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江苏扬州田氏家谱
江苏扬州田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田成棋等重修,王耀堂编辑,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详见田氏宗亲网http://wwwtszqnet/indexasp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田正,亦称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
最高长官称田正,亦称稷,由王族贵胄担当,下属按九州各分派有田官,每一田官下还设有中士二人,史一人,丞一人,徒四人,统一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天官府司,就是召公管辖的官衙。后世历朝历代所称的“社稷”,就是由此而来:社,宗庙也,稷,田正也,合称就是整个王朝、国家的象征。
这在史籍《左传》中记载:“田畯,田大夫也。稷,田正也。稷为田官之长。”后来,在东周时期各诸侯大国亦仿设有类似的官职,但皆称为“大司田”。例如在典籍《管子·小匡篇》中就记载:“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
扩展资料
世系
黄帝(1世)→昌意→颛顼→幕→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帝舜(10世)→商均→箕伯→强余→虞颉→虞思→有龙→寿旰→叔仪→康仲→祖妫→发→妫方→振→维→寿固→敖→胜→元捷→偃→姑猛→公允→蔺→慎叔→野→无执→菑→叔正→献子→亚寿→原寿→梦延→阏父→妫满(43世)→皋羊→突→围戎→宁→孝→灵→燮→圉→佗→田完(53世)(黄帝第53世孙,舜帝第43世孙,妫满公第10世孙田完,卒谥为敬仲)
—田姓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移民大国,每一年都有众多华人奔赴海外,开启全新生活。他们曾经是在历史车轮下,不得不做出的必然选择,只能选择保住自己的性命。那个时期国家危机万分,水深火热之下,出国才能有更好的和平的生活。后期则是留学热潮的趋势下,许多有条件的人,都更愿意前往海外读书,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教育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确实有所不足。这些人在毕业后,大部分都选择留在国外,而不是建设国家。
等到老年后,思乡情绪更盛,许多人又会带着自己全家回到中国,想要寻找当初的家乡。一家族海外漂泊381年,带着族谱来中国认祖归宗,称自己是中国人。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族谱的演变史
从古代的大家族们伊始,由于家族内的人员实在是过多,也为了给族中子弟一个身份证明,族谱就此诞生。族谱其实更好地维系了家族,对于看重血统的古代皇室贵族们而言,族谱的重要性非同一般。而这是由中国的制度更迭所带来的,当世袭制把禅让制给取代后,一个家族的人就能永远掌握江山,成为大好河山的主人。他们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会把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平民们割裂开来,确保血统的纯净性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家谱也就此诞生。
家谱都是被书写在纸张上,因此普遍认为它的出现是在文字诞生之后。不过许多家族,其实在早期使用的都不是纸张,而是通过口述就把家谱给传播下去。曾经建立元朝,统一中国的蒙古族,早期就一直靠口述来传递家谱。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家谱,是被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的,商朝的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物家谱。商朝时期,龟甲和兽骨多用于占卜之中,上面所写的也应该是占卜的事项。但是这一块龟甲上印刻的文字确实同一家族好几代人的性命,自然其就是家谱。
现今发现的龟甲家谱共有三件,内容最多的一件记载了儿氏家族11代共13名子孙的名字,保存完整,为历史研究带去了重大价值。现今能拥有保存下来的家谱的家族,曾经几乎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可惜在时光冲刷下,一切的荣誉都如过往云烟消散。而在韩国,有一个在海外漂泊了381的家族,其后人带着自己家族的族谱来到中国认祖归宗,更是自称自己是中国人,在当时引发了众多关注。
田氏家族的过往
一切的开始,都源自于这个家族的先祖,田好谦所做出来的选择。出生在1610年的河北省邯郸市的他,没有接受时人的约定俗成,即靠着辛苦读书,考中功名来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他从小就对军事展现出惊人的天赋,自己也对带兵打仗很感兴趣。于是田好谦在年岁稍大后,就成为了当地民兵队里的一员,成了军人。这一时期的明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国家在蛀虫和奸臣的侵蚀下,正在面临倒塌的危机。
田好谦在刚刚参军后,还没来得及接受训练,战争便突然而至,他不得不被派遣上了战场。可惜他还没来得施展自己的宏图抱负,就被敌人俘获成了一名俘虏。尽管自己落入敌手,田好谦毫不畏惧,他的独立特行也引起了朝鲜军官的注意。这名朝鲜军官对于这样有气节的人很欣赏,甚至打算把田好谦策反,想让其留下来,为朝鲜献力。
田好谦自然是不愿意,他深知做叛徒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尽管前方等待自己的是高官厚禄,但人总是会为自己的坚持而放弃一些事物。田好谦的内心中,对国家的热爱是无法被取代的。结果这名军官反而更加欣赏他,在得知他不愿意为朝鲜效力后,就放走了田好谦,只是他不能回到大明,但依旧可以在朝鲜生活下去。
此后田好谦也不得不在朝鲜安顿下来,回国对此时的他来说,是一件不可奢求,无法实现的事情。他只能在朝鲜生活下去,还娶妻生子,有了全新的家庭。但即便如此,田好谦一直都挂念自己的祖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它,他也会把自己的过往告诉给子孙们,告诉他们自己是中国人,故乡在河北省的邯郸市,他毕生想心愿都想要再次回到中国,亲眼见到自己的家乡。田好谦对后人们的言传身教,此后也一代代地流传了下去,田氏后人们也都想要和中国联系,来寻找自己的故土。
故土难离,寻亲困难
可惜当他们想要来到中国的时候,几乎席卷了全世界的战争开始了,而弱小的中国和朝鲜都是被欺压的对象,中国此后遭遇了百年磨难,才终于建立全新秩序。而朝鲜更为凄惨,直接被俄国和日本瓜分,不得已分裂成为了两个国家,田家也在这场人祸中,无法赶来中国。直到公元2004年,田氏家族的后人们,才终于找到机会来到中国认祖,这个漂泊了381年,无根无萍的家族,终于再一次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的怀抱。
田家后人们带着家谱来到中国,想要寻找自己的亲人,他们每个人都能说出流利的普通话,可见对祖国始终没有忘怀。因为语言是他们和祖国的唯一联系,就算在韩国使用的不是汉语,他们依然坚持让家族的人都在学习普通话。田氏家族来到了田好谦的故乡,即鸡泽县,想要寻找自己祖先的亲人们。鸡泽县的村民们无不感动,他们没有想到,一位在数百年被俘获的士兵,一直心心念念着自己的故乡,到死都想着要回到祖国。
前言
序言一 崔慕岳
序言二 崔灿
序言三 徐金星
凡例
洛阳
一 邵氏家谱
二 潘氏家谱
三 乔氏家谱
四 刘氏家谱
五 乔氏族谱
六 白居易家谱
七 卢氏家谱
八 郭氏家谱
九 洛阳徐家营崔氏族谱
十 韩文公家谱(天治门后裔)
十一 郭氏家谱
十二 金氏家谱
十三 周氏宗谱
十四 黄氏家谱
十五 张氏家谱
十六 谢氏宗谱
十七 西王村孙氏家谱
十八 洛阳蒙古族李氏家谱
十九 许氏家谱
孟津
一 乔氏家谱
二 孟津王氏家谱
三 乔氏族谱
四 朱氏世谱
五 卢氏家谱
六 孟津李氏家谱
七 薛氏族谱
八 郭氏家谱
九 杜氏宗谱
十 创修吴氏宗谱
十一 梁氏家谱
十二 李氏家谱
十三 萧氏家谱
十四 郭氏家谱
十五 丘氏家乘
十六 李氏家谱
十七 追远堂李氏家谱
十八 河阳薛氏族谱
十九 李氏宗谱(五门)
二十 小浪底贾氏宗谱
二十一 赵氏宗谱
二十二 赵氏家谱
二十三 屈氏家谱
二十四 许氏家谱
二十五 卫氏家谱
二十六 卢氏族谱
二十七 卢氏宗谱
二十八 王氏宗谱(豫西太原王氏家乘)
二十九 畅氏家谱
三十 孟津任氏族谱(四门)
三十一 孟津衡水韩氏宗谱
三十二 孙氏家谱
三十三 赖氏家谱
三十四 吴氏家谱
三十五 和氏家谱
三十六 栾氏宗谱
三十七 陈氏家谱
三十八 崔氏宗谱
三十九 高氏旺公世系妯娌村宗谱
四十 杨氏宗谱
四十一 刘氏世系谱
四十二 孟津孙氏宗谱
四十三 郭氏家谱
四十四 张氏宗谱
四十五 孟津杨氏宗谱
四十六 李氏宗谱
四十七 韩氏宗谱
四十八 杨氏宗谱
四十九 何氏族谱
五十 李氏族谱
五十一 周氏家谱
五十二 李氏宗谱
五十三 孟津县花园村孙氏家谱
五十四 周氏宗谱
五十五 梁氏长华支谱
五十六 赵氏宗谱
五十七 孟津横水崔氏家谱
五十八 孟氏家谱
五十九 郭氏家谱
六十 尚氏家谱
六十一 李氏家谱
六十二 谢氏宗谱
六十三 安氏族谱
六十四 王氏家谱
六十五 吕家村吕氏家谱
六十六 陈氏家谱
六十七 孔氏家谱
六十八 孟津任氏族谱五门
六十九 邱氏家谱
七十 林沟村郭氏家谱
七十一 李氏族谱
七十二 袁氏族谱
七十三 卢氏宗谱
洛宁
一 张氏家乘
二 张氏家谱(世德堂)
三 郑氏家谱
四 韦氏家谱
五 赵氏世系总谱
六 邢氏族谱
七 雷氏家谱
八 杜氏家谱
九 韦氏世谱
十 杨氏家谱
十一 王氏家谱(三槐世第)
十二 王公家谱
十三 谢氏宗谱
十四 宋氏世谱
十五 夏氏家谱
十六 田氏家谱
十七 焦族家谱
十八 杨氏族谱
十九 马氏世系族谱
二十 张氏家谱
二十一 亢氏乾门世系家谱
二十二 上庄王姓家谱
二十三 郭氏宗谱
二十四 韦氏家谱
二十五 段氏家谱
二十六 薛氏家谱(河东世第)
二十七 白氏历代家谱
二十八 卫氏家谱
二十九 王范镇陇西氏家谱
三十 魏氏宗谱
三十一 陈吴张氏族谱
三十二 杜氏家谱
三十三 张氏宗谱
三十四 张氏族谱
三十五 洛宁谭氏族谱
三十六 牛氏家谱
三十七 杨氏家谱
三十八 韦氏家谱
三十九 李氏家谱
四十 贾氏族谱
四十一 张姓家谱
四十二 张氏家谱(清河氏)
四十三 司马氏族谱
四十四 孙氏族谱
四十五 王氏家谱
四十六 李氏家谱
四十七 韦氏家谱(三门支谱)
四十八 完颜家乘
四十九 赵氏家谱
五十 曹氏家谱
五十一 白氏家族历代家谱
五十二 李氏家谱
五十三 城村张氏族谱
五十四 西林张氏世系考
五十五 韦氏家谱
宜阳
一 魏氏家谱
二 洛阳(宜阳)裴氏家谱
三 王氏族谱
四 宜阳吕氏宗谱
五 薛氏长门家谱
六 李氏家谱
七 刘氏一脉家谱
八 王氏宗谱
九 仝氏宗谱
十 周氏家族志
十一 凡村张氏家谱
十二 张氏族谱(宜阳县三乡东柏坡支下河西分支)
十三 崔氏家谱
十四 郭氏宗谱
新安
一 雷氏宗谱
二 裴氏族谱
三 新安吕氏宗谱
四 新安古氏七修族谱
五 田氏家谱
六 孟子后裔新安支谱
七 姬氏宗谱
八 王氏宗谱
九 王氏族谱(四世五门景祖之后)
十 高氏宗谱
十一 韩氏宗谱
十二 庞氏新安支派家谱
十三 聂氏族谱
十四 高氏宗谱
十五 郑氏宗谱
十六 高氏宗谱
十七 新安孟氏卓公支谱
伊川
一 程子宗谱
二 河南程氏正宗世系
三 刘氏族谱
四 伊川县古城村吴氏家谱
五 周氏宗谱
六 范氏家谱(伊川忠宣房系)
偃师
一 锁氏家谱
二 兰氏家谱
三 黄氏家传
四 曹氏族谱
五 梅氏家谱
六 萧氏家谱
七 曲氏家谱
嵩县
一 嵩县王氏宗谱
二 嵩县宋氏族谱
三 河南嵩县宋岭程氏支谱
四 卞氏宗谱
五 韩文公家谱
栾川
一 李氏宗史
汝阳
一 汝阳县吕氏宗亲志
固始
一 固始裴氏宗谱
巩县
一 李氏族志
跋
一、姓氏源流 尚(Shà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地后裔,以祖名为氏句号。据《元跟姓纂》及《万姓统谱》等所载,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句号。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句号。它地后代子孙便以它名字为姓,称为尚姓句号。
2、源于秦代,以官职为氏句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有六个带“尚”字地官职,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六个带尚之官职句号。有管理、负责跟司掌之意,这六个官职就是管理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地宫廷官吏句号。这“六尚”之官地后裔,有地以祖先职官为姓,也称为尚姓句号。
3、出自姒姓,以祖名为氏句号。夏部落成员尚黑,后世有以其名字中地尚为姓句号。
4、出自它族改姓及小数民族有尚姓:
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唐时尚书右仆射、冯翊郡王尚可孤,为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句号。
② 据《唐书》所载,唐时吐蕃有尚姓,即宣宗时降唐地酋长尚延心一族句号。
③ 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句号。
④ 景颇族木染氏汉姓为尚句号。
⑤ 今满、蒙古、保安、东乡、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句号。
⑥ 出自宇文氏句号。宇文氏本为东部鲜卑族复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句号。唐朝时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将军,初赐姓李氏句号。后复本姓宇文句号。以功加检升校尚书右仆射句号。官居高位,遂以职官命姓为尚氏,称尚可孤,其后亦为尚姓,融入汉族尚氏句号。
★★★得姓始祖:尚父句号。即姜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因其祖上伯夷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故又名吕尚,为炎帝后裔句号。是商末周初著名地军事家、政治家,曾垂钓于渭水之滨,被周文王礼聘为辅助大臣句号。武王伐商时,任统兵师氏(简称师),被尊为师尚父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句号。在牧野会战中,歼敌立功,是周朝地第一开国功臣句号。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授以征讨五侯九伯地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句号。春秋末年,田氏代齐后,原齐国王族有一支以其字名为氏,称尚姓句号。它们尊尚父为其得姓始祖句号。
二、迁徙分布 尚姓源起周代地齐国句号。公元前三八六年,周安王被迫承认田跟为齐侯句号。至此,齐国姜姓地江山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句号。因田氏代齐并未发生大规模地流血冲突,属于一种跟平演变,故尚姓大多仍留居齐国句号。尽管尚姓得姓很非常早,但在以后地开展中一直云山雾罩,就这样其早期历史一直很非常难让人知其详句号。先秦二汉是就像如此,魏晋南北朝也是就像如此,尚姓散见于史册,而且鲜少,很非常难让人窥探其庐山真面目句号。唐时,尚姓名人有官任礼部尚书兼侍御史地濮阳人尚衡,还有卫州汲(今河南汲县)人尚献甫,还有唐末地种地的起义首领尚君长、尚让弟兄(从其二人经历来看,应为河南或山东二省间人)句号。此际,尚姓一方面表现优异,另一方面加入了由宇文氏改尚姓地生力军,使得整个尚姓家族自此庞大茁壮不少句号。《元跟姓纂》跟《姓氏考略》讲尚姓望出京兆、清河、上党、汲郡句号。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地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句号。这说明在唐代及其以前,尚姓家族曾昌盛于今陕西西安、河北清河、山西长治、河南汲县一带句号。五代闽国王王曦有宠爱尚妃,说明此际已有尚姓入迁福建句号。南宋以后,南方各地渐有尚姓家族句号。元代,尚文由祁州深泽(今属湖南)徙居河北保定,尚野由保定迁居河北满城句号。元末明初,种地的起义军四起,既为推翻元人统治,又为争夺皇权互相攻杀,导致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因山西表里山河地特殊位置,所受波及不大,就这样乎从山西移民,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句号。明清之际,尚姓开始在南方各地开展起来,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句号。就像如今,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青海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尚姓约占全国汉族尚姓人口地百分之六十三句号。尚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五位地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地百分之零点一句号。
三、历史名人 尚 长:字子平,汉代名士句号。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句号。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尚长,自子平,河内人句号。隐居不仕句号。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就像如俺死矣句号。”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地典实句号。唐许浑《村舍》诗之一:“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句号。”明张邦伊《沈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诗:“知尔尚平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句号。”
尚 让: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句号。初从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死后,归黄巢句号。大齐政权建立后,任太尉中书令句号。随黄巢四处征战,为黄巢地重要将领句号。黄巢死后,降唐句号。
尚 野:保定(今属河北省)人,元代大臣、学者句号。累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句号。为官廉介有为,决狱无留滞句号。文词典雅,博闻强记,从学者甚众句号。
尚 达:陕西省同州(今大荔)人,明代官吏句号。弘治初,以贡士任岳阳令,县有涧水为患,尚达命令开渠灌田,时逢天旱,可谓二得其便句号。
尚 衡:同州人,明代官吏句号。弘治年间进士,累官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议,停止建造佛塔,后卒于汉阳太守任上句号。
尚 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清代画家句号。善山水、杂画,松石师郭熙,墨竹潇洒可爱句号。
尚 钺:河南省罗山人,著名历史学家句号。1927年入党,本着历史为政治服务地原则,编写了《中国历史纲要》等多部著作句号。
尚可孤:唐代东部鲜卑族人,宇文之别种,世居松、漠间句号。初事安禄山,后附史思明句号。肃宗时降唐,封为神策大将句号。平叛有攻,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冯翊君王句号。
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句号。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句号。
尚君长:唐末王仙芝起义军将领句号。公元874年与王仙芝同起于长垣,并随王仙芝转战于山东、河南一带句号。后被王仙芝派去同杨复光洽谈投降之事,中途被唐将擒获,不久被杀句号。
尚道长:名大伸,以字行句号。相州安阳(今属河南省)人,宋代官吏、学者句号。以父荫入官,因屡与上峰争辨曲直,故抑压不进句号。博古多闻,尤嗜《资治通鉴》,亦工诗句号。有《家集》、《跟陶诗》句号。
尚可喜
尚可喜:辽东(今辽宁省海城)人,清初藩王句号。原为明广鹿岛副将,降后金后,受封智顺王,隶汉军镶蓝旗句号。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军征讨南明政权句号。后告老返乡,因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叛乱,它受惊吓而死句号。
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句号。其父乞归后,因未能袭爵,遂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被任为招讨大将,后进号辅德亲王句号。不久反正,袭平南亲王之爵,从讨叛军句号。胜利后,被清廷所逮,赐死句号。
尚其亨:辽宁省海城人,清代大臣、学者句号。隶汉军旗,光绪十八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句号。经史词章以外,阴阳医相、绘画金石,均能窥其深奥句号。
尚小云:河北省南宫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句号。它擅演艺高胆大、豪放豁达地古代妇女跟少数民族妇女句号。解放后,历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1976年病逝,终年76岁句号。尚派名剧有《梁红玉》、《汉明妃》、《双阳公主》、《墨黛》、《昭君出塞》等句号。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句号。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句号。
汲 郡:晋秦始皇二年置句号。治所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一带)句号。
清河郡:汉高帝时置句号。相当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句号。
上党郡: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袭之句号。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句号。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句号。
2、堂号
廉介堂:廉是清廉洁白,介是性格行为独特句号。元代尚野,志趣正大,文词典雅,事继母至孝句号。为国史馆编修,出为汝州判官,为人清廉洁白,性格行为不同于众句号。
此外,尚姓地主要堂号还有:“高师堂”、“仁寿堂”、“清河堂”等句号。
五、宗族特点 1、尚姓是典型地北方姓氏句号。其源于北,而盛于北句号。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明清二代尚姓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七名,除湖广、浙江(均二名)外,还有安徽、四川(各一名),南方人士不过六名句号。北方诸省中以河南为最多,共十名,其中六人为罗山人句号。其次为陕西(八名)跟山东(五名)句号。需要提一下子地还有奉天(今辽宁省),有三人入围句号。
田氏最初发源地是今山东省境。自秦国吞并齐国后,田姓最初是向西、北之地迁播。汉初,田氏贵族,曾先后裂地称王,但不久均被灭掉。为了清除各地反叛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属陕西),田氏贵族也就不得不迁入此地。再后,田氏族人又有迁徙至北平(相当今河北、天津一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段时间里,田姓的郡望又有信都(今属河北)、范阳(今属河北)、颖川(今属河南)、汝阴(今属安徽)、并州(今属山西)、易州(今属河北)、汾州(今属山西)、衮州(今属山东)等地。可见,汉至隋唐之际,田姓已基本上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宋时,田氏南迁繁衍于今福建、广东等地。据有关资料所载,田希圣为田氏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4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2传至滋茅,徙居福建长丁;芝英迁广东兴宁。田滋茅子松岗,于宋末迁广东海阳,后徙达埔,为大埔开基始祖。明清之际,田姓便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总之,从历史上看,田姓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百姓通谱 维系亲情的一个平台。帮助各姓氏把传统家谱修上互联网!推广家文化,提高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推进互联网文明,让每一个人养成健康网络生活的习惯!
德川家宗家家谱
清和天皇——贞纯亲王——源经基——满仲——赖信——赖义——义家——义国——新田义重——得川义季——世良田赖氏——教氏——家时——满义——政义——亲季——有亲——松平亲氏——泰亲——信光=一色宗义之女——亲忠=铃木重胜之女——长亲=松平近宗之女——信忠=大河内满成之女——清康=青木贞景之女——广忠=水野忠政之女传通院——德川家康
初代征夷大将军安国院东照大权现德川家康
生卒:1542-1616,1603-1605在位
正室夫人:筑山殿源氏(今川义元之妹)1579赐死
继室:旭姬(丰臣秀吉之妹)
次代台德院秀忠
血统:德川家康=户冢忠春之女宝台院西乡——秀忠
1579-1632,1605-1623在位
正室:崇源院阿江与藤原达子(浅井长政与织田阿市之女)
三代大猷院家光
血统:德川秀忠=正室阿江与——家光
1604-1651,1623-1651在位
正室:本理院藤原孝子(关白鹰司信房之女)
四代严有院家纲
血统:德川家光=青木利长之女宝树院阿乐——家纲
1641-1680,1651-1680在位
正室:高严院浅宫显子(伏见宫贞清亲王之女)
五代常宪院纲吉
血统:德川家光=本庄宗利之女桂昌院阿玉——纲吉
1646-1709,1680-1709在位
正室:净光院藤原信子(关白鹰司房辅之女)
六代文昭院家宣
血统:德川家光=冈部重家之女顺性院阿夏——甲府藩主纲重=长昌院阿保良田中氏——家宣
1662-1712,1709-1712在位
正室:天英院藤原熙子(关白近卫基熙之女)
七代有章院家继
血统:德川家宣=胜田著邑之女月光院阿喜世——家继
1709-1716,1712-1716在位
正室:净琳院八十宫吉子(灵元天皇之女)
八代有德院吉宗
血统:德川家康=正木赖忠之女养珠院阿万——纪伊藩主赖宣=中川氏——光贞=净圆院阿由利巨势氏——吉宗
1684-1751,1716-1751在位
正室:宽德院真宫理子(伏见宫贞致亲王之女)
九代淳信院家重
血统:德川吉宗=大久保忠直之女深德院阿须磨——家重
1711-1761,1745-1760在位
正室:证明院比宫培子(伏见宫邦永亲王之女)
十代浚明院家治
血统:德川家重=梅溪通条之女至心院阿幸——家治
1737-1786,1760-1786在位
正室:心观院五十宫伦子(闲院宫直仁亲王之女)
十一代文恭院家齐
血统:德川吉宗=谷口正次之女深心院阿梅——一桥德川宗尹=细田氏——治济=岩本氏——家齐
1773-1841,1786-1837在位
正室:广大院藤原寔子(右大臣近卫经熙养女,萨摩藩岛津重豪之女)
十二代慎德院家庆
血统:德川家齐=押田胜敏之女香琳院阿乐
1793-1853,1837-1853在位
正室:乐宫乔子(有栖川宫织仁亲王之女)
十三代温恭院家定
血统:德川家庆=迹部正贤之女本寿院阿美津——家定
1824-1858,1853-1858在位
正室:天亲院藤原任子(关白鹰司政熙之女)
继室:澄心院藤原秀子(关白一条忠良之女)
再继室:天璋院源敬子(萨摩藩岛津齐彬之养女,岛津忠刚之女)
十四代昭德院家茂
血统:德川家齐=梶胜俊之女妙操院阿登势——纪伊德川齐顺=实成院阿美佐松平氏——家茂
1846-1866,1858-1866在位
正室:和宫亲子(仁孝天皇之女)
十五代庆喜
血统:德川家康=正木赖忠之女养珠院阿万——水户德川赖房=谷氏——高松藩主松平赖重=土井氏——松平赖侯=樋口氏——赖丰=汤浅氏——水户德川宗尧=德川吉孚之女美代姬——宗翰=榊原氏——治保=一条道香之女八代姬——治纪=外山氏——齐昭=有栖川宫织仁亲王之女登美宫吉子——庆喜
1837-1913,1866-1867在位,大将军取消,改称公爵
正室:贞肃院藤原美贺子(左大臣一条忠香之养女,今出川公久之女)
十六代家达
血统:德川吉宗=谷口正次之女深心院阿梅——一桥德川宗尹=细田氏——治济=丸山氏——田安德川齐匡=篠崎氏——庆赖=高井氏——家达
1863-1940,1868-1940出任德川家宗家当主,1929-1940日本红十字会会长,1903-1933贵族院议长
正室:藤原泰子(左大臣近卫忠房之女)
十七代家正
血统:德川家达=泰子夫人——家正1884-1963,1940-1963在位,悉尼总领事,加拿大公使,土耳其大使,1946-1947贵族院议长
正室:源正子(岛津忠义公爵之女)
嫡子十八代继承人家英,早卒
十八代恒孝
血统:见德川庆喜血统。水户德川治保=前田氏——高须藩主松平义和=平松氏——松平义建=古森氏——陆奥会津藩主松平容保(新选组的支持者)=会津松平容敬之女——松平恒雄(驻美国英国大使,参议院议长)=锅岛直大侯爵之女信子——松平一郎(东京银行行长)=徳川家正公爵之女丰子——恒孝
1940-今,1963-今在位,日本邮船社长
正室:寺岛幸子(萨摩藩士寺岛宗从伯爵之女,母亲为细川护熙首相的亲姑姑)
嫡子德川家广
织田家家谱
平重盛——织田亲实——亲基——亲行——行广——末广——基实——广村——真昌——常昌——常胜——教广——常任——胜久——久长——敏定——信定——信秀
织田信秀
生没年:1510-1551
父:织田信定
弾正忠
1527-1538 胜幡城主
1538-1539 那古野城主
1539- 古渡城主
正室:土田御前(父:土田下総守政久)
1534-1582 信长
?-1558 信胜(信行)
1543-1614 信包
?-1555 喜六郎秀孝
庶出:
?-1574 信広
?-1556 守山城主 安房守信时
1545-1570 野夫城主 信治
?-1570 小江木城主 彦七郎信兴
?-1574 半左卫门秀成
1547-1621 长益(有楽斎)
?-1582 又五郎长利
女子(神保氏张夫人)
犬山殿(犬山城主 织田信清夫人)
女子(小岛城主 斎藤秀龙室夫人)
女子(大桥重长夫人)
1547-1583 阿市(浅井长政与柴田胜家夫人)
?-1582 阿犬(尾张大野城主 佐治八郎为兴夫人)
女子(苗木城主 苗木勘太郎夫人)
小幡殿(小幡城主 织田信成夫人)
乃夫殿(津田元秀夫人)
女子(津田出云守夫人)
信徳院殿(小林城主 牧长清夫人)
女子(饭尾尚清夫人)
沓挂城主 中根信照
1552-1573 栄轮院殿(小田井城主 织田又六郎信直夫人)
织田信长
生没年:1534-1582
父:织田信秀
幼名:吉法师
1578 正二位
1917 赠正一位
正室:浓姫、帰蝶1535-?(父:斎藤道三)
侧室:原田直子(兄:原田直政)
1554-1647 信正
侧室:吉乃-1566(父:生驹家宗)
1557-1582 信忠
1558-1630 信雄
1559-1636 徳姫 冈崎殿(冈崎信康夫人)
侧室:坂氏
1558-1583 信孝
侧室:某
1571- 信秀
侧室:兴云院殿 阿锅-1612(父:高畑源十郎)
1573-1615 信吉
1576-1602 信高
?-1643 康清院殿 振(小川城主 水野忠胤和佐治一成夫人)
侧室:土方雄久之女
1574-1624 信贞
?-1609 信好
?-1600 长次
1558-1641 相応院殿 冬姫(蒲生氏郷夫人)
1567-1616 秀子 上野御方(筒井定次夫人)
1574-1623 玉泉院殿 永(加贺金沢藩二代藩主 前田利长夫人)
1574-1653 报恩院殿(丹羽长重夫人)
侧室:慈徳院殿(信忠乳母)
?-1603 三之丸殿(豊臣秀吉侧室和関白 二条昭実北政所)
1567-? 阿鹤(中川秀政夫人)
女子(万里小路充房夫人)
?-1608 月明院殿(従三位権中纳言 徳大寺実久夫人)
?-1571 养女龙胜寺殿(武田胜頼夫人、生父:美浓苗木城主 远山友忠)
养女某(大纳言 二条昭実侧室)
养女某(滝川一益夫人)
养女某(畠山昭高夫人)
养女某(筒井顺庆夫人)
不详所出:
1568-1585 羽柴秀胜
?-1582 犬山城主 源三郎胜长
织田信忠
生没年:1557-1582
父:织田信长
幼名:奇妙丸
初名:信重
1577 正三位
1577 左近卫中将
婚约者:松姫(父:武田信玄)
正室:塩川长満之女
1580-1605 秀信
1581-1625 秀则
女子
织田秀信
生没年:1580-1605
父:织田信忠
幼名:三法师
1596 従三位
1596 中纳言
正室:豊臣秀胜之女
织田信孝
生没年:1558-1583
父:织田信长
幼名:三七
--------------------------------------------------------------------------------
2 织田家家谱 ——转贴
1568-1582 神戸信孝
岐阜城主
正室:神戸具盛之女
羽柴秀胜
生没年:1568-1585
父:织田信长
义父:羽柴秀吉
幼名:次
丹波亀山城主
権中纳言
正三位
妻:毛利辉元之养女
织田信雄
生没年:1558-1630
父:织田信长
义父:北畠具教
幼名:茶筅丸
初名:具豊、信意、信胜
1571-1582 北畠具豊
1585 正二位
1585 内大臣
大和松山藩初代藩主
正室:千代御前 雪姫(父:伊势国司 北畠具教)
1583-1610 秀雄
-1574 但马守 高雄
1586-? 阿小姫
女子(义父:豊臣秀吉)
?-1641 女子(加贺守 佐佐一义室)
继室:木造具政之女
1584-1626 信良
侧室:某
1590-1674 高长
长雄
女子(丹后守 土方雄氏夫人)
女子(生驹直胜夫人)
女子(佐佐木政胜夫人)
侧室:津田氏
?-1666 伊予守 信为
?-1651 侍従正五位上 良雄
织田信良
生没年:1584-1626
父:织田信雄
上野小幡藩初代藩主
1623 従四位上
1623 左少将
正室:大纳言 久我通兴之孙女
1625-1650 信昌
侧室:某
猿千代
女子(骏河府中藩主 徳川忠长夫人)
女子(能登守 稲叶信通夫人)
织田信昌
生没年:1625-1650
父:织田信良
幼名:百介
1626-1650 上野小幡藩二代藩主
1648 従四位下
1648 兵部大辅
正室:某
1643-1714 养子信久
女子(高家 织田长迢夫人)
织田信久
生没年:1643-1714
父:大和松山藩二代藩主 织田高长(信长之子信雄之子)
义父:织田信昌
幼名:左门
1650-1714 上野小幡藩三代藩主
1657 従四位下
1692 越前守
正室:能登守 稲叶信通之女
1661-1685 信盛
1663-1693 信知
侧室:某
1661-1731 信就
信允
女子(筑后守 木村纯尹夫人)
织田信就
生没年:1661-1731
父:织田信久
幼名:八、伊织、帯刀
1714-1731 上野小幡藩四代藩主
1714 従四位下
1722 侍従
正室:某
1703-1733 信房
信常
信乗
1713-1762 信右
长顕
女子(津田正春夫人)
1723-1764 信富
长季
织田信右
生没年:1713-1762
父:织田信就
1731-1759 上野小幡藩五代藩主
1736 従四位下
1736 兵部大辅
正室:常陆府中藩三代藩主 松平頼明之女
侧室:某
1741-1757 従五位下越前守 信贲
女子(九鬼隆贞夫人)
信尹
1723-1764 养子信富
织田信富
生没年:1723-1764
父:上野小幡藩四代藩主 织田信就
义父:织田信右
1758 従五位下
1758 和泉守
1759-1764 上野小幡藩六代藩主
正室:某
1745-1783 养子信邦
养女某(上野小幡藩七代藩主 织田信邦夫人、生父:织田信乗)
织田信邦
生没年:1745-1783
父:高家 织田信栄(信长——信雄——高长——长政——信清——信荣)
义父: 织田信富
幼名:五百八
1764-1767 上野小幡藩七代藩主
1764 従五位下
1764 美浓守
1767 因明和事件取消当主之位
正室:织田信乗之女、织田信富养女
信易
1751-1818 养子信浮
织田信浮
生没年:1751-1818
父:高家 织田信栄
义父:织田信邦
1767- 出羽高畠藩初代藩主
1772 従五位下
1775 左近将监
正室:土佐守 一柳末栄之女
女子(淡路守 田沼意明夫人)
继室:长门守 相马恕胤之女
继室:能登守 小笠原长恭之女
信美
侧室:某
民松
长义
长郷
织田信美
生没年:
父:织田信浮
幼名:百太郎
1818-1831 出羽高畠藩二代藩主
1831- 出羽天童藩初代藩主
正室:某
信学
织田信学
生没年:1819—?
父:织田信美
-1868 出羽天童藩三代藩主
1868 奥羽镇抚史先导
正室:系子
信敏
寿恵丸
织田信敏
生没年:1853—1870
父:织田信学
1868 出羽天童藩四代藩主
养子信恒
织田信恒
生没年:
父:相马诚胤(源氏佐竹义重——岩城贞隆——佐竹义隆——义処——相马叙胤——徳胤——恕胤——祥胤——益胤——充胤——诚胤)
义父:织田信敏
农林政务次官
日本放送协会理事
子:信正
织田信正
神奈川五十铃动力机械课长
只找到这2个 今川不好找啊
求江苏扬州田氏家谱
本文2023-10-30 17:21: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