成胝,眼稀目生晕”。逐渐淹贯古今之学,尤精于《周礼》。余复舅舅以甥儿才华出众,怜爱有加,极力资助。
淳熙十六年(1189),舅父为余复筹资赴京应试。余复启程往临安(今杭州)时,余孔惠到宁德码头送行,为儿子吟七律一首:“父子相随只学儒,常将笔砚代犁锄。汝今捧剑趋丹阙,我且安贫守旧庐。酒酌十分休酩酊,路行千里莫踌躇。来年二月花期候(一作‘朝后’),早寄平安及第书。”
绍熙元年(1190),余复中庚戌科进士。策试大廷时,光宗赵览其所对,议论国事见解精辟,称其“直而不讦”,擢为第一。传胪唱名时,进士及第、出身者共587人(从《宋史》载,《文献通考》作557人)。余复进士及第,光宗皇帝召见,对策大廷,见其言谈直率,且不攻击别人之短,甚为满意,擢为第—,并当场赐诗一首:“临轩策士岂徒然,嗣守不基务得贤。尔吐忠言摅素蕴,我縻好爵副详延。爱民忧国毋终怠,厚泽深仁赖广宣。赐宴琼林修故事,朕心期待见诗篇。”余复感激之余,即就《和御赐登第诗》:“风虎云龙岂偶然,信知盛世士多贤。虞庠教育蒙深泽,汉殿咨询愧首延。释褐遽沾琼宴宠,赐诗齐听玉音宣。爱君忧国平生志,敢负周王宴乐篇。”
余复上殿时,将赴试前父亲的殷殷寄语,赠诗勖勉向皇帝一一禀奏,光宗命其回古田谒祖后赴任,授予洪州(治今南昌)军节度佥判官职。余复带着御赐“状元及第”匾及一道圣旨还乡。圣旨中载述余复所授官及对父母的诰封。杉洋宗亲为其撰贺辞:“乔木世家,厚德自百年之积;飞龙上第,高名宣四海之传。”“鹏翼风高,壮万里扶摇之便;鳌头浪暖,居五百人变化之前。”
北宋时期,进士一般都只授九品以下的官职,到宋仁宗时,才有所重用,但前三名者也只不过授予监丞、通判(知州副职)之类的小官。而余复先是被授为洪州(今江西南昌)佥判,不久改官,授为宣义郎佥书镇南军节度判。八年后,宁宗召余复入国史馆任实录兼检讨,官至秘书省著作郎。余复在朝为官十五年,在任时体恤民情,兴修农田水利,修复名胜古迹,政绩优异,但官位不高,到庆元二年(1196)十一月,才特授秘书省著作佐郎(正八品)兼实录院检讨官。终于厌倦官场,于开禧元年(1205)退隐还乡。
途经宁德十八都仙霞岭时,余复题诗(后人镌于石壁)云:“二十年前过此间,旅囊羞涩笔头悭。时来山色与人好,我亦诗肠似海宽。旧事消除身后梦,新声惭愧路旁官。乘车衣锦浑闲事,留取功名竹帛看。”余复在杉洋余氏宗祠左侧建“科名阁”,将书写列祖列宗名讳、科第与仕宦之木主摆置阁中。后又在宁德县城南辟园构轩,觞咏其间。约七八年后,他病逝于宁德县城南门小轩楼,旋葬于宁德九都贵村金嶂山(明坑余家山),入祀于乡贤祠。县城原有状元里,今已废。
先后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及《祭礼》十四卷;《风集渚》、《余状元集》等诗集。
主要成就 闽东状元第一人余复在初任洪州佥判时在蓝田诸族人为其饯行席上说的一通话犹掷地有声:“虽云鹤岭之奇,实种蓝田之玉,银河派别,岂非无源?”余复曾祖父邦宪的坟墓即在杉洋村东头的庵墩,杉洋人俗称“状元墓”。余复授官后曾回古田祭祖,辟楼三间名为“时思楼”,撰写《西庵时思楼记》。
余复从小跟随游学授馆为生的父亲,沿着朱熹曾经留下过墨香的道路,来到长溪即今宁德一带。南宋朝廷以重文轻武为国策,“学校之设遍天下”,贫民学子也有就学的机会,在校的学童“日给官食”,可安心钻研学业。余复成年后,师从闽中名儒、理学家、宁德濂坑的张翰,学业有成。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中心南移杭州,福建学子赴杭州参加科举考试比较方便。故福建“有宋一代人才辈出”得中进士人数达到7144人(录《科举史话》),而杉洋的余复正是沾了天时地利这个光。
过去还有一种古田宁德两县的胰令为了这个状元而争执不休的说法,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古田县志找不出有关状元的记载。
古田杉洋古称“蓝田”,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村落。蓝田溪从村边缓缓流过,为敖江之源。据史料记载,欧阳修、王安石等唐宋大家与蓝田名士有过深交,朱熹曾流寓这里并设书院讲学。距杉洋镇西北3公里的狮岩山麓有座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的余氏蝉林祠,始建于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该祠坐北向南,木构建筑,占地13218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华表门亭、下游廊、前天井、中在厅、后天井、祖祠厅。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双坡顶,风火墙。祠门两旁对联为:“狮嶂钟灵持厚,蝉林流泽孔长”。大门内有华表门亭,门上有如意斗拱,层层出挑以承托屋檐,中间挂一竖匾“状元及第”,坊亭匾额为“蝉林祠文物馆”,文物馆共有馆藏文物300多件。祠堂的主祠厅正殿内有楷书:“檀樾主尚书堂”六字大匾牌。宗祠内的横梁上悬挂有状元及第、文魁、武魁、进士等古牌匾20多块。厅内柱上分别保留有古代楹联趣对24副,整体建筑保存完好。祠前百余平方米的旗杆左右竖立着数十副历代科名旗杆石碣,是蝉林祠世代簪缨,人才蔚起的见证。走进朱红色大门,二进的科名阁上高悬“状元及第”的华带牌,是宋淳熙元年的闽东第一位,也是当朝全国第一状元及第的蝉林祠第九世孙余复的荣誉匾。祠内收藏的余氏家谱,记载着这位状元郎的事迹。余复在《西庵时思楼记》中就说道“吾家自尚书而上,凡累代之祖,下而逮令凡十二世之孙,族属各有封识,其百世之泽也欤”。除了状元余复外,余氏蝉林祠后裔子孙中曾经荣耀地诞生过工部尚书宰相余靖、丞相余深、礼部尚书余象等一批决策朝廷大事的人物,还诞生过五十多名进士。
为什么一个家族仅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历史上会如此人才辈出呢。这就必需从杉洋余氏族人对于子孙后代的培养以及历史对杉洋眷顾上进行一番探究了
公元968年,杉洋余氏的第六代余仁椿,从永贞(现罗源)县令的位子上告老还乡后,虽然口吟“喜遂还乡志,家贫身自安,有田三五亩,种竹作渔竿”,但行动上却是倾尽一生积蓄,殚精竭虑,在村北“相地宜,创学馆……萃山川之秀,额以蓝田”。余仁椿创建的蓝田书院开头为家族学塾,后经多次重建,成为杉洋最高学府,罗集全村子弟入泮读书。余仁椿建成蓝田书院后,意犹未尽,觉得有了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上得起学的物质条件。 “仁椿公留田七十余亩,岁入谷八十石”专供子孙读书及岁时A尝之用。这些田产都是平畴沃野里最好的水田,家族中为其起名曰“油灯田”,意思是为读书的子孙添灯加油,只准轮流耕种,绝不变卖,只许增加,不许减少。每年收成后,除了耕种者必需的抽成外,余下的除了每年祭祀祖先的部分用度外,全部作为家族中子孙读书的奖励。这种奖励,有时数量是很可观的:如果当年家族中只有一人读书,那么此收入就全部归这一人所有,如果第二年有两人读书,就二人平分。如此类推。因此到了后来,读书子孙多了,所分就渐渐减少,于是各分支房又合资购买田产作为本房系的“油灯田”。这样,家族中不管贫富,能发奋读书的子弟都一视同仁地得到全家族的扶植,有不少的学子还能幸运地拿到祖房与支房的双重”油灯奖”。此举为余氏家族子孙后代的读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习俗沿袭几百年,直到民国后期方才式微。
蓝田书院不但占尽风水地利,且两次天赐“先贤过化”。南宋淳熙十一年,名噪闽省的理学大师朱熹到此讲学,周边各地学子慕名云集,蓝田书院成为闽东的理学根据地,杉洋的读书人也因此寄志青云,文风鼎盛。十三年后,因“党祸”之灾,朱熹又再次来到这个偏僻的避风港。他的高弟古田的林用中、杉洋的余隅、余亮,以及跟随他左右的女婿黄干悉心保护与照顾,使他能安心养病讲学,潜心授徒著述。朱熹在此期间为蓝田书院写下《东斋志》,其中有言:“时庆元间避学禁,云集高弟十有八者于蓝田书院曰‘东斋’为础,分赴诸院施教,门人遍闽,邑东有余、李,邑西有黄、魏。诗礼传家,义方有素”(录《福建杉洋村落碑铭·记叙碑》)。
“地经过化便是名山”,蓝田杉洋“自宋至今,守朱 遗训”, “人文崇孝弟,家贫亦业儒”(录民国《古田县志》)。在朱熹莅临的前后十年间,除了余复高中状元外,杉洋就有余隅余亮叔侄,余仁椿六世孙余飞,仕瑜公六世孙余日严,以及余及、余昭攀、余宋兴等高中进士。
自信“胸中造化饱星斗,笔下文字盘蛟螭”的余复当看到自己真的名列榜首之时,难抑心中喜悦,据说曾信口吟哦出:
“银瓶供砚照袍新,笔下千军自有神第一唱名知是我,从来头上不容人”这首诗。
有人说余复因了这首诗受人告发而得罪了天子,最后官职受到贬抑。仔细分析也不尽然,南宋科举是二月发榜,三月殿试,方才选中状元榜眼探花。余复名列榜首,诗也是当时吟的,如果受到告发,就不会在一个月后被点为状元了。实际的情况可以从《余氏总谱志》中找到答案:“余复,少从张翰,学精《周官》,绍熙元年对策大廷,光宗称其直而不讦,拔置第一”。是光宗皇帝看中他的刚正无私的品格才选拔为魁首的。至于说官职受到贬抑更是不了解宋朝的擢官之道,北宋时期,高中进士的一般都只授九品以下的官职,到了宋仁宗时,才有所优渥,但前三名者也只不过授予监丞、通判之类的小官(引自《中国历代选官制度》)。而余复即被授为宣议郎镇南节度佥判,六品官职,算是待遇不错了。八年后,宁宗召余复入国史馆任实录兼检讨,官至秘书省著作郎,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等。至老“官归觅佳胜辟园构轩,以觞门生,咏终天年”(录民国《古田县志·人物传》)。从诗句来看,文句浅俗,不像出自状元手笔,因此余复因诗惹祸实乃空穴来风,属于“民间故事”范畴,不大可信。
纵观中国历史上,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产生状元880多名,但真正能够名垂青史的屈指可数。唐有王维的诗,柳公权的字,宋有张孝祥的词,清有翁同的胆,既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有秦桧的卖国求荣遗臭万年。真正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没有多少了,可见状元也不是神,只不过是读书人的一种奋斗榜样,精神淬励罢了。杉洋三姓三大祠堂的正厅,有设置独特的“功名石”。当族人中有高中状元回到祠堂祭拜祖先时,这“功名石”方才打开,而蝉林祠能够享此殊荣的仅余复一人。当年老祖宗预设此石饱含对自己家族子孙期盼与鞭策,用心良苦。
翻开杉洋《余氏总谱志》,我们还可以查阅到余复其他情况,他的墓在宁德九都贵村金璋山下奥坪,但至今尚无法找到,而宁德旧街当年也曾建树的状元街牌坊也早已了无痕迹了。只有余复在初任洪州佥判时他在蓝田诸族人为其饯行席上说的一通话犹掷地有声:“虽云鹤岭之奇,实种蓝田之玉,银河派别,岂非无源?”
书法造诣高关于余复生平的记载为数不多,然而在有限的史料中,清晰地证实了这位状元郎书法造诣颇高,尤其在隶书方面,堪称独领一席之地。在蝉林祠现存的还有余复的一幅隶书《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宋代书法以行草书的成就最高,楷书次之,篆、隶几成绝响。在南宋、北宋的320年间,几乎找不到可举之人、可举之碑。至于墨迹就更为罕见,故此,余复隶书墨迹就更显珍贵。宋代隶书在整个书法史与隶书的发展变迁史中,地位不高,然则不可或缺。因而余复的隶书尚能为宋代隶书争得一席之地。
人物家庭余复的父亲余孔惠,娶妻何氏,一家人寄籍宁德.余孔惠在余复赴考前曾作诗一首勉励余复:"父子相传力学儒,常将笔砚代犁锄.汝今捧剑趋丹阙,我且安贫守旧庐.酒酌十分休酩酊,路行千里莫踌躇.来年二月花朝后,早寄平安及第书"(《杉洋余氏总谱志》)。
从中可以看出余家当时的确是以笔代锄安贫乐道。所以过去有人故意诋毁余复,说他的父亲早殁,余复是母亲改嫁何家后生的遗腹子等等。甚而把“余家状元何家甥”故意歪曲成“余家状元何家生”,也的确曾骗过了一些不明底细的人.
著作余复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及《祭礼》十四卷,《风集渚》、《余状元集》等诗集(失传),多不传世。
现存清乾隆李拔纂修的《福宁府志》载有余复中状元之时的两篇谢表。
清乾隆版《宁德县志》刊载的一些诗,大多颂咏宁德风光秀色及本邑寺观等。
1995出版的《宁德市志》记载,当余复名列榜首,听传胪唱名时,当众口占一绝:“银瓶笔砚照袍新,笔下千军自有神。第一唱名知是我,从来头上不容人。”并将此诗作为家书送回家中,答其父勉励养育之恩。不幸此诗惹出是非,当朝枢密院权臣韩腚谐鲇诩晌废蚧实劢谗言:“余复一跃龙门,野心勃勃,君前奉承,背后目无皇上,敢吟反诗‘从来头上不容人’。”光宗问明原委后,并不办其罪。此说虽见诸县志,但我以为这是民间传说,宋代读书人受理学影响很深,从余复与皇帝的唱酬诗及现存的《谢状元及第表》中“臣学未闻道,才非过非过人,进山林狂瞽之言,无海岳涓尘之补”的表述可看出,余复是个十分谦恭、内敛的人,不像是“口占绝句”所表现的那种口出狂言的张狂之徒,而那绝句也写得过于直白、粗显,不见文采与功力,不像出于状元之手笔,属于“民间文艺”的档次。
余楍,字生生,号钝蓭,蒙古族,祖籍四川省青神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生于明朝留都南京(今江苏南京),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夏卒于江苏扬州城东琼花观。明诸生,世袭锦衣卫。明亡后,寓鄞之西湖上(今浙江宁波)。其所居名借鉴楼,结“七子诗社”,著有《增益轩诗草》、《遣愁集》等作品传于世。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余楍 别名 :生生,钝蓭 国籍 :中国 民族 :蒙古族 出生地 :南京 出生日期 :1606年 逝世日期 :1685年 职业 :锦衣卫,文学家 毕业院校 :明诸生 主要成就 :诗词 代表作品 :著有《增益轩诗草》、《遣愁集》等 人物简介,家族关系,文献记载,皇明遗民传,蜀雅,康熙版《青神县志》,万历野获编,余生生借鉴楼记,清史列传选·余楍小传,清稗类抄·姓名类·子部,清诗纪事·明遗民卷,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清初扬州遗民诗人研究,栗艇诗集,清代成都札记,文学作品,余楍诗词选,遣愁集, 人物简介 余楍,字生生,号钝蓭,蒙古族,祖籍四川省青神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生于明朝留都南京(今江苏南京),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夏卒于江苏扬州城东琼花观。明诸生,世袭锦衣卫。明亡后,谋起兵杀流贼,不克,逃之江南。参戎幕,又不济,乃寓鄞之西湖上(今浙江宁波)。其所居名借鉴楼,结“七子诗社”,日与诸名士唱和其中。楍年最长,奉为祭酒。时诸名士居湖上者,有观日堂、南轩、岁寒馆,与借鉴楼相望,诗笺往复不辍。著有《增益轩诗草》、《遣愁集》等作品传于世。 明成化庚子年(1480年),其伯烈祖怀远将军、锦衣千户、执金吾、指挥同知,锦衣卫指挥佥事余寘到南京就职;正德戊寅年(1518年)天祖余承恩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嘉靖年间高祖余荫授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后授怀远将军、锦衣卫管卫事指挥同知,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五日戊辰科,怀远将军、锦衣卫管卫事指挥同知余荫进京为巡绰官,与读卷官徐阶、李春芳、张居正共事(选自《隆庆二年戊辰科登科录》),嘉靖甲子年(即1564年)四川乡试录,诏锦衣卫指挥同知余荫将命秩祀恭祝(选自《嘉靖甲子科四川乡试录》);万历年间曾祖余茂发授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锦衣百户。余楍祖上历代居住南京,应授世袭锦衣百户,据说未上任。 余楍,又写作余榀、余杰(注:字形如“杰”字,字上“水”下“灬”,见康熙《青神县志》)。 据《青神余氏家谱》记载,楍公于康熙初回青神祀祖,传《绝句》三首,此公字生生,号钝庵,曾任九门提督,避乱入籍江南扬州,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夏,卒于琼花观。余楍回乡祀祖时,传有《蜀都行》诗作等。 又据《青神余氏家谱》记载,《榀公除夕诗》条目下注:此公不知何祖后,但名既从木,当亦是十一世祖也。故青神余氏族人知有余楍,而不详余榀其人,只是从县志等文献记载的余榀诗中有了解,故不能确认其世系和由来。据各家文献记载,推测余楍和余榀应属一人,姑存待考。 家族关系 始祖根六公余德成,鼻祖余永泰、远祖余祥、太祖余子伟、烈祖余寰、天祖余承恩、高祖余荫、曾祖余茂发、祖父名失考、父亲名失考、余楍。余楍属根六公余德成十一世孙。 文献记载 皇明遗民传 余楍,字生生,号纯翁。眉州人。其先以军功世授锦衣千户。少有大志。以职让弟。攻制萟为博士弟子员。以诗名西蜀。癸未游燕都。燕都寻陷。奔广陵。时清兵攻蜀。千里萧然。无鸡犬声。至无人可杀。斩神庙木偶以快意。复发掘冢墓。取死尸白骨戮之。闻之大恸。徒步至蜀。拾先人遗骸。营窆深土中。然后返吴寓虎丘。复游黄陵。自称道士。葛巾方袍。四十余年不改。七十有七而卒。友人醵金营墓于平山。立石题曰西蜀诗人余生生之墓。与余思复志行相同。衣冠擧止又相似。人多笑之。谓二迂。然皆笃实自好士也。思复,字不远。福建将乐人。亦逸民。与魏禧友善。 蜀雅 余楍,楍字生生,号钝庵,青神人,有《增益轩草》。《施愚山集》:余生生过吴门客舍,自言为梅花作主人,酒间得三绝句云云。《诗最》:钝庵为大司马肃敏公裔,值流寇乱,黄冠羽衣,避难江东,卖古文诗字自给,不喜入富贵门,亦不喜赠富贵人诗,诗工汉魏及六朝,唐近体不屑也,尝过江都与野人高士游。康熙乙丑仲夏,卒于琼花观中,时年七十有九。有五七古诗若干卷,易箦时,嘱甥焦氏付其友张谐石选辑,焦竟失其稿,今新安姚纶如于扇头、壁上搜录遗诗十首入集,不能窥其全豹,通国传为恨事云。倪永清云“钝庵诗,闲情逸致,超然尘表,真鲁仲连、陶元亮一流人。”(《蜀雅·卷四》三十八页) 康熙版《青神县志》 余杰(注:字形如“杰”字,字上“水”下“灬”。《青神县志》中把余楍诗收录于余榀名下,似判为两人,而县志人物传中又无余榀条目。) 余杰,字生生,号钝庵。值流寇乱,黄冠羽衣,避难于江左,卖古文诗字自给,不喜入富贵门,亦不喜赠富贵人诗,诗工汉魏及六朝,唐近体不屑也,尝过江都与野人高士游。康熙乙丑夏,卒于琼花观中,年七十有九。增益轩五七古诗若干卷,嘱甥焦氏付其友张谐石选辑,焦失其稿,新安姚纶如于扇头、壁搜录遗诗十余首入集。倪永清云:钝庵诗闲情逸志,超然尘表,真如鲁仲连、陶元亮一流人也。 万历野获编 英宗亲征时,有宣府龙门卫充军进士张鉴者,诣行在所疏,乞上驻跸宣府,但选将统兵征剿,则兵权归一,号令不二,人有效死之心。上不能用。及景帝登极,镇守山西都督孙安以为言,谓当时若从鉴言,岂有今日之祸,乞量加擢用。下兵部议。帝命鉴为试百户,送大同总兵昌平伯杨供处听调。弘治六年,故兵部尚书余子俊男举人置,乞录其父军功。上命置为锦衣正千户,子孙世百户。今上辛丑,锦衣管卫事指挥余茂发,以考察军政降百户,奉旨仍旧莅事,以从六品得掌司隶雄剧,亦本朝所无。茂发即余寘曾孙也。选自《万历野获编》(卷十五·进士百户)(注:此处“茂发即余寘曾孙也”属错误的记载,包括《明史》都把余茂发的祖父余寰记作余子俊之子,这不仅与《青神余氏家族谱》不符,在1984年7月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出土墓志文物中(余承勋、杨慎、安磐、王一麟等)记载也不符,夹江文物管理所周杰华先生《余母张氏墓志铭考略》中有论证)。另据《青神余氏家谱》:1543年十一月余承恩卒,余承业服阕如京上疏论余子俊子余寘被谪之由,奏上蒙恩准荫一子锦衣指挥佥事。(选自《青神余氏家谱》) 余生生借鉴楼记 鄞之西湖以贺秘监尝游息于此,故有小鉴湖之目。借鉴楼者,故锦衣青神余君生生之寓寮也。生生为太保尚书肃敏公之后,以尚书恩世袭锦衣。其自蜀而徙燕,非一世矣。生生以明经起,思由甲科进取,故锦衣之官虽上而未任。已而国亡,谋结勋卫子弟兵以杀流贼,不克,逃之江南,参人军事。又不济,始来鄞。其时鄞之世家子弟丧职者多,乃相与悲歌叱吒,更唱迭和无虚日。僦居湖上,有七子诗社,详见予作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长,社中奉为祭酒。尝曰:『吾敢谓此间乐不思蜀耶』?爰署其居曰借鉴楼。诸公在湖上者,陆披云有观日堂,宗正庵有南轩,陆雪樵有岁寒馆。生生之楼,皆与相望。诗笺往复,昕夕旁午。盖居楼中者二十年。一日,偶题其集曰「四明余楍」。先大父赠公见而笑曰:『是所谓久假而不归者欤』?生生始而长吁,继而涕泗阑干。晚年尤困。以其女适姚江,挈其孺人往依之。然犹戒诸公封固是楼,无毁伤其薪木。一岁之中,必三、四至。至则启是楼而居之。尝曰:『吾虽死,犹当作湖上寓公,或与诸公相遇于凄风寒月之下』。闻其言者,莫不悲之。 呜呼!古之志士,当星移物换之际,往往弃坟墓,离乡井,章皇异地以死,以寄其无聊之感。方其伥伥何之,魂离魄散,鹪鹑之翮,欲集还翔。满目皆残山剩水之恫,更有何心求所谓清胜之处而居之?然而贤者所止,必无俗景物,遂使笔床、茶灶,永为是邦之佳话。吾鄞城郭之秀,湖上为最;湖上之秀,七桥以西为最。是楼也,适当烟云平远之区,空濛绵渺,宜乎生生之历二十年而不舍也。(《余生生借鉴楼记》始见于《鲒埼亭集选辑》(全祖望1705~1755、顾炎武1613—1682、黄宗羲1610—1695 撰)第二三零页) 《句英士音·拟薤露词·不思蜀》(余使君结社) 出三峨,投五岙。我今不思蜀,此间足寄傲。 五岙多遗民,西台甲乙伦。相与向三峨,以招望帝魂。 望帝远不至,西台空涕泪。竹如意,纷破碎。 诗话:余公生生,为肃敏公后裔,虽蜀人而居燕,以世隶锦衣籍也。甲申后来鄞,与宗正蓭、陆春明、范香谷、童晓山、叶天益、陆雪樵为湖上七子。不减谢翱之汐社。(选自《四明谈助》之《余生生借鉴楼记》。并附词一。) 清史列传选·余楍小传 明大司马肃敏公后裔,世袭锦衣卫,指挥千户。明清易代之际,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川(注:此处存疑,据《青神余氏家谱》记载,余楍之前与青神老家几乎没有联络,清代康熙以前他也没入过四川,故四川张献忠之乱与余楍避走江东没有多大关系)。谋结勋卫子弟兵杀义军,不克,黄冠羽衣,避难江南。参戎幕。复去之鄞,遂家四明。卖古文诗字以自给,筑小楼,署曰“借鉴”。楼临西湖,上结七子诗社,日与诸名士唱和其中。年最长,群奉为祭酒。当是时在湖上居者有观日堂、南轩、岁寒馆,与借鉴楼相望,诗笺往复不辍。居楼中二十年。尝曰:“吾虽死犹作湖上寓公。”自言为梅花作主人。尝过江都与野人高士游。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于琼花观中,年七十九岁。性洁介,不喜入富贵门。亦不喜赠富贵人诗。倪永清谓“钝诗闲情逸致,超然尘表,真鲁仲连、陶元亮一流人。”著有《增益轩诗草》。李调元《蜀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徐世昌《晚晴诗汇》录有其诗。《清史列传》、《四川通志》、《锦里新编》有传。 清稗类抄·姓名类·子部 沛县阎尔梅,字调鼎,明之遗民也。入本朝,隐居不出,著有《白耷山人》、《汧罝草堂》等集。其号甚奇,曰古古,盖重文也。与余楍[古文本字。]之字曰生生者同一新颖,特阎为号而余为字耳。(选自《清稗类抄·姓名类·子部》) 清诗纪事·明遗民卷 余楍,字生生,号钝蓭,四川青神人,有《增益轩诗草》。 卓尔堪明遗民诗:(余楍)好为古诗,有汉、魏风骨。 全祖望余生生借鉴楼记:生生由明经起,思由甲科进取,故锦衣之官,虽上而未任。已而国亡,谋结勋卫子弟兵以杀流贼,不克,逃之江南,参人军事,又不济,始来鄞。其时鄞之世家子弟丧职者多,乃相与悲歌叱吒,更唱迭和无虚日。僦居湖上有七子诗社,详见予作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长,社中奉为祭酒。尝曰:『吾敢谓此间乐、不思蜀耶』?爰署其居曰借鉴楼。诸公在湖上者,陆披云有观日堂,宗正蓭有南轩,陆雪樵有岁寒馆。生生之楼皆与相望。诗笺往复,昕夕旁午。盖居楼中者二十年。一日偶题其集曰「四明余楍」。 李调元《蜀雅》引《诗最》:钝蓭(值明末之乱)黄冠羽衣,避难江东,卖古文诗字自给。不喜入贵门,亦不喜赠富贵人诗。试工汉魏及六朝,唐近体不屑也。尝过江都,与野人高士游,康熙乙丑仲夏,卒于琼花观中,时年七十有九。有五七古诗凡若干卷,易箦时属甥焦氏付其友张谐石选辑,焦竟失其稿。今新安姚纶如于扇头壁上搜录遗诗十余首入集,不能窥其全豹,通国传为恨事云。 又引倪永清云:钝蓭诗,闲情逸致,超然尘表,真鲁仲连、陶元亮一流人。 阮亨淮海英灵续集:钝蓭卖文自给,诗工古体,近体不屑作也。 陈田明诗纪事引蜀诗:平生一冠,破不复补。人号三顶折角巾,钝蓭与赵民服、周蓼恤也。 卢见曾渔洋感旧集小传引愚山集:余生生过吴门客舍,自言为梅花作主人。酒间得三绝句云云。(选自《清诗纪事·明遗民卷》 第二二六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余楍,明末清初四川青神人,字生生,号钝庵。明诸生,世袭锦衣卫。明亡,流寓鄞县,所居借鉴楼,临西湖上,结七子诗社,日与诸名士唱和其中。有《增益轩诗草》。(选自《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清初扬州遗民诗人研究 余楍(生卒年不详)字生生,号钝庵。四川青神人。世袭锦衣卫百户。黄冠野服,隐居江都。(选自《江苏艺文志·扬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余楍:《增益轩诗草》(选自《江苏艺文志·扬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栗艇诗集 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冬,广东遗民屈大均、江西遗民曾灿、四川遗民余楍、安徽遗民闵麟嗣等与寓扬其他诗人集平山堂登高。(汪士鈜《栗艇诗集》卷二) 清代成都札记 清代初年,四川青神人余楍从避难地杭州西湖之畔回到成都,写下一首凄苦哀怨的《蜀都行》,记录了成都在遭受明末清初战乱后的残破凋零景象。他说,自从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成都以后,天空长时间保持阴霾的状态,十天中有九天都在落着濛濛细雨。过去熟悉的风景名胜,自我避乱宁波以来,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被成都人引以自豪的杜甫草堂已是一派萧瑟,青羊宫也只看得见坍塌,亲切的身影已经如寒风下的树叶零落无踪。曾静巍峨壮阔的皇城在残阳和衰草中沉默著,万里桥边如烟的柳树现在也所很少了。举目四望,繁华的锦官城上空飞过队队的野鸡。余楍怀着满腔的伤痛感慨说:“整顿凋残岂无术?但得夫耕妇织无所忧,庶几天命有转移!”(节选自《清代成都札记》第一部分:移民大开发。) 文学作品 余楍诗词选 《中秋后一日曾青藜寓斋燕集》 昨宵对月今宵雨,两日阴晴不可凭。 客里招邀常赖友,山中栖止但依僧。 才高何必愁贫贱,时至无烦感废兴。 几度浪浪檐际水,随风飘洒湿孤灯。 《咏梅》 花时归客怕花残,烽火漫漫道路难。 断送东风多少恨,凭谁留寄一枝看 《绝句》三首 (注:《青神余氏家谱》名《绝句》三首,《蜀雅》名《梅花三首》,《清诗纪事·明遗民卷》名《过吴门客舍为梅花作主人酒间得三绝句》) 其一: 市上何人识故侯?青鞋皂帽称心游。相逢头白留诗别,细雨孤帆下虎邱。 其二: 遄归见说为梅花,邓尉风光蒲眼夸。我梦相随便东去,一夭花压帽檐斜(古音xia)。 其三: 花时归客怕花残,烽火漫漫道路难。断送春风多少恨,凭谁留寄一枝看。 《除夕》诗 (注:《青神县志》收录余榀名下,《蜀雅》收录余楍名下《除夕前二首》) 其一: 放浪无终极,看看岁又更。贫怀生仓卒,心事亦无征。 促酒不成酌,敛衣空复情。萧槭无人喻,振策倚前楹。 孤衷原有属,奴眼未全青。汗漫肆情志,暂遣忧思屏。 回首念妻孥,岂禁心欝憎。悲来不可过,我生相营营。 其二: 营营亦何为?凄恻不碍道。幸恃心洁清,可以对苍昊。 一身经百折,坚贞聊相保。逼侧履荒途,何暇计温饱。 昔也居金华,有如鱼在藻。今者叹流离,不及安枝鸟。 有酒且赋诗,尘氛迹如扫。不学裴晋公,拥炉叹衰老。 (注:“凄恻不碍道”《蜀雅》记作“凄恻不拟道”) 其三:(注:《蜀雅》名《辛酉元日》) 今晨气宣朗,檐次透曙光。春风扇和柔,悠悠袭我裳。 道院自幽静,中庭焚异香。香气何氤氲,随风泛长廊。 我本羁旅人,感此岁月长。孤踪谢尘事,静坐阅班扬。 濡毫改旧诗,开樽引巨觞。磅礴无拘束,颓然入醉乡。 天地气候改,阳和易冰霜。草木渐勾萌,梅花何处芳。 几欲探讯息,林水空苍茫。翘首忆江南,云霞蔚相望。 (注:“云霞蔚相望”《青神县志》记作“云霞蔚于望”) 《蜀都行》 自我之成都,十日九日雨。浣花草堂益萧瑟,青羊石犀但环堵。生民百万同时尽,眼前耆旧存无几。访问难禁泣泪流,故宫荒废连禾黍。万里桥边阳气微,锦官城中野雉飞。经商半是秦人集,四郊廓落农人稀。整顿凋残岂无术,流亡安集诚可期。但得夫耕妇织无所忧,桑麻树畜随所宜。数十年后看生聚,庶几天命有转移。 《句英士音·拟薤露词·不思蜀》(余使君结社) 出三峨,投五岙。我今不思蜀,此间足寄傲。 五岙多遗民,西台甲乙伦。相与向三峨,以招望帝魂。 望帝远不至,西台空涕泪。竹如意,纷破碎。 《赏梅》节选自《晚晴簃诗汇》卷十八。 浃旬雨不辍,凄风日飞飏。庭梅敛光彩,生意何微茫。 天地忽开旷,静院飞晴香。玉色映朝暾,疏影随风翔。 阴极阳未动,气机不可量。百卉亦因时,幸哉化日长。 《过东庄看梅三首》节选自《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梅》437页。 啸傲梅花里,今朝定有诗。软香春暖侯,冷眼月黄时。 坐久混无意,风来每自疑。游蜂莫相恼,付与出墙枝。 《蜀雅》,清代李调元选,孙星衍、黄丕烈编,收录余楍诗词作品十余首:《除夕前》二首、《辛酉元日》、《题张谐石雪巢隐居》、《简友》、《独酌》、《赏梅》、《夜坐》、《新晴得月》、《广陵季春十有三日忆沈子禹甸生日·对酒怀之》、《壬子春仲同家不远游焦山》、《壬戌孟夏听琴》、《候月歌》、《新滩观捕鱼歌》、《蜀都行》、《卜居》、《元日游下钟山即事》、《梅花三首》、《官舍》。 遣愁集 书名 遣愁集(民国排印本·线装存七册) 著作人 余楍,顾有孝鉴定,张贵胜纂辑,倪暹等订正 出版人 商务印书馆 开本 32 页码 260 装帧 线装 描述 本书尺寸:198×133厘米,厚35厘米,半框155×11厘米,约260叶520面。本书为民国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余楍序。余楍,顾有孝鉴定,张贵胜纂辑,倪暹等订正,李维均等参阅。全书分为十四卷,应为八册,现存七册十二卷,缺最后两卷。每册封三均为广告。品如图。
余性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余姓,主要起源于姬姓,东周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余姓发源地据考起源于现陕西凤翔一带,可考据的得姓始祖以姬姓余氏为多。
起源: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余之后,周携王姬余臣(字伯服)的子孙,祖上因政治避乱逃亡到西戎。
后在西戎为官时奉命出使秦国,秦穆公嬴任见由余才德横溢,遂用计留由余在秦国为臣,赐封其为秦国上卿(即宰相)。
由余死后,秦王罢朝三日,为由余造墓三处,后代子孙为了纪念先祖以余名字为姓氏。
扩展资料:
余性是中国百家姓氏之一,据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余姓人口约640余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41%,排名第41位。
人口分布主要以湖北,安徽,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居多。
参考资料:
余姓在正安县的分布:姓氏分布
历史上,余氏基本上是一个较典型的南方姓氏。余氏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陕西凤翔至咸阳一带具体播迁情况因缺乏资料,故难以详考。大致上讲,余姓于汉时迁入安徽的歙县一带,并落籍此地繁衍发展。汉以后,我国南方北方的余姓基本上都在繁衍,但北方要弱得多。余姓有不少迁居浙江、江苏、江西等地。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的望族。又由于北方战乱,余姓南迁不可避免,部分余姓族人迁入湖南、湖北。唐代以后,余姓才迅速壮大起来,并形成东南一带两处望族。余姓迁入福建、广东等地,始于唐末宋时。明清之际,余姓不仅已遍布江南各地,而且北方各地的余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余镐
余镐(生卒不详),字周京,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人。唐懿宗咸通十年(869)进士及第。除校书郎。黄巢乱后回归故里莆田黄石隐居。
2、余靖
余靖(1000~1064年),本名余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北宋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出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出任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跟随名将狄青打败侬智高。
3、余深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
4、余天锡
余天锡(1180-1241),字淳父(或作纯父),号畏斋。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南宋官员,官至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对拥立宋理宗赵昀起到了重要作用。
5、余有丁
余有丁(1526~1584)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申时行榜进士第三人。万历元年(1573)以右庶子领南翰林,次年为国子祭酒,颇多建树,谥文敏。告病辞官回乡后,于东湖一古洞外构筑亭榭,门外种五棵柳树,名“五柳庄”,林园之美,盛极一时。
-余镐
-余靖
-余深
-余天锡
-余有丁
余氏32字辈家谱
本文2023-10-31 01:31: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