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是谁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常言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是谁呢?,第1张

伯仁指的是晋朝的周顗(yǐ),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来源于一个阴差阳错的故事,说的是我并不想杀伯仁,但是他却因我的怨恨而死。

事情要从两晋时期的王氏家族说起,东晋因内乱灭亡之后西晋快速的建立,而在西晋建立之下,司马家得和王家共同平分天下。当时王家有王导和王敦,而王敦在外领兵,不听从朝廷的管辖,导致他和皇帝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最终王敦决定领兵攻打南京。于是有人向晋元帝提出建议,杀光还在南京城里的王氏家族所有人。王导知道之后,带着在京的所有家人,跪在宫门的前面希望皇帝开恩,此时他的好友周顗正好入宫,周顗乃两晋名士,王导便哀求周顗说:伯仁,即周顗的字,我将一家百口就托付给你了!

周顗并没有立刻答应王导说要帮他说好话,但进宫之后,在酒席之间,他却向司马睿说,不管王敦如何犯上作乱,但王导此人绝对忠诚,表示他很相信王导是不会跟着造反的。因为伯仁本身喜欢喝酒就和皇帝喝了很多的酒,结果自己喝的大醉,出宫门的时候,王导见状认为周顗并没有帮他求情,便因此记恨上了周顗。再说王敦确实是有点本事的,他仅用二万精兵就把刘隗的几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一路直逼南京外城,晋元帝一看不好,就对王敦进行加加官讨好,王敦进了南京城以后,就对之前有嫌隙的人,大杀特杀,没有放过谁。而王导当时没有加以阻止王敦,伯仁没有得救,被杀了。

但王导后来翻阅宫中记录的奏折才发现,为此声泪俱下地说出这句话,我 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此后这句话广为流传,伯仁即是出自这个故事里的周顗,不知我这么说,你是是否明白,认同我说的了吗?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虽然没有直接害人,但是,对于被害的人应负一定责任,因而心中不安。就往往引用这句话。

----------------------

据《晋书》载:晋元帝在建康(现在的南京)即位后,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掌握征讨之权,颇有功劳,声望很高。后来,元帝有些猜忌他,想加以制约,他就从荆州起兵,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参看“城狐社鼠”)。王敦的军队一直打到了石头(属现在的南京,在当时建康的西边)。元帝害怕起来,只得要求和解。王敦杀了一批和他作对的宦臣,仍回湖北。

当时,有个名叫周顗的,字伯仁(参看“唐突西施”),王敦不了解他的为人,曾问王导:“周顗是咱们的敌人还是朋友?”王导也不太了解,没有肯定答复,就把周顗也杀了。事后,王导才知道,周顗曾经救过他的命。因为王敦起兵,进攻首都,在元帝看来当然是叛变的行为,身为丞相的王导既是王敦的党,怎能不被怀疑。幸亏周顗上书元帝竭力替王导说话,才得不予追究。这件事,王导当初并不知道,等他知道的时候,周顗已经被杀。因此,他不禁大哭,十分悔恨地说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孙权(182--252)

字仲谋。

三国吴国的创建者。

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孙权继承父兄事业,据有江东六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联合刘备,采用火攻,在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了东吴立国基础。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从京口迁来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在楚国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修筑石头城。

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储藏军械、粮食等物资。

在石头城南置烽火台,为军事重镇。

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

同年九月,迁都建业,这是南京建都的开始。

孙权在建业改建“太初宫”·官周长500丈。

并将建业城修建成一座真正的古代城市,城周20里19步。

孙权在江乘,溧水、湖熟等县设典农都尉管理农业。

派屯兵3万,在句容至云阳(今丹阳县)开凿一条名“破冈渎’’的运河,沟通了秦淮河与太湖流域的往来。

在建业城西南开运渎,又凿东渠(青溪),开潮沟,并使秦淮河两岸成为商业繁荣地区。

孙吴宫中有上千名从事丝织的宫女,这是南京丝织业的开端。

西南的冶城,是冶炼和铸造的中心。

孙权重视航海事业发展,曾派万人船队航行到夷州(台湾)、辽东半岛、海南岛;又派使者航行到高丽(朝鲜)、扶南(柬埔寨)、林邑(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各国。

还兴建了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葬于钟山南麓,以后名吴大帝陵、孙陵冈、吴王坟(今名梅花山)。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

字逸少。

东晋著名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初任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

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

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王导之侄。

曾与谢安共登冶城, "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舀系。

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他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

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

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初目帖》、 《十七帖》,正书以《黄庭经》、 《乐毅论》最著名。

陶弘景(452或456—536)

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晚号华阳真逸、华阳真人。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

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齐高帝时为诸王侍读,拜左卫殿中将军。

齐永明十年(492),辞职隐居句曲山(今句容茅山),后来,梁武帝礼聘不出。

但朝廷每有征讨大事,总是向他咨询,有“山中宰相”之称。

卒谥贞白先生。

陶弘景将顾欣’《真迹》重新编次增饰,撰成《真诰》20卷,被目为道教经典。

他追求长生不老,经长期炼丹实践,掌握一些矿物和药物的特性,发现水银有镀金和镀银的作用,懂得钾盐和钠盐的鉴别方法。

他编的《古今刀剑录》是记载当时金属冶炼成就的重要文献。

在医学上,他增补东晋葛洪的《肘后卒救方》,编撰成《肘后百一方》。

他编著的《本草经集注》7卷,记药物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分类的新方法,成为我国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沿用1,000余年。

其它著作多佚。

范缜(约450--约510)

字子真。

南朝齐、梁间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

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

父早逝,家境寒微,青年时从学于名学者刘捕,博通经术, “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畏权贵。

先后出仕齐、梁,任宜都太守、晋安太守、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长期居于建康。

他坚持“无神论”,同盛行的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齐永明七年(489),在鸡笼山旁竞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与萧子良、萧衍及僧侣们进行大辩论,后发表著名的《神灭论》。

他从“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如刀和锋利一样,没有刀就没有锋利,形体不存在,精神就无所寄托,不能单独存在。

所谓人死精神不灭,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说法都是荒谬的。

萧子良以高官劝诱范缜改变自己的观点,被严辞拒绝。

天监六年(507),梁武帝萧衍为消除《神灭论》的影响,调动62名朝贵和僧侣,写出75篇文章反驳,范缜仍不为所屈,写了《答曹舍人》等论文,揭露了佛教从精神上奴役人民和物质上妨碍生产的危害。

著作多佚,现存的《神灭论》和《答曹舍人》,保存在《弘明集》中。

顾恺之(345--406)

字长康,小字虎头。

东晋杰出画家。

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曾为桓温及殷仲堪的参军,后任散骑常侍。

工诗画,擅书法,尤精绘画。

师于大画家卫协,运思精微,笔法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绘画题材广泛,兼擅人物、肖像、山水、飞禽走兽等。

兴宁二年(364),顾恺之在建康城西南瓦官寺作壁画,绘维摩诘像,画出“清赢示疾”、 “隐几忘言”神态,光彩夺目,轰动一时。

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传世论画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绘画作品存《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的唐人摹本。

相传南京的顾楼街为其当年居住和绘画之处。

王导(276--339)

字茂弘。

东晋政治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

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较密,司马睿出镇下邳,王导为安东司马,西晋政权日衰,王导劝司马睿移镇建康,以图称帝大业。

到建康后,王导依靠北方士族,团结江南士族,协助司马睿建立偏安江左的政权。

东晋立国后,王导任丞相军谘祭酒,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等。

其从兄王敦为大将军,掌管兵权,统辖六州,故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王导历东晋元、明、成三帝为宰辅,为政采用“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方针,以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力图采用使士族之间、士族与王族之间相互平衡的政策,来稳定东晋政权。

一日,南迁士族在长江边的新亭聚会,面对中原沦丧的变故,尚书周岂页等发出“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的叹息,大家也跟着唏嘘,王导厉声说: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人心始定,此为有名的“新亭对泣”。

他曾在幕府山设立幕府,提倡俭朴,仓无储谷,衣不重帛。

曾指牛首山为天阙,使晋元帝放弃在都城正南门立双阙的打算。

王导去世后,葬幕府山以西。

陈太一

1921年生,江苏宜兴人。

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数学物理系,1946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毕业获硕士学位。

现任总参谋部通信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通信指挥学院 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通信学分会副主任等职。

长期从事国防通信的教学、科研及领导工作。

他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代长距离中同轴多路载波海缆通信系统,领导并参与坑道通信与埋地天线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防通信工程建设。

他与王大珩等院士一起论证了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的总体方案。

他在国内最早主张发展数字程控交换,设计完成了我国第一台数字式程控交换机。

领导并参与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取得很好成果。

他是我国早期从事信息论研究和应用的专家之一,参与创办我国首批军事学硕士点,并参与培养了我军首批外军硕士生。

葛菲

性别:女

身高:1米71

体重:58公斤

出生日期:1975-10-9

出生地:江苏南京

运动项目:羽毛球

运动经历:

1985年同时入江苏省羽毛球队,与顾俊配合双打,1994年,与顾俊双双被选入国家羽毛球队。

最好成绩: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双打冠军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双打冠军

运动成绩:

1994年 第15届国际羽毛球锦标赛(尤伯杯)女子团体亚军

1994年 国际羽联羽毛球大奖赛女子双打冠军

1995年 世界羽毛球大奖赛女子双打冠军

1995年 日本尤尼克斯杯羽毛球公开赛双打冠军

1996年 第4届苏迪曼杯团体赛冠军

1996年 第26届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

1997年 第5届苏迪曼杯团体赛冠军

1997年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双打冠军

1997年 世界羽毛球大奖赛双打冠军

1997年 与刘永初次合作便捧得韩国公开赛混双冠军,这是中国羽毛球混双选手近10年来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上获得金牌

1998年 新加坡羽毛球赛女双冠军

1998年 尤伯杯赛女双冠军

1998年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女双冠军

2000年 悉尼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金牌得主

所获荣誉:

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当前情况:

2001年九运会后退役,进入南京大学读书,攻读新闻,2002年5月8日与男子羽毛球世界冠军孙俊结婚。

孙海涛

打破世界纪录荣膺三连冠

在本月21日雅典第十二届残奥会举行的男子F13级铅球比赛中。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孙海涛,经过与8位外国选手的轮番较量,再次夺得该项比赛的金牌,为南京市夺得本届残奥会的首枚金牌。

今年25岁的孙海涛祖籍黑龙江省肇东市,5岁时因患乙脑而致使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也急剧下降。

在1996年、2000年第十届、第十一届残疾人奥运会上,孙海涛曾分别摘得铅球、铁饼、标枪三项冠军和铅球金牌、铁饼银牌、标枪铜牌,并且是残疾人F12、F13级铅球世界纪录保持者,成绩分别为:16.04米和16.46米。

在本月21目的比赛 中,他在与多个视力好于他的对手角逐中,以领先第二名l米多的绝对优势,不仅再次夺得该项比赛的金牌.而且又将成绩提高了O.16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6.62米。

孙海涛:上场戴墨镜的奥运冠军

"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的努力和进步,让五星红旗再次飘扬在残奥会的赛场上,这是我2004年最大的梦想!"这是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孙海涛告诉记者的话。

话不长,但掷地有声。

而现在,他做到了,而且是奥运会的三连冠。

右眼一团漆黑,左眼一片模糊,戴着墨镜上场比赛的他蓄势、发力、扭身、投掷,铅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银色的弧线,动作非常连贯——这就是奥运冠军孙海涛。

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远南运动会、亚特兰大残奥会、悉尼残奥会无论在全国还是世界的竞技场,孙海涛都取得过骄人战绩,在他的家中奖牌满满当当挂了一墙。

说起这些荣誉。

孙海涛却十分淡然:"我只想证明,我从来就是和健全人平等的。”看似轻松的回答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5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乙脑让孙海涛右眼失明,左眼变成了弱视。

尽管身体素质上有所欠缺,但从小就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的他,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去年,有两件事让孙海涛非常开心,一是在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残运会的男子F12级铅球比赛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拿到了那届赛事的首枚金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亲自给他颁了奖。

二是由于自己在学业上的出色表现而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保送攻读硕士学位。

谈起自己的学业,正在读研的孙海涛说,自己很喜欢新闻专业,每天还在训练之余阅读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新闻专业理论书籍,而毕业后当个体育记者是孙海涛一直以来的心愿。

姓名: 赵蕊蕊

性别: 女

出生日期: 1981年10月8日

出生地: 江苏省南京市

身高: 197厘米 体重: 75公斤

身份: 军人 教育背景: 大专

个人爱好: 绘画、听音乐

注册单位:

运动项目: 排球

奥运报名项目: 女子排球

最好成绩: 2003年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场上位置: 副攻 球衣号码: 8

运动经历:

1992年11岁时开始在江苏省少年体校练篮球,教练张小红;1994年

进入八一青年排球队,教练韩云波;1997年进入八一排球队,教练

林榆廷;1999年入选国家女排队,教练胡进。

主要成绩:

1999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三

1999年 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1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1年 第9届全运会冠军

2002年 釜山亚运会冠军

2002年 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

2003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

2003年 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3年 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东晋 第三代 王导(弟兄三个,排行老大)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317年三月,在山东琅玡做西晋诸侯王的司马睿,在琅玡王氏王导、王敦的力劝下称帝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王朝正式建立。司马睿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大兴,东晋政权也成为了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 王导,字茂弘,276年出生,339年去世,享年64岁,琅玡临沂人,被历史公认为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当时被称为“江左管夷吾(管仲)”。西晋末年,王导追随琅玡王司马睿,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又住他树立君主威信,逐渐得到江南大族的拥护。王导历经东晋元、明、成三帝(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昭、晋成帝司马衍),对东晋政权的创设多有贡献,官至大司马、丞相。王导曾受命参加平定华轶、徐龛、王敦、苏峻、祖约之乱,曾两次接受皇帝遗照,深得三代晋帝信任。335年三月,王导因病未上朝,晋成帝亲自到他的府第,看望王导夫妇,四月,成帝任命王导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339年七月,王导病故。晋成帝为王导举行了三天葬礼,丧礼之隆重一如汉博陆侯及安平献王旧事,还参用天子之礼。同年八月,晋成帝因王导病卒,把丞相改为司徒。王导为人简素寡欲,待人宽厚,随辅佐元、明、成三帝,但家中没有多余的存粮,也不穿丝绸做成的衣服。在王导主政期间,他率领南迁士族,联合江南豪门望族,共同维护着东晋政权的稳定。 [历史上著名的“王敦之乱”] 狼玡王氏家族在帮助司马睿建立政权中起了重要的作用。315年,司马睿任命王敦为元帅,率兵讨伐叛乱的杜韬,王敦坐镇武昌,自行选派官吏,专权之心日渐暴露。322年正月十四日,王敦借口清君侧,在武昌(今湖北鄂城)起兵反晋。三月,王敦率兵攻入建康(今南京)。晋元帝只得任命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江州牧。四月,王敦退兵回武昌。323年四月,王敦移师姑熟(金安徽当涂),自己担任扬州牧,图谋篡位。324年五月,王敦病重,司马昭(司马睿的继任者)下诏讨伐王敦,任命王导为大都督,又诏征苏峻、祖约等保卫京城。王敦以兄王含为元帅,率众五万进攻健康,再反朝廷。不久王敦病死,王含军被击溃,王敦之乱平息。 [家普记载]王敦反,王导率众弟子侄请台待罪,皇帝命还王导朝服,召见王导,王导磕头谢曰:“贼臣逆子何代无之不意,今日近出臣族弟。” 皇帝执其手曰:导以大义灭亲可以为吾安。 王棱,初为丞相从事,王导见其有能力,上表皇帝让其任预章太守加广武将军,王棱觉出族弟王敦骄傲自负,有谋反之心,上书皇帝应减少王敦力量。王敦便不能容王棱,使人杀掉了王棱。 王导生六子,王洽为老三。 第四代 王洽(弟兄六个,排行老三) 王羲之同为第四代 第五代 王珣(弟兄二个,排行老大) 第六代 王昙(弟兄五个,排行老五) 第七代 王僧绰(弟兄三个,排行老大) 第八代 王俭(弟兄一个) 第九代 王胨(弟兄一个) 第十代 王规(弟兄二个,排行老大) 第十一代 王褒(弟兄一个) 第十二代 王璋(弟兄二个,排行老大) 第十三代 王文(弟兄一个) 第十四代 王方庆(弟兄一个) 唐代名相,武则天就是从其手上获得了王羲之的手迹 第十五代 王难得(弟兄一个) 第十六代 王子颜(弟兄一个) 第十七代 王用(弟兄二个,排行老二) 第十八代 王无竞(弟兄一个) 第十九代 王亮(弟兄一个) 第二十代 王彦平(弟兄一个) 第二十一代 王节(弟兄一个) 第二十二代 王泽(弟兄一个) 第二十三代 王佑(弟兄一个) 第二十四代 王旦(弟兄一个) 宋代名相,寇准为其门生 第二十五代 王素(弟兄一个) 第二十六代 王巩(弟兄一个) 第二十七代 王琳(弟兄一个) 第二十八代 王锡(弟兄二个,排行老二) 第二十九代 王公贞(弟兄一个) 第三十代 王甲兆(弟兄二个,排行老大) 第三十一代 王实(弟兄三个,排行老二) 第三十二代 王回寅(弟兄三个,排行老大) 第三十三代 王之翰(弟兄二个,排行老二) 第三十四代 王琦(弟兄一个) 第三十五代 王继考(弟兄二个,排行老大) 第三十六代 王绪宗(弟兄一个) 第三十七代 王庆先(弟兄五个,排行老五) 第三十八代 王荷 第三十九代 王东郡 第四十代 王可成 第四十一代 王惟龙 第四十二代 王之先 第四十三代 王大成 第四十四代 王刚 第四十五代 王清臣 第四十六代 王景昌 第四十七代 王德恒 第四十八代 王殿廷 王殿林 第四十九代 王有美 王有山 王有田 王有胜 王有福 王有荣 王有善 王有成 第五十代 (有美无子) (有山无子) 王登堂(有田子) 王顺堂(有胜长子) 王书堂(有福长子) 王砚堂(有胜次子) 王兴堂(有福次子) 王文堂(有胜三子) 王雪堂(有福三子) 王福贵(有荣长子) 王进堂(有善 子) 王福财(有荣次子) 王福珂(有荣三子) 王传堂(有成长子) 王永堂(有成次子) 第五十一代 王道敏(登堂长子) 王道三(顺堂长子) 王道文(书堂长子) 王道礼(顺堂次子) 王道成(书堂次子) 王道明(砚堂长子) 王道禧(书堂三子) 王道祥(砚堂次子) 王道义(书堂四子) 王道荣(砚堂三子) 王道伍(书堂五子) 王道臣(文堂长子) 王道信(雪堂长子) 王道 平(文堂次子) 王道金(雪堂次子) 王道富(传堂长子) 王道友(雪堂三子) 王道法(传堂次子) 王道玉(雪堂四子) 王道银(传堂三子) (兴堂无子)(进堂无子) 王道峰(传堂四子) 王道 强 (永堂子) 第五十二代 [之一] 王哲(道玉长子) 这是你族的起源 如果要你自家的族谱 要看你族里的人有没有专门修谱的人 没有的话可以在之前的某一代就失传了

可能是史上最莫名其妙的叛乱:不篡位不换皇帝,最后还主动投降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王敦起先对司马睿的成功登基有着绝对的功劳,然而司马睿的一系列操作却让他逐渐对这个皇帝失望。而就在此时,司马睿的一项人事安排终于将王敦逼上了反路。

这项安排,就是派戴渊、刘隗统领扬州奴(南渡来的贫民,无以为计只好卖身为奴),名为北伐,实际上把枪口全部对准了在豫州的祖逖和荆州的王敦。对于王敦,还有另一项安排——将王敦的亲信调离毗邻荆州的湘州,指派宗室王爷谯王出镇湘州。

司马睿的意图已经是昭然若揭——枪口不再对外,一律对准重兵在握的王敦和祖逖,尤其是王敦!

面对这种安排,一代北伐英雄祖逖又气又急,悲愤之中很快就病逝了。而他死后不久,王敦也就发动了著名的“王敦之乱”。

《晋书》认为,祖逖的死使得王敦没有害怕的将领了,从而有勇气对已无良将的东晋朝廷发动进攻。我倒是认为,祖逖的死使得王敦彻底失去了对晋朝的希望。

祖逖一死,淮北河南的大片已经被祖逖收复的故土迅速沦陷,而戴渊、刘隗所统帅的据说是去防御北方的军队却纹丝不动!面对外敌入侵、人民遭掠的局面,这些所谓的北伐军居然不动一兵一卒,反倒紧张地盯着西方的荆州!

司马睿肯定不认识蒋介石跟张学良,但是他一定是“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最大支持者。如若不然,为何在国土沦丧之际,还拼命提防着对社稷有大功的王敦!

刘隗等人的不作为,让王敦终于下定了决心——清君侧!而清君侧的对象,正是刘隗、刁协。

而王敦的军队一顺江而下,朝廷的军队就挡不住了——毕竟是天天在边境和成汉还有胡人打仗的军队,哪里是那些仪仗队比的了的很快,王敦就率军从江陵打到了离建康咫尺之遥的芜湖。然而,他却停了下来。

王敦停下来,不是为了在芜湖吃江鱼,更不是他走不动了,而是给皇帝写奏折。奏章中,他反复表示,自己只要刘隗、刁协,皇帝只要把他们交出来,自己立刻走人。

一般来说每次“清君侧”,都是要指定某些人为“小人”,只有把这些蛊惑圣上的小人给去除,才能重振朝纲。因此,“清君侧”的目的,就是要皇帝交出或者处决这些“小人”。但是几乎无一例外,但凡是有一点想法的皇帝,都不会甘于这么做。

司马睿就是这样的皇帝。他不仅拒绝了王敦的要求,还亲自换上戎装,表示要亲自讨贼,还声称谁要是抓住王敦,就封他五千户侯!同时,他还把戴渊和刘隗及其部队调回来对付王敦,这两支军队对内不对外的属性至此彻底暴露。

笔者是芜湖人,也常去南京。今天从芜湖坐高铁到南京,只用四十分钟左右;即使是普通火车,也不过两个小时。因此,一千七百年前从芜湖到南京需要多久,大家心里都有数。

也请大家记住这一段旅程——从芜湖,经姑孰(今当涂)、采石(马鞍山)、历阳(今和县)到南京,在接下来我们的故事里,这是一条将被无数次提及的道路。长江在此从东西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因此这一段的江面之南被冠以一个非常著名的称谓——江东!

王敦的部队沿水路顺江而下,一天不到就到达石头城下。他没费什么功夫就打开了建康城门,因为无论是刘隗等人的部队,还是驻防建康的台军,和他的士兵比起来,实在不是什么对手。有关王敦进京以后直到他死的行为,史书都是持大为贬抑的态度的:既入石头,拥兵不朝,放肆兵士劫掠内外。官省奔散,惟有侍中二人侍帝……还屯武昌,多害忠良,宠树亲戚……敦既得志,暴慢愈甚,四方贡献多入己府,将相岳牧悉出其门。

看起来,可真是十恶不赦,罄竹难书。但是仔细想想,又好像不对。

就比如说王敦“多害忠良”这一段,实际上,除了杀掉戴渊和周顗以外,杀掉的也就只有一个刁协了。反倒是那些司马睿身边的大臣,大祸临头各自逃窜,这其中就包括力主削弱王家势力的刘隗。此君最后跑到了和东晋敌对的后赵,最后死于后赵皇族内乱之中,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而此前亲自换上铠甲、要亲统大军和王敦一决雌雄的司马睿,自己又把铠甲脱掉换上朝服,跑到王敦跟前说:“你要想坐我的位子,跟我说就是了,我自己回琅琊去,何苦要荼毒百姓呢”

王敦怎么表态的,史无所载。只是很快,他就撤出了建康,并且拒绝了朝廷授予他所有的官职,包括属于他堂弟的丞相。直到司马睿去世,王敦都再未有何异动。

而在司马睿驾崩,其子司马绍继位后,王敦主动要求入朝,得到了皇帝批准。司马绍还给他加了九锡——在此之前只有王莽、曹操和司马昭受过的荣誉,无一不是篡位之臣所有的东西。

不过,王敦也就到此为止了。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篡位的时候,他却在姑孰驻扎下,不在往下游走。不久,身患重病的王敦就咽了气了。

病重时,王敦的左右问王敦他身后该如何处理,王敦说:“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大家解甲归田,归顺朝廷;中策退还武昌,徐图后定;下策举兵反叛,谋夺天下。”

应该说,作为一个老江湖,王敦的这上中下三策是非常妥帖的。即使说投降建康不可取,还军武昌自保也未尝不可。而王敦麾下的这群谋士们,居然出来就说:“老头子不行啦,雄心一点也没有了,明明是上策,非要说成下策!”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王敦方面发动了对建康的进攻。而此时病重的王敦已经无法指挥军队,只能坐视自己的三万部队面对真正亲征的司马绍(他不像他爹光说不练假把式)一败涂地。而在他死后,他的养子王应居然连埋都没埋,只拿个破席子裹起来扔到地板下面!

这样的一代枭雄,最后就落得个如此下场,也实在凄惨。

王敦,就这样死了;王敦之乱,也在他的一命呜呼和王应的觥筹交错中草草了解。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没有明确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当所有人都以为王敦要干掉司马睿的时候,他却分文不取地退了出来;当王敦自己都知道不能再跟朝廷对着干的时候,他手下的乌合之众却撸起袖子主动自爆了。

不管怎样,王敦都是谢幕了。而他的死,也意味着两晋之交,三位御敌名将集体告别历史舞台了。这三个人,都已经在我们的故事中露过脸;只是,最著名的那个,我们还没有单独为他立传介绍而已。

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那个人是谁。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主人公,刘琨的好朋友,王敦的唯一忌惮之人,也该在我们的故事中好好聊聊他了。

根据历史记载和传说,王导不帮助王敦的子孙可能有多重原因。

首先,根据《晋书》的记载,王敦起兵叛乱失败后,其子孙被朝廷追杀,但是王导并没有出面保护他们。据称,王导的一名族侄在逃亡途中找到他,请求他提供帮助,但是被王导拒绝了。王导表示,自己虽然是王敦的族弟,但并没有参与他的叛乱,也不愿意为了王敦的子孙而牵连到整个家族。

其次,王导可能也有避祸的考虑。王敦是晋朝的大将,叛乱失败后,朝廷对于王家的态度非常严厉。如果王导出面保护王敦的子孙,可能会被视为叛逆,引来更大的麻烦。

最后,王导与王敦的关系也可能影响到他的决定。虽然两人同为王氏家族的成员,但是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表明他们之间有特别亲密的关系。因此,王导可能并不愿意为了与自己关系不大的王敦子孙而冒风险。

总之,王导没有帮助王敦的子孙可能是一个多重因素的结果,包括个人立场、避祸考虑以及与王敦的关系等。

在东晋的大官贵族中,王氏家族名望最高,权力也是最大。从西晋初年开始,王戎就很受司马炎的信任,王衍是王戎的堂弟,在西晋后期成为主管朝政的大臣,与东海王司马越平起平坐。王衍还将自己的弟兄王澄、王敦等分别任命为荆州刺史和青州刺史,说这是“狡兔三窟”之计,可保证自己永远富贵。后来王衍被石勒杀死,王澄、王敦还在荆州、青州,没有遇害,成了东晋元帝司马睿的重臣。东晋时扶司马睿当皇帝最有功劳的是王导,王导与王敦等人也是叔伯弟兄,所以在东晋朝,王氏家族地位最高。

王敦是个极其残忍凶狠的人,当年,大贵族王恺、石崇互相斗富,经常把朝中有权有势的大官请到家中赴宴。王恺设宴会,让家中的女艺人吹笛助兴,只要有一点走调,王恺便将吹笛人杀掉,客人们对王恺动不动就杀人很不安,而王敦却毫不在乎。石崇设宴,让家中的美女劝酒,客人不喝,就杀掉倒酒的美女,王导虽然不会喝酒,也勉强喝下去,而王敦却不干,他不想喝就不喝,看着石崇连杀了三个美女。王导实在看不下去,责备王敦,说他太固执,而王敦却说:“他杀他家的人,跟我有什么关系?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王澄是王敦的堂弟,是个大名士,很受王衍赏识,他很看不起王敦。王敦一直不服气王衍高看王澄,暗暗怀恨这个堂弟。当王澄在荆州被打败逃到王敦处避难时,王敦就不怎么尊重他了,王澄还想摆出架子来教训王敦,王敦一气之下,就把王澄和他的卫兵全部杀了。

当司马睿正式称帝以后,王敦在江南的声望越来越大,他为平定流民起义立了大功,一直被提升到大将军的位置。当时,王导在东晋首都内执政,王敦在长江中上游总管兵权,王氏弟兄权力太重,老百姓都唱出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谣。晋元帝司马睿想控制一下王氏弟兄的权力,便任用刘隗、刁协、戴渊、周顗等人为亲信。王敦不满,上表给司马睿,要求重用王导,晋元帝不但不予理睬,还在军事上逐渐分散王敦的权力。王敦更加不满了,终于在永昌元年(322年)发动兵变。

王敦从武昌发兵,王敦的死党沈充从吴兴(今浙江湖州一带)起兵响应,南北同时向建康进攻。王敦的发兵理由是清除皇帝司马睿身边的奸臣,这奸臣就是刘隗,他还给晋元帝写了一封奏章,说刘隗强占国家的财产,不会治理国家,弄得老百姓生活很穷苦,等等。

晋元帝见王敦造反,非常气愤,立即让刘隗、戴渊守卫京城,任命王导、戴渊、周顗等人领兵防御王敦,又命令右将军周札专门守卫石头城(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是当时的军事重镇)。王敦领兵来到石头城下,用部将杜弘的建议,猛攻石头城,城中守将周札坚持不住,率兵投降,王敦的士兵基本上没有伤亡,便占领了石头城。周顗、刘隗等人本来就不会打仗,士兵们与王敦的军队一接触就四散奔逃,溃不成军。王导这时候也不愿出去和王敦作战,只说自己士兵战败,晋元帝急得坐卧不安,只得把刘隗、刁协找来,流着泪对他们说:“你俩赶快逃命吧,王敦是一定要杀了你俩的!”刁协和刘隗这才领着家里的人出城逃命去了。

王敦占据了石头城,晋元帝的士兵失去了战斗力,眼看着只能任王敦宰割了。可王敦还不想背一个造反的名声,他装成一副忠臣的面孔,派人对晋元帝说自己起兵是迫不得已,只要杀掉皇帝身边的几个奸臣就行了。晋元帝司马睿无可奈何,只得发下诏书,说王敦不但无罪,而且有功,给他加封为丞相,封武昌郡公。诏书到达时,王敦坚决推辞,不受加封,但也不听元帝退兵的命令,在石头城驻扎下来,也不去朝见皇帝。

这次兵变后,王敦实际上掌握了东晋的军事、政治的全部权力。他把和他政见不合的人杀死的杀死、免官的免官,还任用了一批个人的亲信、死党,然后才再次领兵回到武昌镇守。此后,晋元帝父子都对王敦恨之入骨。

常言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是谁呢?

伯仁指的是晋朝的周顗(yǐ),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来源于一个阴差阳错的故事,说的是我并不想杀伯仁,但是他却因我的怨恨而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