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族谱在保存在哪个地方?
蔡氏族谱是按照省份划分的,共分为12个,分别为:
蔡氏族谱: [湖北石首];
蔡氏族谱: [玉山];
[慈溪蔡氏宗谱]: 不分卷;
浦阳香溪蔡氏宗谱;
蔡氏世系源流;
沩宁蔡氏东宗谱: 十八卷:[宁乡];
德清蔡氏宗谱: 十二卷;
蔡氏重修宗谱: [丹阳];
乌砶蔡氏宗谱: 二十一卷:[暨阳];
德清城关蔡氏家谱: 不分卷;
蔡氏族谱: 不分卷:[武陵];
湖南攸县渌田蔡氏九修族谱: 十一卷:[湖南攸县]。
扩展资料:
蔡姓是以国为姓的。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弟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与兄管叔鲜、弟霍叔处共同监督被封在商朝旧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理殷商遗民,史称”三监”。
武王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及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后被镇压,武庚、管叔被杀,蔡叔遭放逐,不久,死于迁所。
其子胡,能够与父亲的反叛行为决裂,遵守文王的德训,与人为善。由于胡在鲁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祖,是为蔡仲。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蔡姓
福建建阳——蔡氏裔孙外迁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通过各地宗亲会的联谊活动,吸引了各地蔡氏宗亲前来建阳寻根问祖,有的已经确认归宗并要求入谱,有的正在调查之中,现根据近几年调查情况和建阳蔡氏族谱记载的情况,衔接起来,以供重修族谱之用。
一、桧公支派
三世孙蔡桧,字廷材,行丙六,銮公六子,妣詹氏生子,失谱。2001年以来到浙江省庆元县、朱坞、星光两地调查,从两地族谱查出,桧公之子耀,官任县尉,在浙江庆元开祖,裔孙繁衍支分闽北及全国各地,任武官者较多。
五世克昌,字大亨,桧公之孙,官至迪功郎,在浙江省庆元县开基。
七世习诗,字福基,大亨之孙,垂冠长子,进士,官至光禄大夫上柱国。妣江氏生五子、二女,五子是椽、积、善、瑞、升。子孙居邵武、延平、建宁等地。
七世习书,字禄基,垂冠次子,收寇有功,官升河北五十四州都提点,妣郭氏生子,家居任地失谱。
七世习易,字寿基,垂冠三子,进士,任广东巡按,监察御史,妣周氏生子,在广东省繁衍。
八世椽公,福基长子,进士,任大理寺卿,子孙散居苏州伏龙山下,并温州夹树壕、金华等处。
八世积公,福基次子,进士,官居翰林院左春坊,迁居浙江省栝苍太平坊(今丽水)。
八世善公,福基三子,进士,官拜龙图阁学士,其后迁居浙江松阳遂昌。
八世瑞公,福基四子,进士,镇守雁门节度使,子孙居四川、成都。
八世升公,福基五子,镇守太原府太守。妣王氏生四子,继、综、维、绍。
九世继公,升公长子,以子玫贵恩赠太尉。妣张氏生四子,珪、璜、璈、玫。
十世干公,绍公长子,官任指挥,其后迁居湖广。
十世坤公,绍公次子,任江西省南昌府太守,子孙都居南昌。
十世珪公,继公长子,官居太尉,加封镇守陕西提督,家居西安。
十世璜公,继公次子,官拜光禄大夫,后为宋江太守,迁居宋江。
十世璈公,继公三子,性好清净,高尚其志,隐居山阴,即会稽(今绍兴)。
十世玫公,继公四子,官至左丞相,兼尚书事掌兵权,出守建州、浦城、太湖等地,振威福建。子孙都居浙江庆元,福建延平,浦城等地。妣吴氏生三子,谕、训、计。
十一世谕公,玫公长子,子孙迁居延平、建阳。
十一世训公,玫公次子,袭父荫,任浙江行省,镇守括苍(今丽水),居浙江庆元蔡遁、浦沄。
十一世计公,玫公三子,迁居浦城。
二十世重二,训公之后,浙江省庆元县范源祖,2003年,灵牌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二十世重三,训公之后,浙江省庆元县范源祖,2003年灵牌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二、梅公支派,
梅公,建阳嫡祖,炉公三世孙,官至御前都统制,两次恩封三代,子孙盛贵,分居世界各地
六世蔡圣,字贤希,行已九,梅公之后,克顺公三子。妣刘氏生子,仕外迁失谱。根据广东蔡氏族谱记载,他的曾孙是福粤(不详)。
六世蔡琇,乳名义,字伯宜,行已十,梅公之后,克顺公四子,官至莆田县尹,赠尚书刑部侍郎。继妣卢氏生子,在莆田繁衍(待考)。
六世蔡中,字秉正,行已十一,梅公之后,克顺公五子,官至殿中侍御史,长期在浙江省任职。妣李氏生子,仕外迁失谱(待查)。
三、梅公之后,西山公派下
十二世子敬公, 沈公次子,广东省台山市大江沙浦始祖,2003年灵牌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十二世蔡梃公,九峰公五子,湖南岳阳始祖,2003年查出。
十二世蔡诰,字芳远,行千一,建阳蔡氏族谱没有记载,2001年以来东阳、梓誉宗亲多次寻根认祖,确认为西山公之后,渊公长子,为浙江省东阳市梓誉顾岭蔡氏始祖,2003年以十二世灵牌归宗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十三世浩然,字养吾,行丙一,西山公之后,格公长子,建阳族谱(十二卷)记为福建泉州支系祖。妣王氏生一子,征,为泉州房祖,居同安县从顺里西浦乡开祖。
二十世正元公,迁居南安县二十八都,裔孙居台湾者多。
二十三世希诚公,从孝公之子,迁南安县鹤山村开基,裔孙侨居新加坡者多。
二十七世锡印公,由南安县迁浙江瑞安立祖。锡贤、锡法二公由南安县迁广东省惠州、海丰立祖。
十三世毅然,字福粤,格公次子,行丙二,与兄浩然,徒居闽西上杭至广东梅州开基立祖。2003年广东梅州松源宗亲会已将福粤公灵牌归宗放进建阳蔡氏大宗祠。
十三世粹然,字养正,行丙三,格公三子,妣刘氏生子失谱。
十三世灿然,字音甫,行丙四,渊公之后,柄公长子。妣刘氏生子,迁居福建上杭失考。
十三世焯然,字号光,行丙八,柄公次子,妣詹氏生子希钦(十四世),迁居福建泉州、西浦。传十六世蔡初迁居漳浦城南,次子蔡康(十七世)迁居福建顺昌元坑立祖。
十六世德亮公,字茂峰,从泉州青阳迁浙江省龙泉水南立祖。
十六世起汉公,又名蔡十一郎,行已一,沆公之后,公琙之曾孙,移居福建龙岩县和睦里。
二十八世日实公,沆公之裔,起汉公之后,迁居福宁府35都开基。
十六世沅公,杭公之后,文弼公五子,迁居崇安县彭源上箬。
十九世宗显公,起汉公曾孙,添与公三子,明朝万历年间由龙岩迁居福建安溪县崇善坊。妣茅氏生四子,发华、发生、发胜、发德。
二十世发华公,宗显公长子,由安溪迁至福建光泽县王屯立祖。
二十世发胜公,宗显公三子,由安溪迁居福建永春45都。其子真海,迁居永春3都,子孙都在永春繁衍。
二十四世瑞周公,发胜公五世孙,宜福公次子,为景仰西山,九峰发祥之地,携子于清初时期,还居建阳湖嘉洲。
二十五世大韬公,瑞周公长子,迁居江西省弋阳、宜兴开祖(详见十三卷)。
二十六世克生公,模公之后,添赵公之子,奋然有开族之志,弃闽迁贑,上饶铅山开基,迄今已有二百余年,传三十三世为轸源支系。如今铅山傍罗蔡家村一带子孙盛旺。有迁居江西万年县待考。
十九世惠公,文弼公之后,友公长子,为崇安县吴屯岭头房祖。
十九世镇公,文弼公之后,为崇安县大际房世传。
十六世蔡启公,文昭公次子,妣叶氏生二子,长子礼成,为碗窑中横亭村房祖;次子礼兆公,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下峡房祖。
二十九世转富、元章二公,由亭村迁建瓯县丰乐里山下,三十五世,朱坤之后,海老、水生、观生迁居建阳潭城。
十六世效公,文昭公次子,为将源桥溪源亭村房祖。
十六世政公,文昭公三子,为浦城县桥亭房世传(七卷)。
十五世文庆公,希仁公三子,为建阳樵溪房世传(见七卷)。
十五世文龙公,希仁公四子,为建瓯芝城房世传祖 。
二十二世文龙公之后,国成公为建瓯芝城祖,国赐为建阳白沙房祖。
二十二世祯公,文龙公六世孙,为瓯宁房祖。汉二公为建阳回龙房祖(详见九卷)。
十五世文彬公,杭公之后,迁居古田县开祖。
十五世文宝公,杭公之后,希仁五子,为建阳童游房祖。
二十二世应秀公之后,建阳彭墩房祖。
二十二世屏山公,由童游迁古田开基。
十五世文钦公,希清公长子,为麻沙房世传(详见十卷)。
十六世天隆公,迁居浦城石陂。
十五世文镛公,希清公次子,为建阳崇雒水井、后畲房世祖(详见十一卷)。
十五世文明公,希节公之子,为建阳后山、童游蔡墩、熊墩房祖(详见十一卷)。
十五世文千公,希永公之子,为建阳溪源房世祖(十一卷)。
十五世文成公,希凤公长子,为麻沙叶坊房祖。
十五世文铠公,希凤公次子,为大白房世传(见十二卷)。
十五世文禄公,杭公之后,希仁公六子,因伯父为官祸及亲族,无志功名,云游浙江庆元,定居蔡遁,为蔡遁蔡氏始祖,妣王氏生五子,仁、义、礼、智、信。子孙分支四出,繁衍昌盛。
十六世蔡仁,杭公之后,文禄公长子,迁居福建古田县开基。
十六世蔡义,杭公之后,文禄公次子,义公长子德荣,迁居浙江龙泉、云和等地立祖。义公次子德施,徒居福建泉州。
十六世蔡礼,杭公之后,文禄公三子,元朝至正年间大约公元1360年由庆元蔡遁迁居福建松溪县船坑为船坑蔡氏鼻祖。妣叶氏生九子,散居以下几处开祖:
1、德宣,礼公五子,五传绍沂公,为庆元朱坞房始祖。
2、德平,礼公六子,迁居洪塘。
3、德时,礼公七子,迁居福建青州。
4、德裕,礼公八子,迁居福建永定。
5、德正,礼公九子,迁居庆元山头源。
十六世智公,杭公之后,文禄公四子,妣管氏二子。
1、长子德济,迁居浙江龙泉上源。
2、次子德旺,迁居福建寿宁怍坑为怍坑蔡氏始祖。
十六世信公,杭公之后,文禄公五子。妣王氏生三子:
1、长子德泰,徒居浙江青田。
2、次子德懋,迁居福建寿宁、景宁。
3、三子德周,迁居福建省福宁州。
四、和公派下
十世浔公,和公之后,璇公长子,官任临安府尹,家居任地失谱。
十二世蔡炷公,字用晦,和公之后,栋公之子,父子皆迁居邵武,妣刘氏生三子,福三、福四、福五,都居邵武市,多年未联系。
十三世蔡九郎,蔡茂隆公长子,迁闽西汀杭开祖,子孙散居长汀、连成、上杭一带立祖。
十四世得文公,五代时期都居上杭南顺里。
十九世罗通,子孙都居连城北安里。
十六世土震、土雷,兄弟迁居建阳市黄坑白家山。
十三世蔡十郎,茂隆公次子,到南安柯启学家入赘,与柯谷英结婚,生有五子,长子、五子姓柯,次子、三、四子姓蔡,从谷英、十郎之后,以柯蔡同宗,裔孙散居海内外,台湾嘉义建有十郎墓。待后详考。
二十八世盛养公,虞公之后,迁居邵武拿口开祖。
五、西山公派下裔孙灵位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的有:
1、广东省顺德市二十一世蔡廉仿公灵位(香港蔡伯励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2、广东省顺德市二十一世蔡国宗公灵位(香港蔡彪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3、福建省晋江市十八世蔡永昭公的灵位(香港蔡芳祥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4、香港新界二十五世蔡子俊公的灵位(香港新界蔡建新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5、广东省东莞市宝安一世祖蔡安公灵位,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6、香港蔡屋村、安公十四世蔡情山公灵位(香港蔡学昌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7、广东省东莞市霄边二十四世蔡吐絮公灵位(香港蔡文勋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7、广东省东莞市霄边二十五世蔡鸿根公灵位(香港蔡文勋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8、广东省东莞市霄边二十四世蔡富宁公灵位(霄边蔡振岳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9、广东省东莞市霄边二十四世蔡余庆公灵位(霄边蔡润强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10、广东省东莞市霄边二十六世蔡浩儒公灵位(霄边蔡忠球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11、广东省东莞市霄边九世祖蔡桂山公灵位,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12、广东省东莞市霄边十七世祖蔡孚存公灵位,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13、广东省东莞市霄边十七世蔡云虬公灵位,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14、广东省河婆福粤公二十世祖蔡汉光公灵位(香港蔡明宗长的祖先),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15、福粤公二十一世蔡明哲长生禄位,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16、广东省长安乌沙蔡屋村四世祖蔡诏道公灵位,归宗进入建阳蔡氏大宗祠。
蔡允恭(561—628),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省)人,一说济阳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人。蔡允恭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祖蔡履,南齐祠部郎中;祖父蔡点,南梁仪曹郎中、南兖州别驾;父亲蔡大业,西梁左民尚书;叔叔蔡大宝,西梁司空。
蔡允恭姿容俊美,颇有风采,善于缀文,是隋末唐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
西梁时期,起家著作佐郎。后投陈国,授库部郎中。在长安时与书法家虞世南交好,由他引荐,被邀为隋炀帝侍从官,授起居舍人。隋炀帝曾派他去教宫人,他耻为之,屡屡称疾不入内,因而被疏远。
隋朝灭亡后,先后跟随许帝宇文化及、夏王窦建德。进入唐朝,以虞世南荐引为秦王天策府参军、文学馆学士,成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所谓“秦王府十八学士”,是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在长安开设“文学馆”而招揽的十八个贤才。 这十八人是: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这十八人被称之为“十八学士”,唐太宗十分重视他们。每当入朝面君事罢回府,唐太宗常引见学士们,讨论坟籍,商略前载,儒雅之风,旷古稀有,君臣亲近之恩,百代罕及。
唐太宗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 号称《十八学士写真图》;又命褚亮为这些画像一一题赞。画像上题上名字爵位,收藏为朝廷档案,是当时极高的荣誉,时人也因能入选文学馆而感到无比荣耀。唐书记载:“预入馆者,时所倾慕,谓之‘登瀛洲’”。《史记·秦始皇纪》载齐人徐巿(一作徐福)等上书秦始皇,称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供仙人居住的神山。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即源于此。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与门下十八学士弈棋,后人因此画有《十八学士弈棋图》。
玄武门之变后,文学馆被解散,但十八学士仍深受唐太宗信任。武德十年八月,唐太宗即皇帝位,九月初就置“弘文馆”于殿侧,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蔡允恭复为大学士,与姚思廉等分直迭宿。唐太宗听朝之暇,将蔡允恭等引入内殿,与之共论古今,同商政务,至日昃夜艾不少怠。蔡允恭亦展蕴披丹,同心启沃,深得唐太宗嘉许,后晋兼太子洗马,教导太子李承乾;稍后,又被唐太宗命为黜陟使与萧瑀等分行天下。蔡允恭以年老,恳乞悬车赐归,卒于家。
有记载说:时贞观某年正月念七日,蔡允恭葬于龙溪县新恩里屿头山,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镌于墓前左大石上。其地因名曰登瀛,今墓尚存,子孙环庐而居。
龙溪县是福建旧地名,原属漳州,因政区演变,龙溪县曾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而原龙溪县新恩里,今属福建厦门海沧区。原籍荆州江陵(或济阳考城)的蔡允恭,是不是海沧蔡氏的祖源呢?闽南地区的蔡氏族谱和《海沧县志》对此有所记载。
流江蔡氏族谱载,蔡允恭死后葬于龙溪县新恩里屿头,其后裔环墓而居。宋时同安进士吴燧于其墓边大石上书有“登瀛”二字,故屿头也称登瀛澳。
崇祯版《海澄县志》也有相应的记载:“蔡允恭者,唐十八学士登瀛洲之一也。据蔡氏家谱称上世入闽,居仙游,其后再迁泉州。传至大业,即允恭之父也,事后梁,累官左民尚书。允恭入唐事太宗,为学士兼太子洗马,年老赐归,卒于家,葬泉州龙溪县新恩里澳头山后。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于墓左大石上,其地因名为登瀛澳,子孙环墓而居,分派立宗,若晋之安海,龙之水头,澄之枫林,埔之碧坑,皆以澳头学士为鼻祖焉。”
《海澄县志》的记载,与流江蔡氏族谱的写法几乎一致,只有屿头、澳头地名之差。
蔡允恭生活于隋唐之际,是唐书中存有记载的人物。闽南地区诸多蔡氏将原始祖源与之挂钩,并以“登瀛学士蔡允恭”为入闽始祖,以“屿头翁”为开基始祖。
至于事实是否如此,诚如《海澄县志》所加注的“想允恭子孙唐末有入闽者,卒葬于此,遂标上世‘登瀛’为号耳,聊存之以俟考”。到底是怎么回事,确实只能“聊存之以俟考”了。
蔡允恭著有《后梁春秋》十卷、《蔡允恭文集》二十卷。今仅存《奉和出颍至淮应令》诗一首: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
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
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
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全唐诗》收有《奉和夏日游山应制》一首,署名“蔡文恭”,但生平无考。《盛唐诗纪》卷一〇八以为盛唐时人,一说为隋唐间人蔡允恭之传误。这里将《奉和夏日游山应制》一诗附录如下:
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
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
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
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2021、4、24)
蔡氏族谱在保存在哪个地方?
本文2023-10-30 19:16: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