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果拒绝皇帝的赐婚会是什么后果?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4收藏

古代如果拒绝皇帝的赐婚会是什么后果?,第1张

古代婚事由父母做主,女儿没权力拒绝,只有劝说父亲去拒绝。一般父亲是功臣或者高官才会赐婚,这样的人跟皇帝比较亲近,可以去拒绝皇帝。

  通常皇帝在赐婚前要和大臣商量的,要了解一下女儿是否已经定亲,然后表示自己赐婚的意愿,这时大臣可以婉转的拒绝皇帝。

不过一般也有临时赐婚的,这样被拒绝的话。皇帝会非常没面子,所以轻的话就贬职,重的话,就会抄家了,不过一般很少。这要看皇帝的胸襟如何。

赐婚的对象,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功臣之后,皇室联姻对象多为功臣的后代子弟,这个是历代皇室的联姻主要对象

2世家大族子弟,这个主要在东晋,唐代比较多见

3处于巩固联盟,安抚附属国,清代最为明显,清代公主多嫁到蒙古各部,以科尔沁最多,号称北不断亲

抗婚,这个比较少见,但没有因此被杀的。主要原因是强势君主时,赐婚对象不敢拒绝(这不是一个人得问题,这关系到一个家族)开明君主时,君主往往能体谅抗婚对象,而弱势君主根本就对此无可奈何。拒绝皇家联姻历史上有这么一些例子。光武帝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刘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刘秀想把姐姐嫁给宋弘,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只好放弃。

东晋时期,皇族司马氏多次想与江东士族联姻(顾,陆,张,徐)结果屡次被拒绝,皇帝竟无可奈何。

唐代时历代皇帝都想与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等五姓七家联姻。结果名声最大的崔氏,卢氏郑氏屡次拒绝,搞得李世民都叹息说:“我想嫁个女儿都很难啊”

姓氏起源——来姓

来姓起源:

一、出自子姓,是汤王后后裔。商王族支孙食采于郲(今山东黄县东南,一说在河南荥阳东),其后遂以封地名郲为姓,后因避难去邑为来姓。见《唐书宰相世系表》。参见《史记殷本纪赞》。路史:系出子姓,殷商之子孙。

二、传说大禹的后代。

三、商朝莱侯的后代,莱侯曾与太公争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后莱侯之子浮柔跑奔至棠(一作唐,在今山东鱼台东),遂有莱氏,后去草头作来氏。 郡望堂号:江都郡 姓氏家谱:萧山来氏家谱 历史名人:来济, 来曜, 来秉奎 下面是我们山东寿光的家谱上的序:来氏序者,序来氏也。周有来章,汉有来歙,唐有来济。来氏之姓,自古有之,非一世矣。即今之世,登莱莒州、益都、朐邑、乐安、寿县,来氏之姓,渤海(这儿还有两个字,我不认识)。嗟夫!古今之不同,典籍之不明者,闻吾姓,愕然惊,哑然笑者,真犹蜀犬吠月,粤犬吠雪,少所见而多所怪。坐井而观天,非天之小,实所见者小也。余自少时,至职参髯澹��淦自啤N沂俏颐悄嵌�牡1世,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是第11世来笑山(字秀春),现在有这位先祖的墓碑,是同治三年岁次甲子五月立石。我们那儿的排辈是这样的:朝城凤常庆,延寿建庭恩。我是延字辈。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资料:萧山来氏,属于子姓,由于未入《百家姓》而被人视为不是古姓。其实,来氏在史传中早有所见,东汉云台28将中就有来歙,因战功被封为征羌侯;三国时蜀有来敏,学识为时人所称;唐朝来氏入仕而有名者更多,甚至有人冒姓。但因谱系失传,世系不易贯穿。据现存《萧山来氏宗谱》所载,萧山来氏是两宋之间,由河南鄢陵迁来,卜居萧山,繁衍生息,成为大姓。来姓后裔有分布四川、湖北、陕西、山东等地者,也有返迁回河南者,惜难详考。从现有资料看,萧山来氏的世系,派脉、事业以及繁衍沿革尚能研究其概貌。 萧山来氏的繁衍外迁 萧山来氏向外省繁衍,大约在宋代后期。始祖来廷绍之幼孙来师周一支,迁回河南洛阳,也可能有回鄢陵老家的,但文献不足,无可征考。据《洛阳来氏家谱》序所记,在明代中期,来氏家族自萧山迁入洛城,至今四百余年,洛阳来氏的始祖名无考,字承甫,迁洛后住城内西北角仓街,卒葬城北金家沟村西,为洛阳来氏一世祖。冢前有碑,相传至五世,有来思信者又迁至距洛阳西南四十里地的延秋村。延秋是唐武则天的避暑盛地,因希望延缓秋凉而得名。洛阳来氏至今已有二十余世,现有二百二十余户,人口近千。洛阳、延秋来氏的前十二世,据延秋来布周考列如次: ①来承甫 ②③④失考 ⑤来思信明末避乱,由洛阳迁延秋 ⑥来秉乾 ⑦来焕 ⑧来迎祺 ⑨来大生来廑生 ⑩来百龄 ⑩来加禄来加福 ⑩来宗有清嘉庆十八年携三子赴陕州 三子太和、遂和、三和(后由陕州迁咸阳)。 洛阳来氏族人有传代排字,在重修洛阳来氏家谱后附有一大段联句称: 来氏祖籍本萧山, 洛城、延秋一脉传, 至十二世有“宗”字, “景、志、朝、大”不一般, “会、启、英、华”归一支, 原定辈字已传完。 民国年间经商议,续十六字作规范, “增、福、延、庆”承华后, “克、绍、祖、武”紧相连, “尊、师、重、道”接着续, “光、耀、家、庭”四百年。 谨遵祖训勿更改, 重名重字应避免, 续字用尽无以继, 后人共商再续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①宗字之后有景字、志字和朝字、大字两种排法。 ②据传民国年间有孟县(现洛阳市吉利区)来敬斋过延秋时与族人相议,后续十六个字。 ③十六字排辈估计能传四百年。这一首小诗说明了洛阳地区来氏的渊源、字辈,有重要资料价值。萧山来氏曾有繁衍至四川者,历史上知名者为哲学家、思想家来知德。来知德字矣鲜,号瞿唐,别号十二峰道人。其祖先由萧山迁出,先至湖北麻城。元末时有来泰者由楚入蜀,居于梁山,成为蜀地来氏之始祖,在古之贤等所撰《瞿唐先生年谱序》中已言明其事。其世系如次: ①来泰(元末由楚入蜀,居于梁山。一②来均受一③来晁富一④来志清(以上四世均“潜隐未仕”。一⑤来昭宜良令-⑥来尚廉“好施予”-⑦来朝“拾金还主”-⑧来知德配倪氏,有子二人-⑨来时敏来时升邑廪生-⑩来许来谒来译邑廪生。 其中的来知德是蜀地来氏的第八世,生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卒于万历三十 二年(1604年),享年80岁。来知德专研《易经》,自中举后即隐居万县求溪山中,达30年,生活于“不庐不扇,忘食忘忧”的状态中,著有《省觉录》《省事录》《理学辨疑》等,尤以《周易集注》十六卷更为著名,来知德著此书先后经29年,成为易学研究中重要著作,甚至有“来氏易”之说。来知德在《明史》有传。 洛阳来氏和麻城来氏中有向西迁至陕者。如洛阳来氏第十二世携子赴陕州,麻城一支在入蜀途中也有可能向西北经郧西入陕。今人陕西505集团总裁来辉武虽已难追述其始祖渊源,但据本人函告祖籍湖北省郧西县,民国初年其祖父为逃荒,辗转曲折到陕西定居,来辉武即出生于陕西周至县尚村乡,则陕西来氏或亦为萧山来氏之后裔。 在河南除洛阳外还有南阳、柘城等地有来姓族人,其中南阳有上来村、下来村。 据洛阳市志办来学斋编审函告,他的老家是三门峡市、灵宝市阳平镇裴张村下的一个自然村名小阎村,全村400余人,均为来姓。据说小阎村来姓一族最早由洛阳迁来,是洛阳来氏第十二世来宗有于清嘉庆十八年携三子,先移居卢氏,后又迁小阎村。来学斋提供了一篇他的某老师所撰《小阎村的变迁》一文。 文中曾说到村址,在阳平镇的最东边,位于温和、东仓二河交河处的西岸。该村南端高圪塔处,有一座老窑院,住着张、严、来三家人,后来由于窑院倒坍,住户迁到河边外居住。河边与窑院相比,地势较低下,因此被称为“下村”。 下村后来又添一阎姓居民。老阎有一子,聪明能干,在邻村稍有名气,广称“小阎”。时间一长,都以人名代替村名,与下柠并称。张、阎二姓,后来败退……只有来家,人丁旺盛,久传不衰。…… 来姓是不是山西洪洞县移民说法不一.根据来应元(90岁)、来天均、来石固共同回忆、判断,来姓不属于大槐树下移民,其理由有三:一、从老爷庙石碑分析。村东北五百多米处有一老爷庙,上层塑着关羽的坐像,石梯十八阶,铺得非常讲究,是李自成在河南那年修建的。有一石窑炉是清同治十二年刻凿的。下层立一建庙石碑,捐资者90是来姓。石碑立在本村老爷庙内,若来姓是洪洞县移民,在碑文中一定会加以叙述,未叙述,就不会是洪洞县移民。二、爷爷堂古柏可证明。村中爷爷堂边,长一株两人合抱不严的古柏,其历史千年以上。而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下移民令,至今只有610年。三、官坟古柏也可作证。在村东南处(铁王河村东)是来家的“官坟”,坟内曾长柏树几十棵,大的树龄在700年以上。原来来氏,分为七门。大门迁住卢氏村官附近,迁走时潜带“来氏家谱”,至今追查不回。 来氏受姓 公元前十六世纪,夏王桀残暴无道,众叛亲离。商汤带领一些诸候,发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被商汤军队追赶后俘虏。商汤将夏桀囚禁于南巢的亭山。后夏桀亡,商汤大胜,把山东莱州分封于各诸侯。到了春秋鲁襄公六年,莱国(今山东黄县东)被齐侯所灭。从此即以国为氏,去草为“来”。这是来氏受姓的一说,《来氏家谱》持此说,后二十二世孙来鸿瑨撰《来莱辨》以驳正前说,并称“来氏子姓,系出于郲。” 来氏受姓,早于我国宋代的《百家姓》,它虽然被摒于《百家姓》之外,但是来氏后裔遍布世界,许多著名姓氏书都备载来氏渊源。 大量的史料表明,来氏系出于殷人玄鸟之裔,他以王侯将相世系蝉联。同虞帝后裔的姚姓、黄帝后的姜姓、周王后裔的姬姓一样,是我国的华夏族的“子姓”。 来氏历经战国、秦朝。齐国时有来章,楚国有来英。西汉时的来歙,因征陇蜀有功,封为征羌侯。三国时的来敏,官典学校尉。来军为羌维参军。隋朝的来护儿官至泉州刺史。唐朝来恒为中黄门侍郎,来济为唐高宗永徽时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宋代有来之邵,字德高,哲宗朝为殿中侍御史。来子时,字以中,绍兴初授袁州通判兼劝农营田事,他的孙子来廷绍,为萧山来氏始祖。来氏南迁萧山定居长河 公元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使南宋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嘉泰二年(1202年),萧;山始祖来廷绍,出任绍兴府事。渡西陵时得了急病,未赴任而卒于萧山祗园寺僧舍。葬:在萧山湘湖方家坞。南宋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辛弃疾给他撰写墓志铭:“来廷绍,字继先,号平山,原籍河南鄢陵县,为萧山长河来氏之祖。绍兴二十年(1150年)六月”生于江西袁州。”那时,南宋王朝苟安于江南,当权者终日沉湎于声色•,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廷绍…“幼负奇才,忠愤激烈”,常念祖宗之耻未雪,时时不忘中原的河南故都,故自号思洛子,但壮志未酬而身先死。 来廷绍曾结识比自己年长8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多次促陈诣阙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的方案,均未被采纳,而“朝廷恶其切直”。自此以后,廷绍晦迹读书,志益奋激。绍熙四年(1193年)和陈亮同中进士,当时的士大夫都说:“来、陈俱登第,恢复有期矣!”但不幸的是陈亮未及上任而卒,使廷绍失去了亲密战友。欣慰的是,两年后,廷绍又结识了大词人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主张抗金,对妥协投降谬论力加驳斥,写下了大量豪情满怀、慷慨高歌的词篇。这些词充分反映了他渴望挥师北伐,恢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的爱国热忱。这对来廷绍感染很大。辛弃疾也非常佩服来廷绍的爱国之情:“庆元龙飞,始交于予。予爱其忠义,恋恋如骨肉”。 庆元五年(1200年),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来廷绍出任朝散郎直龙图阁学士。翌年,廷绍以宣奉大夫出知绍兴府,辛弃疾非常高兴,喜曰:“来君来,事济矣,祖宗耻,可雪矣!”但还未出任,就在萧山病倒,而且病情十分严重。嘉泰二年(1202年)十二月十五日病殁于萧山祗园寺,享年53岁。来廷绍曾在病中,仍未忘怀故国,作《祗园临终诗》一首: 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气渐消磨。 昨曾饮药疑尝胆,今天披衣似挽戈。 吩咐家人扶旅榇,莫教释子念弥陀。 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呼三渡河。 来廷绍死后,葬于湘湖方家坞。由其子师安、师周延请辛弃疾为父作墓志铭。辛弃疾怀着极为悲痛的心情撰写了墓志铭:“又卒矣!呜呼,岂天下之不欲平治天下也哉! 不然,胡为来、陈相继而殁,已焉哉!”(注:陈指陈亮)。墓志铭分为志和铭两个部分,其铭曰: 壮志愤愤兮扶社稷, 忠诚烈烈兮贯金石。 怀抱郁郁兮未获伸, 友义思思兮同扶策。 皇天不整兮夺其年, 国步艰难兮谁共力。 湘水苍苍兮荫佳城, 千秋迢迢兮知来宅。 辛弃疾所作的墓志铭概述了来廷绍一生的经历,充满着对死者高尚气节的颂扬和悼念,寄托了作者对来氏的哀思、怀念和崇敬。再者,墓志铭中“庆元龙飞,始交于予。予爱其忠义,恋恋如骨肉”充分说明了辛弃疾与来廷绍的深厚友情。(注:庆元为宋宁宗年号,公元1195年)来廷绍病故,由他的长子师安守墓,占籍萧山,卜居冠山之阳。师安在萧山长河,生下七个儿子,存三人:大德、大震、大圭。 长河为萧山西部古镇,北滨钱塘江,东邻铁陵关,西连浦沿镇、闻堰镇,南通湘湖水。冠山海拔16l米,是长河的象征。萧山来氏的祖先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兴旺发展。来师安之“占籍萧山,卜居冠山”,这是来氏在萧山定居的奠基之始。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按大宋王朝“限田定制”,绍兴府事来廷绍可应得“限田”百亩之数。但是,到了他孙子一代,即来长河十二三岁时,这百亩“限田”仅有七亩。由于本地豪民孔德祖“阴萌嫉妒”、“妄意生事”、“擅行科率”,竟把来长河这仅有的“七亩”田,也勒令“出助役田”。这一恶劣行径,致使来氏无法在萧山立足。当时来长河虽然尚未成年,但为了不受孔德祖之辱,在他的内侄邱本高、眷弟任庸相和国子监助教曲江张经的支持下,“持祖父诰敕陈诉”,经都司、宪台判定,孔德祖已构成“科勒役田”之罪,并勒令其“不得再有妄意生事……” 上述“役户孔德祖妄自科率,胁勒大德出助役田”一案,转县审理台判执行后,使当地豪族对这个南迁的来氏不敢再轻举妄动了,成了民间传说中的“飞来鸟战胜地头蛇”的故事。 据邱本高的《宋处士长河散人来公墓志铭》、张经和任庸相的《附限田状并二跋》语云:“元贞二年岁次丙寅二月初一日,君子来公年七十有二……而亡。”“公讳大德,字维守”,“大父廷绍”,“父师安,娶李氏,生七子.公则长男也”,“自七八岁,则明敏严饬,无复童心。十二三则温良正直,有成人之德。”“里有豪民孔德祖,科勒役田。公持祖父诰敕陈诉。明证罪恶,人咸直之……” 这段“志文”和“跋文”,不但表明了来氏在萧山的权力地位得以确认,而且还给没有入《百家姓》的来氏留下一个空间,保障了南迁到萧山的来氏繁衍发展的自主性。 来长河未出世之前,萧山以西七里的地方,称“夏孝里”、“夏孝乡”,长河公出世后,人们便用他的名字更换了“夏孝里”、“夏孝乡”的地名,称之为“长河”。 长河古为越地,周秦以来为会稽郡所属,隋唐以降为越州永兴县属地,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始有乡的建制,明清以后隶属于绍兴府萧山县,民国仍之。建国以后萧山划为杭州市属县,长河则为杭州萧山属镇,1996年又划为杭州滨江区所属。 迁萧前鄢陵来氏五代 萧山来氏的祖先起源于河南鄢陵(鄢陵是春秋时郑伯克段于鄢的故地),据《萧山来氏家谱》记载:来氏河南五世如下: 第一世:来大户,字仲实,宋开封府鄢陵县咸平乡淮安里人,配李氏,子一,名为来之邵。 第二世:来之邵,字德高,哲宗朝为殿冲侍御史,落职知英州,配高氏,子一,名为来时。 第三世:来时,字以中,绍兴初以李光推荐,授予袁州通判兼劝农营田事,因李光与秦桧议事不合,秦桧讽御史何铸劾光谪琼州,时亦遭贬,配钱氏,子一,名为梁叔,卒年五十四。 第四世:来梁叔,字国材,以父为秦桧所抑,隐居不仕,配王氏,子一,名为廷绍,卒年五十八。 第五世:来廷绍,字继先,即迁居萧山为第一世祖。 来廷绍这一支,估计是宋朝南渡时的随迁户。他的祖父来时,宋高宗绍兴初年曾;在江西袁州任官,廷绍即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生于袁州,宁宗庆元六年(1201年)廷绍被任命为绍兴知府,从杭州渡江至萧山西兴时得急病,未能赴任,卒于祗园寺,葬于湘湖,直系亲属定居萧山,奉廷绍为萧山来氏始祖。当时可能有一部分族人先行至绍兴,也就定居于绍兴,所以新编《萧山县志》在《姓氏》章的《部分大姓来历》一节中曾有记载说: “来姓:祖籍河南鄢陵,随宋室南渡,定居绍兴。后分两支,一在绍兴,一居本县今长河乡的长河头,后又分支于今浦沿及闻堰乡等地。全县有1.6万余人,长河一地即达5000余人。” 这一记载与我的推测有所出入,县志认为萧山来氏是由绍兴分支而来,我则根据始祖来廷绍的行踪认为绍兴一支是由萧山分去,或者说南渡时有一支到绍兴,另一支由江西转萧山,但因缺乏足够文献,只能存疑了。 我过去只从家谱上得知萧山来氏来源于河南鄢陵,但未作深究,1983年在《萧山县志》定稿会上遇到河南方志学家杨静琦女士,承相告鄢陵来氏为萧山来氏之始,并邀任《鄢陵县志》顾问。1989年我亲赴鄢陵,当地修志人员相告,该县姓氏中确有来姓,其族人多居住于本县来家村。近年为更多了解来姓,曾函询鄢陵县志办张嘉波主任,经调查后回函相告说:“鄢陵县城西陈化店镇丁集村尚有来氏一族聚居,有30余户,200余人,但始居年限不详。估计两种可能,一是南宋时鄢陵来氏南迁萧山时所遗留,一是后来又由萧山迁还河南的一支。” 总之,河南既是萧山来姓的始源,也是萧山来氏繁衍外省的重要省份。

一、对昔日恋情的伤悼

据有关资料记载以及从纳兰的词作中窥探,纳兰曾经有过一场刻骨铭心却最终痛失所爱的初恋。清人笔记《海沤闲话》据《赁庑剩笔》节录了这个故事: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宿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室,果得一见彼姝。而宫禁森严,竟和汉武帝重见李夫人故事,始终无由通一词!怅然而去。姚鹏图在《饮水词集·跋》中也说到容若这桩恋情,谓所恋被夺入宫者即其表妹。此说和《赁庑剩笔》可为互证。[2]

阅读《饮水词》时,我们很容易就会注意到被多次提及的“回廊”这一意象,而在这些词作中全部都体现出纳兰追忆着与恋人从相爱到别离的凄美爱情的相近主题。诚如意象派诗人庞德认为,意象就是表现“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杂经验”[3]。而这种意象是具有真实性和连贯性的。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见回廊。[4]

从“持觞”二字可以看出,纳兰引用了辛弃疾《蝶恋花》中“劝客持觞浑未惯[5]”的典故,这说明了词人所追忆和暗恋的是一个侍女(宫女)身份的女子。但遗憾的是,这个女子已经不在身边了,词人感到了无限的凄凉,并为失去她的消息而寸断肝肠。词人是曾经在梦里和她于回廊里偶遇,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连这样相遇的机会也没有了。

金缕曲生怕芳樽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灯相伴。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问愁与、春宵长短。燕子楼空弦索冷,任梨花、落尽无人管。谁领略,真真唤。

此情拟东风浣。奈吹来、余香病酒,旋添一半。惜别江淹消瘦了,怎耐轻寒轻暖。忆絮语、纵横茗碗。滴滴西窗红蜡泪,那时肠、早为而今断。任角枕,欹孤馆。[6]

这首词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词人夜半把酒怀思的情景。词人入夜起相思,本可以排解愁情的酒,却会有“生怕芳樽满”的感慨,联系前面的《浪淘沙》可以推测,词人身边缺少了“持觞”的恋人,所以才会感觉凄凉孤苦、形影相吊。依旧是当时的新月,依旧是曾经的回廊,睹物思人,又怎会不感伤呢?此情请东风来消除,然而东风吹来,闻到情人留下的余香,又徒然增加了悲伤,任是赋别的江淹也道不尽这肝肠寸断的别恨离愁。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阑叩玉钗[7]

通过阅读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与恋人的这次偶遇在回廊里,然而他们相逢却不能倾诉离愁别绪,恋人只能含泪默默走开,颤动的金钗显示了恋人想言语又怕他人看见的矛盾心理,以及幽情难诉的内心痛苦。这一幕正是前面所提到的那个故事的真实写照,将一对恋人痛苦复杂的心情和无可奈何的处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强大的皇权和威严的等级下,爱情毕竟是那么的无力,也许这就是他们相对无言的原因吧。但恋人转过回廊轻叩玉钗又有着怎样的暗示呢?

红窗月梦阑酒醒,早因循过了清明。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犹记回廊影里誓生生。

金钗钿盒当时赠,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清露湿银屏。[8]

这首词的上阙点明了词人在等待他的恋人,却没有如愿以偿见到她的失望,残酷的现实让他回想起两人在回廊影下的那令人心碎的爱情盟誓。“金钗钿盒当时赠”很好的说明了上首词中,恋人“叩玉钗”的原因,因为这是当年相恋时的爱情信物,而今山盟虽在,奈何锦书难托,咫尺天涯,已觉物是人非。令人读后倍感无限凄凉。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9]

这首词是作者与恋人离别十年之后的追忆,点明了回廊正是他们特殊的相思之地。作者承受着那“不能言”的隐痛,面对着昔日与恋人花前月下的故地,煎熬了十年的心仍然隐隐作痛。

除了“回廊”意象的多次出现,纳兰爱情词中的典故的运用也颇值得我们回味。

减字木兰花花从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生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10]

又如《清平乐》“青陵蝶梦,倒挂怜么凤”[11]等词句,词人都引用了“韩凭”的典故,爱情悲剧的典故随手可拈,词人为什么单举韩凭?这正是理解作品的一个契机。韩凭的故事见于干宝《搜神记》:韩凭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因为他的妻子何氏相貌美艳,而被宋王恃势抢夺,韩凭愤而自杀,而他的妻子何氏悲痛欲绝,也跳楼自尽,其残衣著手化蝶,后来,在韩凭和何氏的墓上长出两棵树,枝叶扶疏,相互缠绕。纳兰曾说“唐人有寄托,故使事灵;后人无寄托,故使事板”[12]。这说明词人主张写诗作词应有所寄托。这首《减字木兰花》便是他对自己有韩凭一样遭遇的暗示。词写得哀婉凄切,“知道今生”一语复迭,节奏紧迫,感情激荡,贯以“那见卿”的喟叹,仿佛是和着血泪的哀声呼唤。没有切肤之痛是难出此语的。想当年,纳兰年少意气,壮志豪情,自从爱情遭此“浩劫”,敏感而多情的词人顿感万念俱灰,心力交瘁,发而为词,写下了一支支缠绵悱恻的相思伤悼之作。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再来看纳兰容若极具代表性的悼亡词《青衫湿遍·悼亡》中“回廊”一词的出现,

青衫湿遍·悼亡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13]

虽学界通常认为这首词是纳兰悼念亡妻卢氏的,因词中有“半月前头扶病”之句,更将这首词认为是写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前后,卢氏亡后半月。而这一切的推断,只是凭借“悼亡”二字,而词中“回廊”、“玉钩斜路”的意象和用典以及纳兰在词中寄予的深情却将其悼亡对象全部指向了他的初恋,[14]恨隐隐,情依依,如泣如诉,荡气回肠。

伤悼之情久久萦怀,时时难忘,“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画堂春》)[15]哀莫大于心死,更何况是至情至性的纳兰。由此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纳兰容若那“寸裂柔肠”的苦楚与无助,我们也更加理解了容若那哀婉凄绝的悲情人生。

二、对亡妻卢氏的伤悼

纳兰容若的妻子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御史兴祖之女,赠淑人,先君卒”[16]据叶舒崇《皇清纳兰氏卢氏墓志铭》载,卢氏“生而婉娈,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容礼典[17]”。但不幸的是,卢氏只与纳兰共同生活了短短三年便撒手人寰,这成为词人心中永远的痛,于是无尽的思念便化作了一首首悼亡词,如泣如诉,哀感顽艳。纳兰对卢氏情真意笃,对和卢氏的恩爱生活没齿难忘。清明、七夕、中秋、重阳、亡妇的忌日与生辰,以及亡妇题照、一场虚梦……处处都是牵动情思、促其催肝裂胆、柔肠寸断的时刻。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18]

劈头一个反问,道出了词人心中对妻子之死的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然后由己及彼,又由彼及己,以告诫自己梦之应醒,到夜台幽远,书信难达,以至来生难期,万念俱灰,把现实之事与幽冥之想揉在一起,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深沉爱恋。此词哀感顽艳,凄绝缠绵。剪不断的爱意幽思,道不尽的柔肠悲歌。有时哽噎难鸣、欲哭无调;有时锥心泣血、泪如泉涌;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如断肠之曲,摧人心肝。这种镂骨铭心、魂牵梦绕的追念之情,读来使人荡气回肠,不能自已。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19]

这首词是以记梦的形式所写的悼亡之作,历来为人称赏。其悱恻缠绵、声声血泪,比之苏轼的《江城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词的上片以低婉的叹息起笔,既是叹息亡妻早逝命薄,也是哀叹自己的薄命。接下去写往日的夫妻恩爱情景,反衬出今日永别的苦情,梦醒后的凄情难禁,唯有在更深人静时独自痛哭一场了。结处再点梦中“只灵飙一转”,为之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恨憾。下片进一步刻画苦苦追寻亡妻的踪影和追寻而不可得的沉痛心情。这里用料想之情景表达了对亡妻的爱怜和深深怀念。结尾又以幻境谱叙衷肠。全篇屈曲跌宕,一波三折,低回深婉,哀怨之情撼人心魄。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20]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21]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醒,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22]

正由于失去的无可挽回,憾恨才更显得深重。这些词真切地流露出妻子去世后词人的孤寂情绪和悔恨心理,纳兰与卢氏曾度过一段美好和谐的夫妻生活,那“被酒”、“赌书”的日子就像赵明诚、李易安夫妇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一样美丽,可是陶醉于其中的词人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当时只道是寻常”。只有在爱妻亡逝后,词人独立在如血残阳下凝视萧萧而下的落叶,才发现那阵阵袭来的凉意竟不是西风吹送,而是孤苦无告的愁绪在弥漫。在这刹那间,词人蓦然回首逝去的岁月,伴随着甜蜜记忆的是揪心的痛楚,“方悔从前真草草”,“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词人深深体味着这人生巨大的悔恨,美好的一切都已成为不能再现的过去,而偏偏愈是失去的美好愈是萦绕心头,痛入骨髓,无从解脱。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23]

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这首〈蝶恋花〉是容若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受到论者和选家的重视。词上阕因月而起兴,以月为喻,回忆当初夫妇间短暂而幸福的爱情生活,则曰‘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真是深情人作深情语。下阕借帘间燕子,花丛双蝶来寄托哀思,设想亡妻孤魂独处的情景,则曰‘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从认取双栖蝶’,这又是伤心人作伤心语。纳兰词既凄婉,又清丽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称它为传世的名篇,是当之无愧的”[24]

至情至性如纳兰,才会有这般痴缠,斯人早已远去,他却将自己永镇于痛苦的哀悼之中,日日沉吟,夜夜辗转,终身如是。

三、对自身命运的伤悼

纳兰容若“天姿超逸,悠然尘外(《顾贞观序》)[25]”且治经学,兼文武,善诗词,“读书一再过即不忘[26]”,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其师徐乾学为之作墓志铭云:“如容若之天姿之纯粹,识见之高明,学问之淹通,才力之强敏,殆未有过之者也[27]”。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才华横溢、少年得志的容若也曾有过经国治世的远大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金缕曲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暂觅个,柔乡避。东君轻薄知何意,尽年年、愁红惨绿,添人憔悴。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便决计、疏狂休悔。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28]

少年意气,踌躇满志之态,大有李白“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29]”(《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的风采,可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30]”(《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相与媲美。然而,冷酷的现实、惨淡的人生终于“唤千古英雄梦醒”(《太常引·自题小照》)[31]。他渴望一展才华却以二甲七名被选入内廷侍卫。这种侍卫的官职,主要是扈驾出巡、奉陪狩猎等事。纳兰熟练的弓马被用以打猎、扈驾,杰出的诗才被用以涂写应制、奉和的篇章,他的内心该是经受着怎样的煎熬。曹寅《题楝亭夜话咏》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32]。诚如斯言,在常人眼中,纳兰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宰相公子,天子近臣,富贵功名唾手可得,他却发出了“不是人间富贵花”[33]的喟叹,其内心深处的痛苦很难为人所理解。纳兰以“饮水”名其词集,盖取佛典中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34]之意,他自知自己不过是皇帝御座旁的小摆设,南来北往侍从左右,宝贵的生命和满腹的才华在浑浑沌沌的东奔西走中消磨殆尽,这是纳兰一生之大痛。他厌恶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厌恶天涯漂泊饱尝羁旅行役之苦,厌恶侍卫生活桎梏了他的自由个性,压抑他向往诗酒风流的愿望,壮志已消磨,天下不必在我。

忆秦娥长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

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35]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36]

踏莎行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37]

这种南北驱驰的生活使纳兰病魔缠身,心力交瘁,漫长的天涯行役中,消磨了青春,荒废了事业,然而更加可怕的是岁月的流逝、年华的老去“镜中无奈颜非昨”,“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个中滋味,无人知晓,无处诉说,只有独自伤怀。长期枯燥而艰苦的侍卫生活磨损了纳兰的意志,摧残了他的青春。使他壮志难酬,美梦难圆,夫妻无法相随,朋友不能常聚,性灵无法舒展,身体无法休养。正如他的好友顾贞观祭之云:“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38]。侍卫生活的辛劳无味,漂泊天涯的相思之苦,政治背景的无情、现实生活的冷酷,像牢笼一样禁锢了纳兰的思想和感情,怨愤和痛苦充盈胸腹,他无力挣脱那个“天已早,安排就”(《霜天晓角》)[39]的处境,理想的破灭使纳兰容若产生深沉的失落感,他黯然神伤“愁似湘江日夜潮”(《忆王孙》)[40] ,正如他《拟古诗》中所说:“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41]”。他把自己在人生中体验到的虚无幻灭感融入到历史时代的感伤氛围中,熔铸成深沉浓厚的伤悼情绪,以哀吟之声言情,使其词作充满了凄惋之音,悼亡之悲。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似柳绵吹欲碎,绕天涯。[42]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43]

悼亡,是怀念逝去的梦想,痛惜失去的至爱,更是伤悼自己的命运。家境显赫、地位尊贵对容若不过是半世浮名,带来的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痛苦和忧伤。社会的矛盾、人生的斗争、生活的冲突、龌龊、罪恶、衰落、虚无幻灭、反复无常时时弥漫在他的心中。身居皇宫,却厌恶京华红尘的碌碌生活,痛恨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厌恶繁文缛节的宫廷礼仪,鄙薄自欺欺人的蝇利浮名;侍从皇帝左右,却不惯天涯漂零之苦,既痛惜庸俗的生活虚掷了光阴,又诅咒侍卫生涯非人地锁住了他自由的心灵,扼杀了他自由的人性。爱情和友谊是他的生命,然而无常夺走了他的至爱,世俗挫磨着他的友人。美丽和圣洁被现实无情地撕个粉碎,理想和希望在社会的洪流中无影无踪,所有的不如意在纳兰纤弱柔婉的心中投下了无穷无尽的阴影,世事如此,生有何味,死又何惜?他将生之痛苦“和清泪、搅入椒浆”,以歌代泣,用哀惋凄厉的词章悲悼着自己和苦难的人生。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金缕曲·姜西溟别,赋此赠之》)[44]。清康熙二十四年五月晦已丑,纳兰因“寒疾”而殁。志怀高远,才华横溢,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45]。容若去世时年仅三十一岁,短短一生愁情满怀,留给世人的是一首首哀惋凄美如零落梨花般的词作。

四、纳兰词的艺术风格对纳兰容若情感世界的完美体现

纳兰词深婉、真纯、感情直率,于信笔挥洒处尽显自然之美。一扫元明以来浮艳颓靡之风,为沉落多年的词坛注入了一股清新活力,为清词的中兴导夫先路。纳兰主张:“诗乃心声,性情中事也[46]”。正如王国维先生赞叹的那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47]”。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云:“(纳兰)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48]。纳兰词的魅力就在于“情真”,真为筋骨,情为血肉,纳兰词的真切自然正与纳兰容若至性真情的赤子之心贴合无二,词如其人,人如其词,同样的真纯天成,同样的一往情深。晚清谭献《复堂词话》谓:“阮亭、葆馚一流,为才人之词;惟三家(纳兰容若、项莲生、蒋鹿潭)是词人之词。[49]”谭献以“词人之词”归之于纳兰当真是最贴切不过了。而纳兰词中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正是他的情词。纳兰的爱情词“不光占有三分之一多的篇幅,而且是其全部词中的精华,是诗人呕心沥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50]”。

作品源自生活,真情实感的流露,不事雕琢的自然才更能荡人心魄,引起读者的共鸣。纳兰词正是纳兰一生的真实记录,也正缘于此才能使百年后的读者一见倾心,对它过目难忘。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51]

这首词描写了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的情景。作者抓住青年男女骤然相见、爱慕生情的这一瞬间的细节描写,尽现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辘轳金井”是初见的地点。在围着栏杆的金井边,有打水的辘轳。这在庭院里本为寻常之物,此刻在词人的眼里却异乎寻常,因为,就是在这里,他和她蓦然相见。“正是”一词极言此地在词人心中的份量。“满砌落花红冷”写的是初遇的时间。在这花开花落、流年似水的暮春时节,多愁善感的词人不免涌上些许惆怅,落花无情,春意阑珊,她的蓦然出现,不悌惊鸿一瞥,使他难以忘怀,初见的一幕便永驻记忆之长河。“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两句,是全词的支柱。在不容青年男女互通款曲的封建时代,礼教的藩篱毕竟会有疏虞的地方,青年男女不经意的相见难免产生爱慕之情,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牡丹亭》里的柳梦梅和杜丽娘。从此她的倩影便在他的脑际挥之不去,这便有了“从此簟纹灯影”的相思惆怅。寥寥片语,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真切自然的描写一下子就将我们带入了那个落花纷飞的庭院,窥见了簟纹灯影里黯然神伤的那个人。

纳兰容若一生的爱情“失意每多如意少”(《金缕曲·慰西溟》)[52]眼泪多于欢笑,悲凉伤感,凄怨苦多,可以说是“玫瑰色和灰色”的和谐统一[53]。至情至性的他在情爱之路上颠沛流离却痴心不改,发之于词必是直抒胸臆,多感慨而少修饰,平白如话却情深似海。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做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阳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54]

这首词仍是怀念亡妻之作。上片说自己日渐老去,可怀思不减,本就多情,可又怕这多情,故而不再作这“怜花句”了,所以纵是依偎在花下,也只有默默不语,任那暗暗飘来的花香再淡淡飘去。下片写此时又到了重阳,仍是旧时的月下小路,虽然袖口依然散发着花的冷香,可此际的心却要比莲心还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当年曾与她有过盟誓,要一生一世结伴在这花下,而今她却离我而去,连花也没了主人,再有何惜之言。此词虽多处化用前人语句,却用得贴切自然,不见堆砌之累。“为怕多情,不做怜花句”正如他在《百字令》中的首句“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55]。一语道破了心中的矛盾,而情深难遣,欲罢不能,深情如纳兰者又怎能挣脱。词浅而意深,耐得住反复吟哦,像这样明白如话、宛转天成之句在《饮水词》中俯拾皆是,如“人生若只如初见”(《木兰花令》)[56],“而今才道当时错”(《采桑子》)[57],“当时只道是寻常”等等。“词”这一文体,在初诞时就被人冠以“艳科”之名,多以繁花似锦、婀娜绮丽之态示人,而至纳兰笔下却洗尽铅华如清水芙蓉一般,这正是因为在这些浅显的语句下,深藏着的是纳兰真纯如赤子的生命,虽九转而尤未悔的深情。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58]

这首词可以说是词人用血泪滴洒而成,其伤感之苦情,灼人心脾。上片开端三句笼罩全篇,点明抒凄绝伤感的悲悼之旨。接下来“勉为”二句转说无论怎样自作宽解也“总无聊”。又接以“欲谱”二句再转说离恨积深积久已无从消解。后三句化情思为景语,说凄切的箫声传出了那“一天愁绪”,更使人伤感了。下片承上片意脉而又开启追忆之情景。“旧欢”以下四句是追忆,而所忆的都是梦里往日欢会的景象,这便加倍地表达出情伤彻骨,同时也为结尾三句作了衬垫。故结处写眼前凄清之景以“凄凉煞”三字总括。这收束极厚重,既与开端照应,又宕出远韵高致,其无穷无尽的悲悼之凄情,尽在不言之中。

容若用情往而不返,至死不渝,短暂的一生被失意和伤悼之情填满,再无“欢谑”之力,身处锦绣荣华地,心却如落花凄迷,有限好春无限恨,只消几番别离,便短尽了英雄气,忍回头,拂将一身愁绪,尽付笔底,从此后,凄凉风雨,也天也地。纳兰词演尽了纳兰容若终身累累地情伤,词的至情源于他用情的痴迷,用情的痴迷又外化为词境的缱绻,人与词,在一片悲情世界里两相依偎,浑融一体。读纳兰词,有泣不尽的眉头心上恨绵绵,阅不完的字里行间情深深。周稚圭云:“或言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59]”。也许早七百年前,倍受他尊崇的李煜才能够真正理解他,才可称得上是他的知音吧。且看后主的《乌夜啼》分明就是纳兰一生的谶语: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60]

  赐婚的对象,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功臣之后,皇室联姻对象多为功臣的后代子弟,这个是历代皇室的联姻主要对象

  2世家大族子弟,这个主要在东晋,唐代比较多见

  3处于巩固联盟,安抚附属国,清代最为明显,清代公主多嫁到蒙古各部,以科尔沁最多,号称北不断亲

  抗婚,这个比较少见,但没有因此被杀的。主要原因是强势君主时,赐婚对象不敢拒绝(这不是一个人得问题,这关系到一个家族)开明君主时,君主往往能体谅抗婚对象,而弱势君主根本就对此无可奈何。拒绝皇家联姻历史上有这么一些例子。光武帝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刘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刘秀想把姐姐嫁给宋弘,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只好放弃。

  东晋时期,皇族司马氏多次想与江东士族联姻(顾,陆,张,徐)结果屡次被拒绝,皇帝竟无可奈何。

  唐代时历代皇帝都想与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等五姓七家联姻。结果名声最大的崔氏,卢氏郑氏屡次拒绝,搞得李世民都叹息说:“我想嫁个女儿都很难啊”

学名:复方碘溶液

俗名:卢戈氏溶液

处方:

碘 5g

碘化钾 10g

蒸馏水 加至100ml

配制方法:

先在容量瓶中加入少量(10ml)蒸馏水或注射用水。

加入10g碘化钾并用搅拌棒使之溶解。

加入5g碘并搅拌一段时间使之完全溶解(不易溶解)。

加蒸馏水至容量瓶中100ml刻度处并搅拌混匀。

移至洁净瓶中并贴上标签(卢戈氏溶液)。

注意:配制顺序不可颠倒,切记!否则碘溶液无法溶解在蒸馏水中。

古代如果拒绝皇帝的赐婚会是什么后果?

古代婚事由父母做主,女儿没权力拒绝,只有劝说父亲去拒绝。一般父亲是功臣或者高官才会赐婚,这样的人跟皇帝比较亲近,可以去拒绝皇帝。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