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4收藏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第1张

唐太宗为了考察来自各族的求婚使者,出了五道难题,看谁解决得又快又好,就将文成公主许配给他的君主。结果吐蕃使者禄东赞以其聪明的才智取胜,并在300多个宫女中挑出了文成公主。

唐太宗出的五道难题是:

第一题是要用丝线穿有九曲孔眼的玉珠。其他使者都穿不过去,禄东赞把丝线系在蚂蚁的腰上,让蚂蚁从孔眼钻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题是让使者们各领100只羊,100坛酒,要他们在一天之内把羊宰了,剥皮鞣(rou,鞣皮是制革的一道主要工序)好,吃完羊肉喝完酒。其他使者或醉或累,只有禄东赞让自己的100名随从排成队,从容地宰了羊,边吃边喝边鞣皮子,不到一天就完成了。

第三题是分别牵来100匹母马和100匹马驹,让使者们辨别它们各自的母子关系。别的使者都搞错了。禄东赞则将马驹关了一天不给水喝,最后把马驹放入母马群,它们很快都找到了各自的母马去吃奶。

第四题是有100根一般粗的圆木,让使者们辨认出各自的根梢。别的使者都束手无策。禄东赞将圆木推进水中,结果根生梢轻,重沉轻浮,分得一清二楚。

第五题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杂在300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中间,令使者们指认,认出者公主即可随之而去。禄东赞因为得到了服侍过公主的汉族老大娘指教,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颗朱砂红痣,认出了

公主,完成了迎亲使命。

汤(tāng)姓,源出有: 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夏朝末期,帝桀为君。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他先灭掉了商国附近的夏王朝死党葛国,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逐个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附庸国韦国、顾国、昆吾国,成为了当时最强的诸侯国。汤在彻底孤立了夏王桀之后,领军一举灭夏王朝,把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区)去悔过。之后,成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始称商汤。汤逝世后,被后世谥为“成汤”,历史上尊称为“帝乙”。在成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汤”为姓氏者,是为河南汤氏,史称汤氏正宗。

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亦作yáng(ㄧㄤˊ),汤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汤(子履、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亳国国王汤子偃,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汤子偃:子姓;陕西始平人。著名西周初期亳国国王,生卒年与具体在位时间待考,诸羌始祖、汤氏鼻祖之一。周公姬旦在二次克商(镇压武庚反叛)之后,封殷商遗贤微子启于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负责治理部分商商遗民。微子启逝世后,传位于弟弟宋微子仲,再传之子宋公稽子稽、宋丁公子申,乃至子偃,时在西周初期。到了秦厉公嬴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76~443年),大举出兵伐渭首,震动湟中,当时唐旄羌、发(亳)羌随羌王卯被迫南出赐支河(今青海境内黄河河曲),西徙数千里进入西藏高原,之后唐旄羌驻牧于藏北羌塘,成为藏族的先民始祖之一。而所谓发羌,就是亳偃王子偃的嫡裔族人,又称“亳羌”,入藏后定居于雅隆地区,建有“大蕃国”,汉音译为“大亳国”,就是后来在唐朝时期强盛一时的吐蕃民族。到了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大蕃国王松赞干布移都拉萨城,并尊偒人之俗,立国于山巅,建立西藏第一个统一国家“吐蕃”,汉史音译为“杜亳”或“杜伯”。西藏的首府富拉萨,在藏语中读“惹萨”,“惹”的藏译为“羊”,“萨”的藏译为“土”,全译就是“羊土”。而羊与汤可通用,土与杜亦可通用,因此拉萨又称“汤杜”,显然大亳国之都拉萨之名,源自于陕西杜亳国的唐(汤)杜氏,而汤(唐)氏则成为吐蕃国贵族,吐蕃赞普即称“汤(唐)”。汤(唐)在藏语中译为“千里之王”;而蒙古语称藏族为“汤(唐)古特”,或“汤(唐)兀”、“汤(唐)兀惕”等。因唐与汤同音同义,所以吐蕃唐氏音译即为汤氏。到了隋、唐之时,吐蕃将帅中有著名的汤乞髯、汤忠义、汤没藏等历史名人;在明朝时期的史籍记载中,藏民族中就有汤汤部族,因而汤氏一直为后来的藏族姓氏之一,但今则大多通译为唐氏,是受大唐王朝高压政策所至,只有少数族人一直沿用汤氏至今。

在今藏、羌民族中,多有称汤氏、唐氏者,读音皆作tāng(ㄊㄤ)。 出源于荡氏,出自春秋时宋国荡姓家族,属于简改姓字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荡姓,后去掉草字头成汤氏。周武王灭殷商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汤祀。至春秋宋国大臣荡原,任司城,其子公孙寿不愿继父位,由其子子荡意诸继任,后子孙去草头称汤氏。荡侯的子孙为避祸,便去掉“荡”字的“草”字头,而改为远祖共工氏的汤姓。对此,在江苏省苏州《汤氏家谱》中记载道:“吾祖宋公子意诸,以祖封邑为荡氏,其子孙因避祸,去草字头为汤氏。”唐朝时期,汤姓族人为避唐太宗的庙号(大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多改为阳氏。例如吐蕃的大将荡没藏降唐军后,亦改称阳没藏。实际上,汤姓族人实在聪明,因为古阳字“阳”与汤字“汤”是同义字。

至于荡氏一族,今已经成为极其罕见的姓氏,除在河南、河北、陕西、福建等省发现有极少几户荡氏族人还在顽强续承古姓以外,其余的荡氏族人均已回复成为汤氏。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作yáng(ㄧㄤˊ),今读作tāng(ㄊㄤ)亦可。 源于风姓,出自远古太暤(昊)伏羲氏的十个儿子汤,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神人脚印,好奇的华胥就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三国时期学者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氏也,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东晋学者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暤包牺氏,风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伏羲当年带领族人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中国的河南淮阳和山东济宁、曲阜一带,所以在山东济宁至今仍存有伏羲陵。每年农历的3月3日,四面八方的华人都集中在那里举行古会,祭祀这位中华民族的文明肇始之祖。传说,当时洪荒,伏羲与妹妹女娲成婚,育有十子。伏羲崇尚太阳,将十子称“旪”,后史也记载为“暘”、“阳”等,分居于汤山(杜县、杜陵,今陕西西安一带),其后裔子孙多以居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作yáng(ㄧㄤˊ),汤氏族人中至今仍有尊奉伏羲、女娲为得姓始祖者,且不与子姓汤氏合谱。 源于子姓,出自秦朝时期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之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了宋国。传至宋国君主偃,自立为王,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占有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传至未代君主子偃,宋国于周郝王姬延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被齐国联合了魏、楚两国攻灭。子偃有个弟弟叫子昌。到了秦始皇赢政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子昌有个儿子叫子隆,据说他学识雅博,后因秦始皇为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体制,大兴“焚书坑儒”,乘机剿灭旧诸侯国的残余势力,子隆在其时畏其祸及,遂改子姓为汤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亦作yáng(ㄧㄤˊ)。 源于官位,出自秦朝时期官吏汤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秦、汉时期,宫廷少府设置有汤官令、汤官丞,负责掌管帝王君主的御用糕点。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太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到了东汉时期,废黜了汤官令,仅保留了汤官丞。后该官职并入“尚食府”。

在汤官令、汤官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汤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汤氏,正确读音作tāng(ㄊㄤ)。 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官吏汤沐食侯,属于以官爵称号为氏。汤沐食侯,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高祖武皇帝陈霸先设置的一种爵位,其地位在开国男爵之下,又在乡亭侯之上,官秩为正七品,相当于今天的市局级干部待遇,主要封赐于王族。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南朝陈国被隋文帝杨坚所灭后,有汤沐食侯的后裔子孙不敢称陈氏,便以爵号为姓氏,称汤沐氏,后省文分称汤氏、沐氏。

当时隋军士兵虽然残暴,但都不敢对杨氏族人怎么样,因为汤氏的读音就作yáng(ㄧㄤˊ),隋军将士不分,因此其族人轻易就避过大难。该支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改姓,出自南唐时期大司空殷崇义,属于避讳改姓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宋朝时期有人叫汤悦,他本来姓殷。汤悦,原来的姓名叫殷崇义,池州青阳人(今安徽池州青阳)。殷文圭之子。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进士,官至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南唐政权被北宋王朝灭亡之后,殷崇义继续在宋朝为官。到了宋建隆初年(公元960年),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名讳,改姓名为汤悦,其子孙后代皆以汤氏相传至今。汤悦后来参与了著名史籍《太平御览》的编修工作。

该支汤氏读音作yáng(ㄧㄤˊ),今读作tāng(ㄊㄤ)亦可。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汤务氏,亦称唐古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前就多冠汉姓为汤氏、唐氏、陶氏等。

⑵满族汤佳氏,亦称唐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长白山区、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汤氏、唐氏。

满族、蒙古族汤氏读音皆作tāng(ㄊㄤ)。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侗族、瑶族、黎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汤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汤氏,世代相传至今。

一、百家姓禄(Lù 禄)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以祖字为氏。上古商朝的末代王叫纣王,纣王有个儿子叫禄父,后来禄父的孙子取禄字为姓,世代相传。

  2、出自以官职为氏。另一支禄姓,来源于周朝时的官职。周朝的司禄之官,大约是主管配俸禄,就是分配钱粮给官员的人。他的子孙以此为荣,就取禄字为姓,世代相传。

  3、出自以地名为氏。在云南省,有两个地名,一个称禄丰,一个称禄功,现都是属云南省楚雄自治州的县,其先民以地名为氏。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是否曾形成过禄姓,还有待考察。

得姓始祖:武庚。从《风俗通》上考证,禄姓人,是殷纣子武庚字禄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万姓统谱》上认为,禄姓出自周官司禄之后,以官为氏,起源于扶风。司禄之职,依照《周礼》的记载,是属于地官之属,其主要职责则为“主班禄者”。这种官职,当时大都是世袭的,于是他们后来干脆“以官为氏”。望族居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县东)。禄氏后人奉武庾为禄姓的得姓始祖。

  

二、禄姓变迁

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禄源出于子姓。商纣王之子名叫武庚,字禄父。商朝灭亡后,周武王让武庚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遗民,而武庚却不甘心做他人之臣,就联合管叔等周朝贵族起兵,企图颠覆新政。然动乱未果,武庚被杀。他的后人便以他字中的禄为姓氏,为禄氏。周朝设有司禄官,专管财政,经营,虽然古时重文官,但由于此官也直接关系国运。这种官员的子孙也以此为荣,就有以禄字为姓的。云南有地名禄丰及禄功,且在清末此地也出现了有名望的禄氏,因此,这里的禄氏应是由地名所得。禄父又名武庚,系殷纣王的儿子,周武王灭纣后,武庚住封地太子城(今管城区圃田乡古城村),周成王时,武庚同管叔、蔡叔反周叛乱,被周公平定诛杀,禄氏家人纷纷北逃,在黄河南边的荒滩野地里开荒种田,苟安活命。日久天长,这里形成一座远近闻名的大村——禄庄。禄姓家族人丁兴旺,辈分分明。如今这里的禄姓已达2000多人,仍然沿用着古老的十字定辈法,这十个字是:天、地、裴、万、梁、国、明、九、有、助。于是,他们的姓名就叫禄助某,禄有某,禄九某,助字辈称有字辈为叔伯,称九字辈为爷奶……年年代代,生生不息,如果这十个字用完了,就重新开始,再启用一轮。禄氏活动情况的记录,有唐代出过吐蕃酋长禄东赞,但并非真正的“禄”姓。清雍正年间,云南有位巾帼英雄禄氏,是袭镇王府的陇庆侯的母亲。当乌蒙人作乱时,禄氏率属夷护守州署,协济民军储,城赖以全。现今的云南,尚有不少姓禄的家庭。

三、禄姓名人

 1、 禄 氏:清朝时云南人,巾帼英雄,是袭镇王府的陇庆侯的母亲。雍正年间,陇庆侯因藏匿奸臣被革职,下属臣民气愤,想叛乱谋反,禄氏严加制止。后来乌蒙贼作乱,禄氏召集族人协助官兵剿匪,保卫家乡,使城乡得以保全,受到城乡民众的赞扬。

  2、禄东赞:藏族名字叫噶东赞宇松,吐善酋长,松赞干布手下的大将,参与吐蕃国家大事的决策。性刚严明,善于用兵,他替松赞干布向唐朝请婚,出使长安,后来又迎接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是中国历史上促进民族交融的大功臣。

  3、禄 胜,宋时回鹘可汗王。咸平四年(1001),遣枢密使曹万通至汴京,献玉勒名马、独峰无峰槖驼、宾铁剑甲及琉璃器等,并陈境土东至黄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数百,甲马颜为精锐,愿朝廷命使统领,缚西夏李继迁以献。特授曹万通为左神武军大将军,优赐禄胜器服。

 4、 其他禄姓名人有明文人禄存;清大臣禄康,将领禄成等。近当代禄姓名人有政治家禄智明,核化工专家禄福延,画家禄兆亚,播音员禄秦剑等。

  禄兆亚:(1930~),女;河南西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书画家。

  1945年2月参军,战时曾荣立特功、三等功、大功等,先后在昆明、北京、河南工作,离休后从事书画。

  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总校。受名师张世简、郝石林教授的辛勤指教,绘花鸟、长于牡丹。

  在参加全国、国际大展赛中,荣获“世界铜奖艺术家”、“跨世纪翰墨艺术人才”、“中堂艺术家”、“当代书画名人”、“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等称号以及金、银、铜、一、二、三等,优秀奖等四十余次,作品和艺传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堂楹联书画大观》、《二十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世界美术集》、《专家大辞典》等数十部典籍。出版有《禄兆亚牡丹画集》。

  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等书画展览中多次入选展出。还分别在厦门、郑州和北京举办个展,艺迹画作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化月刊等数十家报刊刊登。

  中央电视台以“天香溢远”为题录制播映绘画情景并评述其画:浓墨重彩、富丽堂煌,如露似玉、繁枝叶茂,娆娆艳美、光彩照人、上下翩飞、层次分明……河南省电视台也两次录制专题片播映。

  现为河南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济南军区老战士书画研究会河南省军区分会理事、中原书画研究院特邀高级画师、香港世界著名艺术家联合会特聘书画师、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和特聘高级书画师、菏泽国花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禄智明(1952年2月~):彝族,贵州威宁人。200301任贵州省副省长。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六届、七届、八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四、禄姓家谱文献

  河南太子城禄氏族谱,著者待考,明朝年间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七册。现被收藏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禄庄禄氏宗祠。

  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五、禄姓辈分排行

  河南郑州太子城(禄庄)禄氏字辈:“天地裴万梁国明九有助志勇武德广”。

云南楚雄禄丰、禄功禄氏字辈:“天地裴万梁国明九有助”。注:该

字辈循环使用。

六、禄氏辈分排行补充(西录庄禄氏 传人根据记载补充)

按照现在流传的说法,禄氏家谱辈分按十字定辈法,这是个字是:天、地、裴、万、梁、国、明、九、有、助,而且这几个字是循环使用,其实这个只是因为文献较少人们的理解不够的缘故,我国每一个姓氏的辈分都不是循环的,如果真的是循环的那岂不是乱了辈分,何况禄氏自古到今辈分分明,可以说从不乱辈,虽然现代的人起名字不在按照辈分所用的字为代表,但起辈分依然分明,根据禄氏族谱的记载,禄氏辈分有四十个字,这四十个字为:

文、字、宋、世、业

天、廷、培、万、良

国、明、九、有、著(助)

志、永、吾、德、光

修、道、全、大、体

发、备、维、先、昌

敬、敷、从、基、本

守、钦、乃、尔、芳

到目前为止禄氏家族的最低辈分到了永字辈,根据祖辈所定的辈分所用四十个字,禄氏家族所排辈分仍有19辈可延续(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禄氏情况如此,其他地方未知)。家谱的续订根据情况延续,并非按十字定辈法循环,禄氏家族辈分延续比较严格,可以说从没乱辈,主要分布于郑州金水区(现郑东新区)的西录庄,南录庄,北录庄、后录庄,其中西录庄全为禄(又“录”)姓,没其他姓氏。根据郑州市的规划,南录庄、西录庄、后录庄已于2012年4月进入拆迁阶段具有千年历史的村庄也将随着拆迁而消失。

另外在中国简化汉字的过程中,不知什么原因,郑州郊区的禄氏家族的姓在派出所被集体改为“录”了,只有部分在市区上班的(或者搬到市区)没有改,依然沿用“禄”姓;所以现在“录”和“禄”通用,都为禄氏家族成员。

七、禄氏 郡望 

扶风郡:扶风郡。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

八、禄氏堂号

  扶风堂。

九禄姓宗祠通用对联、  

〖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司禄;

  望出扶风。

  ——佚名撰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禄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名高乡荐;

  望出扶风。

  ——佚名撰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武陟县人禄存,幼年时刻苦好学,永乐年间乡试获第一。乡荐,唐代由州县地方官推举赴京城应礼部试,后称乡试中式为“领乡荐”。下联典指禄氏郡望为扶风郡。

  名高乡荐;

  世系泾阳。

  ——佚名撰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禄存好学多识,举乡试第一。下联典指汉泾阳人禄东贤以文行著称。

  -----------------------------------------------------------------

  〖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扶摇直上青云志;

  风清月白雅士心。

  ——佚名撰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禄姓望族居住地“扶风”二字的嵌字联。

  -----------------------------------------------------------------

  〖禄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虎榜首登,鹿鸣先荐;

  扶风派衍,文行驰名。

  ——佚名撰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名人禄存事典。下联典指唐代吐蕃酋长禄东赞事典。

  善于教诲,四子才略兼备;

  协济军储,全城黎庶无虞。

  ——佚名撰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吐蕃酋长禄东赞之子钦、陵等四人皆有才略。下联典指清代云南陇庆侯之母禄氏。乌蒙作乱,禄氏率属环守州署,协济军储,城赖以全。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唐太宗为了考察来自各族的求婚使者,出了五道难题,看谁解决得又快又好,就将文成公主许配给他的君主。结果吐蕃使者禄东赞以其聪明的才智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