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修家谱才更方便?
中国人修家谱的习惯从先秦时就有了。然后到了唐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在历史上,家谱发展也有不好的一面,如魏晋时期人们修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成了阶级固化的重要基础。
家谱国际作为专业的姓氏文化及宗亲服务机构,研发了专业的修谱软件——修谱王,为修谱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此软件安装在电脑上,适用于Microsoft Windows7及以上系统。其原理是应用结构化的存储思想完成家谱信息化的转变,将修谱方式变成信息录入方式,根据世代关系、长幼次序自动排版,解决了传统修谱过程繁杂、效率低下的现状。为各姓氏,尤其是大家族、大支系、无老谱的家族提供了家谱编修新途径。
编修方便
打开修谱王软件,如图所示,点击新增家谱-添加家谱基本信息
点击家谱世系管理,点击创建第一人,然后把家谱人员信息添加进去
修谱王的设计遵循三大原则:第一,易用性。经过简单培训,会打字就会使用;第二,适用性。不过度开发,没有设置过于复杂的参数;第三,安全性,充分保障数据安全。
现在修家谱还在担心麻烦吗?家谱国际修谱王修谱软件让你修家谱更轻松!电子家谱,家谱资料的修改、增减、调动、查询、检验都将极其的方便。
巫峡夔门,巴楚要冲,交万壑而耸千峰。
顽强的李氏祖先,自康熙二年(公元一六六三年)移民入川,即在巫山错开峡谷天堑之间,薄土砾石之上,与天地开乐土,与地斗丰仓禀。四百五十余年间,裔孙繁衍,族大丁繁,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人类寻根之薮,实乃人性本源。我族裔孙,感念四百余年来,湖北李氏族裔两送谱书入川,但后历经战乱,又因年代久远时境变迁,终无家谱传世,实为天下之大憾。无家谱,就像游子飘零,也如无根浮萍。
恰逢盛世,又因二零一二年三公合叙,念我族裔孙,失联已久,彼此“相见不相识,相遇两不知”,其状也可憾可惜!二零一六年,湖北李氏族裔再送重修谱书《李氏宗谱》一套,此举重若千钧!叩谢即使分隔千山万水数十代,仍视我支族裔孙血浓于水一家亲!
泪目之下,遂将修续巫奉李氏裔孙家谱大事提上议事日程。
家谱的修续,涉及每一位族人。因为有族人才有家族,众多的家族繁衍生息汇成家史,家史的聚集浓缩最终形成国史。国史便是家史的精华荟萃,中国数千年历史,李氏族裔名垂青史无数便是明证。
修谱之事千头万绪,我们都未亲历其中,但翻阅厚厚五百多页家谱,八易其稿终审定。每位名字的一笔一划,每个分支族裔的点线相连,我们仿佛看见编委成员们夙兴夜寐,眼观远祖生平血脉,宵衣旰食,日思谋划集散成家链的劳碌无怨。每个名字每张照片背后流淌着的汗水,是他们三年多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跋山涉水地寻找核对、编撰校订的艰辛。其间展示给我族裔孙的是其浓烈的家国情怀,超凡的宗族大义和无私的家族大爱。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李氏族裔后代子孙以届堂先贤为镜,追寻其遗志,传承其教化,遇苦难时隐忍奋斗蓄势待发,且得志时谦逊尊贤回报家国。
我们知道,修续家谱犹如史海钩沉,因历史大浪淘沙,先辈留给后辈的资料甚少,其状之艰。编委会成员们所做的,就是让后人能看到过去历史的完整记录和今日正在发生和进行的历史。每一代人,都是经过二十年、三十年以至整个人生才能在家谱中落笔。从记载的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代人,就了解了这个家庭二十年、三十年以至更长时间生命传承的历史。我们深知,若是在当代,一个名字的两三个字很容易写,但把过去几百年间的李氏族裔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准确无误写出来,却是很辛苦的事。
为尽力完善家谱,梳理四百多年间祖先的血脉族系,不使一户一人漏册,保证每一次落笔都尽量与事实相符,每一个所载名字的准确无误,编委会成员遍寻族人,数钻深山寻坟茔,访耆问宿,还兼现代通讯网络电话联系,反复核准校订。欣慰的是不管在相邻咫尺的近村,还是到数百里之外的远落,只要遇到李氏族人后裔,即使素昧平生,也都热情有加,昭穆有序,这充分凸显出我李氏家族数百年来崇尚礼法,孝悌为先的美德。这些工作,也保证了家谱中所录得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事实都尽趋准确。
在当代的问题上编委会亦不省不略,他们秉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的就会成为历史,而历史会有很多不解之谜,足够清晰地描述当代就是为未来所言的历史负责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原了李氏族裔不断发展兴盛逐渐壮大的脉络。当然,他们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未解之谜未竟之事甚多,还得留给后世子孙去继续研究核实和完善。
一部中华文明的传承史,其实就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史,而中华传统文化已深植我们的家族传统之中。四百多年来,巫奉及周边区域的李氏裔孙,战天斗地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与贫瘠的自然条件做斗争,艰苦卓绝地不懈努力,逃过了炮火连天的战乱,也熬过了蚀骨侵腹的饥荒,让薪火相传,血脉宗亲连绵不绝,枝繁叶茂,实在可歌可泣。
纵观家谱全册,严谨而完整地收录了《李氏宗谱》的部分内容,也创新性地新增了与巫奉地域有关的三台八景十二峰、民歌民俗、家书、健康养生常识等。其内容丰富纷呈,品味甚高。细细拜读,感触如下:
一是纲目清晰,结构严谨。谱书分为前言、凡例、纲目篇、感赋篇、祖德篇、人物篇、芳名篇、世系篇、组织篇、徽献篇、编后篇共十一章。从李姓由来,到数千年脉络延续,经世事变迁族人徙迁,直至历代经世之才,还录圣贤语录、家训、义学记教化后代,更呈此次修撰详尽事宜等,为后世悉知李氏族裔数千年历史中,族事发展,也为回答“天地之间人之为人,来自哪里又去向何处”等宏大的人生哲学命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二是资料翔实,信而有证。此次续修族谱,是在湖北嘉鱼宗亲提供的家谱基础之上,巫奉及周边族裔后人合力而为。修谱编委会成员是在修谱理事会成立之后,认真遴选,反复斟酌推选出来的,由热心家族事务、德高望重之辈组成。修谱三年多时间,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详尽调查研究中审慎完成。宗谱纵贯四百多年历史浮沉,横通各支脉族裔数千人员,实事求是,难能可贵。
三是白话呈现,通俗易懂。历代谱书均用文言,但世事发展应顺应时代。无论是湖北三公合一修撰《李氏族谱》,还是我巫奉接力续编,都用白话文呈现。谱书每章经编者整理完善,都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为后世裔孙查阅家谱甚至再续家谱提供了方便,也作出了表率。
四是以谱为例,教化育人。族人的兴盛繁荣,离不开绵延不绝的宗亲文化,更离不开历代先贤的率先垂范。初有春秋老子李耳、后有盛唐李氏帝王将相数百人,再有当代各行各业精英荟萃,无不体现出过去数千年来李氏族裔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卓越贡献。谱例中对此一一记录再现,表达出裔孙誓要继承先贤遗志,重教育、兴文化,教化李氏后裔勤学上进、开拓进取,福报千秋万代的深切心愿。
五是谱例严谨,制作精良。谱书续修过程中,得到了县域地方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研究资深研究人员、县志编撰研究办公室等的指导和支持,使谱书既有老谱书的传统风格,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谱苑珍品。
今逢新谱问世,裔孙盛会,承蒙耄耋之年祖父重托,不敢推却,但甚觉千钧。恭读宗谱数度,几番垂泪。感念白发苍髯为子孙竭尽心力,后世裔孙当效忠家国报此恩。郑重提笔,抒写心绪,是感悟亦是对列祖列宗的尊崇。
江山代有才人出,族风永续传万代!谨此复命!
璠公三十四世孙永梅
于公元二O一九年五月四日
据老人传,上一次杨胡张氏家族续修家谱还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事,经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很多家的谱记都已经断档。盛世修谱,这件事情义无返顾地摆在了族人的面前。
杨胡小学退休教师张在阵,联合张道君、张道春等人,启动了续修家谱的工作。2002年,由张氏宗亲近二十人,共同集资筹建了家谱续订委员会,方才正式开始了家谱的续修编篡。这项工作细致而复杂,挨家挨户的摸底,研究从相公小康庄照相得来的原有张氏旧家谱,一家一家的对号,但是很多家庭已对不上号,几个人碰了碰头,考虑是不是把现有人员的家谱修好,过去的情况作为一个大帽子放在前面,但后来又觉得这样做不十分合适, 续谱工作就这样停顿了下来,这样又过了两三年,本家族张在星兄长从家中的一堆盛老医书的书箱子里找到了一本由杨胡张其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续修的报本堂《张氏家谱》的族谱,使的张氏续谱工作又有了新的依据,这项工作才得以延续了下来。
自此,续委会又诸家开始了摸底工作,这项工作量大又辛苦,二百多个家庭,现有九百多人,去挨家挨户的跑,个中滋味谁人能知经过了近三年的努力,才具备了第一手的资料,接下来,跑印刷厂,一遍一遍的核对、修正,还搜集来了张氏始祖弓长氏的许多资料,以及张家始祖以来的张氏名人,这些都作为新版《张氏家谱》的组成部分 ,并由张在阵和我两人共同为报本堂《张氏家谱》写了序言,前后经过了两三年的时间,到了二零零三年,历尽千难万苦,才使这项工作大体定了下来。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籍。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进程。杨胡报本堂《张氏家谱》记录了自河北青阳迁来的章丘张氏鼻祖张重兴以来,杨胡张氏家族四百多年的兴衰历程,其中包括张氏始祖(轩辕黄帝少昊青阳氏之第五子)张辉的半身铜像照片、张氏名人的铜像及简介、续修的三十二辈族谱、现有杨胡张氏后裔的真实历程脉络及图集等等。续修家谱这项工作,利家、利族、利村、利国,这个贡献是人们永远铭记的。
唐代有个程淘,始考订《程氏谱》,考载详明,堪称信史。宋代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程祁,字忠彦,曾修撰程氏《世谱》。南宋时;人程晟,是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孙子。他很有才学。曾编次《伊川文集》八卷,并修撰《伊川家谱》一卷。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定之任池州(今安徽贵池)知事,曾将程氏谱系上呈朝廷,于是皇帝降旨,将程颐四世孙程观之补官登仕郎。元代程氏家谱屡有修撰。但宋元以前的程姓家谱,大多亡佚不存。
现存的价值较高的家谱多为明代后期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所修。比较重要的有《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河南上程谱》《河南程氏正宗世谱》《程氏家乘》等。这一时期的修谱,已从某一地区的家族门派发展到大范围乃至全国性的“统谱”。
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续的程氏家谱现存数量较多,并且大多经刊印或手抄,流传至今。
建国以来,由于宗法观念的破除,家族的分土析居,修续家谱较为罕见。近年来,在有些地区又有续修。例如广东五华、河源纯刚公系《程氏族谱》,就是1996-1997年新续修的程氏谱书。
现存的程氏谱书,除了部分散布民间,由私人珍藏外,大多收藏在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或档案馆中。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程氏谱书四十多种,上海图书馆也有较多收藏。《中国家谱目录》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Z年版)中着录程氏谱书三十九种,计二百二十二册。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数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少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谱书,都没有被收入。
现存的程氏谱书从名称上看,有家乘、宗谱、家谱、族谱、支谱、会谱、纂谱、信谱、世谱、统谱、谱略、世系谱、源流谱、人物志、故里志等。名称中多包含郡望县邑、门派及先祖号谥,以与其他谱书相区别,有的还加有——“续编”、“续修”等字样。
程姓谱书尽管繁简有别,但就内容而言,和其他姓氏的谱书大体相同,包括序、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家族文献等。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序言有自序和他序两种。 自序为修谱人自写,他序多让当地的地方官或社会名流撰写。
需要。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对一个家族来说十分重要,坏了需要换,且重新撰写。续家谱的规矩必须按照老谱从本族始祖开始,不能随意增减一字。在最后一次修好宗谱的基碰上接着续修。
新时代,如何修家谱才更方便?
本文2023-10-30 16:50: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