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袭河北大都之战
洪武元年五月至八月,明朝北伐灭元的第三次战役。
明代河北与大都之战
明军攻占山东、河南、潼关后,元朝首都已经处于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攻占首都的条件已经成熟。洪武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到达汴梁前线,与将领商议攻占都城的决定。他采纳了鲁将军徐达提出的掌管元都的主张,并按图指示:“北方土地平坦开阔,利于骑战。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不妨选一个偏安元都的精兵做先锋,其次是督水陆司的将军,再下到山东的粟都发工资。叶至赵,转临清北上,直抵元都。他的外援并不像为了很好的实现这个战略意图,他还把自己画的《征进阵图》交给了徐达。
6月初,徐达命令河南各军在印盒集结,所有运粮船只从集宁起航,保障后勤供应。7月29日,他遵照朱元璋的命令,令大都督知张兴祖、平章汉正、大都督副使孙兴祖、都督高贤等宜都、徐州、集宁等师在东昌集结,等待与豫军会师北进。七月初二,明军起兵汴梁,一路横扫,包括柯卫会、张德、磁州、邯郸、广平。
11日至临清,集结在东昌的师奉命前来会师,参政的傅有德奉命开辟陆路。大都督、副都督顾氏开河道,十五日水陆并进。师到德州后,征将鲁的副将军常遇春、张兴祖、高贤、毛祥、程华等师北上。二十天后,路畅、青州,二十三天后,直沽,二十五天后,元军在河西大败。二十八天在通州。
眼看大势已去,元顺帝带着太子和后妃,同一天一夜三鼓出建德门,然后从居庸关逃到商都开平。八月初二,徐达等人入师,攻取杜源,直抵祁华门,令士兵填壕入城。徐达亲自登上启化门楼,杀死了元世祖怀帖木儿、右丞相张等。俘虏了六个王子,封了藏书楼的财宝和紫禁城的大门,命士兵看守。命令士卒不得侵掠,让居民安居。同时派将军巡视古北分,命华云龙为大都总管,修筑新城墙。
夺取大都之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使残存的元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最终为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从而获得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人物名字:孙兴祖
拼音:SUN XINGZU
字号:字世安
所属朝代:明代
生卒年代:1338—1370
籍贯:临濠(今安徽凤阳东)人
人物简介:明代大将。元末从朱元璋征战,历官统军元帅、天策卫指挥使、从大将军徐达克元大都,留守燕山六卫,领大都督分府事。后从达出塞,战死,追封燕山侯。像取自清代修《江苏毘陵孙氏家谱》。
没有,徐达是病死的。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
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扩展资料:
徐达生平大事:
1、攻取河北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六月初,徐达令河南各军向河阴(今武陟西南)集结,各卫粮船由济宁起航,保障后勤供应。
七月二十九日,他又遵朱元璋之命,令都督同知张兴祖、平章韩政、都督副使孙兴祖、指挥高显等率益都、徐州、济宁之师集结于东昌,等待与河南诸军会师北进。
闰七月初二日,明军出师汴梁(今开封),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卫辉(今汲县)、彰德(今安阳)、磁州(今河北磁县)、邯郸、广平(今均属河北)。
十一日至临清(今属山东),遂令集结于东昌之师来会,且令参政傅友德开通陆路,都督副使顾时开通河道,于十五日水陆两路并进。师至德州,会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张兴祖、高显、毛骧、程华等师北进。
2、攻占大都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二十日徐达率部攻下长芦(今河北沧州)、青州(今河北青县及天津静海等地),二十三日至直沽(今天津),二十五日败元军于河西务(今天津市武清东北)。二十八日克通州(今北京通县)。
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当日夜三鼓携太子、后妃出建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八月初二日,徐达等进师攻取元都,至齐化门,令将士填壕登城而入。徐达本人亲自登上齐化门楼,杀死元朝监国宗室淮王帖木儿不花和右丞相张康伯等人,并俘诸王子6人,封存府库图籍宝物以及故宫殿门,令兵守卫。
命令士卒不得侵暴抢掠,居民各安其业。同时遣将巡逻古北诸处关口,又命指挥华云龙经理大都,新筑城垣。
——徐达
明袭河北大都之战
本文2023-10-30 20:22: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