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闲王还是河间王
不是一个人物
史记用的是河闲王 刘德 为西汉文景帝王分封的
刘德为景帝第3子
刘德,(前171年~前130)西汉藏书家。汉景帝刘启第三子,栗姬第二子,废太子刘荣之弟。刘德在孝景帝前元二年4月(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闲王。他喜好儒学,衣著服饰言行举止都依仿儒生。山东的众儒生多附于他。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逝世后谥献,又称河间献王,家居咸阳,修学好古,遇事实事是。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闲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闲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河间王刘政为东汉的人
刘政(?-102年),为中国东汉时期藩王之一,封于东海国,谥号东海靖王,于永平元年(58年)至永元十四年(102年)在位,共44年。其父是东海恭王刘强。
刘政德行不佳,其叔中山简王刘焉去世时,刘政“诣中山会葬,私取简王姬徐妃,又盗迎掖庭出女。豫州刺史鲁相奏请诛政,有诏削薛县”。
张衡传记载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
不是真的历史,
历史上有一个刘疆,东海恭王刘彊(“彊”同“强”,25年—58年)。东汉开国太子,光武帝刘秀长子,母为废后郭圣通。
卢萦则是林家成写的小说《凤月无边》(连载在起点中文网)里的女主角。
小说就是描写的东汉初期 一段风云突起的时代,一场生死痴缠的爱恋。
说到这个郭圣通想必大家也应该是知道的,他和刘秀之间的感情啊,话说是这个政治联姻了,所以说还是比较尴尬的,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郭圣通和刘秀的感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其实小编想说,如果不是真的话,那这前前后后的几个儿子又是怎么来的哦,所以还是有感情的,那么又有人问了,这个郭圣通的几个儿子最后的命运如何呢,也就是这个结局又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圣通,东汉光武帝第一任皇后,她能被立为皇后完全就是刘秀与真定王室之间的一场政治交易。当时东汉初立,刘秀本想立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的阴丽华为后,可是因此时东汉四周强敌环伺,内部又有人怀有异心,政权并不稳定,刘秀急需拉拢身边的实权派,而这之中尤以郭圣通的娘家最需刘秀的拉拢,于是刘秀为了大汉的江山,他只得立郭氏为后。
当然,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政治交易,刘秀的心中始终只有阴丽华,所以等东汉政权稳固之时,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就以郭圣通行事有吕霍之风,不可以托以幼孤,恭承大位为由将其废去后位,封为中山国太后,迁居北宫,同年阴丽华被立为后。
建武二十八年(52年),郭圣通因病去世,入葬于邙山北陵。死前,郭圣通一共生有五子,分别是皇长子东海恭王刘彊、皇次子沛献王刘辅、皇五子济南安王刘康、皇七子阜陵质王刘延和皇十子中山简王刘焉。
1、皇长子东海恭王刘彊
刘疆本为东汉开国太子,建武二年(26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刘疆这人虽无大才,但却很聪明,知道审时度势,建武十七年(41年),其母郭氏被废,阴丽华被立为皇后,所以刘疆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他由嫡长子变成了庶长子,再加上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并不太喜欢他,而是喜欢阴丽华所生之子刘庄。
因此,此时的刘疆很聪明的主动提出引愆退身,两年后在刘秀《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彊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的诏书下,刘疆失太子之位,封东海王。
可以说正是因为刘疆自己的主动退出,所以之后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皆待之不薄。在刘疆初封东海王的时候,刘秀就特许刘彊兼食富庶之地鲁郡,并以鲁为国都,一人获封两国,合二十九县,这等恩宠可谓是无比丰厚。之后刘庄登基,刘疆也被厚待,最终也是得以安享荣华富贵,直至善终。
2、皇次子沛献王刘辅
刘辅,郭圣通次子。建武十五年(公元40年),受封右翊公,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郭后被废为中山太后,因此刘辅被封中山王,食常山郡。建武二十年(公元45年),刘辅改封沛王,不久刘辅因被宠臣寿光侯刘鲤(更始帝刘玄之子)擅杀刘盆子之兄故式侯刘恭而牵连,被刘秀关到牢房三天后才被放出。
此后,在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3年),刘辅前往封地。在封地,刘辅因谨慎有节,爱民如子,因此深受封地百姓的尊敬,时称贤王。同时在封地期间,刘辅从不干预中央政府之事,只在封地安心讲解经书,及修书,其中较有名的《五经论》就是他编著的。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六月,刘辅去世。
3、皇五子济南安王刘康
刘康,建武十五年(40年)封为济南公,建武十七年(42年)进封济南王,建武三十年(55年),刘秀将平原郡的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丘六县增加为刘康的食邑。
刘康人不同于他的两位哥哥。在封地期间,刘康是胡作非为,不守法度,肆意剥削百姓,因此在明帝时期,就有官员上书告刘康招来州郡奸猾之徒渔阳颜忠、刘子产等,谋议不轨。只是因明帝顾念他是自己的兄弟,所以并未深究,只是削除他祝阿、隰阴、东朝阳、安德、西平昌五县的食邑。
当然此后刘康并未因这次惩罚而改过,相反是变本加厉。此后刘康就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养奴婢至一千四百人,厩中养马一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奢侈恣欲,游观也无节制,其封地的百姓是被他弄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但是因他始终是皇族中人,所以并未受到什么惩罚,是继续安心的做他的诸侯王,直至去世。
4、皇七子阜陵质王刘延
刘延,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被封为淮阳公,十七年(公元41年)进爵为淮阳王。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刘秀将汝南郡的长平、西华、新阳、扶乐四县增加为刘延的封地。
同刘康一样,刘延也是一个不守法度之人,性格更是骄傲奢侈。在明帝永平年间,就有官员上书弹劾刘延与爱姬谢氏胞兄谢弇以及姐姐馆陶公主夫婿驸马都尉韩光招纳奸诈狡猾之人,意欲谋反,后来明帝查证属实,韩光、谢弇等人皆被诛杀。而刘康因是皇室中人,所以并未收到严重的惩罚,明帝只是将他迁徙为阜陵王,食邑两个县。
可刘延被宽恕后,并未悔改,相反因被徙封,他心生怨恨,反而再次欲谋造反。此后章帝查证属实,遂下诏贬爵为阜陵侯,食一县,同时让一人去专门监护阜陵国,不得让刘延与官吏接触。章和元年(公元87年),章帝驾幸九江郡,在看到刘延的窘迫后,怜悯刘延,于是再次下诏今复侯为阜陵王,增封四县,并前为五县,同时加赐钱千万,布万匹,并将寿春赐予他为国都。二年后,刘延去世。
5、皇十子中山简王刘焉
刘焉,建武十五年封左翊公,建武十七年进爵为王,建武三十年,徒封中山王。永平十五年,刘焉因擅自杀害宠妾,被国相上报,明帝削安险县。章宗元和时期,安险县被归还于刘焉。永元二年刘焉因病去世。
总得说郭圣通的五个儿子结局都不错,虽然有几个儿子都涉嫌造反,但都因明帝、章帝的仁慈得以幸免于难,即使是刘延,他曾数次预谋造反,但章帝都顾念亲情,未对其严惩。只能说郭圣通的五个儿子生在了一个准确的时代,此时东汉的第二任、第三任皇帝皆是仁义之君,皆是重情重义之人,如此他们才能逃过一次又一次的惩罚。
根据谢承的《后汉书》所载:“虞父舒,丹阳太守。虞通《五经》,东海恭王之后。”由此观之,刘虞的父亲是刘舒,官至丹阳太守。而刘虞的先祖,则是东海恭王。
东海王,姓刘名强,又称刘彊,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也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太子。早在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年仅2岁的刘强被立为皇太子。然而,十五年后,即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因刘强的生母、时为皇后的郭圣通“行事有吕霍之风,不可以托以幼孤,恭承大位”,被光武帝刘秀废掉了皇后之位。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皇太子的刘强常常感到担忧不安,便屡次上奏光武帝刘秀,请求退让自己的皇太子之位,而成为一名普通的藩王。但光武帝刘秀因为不忍心,便没有答应。
两年之后,即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经不住刘强的数次哀求,汉光武帝刘秀终于答应了他辞去太子之位,而改立第四子刘庄为太子,即后来的汉明帝。
至此,身居太子之位长达十七年的刘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主动让出太子之位的人。辞去太子之位后,刘强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东海王。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刘强因病逝世,享年三十四岁,谥号为恭,故而史称刘强为东海恭王。
因此,若论与东汉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而论,刘虞的先祖东海恭王刘强显然比刘备、刘表的先祖更为接近。或许也正因如此,到了汉末时代,刘虞还能够拥有着尊贵的地位,担任幽州牧一职。而反观刘备,则家境潦倒,明显不可同日而语。
遗憾的是,刘虞在与公孙瓒的争斗中,不敌公孙瓒,而身死他手。
河闲王还是河间王
本文2023-10-30 23:29: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