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姓的厉姓家谱文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1收藏

厉姓的厉姓家谱文献,第1张

江苏无锡锡山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厉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元]厉惟贤。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吴宁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岭南厉氏宗谱,(清)厉学□等纂修,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唐]厉文才。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吴宁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厉氏宗谱十七卷,(清)厉贻锋等纂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修,清宣统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浙江东阳岭南厉氏宗谱,(清)厉贤佐等纂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吴宁厉氏宗谱三十三卷,(清)厉凤梧等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东阳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唐]厉文才。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仪征厉氏支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东阳吴宁厉氏宗谱,自明万历三十二年~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604~1948年)多次纂修,共存六十余卷,保管完好。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吴宁六石镇日上村委会。

浙江东阳吴宁厉氏重修宗谱四十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隐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佐村隐珠堂厉开成处。同版另一部今仅存十四卷,已局部破损,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千祥姜山头厉士秋处。

浙江东阳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重修铅印本,今仅存谱首一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东门乡厉茂荣处;同版另一部五十二卷,完好无损,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六石花墙头厉锡清处。

浙江东阳瑞山厉氏重修完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二十二卷,第十六卷、第二十二卷已佚,局部破损,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徐宅前屋厉金位处。同版另两部各二十二卷,完好无损,由浙江东阳山店乡殿下厉匡弼、三联乡楼门厉瑞高各收藏一部。

浙江东阳吴宁厉氏重修宗谱三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防军溪西厉开灯处。

浙江东阳吴宁厉氏重修宗谱六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现存两部,有局部破损。现被分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防军溪西厉守水、厉朱门处。

厉氏重修宗谱二十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第二十一卷佚,破损严重。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明德乡。

浙江永康郭段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永康坦川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山东海曲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日照市图书馆。

厉国是先秦时期的国家,也是传说中厉姓的受姓渊源所在。由于这一国家过于弱小,加上史书记载颇多歧异,故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今天,在人们开始重视对厉姓研究的同时,认真探讨一下厉国的历史,弄清其它望族所在和与厉姓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厉姓历史的研究将是不无裨益的。本文定名为「关于厉国与厉姓的几个问题」,便是要解决与二者有关的一些问题。 一、厉国地望及与赖国之间的关系 厉字在古代的读音与赖字相通,根据古汉语同音通假的规则,常常与赖字混淆在一起,厉国也因此被称为赖国。如在「<春秋>三传」中,同样记载昭公四年楚灭厉国一件事,在<左传>中作「厉」,在<谷梁传>、<公羊传>中都作「赖」。故而有人认为,古代的厉国就是赖国。但事实上把所有的厉国「以为即赖非也」。特别是历史上并不仅有一个厉(赖)国,更使厉国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仅在厉国地望问题上,就存在以下六种说法: 1、厉国在湖北随州。主张这一说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晋人杜预。他在<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子使厉人追之不及」注中说:「厉国在义阳随县。」这里所说的义阳即义阳郡,当时郡治今湖北桑阳东南。随县即今湖北随州东北殷店(旧称殷家店)一带。由于厉、赖通假,这里的厉国也称赖国,厉国灭亡后的地方也称赖乡或古赖乡。如<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随县注曰:「赖乡,故赖国也。」颜师古注:「赖,读曰厉。」又在<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中,收录有一首中鲫铭文,其中有「王锡中马自隘侯四騄」等字,有人认为其中的「隘」即赖字,说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随州一带就有一个赖国。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一赖国也仅是赖国,与厉国无关,杜预所说的在随州的厉国实际是赖国之误; 2、厉国在河南鹿邑。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代表。他在<春秋裨疏>一书中,不赞成杜预对<春秋.僖公十五年>「齐师、曹师伐赖」一句对赖国地望的注释,认为赖国不可能像杜预所说的那样是「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赖乡」,而应在鹿邑老子所生的苦县赖乡。<史记.老子列传>也记载:「老子,楚苦县赖乡曲仁里人。」注:「正义曰:赖,音厉。」<普太康地记>:「苦县东有厉乡村,老子所生地。」<魏书.地形志>:「武平有厉乡 城。」上述所指都是一处。此外,近人杨伯骏也在<春秋左传注>中支持王夫之的说法,认为「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赖,<裨疏>之说较合」。事实上,当时齐、曹两国的军队讨伐赖国,是因为楚国军队入侵徐国,伐赖的原因是为了救徐。从方位上看,假设杜预所说的赖国在湖北随州符合事实,但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与赖国相去甚远,中间又有其它国家相阻隔,齐、曹显然不可能用兵于千里之外。况且从齐曹两国的力量看,在齐国最为强盛的齐桓公时期,曾联合宋、陈、卫、郑、许、曹六国军队与楚国作战,但也仅得以进军到远离楚国腹地的楚国边境陉(今河南方城一带)。更何况这时的齐国已经衰落,又缺乏当年七国联军的声势,仅以齐、曹两国绵薄之力,断然不可能进军到楚国腹心之地的赖。所以,这里所说赖国显然不是远在湖北随州的赖国,而只能是距徐国最近的鹿邑一带的赖国; 3、厉国在河南息县。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西晋的司马彪为代表。他在<后汉书.郡国志>中注汝南褒信(今息县东北包信镇)曰:「褒信,侯国,有厉亭,故国。」此后,宋朝人郑樵、罗泌、元朝人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厉,子爵,今蔡州褒信有厉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罗泌<路史.国名纪>、马端临<文献通考>中有也有同样说法。清朝人顾栋高着<春秋大事表>,两次提到厉国在息县东北。其中在<楚疆域表>中说:「昭四年灭厉,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厉国地。」叉在<列国地形犬牙相错>中说:「厉在息县东北。」另外,在嘉庆年间编修的<息县志>中,也说「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厉国,今厉亭是」。上述主张厉国在息县东北的人都是不同时期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人物,言之凿凿,且记载联贯,具在较大的可信性。况旦从鲁昭公四年的历史事实考察,当时的楚国军队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动,其灭厉是在东伐吴、取朱方、杀庆封之后、取山东之曾之前的一次行动,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象杜预所说的那样去灭掉早已归属楚国并远在楚国心腹之地的随州之赖,而只能在回到自己边邑地区稍作休整时灭掉息县之厉。关于这点,从楚国灭厉后对厉国后事的处理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据<左传>记载,楚灭厉后,欲迁许于此,并使斗韦龟、公子弃疾城之,而楚大夫申无宇却说:「城竟莫校。」杜预注:「谓筑城于外竟,诸侯无与争。」杨伯骏注:「筑城于边境。」这些实际上都是在告诉我们,楚国灭厉后要筑城的地方是在楚国边境,由于这里是厉国故地,因此厉国也只能是在淮河流域的息县之厉,而不可能是别的地方的厉国。 4、厉在山东聊城西。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东汉人服虔为代表。他曾着有<春秋左氏传解>一书,提出这一观点。后来,唐朝人裴捆为<史记.齐太公世家>「晋赵鞅伐齐,至厉而去」集解,叉引他的话说:「厉,齐邑。」此后,清朝人江永着<春秋地理考实>,也认为<左传.哀公十年>「毁高唐之郭,侵及厉而还」中的厉「地近东昌府高唐也」。这里所说的高唐便指今聊城西部一带: 5、厉在山东章丘西北(或历城东)。主张这种说法的人主要是近代的一些地理学家。他们认为,<左传.哀公六年>所记「齐侯阳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厉」之厉所指即此,并引<后汉书.郡国志>曰:「菅县有厉亭。」菅县即今章丘西北一带: 6、厉在河南商城南。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末清初人顾祖禹为代表。他在<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注中说:「厉亭,在县南,春秋时厉国也。昭四年,楚灭厉,楚子欲迁许于厉即此。」此后,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存灭表>中也主此说,认为「今河南光州商城南有厉亭」。但当代研究者认为,这种说法「与较早的文献记载不合」,是「清初<读史方舆纪要>以来的误记」,因而不足取信。 上述六种说法,基本上包括了古今关于厉国地望的主要观点。其中随州、鹿邑之厉多称赖国,聊城、章丘之厉一般认为是邑名,商城之说形成较晚,只有息县厉国被较多的人认为是<左传.昭公四年>所记被楚国灭掉的厉国。也正因如此,<通志.氏族略>才说这一厉国在「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成为厉姓人得姓的渊源之地。 二、厉国先祖与血统源流 关于厉国是怎样来的一个国家,古今也同样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厉国是炎帝后裔所建的国家。这种说法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如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厉(赖)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赖乡是也」。至唐代,李泰撰<括地志>,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厉国以境内的赖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氏生于赖山,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赖国」。此后,<太平寰宇记>、<路史.国名记>、<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都袭此说。另外,在宋人编撰的<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里,也认为厉国是「三代诸侯厉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清朝人顾栋高撰<春秋大事表>,更进一步指出赖国是炎帝本国,姜姓。上述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国是一个姜姓国家,血缘先祖是炎帝。此外,当代学界也有人根据古代赖、厉、列等字相通的事实,指出炎帝及其后代最早活动在山西汾水流域,后约在商代东迁河南鹿邑的赖乡。也就是说,在鹿邑一带的赖国也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血缘出自炎帝系统; 2、厉国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第十九子叔颖的后代。大多数厉姓人和厉姓家谱主此说。如在近年台湾流行的<台湾姓氏堂号考>、<台湾姓氏源流>、<中华姓氏源流堂号考据>等书中,均以厉姓家谱为依据,认为厉国是叔颖的封国,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即秦时颍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厉氏发祥于此。」此外,<焦岭厉氏族谱>等也说,厉国是周武王弟叔颖所建的国家。叔颖与他的父祖一样,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和周文王第十九子,在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受封于厉,为子爵,建厉子国,史称厉子。此后累世相传,至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为纪念故国,改姓为厉,以国为氏。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看出,围绕厉国血缘先祖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炎帝之后还是黄帝之后等问题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便可明白,主张是炎帝之后的人主要指在湖北随州和河南鹿邑的赖(厉)国,而在河南息县的厉国显然出处自黄帝系统。也正因如此,宋朝人罗泌在<路史.国名纪>中便指出:「厉,子爵,蔡之褒信有厉亭,楚灭之(昭四年),非炎帝后。厉,<春秋>灭厉,古本作赖。故世以为即赖,非也。」也就是说,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厉国或赖国,并且其血统来源不一,但后来诞育了厉姓的国家只有一个,也就是叔颖在西周初年所建、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今息县东北包信镇的那个厉国。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尽管厉姓人共尊叔颖为血缘先祖,并说他是厉国国君,然而这种说法的起源十分晚,并且也只仅仅见于厉姓家谱,在古代典籍和历代有影响的姓氏学著作中都没有记载。所以,时至今日,我们还无法从学术的角度解开叔颖身世之谜。

姓名,汉语词语,人的姓氏和名字。名字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人特定的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厉姓的起源与家谱,欢迎大家分享。

厉氏 分布地区

范阳郡:三国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将涿郡改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

南阳郡:秦代始置,汉承秦制,仍设南阳郡,郡治宛,下辖三十六县。东汉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现出经济、文化大都会的面貌。

历史来源

厉(lì厉)姓源出

1、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

2、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3、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4、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迁徙分布

厉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风俗通》记载,周代曾谥齐厉公,他的子孙便以谥号为姓,称为厉氏。据史料查证,春秋时期,即从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12诸侯各守疆土,共称周室,其中封于齐的厉公秉政于前824—前816年。厉公的后人不忘先祖,均以谥号为姓,形成厉氏。齐厉公被尊为厉姓始祖。“威弭郡盗,名重文坛。”厉氏中曾有唐代的道州刺史厉文才使一郡大治。清代的厉鸮工诗文,成为力主大江南北文坛20余年的先贤。云阳厉氏的始祖为汉魏郡(河北省临漳西南)太守义阳侯厉温,温公的儿子名友,寄志于山林之间,坚辞汉帝所封的谏议大夫,高隐养志,放浪形骸。温公的孙子有次宗和次元两个,其中次宗被授金吾右千户,子孙世居北地。至宋靖康年间,北国尽陷金兵之手,厉温的裔孙厉介,字倬人,绍兴年间以举荐任至东京留守,南渡后,先随驾浙江,定居余姚,后来,又由余姚的东阳徙至丹阳,为丹阳厉姓始祖。厉氏在丹阳的繁衍发展中,由于天灾人祸,族中前谱荡然无存,以前的先祖无从考证,后于明正统年间,厉介的裔孙厉国华,任至福建布政使,致仕还乡后,致力于查询线索,征集资料,为辑谱做了大量工作。清乾隆年间,厉国华之后人厉靖,以国华搜集的资料为底本,辑成新谱,厉国华被尊为丹阳厉姓始迁之祖。国华的'曾孙有永泰、永隆、永安、永志4个,从此开始,丹阳厉氏辟为4个分支。至清道光十七年(1827年),共历16世(余略)。

堂号

半树堂:宋朝厉元吉,号“半树”,做乌程尉,后回家隐居。元朝访问宋朝旧臣,元吉跑到湖里、海里,去藏,到了白头才回家,坚决不做侵略者的官。此外,厉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佛子堂”、“南阳堂”等。

字辈排行

湖北丹江厉氏字辈:“有大成明开国应选”。

湖北孝昌厉氏字辈:“大学明德圣泽天长”。

江苏仪征厉氏字辈:“景文士锦廷兆朝昌洁官青存鼎以德延宗传家猷”。

山东日照厉氏字辈:“保复建彦承宗茂善存公怀秀嘉贞乃传端明宣进希策启信聿敷衍庆续择膺慎”。

浙江乐清厉氏字辈:“连清景洪奇嘉星如日月”。

河南南阳厉氏字辈:“永文成炳志相三星忠义观敬”。

河南信阳厉氏字辈:“金有富国心明全启自成(泽洪万代全)”。

河南通许厉氏字辈:“宗良廷新文,步学从祖行,立志存光大,万世钦芳名,传继思先德,丕承扬家声"。

厉姓字辈在山东莒县厉氏字辈:‘洪启吉运昌,德成福禄璋’

家族名人

厉鹗:字太鸿(1692-1752),又曾字雄飞,号樊榭,又自号花隐。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原籍慈溪。幼孤贫,至寄居沙门。性颖悟,初学为诗,便惊长老。稍长,于书无所不窥。康熙庚子举于乡,需次县令将入都,道天津,留滞查氏水西庄数月,竟不谒选而归。乾隆初,举博学鸿词报罢,闻扬州马氏藏书最富,因客之,尽探其秘牒,往来大江南北,主盟坛坫者凡数十年。尝病《辽史》太简,阅四百余年无有为之增益者,乃仿裴世期注《三国志》列,而不就书作注,位摘史文为纲,历引郡书于下,间作案语以断之,成《辽史拾遗》十卷。于辽一代二百年事凡有可考见者,粲然具备。盖亦正史外所不可少之书。又仿计敏夫《唐诗纪事》例,成《宋诗纪事》一百卷。并号赅博。才清逸,有《樊榭山房集》二十卷。余有《秋林琴雅》六卷,《南宋院思录》八卷,《东城杂记》二卷,《增修云林寺志》八卷,《湖船录》一卷,均梓行。

厉志:字骇谷(1804-1861),号白华山人,又名白华居士,晚年改名厉允怀,笔名景阳氏,诸生,诗、书、画三才齐备。工诗,善书画,行草,学明人。山水兰竹,有李檀园逸趣,中岁患目眵,而书画益进。捉管疾扫,全以神行,故无不妙。尝于西湖昭庆寺,指画巨松。厉骇谷先生,实则籍居现岱山县秀山乡北浦厉家村。著有《白华山人诗抄》。

厉仲芳:宋朝将官,他文武双全,在朝廷的武学考试中得第一名。他发明制造了一种叫“九牛弩”的战车,上面有射箭的机关,非常适合实战,后来被人利用来大败金兵。

厉仲枢,文武双全,列宋嘉定元年文武进士第五名,其子厉伫、厉琮于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同登进士榜,此即“父子进士”,“兄凝进士”坊之由来,两代五人登进士,《东阳隆庆志》记载:“兄弟同科,惟厉氏矣”。有厉蠲进士,子厉汪进士,孙厉模进士,曾孙厉文翁连续四代的“祖孙进士”,厉汪封西外宗正臣赠太师。

简介

厉姓的部分始祖是齐厉公。据古籍《风俗通》上记载,周朝时,姜太公的后代姜无忌去世,被追加封号为“厉”,史书上称为齐厉公,齐厉公的后代,就以这个封号为姓,世代相传。汉代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而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上记载,厉国的所在地在湖北省义阳县县北之厉乡,人民以国为姓。后世的学者考证,古代厉国所在地,就在今湖北省随县北面厉山之下的厉乡。厉氏的发源之地,正是在厉乡。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故厉姓后人尊齐厉公为厉姓的得姓始祖。

厉姓的厉姓家谱文献

江苏无锡锡山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东阳厉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