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姓“邸”,百家姓里没有?而且新华字典里对“邸”的解释也没说明是姓氏?
这个姓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姓转换而来的。《百家姓》是宋朝年间编写的启蒙读物,以宋王朝的皇室“赵”姓为开头。其中就有很多来自原少数民族音译的姓氏。比如“长孙”是鲜卑族的姓氏,不过后来鲜卑族被汉族同化,使用了汉族文字,姓氏也就变成汉族的姓氏了。如果是在宋以后才开始音译为汉字的少数民族姓氏,那么《百家姓》里就没有。
《新华字典》的容量太小,一些偏僻的知识可能就没有。如果去翻大部头的《辞海》之类的工具书,大概里边就有记载了。
1、邸,作为姓氏读音为dǐ。
2、邸姓源自汉时西域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郄之后。邸姓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主要分布以河北、山西、山东、兰州等地。主要名人有汉时上郡太守邸柱、元初将领邸泽、明代大臣邸鹏、当代著名排球高级教练邸安和等。
2、邸,作为基本字义,一般指有社会地位及有身份人家的住所。如府邸,官邸。
部首:阝 部首笔划:3 字意五行:火
简体笔划:7 台湾笔划:8 康熙笔划:12
拼音输入:di 五笔输入:QAYB 吉凶寓意:吉
笔顺:撇折横折捺折竖邸mansion; the residence of a high official;邸dǐ(1)(形声从邑,氐(dǐ)声本义:战国时诸侯或朝见皇帝时在京城的住所泛指官员办事或居住的处所)(2)同本义 [guild hall]
邸,属国舍也――《说文》
舍燕邸――《汉书·卢绾传》注:“诸侯王及诸郡朝宿之馆,在京师者谓之邸”(3)又如:邸城(古代在京师为郡国诸侯或外藩君主朝觐起居所建的小城)(4)高级官员、贵族办事或居住的地方 [residence of a high official]如:官邸;邸阁(屯积军粮的场所);邸观(邸舍与楼观);邸院(邸宅);私邸(5)店铺[hotel]如:邸店(古代兼具堆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店铺)(6)止,到 [till;to]
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史记·河渠书》
邸余车兮方林――《楚辞·屈原·涉江》邸报dǐbào[court bulletin] 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邸宅dǐzhái[mansion] 官邸;府第邸dǐ ㄉㄧˇ(1)高级官员的住所(现多用于外交场合):
(2)旅舍:店
(3)停:车
(4)屏风
(5)姓
dǐ。
中华邸姓是贵霜帝国四个侯国之一的国王邸就裕的后代,一说贵霜帝国是大夏人建立的,一说是大月氏人建立的,但从血统上来讲,这二者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吐火罗人。
来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时期少康帝给幼子曲烈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该支氐氏的祖先,是上古圣君夏禹王的后裔。
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邸”的地方,这就是“邸国”(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
少康的这一房子孙世代在邸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到了春秋时期,邸国被莒国所并灭,怀着亡国之痛的邸国太子姒巫出逃至邻近的鲁国,并且在鲁国作了大夫。
1、邸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现今分布以河北、山西、山东、兰州等地为多。
2、邸姓源起于两汉之间,隋唐时期见诸史册之邸姓始渐多起来。
3、由于邸姓人中含有他族血统,是故邸姓人多身材高大者。
4、邸姓人以中山郡望为荣,其名人辈出,影响深远。
为什么有人姓“邸”,百家姓里没有?而且新华字典里对“邸”的解释也没说明是姓氏?
本文2023-10-31 00:43: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