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生家庭
个人认为原生家庭指的就是自己生活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好的人,他未来的发展也并不一定非常的好,但是原创家庭,好的人在性格和成长上面可能得到更大的助力,原生家庭不好的人性格可能就会变得非常的乖张或者是不能很快的成才
实际上每一个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原生家庭是比较重要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经济的来源和教导的来源。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如果说在入学之前都没有把孩子培养好,入学之后孩子从一个比较不好的状态,变成好的状态是很难的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原生家庭是属于不幸的原生家庭,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好的父母,没有好的家境,没有好的资源。所以他们希望有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但是这些人打心眼里边就是属于疏自私的人,这些人就算是有了好的条件,那么他们也有可能向不好的方面去发展。就像那些纨绔子弟,虽然说自己是富二代官二代,但是他们的发展仍然是不好的
有些人在一个山间生长出来。生活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境也非常的贫寒,但是他们的学习,他们的做人却符合人的标准,虽然说自己的原生家庭并不是很幸运,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让自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日子。给别人一种楷模和典范的呈现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一些穷苦的人的原生家庭,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通过各种的付出,让自己从一个不好的环境走向一个好的环境,让自己成为一个泥泞,不堪的境地到了一个花开的世界。他们的发展令人羡慕,他们的发展令人瞠目结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能靠自己的原生家庭,只能自己奋斗下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最终也就是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我认为人们不应该去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因为这样的家庭很难以发生,改变自己的父母的性格使然,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混乱不堪,但是自己还年轻,应该有奋发图强的意志力,应该有不服输的精神。这样自己通过自己的奋斗,通过自己的不懈的顽强努力。使自己的钱就像滚雪球一样,慢慢的增多,慢慢的增大,原生家庭,可能就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了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总不是天遂人愿的,有一些人,即便是内心里边有一团燃烧的怒火,但是周遭的环境里边根本就没有可燃物,所以满腔的抱负和热血无从释放,自己也就沐浴露露的过完这一辈子了,虽然说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那么我认为也应该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不应该去违法乱纪,也不应该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原生家庭虽然说对于很多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总之还是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的相对比较多一些。但是原生家庭带来的资源,就像引燃篝火的那第1把火。也向创业的启动资金,如果没有这些,那么以后的可能是才能达到一个质变。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彻底的改变。甚至几辈子才能让自己的后代摆脱原生家庭的困扰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想法,仅供大家参考,并非标准答案
三天的萨提亚技术圆满结束,感觉到收获满满,干货实用接地气可操作不管是自己用还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工具都好用。只要按照要求做,改变速度和改变程度都很可观的。
三天的内容从一、了解人的存在生命力五朵金花;二、萨提亚理念;三、原生家庭图;四、三角关系;五、冰山理论;六、自我环;七、影响轮;八、雕塑来讲述和体验。
在讲到五朵金花时,我同样的与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验证了,五朵金花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缺少那个都会使人看上去不舒展,不绽放;同时体会到自己没有时,再次孩子也是头脑的给,实际给不到孩子,孩子也接收不到。
看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
1看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和资源)
2情绪稳定
3偏差行为问题。
还学习的用原生家庭、三角关系雕塑、冰山(感受、想法、期待、渴望)做个案,体会到心理学的一句话:没有体验没有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改变。自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心理咨询师、案主、观察者亲身体验一把。
治疗中促进转化的5个要素:
1体验性;2系统性;3正面导向;4、专注在改变;5、运用自己
在这三天的学习中,我自己的状态感觉到很好、兴奋、开心、喜悦、满足,接受能力强,老师说的话能够记录下来,晚上还可以复述出大框来,对自己对他人对课程对老师都很满意。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体验到,第三天下午有一个时间段很困,我就去躺下睡了半小时。睡醒后再继续听课,听课的状态也很好。以往我的模式可能会硬撑着又迷糊又听课,整个下午听课效果都不好。我现在能感受到我的身体需要,合理安排自己,活在当下,感受当下了。
最后还是想说说这个课,不管你是想自我成长,还是改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的,或者是有意向做心理咨询师,都是很值得上的课程。
系统治疗与咨询希望帮助来访者,通过理解复杂的背景使之能够从中看到尽可能简单的解决办法。这要求收集很多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很少的核心词或可视的地图来进行总结,使得其复杂性得以简化。
在咨询之前和咨询的开始阶段,除了收集关于来访者提出的请求和任务方面的信息,首先尤其要收集的是“ 事实” 方面的信息,然后越来越多的是关于 观点 的信息。“ 事实 ”是被来访者家庭系统成员证实的信息。而“ 观点 ”是每个人不同的、可能有争议的信息。事实可以是:谁是成员每个成员年龄多大和成为成员有多长时间这个系统的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大的变化有哪些这个问题是从何时出现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都做过哪些尝试这段时间谁尝试要帮助解决问题可以预料,从事实到观点往往可以顺畅地转变。
这些事实性的信息,一开始从电话登记簿或登记表,从转诊记录、病例、网络上的自我描述,从第一次谈话或最初的观察中收集。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用于收集和重新组织这些系统信息的常用形式。这些描述形式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是作为形成假设和谈话的出发点。
家谱图
家谱图用以清晰地描述多世代家庭系统。人们通常会使用符号语言,为此会采用特定的象征符号。根据会谈的进程,一个家谱图通常包括三代,以原生家庭或索引病人的家庭开始。在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的人可以圈在一起。然后在图中标出重要的事实。
1、姓名、年龄或出生日期,可能还有去世日期:一个家庭中首先“谁是谁”。
2、结婚的日期,可能还有相识的日期,分手和离婚的日期:在夫妻和家庭询中,当然尤其是在离婚和再婚家庭中会很有趣。
3、居住地、家庭的祖籍、居住地变化和原因(如逃亡):这些信息恰恰在对移民家庭的工作中是有必要的,为此采用图画的描述往往会使工作变得非常轻松——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象征符号来表现而不需要解释。
4、疾病、严重的症状、死亡原因:家谱图可以作为家庭医生的基本材料,把家庭成员的不同疾病在时间联系上很快地搞清楚。
5、职业和位置
附加的“软”信息:
1、为每个人归纳出三个性格特点。
2、描述各个家庭的气氛特征:和谐的或好争吵的。
3、家庭中特定的会引发争吵的问题:如“吃醋”或“财产继承
4、在家谱图中的“空缺之处”,人们会发现禁忌和信息断裂:从哪一位祖先的线上没有连续下来所有的信息中缺少谁或哪些事件
家谱图信息是家庭的历史,为全新地理解现在塑造了背景 。
系统符号。
系统符号是家庭系统的整合,但并不能理解成诊断。
联盟:用来表示一种关系,非常紧密但并不是针对第三方。
联合:与联盟意义不同,它表示一种(通常是秘密的)针对第三方的两人的联合,并且至少跨越两代人的边界。
开放的或隐藏的冲突:这往往伴随着联合,它起到转移冲突的作用。如果个孩子被卷入父母的冲突之中,这种冲突就被称为三角化。所谓隐藏的冲突指的是,如果观察者发现很多迹象,不一致的沟通、暗示、突然的沉默等都提示了冲突,但是参与者却没有明确地讲出来。
家庭—帮助者—地图—任务旋转木马
从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看,来访者系统拥有众多的帮助者和/或监督系统,除了家庭以外,还有非正式的帮助系统,如邻居、朋友、同事,以及正式的帮助和控制系统,如学校、医生和医院、社会服务、法院和警察、心理治疗师等,这些都需要考虑进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会形成一个任务旋转木马。它列出了重要的任务提出者(“内在的任务提出者”),并且包括了开放的和隐藏的任务。一张“家庭一帮助者一地图”是围绕着一个家谱图或者一个米纽琴式的家庭结构卡(?)编制的,其中是关于当前的专业帮助者,以及用虚线下划线标出的曾经的帮助者。赫维希一莱姆浦建议用一张“VP卡”作为社会工作的工具:围绕着一个来访者划分出“家庭”“朋友/熟人”“工作/学校”和“专业帮助者”四个区域,分别在各个区域内填上所有对于咨客来说重要的人。当前对于咨客越重要的人,在纸上填得越靠中间。
时间轴—纪年卡。
如果想对家庭进程中的历史事件同时进行处理,可以使用纪年卡。其中以填卡人父母的相识写起,按照每个家庭成员(行)每年(列)来填写,那些特别重要的事件,为了与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做比较,也单独列在一列中。完成这样的一个纪年卡需要很多时间,但它常常露出令人吃惊的相互联系。
为家谱图附上一个简洁的问题纪年又快又简单,其中按照时间顺序把生病的日期、第一次诊断的日期、屹今为止的住院和门诊心理治疗日期列出来。这有助于使 问题生涯与家庭发展 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得清晰。心理学家把问题与症状发展的历史与目前为止为解决问题进行的所有尝试的历史联系起来。
组织结构图。
对于机构的咨询从正式的组织结构图开始。深层结构反映了关系模式,分析和理解。关系模式往往是咨询过程的一个部分,甚至是核心。分析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图之间的区别,将为机构中有关联盟和权力的问题提供重要的假设。对于组织结构图,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谁占据哪些正式的职位,谁占据哪些非正式的职位谁担任非正式的领导职务谁是非正式的信息连接点,在谁的房间休息喝咖啡等等。
2、谁是系统中的成员,有多长时间了从哪里可以看出冲突的线索、联盟和联合
3、哪里有“鬼魂”,即那些即使已经离开了系统却仍然属于系统的人,例如尤其受到爱戴的已故领导,在他的光环下,继位者开展工作困难重重;或者在慈善机构中并不少见的是,热忱的已退休的负责人作为退休员工在组织的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控制他的继位者
4、“地下室里的尸体”躺在哪里通过哪些事件可能使人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比如谁通过谁坐到了哪个位置上
5、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在报酬、工资等级等方面的差别:哪些工作受到重视,哪些不受重视
6、系统的百宝箱:哪些过去的资源和经验会被提出来
制做家谱图,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关于自己一辈,父母辈,甚至是祖父母辈的家庭关系、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寻找自己原生家庭之伤的源头,阻止创伤电量继续传递下去。
我的家族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被冠以“薄凉”的标签,“老D家人不认亲”,小时候姥姥经常这样对我说,我心里就很不舒服。我知道这句话绝对有嘲讽的意味,但姥姥的话还是影响了我对父亲原生家庭的认知。
前几日去老姑家,说到走亲戚,老姑看看我,很无奈地笑:“咱们老D家人都一个性格,不认亲啊”!心突然就疼了一下,别人给家里人贴标签也就罢了,这怎么自己还主动往自己身上贴呢。
其实,这也怪不得老姑,她嫁到婆家,亲眼看到婆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而想到自己家,四个哥哥和三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自从结婚后,个人过各人的日子,却很少往来。甚至10年20年兄弟之间不曾谋面。他们没有恩怨,没有任何分歧,只是单纯的不想联系。
老姑受婆家的影响,也想联络下兄弟姐妹的感情,可是骨子里清冷的性格,让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到我们这一代,表兄弟姐妹间更是因为父辈的不常走动,彼此之间甚至从未见过。
近期和心理老师绘制家谱图,站在高处看整个家族中人与人的关系。其实不是兄弟姊妹们不认亲,而是爷爷奶奶去世后,家里没有一个核心的人联络。还有就是受性格的影响,爷爷性格孤僻,奶奶性子清冷,都没有热情的基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孩子们性格怎会太热情?
这样的大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各自成家,天南地北,太多的联络都是奢侈。尤其是兄弟姐们相似的气质,遇到困难也不愿麻烦别人的性格,这就导致了不认亲的表相。
但是虽然表面上看着不亲,但不代表着没有感情,其实心里的这份亲情还是沉甸甸的。
如果一个人需要帮助,无需言语,能毫无保留付出的也就只有兄弟姐妹了,毕竟血浓于水的感情是割不断的。
两个基本假设
第1个假设是,家庭成员之间过度的情感联系和家庭功能失调是有关系的。在不分化的家庭中,大家不分彼此共同维护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集体利益。这个集体利益到底是什么呢?他往往代表了处在家庭权利等级最高位的成员的个人利益。在维护集体利益的过程中,其实是需要牺牲很多家庭成员的个人利益的,很多人都会受到损害。包文认为在健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分化,每个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而不需要依附他人,可以坦诚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家庭问题中,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能动的一面,能够通过改变自己可控的环节,推动家庭问题的解决。在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治疗中,父母改变小孩是一个很缓慢很困难的过程。在很长时间内孩子可能都处在极端不良的状态中,其实父母能控制的一环在自己身上改变自己去接到孩子的状态,哪怕这个状态在离开了很糟糕。当然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这也是我们在咨询中的干预重点。
第2个重要假设是。家庭中的信念行为模式和各种心理问题,具有代际传承性,在一代中表现出的家庭问题,对于下一代有预测作用。比如这一代有人吸毒,下一代可能还是有物质滥用的问题,这一代没有养育孩子的能力,下一代可能也学不会怎么养孩子。不然理念价值观和行为的代际传承并非无法打破。凡是有改变的人,通常是能看到并且勇于面对这些问题的,敢于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看这些东西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在心理咨询中有时我们会向来访者指出这些问题,需要非常小心的去处理家庭中的创伤,要给来访者足够的资源,帮助他们应对揭示创伤所带来的痛苦。
鲍恩家庭系统理论中的几个核心概念。自我分化、三角关系、慢性焦虑和核心家庭的情感过程。
自我分化。自我分化的概念是鲍恩系统家庭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分化指的是个体在与外界保持情感联系的同时,维持自身独立情感功能的能力。这个定义称为外在的自我分化。鲍恩还提到自我分化的第2层含义,即内在的自我分化,指的是个体区分理智和情感的能力。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很难把理智和情感区分开。在决策的时候,他们的理智会被情感淹没。比如有的人的行为模式是我反对他,只是因为我不喜欢他,这是一种非常不成熟的状态,即使是穷凶极恶的死刑犯,他说的一些话也有可能是正确的。自我分化水平比较高的话,理智不容易被情绪带动,他们能够冷静客观的去面对具体情境,有较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家庭中父母的自我分化情况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真正的自我分化良好,是孩子知道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而父母也能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在中国一些重男轻女观念特别严重的地区,女孩子往往在抚养上是被忽视的,他们需要承担很多父母的职责,帮着父母养育家里其他的小孩,特别是照顾弟弟,他们看起来会非常懂事,非常体谅父母为他人考虑,但是他们的自我功能或许并不够好,因为他们总是需要取悦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可能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如果小孩表达出饺子不好吃,他妈妈就会表现出很受伤的样子,妈妈这样的反应会限制孩子表达真实的需求,在他们家孩子的需求表达是不安全的,会引来妈妈的一连串抱怨与指责,进而激发出孩子的内疚,于是孩子的自我表达会陷入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很愤怒很想反击,看上去却又找不到反击的合理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放弃自我表达,可能连自己的感觉是什么都找不到了,而是接受了妈妈的感觉,就是我的感觉这种逻辑。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怎么不能独立呢,从根本上说是家长的低分化水平,限制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孩子和父母不分离不全是孩子的问题,有可能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的独立对妈妈来说意味着丧失。必须保证孩子在他的控制之下,他才会觉得自己有一个完整的自我。所以妈妈会不断的对孩子暗示,我的感觉就是你的感觉。我们做咨询的时候,需要给来访者的家庭呈现这样一种不分化的状态,要让家长和孩子分别说出他们的感觉,让父母意识到他们的感觉是他们的孩子的感觉是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要有所分化,咨询师呈现家庭不分化的目的是希望家庭能够有所觉,知并做出改变,最好是家庭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呈现问题之后咨询师也可以对这个家庭进行解释,促使他们改变。盛先生容易对父母有愤怒,觉得他们是在伤害孩子,其实有时候呢,父母并不知道他们的行为会伤害孩子,他们用的方法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因为大家都这么做,这就是他们唯一会用的方式,咨询师要理解父母与父母共情,帮助他们接受自己,帮助他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调整自己。
三角关系。第三者的参与把焦虑分散到三个人的关系中,这种转变减少了任何一种关系,在情感上过热的可能性,三角关系是情感系统的基本分子是最小的稳定的关系单位。有时候当两个人的关系中增加了,第3个人家庭情感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例如在婚姻中最可能加入到夫妻二人关系中的是是孩子,有时候两个人婚姻状况良好,但孩子出生后可能就变差了,比如很多男性会在妻子怀孕时出轨。还有一种第三者是硬闯进来的,会导致原先两人关系的失衡,我曾听说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对夫妻的关系非常不好,矛盾常用婆婆引起,这个婆婆坚持要跟儿子住在儿子婚房,装修好后儿子和儿媳妇还没搬进去,婆婆就先搬进去占了屋子,在家里也总和儿媳妇的矛盾。如果婆婆的价值感是通过儿子获得的,那他就有可能卷入儿子的家庭中。我们在质量有时候特别需要识别的三角关系时,在家庭遇到压力或二者关系出现问题时,加入第3个人来保持家庭情感系统的平衡。如果一个家庭没遇到什么压力时间没什么焦虑,那么这个三角关系的表现就不会很明显。在家庭分化较好,每个人的自我功能都良好的情况下,家庭也就不会那么依赖这种三角关系,家庭里的分化程度越低,就越需要这种三角关系来帮助平衡。一个家庭越大三角关系就越多,核心家庭只有一个三角关系,如果再加上一个人,这个家庭就有4个三角关系。如果是5个人,就有10个三角关系。在咨询中,我们要努力让来访者家庭识别自己家庭系统中的三角关系,让自己变得不受这种三角关系的胁迫,可以有机会过自己的生活。
慢性焦虑。一个个体和一个核心家庭的焦虑水平,是与个体的分化水平相联系的。分化水平越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就会越高,他越喜欢和别人绑在一起,就越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这样一个焦虑的个体会让整个家庭的焦虑水平提高,因为在家庭中,家庭成员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比如你的家人很焦虑,他会不断的跟你表达他的焦虑,他一个人没办法处理自己的情绪,需要你来分担,这时候你可能也会变得很焦虑。在家庭权力结构中,处在底层的是女性和孩子,母亲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会认为所处的大环境是不安全的,他们会保持高度的警觉,焦虑程度很高,这种焦虑是有是有意义的,这种焦虑随着代际传承一直保留下来,虽然个体已经并不清楚早年的传统为什么会是这样,对人会表现出这种焦虑。并没有必要每天都散步,这种弥漫性的焦虑。至于低分化水平的人,则需要别人的强化,别人一直说他好,他才能往前走,否则他就会退缩,他觉得自己需要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是焦虑的一个重要来源。分化水平低的人特别需要周围人对他的肯定,其实这是件挺危险的事情。东亚文化或多或少会要求你去满足他人的期待,限制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其实大家可以给自己定个标准,如果你做一件事情你可以接受有多少人会满意,一定的标准越高或者神经质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我看来能有30%~50%的人满意就已经足够,当然这里所谓的不在乎别人是否满意,只有一个基础,即使不能侵犯他人的权益。此外个体也要清楚自己的能力,限度所在可以帮助别人,但是不能对别人负担过度的责任,这会增加自己的焦虑水平。过度负责任有时会伤害他人,同时也可能伤害自己,我们要量力而行的做超过自己能力的行善,是对自己和家庭不负责任。如果家庭的慢性焦虑水平很高,那么这个家庭就有可能会出现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家庭里占据优势的人是不容易出问题的,虽然他有可能是症状最重的人,处于劣势的人则容易出问题,比如一个早年遭受过大量创伤的婆婆,其实是有问题的,但他呢不进行自我反思,不做任何改变,还要管着整个家庭,介入儿子和儿媳妇两人的婚姻,不停的折磨他们俩,那么这两个年轻人就会出问题,而婆婆其实是将症状转移给了别人,在家庭中最容易接受症状的人其实是孩子,因为孩子是非常弱小的,一旦小孩出了问题,那我们就需要回推一下,是不是家庭出了问题。一个家庭的分化水平越低,越容易出现问题儿童,不仅如此,家庭卷入度越高的孩子越容易成为问题儿童,因为他会吸走家长所有的焦虑,我们的文化传统造就了很多重男轻女的家庭,我接触过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妈妈,他的原生家庭就非常的重男轻女,他是被父母扔到奶奶家自己长大的,他的爸爸对儿子非常好,看起来似乎是儿子得到了更多的物质资源和关爱,但是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在养育上可能都是有问题的,而跟他们关系更加亲密的儿子,也会吸走更多父母的焦虑,所以其实儿子受到的损害同样非常大。
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慢性焦虑。你慢性焦虑是咨询中的重要内容。很多家长起初在发现小孩患了自闭症后,情绪都是崩溃的,尤其有人告诉他们这种病很难治愈时,崩溃的可能性就更高了,焦虑是生物体对真实或想象的威胁产生的反应。自闭症儿童现实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真实的,而自闭症小孩,糟糕的未来是家长想象出来的。咨询师要尽可能的让他们踏实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大部分来咨询的自闭症家长是过度焦虑的,而我们的咨询是希望降低他们的焦虑,因为过度焦虑对养育并没有好处,有可能他们做出的很多反应,对孩子来说都是破坏性的,我们呢往往会采取措施提升他们的焦虑水平。慢性焦虑通常是针对想象中的威胁,是弥漫性的,没有特定时间限制的,慢性焦虑很多时候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衡出现的。焦虑水平有多高,和家庭的分化水平是相关的,一个人废话水平越低,越在乎别人的看法,焦虑水平就越高。比如有人说周围人都出国了,就我孩子没出国,他会因此而觉得不舒服,这跟他早年被抚养的经历有关。如果他的孩子出了问题,他会觉得我的孩子是无法带出去让别人看的,那么在这类家庭中成长的小孩的焦虑水平也会很高。人越焦虑,它的反应越是具有破坏性。小孩一旦患上自闭症,家长就会想拼命训练,他们总觉得要做些什么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也觉得这样就能对得起孩子了,很多家长无法等待,要赶时间拼速度。如果家长不能等待那么家长做的事情,很可能就是在伤害孩子。我们观察到当很多小孩进入训练中心以后,家长的焦虑情绪会有所缓解,终于有人来训练我的小孩了,我不用那么紧张了,实际上训练的效果有一部分来自家长焦虑程度的降低,有的小孩对训练中心非常恐惧,训练中心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训练三个月后他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有所好转,但回家后他的报复性会更强,因为终于回到家了,没人可以折磨他了,当然要过度补偿一下。到时候家长就会感到很崩溃,觉得怎么又变成这样了,我告诉家长这个现象很正常,就像有人天天让你练800米,把你累得精疲力竭,你回家后还不先赶紧休息两星期,所以这是一个正常的体验。
核心家庭情感的成长过程。在核心家庭中,配偶双方皆有自己特定的分化水平。人们通常会选择和他们分化水平相似的配偶。丈夫和他的原生家庭没有解决的依恋,与他妻子和他的原生家庭没有解决的依恋是匹配的。通常情况下自己很弱的话,也会找一个很弱的配偶,而不会找一个很强的人让自己觉得很自卑,越自卑的个体在选择配偶时又会选择那些心理功能比较差的,这样他们才会比较有控制感,夫妻俩的依恋水平会非常相似,他们和原生家庭的依恋水平也会很相似。婚姻在最开始的时候基本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那时候没什么压力,当家庭内部或者外界开始给他们压力的时候,夫妻双方处理问题的不同模式就会显现出来,而他们处理压力的模式都会带着早年创伤性体验的烙印,自我分化水平和家庭的慢性焦虑水平,会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系统,无论家庭关系系统的哪个环节出现症状,都与家庭系统中其主导地位的情感模式脱不了关系,如果家庭的主要情感模式聚焦于父母婚姻关系中的焦虑,那么当家庭处于高焦虑状态时,夫妻就比较容易出现婚姻冲突,如果家庭的主要情感模式聚焦于夫妻一方或者孩子,那么当家庭面临压力时,夫妻一方或孩子就更可能成为带症状的人。这里的症状有可能是生理上的疾病,也有可能是心理障碍,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问题,如果核心家庭中夫妻一方比其他家庭成员表现出更多的具体心理或社会问题,那么这说明这个人吸收了很多有每个家庭成员的不分化而产生的系统焦虑。家庭中最容易出现症状的是那个调整最多的人,这个人可能会有过度功能化的问题。由于它特别有功能,要满足所有人的想法,这种压力往往是他所承受不了的,有时候他过度跟我们玩,他的孩子就会出问题,因为他会把自身的压力转移到孩子那里,会表现出一些过度控制的行为,而当孩子最后承受不了,可能就病了,容易出现症状的,还有功能低下的个体,这些人对自己完全没信心,一定要依赖别人,这样的人有时候也会出问题,他会担心自己依赖的那个人如果抛弃了自己该怎么办,产生对未来的恐惧。凡是分化不好的家庭,气氛会特别沉重,其他人进入这个家庭后会觉得特别压抑,有时候这样的家庭进入咨询室后,我就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里弥漫着一种什么样的气氛,1~7分沉重的家庭,咨询师在咨询室里面坐着都会觉得有些喘不上气,这样的家庭可能表面上看起来不错,或许有钱有势,各方面看起来都没有问题,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却是一团糟。家庭内部有很强烈的相互控制,家庭成员之间很难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分化比较好的家庭的气氛则会比较轻松,当然这样的家庭通常也不会到咨询室里来。孩子很可能成为家庭系统中吸收系统焦虑最多的人,进而出现症状,问题婚姻会养育出问题儿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助的儿童,孩子的分化水平较低,无助的水平较为强烈,他们经常被诊断为无能,父母以为了孩子的最大利益为旗号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孩子在一生中都扮演着幼童的角色,无法成长。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呢?父母至少有一方特别强势,强盗让这个小孩觉得父母是无法逾越的,在养育方式上父母会对孩子有非常强烈的攻击性和过度保护欲,这样的孩子没有办法成长。他们的父母早年往往有非常多的创伤性体验,但他们非常努力,最终取得了世界上的成功,他们成功以后会不停贬低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你不能像我那么努力呢?我以前怎么怎么样,为什么你就不行呢?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关注孩子的缺点,然后不停的指责他,你为什么不能变成我,然而现实是这个小孩就是不能变成他们,最后小孩在父母不断洗脑之下崩溃了。另一种儿童是那些对于父母的问题和需要,具有高度反应性的孩子,他们深深的卷入了父母的问题中,为了获得父母的赞许和接受,他们对父母给予了过多的帮助,他们担负起了缓解父母的情感负担的责任,与年龄不相符的过度负担,最终也会使他们出现问题。
代际传承。是报恩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家庭的情感过程,会在多代中不断重现,其中的原因在于家庭情感过程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水平,还会影响其人际交往特点,进而决定他的择偶行为。例如,如果一个家庭造就了一个低功能无助并且依赖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在择偶的时候就可能倾向于选择一个像他父母一样的较为控制,且能够为他做决定的伴侣,从而重复他在原生家庭中的互动模式。成瘾行为具有代际传承的特征。这不仅与成瘾的生理基础有关,而且与家庭信念情感的传承有关。家庭中获取长期存在各种问题,而某一个体的成瘾行为能够转移家庭的注意力,从而让家庭不用去面对其真实问题。回避动机是推动成瘾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这种动机会和成瘾行为一起在家庭中跨代传递。我们仔细分析,其实这个家庭每一代并不仅仅是在传递酗酒行为,而是在传递对家庭的逃避,这个妈妈到处宣传反酗酒,他也逃了,逃避是他们家一直传递的应对家庭问题的方式。很多在戒毒所的吸毒者的父母没有吸毒经历,因为吸毒者的父母成年期大多都在49年到80年间,那个时候国内几乎没有毒品,获得毒品并吸毒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在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那一辈很可能就有人有吸毒问题,有的受访者是祖父吸毒,有的受访者是外祖父吸毒,还有的受访者是曾祖父母那本有人吸毒,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问题,行为的代际传承可以回溯很多年。外遇也可能具备代际传递的特征,那些搞外遇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回避了家庭的正常关系,他不知道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问题,每次有第三者就会出现新的三角关系,形成一个奇怪的平衡,自我分化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养育行为也体现了很强的代际传递特点。在每一代中被家庭的情感问题卷入越深的孩子,其分化水平可能越低,其症状表现也可能更多,卷入越浅的孩子其分化水平越高,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可能越低。大气传递的假设是我们今天观察到的关系类型和几百年前的关系类型基本上是一致的,甚至可以回溯至这个家庭更久远的祖先,比如中国的婆媳关系是几千年不变的一种人际模式。治疗师不是要发现谁是问题的罪魁祸首,而是要发现家庭中反复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家庭里有代际传递的话,那么做咨询的时候,我们就要让父母明白,他们不完全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这个问题的受害者。
家谱图。家谱图中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些信息,比如家庭成员的出生和死亡时间。
在自闭症家庭干预中应用系统家庭治疗。
改善家长的自我分化。在系统家庭治疗,最关键的目标就是让家长能提高自我分化的能力,经典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是认为了解系统家庭的运作比具体的技术重要的多,他们通过提问时间的成员的反应速度降下来,从而减轻焦虑,开始思考,家庭成员不再关注他人是怎样使他们不愉快的,而是关注作业参与者他们是怎样卷入这种天气模式的,比如自我分化好的家长就会去反思他的行什么行为会怎样影响孩子。对于自闭症的家庭,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强调即使孩子不见好,你也要让你的状态是很平和的,父母接纳的态度才是孩子将来康复的一个基础。父母不能抱着期待,想让自闭症的孩子能用好的行为,好的情绪来养育父母。我们做咨询,让让来访者能够承担他该承担的责任。促进自我分化,还在于我们要让家长能够理智平静的应对压力,这种理智平静不是那种冷漠的情感隔离,一些人会有情感隔离的问题,他们觉得这个事儿与我无关,会屏蔽孩子的所有反应,这样在抚养小孩的时候很容易引发很多问题,理智平静和情感隔离不是一回事,李静平静的时候家长也是有情感知觉的,能够知觉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在帮助家长区分情感和理智的时候,治疗师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问题更多的是让家庭成员思考而非做出情感反应,同时治疗师要鼓励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倾听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信念,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对彼此的言语迅速做出情感反应,这种对彼此的尊重的提高,有利于自我的分离。我们在做咨询时,要帮助来访者看到彼此是不一样的,你不能要求别人是你,你是别人。儿子看到他妈妈有社交能力这个优势,而他不一定要有妈妈,也不要强求儿子有自己的优势。母亲妈妈看到儿子不仅有缺陷,还有很多优势。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咨询师的提问,这个家庭的焦虑降低了,孩子和母亲都在倾听彼此对问题的看法,了解彼此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在咨询中要让孩子和父母能够了解彼此的优势,但不强求对方也有自己的优势,能尊重彼此的优势,也能接纳彼此的弱点,如此才可以做到自我的分化。心理教育工作的一个方向,教家长将忍受变成接纳。
降低慢性焦虑。当家庭面临压力的时候,整个系统的焦虑水平就会升高,这个时候家庭的反应大部分都是情绪化的,很多反应都具有破坏性。我们在此学生的一个工作重点是降低家庭的系统焦虑,自我分化好的个体不会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我们在做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治疗时,会去看父母在各自的原生家庭里是怎么被养大的,这和他们的反应模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父母一方早年被抚养的经历不好,它的敏感性就会提高,它的焦虑程度也会很高,咨询师要做的工作就是降低他们的敏感性,给他们脱敏。有时候父母觉得孩子的行为表现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觉得见不得人有羞耻感,我一般会和家长带着孩子去小公园散散步,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我表现的很平静,他们也会随之平静下来,大部分慢慢发现很多焦虑都是来自自己的想象,因为路人都在看着他们,其实并没有几个人会特别注意他们,就算看了大家打个招呼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但有一个不焦虑的模板可供自闭症家长学习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找到感觉,下次就有勇气自己带孩子出去走一走了也可以保持平静。
去三角关系。三角关系看起来可以稳定两个人的关系,所以有时候咨询师会变成第三者,通常一个家庭会喜欢把这件事卷入进来,但是这件事要有拒绝被卷入的能力。如果自闭症儿童想要把咨询师卷入的话,我通常会暂时接纳他们的卷入,后续再做其他处理。在所有家庭治疗流派里,和家庭距离最远的就是系统家庭治疗,而其他的家庭治疗师都会卷入的非常深,如果是结构家庭治疗,咨询师会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甚至替代父母自动卷入,系统家庭治疗师几乎不卷入家庭,主要是帮助家庭成员看到他们的家庭到底是怎么运作的,然后向家庭成员解释这个家庭为什么是这样运作的,咨询师尽量让家庭成员保持独立,该是谁承担的责任就由谁来承担,因为一个人真正的康复是能够对自己负责任。
浴火重生,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近大家都在刷热剧《都挺好》,剧中苏明玉,因为是一个女孩,所以从小就一直不被待见:
哥哥们早餐是火腿加鸡蛋,她却是一碗泡饭;
哥哥们不是果汁就是牛奶,她却是总是一杯白开水;
家务活儿都是她干,住的房间还被卖了去给哥哥买婚房;
明明高考成绩很好,却被母亲改成师范,因为可以不用掏学费。
她的人生轨迹是一直被伤害,却也一直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积极努力去生活,并且最终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
不仅如此,更多的还是来自家人的心灵伤害:
“你是个女孩儿,怎么能和你哥哥比?”
“我们只负责到18岁,你是个女孩要嫁人的,父母不图你养老。”
“你出点臭钱怎么了?”
这个家除了伤害,还给了她什么?如果我们也遭遇她这样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人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他的宿命。
生活中,太多太多人被原生家庭伤害过,有很多人虽然后来离开了家,但却深陷于原生家庭的伤害与痛苦中无法自救,也有的人如苏明玉一样,努力去挣扎,去摆脱,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轨道,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虽然这个过程他历经了数不清的痛苦。
不止苏明玉,很多人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原生家庭虽然可能很糟糕,但我们不一定就会完蛋,绝不!孩子无法选择父母,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卡夫卡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他的《变形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后来,由此著作衍生出的绘本《卡夫卡变形记》也很受孩子们欢迎。
那么,写出这般了不起作品的卡夫卡,他又有着怎样的家庭呢?
他有一个暴君式的父亲,认为家长拥有对孩子的绝对权威,并且时时刻刻鄙视着自己孩子的脆弱无能。
他要求孩子们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行事。对于卡夫卡的写作事业,他一向嗤之以鼻。对于卡夫卡挑选的朋友,甚至爱人,父亲也一概看不上。
后来,卡夫卡曾给他的父亲写过一封将近一百页的信,但他却始终没有将信寄出。在这封信里面,他描述了他在童年所受的创伤:他无比倾慕他那强势的,几乎决定一切的,并且每件事都能做出正确决定的父亲,同时他也憎恨着他的父亲。
我最近重温了他的这封信——《致父亲》,信中卡夫卡将自己对父亲的感受和盘托出:
最亲爱的父亲:
你最近曾问我,我为什么说怕你。一如既往,我无言以对,这既是由于我怕你,也是因为要阐明我种畏惧,就得细数诸多琐事,我一下子根本说不全。……
总结一下你对我的评价,可以看出,你虽然没有直说我品行不端或心术不正(我的最后一次结婚打算可能是例外),但你指责我冷漠、疏远、忘恩负义,你这般指责我,仿佛这都是我的错,只要我洗心革面,事情就会大有改观,而你没有丝毫过错,即使有,也是错在对我太好了。
你的这一套描述我认为只有一点是正确的,即我也认为,我俩的疏远完全不是你的错。可这也完全不是我的错。……父亲,我总体上从未怀疑过你都是为我好……但我们之间有点不对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你也有份……
一天夜里,我老是哭哭啼啼地要水,绝对不是因为口渴,大概既是为了怄气,也是想解闷儿。你严厉警告了我好几次都没能奏效,于是,你一把将我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让我就穿着睡衣,面向关着的门,一个人在那儿站了一会儿。
我并不是说这样做不对,当时为了让我安静下来,可能确实别无他法,我不过是想借这件事说明你的教育方法以及它对我的影响。从这以后,我确实变乖了,可我心里有了创伤。
要水喝这个举动虽然毫无意义,在我看来却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是被拎出去,我无比惊骇,按自己的天性始终想不通这两者的关联。那之后好几年,这种想象老折磨着我,我总觉得,这个巨人,我的父亲,终极法庭,会无缘无故地走来,半夜三更一把将我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在他面前我就是这么渺小。
……
信里的措辞很委婉,但却字字血泪。
一个成年人遇到不公,尚且可以通过表达、通过求助、通过远离、或者通过法律申诉的方式去保护自己。
一个孩子,他们则无法选择父母。遇到糟糕的情况,他们更无法选择离开父母。而且,越是不被父母关注,内心越是有着被抛弃的忧虑,孩子就越依恋父母。
恐惧会增加孩子依恋的需要。就像一个溺水的人,他没有别的选择,只会更努力地去抓紧那一根救命稻草。
孩子无法选择父母。
我见过很多不被父母关注、甚至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如果你要他们离开父母,住进一个寄养家庭,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的。父母对一个孩子越是糟糕,这个孩子越是在意父母的点滴举动,越是时时刻刻小心翼翼,试图讨取父母欢心,甚至要跟在父母 后头才算放心。
孩子对父母的爱与忠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而未曾被恰当养育长大的孩子,每一个都是他们原生家庭的幸存者。他们只能依赖自己的养育者,并会努力去适应自己的养育者。
在成年后的很多很多年,他们的整个人格,他们的整个生活,都会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千丝万缕的牵扯。除非他们掌握一些创伤疗愈的方法,不然他们整个的余生,都将陷入与自己原生家庭的纠缠争斗。
比如,有的人厌恶父母的某些特性,却在千挑万选之后找了个跟自己父母脾气秉性十分相似的对象;
比如,有的女人交往对象全是败絮其中的渣男,可能原因就在于她有一位对母亲、对女儿都很糟糕的父亲;
再比如,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总是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正是因为他有一个十分强势的父母……
人们为什么陷入原生家庭的交往模式中很难走出来?
一方面是我们从原生家庭中习得了这种相处模式,内化了父母给予我们的角色定位和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因我们潜意识里都渴望能够疗愈自身,于是我们会不自觉地回到过去的心理状态中,希望能够重新塑造和改变这种互动模式。
心理学上管这叫“强迫性重复”。
有时候,这种重复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一个从小被父母贬低、打击长大的女士,成年后仍然会表现的低自尊,甚至招引他人指责、嘲笑。她以如此低的姿态,却能遇到一个包容她、并帮她看到自己价值的丈夫,就可能带领她从过去跳出来。
可惜,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这么幸运,正好能遇上一个可以疗愈自己的恋人。我们要的那些安全感,那些力量,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
原生家庭是大树,我们是上面结的果实。
卡夫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人曾经说,也许正是卡夫卡父亲如此严苛,才造就了卡夫卡文学上的成功。实属谬论。真正成就卡夫卡的,是他自己。
卡夫卡很幸运,他遇见了写作。
尽管他作品数量有限,但在有限的几部作品里,他反复在通过书写,进行着自我表达和自我修复。
《变形记》中的父亲对变成甲虫的儿子极其严厉,最后导致儿子死亡;《判决》中的父亲因为儿子的一句顶撞之词就判儿子投河自尽;《美国》则开头就点明卡尔是被父亲放逐到美国的。所有的文字里,都在讲述着同一个父子关系的主题;所有的行文中,都透露出孤独、绝望以及对这份孤独绝望的反抗。
这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不用担心他人,特别是父亲的评判。他只需要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让它们流淌出来。
无论纸上的故事情节有多么荒诞,但那都是属于自己的真实。
内心的愤怒、悲伤和忧虑,统统通过如此反复的书写,得到呈现。
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一次直视创痛的体验;
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一次尝试修通的过程;
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一次重要的告别仪式。
最终,他的那些积压的情绪,都在书写中得到了抒发。最后,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卡夫卡得以与父亲和解。
原生家庭不管好坏,都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可以说,是写作拯救并创造了卡夫卡。书写,将创伤转变成了他的天赋,转化成了他的力量泉源。
没错,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去看,原生家庭的那些发展性创伤(父母不当养育导致的孩子心理创伤),同时也是力量的源头。
简单说,创伤即天赋。
我所了解的那些有智慧的心理学大师,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所经历的创痛,不比任何一个普通人少。但是,他们最终通过直面过去,把创伤最终变成了自己的天赋。
因为痛过,所以更能理解他人痛的感受。
我也认识一些人,他们不愿意就此和解。他们会尝试去跟父母讨要说法。他们要么继续讨好父母,要么处处跟父母做对。他们内心里仍然藏着对父母的不现实的期待。他们甚至想要去修改过去,或者改变父母。
然而,越是这样折腾的人,最后伤口会撕扯得越痛。
有心理学前辈就曾这样说过:
你要报复一个人,就教他去恨自己的父母。因为无论他和父母的关系如何,你教他憎恨自己的父母、憎恨自己的出身,这几乎就是在教他憎恨他自己。他将无从安宁。
所以,对于这么用力想要修正原生家庭影响的人来说,我能给的建议就是:
不要试图去改变你和父母的关系,更不要试图去改变你的父母。任何这种的尝试,都是一种未分化,是一种纠缠。不如试着放下。
那就是你的父母。那就是你和父母经年累月形成的一种关系模式。那就是你们的过去。尊重它们,也尊重自己。放下试图去改变的念头,你也许会感觉一下子轻松起来。
也许你也可以试试书写,去把你的故事诉诸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你可以写日记。也可以写小说。你可以写任何浮现在你脑海里的东西。
如何从原生家庭的伤害中自救?
回顾与家庭的关系,也即找回成长的动力。
关于书写的神奇疗愈功能,是有科研数据支持的。
研究创伤心理学的两位美国治疗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它们招募了64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被要求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他们个人的一件创伤性经历,连续3天,每天至少10分钟,然后要用另外10分钟用文字描写自己的经历;
第二组要求身体动作和误导,但不需要写;
第三组,进行一个常规的锻炼计划。
3个月后,所有的小组成员都报告他们感到更开心和更健康。但,只有那组进行表达性治疗以及写作的小组,出现了客观的证据: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而且平均分上升。
研究者总结道:“单纯的身体表达并不足以治疗创伤。只有将经验转化为语言,才能促进创伤的恢复。”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或者心理咨询师,去讲述,去把压在心头的那些难以言说的、打了结淤堵在那里的情绪情感,逐一揉开、敲碎,再一点点缝补起来。
如今,许多的心理治疗前辈们,也相继承认,好的心理治疗,就是好的话聊。就是去帮助来访者,把那些积压在潜意识深处的、未曾被言说的恐惧、愤怒、悲伤等等,一一述说,表达,通过言语,通过肢体动作,通过文字。
被听见、被看见,就是疗愈的开始。
昨天看了《梵高传》一书,为梵高因童年伤痛孤独抑郁一生唏嘘不已。
之前了解到的梵高是一个生性古怪、风流成性的画家,虽惊叹于他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名作,但对他的个性作风不敢恭维。
直到读了梵高的传记,我竟能逐渐理解,为何他的性格如此狂妄怪异,为何他如此放纵自己的性欲,
为何他说自己一生都在流放之中,为何他要割掉自己的耳朵,为何他要选择亲自结束生命。
这一切都追溯到他的童年。
梵高的母亲安娜是一个古板守旧严守纪律的人,在她眼里纪律条规代表着一切,她不容许孩子有任何不守规矩放纵欲望的行为,孩子们安分守己、严于律己,就是她认为的最好的幸福。
梵高的父亲是一位很严肃刻板的神父,不管是在教堂,还是回到家中,他都希望保持至高无上的威严,
孩子们最好是像做祷告的人那样臣服听命与他,他最讨厌忤逆不听话的孩子。
在这样家庭氛围下长大的梵高,一方面信仰父母,把父母等同于神,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感;
另一方面却想要挑战父母说的那些规矩,和父母对着干。
父母越是让他老实本分,他越调皮捣蛋唱反调;
越是让他和兄弟姐妹多沟通玩耍,他越是要一个人在阁楼独处;
越是不让他到大自然独自散步,他就越要一个人独步旅行,弄得满身脏兮兮回到家。
梵高从小表现出古怪、孤僻、叛逆和爱生事端,让父母为之头疼,也越发不喜欢这个老大。
他们为了让梵高乖乖听话,把他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寄宿学校,让他在里面接受调教。
但梵高父母没想到的是,这一行为在梵高看来就是活生生把他抛弃了。
父母那么重视子女的团结,却忍心把他放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不是抛弃又是什么?
性格孤僻排外的梵高与寄宿学校格格不入,他甚至认为寄宿学校的经历比后来在精神病院的禁闭岁月更痛苦。
而这才是梵高被流放的开始,后来他又被父母安排进另一所寄宿学校。
好不容易答应在森特伯伯的画廊工作,却因为性格问题和上司处不来,把他流放到伦敦做闲活儿。
这种被流浪被抛弃的孤苦无依感伴随梵高的一生。
梵高一生都在盼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喜爱,但屡屡以失败而告终。
父母更喜欢开朗俊俏懂事能干的弟弟提奥,对他的任性反叛却是深恶痛绝。
他们给梵高的信件无不是在训导他要听话,不要惹是生非;
对他放纵自己的性欲严厉批判,对他的狂放的画风更是嗤之以鼻。
童年被父母压抑的欲望到成人后加倍放大,所以他不可控地疯狂激情作画,不能自拔的沉溺情色性欲之中,狂妄对他人加以批判。
梵高的生命底色是悲凉的,无论他多么坚决地跋涉在旷野之中,多么忘我地埋首于书和画作之间,
他一生也摆脱不了让父母失望的内疚感,摆脱不了被父母否定和批判的自我排斥感,摆脱不了对家人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
和家人断绝来往之后,他的世界陷入死寂。
即使他创作再多的画,父母也不会欣赏;
即使他再怎么落寞放纵自己,父母也不再关心;
即使有再多的女人陪在身旁,他的心依然孤寂到底。
所以最后他选择了死亡,结束年轻又寂寥的生命。
梵高的悲剧是原生家庭的悲剧,也是他自己的悲剧,他一生也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无法释怀对父母的愧疚感,无法从内心真正的肯定自己。
孤独忧郁狂躁定义了梵高的童年。
他后来写道:“这是一段阴郁荒芜的岁月。”而这样的荒芜与阴郁的时光贯穿了他短暂的一生。
斯特劳特说,家像个潮湿不见光的洞穴。
我们从小生活在这个洞穴里,习惯了洞穴的环境,养成了固有的习惯,即使出了洞穴,还是不自觉重复在洞穴里的言行习惯。
《超越原生家庭》一书中说:“从小在原生家庭养成的习惯性格、行为模式,对人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很多人长大以后,依然保持着原生家庭的说话习惯和行为方式,会做很多父母曾经做过的事,染上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性,尽管他们发誓自己绝不会这么做。
就像很多孩子长大以后,和另一半的关系就是父母关系的翻版;
有些从小目睹父亲家暴的女生,对父亲恨之入骨,长大后却找了和父亲一样喜欢家暴的男人;
有些孩子很讨厌父母脏话连篇,长大后却像父母一样出口成脏。
事实证明,大部分人很难摆脱原生家庭对自身根深蒂固的影响,它就像是一个魔咒,即使长大离开家庭,依然被这个魔咒远远控制着。
就像《狗十三》里被大人规则驯化被迫成长的李玩,就像《都挺好》里因为重男轻女的父母长大变得强大冷酷的苏明玉,就像《欢乐颂》里被毒蛇似的家庭吸血入不敷出的樊胜美。
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会伴随我们一生。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如果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难道一辈子都无法摆脱阴影,走不出来了吗?
当然不是,只要你愿意与自己和解,与亲密的家庭成员和解,只要你愿意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用积极正确的方法去行动,
终有一天你会摆脱早先原生家庭的影响,与家庭成员乃至伴侣建立更亲密健康的关系。
《超越原生家庭》一书,让我学到了摆脱原生家庭的三个方法论,分享给大家:
要想摆脱原生家庭,首先你要清楚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书中说,你可以采用画一个家谱图的方式,家谱图应包括所有家庭成员的姓名和年龄,还应该提供家庭成员出生、逝世、结婚或离婚的日期。
家谱图至少应该涵盖三代,包括你自己的一代、你父母的一代和祖父母的一代。
当你完成这个家谱图之后,你会缕清和家庭各个成员的关系,爸妈和姥姥姥爷关系如何,你和爸妈的关系如何,
你和兄弟姐妹的关系怎么样,这些能让你发现家庭成员中新的关系模式,会改变你对家庭成员的看法。
你会慢慢理解爸妈,明白你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是如何发展为今天的模式。
这促使你换位思考:原来爸妈有爸妈的无奈,长辈有他们难以启齿的辛酸,他们之所以那样对你事出有因。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纠谁的错,而是想办法改善你们的关系,在家庭中做回真正的自己。
弄清你在家里的位置后,你就需要着手去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了。
这时你要记住的是,一切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家人,
因为你很难改变他人,妄想改变只会失望而归,所以你只能靠自己改变自己。
放下你心中对父母以及其他亲人的埋怨和恨意,安抚你内心受伤的小孩,放下过去你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在。
改变自己时,你要注意应付家人对你改变的反应。
他们可能会感到奇怪、不适应,甚至会反对,但你无须顾忌,你只需保持自己的立场,做真正的自我,以自认为有意义且愉快的方式行动和生活。
不管这有多难,你都坚持改变自己的行为,因为家人会最终适应你的改变,他们甚至会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
很久会后,他们会对你的改变感到欣慰,甚至是感激。
对于你想改变的事情,你可以先从容易的事情下手。
比如回家不再只是对着手机和电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和父母的交流。
你可以制造一些和父母交流的机会,比如吃完饭和他们一起散散步,聊聊天;
比如他们做饭时,给他们打下手;比如教他们怎么玩抖音,怎么拍抖音作品;
比如带他们去附近的旅游区转转,给他们拍拍照。
这些都能让你和父母多一些交流,你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灌输自己的想法,他们逐渐也会理解你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改变之前的那种应对习惯,父母一唠叨就炸毛,一催婚就抓狂,一想要介入你的生活就唯恐避之而不及。
既然你决定去改变了,你就要做好思想准备,你要知道父母的坏脾气,顽固习惯依然存在。
他们依然把你当孩子看,依然忍不住数落你身上的种种毛病,你的亲戚依然一见你就会催婚。
要想不受其扰,你除了改变自己别无他法。你只能抱着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接纳父母的坏脾气,接纳父母从小对待你的说话行为方式,接纳亲戚的世俗理念。
然后用真诚的态度做出行动,循循善诱去感化你的家人。
我相信你做出的行动他们一定能看见,你真诚态的度他们能感受到,你真正开心自然的状态是爱你的家人愿意看到的。
为什么处理好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如此重要?为什么要和原生家庭成员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又要在感情上保持独立自我?
因为我们长大成人后的任何一段亲密关系,大都是原生家庭关系模式的重复。
如果你在原生家庭中的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自我,那么你将在任何环境中都有保持自我的能力。
这样一来,你就能以更加恰当的方式处理现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你能很好处理和亲密爱人的关系,能很好处理和最好朋友的关系,也能妥善应付与各种亲戚的关系。
不管处于任何一种环境中,你都能很自如愉悦地做自己,同时也能让他人感到舒适和开心。
相信我拥有这种心平气和泰然处之的能力,你能收获的不仅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收获事业上的成功,和真正幸福的人生。
还在为原生家庭感到困扰的你,建议按照我上面的三点建议去实践,也推荐你看看《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相信你会获得更多可实践的方法。
祝你能超越原生家庭,摆脱童年带来的阴影,有勇气迈向新的幸福人生阶段。
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家谱机构求助,有相关需求的宗亲,可以在相关的姓氏宗亲、家谱编修机构求助并刊登信息。
家庭图是帮我们清理自己成长轨迹,透过追溯成长过程来看清自己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如同一粒种子生长中最直接的影响来自土壤一样,如同今天的实录中倾诉人雪莲花一直摆脱不掉父母婚姻关系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原生家庭
本文2023-10-30 21:07: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