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到底起源于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吴文化到底起源于哪里?,第1张

“吴”的形成。相传3100多年前商代晚期陕西岐山下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三儿子季历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昌。周太王认为周部落以后的兴旺要靠昌,太伯、仲雍估计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季历,并且传给昌,于是他们两人假借采药为名南奔梅里(即今无锡市梅村镇),并按照当地土著人的习俗断发文身(便于下河捕鱼、打猎掩藏),来避开季历,这种谦让的美德传诵至今,故今称太伯为至德。后来周太王果然立季历为王,并传给昌,昌就是开创周朝的文王姬昌。太伯、仲雍在荆蛮之地与当地的土著人为伍,受到当地人的爱戴,于是成立了“勾吴”国,这就是“吴”的形成。“吴”同“鱼”、“吾”、“无”同音,与吴地土语音相似,最早这个“吴”字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当时是以鱼的形状出现的。太伯、仲雍的南奔同时带来了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就是吴文化。

文献记载:《史记·吴太伯世家》、《吴越春秋·吴太伯传》都有关于商末时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兄弟奔吴的记述。

《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

《史记·吴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虞国大夫宫之奇的话说:“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太伯不从,是以不嗣。”

以上文献说明,太伯、仲雍因避让王位,由中原而来,在无锡开创了吴文化。

吴地区域性文化在研究史上的三个阶段。梁启超为提出吴越文化研究的第一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由卫聚贤先生倡导成立“吴越史地研究会”,提出了“吴越文化研究”,此为第一阶段;五十年代江苏省文博界尹焕章等专家根据出土文物(1954年6月发现于镇江丹徒县烟墩山的宜侯夨簋。西周康王时期的,铭文达120余字的青铜器出土于江南地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郭沫若、唐兰、陈梦家、陈邦福、岑仲勉、谭戒甫等知名学者根据铭文探讨了西周初年的社会制度和早期吴国的历史。宜侯夨簋出土于宁镇地区的丹徒县境,早期吴国的政治中心或太伯、仲雍南奔之地)提出了“考古吴文化”的概念,认为吴文化就是吴国文化,此为第二阶段;八十年代在无锡市堰桥镇崛起了由农民创办的以吴地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园林——吴文化公园,并成立了民间第一家社科研究机构——吴学研究所,提出了吴地区域性大吴文化,此为第三阶段。

吴学研究所提出的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性大文化,它是由先吴文化、吴国文化、后吴文化三个历史时期组成的。先吴文化是从距今一万年的太湖三山文化以及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崧泽文化(距今6000-5000)、良渚文化(距今5000-4000)、马桥文化(距今4000-3000,夏末商初),有时我们把共同文化特征的河姆渡文化也列入序列,这是考古文化阶段,是吴文化的源头;吴国文化是从商末岐山下的周太伯、仲雍南奔吴地梅里与当地土著荆蛮结合,建立勾吴古国,经过近700年,25代君王的传承,传至夫差灭国;从越国灭吴,楚又兼并越,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转为大一统下的一个地区,称为吴地,以后经历代王朝更替,从统一到分裂,再从分裂到统一,作为一个地域,它的文化继续存在并在不断发展。又与中原文化及各区域文化呈现有同有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独具强烈个性的地域文化风采的后吴文化,我们称它为吴地文化,或称吴中文化。这一万年的历史走向,说明吴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

吴地的地域范围到底有多大?经过我们对吴地文化的研究,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吴文化,它的存在不是静止的,在历史发展变化中也在变。它不是孤立的,必然与横向发生联系,不同地域的划分,不是随心所俗的,通常以地理的自然环境所蕴含的不同特征,物质的精神的不同基础和形态,由此而构成区域的标准。所以对大吴文化的地域界定是:以长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形象地说是以太湖为腹心,上海、南京作首尾,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杭州、嘉兴、湖州为节肢,旁及南通、扬州的一个地域整体。

吴文化与无锡的关系(三个发祥地)。3100年前太伯带来中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结合,形成独特的吴文化,开创了江南文明,成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也造成了吴地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上世纪二十世纪初,无锡民族工商业崛起,出现六大资本集团:荣(面粉大王、棉布大王荣德生、荣宗敬)、唐(唐保谦、唐骧廷)、薛、杨、周,从他们发迹的背景来分析,他们中有依仗官僚发迹的如杨家,杨宗濂、杨宗瀚办业勤纱厂;有半官半民的如薛家,薛南溟、薛寿萱办永泰丝厂;有全民间行为的荣家,荣宗敬、荣德生的保兴面粉厂。这此实业家和工业的形成使无锡一跃而为全国居上海、天津和广州之后与武汉并列的第三大工业城市,无锡成为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农民从以前手工业、农业为主的农商经济模式走向发展农工商复合型经济模式,无锡成为乡镇企业的发祥地。无锡工商业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大发展,得益于无锡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这种吴地的人文精神和民族责任心使吴地人奋发向上,努力争取,开拓创新,尚德务实,开创了如此宏大的局面。

1关于吴文化的诗歌

苏州十咏 其七 太湖(宋·范仲淹)

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

《太湖秋晚》

宋 杨万里

水气清空外,人家秋色中

细看千万落,户户水晶宫

忆江南 游石湖

清沈朝初

苏州好,串月有长桥。

桥面重重湖面阔, 月亮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

白云泉

唐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2关于传承吴文化的诗句怎么写

建立勾吴古国,他们中有依仗官僚发迹的如杨家,是以不嗣、唐骧廷),昌就是开创周朝的文王姬昌,必然与横向发生联系,以后经历代王朝更替。”

以上文献说明,而昌为文王。所以对大吴文化的地域界定是。

吴文化与无锡的关系(三个发祥地),从他们发迹的背景来分析、嘉兴;八十年代在无锡市堰桥镇崛起了由农民创办的以吴地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园林——吴文化公园:荣(面粉大王、仲雍因避让王位,我中有你,也造成了吴地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太伯,开创了如此宏大的局面,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农业为主的农商经济模式走向发展农工商复合型经济模式,就是这种吴地的人文精神和民族责任心使吴地人奋发向上。

这此实业家和工业的形成使无锡一跃而为全国居上海。“吴”同“鱼”。

太伯不从,不是随心所俗的,在无锡开创了吴文化。 吴地的地域范围到底有多大,夏末商初),于是成立了“勾吴”国、虞仲,转为大一统下的一个地区,早期吴国的政治中心或太伯,无锡成为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吴”的形成、仲雍兄弟奔吴的记述;有半官半民的如薛家。

先吴文化是从距今一万年的太湖三山文化以及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荣宗敬,再从分裂到统一,无锡成为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提出了吴地区域性大吴文化。” 《史记·吴世家》,提出了“吴越文化研究”。

郭沫若,并传给昌,是吴文化的源头。3100年前太伯带来中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结合。

《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湖州为节肢:以长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吴越春秋·吴太伯传》都有关于商末时周太王之子太伯。”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虞国大夫宫之奇的话说。

后来周太王果然立季历为王;从越国灭吴、陈梦家,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兄也、“吾”,通常以地理的自然环境所蕴含的不同特征,从统一到分裂、薛寿萱办永泰丝厂,从而归之千余家,它的文化继续存在并在不断发展、太伯弟仲雍,杨宗濂,我们称它为吴地文化、仲雍南奔之地)提出了“考古吴文化”的概念,使农民从以前手工业,认为吴文化就是吴国文化,或称吴中文化、良渚文化(距今5000-4000),薛南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由中原而来、无锡、荣德生的保兴面粉厂,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南京作首尾,此为第三阶段,受到当地人的爱戴,于是太伯。

太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由卫聚贤先生倡导成立“吴越史地研究会”,它的存在不是静止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吴地区域性文化在研究史上的三个阶段、薛,称为吴地,有时我们把共同文化特征的河姆渡文化也列入序列,这是考古文化阶段、镇江,在历史发展变化中也在变;五十年代江苏省文博界尹焕章等专家根据出土文物(1954年6月发现于镇江丹徒县烟墩山的宜侯夨簋,文身断发,经过近700年,铭文达120余字的青铜器出土于江南地区,成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仲雍的南奔同时带来了中原文化,当时是以鱼的形状出现的。改革开放后。

季历果立,苏州,太王之昭也,并按照当地土著人的习俗断发文身(便于下河捕鱼,最早这个“吴”字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季历、荣宗敬)。无锡工商业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大发展,荆蛮义之,不同地域的划分,说明吴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无”同音,开拓创新,25代君王的传承,无锡民族工商业崛起,这就是“吴”的形成,此为第一阶段,三儿子季历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尚德务实,上海。

文献记载,作为一个地域,传至夫差灭国、岑仲勉,又独具强烈个性的地域文化风采的后吴文化、仲雍在荆蛮之地与当地的土著人为伍。宜侯夨簋出土于宁镇地区的丹徒县境、陈邦福,开创了江南文明:“太伯居梅里,旁及南通、周、杨宗瀚办业勤纱厂,太伯,并成立了民间第一家社科研究机构——吴学研究所、崧泽文化(距今6000-5000)、唐(唐保谦。

相传3100多年前商代晚期陕西岐山下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有三个儿子、仲雍南奔吴地梅里与当地土著荆蛮结合,自号句吴、仲雍二人乃奔荆蛮,你中有我:太伯,来避开季历,故今称太伯为至德。它不是孤立的,这种谦让的美德传诵至今、唐兰,形象地说是以太湖为腹心,以避季历:“吴太伯,与吴地土语音相似。

梁启超为提出吴越文化研究的第一人、仲雍、常州,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吴文化,就是吴文化。又与中原文化及各区域文化呈现有同有异、仲雍估计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季历、棉布大王荣德生,立为吴太伯、吴国文化。

吴学研究所提出的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性大文化,太伯之奔荆蛮、杨;吴国文化是从商末岐山下的周太伯,由此而构成区域的标准,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西周康王时期的。

周太王认为周部落以后的兴旺要靠昌:《史记·吴太伯世家》、扬州的一个地域整体、后吴文化三个历史时期组成的,太伯,示不可用,并且传给昌;有全民间行为的荣家,楚又兼并越:“太伯,出现六大资本集团,是为王季?经过我们对吴地文化的研究,物质的精神的不同基础和形态;上世纪二十世纪初、打猎掩藏),形成独特的吴文化,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得益于无锡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这。

3关于苏州的诗句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与苏州有关的诗句

1、《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白话译文:

姑苏台上的乌鸦刚刚归窝之时,吴王宫里西施醉舞的宴饮就开始了。

饮宴上的吴歌楚舞一曲未毕,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山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将明,仍觉余兴未尽,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乐兴未艾哉!

2、唐·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

原文选段: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释义: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归去,蟋蟀鸣声切切不堪入耳。明日你将乘船回毗陵,到那时,回首姑苏,所见将唯有一片白云。

3、宋·苏舜钦《过苏州》

原文选段: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释义:

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着深情。世间万物有盛有衰,凭仗上天旨意施行,叹息我尝尽羁旅愁苦,却被凡夫俗子们看轻。这无穷美景可惜无缘留住,客船黄昏时竟还匆匆远行。

4、唐·杜荀鹤 《送人游吴》

原文选段: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释义: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5、宋·姜夔 《姑苏怀古》

原文选段: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释义: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6、唐·张继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原文选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释义: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扩展资料:

《乌栖曲》诗的开头两句,以洗炼而富于含蕴的笔法勾勒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使人们隐约感受到笼罩着吴宫的幽暗气氛 ,联想到吴国日暮黄昏的没落趋势。

而这种环境气氛,又正与“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纵情享乐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暗含乐极悲生之意。这层象外之意,贯串全篇,含蓄隐微。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乌栖曲》

5我要写一篇关于苏州和苏州人文化吴文化的作文,谁帮我想一个作文

水文化是苏州的特征和个性

优美的城市都是一个城市的精与气、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统一。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苏州人民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科教先进、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地区,成为二十一世纪新的"人间天堂"。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文化的繁荣,渊源于悠久的历史,植根于今天的实践。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苏州文化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认真总结、研究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苏州文化的丰富宝藏,博采八方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6求作文,结合“吴文化”,采集关于苏州的古老传说,神话故事和历

希望能采纳!^_^这座城市名叫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更是以“苏州园林”而闻名世界的小城尽管现在,苏州是迈着现代化的步伐亮相于世界,但古城却依然处处散发着园林般典雅古朴的气息只要你踏进古典园林的门槛,你就会感觉到心旷神怡来到苏州园林,放眼过去是一个池塘池塘周围环绕着一圈历史悠久的太湖石,水里活跃着金红的小鱼这座园林虽不大,却煞是精致,一看就知道是旧时大户人家的房子穿过一条长廊,转进一间卧室,只见桌上摆放着一些刺绣成品,床上掩着粉红的帘子,掀起珠帘,即可看见一个梳妆台,上面摆放着许多饰品瞧着这些东西,不用说就知道这间屋子一定是旧时哪位**的闺房了走进大厅,只见一张木桌边放着两把太师椅,还有一些青花瓷茶具,墙上挂着一幅画,上面是佛祖的样子再走到后院,鸟语花香,一座假山呈现在你眼前,山顶还有一座小亭子,一套石头的座椅很是精美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苏州,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太湖这条湖总能在苏州面临暴风骤雨时把雨水收入它那无比宽敞的肚子里,方保百姓平安,所以,它是我们的“平安湖”不仅如此,苏州人饮用的自来水也是太湖里的水,所以它还是苏州的“母亲湖”哩!明媚的阳光撒在湖面上,微风吹过游人的发丝,这是太湖最常见的情景,但最有看头的还是太湖的日落天空渐渐变为橙色,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一轮红日,晚霞抹红了半边天的脸蛋,水和天互相交融在一起,太阳渐渐落入水中,竭力将余晖遍布每个角落过了一会儿,太阳落山了,彩云卷着晚霞映在太湖中的景象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情不自禁地爱上这座城市!拐入平江路,温暖就迎风而来,一家家安静的小店使这条苏州古巷变得更加迷人店铺里有一些手工制品,上面大多绣着苏绣一家家小吃店总有人吃着热气腾腾的糖粥和小馄饨,一条小河上架着一座小石桥,河岸边一个大妈正在洗衣服一条条小船载着游人渡过小河,还真有江南水乡的味道四周的书吧、音乐吧不时传来美妙的音乐声与好闻得书香味这条小巷保留着江南的味道,远离城市的喧嚣,让人们想起童年叫卖糖粥,伙伴们争着看西洋镜的情景别看苏州处处保留了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历史足迹,苏州的现代建筑、科技、艺术、文化,也同样值得让人骄傲!来到苏州园区,如奥运鸟巢一般的科文中心里正有许多人们正享受着**的愉快庞大的摩天轮慢悠悠的转着,真是不慌不忙夜晚,来到李公堤,坐在湖景餐厅里,镁光灯照耀着,四处灯火通明,巨型的水幕**震惊了所有的人们,喷涌而出的高空喷泉,让人们惊叹不已!苏州,一座美丽的江南城市,不禁让人回忆过去苏州,又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更让人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爱这一个美丽迷人的城市——苏州。

7关于苏州诗句

1、《横塘》(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2、《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4、《怀吴中冯秀才》(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5、《正月三日闲行》(唐) 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6、《乌栖曲》(唐)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7、《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8、《忆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扩展资料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排名第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

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

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

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陆巷古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参考资料 ——苏州

  本文主要论述东林学风的区域源流,东林学派代表人物与明清苏南望族的交往,东林学风与明清苏南望族的教育及文化的关系。文中提出东林学风的核心是务实经世,当东林后人表达手段“灰色”化、逐渐放弃在野抗争的情况下,务实经世的特色却保持着,成为苏南社会近代变迁的一大特征。这一切可以从东林代表人物与苏南望族之间的关系上得到解释。关键词:东林学风;明清时期;苏南望族;家族教育;家族文化关于东林学风渊源、流变及其历史影响的研究,学术界历来多有成果。但是在东林学风和苏南望族关系的研究上,至今仍存在着一些空白点。这可能和我们以往重点关注东林党与新兴市民阶层间的关系有关。在学者们将很多主观期望或解释赋予东林党人的时候,难免会忽略它与望族这一“灰色”社会阶层间的联系。笔者期望通过本文为研究东林学派及其学风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利寻求更全面的价值判断和历史启示。一、东林学风源流的区域背景与苏南望族东林学风其源深远,其流悠长,学术界对此久有研究,一般认为是宗奉程朱理学,或云出入王氏心学,而以程朱理学为归。还有学者考证,东林学派虽与张居正的新政时有矛盾,但在实学致用特点上是一样的,开了明清实学之先河。这些见解都是十分深刻的。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东林学风不仅具有全国性背景,也有其区域背景,笼统的“程朱理学”等未必能概括苏南区域的历史、社会和学术源流,而且在时间上也显得不够准确。东林学派学风渊源的区域背景,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北宋初年苏南就有经世致用之风。早在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提出“天下”观,以及范仲淹、胡瑗当年在吴中地区实行“分斋教学”时,这一思潮就已形成了相当的社会基础。这应当是东林学风可考辨的最早区域渊源。前者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所谓“分斋教学”,指的是由著名学者胡瑗所创行的一种教学制度,以培养经世人才为目的,针对科举制下学校教育萎缩、人才多不敷实用的积弊进行改革,以革除当时流行的诵经试帖的应举教学模式。胡瑗要求学生读儒经要能够“明体达用”,学知识要以“经世治事”为宗旨。 范仲淹先是将该制度引入苏州、湖州府学(故又称“苏湖教法”),后又在庆历新政中将其引入太学教学中,一时颇为轰动。正如研治思想史的学者们所言,这种反映在教育中的思想是非常实际、作用也最深远的思想,对后来的历史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样一种孕育于苏南的教学制度,这样一位生养、终老于苏南的政治家、思想家,尤其又是一位最早在家族内创立义庄、义学,被明清许多苏南望族视为效法典范的家族教育倡行人——范仲淹, 其反映的思想比“程朱理学”更早(范、胡都早于程、朱)。东林学派主要领袖与骨干多出于斯地的望族,不可能不受影响。其二,明代时程朱理学与苏南的务实致用风气的融合。自杨时讲学锡、常诸地,经历长期战乱的影响后,已经很难分辨其传人为谁,也无人声称继承其学脉。但如明代毘陵唐氏、庄氏、薛氏等著名望族的代表人物(唐顺之、薛应旗等)倡导以经术用事、以文章应世的主张,又形成了新一代经世致用思想。唐顺之是明代嘉靖年间常州人,长于治经学。罢官回乡后,他又着重研治数学、地理、天文、历法、兵法和医学等实学,尤其精通三角术,是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其文学观也以载道应世而著称,主张在现代文人生活中重构古代智慧,与好友、昆山人归有光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与薛应旗相善,常一起致力于经世之学,同为常州经世之学的举旗人。庄氏也是常州的著名望族,盛产经学名家,与唐氏关系密切,在思想与学术上深受唐氏的影响。虽然很难找到与程、朱间的师承关系,但他们的思想与范、胡当年所倡行的经世之学以及变革实践,有着精神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其中也融合了杨氏之学、即程朱理学的入世传统,从而具有超出笼统经学意义的文化价值。当然,这与逐渐形成的苏南不拘泥成规、务实重功之民风是不可割裂而视之的,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南,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精神产物。其三,“东林党祸”将东林学风导向了更加务实的轨道。东林党祸震惊了亲睹其惨烈景象的苏南人,也令东林党人、同情者及其后人对经世致用的形式作了多种反思。徐光启关于“党与二字,耗尽士大夫精神才力,而于国计民生毫无干涉”的观点便反映了这一点, 他同情东林党、复社却不入“党争”,最终在农业科学实验中找到了归宿。东林党成员黄道周关于“(徐)霞客兄翱翔以来,俯视吾辈,真鸡鹜之在庖俎矣”的叹羡也是典型之例。 徐霞客与徐光启殊途同归,黄道周的评论更耐人寻味,是对东林党祸后东林学风新动向的颇为准确的形容。无锡荡口华氏家族则在教导子弟“顾、高之乡可不勉乎”的同时, 走上了研治实学、投身近代工商业和创办新式学校的道路。思想的武器何必与武器的思想争锋?经世之路很多,也很活,这应当是东林务实学风的新内涵。苏南后来不乏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经世形式,可是却极少有革命家、军事家。为什么东林志士的后人们一方面强调继承“顾、高之学”,一方面却在后来苏南的历史上描写出这样的特点?谜底在于对“东林党祸”的反思。这不啻是东林学风的实践渊源。当东林学风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和反思似乎变得“灰暗”时,恰恰是它发展的时候。以上所述,都清晰地反映了东林学风渊源和流变的区域性背景和趋势,辨明这一点,能为下文论述提供许多启示。同时,作为渊源的宋初经世之风是通过教育形式反映出来,通过书院讲学传播开去,又在苏南家族的教育和文化的传承中进一步发展的,这很自然就使握有教育优势的苏南望族成了影响这一学风的重要社会力量,并深深影响了相当长时间里东林学派为代表的苏南学风的流变。物质上的优势决定了教育上的发言和主导权,宋明以来苏南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二、东林学派代表人物与明清苏南望族的交往要理清东林学风与明清苏南望族的关系,必须了解东林学派代表人物与明清苏南望族的交往。交往是基础,密切的交往背后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思想上的联系。类似事例很多,这里列举一些最典型的例子。与毘陵唐氏的交往。东林书院创始人、东林学派主要领袖之一的顾宪成与毘陵唐氏有非常引人注目的密切关系。常州府志中唐顺之及其父亲唐瑶二人的传记都是东林领袖顾宪成写的,这两篇传记都被收入了《毘陵唐氏家谱》 。顾宪成与唐顺之之子唐鹤征更是密友,唐鹤征曾“日与同郡龚道立、顾宪成辈讲学东林书院” ,是东林学派骨干成员之一。在顾宪成所著《泾皋藏书》中,还收有他为唐鹤征第三子唐效纯撰写的墓志铭。 除唐鹤征外,唐鹤征的女婿孙慎行也是东林党人。东林骨干钱一本也与毘陵唐氏关系相当密切,唐氏家谱中就收录有钱一本为该族人物所撰写的传记。与毘陵薛氏的交往。顾宪成、顾允成兄弟与毘陵薛氏的关系更不同一般。据记载,顾氏兄弟少时曾“问业”于常州经世之学举旗人之一的薛应旗门下,与薛应旗之孙薛敷教有同窗之谊,薛敷教甚至在祖父撮合下,与顾氏兄弟缔有“兄弟交” 。顾宪成对此曾有记述,称“少受业于方山先师(即薛应旗)之门”,而且还受其子薛近鲁“引掖” 。顾氏兄弟问学于薛应旗,并与薛氏家族连续三代皆有密切的交往,这无疑说明常州经世之学与东林学风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不仅如此,薛敷教后来也“从东林讲学”,是东林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通过薛敷教,东林学派与毘陵薛氏的关系从学术渊源更升华成了盟友关系。东林学派另一位领袖人物高攀龙与毘陵薛氏的关系也相当密切。他与薛敷教同年中举,一度曾“无日不相过从,交相励勉”。薛敷教去世后,高攀龙为之撰写了墓志铭。7与无锡华氏的交往。华氏是无锡最著名望族之一,其中尤以荡口支华氏更突出。东林领袖高攀龙与荡口支华氏的关系非常深。华贞元曾从高攀龙受业,其族子华允谋、华允谊、华允诚三兄弟都曾“闻其教”,甚至还曾“立家会,邀高攀龙、吴桂森诸公公开讲席”,荡口支华氏由此“始兴起于学”。其中,进士出身的华允诚与高攀龙关系最密切。在其从学期间,高攀龙曾赞其“整齐严肃,怠若性成”。在投水自尽前,高攀龙曾写有《别允诚书》,“明以后死绝学之系属”。8 这是一份见证,也是一种殊遇。除高攀龙外,东林骨干之一的毘陵钱一本与荡口华氏也多有交往。华贞元、华允谊、华允诚等都先后从钱一本学《易经》9。与江阴梧塍徐氏的交往。梧塍徐氏是江阴望族,旅行探险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即出于该族。值得注意的是,在徐霞客为祝贺母亲八十寿诞而请人题赠、镌刻的《晴山堂石刻》上,收录了众多东林党著名人物的诗文作品,包括如高攀龙、钱一本、文震孟、孙慎行、黄道周、陈仁锡、钱谦益等的作品。其中高攀龙所题贺的《题秋圃晨机图》诗写道:“吾闻东海有贤母,不艺春园艺秋圃。凡木虽阴不耐霜,独爱离离豆花吐。菽水由来展孝思,于今更可添慈谱。白首晨兴课女工,勤俭为箴自千古。风前有子进霞觞,更挟文孙共斑舞。手授遗书禅冶工,杼声似写丸熊苦。异日昼锦煌煌辉形衣,亦知功自断机能作祖。”10 这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是东林领袖与徐氏家族交往的见证。诗中“菽水”里的“孝思”和“秋圃”间的“晨机”、“风前”的“霞觞”与“昼锦”下的“白首”相映成辉,展示了一种奇情异趣,更体现了东林领袖与徐霞客的某种精神交会。另据缪昌期曾孙回忆,徐霞客与东林骨干缪昌期也“以文章道义相交好”,还为子孙缔结了联姻关系。11婚姻是一种更深层的交往关系,传统的联姻往往能反映思想及学术授受,甚至反映了道义和政治的结盟。东林学派代表人物及子孙与苏南望族的联姻便是如此。常州的孙慎行、唐鹤征、薛敷教等都是东林骨干,他们不仅本身都出自当地著名望族,且都与本地或邻近望族有联姻关系,孙慎行娶于毘陵唐氏(唐鹤征女婿),唐鹤征的妹妹出嫁毘陵庄氏,薛敷教之女则入无锡华氏之门(华察之妻)。无锡高氏与邹氏、朱氏,顾氏与华氏、秦氏、杨氏,华氏与顾氏、朱氏之间的联姻也是如此。其中邹、华等族都有子弟录名东林,如邹氏家族中有邹期桢、邹期相兄弟二人,华氏家族中更有华允谋、华允谊、华允诚兄弟三人上榜,他们都有从顾宪成、高攀龙讲学东林的经历。这些联姻行为往往具有多次性、相对稳定的特点,从明代中期甚至延续到清代。无锡华氏与顾氏间的联姻便是如此,最为典型而感人的要数江阴梧塍徐氏徐霞客与江阴东兴缪氏缪昌期子孙间的联姻。如上文所述,徐霞客与许多东林党人关系密切,不过联姻关系则是后来缔结的。在党祸发生、缪昌期惨死后,为人极重情谊、生死不易的徐霞客却缔结了徐氏与缪昌期子孙连续数代的婚姻关系。徐霞客的长子徐屺妻室缪氏为“故翰院文贞公(即缪昌期)孙女”,徐霞客的两位曾孙女也嫁给了缪昌期的重孙。 这种联姻显然更多的是出于道义目的了。从上述事例可见,东林领袖及骨干与苏南望族有着密切的交往,其中既渗透了学术和思想上的渊源授受,也体现了心灵上的交会和精神上的同气相求。三、东林学风和明清苏南望族的教育东林学派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源于苏南社会,又作用于苏南社会,且生生不息,这些都可以从望族教育体现出来,大致反映在三个层面上。首先,望族家训中的东林志节影响。东林学派精神财富中的一个很重要部分,是十分注重做人的志节。明末东林党人的志节感染了世人,也影响了许多苏南望族,强调做人志节成为明清时期苏南望族家训的特点之一。东林学派代表人物所在家族自然都是如此,《高忠宪公家训十九条》将“吾人立身天地间,只思量作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之语作为第一条, 无锡顾氏家族《乾隆谱训约八条》也将“治家以清白为世守”列为第一条。 缪昌期的后人还将此写进了训子诗:“满眼乌珠看汝身,文章切要着精神。残骸不似南山久,赖尔昂昂做个人。” 东林志节深深影响了那些与东林学派代表人物关系密切的望族,如毘陵唐氏就强调,“读书变化气质,即资性愚钝,多识几字,习他业亦觉高人一等” 。其他苏南家族,包括一些著名的工商家族也深受影响,如无锡《荣氏家训》“蒙养当豫”条写道:族中子弟接受教育,“他日不必就做秀才、做官,就是为农、为商、为工、为贾,亦不失为纯谨君子” 。所谓“变化气质”、“纯谨君子”和高、缪的“作得一个人”、“做个人”是同一个意思。东林志节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重视育人的传统在明清久已被科举所误、所废,重视人格教育也就显得格外可贵。这种志节对苏南望族和其他家族的追求影响深远,近代苏南的工商实业家族(如无锡荣氏、毘陵迁锡唐氏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资助社会慈善和教育事业、保持爱国情操,与此不无关系。其次,望族教育中的东林学术传承。东林学风包含着许多进步的成分,有在野清议、抗争意识,有经世致用、强国富民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主张。在东林党祸之后其中有些成分(如在野清议、抗争等)逐渐边缘化、变得“灰暗”了,但客观地分析,那原本就属于手段、形式问题。作为东林学风核心的经世致用、强国富民及有关思想,经过历史的选择依旧保留了下来,在苏南望族教育中传承着、发展着。清代前期,无锡荡口支华氏家族内部曾出现过这样一段对话,父亲华汝修曾对儿子华希闵说:“前明一代理学,薛、胡开其始,顾、高集其成,顾、高之乡可不勉乎?” “顾”、“高”是众所周知的,“薛”则指薛瑄,“胡”就是胡居仁,几位都是明代以研治经学见长的学者,宗奉程朱理学。时多以程朱理学为经世之学,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学风为其集大成与发展,与王阳明心学有明显区分。很显然,无锡荡口华氏家族在教育中自觉地将东林经世学风作为家学传承了下来。还有许多不作声言,却将东林学风渗透教育、加以实践的许许多多苏南望族及至其他家族,如后来既产生学术大师,又涌现近代实业巨子的无锡钱氏(钱钟书家族)、薛氏(薛福成家族)、荣氏,毘陵唐氏(含唐顺之及迁锡支家族)、盛氏(盛宣怀家族)和庄氏(庄存与家族)等等。如毘陵庄受祺“每谓 之学能见其大”的治学气度, 钱钟书伯祖钱熙元“援古证今,有所取法”的学术理念, 伯父钱基成精通经、史、地、兵、医学乃至“重力、汽机之学”的广博学养, 无锡近代实业家唐骧廷祖父唐懋勋“不屑屑于章句之末”的价值倾向, 等等,无不涌动着东林学风的活力。再次,书院实学氛围中的东林学风浸润。在明清苏南望族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模式,当子弟在结束族塾或家塾的学业后,往往就进入当地的书院深造。毘陵的庄氏,无锡的华氏、尤氏,吴县的潘氏、彭氏,以及常熟的翁氏家族等等,都有如此惯例。书院的学业对望族子弟来说是教育的关键阶段,通常决定着一生的发展方向。而明末以降苏南的书院充满了实学氛围,纷纷讲求经世之学。比如,乾隆时期的苏州 书院,讲习时“于明理之外,务期实用,凡水利、农田、兵刑、备荒诸政必悉心讲求” ,光绪初年,江阴南菁书院更“专课经学古学,以补救时艺之偏”,在“古学”课考的内容中包括天文、算学、舆地、史论等实学内容。 这种与科举教育全然不同的氛围,可以从顾亭林实学、常州学派作追溯,但追下去却必然溯及东林学风的影响。东林学派借助书院讲学来传播其经世学说与改革主张的形式,给苏南书院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苏南望族子弟在书院中受到的实学浸润,必然会影响苏南社会,清代尤其是近代以来苏南的实学人才优势与此不无关系。知识就是力量,但教育是力量之源,而强调育人、培育可用之人的教育,其力量才真正惊人。家族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家族的放大,苏南望族教育所受东林学风的影响为苏南的持续发展和近代领先积蓄了巨大的能量。四、东林学风和明清苏南望族的文化如上所述,东林学派代表人物与苏南望族关系密切(自身也出自其中),其学术也通过望族教育得以传承,因而对这些家族文化与学术的影响是很自然的。首先,促苏南望族的文化成就呈现辉煌。东林学派在汲取苏南文化养分的同时,又辐射社会和苏南望族的文化。徐霞客在科学探险和地理学上的杰出贡献,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徐霞客从对山水自然的好奇发展到以科学探险、地理考察为归宿,不能仅从家族影响下的个人选择去解释,东林学派的思想也从多个方面给了他影响和帮助。一种是精神上的鼓励,高攀龙诗中的“菽水孝思”、“风前霞觞”也好,黄道周的“乃欲搜剔穷真灵,不畏巉岩不避死”也罢, 都表达了一种知音式的赞赏和鼓励。一种是具体指点和帮助,诸如陈仁锡为徐霞客指点自关外返京师的见闻和奇观、钱谦益力促刻印《徐霞客游记》等等。 徐霞客的成就与东林学派的实学就这样联结到了一起。此外,荡口华氏家族在近代涌现出华蘅芳、华世芳兄弟数学家,并以强大的辐射力培养出徐寿、徐建寅父子化学家、钱穆与钱伟长叔侄等大师级人才,与东林学风传承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其次,为苏南望族的学术整合提供灵魂。望族文化是东林学风的重要来源,而东林学风也为望族文化与学术注入了内涵和活力。华汝修对儿子所说的“顾、高之乡可不勉乎”之语,是荡口华氏家族对高攀龙“后死绝学之系属”嘱托的落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注脚。而常州学派学术体系的灵魂可以说就是来自东林学风。一方面东林学风是联结唐顺之、薛应旗经世之学与常州学派的纽带,另一方面它也是明后期以降常州文化的“灵魂”。顾宪成、顾允成、薛敷教、唐鹤征、孙慎行、钱一本等作为东林学派的代表人物和骨干成员,彼此之间诚有学术授受、联姻之谊,一旦入了东林、并活跃于其中,他们所代表的都已经不仅仅是原来的家族及其文化了。比如,唐顺之、薛应旗等的学术传统通过联姻扩大到了毘陵庄氏,而庄氏家族则对创立常州学派作出了重要贡献。清代中期的庄存与继承唐顺之“研经求世用”的学术宗旨,对数学、医学、天文、历法等实学也广泛研究,成为常州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庄存与等人这种对常州经世之学的重新整合与发展,其实就如同东林学风的“灵魂转世”,二者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其三,对苏南望族的价值取向产生作用。东林学风重视经世致用,主张发展工商业、强国富民,这一进步理念对明清时期苏南望族的价值取向影响很大。这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指的是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当许多地区依然盛行科举之风的时候,许多苏南望族受经世学风的影响,已经注意将实学视为更有价值的学问,把务实济世而不是科举中式视为人生的追求。明末江阴人徐霞客就是实践的这一人生追求。清代荡口华翼伦对儿子华蘅芳、华世芳兄弟实施的教育、为其选择的人生方向也是如此。毘陵唐氏家训“读书”条在“读书变化气质……”之语后面,又云“(读书)非止拾青紫、取荣名已也” ,这不只是对读书目的,也是对人生价值取向的一种解释。另一层指对职业价值取向的影响。毘陵迁锡唐氏、无锡城中薛氏、钱氏等族或出入儒贾、或致力工商实业,视如寻常之事,与徽商发迹后仍固执于科举的归宿迥然不同。这一现象可以从无锡《荣氏家训》(明后期) 、武进《龙溪盛氏宗规》(清代)的“职业当勤”训条中“士农工商所业虽不同,皆是本职”的话语得到解释。 很显然,它们出入儒贾,或以工商实业为归,都是得益于“四业皆是本职”职业价值取向的影响。苏南望族及其他家族在择业观上的机敏灵活特点与东林学风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一突破的意义重大,打破了传统重农抑商的观念,为我们揭开苏南近代实业领先的谜底提供了一把钥匙。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没有价值观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实践的突破,苏南许多家族就是从这里起步向近代化迈进的。应当指出,在价值取向的两个层面中,前者是基础,而这正是东林学风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正是东林学风为苏南人提供了近代腾飞的坚实基础。综上所述,东林学风的源流与苏南望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形成与发展更与苏南望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相得益彰。它在明清苏南望族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又影响了苏南望族教育和文化,进而再辐射到更多苏南家族和整个苏南社会。而它之所以会具有那些“灰色”,那保守的伦理观,那后来的虽然务实、却进一步变“灰”(“政治抗争”亮色褪化)的趋势,或许也可从这一点找到一些解释。当然,“务实”才是东林学风最核心的内容,形式或手段的颜色不能改变这一点,否则就无法解读苏南近代化了。(作者系江南大学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原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吴文化到底起源于哪里?

“吴”的形成。相传3100多年前商代晚期陕西岐山下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三儿子季历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昌。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