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姓的姓氏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2收藏

士姓的姓氏名人,第1张

士燮(范文子、范叔),士会之子,曾任晋国中军副帅。

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后来归附东吴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此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的功绩而被迁为卫将军,封龙编侯。著作有《士燮集》、《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传于世。 士匡(175―235),士壹之子,三国时期吴中郎将。

其堂兄士徽反叛,吕岱奉命征讨,因为和士匡有旧遣匡说徽服罪、保无他忧;士匡说服了士徽,投降,然而吕岱为了功利将士徽斩杀,士匡贬为庶人。

范氏老祖宗是尧的后代刘姓子孙,后世有个名人就是这一枝的,他叫刘邦。

范氏又称士氏,一看还真够乱的,对吧。我还要告诉你,在周朝时,士氏祖宗是杜伯。这个人在周宣王时做王室大夫,被杀死了。他的儿子叫隰叔就逃到了晋国。做了刑部大官,那时称为“士师”,掌禁令、狱讼等。于是他的后代称“士”氏。

那这与范又有何关系呢?这个隰叔有个儿子叫士蒍,他很厉害。是晋献国心腹之臣,也是他献计诸杀了曲沃的公子、公孙,使是卿臣能掌握晋国大权。

他有个孙子叫士会,就更了不起了。他在晋襄公死后站错了对,逃到秦七年。却得到秦君重用,最后晋国使计,赵盾迎回士会。

士会因功劳多多,先是被封随,成为随的祖宗,后又被封范地,又成为范氏祖宗。所以晋国时,范,随,刘,士,杜是一家人呀。

士会是郤氏提议赵盾迎回晋国的。可惜卿族之间错综复杂,既是亲人又是仇人,让身处其间的智者都害怕不已。面对矛盾和灾难,士氏范燮告宗、祝:“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可见晋国争斗之惨烈。

范燮死后不久,就出现卿族杀国君晋厉王(应该为公),胥氏消失的事情。可见,范燮的担心和害怕不无道理。再后来范氏联合魏氏灭了外甥栾氏一族,真是说不出、弄不懂的道理。(好像有故事,找时间查一下)

氏族越来越少,争斗就越来越激烈,防备和猜疑越来越大,因为大家都直面不设防的战争。

这里先来讲一讲马上要兄弟相残的两个氏族来源——中行氏和智氏。

在晋献公时期,有位大臣,名为荀息。他是晋有史记录的第一位国相。

当初晋献公想攻占虢国时,士为是不同意的,认为没有正当理由,不应该发生战争。而荀息却想出办法,假途灭虢。后来荀息因遵献公遗愿,立小公子为国君,而死于内乱。

他的儿子逝敖为晋大夫。此子自身平平,主要是因晋惠公打压,原因就他老子站错队。不过他却生了三个了不起的儿子。在晋文公时期得以任用。

长子荀林父 ,在晋文公对抗犬戎时,被提为“中行将”(?),别出荀氏,史称“中行桓子”,是 中行氏的始祖 。晋景公时提为中军将,抵制赵盾遗留下的势力。

次子荀骓zhui ,景公时新下军将,封程地,称为程文子,为 程氏始祖 。

幼子荀首 ,景公时中军将,封智地,史称“智庄子”,为 智氏始祖 。

从这里可从看出:在景公时期,中行氏和智氏势力大增。两家本是一家,开始还算和睦。中行氏先为执宰,荀林父死后,晋国发生“下宫之难”。再后郤氏、栾氏被灭。荀氏三族大放光彩,中行氏和范氏交好。此时智氏为中军将,执掌朝政。

到晋悼公,中行氏又上位,智氏与中行氏矛盾增加,最终反目成仇,导致中行氏和范氏被灭。

明日讲韩魏赵时再叙。

晋国是分封的诸侯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下面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晋国是哪个朝代,欢迎大家浏览。

晋国是哪个朝代

周朝

晋国的统治范围

从地域上来说,晋国疆域变化极大,叔虞受封于唐时,其领地仅“河汾之东方百里”,晋大夫郭偃说:“今晋国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

晋武公在位时晋国的疆域开始扩张进程,先攻灭了荀国。并翼之后又攻灭了董国、贾国、杨国,晋献公时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 ,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为文公争霸奠定了基础。

晋文公时受赐周畿的阳樊、温、原、州、陉、浠、沮、攒茅等邑。又经灵、成、景、厉、悼五代的开拓,其版图最终形成了包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与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古一部的广大地区。

行政区划

晋国早期的地方行政为都、邑两种。“都”是指有宗庙的城市,没有宗庙的都称为邑。随晋国土地的不断增长,到春秋初期又兴起一种名为“县”的行政单位。县是通过灭亡其他小国而形成的,国君将其封给大夫作为世袭的封地,属于军政合一的单位。随着灭国的增加,使县比都和邑发展的得更快。由于公室的衰微和世卿家族的兴起,卿大夫们不断兼并公室的领地,到晋悼公以后,连旧都绛也被置为县了。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自大县中分出的小县。晋国的县不同于楚国,其长官叫做县大夫,也是可以世袭的,其权力几乎和普通的邑大夫没有区别。

据《中国行政区划史·总论·先秦卷》中的晋县考的考证,晋县最早为晋武公时所设的荀县,再有事晋献公时的耿、魏两县,其余各县则为晋文公、晋灵公、晋平公和晋顷公时所置。这些县主要分布在黄河与汾河流域。

晋国的政治:

国号

唐叔虞是西周周武王姬发和王后邑姜(姜太公的女儿)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因受封于故唐尧故地,其国故初名为唐,其亦号唐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至其子燮父继位徙治晋水,乃更国号为晋。一说因善射改名。

国都

晋的国都见诸于史的先后有唐、翼、绛、新绛等名字。唐叔虞受封时的都城在唐。春秋史籍《左传》最早记载的晋都是翼。翼、绛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根据考古报告,唐和翼可能是一座城市,但翼、绛也可能只是一个城市的不同名称。《西周封考国疑》则认为国都自唐叔虞始封到晋侯缗时一直在翼,晋献公时才迁都绛。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十五年),晋景公迁都于绛山之北汾河、浍河会合处的新田,称之为新绛,这也是晋国最后的都城。

曲沃是晋国重要的城市,在晋国分裂时期是曲沃侯的都城,曲沃代晋后,武公在当地建造宗庙,做为祭祀历任国君的地方。

官制

参见:五军、晋国六卿

晋文公以前的官职有司徒、司空、司马、太师、太傅。司徒在西周时为执政,后因晋僖侯名为司徒,为避讳便被废置。司空为掌管军法的官员,司空则主要管理军营和后勤。晋文公以后,晋国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晋文公设卿,卿又称将军,他既是文职,也是三军的长官。六卿也称六正或六将军,其中中军长官为众卿之长,称为正卿、中军将或者元帅。

卿之下的官职又通称大夫,大夫也分上、中、下三种,并可以其司职而存在其他名称。司空在西周本属三公之一,卿制出现后,反倒成为了卿的手下,成为专司制造和刑法的大夫。

在教育方面,国君会委派一个大夫为太子的老师,称之为傅,或太傅、太师、师保等。在地方行政区划方面,其长官通称邑大夫或县大夫。

晋国执掌刑法的大夫又称士、理或司寇。六卿中的士氏(后称范氏)也是以职务为氏。晋国的'司寇士氏是世掌刑律的家族。由于晋在春秋时为诸侯盟主,司寇也会常为诸侯判案,有时连王室也会请士氏帮忙。

管理宗族事务与典籍的大夫一般叫做祝、宗、卜、史等。祝主要为祈福和禳灾。宗也称宗人,主要是管理国君的卿大夫的家庭事务。史则为记事书言,也兼观察天象和整理宗族资料。史官中还有一个分支,称为卜,是专事占卜一事。而专门管理和整理收藏典籍的史官又叫做籍。

晋国司职音职的大夫称之为“师”。而外交方面的人才,又通称“行李”或“行人”,因为重要的会盟和朝聘活动都是由国君或卿大夫亲自参加,故而行人主要是处理一般性质的外交活动。

根据周制,诸侯的亲卫军称做“公乘”和“公行”。其主管呼为“七舆大夫”,春秋后期,由于国君势衰,七舆大夫遂不见于史。

法制

参见:宗法

宗法制度是周朝封建制的基础。宗法规定,国君的继承者必须是嫡长子,其余的儿子都称为别子。别子要另立宗族,并做为宗族的始祖。别子的宗族也是由嫡长子继承,称之为大宗,其余的儿子要新立为小宗。

曲沃代翼与晋献公时的尽除公族和骊姬之乱后,破坏了传统的宗法制度,使得宗法制在晋国无法完全贯彻。晋武公以后的国君只尊始祖唐叔虞为祖,晋武公为宗,而唐叔至武公之间的各代君主都不再接受祭祀。晋献公以后,嫡长子继承制度也有所松动。晋惠公、晋文公、晋成公、晋悼公都是以庶子的身份继位,由于宗法约束力的下降,令礼的影响也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法制。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四年),晋文公作“执秩之法”。晋襄公去世后,赵盾将晋文公所作的法制修改为“赵宣子之法”,其目的是为保持私家族的利益。晋景公不满赵氏专权,特命士会到王室学习周礼,回国后,依周礼制定了“范武子之法”,这部法律旨在加公室而抵制卿族势力。不久,晋景公就依这部法律诛赵氏。晋悼公时期,为表示友好,令士渥浊修改范武子之法,以缓和公室和卿族的关系。这五部法律内容都十分庞杂,类似于今天的宪法。

春秋后期,晋的卿族十分强横,在消灭栾氏后,六卿执政的局面已经形成。为了保持自身的权益,和打压公室。执政正卿范宣子将刑法从总法用分出,单独而成“范宣子刑书”,这部法律废除了贵族特权。起初,这部刑法只是私藏于府,并没有公开。待到四十年后的公元前513年(晋顷公十三年),六卿家族已经不能相容,赵鞅和荀寅才首次于大鼎上刻上这部刑书。

伯邑考,文献中又称邑考。这个名字有什么奥妙呢?古人完整的记名,有字前名后的习惯。比如孔子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其实就是孔纥。所以伯邑考应该是字伯,名邑考。邑不大可能是封地。因为以封地为氏的话,就应该叫邑伯考了。(当然也有可能字伯邑,名考)看到还有人说考是指先父,不可能用在名字里。可是孔子的七世祖,就叫正考父。

伯邑考是文王与太姒所生嫡长子,为何没有继位,有说是早死的,有说是文王不立长而立次子的。但都没有可靠证据。从《逸周书·世俘》的记载来看,武王灭商后在朝歌帅诸侯祭祀上帝配享列祖,从曾祖太王(公亶父),到太伯,王季,虞公,再到文王,邑考。这说明武王承认长兄的政治地位,与先王同列。且此时已死。

先秦文献中没有出现过姬昌、姬发这种称呼,就是西伯昌、文王昌,小子发、武王发。男子名前是不冠姓的,女子名后(个别名前)才加姓。这是氏族制度发展到周代的特定形式。姓氏有别,各有不同的用途。

宋朝人总结说: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姓是家族渊源的追溯,一般是以上古氏族的发源地为姓。《国语》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各以为姓。因为同姓不婚,所以女子加姓,以标志通婚的范围。

而氏是对家族社会政治地位的标志。封国,采邑,官职,祖先的表字都可以为氏。因为政治身份的多重性,所以个人和家族常会有多个氏。比方说荀林父,家族源自荀国,在晋为大夫,荀林父为中行将,所以又称中行氏,此后又分化出知氏。晋国的士氏又分化出随氏,范氏。赵氏分化出邯郸氏。所以周代的贵族至少有一个姓,一个或多个氏。

王室,公室的王子王孙,公子公孙,未得分封时以国为氏,这时他们都有潜在的继承资格。分封后则由国君命氏,算是从国君的家庭中分出去了。从此同国君要严格论君臣关系。比如鲁国的公子季友,可以叫鲁季友。季是他的字,他的子孙以季为氏,称季孙某,不称鲁某。

颜氏家世两支 皆为黄帝后裔

关于颜氏的辉煌家世,《姓纂》以及《通志》等书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颛顼帝的儿子叫作称,称的儿子叫作老童,老童生了重黎和吴回两个儿子,都先后担任过帝喾的火正,也就是所谓的祝融氏。其中,吴回的儿子陆终,又生了六个儿子,依序为樊、惠连、篯、来言、安、季连,而到了周武王兴师灭纣广封诸侯之时,就把老五安的一个叫作挟的后裔,封在邾地,亦即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的地方,最初是鲁国的附庸之国,后来传到夷父的时候,由于夷父的字为颜,《公羊传》就称他为颜公,所以夷父的子孙也自此以“王父字为氏”而姓颜了。

不过,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颜氏还有另外的一支。该书是这样说的:“出琅琊,本自鲁伯禽,支庶有食采于颜邑者,因而著族。”

这一支颜氏,始祖是伯禽,而伯禽是周初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儿子,由于周公被周天子留在京城辅佐王室,就把他的长子伯禽封在鲁国,地位尊贵而荣耀。因此,这一支颜氏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功在传统文化的周公,乃至圣君周文王,其家世背景,同样的光辉异常。

如上所述,颜姓有两支不同的来源,一支是源自颛顼帝的玄孙陆终,一支是源自周公的儿子伯禽,可是,如果再往上推溯,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姓姬,而周文王一家人也是黄帝的姬姓后代,则算来算去,两支颜氏的得姓方式与时地尽管有所不同,但实际上根本都是同一血缘的黄帝后裔。两支颜氏,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全都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怪不得在先秦时期出人头地的颜姓人士,不是当时的鲁国人,就是齐国人。

先秦时期的颜氏名人,有如天上隐约闪耀星辰,虽然距离得那么远,但千百年来光华依然,其中最大最亮最受人仰慕的一颗星星,恐怕要算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了。颜回生前,一再受到孔子的赞扬,死后,更受到亿万人的敬仰,尊他为儒家思想的典范,从不会有人表示反对。

颜回的后代,跟孔子的后代一样,也是排行一定,所以追溯起来脉络分明,这一点,当然也是他们比其他姓氏幸运的地方。

颜姓大致有俩套字辈:第一套:明代61世宗祖颜鋐制定颂行的60-90世共30字。

61-公、62-重、63-从、64-嗣、

65-胤、66-伯、67-光、68-绍、

69-懋、70-崇、71-怀、72-士、

73-锡、74-振(崇)、75-承(怀)、76-景(宗)、

77-世(邦)、78-廷(其)、79-秉(泽)、80-培(允)、

81-克(昌)、82-建(家)、83-永(学)、84-沛(克)、

85-昭(复)、86-启(道)、87-裕(德)、88-显(昭0、

89-兆(扬)、90-守(肇)(同第二套90世“肇”字套入)。

后续的: 91-德、92-泽、知好乐 惟有仰立卓 周正曾安鼎 祥云天自多

继志忠孝悌 纲常如大科

第二套:清代72世祖颜星篆修《颜氏通谱》康熙恩赐的74-105世32字。

74-崇、75-怀、76-宗、77-邦、

78-其、79-泽、80-允、81-昌、

82-家、83-学、84-克、85-复、

86-道、87-德、88-昭、89-扬、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司马氏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吴国都督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先后担任东吴大都督,后世称他们“东吴四大英杰”。

士姓的姓氏名人

士燮(范文子、范叔),士会之子,曾任晋国中军副帅。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