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庄氏的福建庄锐派下谱系
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随后朱温、李克用又连年征战,中原战乱频繁。河南有个屠夫王绪,他聚众起兵,攻占固始。时蔡州秦宗权为了镇压黄巢起义,广招兵马,以王绪为光州刺史。固始县佐史王潮出身农家,智勇双全。王绪闻知王潮兄弟智勇,召置军中,任命王潮为军校。当时,秦宗权令王绪率军会击黄巢,王绪迟留不进,宗权因此问罪。王绪怕被秦宗权并吞,遂与王潮引兵南下,经江西进入福建,占据了临汀、漳浦等地。
王绪不善用人,对于有才能的将校,怕他们反对自己,常常借故杀害。唐光启元年(885)军队进入南安时,王潮对其前锋将军说:“我弃坟墓、妻子,变成像强盗一样的人,这是王绪所胁逼造成的,并不是我的本意啊!现在王绪猜疑心极重,很多有才能的将校都被杀害,我也朝不保夕,还能图什么大事呀!”前锋将军听后大悟,与王潮相扶而泣。乃选壮士数十人,埋伏在篁竹间,等王绪到来,跃出擒之,囚于军中。王绪被禁闭了一阵,便羞愤自杀。前锋将军等军士,共推王潮为主将。
王潮带兵纪律严明,不但深得军心,也受到福建人民的拥护。当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泉州人民为此受苦深重。当地群众便请求王潮前去讨伐。光启二年(886),王潮攻克泉州。福建观察使陈岩上奏朝廷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潮减轻赋役,整军经武,形成了一支新的地方势力。
景福元年(892)陈岩病逝,范晖做了福建留后,暴虐无道。王潮乘机进攻福州,泉州人民自愿捐献粮食,补助军费。第二年,王潮的弟弟王审知率兵攻破福州。唐昭宗皇帝即任命王潮为为武军节度使,兼福建观察使,以王审知为副使。唐干宁四年(897)王潮去世,其弟王审知接替了他的官职。直至五代十国的后梁太祖朱温于开平三年(909)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成为五代时闽国的建立者。
跟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建立闽国的,还有河南光州固始人庄锐、庄森兄弟。关于庄锐、庄森与王潮、王审知的关系有二说。庄快成主编的《华上沙庄氏族谱》,引庄翘俊(上沙庄氏第十八代孙)《修宗谱叙》云:“唐末黄巢作乱,森公与王审知同官,情感结为兄弟,率兵南移,至闽奉王审知为主帅,森为将军,分镇桐城(泉州),卜建巨业于永春。后世子孙,庄、王两姓,荷祖先大义,永不联婚。”庄翘俊的谱叙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广东澄海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的《澄海百家姓》则云:“至唐末五代初,王潮率军入闽,中原的庄氏更大量涌入这个地方,使得福建的庄氏家族日渐繁盛。据《春阳庄氏族谱》记载:唐光启间,始祖森公,王潮之甥也偕入闽,择居于永春桃源里美政乡,地名蓬莱……”考证他们的年龄,王潮约生于唐大中九年(855),于唐光启元年(885)入闽,时年30岁左右;二弟王审郚随他入闽协助治军;三弟王审知出生于唐咸通三年(862),入闽时24岁。庄森生于唐会昌三年(843),于唐咸通六年(865)中进士,后任广东都督刺史,随王潮、王审郚、王审知三兄弟入闽时已经42岁。庄锐于唐广明元年(880)任提刑使(提点刑狱),他是庄森之兄,年龄肯定比庄森大。庄锐、庄森的官职、年龄都比王潮三兄弟大得多,为什么会随他们入闽呢?说是他们的外甥,倒有可能。庄锐、庄森的年龄大,但辈份小,母舅的召唤不能不听。总之,庄锐、庄森与王潮三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笔者将二说并存,不作定论,旨在祈请庄氏贤人加以考证。
庄锐偕弟庄森随同王潮、王审郚、王审知入闽,协助王潮兄弟建立闽国,为开发福建作出很大贡献。庄锐后来定居五融(即福清)海口龙江桥头。传生三子:长子应祥,仍居河南光州固始;次子宝文、三子惟孝,其后代子孙分布福清、兴化、福州、连江、三明、闽北等地。庄森定居泉州永春(桃源县)湖洋,森公后裔家族鼎盛,后裔聚居皆为泉州要地,如泉州政府所在地庄府巷、泉港区政府山腰、晋江城关青阳,惠安城关螺城、漳州南靖县城等,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共计四状元二榜眼,更是闽南、台湾、广东、海南及南洋各地的庄姓祖籍地, 福清县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在闽侯县南滨海处,南有海坛峡,隔海对面是海坛岛。古代属长乐县地。唐代系闽县,后置万安县。五代闽国为福清县。元代改为福清州。明、清朝复改为县,皆属福州府辖。
庄锐系庄国器之子,唐代光启元年(885)由河南固始偕弟庄森,随王潮、王审郚、王审知入闽。占据福州闽岭,辅助王潮兄弟征服全闽,有才能,有战功。后梁开平三年(909)太祖朱温封王审之为闽王。后来庄锐被授官宰辅(宰相)之职。庄锐以德辅佐治理抚缓七郡,政绩卓著,受民爱戴。
王审知在闽国统治二十八年,至后唐同光三年(925)去世。王氏兄弟崛起于起义军的中间,对民间疾苦比较了解,自己的生活较为俭朴。他们注意选拔官员,减轻赋役,发展商业,设立学校,与民休息。王氏兄弟出身低微,王潮、王审知两人在位三十多年中,施政比较清明,使当时福建境内始终保持着安定的局面。王审知去世后,他的后嗣一反先人之道,荒*暴虐,自相残杀,国内一片混乱。庄锐面对这种情况,毅然携家眷夫人金氏,同次子宝文、三子惟孝,隐居五融(福清)海口龙江桥头。庄锐在这块滨海之地隐居,后来成为庄氏发详地之一,子孙繁衍,门祚炽昌。
福清庄氏世系表(1—10世)
第一世:
庄锐,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僖宗广明元年(880),任提刑使(提点刑狱)。于光启元年(885)随王潮兄弟入闽,后定居五融(福清)。系福清庄氏开基始祖。享寿98岁。娶金氏,生三子:应祥、宝文、惟孝。
第二世:
庄应祥,仍居河南光州固始。
庄宝文,生五子:允颂、允秀、允宠、允应、允照。
庄惟孝,生二子:允文、允德。
第三世:
庄允文,生四子:富、长、寿、贵。
庄允德,生五子:克仁、克议、克礼、克智、克信。
第四世:
庄克礼,生二子:恭、敬。
庄克信,生一子:惟敬。
第五世:
庄敬,迁移犀塘蚭兜另创基业,开枝散叶。生二子:景成、景就。
庄惟敬,生一子:景成(庄敬、庄惟敬兄弟二人儿子都命名景成,其中一人名字有误)。
第六世:
庄景成,生二子:四、元秀。
第七世:
庄四,生二子:五、茂。
第八世:
庄五,生一子:正定。
庄茂,生一子:明宗。
第九世:
庄正定,生一子:福。
庄明宗,迁居福州连江县塔头,被连江庄氏奉为开基祖。生二子:朝、显。
第十世:
庄福,元代初年,由福清县江阴里犀塘迁居三明岩前镇忠山村,被奉为忠山庄氏始祖。生二子:天吉、达钦。
庄朝,复迁福清县江阴镇沙圹村,自行立谱。
庄显,生二子:文、章。 连江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在闽侯县北、闽闽江口北岸,隔海对面是马祖列岛,为闽江口要地。唐代初置温麻县,后改名为连江,清代属福州府。
居住这里的庄氏,奉庄锐的云孙(第九代)庄明宗为开基始祖。
其世系为:
第一世:
庄明宗,字则诚,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为避战乱,从尤溪迁居连江利安肇基。他性喜简淡,不事奢华,惟林泉什么乐。娶郑,郭两氏,生二子:朝,显。
第二世:
庄朝,复迁福清县江阴镇沙圹村另创基业。
庄显,生二子:文,章。
第三世:
庄文,迁居福建太宁(泰宁)。
庄章,生三子:太异,太野,太兴。
第四世:
庄太异,迁居连江县黄岐镇。
庄太野,迁居连江县上山下村。
庄太兴,生四,子:志,惠,慈,忠。
第五世:
庄慈,生四子:鉴,镝,录,铅。
庄忠,生一子:柔。
第六世:
庄鉴,生四子:敷,致,敬,澈。
庄镝,生三子:徽,永钦,肃徽。
庄录,生一子:徼。
庄铅,生三子:微,政,效。
庄柔,生二子:镇,银。
第七世:
庄敷,生二子:洪,淳。
庄致,生二子:沂,淑,濡。
庄敬,生二子:汉,浦。
庄澈,生一子:津。
庄徽,生五,子:演,泽,汶,澄,清。
庄永钦,生三子:伯源,伯潮,伯瀛。
庄肃徽,生二子:伯深,伯温。
庄徼,生一子:祭。
庄微,生一子:滔。
庄政,生一子:添。
庄效,生二子:治,泗。
庄镇,生一子:俨。
庄明宗之后代嫡孙,乔迁各地的有:
庄智(第八代)长子庄无举,迁居王波。
庄继显(第十一代)长子庄有春,迁居泉州城,系第五世庄忠后裔。
庄至(第十一代)第三子庄有家,迁居祖州镇禾斯洋墩,系第八世庄泽后裔。
庄有春(第十二代)长子庄柳官,由泉州城回迁连江县坑园乡,为坑园庄氏始祖。
庄士扬、字明杨扬(第十六代),由福清县海口蓝田迁居福建霞浦县下浒镇赤岐村。
庄士连、字志连(第十六代),由福清县瑶山村迁居本县下洋黄竹巷村。
庄成泉(第十七代)迁移浙江省温州瑞安县酒督乡。
庄成振(第十七代)迁居连江县丹阳。
庄增广(第十八代)长子庄朝开,迁居福建尤溪县。
据连江县塔头庄氏宗亲会1998年不完全统计,入连始祖庄明宗的世裔约有3000多户,2万多人。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境内有白石峰,海拔1853米,陇西山1871米,紫云洞山1629米,罗钹顶1537米;有金溪、龙溪、沙溪分布其间。西部与江西接壤。铁路、公路、水路,星罗棋布,交通便利。是一处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好地方。
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是庄锐第十代孙庄福的后裔居住地。庄福于元初由福清县江阴里犀塘村迁居忠山村,被奉为忠山庄氏始祖,开基以来至今已传21代以上。其上传世系为:锐—惟孝—允德—克信—惟敬—景成—四—五—正定—福。
现将其一至五世谱系简述如下:
第一世:
庄福,字仁海,进土,曾任陕西监道(元朝道的监察官)。生二子:天吉、达钦。
第二世:
庄天吉,生一子:美。
庄达钦,生三子:得嗣、得续、得名。
第三世:
庄美,下传失考。
庄得嗣,生一子:良。
庄得续,生一子:寿榕。
庄得名,生二子:佛童,文星。
第四世:
庄良,下传失考。
庄寿榕,生二子:道应、文真。
庄佛童,生六子:安定、子亮、京回、子钧、子归、子玉。
庄文星,生二子:宗贵、宗富。
第五世:
庄道应,生二子:仙儿、仙寿。
庄文真,生二子:兴、庆。
庄安定,生二子:考、赐。
庄京回,生三子:喜、兴、旺。
庄子钧,生三子,宗茂、宗盛、宗易。 福州市闽侯县位于福建省东部,在连江县西南。城中多榕树,故别称榕城。汉代为闽越王都,后来设置冶县。东汉时改名侯官。隋代改为闽县。唐代又别置侯官县,同城而治。五代闽国王审知据此称王。南宋端宗(赵衐)亦即位于此。清代以闽县与侯官县并为福建省会及福州府所在地。民国时废府,改并二县为闽侯县。县城在闽江下游,依山临水,形势雄胜,有商埠在城南闽江中的南台岛。
居住在闽侯县南屿五都的庄氏,奉庄宣锡为开基祖。庄宣锡约生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约于清代顺治九年(1652)迁入南屿五都肇基。现有资料缺少其上传世系,其祖源属庄锐派下。现将其下传世系概述如下:
第一世:
庄宣锡,约于清顺治九年(1652) 迁入闽侯县南屿五都肇基,被南屿庄氏奉为一世祖。生一子:尔盖。
第二世:
庄尔盖,生三子:我重、我明、我信。
第三世:
庄我重,生一子:淑彩。
庄我信,生一子:淑□。
第四世:
庄淑彩,生二子:茂来、茂相。
庄淑□,生一子:民□。
第五世:
庄茂来,生四子:盛烈、盛文、盛明、盛腾。
庄茂相,生一子:盛雨。
庄民□,生一子:盛端。
第六世:
庄盛烈,生三子:建福、贞敏、贞捷。
庄盛文,娶杨氏,生二子:健宗、健连。
庄盛明,生四子:健金、健宁、健立、贞章。
庄盛腾,娶黄氏,生四子:贞新、贞顺、贞淩、贞材。
庄盛雨,生二子:贞理、贞道。
庄盛端,娶黄氏,生一子:贞衡。
自庄宣锡于清顺治年间在闽侯县南屿五都开基以来,已历350多年。历代子孙不忘先祖创业之艰辛,耕读兼顾,安家立业,子孙繁盛。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厂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须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考》系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建国以前在谱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有潘光旦、罗香林等人。潘光旦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数年间陆续发表了《家谱与宗法》、《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说家谱作法》等论文,还就遗传与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罗香林30年代起就重视家谱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族谱研究》论文集,大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谱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史学领域的变革引起的。近代史学的显著特征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研究传统,将史学研究转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新史家们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梁启超语)史学研究的发展,必然要求突破仅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异域发现的史料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搜集的目标。家谱作为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史学观念的更新与史料范围的扩展是引发谱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由于战乱等原因,建国前的谱学研究展开得并不充分。其中谱牒资料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得轻易示人的祖规家训的警戒厂,家谱资料的搜集比较困难,以北京图书馆为例,从1928年到1945年总共收集到家谱247种,仅占馆藏的十分之一。大图书馆尚且如此,一般研究机构要获得研究资料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 、解放以后,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家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作为家谱的搜集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的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来看,其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堆。这种情况也见于其他图书馆,比如北京图书馆,解放初统计为353种,到1985年清点馆藏已有2228种,大多为土改时期和文革时期所得。正是有识之士对这批历史遗产的保存,才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值得好好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及对家谱文化的重视则对祖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谱研究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当前,家谱研究呈现一派方兴末艾之势。经过10来年的研究,其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80年代家谱研究的兴起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成功开发,北京图书馆在1985年开始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经过数年时间,在完成编撰馆藏家谱目录和家谱提要2228种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出版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家谱原件 11200种、83000余册,为世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馆藏家谱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图书馆加快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社会各界也从各个方面促进家谱资料的开发整理。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档案局二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联合编纂《中国族谱联合目录》共收家谱目录12000多种。
2关于家谱的研究。在家谱资料整理开发的基础上,学术界出现了不少家谱研究的论文。许多论文对家谱的源流、沿革及编撰体例、记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谱作了研究。比如家谱研究中有专文对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郑和,近现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鲁迅等人的家谱进行研究。在谱学史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对前人提出的并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观点进行了挑战,比如对中国家谱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周代,而现在有学者根据周代以前的文字记录即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得出中国家谱的起源远远早于周代的结论。关于家谱的形式,有的学者提出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将家谱的形式扩展到书写范围之外。还有对汉代谱学的理解,过去一般都认为"汉朝帝王将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谱牒学,此为不兴时期。"现在有学者从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的自叙家谱及现存的汉代石刻为依,提出汉代并不是谱学的消沉时期和静止时期,而是谱学的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尽管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检验,但其勇于探讨的精神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却值得提倡。他们的研究对家谱研究朝纵深方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关于家谱应用的研究。从这段时期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来看,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学史等方面都有应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谱资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会史的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属于微观史学研究范畴。过去史学界重视宏观研究,偏重于讨论社会、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见天日,以家谱作为重要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得到发展。以1996年社会史研究为例,有不少论著是以家谱作为史料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等。还有是姓氏学方面,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缘亲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徒、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
历代帝王修谱昭
明太祖乡谱诏
朕承天底定,抚辑承民,宵肝站兢恐难保,又咨尔意兆,各具天良,务立矩,度之防快,睹维新之命,溯芳规于及祖考,懿行于前贤,敦厚本原,懋昭上理,虽扎乐俟诸世以而孝弟木,诸人心苟能自克振拔,则可治之,不淳如或即此奋心,亦何不古,率土钦哉,毋负腾意。
译文,我得助天力,平定天下,抚慰人民。但每晚站兢,惟恐难保永久。又问过别人的意见,认为各人都具有天理良心,务必要订立规矩,引度他们,要防止急噪图快,看来要完成维护新朝的使命,就要追本溯源,从我们祖先父辈那里寻找治国之道,实行前辈的德贤,忠诚于本源,劝恳地讲明道理。虽有历代礼乐法规,等待人们世世代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人多心杂,不能人人都自觉克制自己,振作起来,怎么办要使不淳厚的人从此发奋图强,为什么不用过的祖训教育他们,成为全国都敬佩的人不要辜负我的意愿。��
宋宁宗修谱圣谕�
联闻唐人重姓氏,而谱谍具,后世文儒贵戚之家浸以论湮而难考,然自犁锄之卿相,降为录率之世家,视其子孙,自立和如耳,诚能自立虽微而浸著,不能自立虽著而微,人家子孙百世之各能自立,庶几于厥祖也。此联之所以改望于天下者。
��
清顺治乡谱诏
敦孝弟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厚风俗。
译文:修谱的目的是:敦促人们孝顺父母,爱护兄弟,以重视搞好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忠实的对待宗族,以显示内部的和睦,教训孩子的年轻人,禁止他们为非作歹,明白礼貌和谦让,以养成浓厚的良好习惯。��
清顺治规定六训�
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祖孙;�各安生理,无诈非为。
��
清康熙圣谕十六条
�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照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家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
惩慝逃已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警岔以重身命。
先儒修谱论�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所,不知信其心于所,可古人有古,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新安程氏曰:扑之修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隆杀之等,别亲疏运近之识尊卑之次次弟也,行吉凶庆吊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以崇宗族之典礼也。
兆溪陈氏曰:凡作谱者为祖宗重也,人之重乎,祖宗则所存,惟仁而匪仁。不存所行,为义而匪义,不行恐得罪于祖宗也。
深山董氏曰:先祖有善而弗明,日不智,而弗佛日:不仁,止谱之由作也。
白涯彭氏曰:谱之保姓受氏也,天子赐之,司农协之,宗法已联属之,而后孝弟之,教成朝廷之,势尊天下之,家正保族者,保天下之道也,个保其族而天下治矣。
山谷黄氏曰:世之巨族者。微有谱则失其所从也,考其所由分世日益远,族日益繁,必至于不想维而昭穆之辨淆矣。
一峰罗氏曰:自宗法废而谱乘兴矣,其本之所出尊尊也,别其支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只道尽而族之,大本立也。
修谱的作用
�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外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着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特别我飞鹏卢氏,已有100多年没有修谱了,早我们采方中发现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说这次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周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望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比如,你要知道卢氏来由、远祖世系,可查卢氏由来,这次续谱,这套资料来之不易,她是我卢氏修谱中贡献最大的无名英雄,他叫卢本立,桃源县清林乡人,在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他耗费数千元,利用节假日三次飞往北京查寻复印下来的,我卢氏族人要感谢他对我族续谱工作中无私的贡献。你要知道范阳堂到底是回什么事可查范阳堂—卢姓的堂号。你要知道老、新派别,可查老新语录。你想给自己的子女取个好名字,你想了解卢氏先人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功绩和对社会的贡献,一套谱书在手,卢氏家族的情况都有。
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不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一个人走在外,路人(路上随意向隅的人)不如乡人(自己家乡的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卢氏家谱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美女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综上所述,修谱何用回答是: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
http://baikebaiducom/view/32577htmlwtp=tt
庄 6069江苏镇江庄氏族谱 (清)庄昆兰 庄养亭 庄孚吉纂修 钞本 四册 华东师大
6070江苏武进庄氏宗谱不分卷 (清)庄殖等续修 清嘉庆七年(1802)愿贤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071江苏武进庄氏增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 (清)庄斯才纂修 清道光间刻本 北图
6072江苏武进庄氏增修族谱□□卷 追远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7-9) 注:卷九记事止清道光二年。
6073江苏武进毘陵庄氏增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一 卷末一卷 (清)庄寿承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美国
6074江苏武进毘陵庄氏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 一卷 (民国)庄清华续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排印本 二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南京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苏州市图 浙江图 湖北图 注:庄以临始修於明万历八年。
6075江苏武进晋陵庄氏家谱不分卷 (清)庄锡龄 庄锡蕃等续修 清光绪十三年(1891)愿贤堂刻本 辽宁图 注:版心作《庄氏宗谱》,首修於明万历二十二 年庄煦。
历史人物由于年代久远,记载不详,要考证其籍贯有时候往往不得要领,关于庄子是哪里人,有五种说法:
一是庄子故里在河南民权县说。此说比较有影响,也具有普遍性。在古代,西晋杜预和北魏郦道元都认为庄周为宋国蒙人,古代的治庄学者,大都皆从其说。现当代,我国许多学者也就认同庄周为宋国蒙人(即今河南商丘西北民权县人),如著名学者郭沫若、杨宽等都持此说。民权县为借历史名人发展本县经济的需要,便在此县建筑了庄子祠、庄子墓等,并成立了庄子研究所,绘制了庄子故里的蓝图,准备大力宣传。
二是庄子故里在安徽蒙城县说。此说的主要依据是宋代元丰元年,蒙城县知府王竟在县内建筑的庄子祠,苏轼为其作的《庄子祠堂记》。为了争到庄子故里的桂冠,80年代安徽蒙城还在该县召开了全国庄子学术讨论会,之后又生产了“庄子酒”供应市场,“庄子故里”所在的乡更名为庄周乡。
三是庄子故里在山东冠县说。《汉书·地理志》谓蒙县属梁国,司马贞《史记索隐》、裴骃《史记集解》等,皆从其说。因冠县境内古代有蒙县,故部分学者便认为庄子故里在冠县。
四是庄子故里在山东东明县说。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漆园故城,在曹州冤句县北十七里。”北宋初所编《太平寰宇记》说:“冤句县本汉旧县也……漆园城在县北五十里,庄周为吏之所,旧置监,今漆园城北有庄周钓台。”故此,东明县说庄周故里在本县。1995年11月,东明县举办了全国庄子学术研讨会,有全国大小60家报刊报道;之后,又出版《庄子故里在东明》一书,并成立了庄子书画院。
五是庄子故里在山东曹县说。唐代李吉甫所编《元和郡县图志》说:“宋州小蒙故城,县北二十二里,即庄周之故里。”据考,小蒙城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县境内尚有漆园、庄子垂钓之濮水、钓台、庄子观等。所以上砂镇里姓庄不是庄子的后代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19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中国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编辑本段]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编辑本段]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编辑本段]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编辑本段]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须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考》系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建国以前在谱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有潘光旦、罗香林等人。潘光旦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数年间陆续发表了《家谱与宗法》、《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说家谱作法》等论文,还就遗传与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罗香林30年代起就重视家谱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族谱研究》论文集,大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谱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史学领域的变革引起的。近代史学的显著特征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研究传统,将史学研究转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新史家们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梁启超语)史学研究的发展,必然要求突破仅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异域发现的史料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搜集的目标。家谱作为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史学观念的更新与史料范围的扩展是引发谱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由于战乱等原因,建国前的谱学研究展开得并不充分。其中谱牒资料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得轻易示人的祖规家训的警戒厂,家谱资料的搜集比较困难,以北京图书馆为例,从1928年到1945年总共收集到家谱247种,仅占馆藏的十分之一。大图书馆尚且如此,一般研究机构要获得研究资料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 、解放以后,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家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作为家谱的搜集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的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来看,其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堆。这种情况也见于其他图书馆,比如北京图书馆,解放初统计为353种,到1985年清点馆藏已有2228种,大多为土改时期和文革时期所得。正是有识之士对这批历史遗产的保存,才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值得好好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及对家谱文化的重视则对祖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谱研究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当前,家谱研究呈现一派方兴末艾之势。经过10来年的研究,其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80年代家谱研究的兴起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成功开发,北京图书馆在1985年开始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经过数年时间,在完成编撰馆藏家谱目录和家谱提要2228种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出版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家谱原件 11200种、83000余册,为世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馆藏家谱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图书馆加快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社会各界也从各个方面促进家谱资料的开发整理。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档案局二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联合编纂《中国族谱联合目录》共收家谱目录12000多种。
2关于家谱的研究。在家谱资料整理开发的基础上,学术界出现了不少家谱研究的论文。许多论文对家谱的源流、沿革及编撰体例、记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谱作了研究。比如家谱研究中有专文对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郑和,近现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鲁迅等人的家谱进行研究。在谱学史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对前人提出的并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观点进行了挑战,比如对中国家谱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周代,而现在有学者根据周代以前的文字记录即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得出中国家谱的起源远远早于周代的结论。关于家谱的形式,有的学者提出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将家谱的形式扩展到书写范围之外。还有对汉代谱学的理解,过去一般都认为“汉朝帝王将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谱牒学,此为不兴时期。”现在有学者从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的自叙家谱及现存的汉代石刻为依,提出汉代并不是谱学的消沉时期和静止时期,而是谱学的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尽管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检验,但其勇于探讨的精神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却值得提倡。他们的研究对家谱研究朝纵深方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关于家谱应用的研究。从这段时期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来看,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学史等方面都有应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谱资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会史的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属于微观史学研究范畴。过去史学界重视宏观研究,偏重于讨论社会、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见天日,以家谱作为重要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得到发展。以1996年社会史研究为例,有不少论著是以家谱作为史料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等。还有是姓氏学方面,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缘亲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
你说的是广东陆丰县的甲东镇外山村,这里的庄姓是惠来庄氏的一支。
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大南山南麓,背山面海,属沿海丘陵平原地形。东连汕头市潮南区,西接陆丰市,北邻普宁市,南濒南海。
惠来县境的庄氏,属于普宁市果陇庄氏始祖之一庄大平的后裔。庄大平之子庄崧岗有四子。第三子庄遗轩,因避明初战乱,怀谋迁居,于明英宗天顺年问(1457-1464),乃与华氏同携两幼子落难,经览鸡岗等处地理,最终选择在海丰县龙溪都(后划归惠来县)龙溪(今称龙江)下游两岸开创基业(普宁军埠《神仙沟庄氏族谱》则记述迁居惠来海埕)。长子庄南普居今隆江镇水口乡;次子庄南宁居水口乡对岸邦庄乡。其族谱如下:
第一世:
庄遗轩,乃福建庄氏始祖庄森第二十二代孙,即普宁果陇一世祖庄大平之孙。娶华氏,生二子:南普、南宁。为避明初之乱迁移今惠来县隆江镇开基创亚,被隆江庄氏奉为一世祖。
第二世:
庄南普,分居水口,娶吉氏。生二子:直斋、厚斋。 庄南宁,居邦庄,娶林氏。生二子:镇廷、镇源。
第三世:
庄直斋,分居水口乡石寨。娶吉氏。生二子:鲁庵、德旺。据《惠来县志》载:庄曾,字鲁庵,登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亚魁(举人)。因寇乱与弟炯营宅于邑中,诸叔固居。至于构祠以妥先灵,捐租以为祭业。按以上记载,德旺(炯)是鲁庵之弟,今更正之。
庄厚斋,娶郑氏。生二子:伯熙、崇光。分创上乡。
庄镇廷,娶许氏。生一子:思忆。
庄镇源,娶李氏。生一子:泰峰。其派下裔孙今有300多人。
第四世:
庄曾,字鲁庵,登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亚魁(举人)。有一子:习记。传裔居惠来县城。
庄德旺,讳炯,娶吉氏。生一子:记兴。
庄思忆,娶唐氏。生一子:月川。庄思忆府试秀才,有德才而隐居,人称处士。
第五世:
庄记兴,娶吉氏。生二子:德松、德兴。
庄月川,娶许氏。生三子:时轩、日轩、逊轩、石轩。
第六世:
庄德松,字参俩,娶林氏。生二子:秀荣、秀坤。
庄逊轩,娶詹氏。生二子:昆冈、昆仑。
庄石轩,改名石室,迁移陆丰县甲东镇外山村。
也就是说,现在陆丰县甲东镇外山村庄氏就是第六世庄石轩迁移过来的后裔。
五万多。
庄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38位,人口约两百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2%左右,春秋时期得姓后就繁荣发展,并先秦时期就开始向各地迁徙,并踊跃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
相关介绍:
先秦时期,庄氏族人就已经向各地播迁。当时齐国有庄暴、庄贾,越国有庄舄,楚国有庄豹、庄足乔、庄辛、庄善,宋国有蒙人庄周。这些史实表明当时齐(今山东)、楚(今湖北)、越(今浙江)、宋国蒙(今河南与安徽之间)都有庄氏人物居家生活的踪迹。
据《史记·西南夷传》记载,庄王苗裔庄足乔(一作庄豪)率军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云南滇池),因黔中被秦军攻占,已无归路,庄足乔遂在滇称王,直到汉武帝执政时期始归顺汉朝,时任滇王者皆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成都)。这说明,庄氏族人在先秦时代已经传播到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秦、汉之际,庄氏族人依旧以湖北、河南为其繁衍中心,此际庄氏族人有庄青翟入朝为相,另有吴人(今江苏苏州)庄忌,为庄氏族人中的杰出代表。
东汉时期,曾因汉明帝名刘庄,庄氏族人避讳改庄为严氏,自庄光(后改严光)开始,庄氏族人长时间为严氏所掠美。魏、晋以后,有严氏族人复本姓,从此庄、严二氏并行全国。
·中国家谱发布与检索中心·让你找到亲人或家谱或诸多未知内容国际搜索 查正文 查标题
·首页>>家谱总目>>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续发此主题文献〕 〔发布属于本分类新文献〕[返回栏目] 〔精华贴列表〕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第1篇/章/节/段·发布人: 游客 发布时间:2005-12-10 3:53:19 相关文献再查询〕〔[登陆][注册][返回栏目]
--------------------------------------------------------------------------------
欢迎来自:61152161153的访问者[代理IP后台自动抓取真实IP]
--------------------------------------------------------------------------------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使用说明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共收录家谱目录543条,由三部分组成:
1 《全国家谱总目》中收录的家谱目录400条。收藏者项标为“收藏地区+序号”。
2 陕西各地区县志中记录的家谱信息109条。收藏者项标为“线索+序号”。
3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及《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收录的陕西地区家谱34条。收藏者项分别标为“综合、上海+序号”。
读者可利用电子表格的排序功能和查找功能,从谱籍、姓氏、谱名、出版年、收藏者等检索途径进行检索。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种方法:利用电子表格的排序功能。选中全表,单击数据→排序,此时可用浏览方式检索。如将姓氏、谱籍1、谱籍2分别设为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这时同一姓氏的家谱将排列在一起,并按地区集中。著录表项(即最末一项)为家谱著录表等相关详细资料,光标指向该列图标,指针变为十字箭头时双击,可查看有关该家谱责任者、版本、始祖、收藏者等内容。
第二种方法:单击编辑→查找→输入查找内容 →搜索方式选“按列”,单击“查找下一个”,这时将选中相关单元格,不断单击“查找下一个”,找到所需条目后,双击该条目著录表项图标,即完成一项检索。
谱籍1 谱籍2 姓氏 谱名 出版年 收藏者 著录表
陕西 米脂 常氏 [陕西米脂]米脂常氏家志四卷 1998 陕图1
陕西 横山 冯氏 [陕西横山][陕西子洲]冯家寨则•冯家渠•冯家老庄冯氏族谱(续修本) 1999 陕图2
河南 淅川 杨氏 [河南淅川]杨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1872 陕图3
河南 邓州 唐氏 [河南邓州]春风唐氏家谱一卷 1882 陕图4
四川 射洪 杨氏 [四川射洪]射洪古绳乡杨氏族谱 1901 陕图5
陕西 朝邑 杨氏 [陕西朝邑]西野杨氏壬申谱附续一卷 1891 陕图6
陕西 蒲城 李氏 [陕西蒲城]蒲城李氏先德志传彚编一卷 1932 陕图7
朱氏 [ ]四明朱氏支谱内外编二十六卷 1936 陕图8
湖南 平江 陈氏 [湖南平江]平江义门陈氏新符公家乘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8 陕图9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滕冲]滕冲叠水河李氏家谱不分卷 1928 陕图10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滕冲]滕冲青斋李氏宗谱五卷增编一卷 1931 陕图11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腾冲]腾冲叠水河李氏家谱不分卷 1913 陕图12
广东 南海 朱氏 [广东南海]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 1869 陕图13
江苏 常熟 邹氏 [江苏常熟]常熟小山邹氏支谱一卷 1908 陕图14
山东 济宁 公冶 [山东济宁]戊辰续修公冶族谱五卷 1932 陕图15
广东 南海 黄氏 [广东南海]南海学正黄氏家谱节本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图16
江苏 苏州 滕氏 [江苏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 1935 陕图17
浙江 奉化 蒋氏 [浙江奉化]武岭蒋氏宗谱三十二卷 1948 陕图18
湖南 湘潭 王氏 [湖南湘潭]湘潭泉冲王氏五修族谱本原志一卷 民国间 陕图19
陕西 潼关 张氏 [陕西潼关]张氏著存堂族谱 八卷 1908 陕图20
广西 武缘 黄氏 [广西武缘]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不分卷 1934 陕图21
浙江 杭州 钱氏 [浙江杭州]钱氏家乘图像考赞不分卷 1924 陕图22
福建 福州 王氏 [福建福州]西清王氏族谱不分卷 1934 陕图23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
福建庄氏的福建庄锐派下谱系
本文2023-10-30 18:08: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