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那个朝代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2收藏

家谱是那个朝代写?,第1张

1,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原始人都是通过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大事件。

东北的鄂伦春人,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依旧还在马鬃绳上打结来记事,从打结的数量来分辨家族有多少代人,每个结代表一代,他们把这样表示世代的结绳,悬放放在房梁上,以示崇敬之意。

2,口述家谱

我国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口述家谱的习惯,普通家庭的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先辈的世系,最多的甚至能背出九十多代。比比结绳更为古老

3,竹柬家谱

将家谱写在竹简上,传承下来。现在也有人把家谱做成竹简的姓氏来保存。

4,布帛家谱

将家谱写在布上传承下去。这在古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家谱记录方式。

5,甲骨家谱

即将家谱刻在龟壳或动物骨头上的家谱。源自于殷商的甲骨文,如“儿氏”的甲骨,便记载了一个家族的11代,共14个家族人物,它是极具代表性的甲骨家谱,也算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家谱了。

6,青铜家谱

是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也称作金文家谱。在已发现的商代末年青铜器中,有几个就是记录家族世系的。

7,石碑家谱

是刻在石碑上的族谱。早在汉初,这种家谱的形式就很普遍了。在中华民国的早期,广西南丹县的壕塘村建立了“莫氏哨目族谱”,共有412个字,记载了莫氏家族的世系和起源。与甲骨文、铜文家谱相比,石碑家谱更为成熟。

8,书本家谱

就是常见的印刷成书籍的家谱。这是我国目前最主流的家谱形式,种类数量有几千种之多。

中新社肇庆九月二十七日电 题:莫氏宗亲朝拜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

  作者黄耀辉

  今年农历八月十七是两广第一状元莫宣卿一千一百六十八周年诞辰日。

  来自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以及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莫氏宗亲会代表,与广东省内各地和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区的莫宣卿后裔一万多人,当天聚于莫宣卿的故乡肇庆河儿口镇锣鼓岗的莫宣卿墓前,纪念这位先祖,抄阅不久前从广西容县莫氏家谱发现的莫宣卿《家训》。

  状元祠内,锣鼓声声,鞭炮阵阵,乡亲们杀鸡宰鸭,款待来自远方的亲人。

       十七岁中状元

  唐朝文宗大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农历八月十七,岭南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莫宣卿诞生在肇庆麒麟山下一条僻静的小山村。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父亲莫让仁,博学能文,是岭南八大才子之一;母亲梁氏,生性贤淑。据记载,莫宣卿为遗腹子,因家境困难,母亲怕孩子孤苦无依,便带着他改嫁开建县(今封开县南丰镇)的莫及芝。三岁时莫宣卿开始随叔父生活,他天性迥异,闻言即悟,过目成诵。五岁赋诗,被称为神童,十二岁时举茂才(即秀才)。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八五一年),年仅十七岁的莫宣卿以《兴国论》一文考取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成为两广状元第一人。莫宣卿初留京入翰林,掌管秘书著作,起草机要诏诰。唐懿宗为成全其孝道,封他为浙江省台州别驾(刺史副职)。正当他回乡迎母赴任时,不幸病卒故里。据考,享年仅三十四岁。

      冒险谏诤为民解忧

  据《莫宣卿传奇》资料记载和民间流传,大中十一年起,岭南连续三年失收,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莫宣卿多次向宣宗面陈灾情,请求圣上减租减税,以解民困。

  此时,宣宗正被宦官与朝官之间的争斗搅得是非难分,加上年老体衰,故任何谏诤都听不进。当莫宣卿知道宣宗想吃南方土特产后,便巧妙地将家乡山上生长的薯茛(一种染料用的野生植物根块,味苦不能吃)和大薯混煮给皇帝吃。皇帝分不清薯茛和大薯,将薯茛吃到嘴里,苦不堪言。莫宣卿乘机启奏,力陈岭南贫穷,百姓就是靠吃这东西过日子,现在又不幸连年天灾,数百万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后皇帝准奏,岭南免除征粮三年。

        状元后人才子多

  莫宣卿虽英年早逝,但其原配夫人白氏在唐宣宗大中八、十、十二年分别为他生下了长子莫齐、次子莫楚和三子莫晋。莫晋曾任怀州刺史。莫宣卿的后代繁衍兴旺。

  据统计,目前,侨居国外的莫宣卿后裔约在七万三千人以上。莫氏后裔莫宗尧、莫宗舜、莫天佑在宋朝年间分别高中进士,莫天佑殿试名列三甲。莫休符当过唐融州刺史,著有《桂林风土记》等较早的地方志著作。

  据考证,莫宣卿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最年轻的状元。作为岭南的第一个状元,他在广东的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莫宣卿之后,当地曾出过七个进士。

  一九七七年中国内地恢复高考至今,仅有一百一十多户人家的河儿口镇西村(乡民均为莫宣卿后裔),已出了五十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清华学子和留学国外的学生。

  如今,莫宣卿的故居已被开辟为旅游景区,其位于景色秀丽的龙山省级名胜区正中。当地还准备在莫宣卿墓建造一个具有唐代风格的状元公园,以供世人瞻仰拜谒。

莫氏庄园是清代富商莫放梅祖孙三代居住的庄园。占地七亩,共有房屋70余间,四周以六米高的风火墙与外界相隔绝,是一座典型的封闭式木结构第宅建筑群。作为第宅厅堂,莫氏庄园“小巧玲珑,布局紧凑”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

莫氏庄园是典型的江南封闭式砖木结构建筑群,布局紧凑,小巧玲珑。庄园占地4800平方米,房屋七十余间。总体结构为三组四进,左右对称、前后错落,因袭了座北朝南、沿街临河、前堂后寝的古制。在东、中、西三个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有门厅、祠堂、帐房、花厅、佛堂、厨房;轿厅、正厅、退厅、堂楼厅(包括卧室和女厅);书房、卧室等。

莫氏庄园三座花园错落其间,拳石勺水,移天缩地。花木、水池、曲径、湖石皆成小景,如诗如画,使人赏心悦目。各单体建筑分别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梁架结构,且配以雕刻精美的梁檐构件和华丽多变的廊前挂落,缀以工艺精湛、刀法细腻的木刻、砖雕等,构思巧妙、相映成趣,彰显中国古建之美。

莫氏庄园在陈设上,更集家具、字画、器皿、古玩于一炉,凝结江南文化精华。庄园具有明确的走向和流线。庄园坐北朝南,沿街临河的空间定位符合中国古代居住建筑的选址要求。正门处于庄园东南首,即八卦中的巽位,系青龙、朱雀之向,乃江南风水民居以坎宅巽门定门路之实物例证。坊上置平身科斗拱,广三间七架,通面宽1220米,明间面宽470米,供主人及贵宾进出之用,中间六扇黑漆大门,每扇置门钉纵16路,横140路,总共一万三千多枚,气度非凡。明间内置隐门一对,上有联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博施济众定裕后昆。”,两旁所竖仪仗牌,是莫放梅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遵例入贤官授侯补江苏直隶州知州”后所设。次间面宽375米,是常人进出的地方,兼作莫家门房同时又是莫家子弟读书之所。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向有“第五立面”之美称,莫氏庄园群体建筑在屋顶的修饰上也毫不例外地因袭了古制。飞檐翘角的屋顶,仪门、轿厅、正厅、堂楼屋脊上的龙吻,鲤鱼跳龙门,双狮戏球,龙凤呈祥,刘海戏金蟾,歇山顶上的仙人指路,狮、马等蹲兽,姿态各异,以浩浩蓝天为衬,俨然是一幅名家水墨大手笔,《诗·小雅·斯干》中“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意境,在追求动态美的古建筑设计上得到了生动的再现。点缀其间的三座花园,构成东、前、后鼎足之势,拳石勺水,移天缩地,以玲珑、空灵见长;有法无式,因地制宜,以意境、比兴取胜。总观花园布局,以山石为骨骼,水池为血脉,花草树木为衣冠,笋石依墙而立,随势赋形,各得其所。各种山石小品,皆以神似取胜,如石狮回眸,天狗吞日,雄鹰窥池,报晓雄鸡等,皆在似与非似之间。一丛芭蕉,几支幽篁,构成江南特有的清秀和雅淡之风格。

通观整座庄园,精美的梁檐构件,华美多变的廊前挂件,精湛细腻的砖雕木刻、脊塑等俯拾间比比皆是。建筑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彰显中国古建之美。其完整的园居合一建筑,典型的建筑艺术风格,丰富的清朝遗存家俱等实物陈列,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赞誉。诚如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所言:平湖莫氏庄园具有江南民居特色,小巧玲珑,布局紧凑,这在江南乃至全国也屈指可数。 庄园大门座北朝南,沿街临河,位于整座庄园之东南角,符合古建筑民居大门违避中轴线之传统。沿街依正门通面宽砌有入角式过街门空,屋脊堆以双凤朝阳之彩塑,枋上置平身科斗拱,中间六扇黑漆实榻大门厚约2寸,每扇置门钉纵16路,横140路,总计一万三千多枚,气度不凡。

仪门

仪门,又称塞门或称二门、户。是一座工艺精湛的水磨砖雕门楼。昂、斗拱等均用青砖磨制而成,并用砖榫相衔,工艺精巧。左右门罩上分别刻有德正应和与金镂垂基字碑,兜肚上刻有四蝠捧寿的四蝠(福)图、象征风雅高洁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及“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羽挂印封金”等三国人物故事,砖枋上雕镂着福、禄、寿三星人物和暗八仙等,下枋所雕鲤鱼跳龙门更是栩栩如生,象征登科之喜。门前一对抱鼓石雕有三狮戏球图案。两扇黑漆楠木大门和七十公分高的门槛,则暗示着莫家显赫门第。仪门平时不开,凡家族重大礼仪活动或贵客来访时方打开仪门,以示尊。

八角门

莫氏庄园在门窗的设计和运用中采取了多种手法,并结合环境和建筑功用的区别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以衬托气氛西书房门窗的结构与其它建筑单体就有不同,它以八角形为主,显得轻松和雅致,在门窗上且缀有棂格以增加层次,玻璃的大量运用以改善书房采光效果。

棂格圆门

东花厅的主门与莫氏庄园中其它建筑单体的门的形式又有不同,它是圆形为主线条,然后再衬以精致、灵巧的六边形棂格为补充,营造出一种雅致、活泼的气氛,其灵巧的形式为建筑增添了许多灵气。

楠木门

仪门系采用上等楠木所制,虽历经三个世纪风雨侵蚀,但仍未改旧貌。门槛高约七十厘米,寓意着莫家显赫的门第。屏门

屏门位于正门门厅(即墙门间),与正门外街道(南河头)相对,可闭亦可启,其功能既可以遮挡路人向内张望之视线,又在整个建筑体系中起先抑后扬之作用,待穿过屏门之后,给人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屏门上书有门联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博施济众定裕后昆。

折叠门

折叠门是莫氏庄园中各式门制中又一特殊的门例,出现在许多建筑单体中,如过厅围廊旁连接备弄的两道边门就是采用了此种制式,此外,我们还可在花厅中可以看到折叠门的形式。中的折叠门就是花厅中的一例。充分有有效、巧妙地利用空间,并显现其使用的合理性是折叠门的一大特点。 门厅

墙门间又称门厅,广三间。居中一间称明间,面宽一丈三尺,供主人及贵宾出入用,内置隐门,上有联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博施济众定裕后昆。两旁所竖仪仗牌,是莫放梅(1856~1915)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遵例入资官授侯补江苏直隶州知州后,为炫耀权势而设之左右。门厅左右两间则是常人进出的地方,兼作莫家门房,称东、西塾。

轿厅

轿厅是莫氏庄园中轴线上的第一进建筑。系主人迎宾送客,停轿备茶的地方,故又称茶厅。厅内陈列的绿呢大轿是三品官的官轿,另一藤轿是便轿。院中面北的黑瓦白墙上有阳文鸿禧两字,此墙俗称照壁或影壁,古代又称屏,因它与封建礼仪活动的中心--正厅相对而立,宾客走过此墙与主人开始行相见之礼,以示肃敬,而在古代汉语中萧和肃相通,故此墙又称萧墙。

正厅

正厅是整座庄园的主体建筑,名曰春晖堂,系明朝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之手迹,也是主人议事、典礼、宴请宾朋,举行家族大典的地方。正厅体制高敞宽广,脊饰为双狮戏球图案。彻上明造,通面宽三丈八尺,枋上置平身科斗拱,厅前设鹤颈式轩廊,二十扇高丈尺有余的落地长窗横贯整个开间,夹堂和裙板上的木刻图案含蓄蕴藉,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整堂家具皆采用上品紫檀精制而成,气度不凡,堪称极品。

过厅

过厅,又称退厅,为半亭形式,实为正厅之局部,与正厅明间以屏门相隔。我国古建筑的屋顶通常有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和庑殿顶等,而过厅的屋顶则是较具观赏性的歇山顶。正脊上堆砌着龙凤呈祥,戗脊上砌有仙人指路和龙、凤、狮、马等蹲兽,并绘有暗八仙等图案,厅前挂落上两只木狮,雕工之精,令人叹服。

女厅,俗称堂楼厅,又名云浦草堂。它坐落于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系二层建筑。楼上是卧室区,为眷属起居之所;楼下则是莫氏族人接待和应酬女宾的地方,厅内整套榉木家具造就出一种闲适、温和的气氛。而将女厅置于最后一进,更体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男女内外有别及妇女不登大雅之堂的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道德。

花厅

花厅位于东轴线,故俗称东花厅。类同于邀朋集友之客堂。居中为一落地圆门,由六角棂格榫接而成,工艺精巧,造型别致。室内成套什锦大理石背屏红木家具显得清新、典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莫仲陶(莫放梅二儿子)、莫季萍(莫放梅四儿子)邀集当地权贵、豪绅、文士在此成立诗钟会,经常吟诗应对于期间。 书房

书房位于西轴线上,坐落于前后两个花园之间,故又称西书房,书房主人是莫放梅的二公子莫仲陶。整个书房通过一个博古架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南间为读书吟诗作画之所,书案上笔墨纸砚俱全。北间为文朋诗友、骚人墨客品茗赏景、弈棋操琴之地。前后有花园映衬相伴,景色幽静宜人,鸟语花香,情趣盎然。

账房

莫氏家族在平湖及周边各地拥有良田六千一百余亩,在沪、浙、闽三地开有木行,并有米行、钱庄、布店、茧行等实业,在杭州的西湖边也有其地产。据《平湖县志》记载,当时平均每亩起租粮食在一石左右,可见莫氏家族每年收取租米之数额是相当惊人的。为管理这些资产,莫氏家族在庄园内专门设有收租理财的帐房,自称莫政善栈。帐房内现在还陈列着各式斗、斛、杆秤和当时进口的铸铁保险柜。

厨房

莫氏家族原有厨房四间,每个儿子各占一间。我们现在看到的位于东轴线上的厨房原属二少爷莫仲陶的,其余三间厨房已于六十年代被拆。厨房中的灶头是具有江南民间特色的彩绘三眼七星灶。厨房中还陈列有石磨、水缸、提盒等厨房用品。 祠堂

按左祖右社的古制,莫氏祠堂建于庄园左轴线上的门厅北端。它是莫氏家族祭祀祖宗,缅怀先人的地方。祠堂为单开间,墙上挂有幔帐式神龛,内供诰授朝仪大夫莫公琴楼之灵位等莫氏列祖列宗之牌位。体现了封建时代慎终追运、怀念祖先的伦理道德观。

佛堂

佛堂位于庄园东轴线花厅之西北端,其主人是莫放梅大公子莫孟韬。莫孟韬(1877---1932),讳文堪,字逸安,晚年信佛,号如如居士。年逾艾服,……于是遁入三摩提皈依谛闲法师于宁波观宗寺,后入上海佛教会,早晚课诵,参禅念佛,以求超脱。在佛堂中人们还可以看到莫居士当年诵经时所用的木鱼。

春晖堂

正厅是整座庄园的主体建筑,名曰春晖堂,系明朝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之手迹,也是主人议事、典礼、宴请宾朋,举行家族大典的地方。正厅体制高敞宽广,脊饰为双狮戏球图案。彻上明造,通面宽三丈八尺,枋上置平身科斗拱,厅前设鹤颈式轩廊,二十扇高丈尺有余的落地长窗横贯整个开间,夹堂和裙板上的木刻图案含蓄蕴藉,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整堂家具皆采用上品紫檀精制而成,气度不凡,堪称极品。

云浦草堂

女厅,俗称堂楼厅,又名云浦草堂。它坐落于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系二层建筑。楼上是卧室区,为眷属起居之所;楼下则是莫氏族人接待和应酬女宾的地方,厅内整套榉木家具造就出一种闲适、温和的气氛。而将女厅置于最后一进,更体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男女内外有别及妇女不登大雅之堂的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道德。 电话室

在莫氏庄园东轴线的备弄南端,帐房间的旁边,有一小小的亭子间,里面墙壁上挂着一架陈旧的老式电话机,这就是莫家的电话间。据《平湖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1892),平湖始有电报局;1918年成立了电力企业,有了电;1919年平湖成立了私营永通电话无限公司,开始通电话。

居室

莫葛氏居室

莫放梅之夫人莫葛氏的居室位于东轴线花厅的楼上,共三开间。莫葛氏系平湖豪族丙戌进士、赏戴花翎、四品顶戴二品封典、户部郎中葛毓珊之长女,字湘尹,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卒于1922年;

诰封淑人,覃恩晋封夫人。生四子:文堪(莫孟韬)、文埙(莫仲陶)、文均(莫叔夷)、文圻(莫季平)。

莫季平居室

莫放梅之季子莫季平(1887-1968),名文圻,字邛庐,别署梁园旧客,毕业于浙江法政学校。擅书法,喜昆曲,著有《邛庐诗存》诗集。娶妻沈氏,生四子一女。一九二五年其在庄园东北角三分五厘空地上营造上下两层、广三间的独院住宅,名曰:邛庐,俗称东三楼。楼上为卧室区,楼下为书房兼作客厅。

莫孟韬居室

莫放梅共有四房儿子,无女儿。各以孟、仲、叔、季辈份排列。其大儿子莫孟韬的卧室位于庄园最后一进云浦草堂的东侧。

莫孟韬(1877~1932),名文堪,字逸庵,曾从朱家角赖嵩兰先生习医,一度身任平湖中医协会会长之职,善昆曲、琵琶,闻名江浙。晚年信佛,号如如居士,在花厅西北端设有佛堂一间。妻谈氏,妾王氏,生有一子三女。

莫钟骥居室

莫钟骥,字千里,莫放梅的孙子,莫仲陶之长子,行四,其卧室位于西轴线后花园北侧。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卒于1969年,平湖稚川中学毕业,主营田业,喜养花卉。妻俞氏,字崧龄,同邑俞

肇勲之长女,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生四子二女。

莫仲陶居室

莫放梅二儿子莫仲陶的居室位于西轴线南楼。前间为卧室,北边的套间是家人或亲朋品茗休闲的地方,床、橱等家具皆由红木精雕细作而成。莫仲陶(1880~1960),名文埙,号半聋山翁。娶妻钟氏。钟亡故后,继娶程氏。生有二子二女。仲陶吟诗作画皆善,更以篆刻见长,闲时抽鸦片也是他的嗜好之一。莫仲陶除主营田业外,还兼办钱庄、米行等。

莫子驺居室

这是莫放梅之孙子、莫叔夷之子莫子驺(1911~1985)的卧室,位于西轴线后楼。莫子驺,浙江大学农业系肄业。抗战时,曾与日商共同经营横山洋行。1945年11月任平湖县永丰镇镇长,1946年1月永丰、启元两镇并入当湖镇后,莫子驺升任合并后的当湖镇镇长。

莫叔夷居室

这是莫放梅三儿子莫叔夷的居室,位于庄园最后一进云浦草堂的西侧。左间为起居室,右间为卧室。莫叔夷(1884~1971),名文均。国学生,赏戴蓝翎,中书科中书。娶妻俞氏,系同邑五品衔候选同知俞诵清之次女,生一子三女。除以田业为主外,莫叔夷还经营钱庄、茧行和米行等。

佣人房间

莫氏庄园内曾先后居住着莫氏家族祖孙三代数十口人。因此莫家佣人众多,有的早出晚归,有的则留住在庄园内,住在东轴线帐房间楼上的佣人以伺候老夫人为主,而住在庄园西北角的佣人主要是伺候莫家少爷和**。 东花园

东花园,位于庄园东侧邛庐之南面。此园于1991年重修,除风火墙外其他已非原样旧貌,修缮后取名为婴山,以示其小。园中半廊及楼阁系按莫氏后代回忆后,于2001年按原貌重新复原,修缮所用木、瓦等构件皆系收集之清末旧物移用而成。

前花园

前花园位于西轴线,在书房的南端。湖石假山错落其间,鸡、犬、鹰、狮等兽石形态各异,以神似取胜;缘墙环成一池,池旁植幽篁一丛,桂树一角,梅花一枝,笋石罗列壁前,小巧玲珑,别有一番情趣。江南第宅建筑的典雅与吴中园林的清秀在这里得以完美结合,给人以小见大、芥子纳须弥的美的享受。

后花园

后花园坐落在西轴线书房的后侧,与廊名为清风明月之廊的曲廊相傍,园内有阳文砖雕匾额,名曰:拈花,颇具禅意。园中一石山将空间隔出凸形,沿此转折,下置曲廊,可曲径通幽;上筑走马楼,可倚楼观斜阳。山中植桂树、黄杨,环壁间以腊梅、芭蕉,古藤薜荔攀沿其上。置身其中,情景相隔,心灵得以净化,可感受天人合一的乐趣。

墙门间又称门厅,广三间。居中一间称明间,面宽一丈三尺,供主人及贵宾出入用,内置隐门,上有联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博施济众定裕后昆"。两旁所竖仪仗牌,是莫放梅(1856~1915)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遵例入资官授侯补江苏直隶州知州"后,为炫耀权势而设之左右。门厅左右两间则是常人进出的地方,兼作莫家门房,称东、西塾。       地址:浙江省平湖市人民西路39号       电话:(0573)85022058;85022020       开放时间:8:30-16:45(16:30停止售票)       门票:28元       周边公交信息:       莫氏庄园 - 公交站 39米       途经公交车: 平湖5路       人民东路 - 公交站 261米       途经公交车: 平湖5路       城隍庙 - 公交站 292米       途经公交车: 平湖10路 平湖1路内环       长红大药房 - 公交站 332米       途经公交车: 平湖10路 平湖1路内环 平湖2路/k2路内环 平湖2路/k2路外环       自驾参考路线:从平湖客运中心到南环路,行驶180米;右转,进入南环路,行驶410米;右转,进入零七省道,行驶15公里;右转,进入胜利路,行驶580米;左转,进入新华南路,行驶23公里;请直行,进入新华中路,行驶450米;右转,进入人民西路,行驶530米;到达莫氏庄园

黑龙江省

黑龙江哈尔滨秦氏字辈:“一保清廷瑞宇占庆福承涵念光同聚历代贺昌荣英贤培栋良诗书圣恩长华堂仁礼存群星耀宗祥”。

辽宁省

辽宁大连秦氏字辈:“凤正昌家运”。

江苏省

江苏沭阳秦氏字辈:玉世永镇兴诗立礼守义官仁

陕西省

陕西户县秦氏字辈:“德富乐顺树圣祥荣振春承宗”。

山西省

山西汾阳秦氏字辈:“文光朝极贵世瑞锦天成”。

广西省

广西桂林秦氏字辈:“辅仕高立秀嘉万大珊春志文龙启习方永振久乾坤日月长富贵荣华远祖德积庆祥”。

河南省

河南焦作秦氏字辈:“天云玉树子容发洪振家生”。

天津

天津秦庄子秦氏字辈:越枝诵 应汝文之成 万育国廷克 永德(荫)凤嘉际 云景树明开 庆恩兆义大 辅少步学长

其它

秦氏一支字辈:“百福鸿裕嗣续丕昌其懋修为以本培元”。

秦氏一支字辈:“尚德光先成崇伦达后人传家大友道永远扬声名”。

秦氏一支字辈:“挺克永德凤佳吉”。

秦姓,亦称秦氏。汉族秦姓有两大分支:一支源于嬴姓,一支源于姬姓,秦姓分布很广,以北京、江苏、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居多。少数分布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秦氏和西南地区的秦氏外族汉化的比较多。又其次分布于安徽、贵州、浙江、福建、江西、云南、北京、广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等南方地区。海外秦姓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亚洲还有日本秦氏,日本首相就有姓秦的最后改为日本姓氏。

姓氏溯源

源流一

秦出自嬴姓和姚姓。根据《姓撰》的记载,秦姓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秦姓源于嬴姓和姚姓,是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颛顼和舜帝后代:伯益是颛顼的裔孙。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嬴氏,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伯益。舜帝,姚姓,其后代就以姚为姓。伯益后裔非子的封地秦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秦始建国于雍(今陕西凤翔),其后,国都多次迁徙,先后迁脚邑(今陕西洛川)、平阳邑(今陕西宝鸡)、雍(今陕西凤翔)、栎阳县(今陕西临潼)等地。后来,秦穆公横扫十二国,在西戎初步建立起霸业。但因战国初期经济较落后,又常发生内乱,国力逐渐衰落,被魏国攻取了河西一带(今北洛水和黄河之间)。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逐渐增强,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秦惠王时击败魏国,再振雄风,最终夺回河西,并一鼓作气,

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 秦氏宗祠 大门

开疆辟土攻灭巴蜀之国,夺取楚国的汉中。秦昭王更是不断攻城掠地,使得魏、韩、赵、楚等国元气大伤。公元前227年秦王政纵横捭阖,吞并四方,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故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都咸阳,进一步统一了东南、西南地区。秦朝传了两代十二年,由于施政苛暴,于公元前206年被起义军推翻,而代之以西汉王朝。秦王子婴被项羽所杀。秦灭后,王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为秦氏。这便是陕西秦氏,伯益从而也就成了秦姓的得姓始祖。[1]

源流二

源于姬姓。周文王后代鲁国侯伯禽裔孙的封地秦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周武王时,其弟周公旦被封鲁(今山东曲阜)称鲁公。鲁公后因辅佐周王留在了周都,儿子伯禽接封鲁国,其裔孙中有一支食邑于秦(今河南范县旧城)。后以邑为氏。源于姬姓的秦姓就是由周文王的别子周公旦之非嫡长后裔所开启,其承继并系如下:

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 秦氏宗祠 屋檐

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在位时,把少暤(昊)之墟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北古城)赐分给他的弟弟周公旦,封他为鲁公。后来因周武王逝世时周成王尚年幼,不具独立执政之能力,于是周公旦为了辅佐成王,就让他的儿子伯禽(禽父)前去封地鲁国(今山东西南部,建都曲阜)。伯禽出发前,周公曾告诫他说:“我虽然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说起来应该是地位显赫的,但我依然害怕怠慢天下有贤之士,往往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你现在去鲁国,一定要谨慎,不能因为是王室之后而骄躁。”伯禽到鲁国后,在周公的指点下,尽心治理,且在平叛“三监之乱”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鲁国呈现一派政清居安的景象。伯禽的裔孙以公族为大夫,食采于秦邑(今河南范县旧城),其后人有以邑为姓者,称秦氏,郡望在太原郡。多数的史籍记载认为伯禽的后裔所开启的秦姓为秦姓正宗。如鲁国的秦非、燕国的秦开、鲁国的秦商,均为鲁国秦氏后裔。这便是河南或山东秦氏之源。按鲁有秦堇父,其子秦丕兹,拜孔子为师。秦周、秦遗,,盖秦子之族。又,秦巡之妻秦姬为季公鸟季氏,鲁公族之妹,依当时同姓不婚之礼考之,而鲁为周礼所在之国,则秦氏非姬姓,于鲁为异姓大夫。

源流三

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 秦氏宗祠 对联

外族改姓。源于巴尔虎旗蒙古穆奇德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穆奇德氏祖上穆奇德·罗拔伙世居辽阳,隶属巴尔虎旗蒙古。巴尔虎旗蒙古原居喀尔喀地区,因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张家口一带。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北部),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清乾隆年间至凤凰城葛藤峪定居,后又迁居凤城镇,取汉字“秦”为氏。

金朝抹捻氏以及清朝穆颜氏,后有改为秦氏者。

另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繁衍,成为秦姓一支。

另外出自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群辅录》记载:“舜七友之一有秦不虚,曾并为雷泽之游一”。又据《大姓源流》等有关资料所载,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这说明上古帝舜时期已有秦姓。但因秦不虚之后无世系资料可考,所以,唐宋时期的谱牒学家对秦姓的起源又有以国为氏和邑为氏之说。

源流四

源于外夷。出自古代大秦人(即罗马帝国)来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后汉书》中记载:大秦“西海环其国,惟西北通陆道”,且“东西南北名数千里。有城四百余所。土中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火浣布、珊瑚、琥珀、琉璃、琅玕、朱丹、青碧、珍怪之物”。另外一些地理类或野史杂记中,也多载大秦产珍奇

异物之语。中国史籍所言的大秦其实指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古代与大秦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加强了交流。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奉命以甘英为使者,出使大秦。甘英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今伊拉克)、安息(今伊朗)等国,至安息西界的波斯湾后,因海上天气剧变,浊浪滔天,难以行船未能到达大秦。公元166年大秦皇帝曾遣使带着许多礼物来到中国。晋武帝时大秦国再次遣使者来中国通好。在以后的诸代,中国与大秦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如唐朝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发现,更是名证。大秦人或出使、或经商来到中国后,多因中国物饶民丰、山川秀美、文化高度发达而愿居留,不愿再回去。这些人依从汉人的风俗习惯,便以“秦”为姓。从此,子子孙孙一代代繁衍在中国。这些人就成为了秦姓的始祖之一。如三国时的商人秦纶等。古时西域及欧洲多称中国为秦,后来西方国家称中国为“支那”,即“秦”音的变化。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乞颜氏,为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名称,世居蒙古高原斡难河流域,史称蒙古部核心,其部族后裔的代表人物即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氏,在元朝时期即冠以汉姓为秦氏、齐氏、祁氏、陈氏等。

⑵蒙古族鄂秦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cin Hala,后多冠汉姓为秦氏、鄂氏。

⑶蒙古族墨尔奇特氏,亦称穆奇德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中的“灭里吉歹氏”,后为巴尔虎蒙古姓

氏,始祖为穆奇德·罗拔伙,世居扎鲁特,后迁辽阳。巴尔虎旗蒙古原居喀尔喀地区,后因遭受葛尔丹部族的多次迫害,遂率巴尔虎蒙古族万余族人南下,游牧于今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满清朝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自称为“蒙古九旗”。到了清乾隆年间,“蒙古九旗”族人迁至凤凰城葛藤峪定居,后又迁居于凤城镇,多冠汉姓为秦氏、穆氏、孟氏等。

⑷蒙古族墨尔秦氏,亦称墨勒齐氏,世居台罕(今内蒙古科尔沁罕乌拉高格斯台自然保护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cin Hala。蒙古族、满族墨尔秦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秦氏、莫氏、齐氏等。

⑸蒙古族扎哩特氏,亦称查礼特氏、扎勒楚特氏、札拉楚特氏,世居乌喇特(今内蒙古兴安盟)。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rit Hala。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扎哩特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秦氏、陶氏。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绰克秦氏:亦称察克钦氏,满语为Cokcin Hala,汉义“壤”,世居白尔昆、绰克秦(皆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以地为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秦氏、初氏。

⑵满族多秦氏,亦称多锦氏,满语为Docin Hala,世居黑龙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秦氏、多氏。

⑶满族瑚鼎氏,满语为Huding Hala,世居和罗山秦(今俄罗斯霍尔河流域南岸)。清朝晚期以后有冠汉姓为秦氏、胡氏者。

⑷满族穆颜氏,亦称穆延氏,源出辽国时期五国部之一的抹拈部(抹捻部),以部为姓,满语为Muyan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秦氏、孟氏、穆氏等。

源流七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族克音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克音氏,是达斡尔族的著姓之一,世居黑龙江克音(今黑龙江下游右岸俄罗斯境内科奇河流域)、济沁(今内蒙古扎兰屯济沁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in Hala。达斡尔族、满族克音氏,在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秦氏、何氏等。[2]

源流八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七友之一的秦不虚,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舜帝有七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史称“帝舜七友”,分别是:秦不虚、东不訾、雄陶、方回、续牙、伯阳、灵甫。据史籍《群辅录》记载:“舜七友之一有秦不虚,曾并为雷泽之游一。”在史籍《大姓源流》等史籍中也记载:“舜七友有秦不虚,后人沿续姓秦。”

上古帝舜执政时期便已有秦氏一族。但因秦不虚之后无世系资料可考,所以,唐、宋时期的谱牒学家对秦氏的起源又有以国为氏和邑为氏之说。

得姓始祖

秦非子,嬴姓,始祖大费(伯翳、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又助舜训练鸟兽,舜赐姓嬴。祖先恶来、女防、旁皋、太几、大骆,恶来是商朝大力士,军队统帅,第一猛将之一。

各支始祖

秦志:字文瑞号颐安,正统八年癸亥生,嘉精癸巳九月二十九没,寿九十一,恩赐冠带寿官。公乃湖南长沙印塘秦氏始迁祖。长沙印塘秦氏乃北宋学士秦观字少游之后裔。少游公为毗陵秦氏始祖,五传至秦宗迈字益之,游太湖西山爱山水之胜,卒葬西山缥缈峰之阳飞仙山。子秦逊字君显,庐墓遂定居安仁乡,始为洞庭始迁祖。再传至毗陵十七世、洞庭十三世文瑞公袭叔屯长卫,于明成化年间迁居长沙印塘地方。

秦锤光:册名光锤,字作高,号东莱。道光十六年丙辰正月初三亥时生,寿八十。民国四年乙卯六月初一未时没,葬南陵西乡五都三区汪塘冲东花山。公乃长沙印塘秦氏秦志十四世孙。咸丰年间,驻防南陵的清朝湘军守将陈大富,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围困城中达一年半之久,突围后,很多军官士卒解甲归田,定居于南陵城乡。不少长沙的殷实富户也迁到南陵,乘兵燹之年,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纷纷贱价购置田庄。作高公亦是此时迁居,广置田产并修建了秦氏宗祠。作高公乃南陵县湖南籍秦氏始祖。

秦商:字子丕,鲁人,世居曲阜县,乐善慕道,从事孔子,贤列七十,唐封上洛伯,宋封鄄城侯,明嘉靖时封冯翊侯,於周敬王十四年冬十月十五子时生,於周考王十七年秋八月癸丑日卒,葬山东尧州府曲阜县东岭山。

大义秦商

元配:言氏,赠夫人,於周敬王十六年丁酉六月十七日子时生,於周定王九年辛巳十月十五卒,葬兴子丕公合墓。子二:秦辉、秦耀。是为湖南益阳秦氏始祖。

秦冥秀:原名圯,字鼎铭,号发祥,谨按公为我山东一派祖,商公五十四傅,像公之四子,世居江苏洞庭,官至翰林学士,当明建文初,以疾告归,后因靖难之乱由洞庭西秦徙居永州零陵咸阳里而家焉,遂为永之一派祖,上溯商公则五十五傅矣。元至正十四年甲午正月十五日寅时生,寿八十三岁,明正统元年丙辰三月初三日卯时卒,葬永州零陵县咸阳里地名独田铺老鸭公头子山午向。元配:蒋氏,赠夫人,元至正十六丙申二月初七日酉时生,寿八十岁,明正统元年丙辰二月十五日酉时没,葬合夫茔同向。子四:秦添佐、秦添佑、秦添祥、秦添瑞。佐、佑、祥另详永州支谱。湖南益阳秦氏一世祖。

秦道建:官名炽,号赐谷,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八月十五已悍生,南直常州府江阴县二十一里大胥王土地下人氏,明朝时期任福建延平府三府,寿八十二岁,明正统三年茂午二月十八子时没,葬基南招穴上屋嘴爹公山丑山未向兼癸丁有碑墓表载本傅。元配:苏氏,江南人,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正月初一寅时生,寿七十六岁,明正统二年丁巳四月十一巳时没,葬同夫山向。子一:秦映霞。是为福建秦氏始祖。

世系

(1)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名姬夋,又名姬夔kuí)—契(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商朝首任帝王)—太丁、外丙、仲壬

(2)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

(3)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夙

家谱是那个朝代写?

1,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原始人都是通过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大事件。东北的鄂伦春人,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依旧还在马鬃绳上打结来记事,从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