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氏家谱??
卿姓起源于周朝的赵相国虞卿,他的子孙以他的官职为姓,即卿姓。
虞卿:公元前266年,属战国时期,周朝诸侯国赵国,孝成王(赵丹)继位,求贤若渴。时逢虞卿来访,深夜密谈,相见恨晚,赵王赐黄金百镒、白壁一双;再次交谈,拜为上卿;三次交谈,卒受相印,封万户侯,主持赵国朝政。 公元前256年,魏相国魏齐,被秦昭襄王追杀,投奔赵相国虞卿处,虞卿立即修书一封与相印同挂于堂上,携家眷和魏齐从小路逃离赵国,去千里之外的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见信陵君魏无忌,再去楚国躲避,信陵君惧怕秦国而不见,魏齐听到信陵君不帮助,一气之下,自杀了。赵孝成王赵丹砍下了他的人头,献给秦王。虞卿见自己终究没能保住魏齐,十分悲伤。便隐居于大梁(今河南兰考县)的白云山,结束了10年(前266--前256)在赵国大展宏图的政治生涯。开始著书立说,采集《春秋》的史实,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等15篇。用来批评国家政治的成功与失败,世上流传,史称《虞氏征传》、《虞氏春秋》。
周宣王时有名宦仲山甫,任卿士,他的子孙相传以他的官职为姓,姓卿。 秦朝末年,项羽起兵反秦时,宋义被任命为卿子冠军,宋义的子孙,改姓卿。 子仲、子才兄弟 ,为姬姓,祖籍地在山西,乃太伯之后,改姬姓为卿姓。 仲山甫:一作仲山父。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家世显赫,但本人却是一介平民。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部有很高威望。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从此以樊为姓,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东汉史学家服虔的《史记正义》解释说:按祖祀扫排位,父在上,子居下,兄弟中的一、三、五居右,统称“穆”,二、四、六居左,统称“昭”,仲山甫排行老三,所以称“穆仲”。仲山甫出生于何地,史籍无载。但他的封地樊就是周天子给他的法定籍贯,所以后世称他为“周樊人”或“南阳樊人”,即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姓氏考略》引《广韵》语:“樊,望地南阳,系出姬姓,虞仲支孙仲山甫封于樊,后以封地为姓。”除樊姓以外, 他的子孙也有以他的官职为姓,即卿姓。 宋义:故楚令尹。秦二世二年,楚怀王以为上将军。秦朝末年,项羽起兵反对秦朝暴政,各路起义军推举宋义为首领,号称“卿子冠军”。后来被项羽所杀,为了纪念他,其后代遂以卿为姓。 子仲、子材兄弟:姬姓,祖籍地在山西,乃太伯之后。在唐朝高祖时期,子仲、子材兄弟被列为朕前总指挥,令率军征伐蛮夷,当功绩呈上时,子材被升为总镇光禄大夫,不料被奸臣所害,皇帝听信谗言,判其满门抄斩,并株连九族,于是改姓卿,隐居于世。后来,皇上查明实情,实为励精图治,忠君不二,于是建庙立祠,恢复爵位,尊称爱卿,并准以卿为姓,于是改姬姓为卿姓。
家谱很复杂,你可以到下面的贴吧看看。
一、姓氏源流 ;
种(chong)
出自仲姓,为周代仲山甫之后,为避难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为避难改仲为种,望出河南洛阳。” 二、迁徙分布; 据《姓氏考略》云:种姓望居河南洛阳郡。主要分布山东济宁,枣庄,聊城。陕西,山西,甘肃,新疆,内蒙,河北,安徽,河南,江苏,福建,东北等均有分布。
三、历史名人 ;
仲山甫:周宣王时卿士,食采于樊……佐成中兴之治。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家世显赫,但他本人却是一介平民。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部有很高威望。
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从此以樊为姓,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东汉史学家服虔的《史记正义》解释说:按祖祀扫排位,父在上,子居下,兄弟中的一、三、五居右,统称“穆”,二、四、六居左,统称“昭”,仲山甫排行老三,所以称“穆仲”。
《诗经·大雅·崧高》说:只有仲山甫和申伯是国家的栋梁。《诗经·大雅·燕民》是专门颂扬仲山甫的诗歌,他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总揽王命,颁布政令,天子有过,他来纠正等等。仲山甫的突出政绩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即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这些改革的成功,造成了周宣王时期的繁荣景象,所以称为“宣王中兴”。
种兢;字奉高,东汉(桓帝时)洛阳令(公元89年汉和帝刘肇),《隶续》卷十二,《韩勃孔庙碑阴》
种暠(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种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始为县门下史。时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谌,名知人。歆谓之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时与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两人都被举孝廉,致身通显,并号名臣。未几出暠为益州刺史,乔却迁官大大司农,再迁为大鸿胪。是年八月,顺帝不豫,数日即崩,年终三十,在位与安帝相同,也是一十九年。群臣奉太子炳即位,尊梁后为皇太后。两龄嗣主,如何亲政?当然援照前例,由皇太后梁氏临朝。进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越月奉顺帝梓宫,出葬宪陵,庙号敬宗。有二子:种岱,种拂,孙种劭(种佛子)。种辑为种家别枝(也是种暠之后),均为东汉大将。
种岱:字公祖。好学养志。举孝廉、茂才,辟公俯,皆不就。公车特征,病卒。(后汉书卷五十六)
种佛:字颖伯。初为司隶从事,拜宛令。时南阳郡吏好因休沐,游戏市里,为百姓所患。拂出逢之,愧其心,自是莫敢出者。政有能名,累迁光禄大夫。初平元年,代荀爽为司空(济南府)。明年,地震策免。李傕、郭汜之乱,长安城溃,百官多避兵冲。拂挥口而出:“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去欲何之!”遂战而死。子邵。
种邵:字申甫,少知名。中平末,为谏议大夫。献帝即位,拜邵为侍中。卓既口权,而恶邵强力,遂左传议郎,出为益凉二州刺史。会之职。服终,征为少府大鸿胪,皆辞不受,曰:“昔我先父以身殉国,吾为国子,不能除残复怨,何面目朝觐明主哉!”遂与马腾、韩遂及议大夫马宇共攻李傕、郭汜,以报其仇。战死在长平观下。
种辑:后汉帝时,为长水校尉。建安四年,与车骑将军董承、昭信将军王子服、吴硕、王义郎、接汉献帝旨除操衣带诏事发,大骂操曰;“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建安五正月年被操杀并诛连三族。
种如愿;唐代大将,行军总管刘弘基军中之将,唐武德二年(619)七月十八日甲寅袭王世充河阳城(袭河阳城之战)焚毁其河桥而还,后调守晋州。
种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可考证,已知有三子:种昭衍、种放、种汶,孙:种世衡、种世雍、种世才)
种放:字名逸(916-1016)河南省洛阳人,(《郡斋读书志》作明逸。此从宋史本传)自称隐士,北宋易学家,教育家,诗人。(《郡斋读书志》作长安人。此亦从宋史)生年不详,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父令举进士,辞道:业未成,不可妄动)。住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及父卒,奉母隐终南山,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咸平中(1001年左右)征赴阙,累拜给事中,迁工部侍郎。后真宗召为左司谏,辞归山。一日晨起服道衣,聚诸生列饮,取平生所作章疏,悉焚之,酒数行而卒。诏赠工部尚书。放好为诗歌,有集六卷,《文献通考》又有《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乙祠录》等,并行于世。
种汶:秘书省正字。
种世衡: (985~1045) 字仲平,洛阳人(中国历史军事统帅中,种世衡排在147名)。中国北宋将领、书画天才(有画存世)。康定(1040) 春,西夏军常袭扰延州(今陕西延安),时种世衡任□ 州从事,建议在延州东北200里处筑城(即青涧城),以固延州之势。在守御青涧城期间,与羌民和睦相处,每当夏军来扰,他已先从当地羌民中获知,即命羌族民兵前往迎击,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时环州(今甘肃环县)羌民与西夏军暗通,屡袭宋境。庆历三年(1043)调知环州。到任后,即巡视境内,食宿羌族中,抚问寒暖。有首领名奴讹,倔强自负,种世衡与他约定,次日到帐下慰问部族。是夕大雪,为取信羌族,虽道险难行,仍坚意践约。奴讹以为大雪,种世衡必不来,见其至,惊服,急聚族人听命。此后,当地羌族相继来归。种世衡命他们置烽火,习弓箭,以助宋军守御。同年夏军进攻渭州(今甘肃平凉),他率军出援,羌族民兵从者数千人。朝廷奖其功,晋升为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五年正月卒。有八子诂、诊、谘、咏、谔、所(说)、记、谊。其中诂、诊、谔、谊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孙种朴(谔之子)、种师道、种师中(均为记之子)、种师闵。曾孙种浩、种溪、种洌、种浤。玄孙种彦崇、种彦崧。
种世才:孟州司马。
种诂:字大质。宋代名将。少慕从祖放为人,不事科举。当任官,辞以与弟,时称“小隐君”。世衡卒,录古为天兴尉,累转西京左藏库副使、泾原路都监、知原州、又徙鄜、隰二州,卒,年七十。
种诊,洛阳(今属河南)人。英宗治平二(1065),为殿中丞,除洛苑副使、充环庆路都监(《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一一)。神宗熙宁三年(1070),知环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五)。元丰四年(1081),知镇戎军。六年,充永兴军路兵马都钤辖(同上书卷三一六、三三五)。
种咏;宋大将(宋宗二---三年)八月已卯,夏人犯大顺城,知庆州李复圭以方略授环庆路钤辖李信、庆州东路都巡检刘甫、监押种咏出战,兵少取败。复圭诬信等违其节制,斩信及刘甫,种咏死于狱。冬十月丙子,知庆州李复圭擅兴兵败绩,诬裨将李信、刘甫、种咏以死,御史劾之,贬保静军节度副使。
种谔:(1028年—1082年),字子正,洛阳人,北宋大将(老种经略相公),世代守宋夏边境。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其人熟悉边情,性烈骁勇,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屡建战功,此时积怒在胸,主张再次讨伐西夏,雪“灵州丧师”之耻:“今之兴功,当自银州始,其次迁寡州于乌延,又其次修夏州。三郡鼎峙,则横山之地已囊括其中。又其次修盐州,则横山强兵、战马、山泽之利,尽归中国,其势居高俯视兴州、灵州,可以直覆西夏巢穴,迁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知泾州、后官至经略安抚使、鄜延道总管。在永乐城之战中与徐禧、李舜举等一起战死,终年55岁。
种谊:字寿翁。熙宁中,古入对,神宗问其家世,命谊以官。从高遵裕复洮、岷,又平山后羌,至熙河副将。谊倜傥有气节,喜读书。莅军整严,令一下,死不敢避;遇敌,度不胜不出,故每战未尝负败。拜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徙知鄜州。迁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卒,年五十五。
种师道:字彝叔(1051-1126)(小种经略相公),北宋名将(中国历史军事统帅中,种师道排在145名)。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善察形势,沉毅有谋。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被诬入元祐党籍,罢废近十年。后起为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知怀德军。政和六年(1116年),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经略安抚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年)初,奉徽宗命率军修筑席苇平城(后改为静夏城,今甘肃平凉境),城未就而夏军骤至,乃列阵葫芦河(今宁夏清水河)畔,佯欲决战,暗遣军出夏军后,扬言宋援军至,乘其犹疑之机,前后夹击,大败夏军。六月,再破夏军于藏底城(今陕西志丹北),升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四年,从童贯攻辽,因建议被拒,兵败雄州(今河北雄县)。六年,建议联辽抗金,遭拒被劾致仕。次年十月,金军大举攻宋,起为京畿、河北制置使。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率15万兵救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进至洛阳,闻金军已临城下,遂虚张声势,沿路张榜,号称百万,张旗击鼓而进。金军不知虚实,移师增垒自卫。至京,授同知枢密院事、京畿两河宣抚使。因反对割地议和,建议乘金军回师时半渡而击,被钦宗罢为中太一宫使。不久复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出屯滑州(今滑县东)。八月,金军复大举攻宋,请钦宗暂避长安(今西安),朝廷召其还朝。十月病卒。
种师中:字端孺。历知环、滨、邠州、庆阳府、秦州,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太原保卫战,师中独以麾下死战,自卯至巳,士卒发神臂弓射退金兵,而赏赍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公元1126年四月)。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刘韐言:“师中闻命即行,奋不顾身,虽古忠臣,不过也。”请加优赠,以劝死国者。诏赠少师,谥曰庄愍。种师闵:宋代名将,公元1126年8月(宋靖康元年)领军四万与金军交战于河北井陉,在与金将金斡离木对阵时殉国。
种师闵:宋代名将,公元1126年8月(宋靖康元年)领军四万与金军交战于河北井陉,在与金将金斡离木对阵时殉国。
种朴; 知环州,元符二年,又举兵攻占青唐(今青海西宁),以青唐为鄯州,邈川(今青海乐都)为湟州,却遭吐蕃族的反抗,宋将种朴阵亡,
种斌:济南知府(宋宁宗四十五年)
种道人:宋高宗绍兴间临安相士,诗人。事见《夷坚三志·辛卷》第四,
种云龙:明代南宫知县
种兴:明代宁夏参将,天顺元年四月乙卯,孛来寇宁夏,参将种兴战死。
种勋:明嘉靖三年,宁夏总兵官种勋
种得山,种九月,种一太;明洪武年间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民碑载
宋代种氏墓地在万年县神禾原(陕西华县杏林镇)。
四、郡望堂号;
1、郡望据《姓氏考略》云:种氏望出河南洛阳郡。
2、堂号;山东鲁东南济宁、枣庄一带,堂号为滕阳堂;
山东鲁西南聊城莘县,堂号为双洪堂
种家人 -------种氏滕阳堂行辈,
希,集,生,成,化。明,衍,道,法,传。
毓,尚,家,兴,庆。纪,叙,思,久,延。
庭,训,克,谨,守。贻,泽,永,葆,全。
华,宗,峰,向,茂。常,世,学,圣,贤。
福,贵,怀,远,志。国,昌,群,后,繁。
全国种姓的分布;
山东省微山县昭阳街道办事处(彭口闸)种口二村,种口三村,种口四村,三关庙村,后学南村,后学北村,四新村,渐东村,渐西村,夏镇南门口村,
山东省枣庄薛城种庄,种楼,西种庄,东种庄,北种庄,驿城古邵种庄村,滕州种家寨,霸桥村,
山东省聊城莘县朝城后种楼村,白井村,前种楼村,罗庄村,莘县舍利寺南街,小屯村,莘县大张家镇夏沟村,莘县岩集乡罗庄,刘店子村,
山东省荷泽牡丹区李庄镇种家庄,
山东省临沂费县上治镇大种口村,
山东省单县高韦庄镇二郎庙村是
河北邯郸市曲周县小种寨,
河北衡水桃城区赵家圈乡种家庄,种梁村,东杨家村,北沼乡种高村,
河北辛集前营乡杜林村,
河北省辛集市西泽北村
河北深县贾城西村,
河北唐县南伏城村,北庄子村,山南庄村,
河南项城郑郭镇种营村,束庄村,郑郭北街,许洼村,
河南永城市芒山镇种李庄村,条河乡种寨,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 黄陵镇 大山呼村,里庄乡海庄村,
河南濮阳徐镇乡九章村
河南省中牟县郑庵镇台前村
河南三门峡灵宝灵宝市函古关镇墙底村,岸底村,西留村,坡头村,店头村,孟村村,西宅村
河南新乡原阳县祝楼乡种庄村,
河南虞城李老家乡张五亭楼,扬新庄
安徽灵壁县渔沟镇种山村,
安徽萧县祖楼镇种庄村,
安徽濉溪县泥善镇种道沟村,种里庄村,
江苏省泗阳县临淮镇种庄村,
江苏省盱眙县官滩镇段庄村
江苏省铜山县种家山口村,
山西朔州应县南河种乡北河种村,南河种村,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种家岭
山西晋城种家庄,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内苑乡高桥村,酒务头村,郭庄镇香积寺村,
陕西谓南华县华州镇王什字村,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北塬乡的阿堡村、富家尧村、温家村
陕西省扶绛帐镇前进种家村,
陕西汉中市,
陕西合阳县黑池镇豆庄村
陕西合阳洽州申东村,
甘肃兰州永登县中川镇之山村,民乐乡卜东村,小油村,
甘肃永登县民乐乡下川村
甘肃陇西种
樊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寻根溯源
樊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乃周文王之后 。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文王子虞仲有支孙名仲山甫,宣王封仲山甫于樊(今河南济源),后世子孙以邑为氏。
2、出自子姓,乃成汤王之后 。据《左传》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汤王的后裔子孙,有陶、施、樊、繁等七大族,称为殷民七族,中有樊姓。周时,殷民七族归齐管辖。
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据《世本》所载,“巴郡蛮”五姓有樊;武落山出四姓,其三为樊;前秦、隋初时陕西关中氐族大姓有樊姓;明清时云南黑盐井(今禄丰西北)巡检使土巡检为樊姓,系白族;今蒙古、满、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仲山甫
仲山甫。又名樊穆仲,乃周文王之裔孙。周宣王时任卿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南征北战,使周人统治的疆域扩大,史称“宣王中兴”。由于仲山甫功勋卓著,周宣王封他为樊侯,他的子孙便以封邑为氏,称樊姓。他们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得姓始祖。
2、繁衍播迁
樊姓发祥于今河南济源,春秋战国时,樊姓以此为主源,北入山东、山西,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如春秋时楚国有共王夫人樊姬,鲁国有孔子弟子樊须,战国有避罪于燕的秦将樊於期,汉初名将沛人樊哙等。自战国至西汉,樊姓在河南繁衍兴旺,如尉氏、新野、新蔡、陈留等地皆有樊姓人。其中有一支迁至今唐河湖阳,迅速繁衍成为南阳郡大姓。湖阳樊姓至樊重,在西汉末、新莽初,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庄园主,嫁女于春舂陵宗室刘钦,生刘秀。樊宏,汉光武帝刘秀之舅父,被拜为光禄大夫,位至特进,封寿张侯。宏弟樊丹,封谢阳侯,兄子樊寻,封玄乡侯,族兄樊忠,封更父侯,父樊重,追封为寿张敬侯,一门五侯。后樊宏子封燕侯,孙樊凡官至大鸿庐。此支樊姓显贵于当朝,又族大人众,子孙昌盛,于是形成了樊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南阳郡。此期北迁入山西的一支樊姓经繁衍昌盛,形成了樊姓历史上的另一大郡望——上党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汉以外戚声势显赫的湖阳樊姓余威不减,南朝梁的樊方兴,历散骑常侍,东益州刺史,封富川县侯,其孙樊毅和樊猛亦任高职,皆封公侯。此支樊姓传续六百年,隋统一后,才湮而不闻。此际上党郡的一支樊姓入迁北猗氏(今山西临猗),以北周樊进、北齐樊逊为代表,使北猗氏之樊姓昌盛起来。唐代时,樊姓依旧在北方昌盛,值得一提的是,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樊淑流落大食(今阿拉伯),将中国书画艺术传入西方。两宋时,江南始有樊姓见诸史册。明初,樊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东、江西等地。明代,南方樊姓有大发展。清代时,樊姓已广布大江南北,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樊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陕西、河南、江西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樊姓约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
3、郡望堂号樊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1、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2、上党郡,秦治所在今山西壶关,西汉移治长子(今属山西)。
堂号:“上党”““南阳”“崇德”“文魁”“忠烈”“听命”等。
兰考是哪一支要看是什么堂号,堂号是区分姓氏家族的唯一标准
姓氏源流
皮姓起源有二:
①、源出姬姓,出自樊姓,周天子卿士樊仲皮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所载,鲁献公次子仲山浦辅佐周宣王中兴,受封于樊邑,其后有樊氏。春秋时,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
②、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
始祖:樊仲皮。
迁徙分布
皮姓是一个发源于我国北方的古老姓氏,始祖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名臣仲山甫。最初皮氏所居的皮氏邑,虽在山西境内,但最早发源地实际上还可以推溯到河南的济源。到了汉、晋、南北朝之时,皮姓已崭露头角,出了不少历史上知名的杰出人物,譬如,后汉有著名的谏议大夫皮究,以及官任上计掾、撰《秦嘉集》的皮仲固;三国时期有受刘备和曹操同声赞扬的皮容;南北朝时北魏的名将皮豹子,北齐时以善于骑射见称的皮景和,以及曾著《春秋意》十五卷的学者皮元等。皮姓望居下邳、天水,并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目前皮姓人口未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天水郡 汉置,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一带)。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下邳郡 东汉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治所下邳,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至南朝宋改为郡。辖区相当于今天江苏西北部。
②、堂号
天水堂、下邳堂。
自立堂号:涌芬堂等。
宗族字派
字辈:
某支皮氏字辈:学立德成先烈振,安邦定国朱功昌。光明正大家兴远,忠厚和平世泽长。
长沙、善化皮氏字辈:积德家声远,传经世泽长,同心敦乃善,笃庆锡之光。
湖北鄂州、大冶皮氏字辈:吉水时世派:肇敬克崇卿,孙纯庆尚伯(宏)。迁大冶后世派:宏祥福宗,希世景天,廷克应有。叙谱后世派:士(龙)光兆周祚,永定国之兴。本道崇先德,立朝启大文。1988年增派:家学传成法,才名耀远方。安全开盛治,万亿正纲常。
江西高安皮氏字辈:守其美业,克振先声,茂修世炽,永乘贤坤。
历史名人
皮豹子 (-464),北朝北魏将领。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后屡破京师,积功擢内都大官。豹子沉毅笃实,当时推为名将。边镐五代时南唐将领。小名康乐,升州(今江苏江宁)人。保大元年(943),击败张遇贤起义军,升洪州营屯诸军都虞候。九年(951),任信州刺史,由袁州进兵长沙,迫使马希崇投降,升武安军节度使。次年,被楚辰州刺史刘信击败,削职。后周来攻,起为将,又为后周所俘,世宗命为右千片卫上将军,后遣归,不为所用。死于金陵。
皮 喜 (-483),豹子第八子。本名欢喜。史籍避讳改。文成时,以名臣子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初,为平西将军,仇池镇将。经略陇西、汉中,数有战功。转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在州饮酒废事,被杖罚。卒。谥恭公。
皮景和 (521-575),北朝北齐将领。后主时任侍中,天统二年至武平元年在位。琅邪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少通敏,善骑射。初以亲信事高欢,补亲信副都尉。文宣帝天保初授通州刺史,后以袭库莫奚功加左右大都督。废帝乾明元年(560)除武卫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天统元年(565)迁殿中尚书。二年除侍中。景和于武职之中兼长吏事,又性识均平,故频有美授。后历特进、领军将军、尚书右仆射、赵州刺史、洛州刺史。武平五年(574),以讨陈战功,进位尚书令。六年,病卒。
皮罗阁 (698-748),唐时南诏君主。公元728-748年在位。唐开元十六年(728)立为诏王。本为蒙舍诏之主,后逐洱河蛮,以次合并蒙巂越析、邆睒、施浪、浪穹五诏,统一六诏。遣孙凤迦异入朝唐,留长安供宿卫。二十六年,受唐册封为云南王,赐名归义。移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卒后子阁逻凤袭位。
皮日休 (约834-约883),唐代文学家。唐代文学家。生于大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复二年(902)以后。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立志于功名,曾游历各地。懿宗咸通八年(867)进士。曾任苏州刺史从事、太常博士。黄巢军下江浙,为黄巢所得,黄巢称帝后,任翰林学士。他的死因说法不一。现存皮日休诗文,均作于他参加黄巢起义军以前,表现了对当时封建统治的不满。他认为:“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又说:“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鹿门隐书》)皮日休的文章,如《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鹿门隐书》等,均为有所为而作。他的诗,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以《正乐府》10首为代表,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他同情人民、抨击暴政的态度;另一种,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现襄樊市郊鹿门山上,有“三高祠”部分建筑,系为纪念皮日休等所建。
皮锡瑞 (1850-1908),清经学家。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因崇尚今文大师伏生,所居题名“师伏堂”,故世人称其为师伏先生。1890年主持湖南桂阳州龙潭书院讲席。1892年主持江西南昌经训书院。中日甲午战后,愤《马关条约》的丧权辱国,极言变法不可缓。1898年春,任南学会会长,主讲学术,表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戊戌政变后,清政府下令革去他举人身份,逐回原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晚年长期任教,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博贯群经,创通大义,今文经学造诣很深。所著《五经通论》、《经学历史》是经学的入门书。他主张解经当实事求是,不当觉同妒真,对各家持论公允,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他工诗及骈文。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其他皮姓名人有北朝北齐大臣皮信;唐代名人皮文通;五代诗人皮光业;南宋大臣皮龙荣等。近当代皮姓名人有军事家皮定钧,图书馆学家皮高品等。
辽宁凤城满族樊氏,我知道有一家是陈汉军八旗,祖上是明朝的辽阳守军,后来归顺了努尔哈赤,被编入满洲八旗。到皇太极又改调入汉军乌真超哈营。顺治初年入关,驻扎在北京城北安定门外。这一家族曾经参加过平李自成之战与平察哈尔之战,为国家的统一作出过历史贡献。
清康熙32年樊氏家族第3代子孙共兄弟4人奉命调往凤城驻防,不幸的是在从新宾赶往凤城的徒中2太爷一家人走失,其余兄弟3人落户凤城。其中大太爷一支隶属汉军镶白旗,3太爷与4太爷两支分隶属正黄旗。
1 樊姓是否算稀有姓氏
樊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但与其他姓氏相比,它的姓氏人口数量并不是太大,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稀有的姓氏。根据《百家姓》中的排名,樊姓位于第82位,可以证明樊姓在中国姓氏中是相对较为稀有的一种姓氏。
2 樊姓的历史渊源及分布情况
据考证,樊姓起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樊姓分布范围不同。在汉代时期,樊姓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安徽省、山东省等地。到了唐朝时期,樊姓开始向南方发展,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苏省等地。如今,樊姓已经遍布全国各个地区,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湖南等省份。
3 樊姓的文化底蕴
樊姓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底蕴。樊姓出现在《诗经》、《周礼》等古代典籍中,这说明了樊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也出现过一位名叫樊仙的仙女,她代表着美丽和善良。因此,樊姓的文化底蕴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樊姓的名人和家族
樊姓在历史上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和家族。比如说,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宰相樊毅、宋朝时期的樊迪、清朝时期的樊增祥等都是樊姓的名人。此外,樊氏家族的家谱也被列入了中国的名家谱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樊姓家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
5 樊姓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如今,樊姓已经走出了古代的历史包袱,逐渐进入了现代社会。樊氏家族的后人们也在不断地发扬樊姓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外,樊姓也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如商界、文艺界等。
6 樊姓与其他姓氏的联系
虽然樊姓与其他姓氏相比,算是稀有的一种姓氏,但是它与其他姓氏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樊姓与许多姓氏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如与姚、郭、程、蒋等姓氏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说明了樊姓在中国姓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7 樊姓对于后代子孙的启示
樊姓虽然在中国姓氏中算是一种稀有的姓氏,但是它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底蕴和积淀的历史,都对于我们后代子孙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樊姓优良传统,同时也应该注重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8 总结
在中国姓氏中,樊姓虽然算不上特别常见,然而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樊姓也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姓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四姓是指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非常有名望的四大望族,由于姓氏不同,而称为“四姓”。
北魏孝文帝元宏时:
范阳卢氏以卢敏为首
清河崔氏以崔宗伯为首
荥阳郑氏以郑羲为首
太原王氏以王琼为首
其四姓为当时望族,其女皆纳皇帝后宫,以示宠幸。
后汉明帝时:
樊姓(外戚)
郭姓
阴姓
马姓
姓氏:
四(肆)[肆,读音作sì(ㄙˋ)]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肆姓纪,出自远古部落氏族首领肆姓纪,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传说,中华民族远祖的裔序为:(混沌)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伍龙纪→摄提纪→合熊纪→连遥纪→肆姓纪→有巢氏→燧人氏→虙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黄帝→少昊→颛顼→高辛氏→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姬周……
显然,这个世系的前十二世是无文字可考的,是传说文化。但本书认为,传说文化也是历史,因此,肆氏的渊源或许就是出自肆姓纪,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肆臣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学家应劭在《全后汉文》中引《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夫叫肆臣。肆氏为肆臣之后,到汉朝时期还有渔阳(今北京)太守肆敏,子孙因居之。其后有简文为四氏者。
卿氏家谱??
本文2023-10-30 18:45: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