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辈分查询
部分世辈用字情况表
大始祖起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汉高祖起 69 70 71 72 73 74
从善祖起 16 17 18 19 20 21
班辈用字 全 东 恒 奎 学 宗
大始祖起 149 150 151 152 152 154
汉高祖起 75 76 77 78 79 80
从善祖起 22 23 24 25 26 27
班辈用字 志 绍 从 成 谦 恭
沭阳 泗阳 涟水等地辈分用字与此差别较大,同一字但是辈分不同。
彭城郡青藜堂
刘氏族谱
二房怿公支系16世祖全宗后世详谱
原:江南淮安府海州沭阳县北沟
现:江苏省新沂市北沟镇
刘氏汉高祖刘邦上代古世系
远古大始祖刘源明,号丹朱,亦称监明、开明帝尧陶唐
氏第九子。生于公元前2355年,兄弟九人祖居帝都——山
西平阳府临汾洪洞县,受封于刘始得刘姓。传至18世生累
公,57世生杜伯公,63世生士会公,75世生汉高祖刘邦公,
94世生玄德公。源明公生一子永河公。
2世祖永河 生二子 济安 济乐
3世祖济乐 生一子 岁纪
4世祖岁纪 生三子 正成 正定 正坤
5世祖正坤 生一子 长历
6世祖长历 生三子 德仁 德尧 德科
7世祖德尧 生二子 仁宏 仁发
8世祖仁宏 生四子 廷光 廷绅 廷珍 廷贵
9世祖廷光 生一子 爵南
10世祖爵南 生二子 行矩 行清
11世祖行矩 生三子 复胜 复旺 复松
12世祖复旺 生四子 茂光 茂清 茂华 茂文
13世祖茂清 生一子 孔阳
14世祖孔阳 生三子 日盛 日永 日贵
15世祖日永 生二子 得荣 得康
16世祖得荣 生一子 聚义
17世祖聚义 生三子 累、宗、祖(以上各祖葬于山西平阳府万寿山等处)
18世祖累公 累公生下时手上有图案 刘累字样,就以此为名。事夏王 孔甲为相。累公学会养龙的技巧。这时天上降下雄雌两条龙,夏王叫累公喂养。因为喂养龙有功,夏王孔甲于甲晨三年御批,赐累公为御龙氏。后来雌龙死了,累公惧怕,逃到河南鲁山县。卒葬镇江府沛县同安乡。寿107岁。生九子:大益、万益、永益、洪益、正益、宗益、顺益、昌益、伯益。
19世祖昌益 生二子 歆、朋
20世祖 歆 讳信盛,字赐命,卒葬沛县南湖斗,生三子:咏七、咏八,咏九
21世祖咏八 字梅柱,生一子相承
22世祖相承 又名琳,字玉拔,生二子全福、全禄
23世祖全福 字麓,又名开瑶,生二子美然、美勋
24世祖美勋 字洪周,生四子钊胜、钊胎、钊宁、钊铜
25世祖钊宁 字申,生二子炳亮、炳宽
26世祖炳宽 字茂高,生二子文成、文盛
27世祖文盛 字道山,生一子 锦遥
28世祖锦遥 字明亮,生三子升吉,升禧、升和
29世祖升吉 字先江,卒葬徐州东坑桂花桥,生二子瑞明,端明
30世祖瑞明 字坤成,生三子先柱(案喜)先杨(案临)先辉(案康)
31世祖先柱 字案喜,生三子源传、源俊、源福
32世祖源传 字智和,又名浪,生二子维益、维宗
33世祖维益 名绘,生二子 新兴 新舆
34世祖新兴 名朋琳,字元远。生三子建侣、建音、建副
35世祖建侣 字观榜,生三子文桢(宝招)文祥、公乐善豪放,受江陵县尹
36世祖文桢 字宝招,生二子晨福、晨禄
37世祖晨禄 字符,生三子任期、任玉、任授
38世祖仁玉 字九玲,生二子添桢、添祥
39世祖添桢 名秉新,字道总,生六子树湖、树涟、树全、树淮、树江、树鸿、
40世祖树鸿 字伯亿,生二子登富、登贵
41世祖登贵 字笃庆,生二子俊通,俊达
42世祖俊通 名启兆、字楚阳,生二子彦文、彦武
43世祖彦武 字子熊,名略,号弼,生四子猛、勇(标林)、刚 、强
44世祖标林 字勇,名传积、积伟,生三子德胜、德朋、德暗
45世祖德朋 字建平,生三子敬堂、敬典(朝良)、敬培
46世祖朝良 字敬典 ,又名经,生二子廷乐、廷声
47世祖廷声 字昭然,又名美华,生二子元振、元拔
48世祖元振 名福立,字之雄,生二子胜清、胜海
49世祖胜海 名芳炳,字林枝,号茂。生三子:试玉、试集、试茂
50世祖试集 字松华,号平环,生一子长远
51世祖长远 名福应,字心德。生三子:华封、华泰、华寿
52世祖华封 名世郎,字安要,生四子:禄清、禄源、禄永、禄祥
53世祖禄源 字昌允,名青山,生三子星亮、星辉、星开
54世祖星亮 名千秋,字万忠。生六子:拱和、拱贵、拱召、拱科、拱盛、拱得。
55世祖拱召 名康寿,字忠信。生五子:报江、报联、报 淮、报盛
56世祖报联 字福,又名定夏,字累公至此,皆居沛。生一子致禄
57世祖杜伯 字致禄,又名献。生二子:隰叔、温叔。注:自商代以来,列祖未有显名。杜伯公在周任 上大夫,封邑于杜,以邑为名,故称杜伯。居长安南杜城。周宣王43年(公元前785年)杜伯被诬杀害,杜城被夺,其子 隰叔由周奔晋为士师。后为士氏。
58世祖隰叔 字良,生二子:士龙、士云奔晋为士氏。
59世祖士云 字诚光,又名维丝。生七子:仓棋、仓桔、仓模、仓达、仓通、仓道、仓远。
60世祖仓模 名士洪,字宗仁,号广廷。生三子:大化、大爵、大禄。
61世祖大化 名荣信,字傅,号太光,生一子闵鸿。
62世祖闵鸿 字伯钦,又名昌允,生四子:大福、大禄(士会)、大贞、大社(祥)
63世祖士会 名大禄,又名伯元,字季生。生三子:士燮(富仙)、士鲂(富仁)士球(富任)
64世祖士燮 名富仙,字美荣,又名璜,生四子:贵龙、贵文、贵凤、贵武。周定王8年晋国任命他带领上军救鲁。
65世祖贵文 名鸣甲,字元端,生六子:得、开、润、玉、修、斗。
66世祖刘得 名接近,字铭宗,生三子:璋礼、璋秀、璋华。
67世祖璋秀 名忠田,字文先,生二子:全盛、全葛,由秦移居江宁南门外。
68世祖全盛 名青美,字柏仲,生四子:榜勋、榜召、榜杰、榜熙。
69世祖榜召 字盛昌,生三子:显科(梦清)、显和(梦祖)、显秋(梦文)
70世祖显科 名永方,字梦清,生七子:思万、思能、思安、思玉、思龙、思开、思茂
71世祖思龙 名权,字盛春,生四子:恩盛、恩春、恩柏、恩祯
72世祖恩盛 讳清,名燃,字果齐,生二子:仁号(荣)、仁纪(发)按:清公任魏国大夫,受秦所迫,由大梁迁至丰县,随后隐居在城西(今金刘寨),最终葬于此地,墓地现存,人称汉 皇祖陵。
73世祖仁号 讳荣,号丰公。生一子 煓 公
74世祖太上皇煓 名昂,字执嘉,号显出,生四子:长子刘伯,早逝。次子刘仲,名喜,封代王(山西)三子 刘邦,字季,即汉高祖。四子刘交,字游,封楚元王,都彭城。
75世祖交公 儿子很多,有:礼、富、义、洞等。
76世祖富公 生子 登、辟强等。
77世祖辟强 字少卿,生子 德。
78世祖德公 字路叔,生子安明、向。
79世祖向公 因校书天禄阁,得名“青藜堂”堂号。
80世祖歆公 字子俊,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生二子锴、钽
81世祖刘锴 生三子,名讳失考。
82世祖 光复大帝(一说刘立)刘歆的孙子,文武全才,因为祖父刘歆报仇,被 刘秀所杀。生三子:刘永、刘胜,第三子失考。
83世祖刘永 虽然父亲被封号,他自己也被封为藩王驻守蕲县。但一心要报父仇,准备谋杀刘秀。被大将陈勇告密。光武4年,刘秀亲领大军攻打蕲县,刘永兵败濉溪,再无出世。因此,那一带有“藩王”或“犯王”守蕲县的传说。也有陈姓和 刘姓打冤家的说法。
后来,濉溪和蕲县及四周都分居了许多刘姓后裔。由于“光
复大帝”教诲后人务农为本,在东汉至唐初这段时间,这一
支刘姓就没出现“名人”。同时也忽视了家族的记载。因此
自大始祖83世以下支系无法连接。经多方资料和旧谱查实,
我族从安徽迁来沭阳的善 祖 已经是 128世。中间(84世
至127世)遗失。
以下以安徽迁沭阳的128世先祖善 为第一世,续摘
二房怿公支系祥谱。
1世祖 (大始祖128世、高祖54世) 刘善 字励存,号近斋,配李士生四子:悦、怿、悟、怡。寿97岁,葬于今新沂市北沟镇佃户村南。火车南站附近。
2世祖 (129、55) 刘悦 沭阳湾河;刘怿,生子刘雍;刘悟,住新沂 佃户村;刘怡,沭阳胡集。
3世祖 (130、56) 刘雍 生子 刘朗
4世祖 (131、57) 刘朗 生子 刘真
5世祖 (132、58) 刘真 配张氏生子 刘造
6世祖 (133、59) 刘造 生二子 刘旃、刘旓
7世祖 (134、60) 刘旓 生子刘约 、刘诰
8世祖 (135、61) 刘诰 生三子刘夏、刘东、刘瑞
9世祖 (136、62) 刘夏 生子继吾
10世祖 (137、63) 刘继悟 配菜氏生子成洗
11世祖 (138、64) 刘成洗 配陈氏生子三个 天傅、天相、天禄
12世祖(139、65) 刘天禄 配张氏生子思调、思闲、思实,继徐氏生子思理、思孝、思耐
13世祖(140、66) 刘思理 配顾氏生子: 刘良
14世祖 (141、67) 刘良 配焦氏生子 :永佳、永焕
15世祖 (142、68) 刘永佳 配金氏生子 :全宗、全约(过继给永焕,该支四修本上没有记载,待考)
16世祖(143、69) 刘全宗 配周氏生子:锡花
17世祖 (大始祖144,高祖70世) 刘锡花 配兰氏生子
玉年
18世祖(大始祖145,高祖71世) 刘玉年 配田氏生子
奎信、奎春、三(夭)、奎星、奎早、奎吉
19世 (大始祖146,高祖72世)
奎信:配陈氏生子:学凤、学芳、……
祥谱收藏于长辈处,有同宗者乐意的,请与我联系。谢谢。
商丘刘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涛介绍,商丘刘氏的支脉较多,家谱记载纷杂。以家谱为据,往往难以相互对照。因此,商丘刘氏的祖源难以统一归纳。不过通过商丘各刘氏现有家谱的记载,商丘刘氏大致可以分为东部沛郡刘氏和西部河南刘氏两支。如永城、夏邑一带民间保存的《刘氏族谱》中多有这种记载,即“始祖刘累在尧山,邦公汉兴之地在芒砀,族属沛郡刘氏也”。由此可知,商丘有刘氏以刘累为始祖,以刘邦为显祖。刘累是陶唐氏首领尧的后裔。据史书记载,尧有十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鉴明早亡,其余九子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依《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的记载可知,刘累就是尧子丹朱的真亲后裔。
刘涛说,如果概括总结起来,刘姓起源可归纳为三种:祁姓之刘、姬姓之刘、后起之刘。其中祁姓之刘起源最早。
祁姓之刘出自祁姓。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为帝喾次子帝尧伊祁氏的后裔。帝尧初封于陶地,又封于唐地,故又称陶唐氏。其号曰尧,史称为唐尧。刘累为帝尧的后裔,相传刘氏即源于夏末御龙大师刘累。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称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
相传后稷为周的始祖。姬姓刘氏为周王室后裔,因周朝封地和国名而得刘氏。如果追根溯源,祁姓之刘和姬姓刘氏应为一宗之刘。《世本·王侯大夫谱》中记载:“帝喾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源,生后稷;次有妃娀氏之女,曰筒狄,而生契;次陈峰氏之女,曰庆都,生帝尧。”
这里的帝尧,即为祁姓刘氏之先祖。这里的后稷,即为姬姓刘氏之先祖。因此,两脉刘氏同为黄帝嫡系帝喾之裔孙。刘涛介绍,由于两汉刘氏家族统治天下时间较长,影响比较大。所以汉代以后刘氏大族在追溯族源时,大都称自己是汉代皇室之后,是帝尧的后裔,这样姬姓刘氏便逐渐融入祁姓刘氏之后。
后起之刘共有五支。一是赐姓之刘。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戌卒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迁都长安,并因此赐娄敬姓刘。刘邦做皇帝时较为典型的被赐姓人还有项伯、项它和项襄。二是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匈奴单于昌顿姓挛鞮,但按照匈奴贵族皆从母姓的习俗,挛鞮氏子孙皆姓刘。三是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母方的姓故而姓刘。他们先后在今山西、陕西、内蒙地区建立了汉、前赵和夏三个政权,后定居河南,史称“河南刘氏”。四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五是唐末五代时期,突厥别部沙陀族的一支也称自己是刘邦的后裔。
汉兴之地商丘刘氏
研究五支后起刘氏的源起,都无法回避一个关键人物——刘邦。也正是刘邦,让刘氏与商丘发生了千丝万缕而又难以理清的联系。
刘涛介绍,商丘刘氏的支脉较多,家谱记载纷杂。以家谱为据,往往难以相互对照。因此,商丘刘氏的祖源难以统一归纳。不过通过商丘各刘氏现有家谱的记载,商丘刘氏大致可以分为东部沛郡刘氏和西部河南刘氏两支。如永城、夏邑一带民间保存的《刘氏族谱》中多有这种记载,即“始祖刘累在尧山,邦公汉兴之地在芒砀,族属沛郡刘氏也”。由此可知,商丘有刘氏以刘累为始祖,以刘邦为显祖。
刘累是陶唐氏首领尧的后裔。据史书记载,尧有十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鉴明早亡,其余九子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依《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的记载可知,刘累就是尧子丹朱的真亲后裔。
刘涛告诉记者,关于刘累是刘姓的始祖,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载于《左传》、《史记》、《唐书》和大量刘氏、唐氏、留氏等族谱中。
传说,刘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刚出生的圣婴取名“刘累”。《清源留氏族谱》记载:“刘累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得姓就因此产生。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姓祖。另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刘累事夏孔甲,赐御龙氏。其生也,两掌成‘刘累’二字,因以为姓氏。”
关于刘邦的祖系,汉代就有人认为刘邦是唐尧之后,西汉刘向等人认为西汉刘氏是从陶唐氏、夏代的御龙氏(刘累),商代的豕韦氏、西周的唐杜氏、春秋晋国的范氏和范氏的一个分支——秦国刘氏一脉相承传下来的。
刘向在一篇颂文中总结道,“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汉书·高帝妃》写有“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并注释刘氏“本出刘累,而范氏在秦者又为刘,因此为姓”。《史记·高祖本纪·索隐》中同样记载:“高祖,刘累之后,别食邑于范,士会之裔,留秦不反,更为刘氏。刘氏随魏徙大梁,后居丰。刘煓妻王氏,生四子,长名伯,次名仲,三名季即刘邦,四名交。”
虽然有关刘邦族源之论还有争议。但从西汉以来,刘氏皇族已经确认自已是帝尧的后裔。而汉代以后,刘氏多称自己是汉室之后。因此,今天的刘姓人追本溯源时,基本都归根于祁姓刘氏,由汉高祖刘邦追根于刘累,再由刘累而及帝尧,刘姓的始祖是刘累。
笔者从相关渠道收罗了全国各地《刘氏家谱》的字派排行,展示如下,看看你属于哪一支?辈分有多高?
刘氏族谱
1、辽宁北镇满族一支
……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注:辽宁北镇满族刘氏:1941年刘恩铨、刘名仁等重修北镇《刘氏宗谱》记载,这支刘氏宗族本是汉族,原籍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俗名山后大户刘家。据先人传述,与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均系同族,与宰相山东诸城刘墉更属一派。明朝隆庆五年,又迁居海城县前三台子、新河屯两处居住,直至今天,仍世代居此。到20世纪中叶,这支满族刘氏已传到第二十代,发展350户2500多人,分布在前三台子屯、新河屯、大二台子屯一带,为当地望族。族谱还记载,该族“移居盛京、安东、吉林、龙江、锦州、盖县、盘山县等处之户人口非常稠密,可以称为兴旺族耳”。这支刘氏宗族的一世祖刘忠死后葬在海山寨东北山,传到六世祖刘德进,生子4人,后裔因此分为4大房。从一世到十五世“多以耕讲工商为业,忠厚传家。入军政两界充差者,率皆显耀门第,颇极一时之盛”这个宗族在清嘉庆八年、咸丰七年、民国三十九年先后编修了宗谱。
2、福建南平一支
……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3、江苏刘楼一支
……敦、本、思、敬,绍、廷、克、光。荣、培、希、守,世、泽、延、长……
4、吉安县富田一支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迪、曰、春、龙、尧、克……
6、吉安文陂镜湖一支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7、泰和高垅一支
……永、宗、用、促、彦、希、宽、奇、见、先、诚、有、望、积、德、在、宗、贤、训、迪、惟、崇……
8、赣州章水水西一支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开、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9、江西永丰沙溪一支
……厚、松、柏、樟、竹、弥、致、高、难、度、僶、巨、景、文、庭、仕、冠、圣、得、人、德、各、庆、好、施、感、受、发、添、兴……
10、广东紫金一支
……乌、郎、法、琏、应、开、纪、象、崇、永、朝、开、纪、昌、文、字、子、传、兆、志……
刘氏始祖
11、山东滕州古滕一支
……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
12、山东单县迁曹县刘寨一支
……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信、俭、义……
13、沛县朱王庄藜照堂一支
……昭、鸿、运,庆、履、祥。遵、祖、训,延、绪、长,建、家、政,诗、书、良。为、忠、厚,冠、汉、乡……
14、江苏睢宁永思堂一支
……良、延、荣、保,益、滋、廉、方,笃、厚、肇、隆,英、才、崇、尚,礼、贤、为、本,泽、惠、恒、长……
15、睢宁城东汤一支
……允、守、振、清,恩、庆、光、荣。邦、靖、德、正,朝、永、昌、明。树、义、延、培,庭、良、绍、兴。志、远、宏、伟,继、贤、盛、隆……
16、睢宁凌城一支
……其、业、宜、广,维、士、则、良。本、仁、祖、义,喜、尔、寿、县……
17、睢宁王集林庙一支
……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18、江苏徐州铜山一支
……永、保、宗、祖、训,勤、忍、刚、正、宏,传、家、维、孝、友,为、善、本、忠、行……
19、江苏盐城新兴一支
……世、守、其、德,义、孝、承、先;人、如、达、立,家、必、兴、贤;弘、扬、廉、洁,荣、耀、超、前;书、海、恒、慧,昌、盛、万、年……
20、吉安樟汲一支
……廷、茂、以、文、彦、永、迪、梅、理、日、佐、乾、子、学、祥、瑞、愈、昌、德、配、孔、孟、建、贤、良、允……
21、吉安值夏一支
……子、伯、汭、万、文、武、成、周、绍、继、祖、谋、猷、明、理、心、常、泰、存、仁、福、厥……
22、吉安新圩黄塘一支
……仲、鞠、午、参、十、甲、宏、如、文、孟、孔、乔、存、荣、念、齐、尧、方……
23、吉安新圩乡城山一支
……仲、珪、亨、伯、春、仁、德、用、文、高、显、于、渊、邦、从、逊、绍、可……
24、吉安大陂一支
……武、昌、翊、朝、刘、明、光、元、亨、利、贞、大、昌、永、隆、吉、祥、孚、嘉、允……
25、吉水绕源远庆堂一支
……先、绍、光、璠、元、亨、廷、清、永、盛、仁、义……
26、吉水五坊一支
……彦、大、浚、应、容、允、元、已、祐、臧、缉、福、扁、棒、朴、宗、日、云、槐……
27、泰和江夹洲一支
……曰、明、和、震、可、淑、济、均、友、存、永、福、叔、广、崇、京、瑞、应、祯、祥、德、愈、昌、修、齐、道、貌、岸、然、学、建、明、良、安、仁……
28、泰和樟塘龙陂一支
……子、叔、资、朴、荣、常、举、一、士、慰、甲、显、承、光、荣、德……
29、泰和下坊一支
……元、宗、德、光、明、允、有、年、钦、崇、昌……
30、泰和苑前东皋一支
……惠、子、两、鲁、宗、文、以、子、珍、彦、琠、孟、敏、元、春、怀、天、大、承……
刘姓分布图
31、泰和苑前洲刘村一支
……承、子、均、以、克、仲、叔、广、志、卿、尧、梦、维、同、达……
32、泰和钱塘一支
……存、文、礼、仲、惟、元、希、宽、奇、见、国、振、光、望、积、德、在、宗、贤、训、育、须、从、典……
33、泰和文塘一支
……嘉、如、鸿、文、隆、宰、卿、相、廷、翰、朝、国、恩、荣、钦、诏、授、爵、禄……
34、江西白石一支
……宾、贯、麾、壁、洞、甫、治、表、焕、坪、钦、源、梁、长、仲、元、效、树、福、惠、瑞、菊、育、君、峰……
35、赣州章水水西一支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36、湖南宁乡古塘基一支
……基、钜、润、兰、煐,垂、铭、永、树、熏。培、钟、源、本、烈,增、锡、汝、模、烝。均、鉴、泽、荣、耀……
37、湖北监利古柏堂一支
……开、振、宏、绪、茂、义、耀、儒、传。清、源、启、先、德,甲、第、永、联、芳。孝、友、传、家、远,诗、书、启、善、良。安、邦、承、大、道,治、国、焕、文、章。英、贤、定、新、体,齐、国、图、富、强。政、宪、扬、廉、洁,华、宁、乐、同、康……
38、湖北咸丰一支
……元、富、贵、崇、子、思、受、永、应、仕、文。先、祖、源、陶、唐,汉、代、辉、宇、光。宗、功、启、后、继,大、业、期、尔、扬。乐、维、真、善、美,德、尚、廉、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世、泽、长。修、齐、治、平、本,昌、明、福、寿、康……
39、湖北利川毛坝一支
……允、光、于、文、德,期、尔、长、世、泽。良、能、方、可、贵,用、贤、以、为、则。先、祖、源、陶、唐,汉、代、辉、宇、光。宗、功、启、后、继,大、业、期、尔、扬。乐、维、真、善、美,德、尚、廉、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世、泽、长。修、齐、治、平、本,昌、明、福、寿、康……
40、湖北利川毛坝一支
……宗、志、洪、思、楚,大、显、文、养、承。士、伯、庠、开、远,永、世、万、代、兴。庆、衍、华、簪、遗、泽、长,弘、蒸、燕、翼、仰、名、扬。箕、裘、丕、振、家、声、盛,奕、禩、云、礽、姓、字、香……
41、江西省全南县一支
……均、景、叟、可、尚,允、绍、庭、刘、大。刘、天、思、嘉、世,永、定、期、昌、隆;盛、国、为、梁、栋,圣、朝、泽、恩、崇。诗、书、传、奕、冀,恒、泰、庆、奇、逢;志、高、鸿、发、达,才、洪、涵、祚、昶。德、声、荣、裕、远,怡、方、添、正、刚;君、子、常、守、礼,儒、士、惟、文、章。哲、克、群、伦、霖,甘、润、万、方……
42、重庆万县董家猪羊坝一支
……君、子、泽、长,善、人、祚、永,观、国、之、光,承、家、有、庆……
43、万州董家岩大地坪卫生寨一支
……贞、元、启、泰,肇、衍、隆、兴,绳、其、祖、武,克、光、德、心,存、仁、履、义,永、恭、康、宁,敦、汝、有、于,世、守、一、经……
44、河南省濮阳华龙区南里商一支
原派:……树、人、宗、光、显,培、善、传、世、长,格、先、子、孝、顺,继、志、自、荣、昌……
现派:……树、人、宗、世、泽,格、先、子、孝、顺,继、志、自、荣、昌……
45、河南信光山县十里店一支
……立、世、秉、直、诚,懋、义、敦、仁、斯,为、德、本、传、家,崇、诗、礼、安、常,守、正、 广、福……
46、河南信阳一支
……凤、文、显、树、玉……
47、北京一支
……志、国、兴、成、业,安、邦、永、贤、明……
48、河北一支
……泰、道、沛、崇……
49、江苏一支
……堂、诗、礼、遵、亭……
50、广西一支
……京、太、文、庆、合……
51、湖南郴州一支
……朝、臣、元、尚、良,尊、先、贤、肇、运,继、启、发、昌、明,敦、本、传、家、顺,诚、心……
52、湖南华容一支
……天、国、祖、邦、钦、鸿、廷、永、文、昌、德、世、忠、贞,有、时、显、著、云、龙、际、扶、保、王、朝、寿、宇、清……
53、河北省故城县小庙乡刘洼一支
……孟、瑞、世、凤、文、华、通、顺……
54、山东一支
……佩、振、嘉、生,继、业、长、洪,士、同……
55、山东省夏津县新圣店镇徐庄村一支
……义、承、先、泽,自、今、维、新,书、庭、有、训,家、世、长、春……
56、河北威县一支
……广、华、万、世、昌,安、邦、庆、永、祥,民、心、从、大、道,勤、学、自、成、章……
57、重庆市璧山县三合镇刘家沟一支
……盈、月、朝、天、子,宏、仁、万、世、芳,光、宗、荣、显、耀,永、远、震、乾、坤……
58、广传公第八子巨涟公后裔……禹、万、清、国,元、亨、利、贞,祥、延、奕、世,文、章、道、德,光、耀、祖、宗……
59、广西贺州一支
……家、学、代、昌,守、道、成、仙……
60、安徽肖县一支
……夕、光、世、纪……
百家姓——刘
61、山东泰州一支
……严、新、寿、百、庆……
62、山东一支
……世、宗、要、士、梁……
63、江西吉安县一支
……先、德、诗、书、启、文、章……
64、山西祁县来远乡张登村一支
……形、太、玉、荣,世、学、登、廷,克、广、德、新,永、照、大、统……
65、辽宁凤城一支
……尚、登、文、起、应,国、美、天、志、庆,玉、凤、贵、法、德,永、远、聚、宝、峰……
66、四川渠县一支
……正、大、光、明、中、庸、尚、德……
67、河北黄滕庄一支
……世、守、中、合,习、北、元、吉、文、明、延、祚,永、存、成、式……
68、天津大港一支
……天津建市前属于河北省,因而天津刘氏大多自认为河北刘氏。如天津市大港区刘岗庄刘氏,就是属于河北沧州聚馆刘氏一派。据道光二十三年奉旨率领4个儿子和2个侄儿随驾北迁,落籍于直隶沧州东北乡聚馆,成为聚馆刘氏的开基始祖。到今天,聚馆刘氏后裔人丁兴旺,广泛分布于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69、山西太原一支
……据《太原文存》卷8《刘氏族谱序》记载,太原刘氏形成于明朝,以刘信为开基始祖。刘信,明成化时人……
70、山西芮城一支
……形成于明朝初,以刘敏为开基始祖。该族以“孝悌堂”为堂号。至明嘉靖时,有第7世孙刘良臣,始创修芮城《刘氏家传》,明万历时刘良臣的儿子续修。清康熙时,刘敏第十四世孙也即刘良臣的第七世孙刘士锡,再次重修《芮城刘氏家传》……
71、山西岳阳一支
……据清咸丰时手抄本山西岳阳《刘氏宗谱》记载,该支刘氏家族形成于明初,以刘美天为开基始祖。刘美天在洪武年间定居岳阳县金堆里石佛叠,传到第七世时分为四大房,分别居于岳阳县罗家山、弱柳、凌云、邓家山等地。清朝乾隆58年,四大房始合宗祭祖,创修族谱。现在,这支刘氏家族已传到开基始祖刘美天的第24代……
72、山西徐沟太常村一支
……据民国二十六年手抄本《太常村刘氏系图》记载,该支刘氏形成于明初,开基始祖刘仲礼,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徐沟太常村。到今天,该支刘氏已传到始祖刘仲礼的第27代……
73、山西交城一支
……据民国末年刘学光编交城《刘氏世谱》记载,这支刘氏家族原籍江南,明朝初年徒居山东省济南恒台县等地,清朝光绪十五年以后,才陆续迁入山西省中南部八县。民国三十七年,有一支又由屯留迁入交城瓦窑村落籍,此后到今仍居于此。这支家族现在已传到第23左右。据族谱记载,该族历史上较著名的人物有刘麟,曾任直录河间府通判;刘泰华,曾任下德骑尉、候迁守备;刘志通,曾任安徽怀远县丞;刘得洪,任江西浮梁知县,补用知府……
74、山东滕州古滕一支
……清朝道光十八年,古滕刘氏从开基始祖刘元的第17世纪开始,使用如下统一16字字派:“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古滕刘氏迁滕始祖刘元去世于明景泰七年,享年84岁。夫人王氏,为山西临汾县处士王澄之女,生1子:刘武。
二世刘武,卒于明天顺八年,寿82岁。夫人泰氏,生6子:刘殳渚、刘殳、刘殳殿、刘殳俞、刘殳为、刘殳雄。
三世刘雄,又作刘殳雄,夫人陈氏,生1子:刘完。自开基始祖刘元至刘希贡先生的传递世系如下:刘元—刘武—刘雄—刘完—刘傥—刘学礼—刘钧—刘芳申—刘恺—刘培新—刘仕俊—刘永清—刘振方—刘玉珂—刘欣韶—刘性善—刘守辰—刘聚真—刘希贡。
到今天,古滕刘氏最多的已传到刘元的第27代孙。如作家刘浩歌就是刘元的第20世孙……注:形成于明朝,来自山西,以刘元为开基始祖。据今人刘希贡先生提供的。此后数百年来,这支刘氏家族就世世代代都聚居于此,形成当地的望族。这支刘氏家族非常兴旺发达,不但人丁众多,而且人才辈出,到今天已繁衍到约5万人,并孕育出了清代进士刘德夙、中国人民解放军刘书田将军和当代著名作家刘浩歌等大批优秀人物。古滕刘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山东省滕州市、枣庄山亭区、徽山等地。古滕刘氏修有自己的刘氏家祠,并以“崇善堂”为堂号。1995年,该族刘刘氏家祠还被当地政府列为滕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滕刘氏在历史上曾5次修谱。现有一到五修族谱共550卷之多。
74、山东单县迁曹县刘寨一支
……曹县刘氏历史上曾6次修谱。从始祖“闻”字派开始,这支刘氏家族使用如下40字的五言派诗: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信、俭、义。自始祖刘闻政至六修族谱主修传递世系如下:刘闻政—刘汉—刘良惠—刘彦书—刘暗修—刘源—刘兆麟—刘本宏—刘堪—刘禄—刘朝征—刘来道—刘科—刘道佑—刘崇诏—刘世亭……
注:形成于明末,来自江苏丰县,以刘闻政为自单入曹开基始祖,以刘源明为受姓始祖。据刘恒心先生提供的1995年刘世亭、刘乃邦等编修的山东曹县刘寨《刘氏族谱》记载,曹县刘氏属于丰沛刘氏大宗中的梁王刘武一支,原籍汉家刘氏的发源地、刘邦的故乡江苏省丰县赵庄金刘寨,明朝末年因战乱迁到山东,落籍山东省单县西南约50华里的刘方店。开基始祖刘闻政,又自单县迁于曹县东南60多里的丁堌村立业,后裔世代居住于此,因改丁堌村为刘寨。刘闻政的后裔,现已传到第18代,全族人口3000余人,族人主要从事农业,集中分布在曹县和单县西南各村。
75、山东菏泽刘楼一支
……据民国二十三年因生计生迫,推着石轮马车自江苏省丰县金刘砦迁居于山东菏泽东南90里的刘楼落业,在这里拓荒耕种,营屋而居。刘兴泰的后裔,世代居住于此,到今天,已繁衍到第20代,也即刘邦的第73代左右……
76、浙江敦典堂一支
……据浙江图书馆乾隆壬寅版敦典堂《刘氏世谱》记载,该族以唐末节度使刘世容为第一世开基始祖。第五世刘诲迁婺源清塘;第六世刘与为敬兴派始祖;十四世刘昌为株树下派祖;太二为楼下派祖;刘八二为上门派祖;刘八四为后山派祖;刘震六为中门派祖;第十五世刘新为门亭里派祖;刘齐为大坦上派祖;第十六世刘志为刘源派始迁祖;刘延为姜冲派始迁祖。刘源分支的传递世系如下:刘巨容—刘汾—刘升—刘义荣—刘海—刘与—刘泰—刘仕—刘瑀—刘一四—刘伯六—刘千四—刘千七—刘太三—刘桂—刘志—刘尧—刘四—刘贵保—刘长宁—刘景旺—刘鉴—刘润—刘汝直—刘文焕—刘以时—刘一镜—刘汉琮—刘是桂—刘天荣—刘有基—刘廷臣、刘廷爵……
77、浙江上虞一支
……据浙江省图书馆藏民国九年怀贤堂《刘氏宗谱》记载,浙江上虞刘氏以唐朝金紫光禄大夫刘豳为开基始迁祖。刘豳是刘仁晦的第三个儿子,生有4个儿子:刘教、刘敬、刘德、刘度。其中刘教没有儿子,而刘度则生有刘少?、刘少珣、刘少琏、刘少琦、刘少璟、刘少璁、刘少环、刘少璀等8个儿子,于是以第六个儿子刘少璁过继给大伯刘教为后。现将上虞刘氏唐家桥支派的世系抄录如下:刘豳-刘教-刘少璁-刘俨-刘经-刘锡-刘邦昌-刘传-刘天章-刘子木-刘应庚-刘范-刘道益-刘德馨-刘祖仪-刘士正-刘衎-刘溥-刘伯璟-刘克智-刘宗尧-刘时化-刘葵八-刘紫-刘荣-刘允敬-刘新发-刘圣木、刘端木……
78、浙江鄞县悬慈一支
族谱所记悬慈刘氏远古世系……刘迎-刘轻-刘奕-刘清-刘大……
注:形成于南宋,以刘大为迁鄞开基始祖,以刘邦为族谱远古始祖。据宁波天一阁藏民国二十一年。但查《汉书》,元帝刘奭与王皇后、薄昭仪等共生3子:长子刘骜,立为太子,即成帝;次子刘康,封定陶王;三子刘兴,封中山王。其中既没有刘宋或刘箕的名字,而受封为定陶王的不是刘箕,而名叫刘康。因此,族谱所记当有误。刘大大约在南宋时迁居悬慈开基立业,成为悬慈刘氏始祖。刘大生子刘南,刘南生子刘宋,刘宋生子刘世,刘世生3子:刘泽宏——刘松四——刘松六。到1932年刘氏第四次修族谱时,悬慈刘氏已传到开基始祖刘大的第24代。悬慈刘氏进入近代以后人才辈出,如第23代有刘圭瓒,北京高等师范文学士;刘元瓒,北京大学工学士;刘璋瓒,上海光华大学法学士、北京燕京大学文学硕士;刘诗瓒,上海交通大学理学士。第24代刘祁坤,东方工科专门学校毕业;刘祁尚,上海复旦大学肆业……
79、绍兴水澄一支
……属于长沙刘氏大宗,是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元朝大德年间由维扬适绍兴水澄巷。后来,族人又有从水澄迁往杭州市和贵州省等处。常山渔溪刘氏:属于彭城刘氏楚元王刘交大宗。开基始祖刘嗣恭,是南朝宋南越忠献王刘鋹的第十九世孙。元朝末年由西安迁来常山。第二十九世刘诱,又迁居东。衢县南乡十二庄四都刘氏:始祖刘日琯,江西人,元末任杭州府学教授,避乱迁衢县。衢县南乡十二庄下刘刘氏:始祖刘日暄,江西铅山人,亦任杭州府学教授,元末避乱居此。又南乡十八庄曲溪刘氏,亦称始祖刘日琯,但任仁和贡生,明洪武中任衢县教授,上居南关外金家坞,疑为同一人。龙游刘氏,迁自四川;衢县刘氏,迁自洛阳;海盐刘氏,迁自汴梁;海教育界刘氏,迁自真定;宣平刘氏,迁自江西;象山刘氏,迁自河南……
80、福建南平一支
……自刘楚的曾孙“秀”字辈开始,南平刘氏使用如下字派:“秀茂,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光、尔、祖,万、世、永、盛”……
江苏南京·刘氏家谱 (民国)刘泗英增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抄本台湾
江苏溧水·中山刘氏宗谱不分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承启堂木活字本十册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山口村 注:谱首修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
江苏溧水·刘氏宗谱十卷 (民国)刘德贵 刘修堂纂民国二年(1913)中山堂木活字本江苏溧水县群力乡凉蓬村注:谱初修于清嘉庆十八年刘显敏、刘显禄。
江苏溧水·续修刘氏家乘十六卷 (民国)刘兴开 刘昌明等纂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道胜堂木活字本十八册南开大学注:始修于明万历元年,此为七修。
江苏沛县·彭城堂刘氏族谱清道光十年(1830)抄本 一册台湾
江苏丰县·刘氏家谱十卷清光绪间抄本江苏丰县顺河乡裴庄村(存五卷)
江苏丰县·刘氏家谱十卷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江苏丰县欢口乡大前营江苏丰县·刘氏家谱十三卷 (民国)刘学文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抄本江苏丰县顺河乡
江苏·泗阳橡树刘氏宗谱四卷 (民国)刘鉴清三修民国十五年(1926)石印本江苏泗阳县葛集乡翁庄村刘老庄
江苏扬州·甘泉刘氏宗谱 (清)刘豫成纂修清宣统三年(1910)传经堂活字本历史所四册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刘方玉等始修。
江苏泰县·姜堰刘氏家乘四卷二卷 (民国)刘长福 刘汉臣等编修民国三年(1914)木活字本江苏扬州市文管注:又名《刘氏家乘金声公支谱》。
江苏·泰县姜堰镇刘氏续修家乘卷 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编木活字本江苏泰县(存卷3、4)
江苏靖江·梓溪刘氏支谱六卷 (清)刘松久等重修清道光七年(1827)敦本堂活字本 六册人民大学
江苏靖江·梓溪刘氏支谱十五卷末一卷 (清)刘辅廷 刘辅仁修清同治十年(1871)存心堂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存7—15卷、卷末)注: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创修。
江苏靖江·戏鱼墩刘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刘钟英主修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五十册
江苏靖江·戏鱼墩刘氏家谱二十八卷 (清)刘楚宝等续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序五忠堂木活字本二十八册日本 美国
江苏·靖江梓溪刘氏巽(竹移)公直系支谱四卷 (民国)刘岳镇修民国抄本一册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宝应刘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清)刘秉钧等重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世德堂刻本 科图 江苏宝应县图 美国
江苏·宝应刘氏家谱口口卷清宣统三年(1911)续修本江苏宝应县图(存卷5)
江苏江都·安阜注洲刘氏重修族谱六卷 (清)刘兆福等主修 江永海纂辑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六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江都·安阜州刘氏重修族谱六卷 (清)张永明纂辑清光绪十九年(1893)再思堂木刻本 六册河北大学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刘氏重修分谱二卷 (清)刘德湖 刘德国主修 江子谟纂辑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二册中国国家图书馆(残)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刘氏重修族谱四卷刘云龙 刘云祥主修 蔡步云纂辑
民国元年(1912)活字本 四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江都·刘氏族谱 (民国)刘文焘纂民国元年(1912)重修木活字本 四册江苏句容县春城乡袁相大队黎甲村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刘氏宗谱四卷 (清)孙宪椿纂辑民国二十年(1931)武忠堂活字本 四册吉林大学
江苏·兴化刘氏族谱 (民国)刘启龙 刘麟祥修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六册江苏兴化县昭阳镇南沧办事处注:此书又名《天宝刘氏家谱》、《彭城刘氏重修家谱》、《秋浦刘氏重修家谱》。谱首修于宋宣和六年(1124)刘安世。此为四修。
江苏南通·刘氏宗谱十五卷 (清)刘芬修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江苏南通市图(存卷6—15)
江苏如皋·刘氏宗谱二十五卷 (清)刘廷萼等辑清同治七年(1868)观音阁宗祠木活字本十六册日本 美国
江苏如皋·皋东刘氏宗谱二十卷 (清)刘铮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二(1896)年刘氏明经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四川图 美国注:刘光远首修于乾隆三十三(1768)年。
江苏如皋·刘氏族谱三十二卷 (民国)如皋刘氏阖族编修民国十五年(1926)传经堂活字本 三十二册江苏南通市图
江苏镇江·润东刘氏宗谱六卷 (清)刘日新等修清光绪六年(1880)藜照堂木活字排印本六册上海图
江苏镇江·京江刘氏宗谱四卷 (清)刘志奎等重修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字本 四册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刘贻德堂支谱四卷首本各一卷 (清)刘景澄校 清宣统元年(1909)木活字本 二册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京江刘氏续谱四卷 (民国)刘长庆等续修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四册日本 美国
江苏镇江·刘氏族谱十六卷 (民国)刘康遐修民国四年(1915)五忠堂木刻本 十六册河北大学
江苏丹徒·京口刘氏族谱六卷 (清)刘祥澍重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六册科图
江苏丹徒·京口刘氏宗谱六卷附世系表一卷 (清)刘增绣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敦伦堂刊本七册上海图
江苏丹徒·京口儒林刘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刘从檎重修清活字本六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云阳小墟刘氏宗谱十卷 (清)刘中汉 刘永盛等重修清光绪元年(1875)木活字本 十册日本 美国
江苏丹阳·云阳嘉山刘氏家乘十卷 (清)刘瑛等纂修清光绪四年(1878)藜照堂活字本 十册历史所注:明洪武七年(1374)孟安公始修,此为七修。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十卷 (清)刘宏概 刘景舆等增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十册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十卷 (清)刘突等修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 十二册美国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十二卷 (清)刘(方方土) 刘炳照等重修清光绪二年(1875)木活字本科图 吉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4、8—12) 四川图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西严刘氏宗谱八卷 (清)刘正松主修清光绪二年(1876)五忠堂刻本 八册美国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大分老七房长房支谱十卷 (民国)刘如辉 刘祖溶 等纂修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州市图 美国注:谱始修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刘汉卿。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二分支谱二卷 (民国)刘煊 刘尚德编纂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中央民院
江苏常州市图注:谱始修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刘汉卿。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五福会支谱不分卷 (民国)刘氏五福会修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一册江苏苏州市图 美国
江苏·武进西营刘氏家谱八卷 (民国)刘琛 刘善强等修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十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历史所 南开大学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苏州大学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刘汉卿始修,此为七修。
江苏武进·升东刘氏宗谱十四卷 (清)刘佑南等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五忠堂刻本十二册美国
江苏武进·升东刘氏宗谱十六卷 (清)刘叙正 刘正协等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十六册日本 美国注:此为八修本。
江苏武进·升东刘氏宗谱二十卷 (清)刘叙正 刘维晋等九修清光绪十六年(1 890)五忠堂木活字本二十册日本 美国注:此为九修。
江苏武进·升东刘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刘金宝等修民国四年(1915)五忠堂刻本 二十册江苏档(存卷21) 美国
江苏武进·蓉湖柳荡刘氏宗谱二十卷 (清)刘越甫纂修清光绪三年(1877)武进刘氏守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2、4—6)
江苏武进·蓉湖柳荡刘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姚安纂修 刘荫福主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守三堂活字本二十八册历史所注:清雍正十年(1732)始修。
江苏武进·蓉湖柳荡刘氏宗谱三十六卷民国二十三年(1934)守三堂木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5—8、11—14、24——27、30、33——36)
江苏武进·毗陵新安刘氏宗谱二十卷 (清)刘善亨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佩三堂刻本 二十六册人民大学 美国
江苏武进·毗陵刘氏宗谱十二卷 (清)吴治允修清光绪二年(1876)五忠堂活字本 十四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戚墅堰刘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刘宸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贻远堂木活字本二十册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毗陵刘氏宗谱十六卷 (清)刘树屏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忠堂活字本十六册美国注:此为七修。
江苏武进·晋陵闸头刘氏宗谱八卷 (清)刘开林等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序九如堂木活字本 八册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青山里刘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民国)刘兆桐续修民国八年(1919)静思堂木活字本 十册南开大学注:始修于清康熙九年(1670)。
江苏武进·刘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刘尔福等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五忠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靖康元年(1126)始修。
江苏金坛·刘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三卷末一卷 (民国)刘对扬等修民国五年(1916)忠孝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人民大学
江苏无锡·五牧刘氏重修宗谱二十卷 (清)刘文寿等重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活字本 二十册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刘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刘锦球纂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忄享)睦堂活字本 二十七册历史所注:宋靖康元年(1126)始修。
江苏无锡·锡山刘氏宗谱十六卷 (清)刘宏福等续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木活字本 十六册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柳荡刘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刘荫福等重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守三堂木字本二十八册日本 美国(缺卷19)
江苏·无锡邹祁补刘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刘裕成主修民国十年(1921)悼睦堂木活字本 三十册美国
江苏江阴·江城花塘合修宗谱四卷 (清)刘锦超等编清嘉庆十三年(1808)序木活字本 四册日本 美国
江苏江阴·刘氏宗谱二十卷首末各一卷 (清)陈宣铎纂修 刘敦安主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树德堂活字本二十二册历史所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刘道祥始修。
江苏江阴·花塘刘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刘源汝主修民国十四年(1925)德润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美国
江苏吴县·刘氏世谱四卷首末各一卷 (清浏世祺纂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 六册历史所 吉林大学注:此为始修谱。
江苏·刘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刘楚宝 刘玉珂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忠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人民大学
河北刘氏家谱来源有二。其一祁姓,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帝尧初封于陶地,又封于唐地,故又称陶唐氏。其二姬姓,为周太王的后裔。
1、辽宁北镇满族一支
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辽宁北镇满族刘氏:1941年刘恩铨、刘名仁等重修北镇《刘氏宗谱》记载,这支刘氏宗族本是汉族,原籍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俗名山后大户刘家。
2、福建南平一支
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形成于明朝初,以刘敏为开基始祖。该族以“孝悌堂”为堂号。
扩展资料
刘姓最初发源于今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陕西省境内。祁姓刘氏传至战国时,有人在魏国任大夫,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有子刘清,辗转迁移到今江苏丰、沛之地。
刘清生刘仁,号丰公,刘仁生刘煓,字执嘉。煓生四子:伯、仲、邦、交。第三子刘邦,即汉高祖。建西汉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形成了全国一大姓氏。
参考资料:
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新唐书》等资料所载,出自祁姓尧帝之后。以字名为氏。
2、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出自姬姓周太王古公父之后裔。
3、改姓而来。据《史记》所载,刘邦称帝后,赐有功之臣娄敬、项伯为刘姓,并赐其他降汉的项氏家族改姓刘。其它姓氏改姓刘。据《史记》所载,西汉公主嫁与冒顿为妻,其子女皆从刘姓。另外有薛、何、美、陆终氏和少数民族鲜卑孤独氏,女真族乌古论氏、移剌氏、满族宁古塔氏、留佳氏等众多姓氏改为刘姓。
得姓始祖
刘累。刘姓系上古圣帝尧的后裔。尧出生时其母庆都寄居 于伊长孺家的伊祁山下,故从母所居之地为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尧帝的祁姓后代有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建立刘国。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出生时有纹在手曰:“刘累”,于是便以此为名。刘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 御龙氏”,负责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孔甲。孔甲感觉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赏赐给刘累许多财物。不料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领家眷逃到鲁阳(今河南鲁山)。又不敢再用祁姓,就用名字中的刘字作了姓氏。刘累之后,其裔又先后被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唐(今山西翼城)、杜(今陕西西安)。周宣王时,杜国国君杜伯被害,杜伯之子隰叔逃入晋国,担任士师(主管刑罚、狱讼、禁令的官)隰叔之子士艹为以官职为氏称士氏。士艹为之孙士会就是辅佐晋文公、襄公争霸天下,使晋国成为五霸之一的范武子。士会曾居于秦国,其后有留于秦国者便恢复其祖姓为刘姓,是为陕西刘氏。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便是士会的后代。刘邦对刘姓家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士会也成为刘姓共认的祖先之一。
繁衍播迁
河北唐县是刘姓的祖居之地,而刘姓的发源之地当在今河 南省境。而源于陕西省境的刘姓当为河南刘姓之分支。战国时期,陕西刘氏播迁到河南及江苏地区,到汉代沛县刘姓成为皇族,大封同姓诸侯,显贵无比。纵观刘姓繁衍情况,可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时期为汉代,江苏刘姓族人刘邦建立汉室,随着“同姓封侯”,刘姓人遍布彭城、沛国、弘农、中山、南阳、东平、天水等地,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姓氏。汉末群雄争霸之际,中原刘姓为避战祸四方迁徙。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刘姓人大举南迁外,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取刘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与此同时,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被封王侯的刘姓遍布江南。第三时期为唐至五代。据《兴宁刘氏族谱》所载,唐翰林学士视察使天锡公,为避战乱弃官奉父祥公迁至福建宁化县,后成汀闽望族。这一时期,刘姓支脉遍布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时期,刘姓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
郡望堂号
刘姓在其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1、彭城郡;2、沛郡;3、弘农郡;4、河间郡;5、中山郡;6、梁郡;7、顿丘郡;8、南阳郡;9、东平郡;10、高平郡;11、东莞郡;12、平原郡;13、广陵郡;14、临淮郡;15、琅邪郡;16、兰陵郡;17、东海郡;18、丹阳郡;19、宣城郡;20、南郡;21、高阳郡;22、高密郡;23、尉氏郡;24、竟陵郡;25、长沙郡;26、河南郡;27、广平郡。
堂号:
“彭城”、“弘农”、“沛郡”、“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河南”、“尉氏”、“广平”、“丹阳”、“广陵”、“长沙”、“临淮”;还有“豢龙堂”、“藜照”;另有自立堂号,如 “敦睦”、“敦本”、“天录”、“再思”、“树德”、“守三”、“青云”、“传经”、“五忠”、“恒德”、“庆元”、“怀贤”、“墨庄”等。
宗族特征
1、刘姓家族地位显赫,从古到今,称王称帝者多达六十六 人,统治时间长达六百五十多年。
2、刘姓家族有其排列有序的字行辈份,据刘祥澍所修《刘氏族谱》载有清代江苏刘姓一支辈份字行为:“祥瑞肇英贤,明良继仁孝。”清光绪年间刘一诚所修《刘氏宗谱》载有彭城(今徐州)刘姓仲盛公一支辈份字行为:“寿福永彦仲,伯仁义尚若,余洪继应一,启世道昌从。”
名人精粹
刘邦:沛县丰邑(今江苏沛县)人,秦末聚众起义,得胜,建立西汉。刘歆:西汉沛人,古文学派的开创者。所撰《七略》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刘歆也是我国最早研究圆周率的人之一。刘秀: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刘洪:东汉天文学家,山东蒙阳人,所著《乾象历》是我国考虑了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第一部历法。刘备: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在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中建蜀汉政权,与东吴、曹魏成鼎足之势。刘伶:沛国人,为西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建威将军。刘渊:系匈奴人,十六国中的汉国建立者,称号“汉王”。刘义庆:彭城(江苏徐州)人,十六国时宋国著名文学家。有小说集《世说新语》。刘勰:东莞莒县(今山东)人,十六国时期梁国杰出的文学家、理论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被称为文学理论批评史巨著。刘知几: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杰出的史学家,所著《史通》为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的专著。刘禹锡: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著有《天论》等。刘墉: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刘鄂:江苏丹徒人,清代小说家,著有小说《老残游记》。刘少奇:湖南宁乡人,早期中共党员之一,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山东曹县刘氏字辈:“祖世士慎作云丹明先宗克宫尚地方王永继存生学修超贵远德鸿通宝长建思怀忠敬化效维在祥”。
山东刘墉后裔字辈:“英九廷文国德世宗永长春瑞祥云照成志玉保恩”。山东禹城伦镇齐与华店范庄刘氏字辈:“鸿吉泉守安祥培凯青龙门”。山东清河刘氏字辈:“土火金水木克嘉承恩广”。山东刘邦二哥刘仲后裔字辈:“世金体学广”。山东密县刘家庄刘氏字辈:“同德文自尚孚庭世丙东益善丛仁政存中治国荣广有祥源照长功志庆成品方禄振胜义种福荫龙”。山东日照东关刘氏字辈:“允世惟贤嘉祥兆应振志勋名龙廷吉庆”。山东日照南湖花峡峪、涛酪刘家湾、秦楼刘东楼刘氏字辈:“云世为贤加祥兆”。。山东日照高兴镇刘家尧王刘氏字辈:“云世为贤加祥兆”。山东长清小刘庄刘氏字辈:“安生书业广传家心田良润玉得乃达名远义路长”。山东东阿刘氏字辈:“道昌恒光利吉业”。山东东营垦利刘氏字辈:“文延永荣”山东乐陵中街道办事处五里岔村刘氏字辈:“裕登敦尚崇隆”。山东滕州刘氏字辈:“茂朝开学新”。山东巨野刘海村刘氏字辈:“思孔文世宗家元方朝德继子照宪祥庆繁毓美惠教学同衍善光明熙来瑞乃法传永昌景其登高贵”。山东平阴刘氏字辈:“家声传纪广”。山东平邑刘氏字辈:“世国民成士泽”。山东平度张舍镇刘氏字辈:“兆文永甲辉鸿田景元多”。山东牟平刘氏字辈:“清家继传德合教永远明一朝来复本”。山东阳谷刘氏字辈:“世福金兆保守存”。山东阳谷刘氏字辈:“景广金明玉晓东昭峻翔谱科咏洪治登高朝秋罡荣纪书盛礼魁阁居青长”。。山东阳谷刘华育村刘氏字辈:“玉明金广景文”。山东即墨刘室刘氏字辈:“人思敦本一志同方”。山东即墨店集刘家河北刘氏字辈:“文章可殿元德乃泽成宗”。山东吴定府海丰杨家桥刘家庄刘氏字辈:“凤文显树玉”。
、江苏徐州铜山刘氏:梅、玺、泰、山、守、德、传、正、文、光、振、西、继、世、宏、昌。
2、陕西安康刘氏:金祥治家邦,定国显名扬。
3、辽宁北镇满族刘氏: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4、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刘邹村刘氏:步忠堂学新,德厚传桂芳,龙政万年树,则守焕金银。
5、睢宁王集林庙刘氏: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刘氏辈分查询
本文2023-10-30 20:09: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