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姓的历史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
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
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600年期间,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
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
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元末明初的政权更迭,以及明际的"靖难之役",主战场布置在山东西部、河北、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迁延数十年,民不聊生,造成百姓得流就食,四散逃离,致使十室九空。
明廷在政权稳定之后,从山西平阳、太原一带(晋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谱可以佐证当地富庶安定),向华北的荒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明代进士登科录》、阳泉李氏族谱等可以佐证)。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
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扩展资料:
李姓历史名人:
1、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李广
李广(?-前119年),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3、李密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4、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
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5、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
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
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李姓
李姓的起源与变迁 1李姓由来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DD李树,属蔷薇科。但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DD大理。
李姓的来源,与原始人类的淳朴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如《说文》所云:“李,果也。”李树,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庆子。
随后,“李”随着汉字形义的推移而与法理、星象等含义相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姓,则见于《通志o氏族略o以官为氏》:“李氏,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商朝半年,理征改为李氏。”
有人把我国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然而李姓最早的含义却不在植物,而是理官之“理”,至商朝时期才向植物之“李”转化。
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初萌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中,李姓见诸史籍在周之后。《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
此后李姓见载逐渐增多。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五种:
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李氏来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对此,早已有人提出疑问。《升庵集》卷50《李姓非一》中则说得颇为尖锐,认为“陇西之李与唐室之李不同族”,《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圹附会枉撰,媚时之说。
陈寅恪也曾对李渊的祖先进行过考证,认为李渊的祖先可能是赵郡李氏之后,而不是陇西李氏之后,因其族葬在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平县)。
由上可知,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世人是有争议的。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则是同一的。至于大唐宗室李氏是否不属汉族而为“夷狄”,也无确凿证据,以西凉来断其民族,恐怕太武断。而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本来就同出一祖,因而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像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人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
2指树为姓
“指树为姓”是李姓生成的最早根源。
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
皋陶,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奄),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史记正义》引《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姓曰偃”。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天子因生而赐姓”。皋陶,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
李姓的来源 李姓起源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川氏有李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李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李氏的由来 李氏的起源
李姓。据统计,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世界上姓李的超过8700万人。那么,李姓源于何时何地何人,是怎样形成的呢?
说来很有意思。李姓本来是以官职为氏的。臬陶是传说中的东夷部落首领,活动地点在今天山东曲阜市一带。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臬陶担任理官一职,掌管刑法,他的后代就因袭他的官职命族为理氏。臬陶以正直著称,舜继尧位后,继续受到重用。
后人理征在商朝为官,敢于直谏,得罪了商纣王,受罚而死。他的妻子契和氏带著儿子利贞逃往伊侯之墟(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隐藏在那里,靠采食木子(李树果实)得以活命。于是从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以此纪念使理姓保全下来的李子。
大名鼎鼎的老子,据称就是李利贞的第11世孙。到了唐朝,李为国姓。唐朝初年,跟随李渊、李世民打天下的诸将全部被赐李姓,大大扩充了李姓人丁。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称皇百余年,李姓最为显贵,李姓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明朝初年起,李氏开始迁徙至海外。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民海外的就更多了。
古今姓氏逾2万 李姓人口现居首
根据专家最新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二万二千个,这是至今有关中国人姓氏最多的统计记录。在十大姓氏中,以李姓居首。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
据《新华网》7月28日报导指出,这二万二千个姓氏也包括历代属于中国版图上的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随著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目前正在使用的汉姓约三千五百个左右。
专家发现,在十大姓氏中,以李姓居首。李、王、张三大姓氏达到二亿七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超过百分之二十二。
在二万二千个姓氏中,包括历代属于中国版图上的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随吁时代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当代中国人仍在使用的汉姓约有三千五百个。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收集和研究发现,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七点四、七点一,达到二亿七千万人,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当代中国一百个常见姓氏集中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而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一以上的姓氏有十九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都一直集中在这十九个姓氏中。
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并不均衡。比如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李姓则是第一大姓。
关于李姓的来源(200字左右) 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供:“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唐兰:《老聃的姓名和时代考》,《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唐兰明确地说明: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等人同意唐兰之说。高亨对此说有进一步的考证,他在《老子正诂・前记》中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
李氏的来历?? 李氏属地]
李姓人大体出自于两大系源:一是陇西郡,即现在的甘肃省境,一是赵郡,即现在的河北省境。
[李氏来历]
《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都有记载表明李姓是以官为氏的。《元和姓纂》中记载,说李姓本来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之子皋陶为尧帝的理官,后命族人以官名为姓,姓“理”。皋陶之后裔理征因直谏而得罪了纣王而被杀,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理贞外出逃难时,饥饿难忍,全靠食木子得以保全性命。因古音中,李、理互通,遂改姓为“李”,以报答木子的救命之恩。
[李氏名望]
李姓为我国第一大姓,历史上的李姓名人,多得不胜枚举,在这里,我们只能略举一二。李耳(即老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的创始人。汉时的名将李广,是令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还有秦代的著名政治家李斯,西汉音乐家李延年等都是人皆熟知的人物。 唐朝,是李家建立的在中国历史上最声威远播的一个朝代。唐朝的强盛,也带来了李姓的日渐兴旺,唐时的李姓名人,比比皆是。在开创贞观、开元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两位唐朝最高统治者,更有诗人李白、李绅、李峤、李颀、李贺、李商隐等,还有书法家李邕,画家李昭道、李思训,史学家李百药,军事家李靖等人,都是李氏中的英才俊杰。唐之后的李氏仍然代不乏人,例如,五代时有词人李煜,画家李成;宋时有女词人李清照,文学家李P,画家李公麟;元代时有数学家李冶,画家李b;明代时有思想家李贽,诗人李东阳,医药学家李时珍;清代有文学家李调元,戏曲理论家李渔,小说家李汝珍,李宝嘉,数学家李善兰;近代则有 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等等,都是李姓中的杰出代表。
1 李氏来源
一、李姓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李姓的来源是什么(请简短回答) 一种说法是:“木子”救命成李姓。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订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理利贞逃到陈国苦县,为躲避纣王的追杀,利贞母子隐姓埋名一路乞讨。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因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李姓的由来 其实只是现在关于贸易摩擦的报道多起来了,而不是现在的贸易摩擦多起来了。简单地说,入世可以让“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以前没有WTO的谈判框架,很多经济问题是和政治问题混在一起的,在中国思路的大背景下,经济只是作为政治的附庸存在的。现在有了法理上的谈判框架,经济脱离了政治负担,所以对经济的报道就多起来了。
简单的说,加入WTO可以有如下好处: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出口。“入世”后,世贸组织的100多个成员都将给中国以最惠国待遇,而且也不必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上遭到美国一年一度的非难,中国的出口将大幅度增长。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外商实行国民待遇后,将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对引进外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自身的活力都有好处。
第三,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将可直接参与 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而且参与制定规则,有利于使中国的合法权益得到反映;同时,可把国际贸易争端交到世贸组织的仲裁机关处理,免受不公正处罚。
第四,加入世贸组织,世贸组织成员中的主要贸易大国将不得不减少、取消对中国的纺织品等商品实行的不同程度的贸易歧视措施。
第五,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进口关税将降低,有利于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当然,加入世贸组织,也将带来一些压力和挑战,如会给国内的部分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但专家们指出,这些压力将促使企业加速技术改造,改进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主要来源
1源于嬴姓和姚姓
据北宋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一书记载:李氏源出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其子孙以官为氏,称|理氏。老子李耳是第一个以李称姓的。
2、其他来源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 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 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 人来中国并定居
3少数民族李姓
历史名人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後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
李斯:(公元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著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飞将军李广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东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啵-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式:东晋书法家。
李J:东晋文学家。
李保郝の鞒杉停今甘肃静宁)人。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政治家,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贞:赵郡柏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本传》行于世>>
陈姓出自舜帝姚重华裔孙陈胡公妫满,属于以先祖封地为氏。
周武王将长女太姬嫁给满,备以三恪,奉祀虞舜。陈国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 柘城胡襄镇)史称陈胡公,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
从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杀陈湣公为止,陈国共历25世,延续568多年。陈亡后,陈的分支仕齐的陈公子完的后裔于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齐国,史称陈氏(田氏)代齐。
扩展资料:
陈姓的其他起源传说
陈姓的血缘祖先舜即是黄帝的第九代孙。在有虞氏部落,陈氏是最为重要的一支,传至舜时,与黄帝族通婚,舜入赘做了尧的女婿 (上古时代,女婚便是全子),当了黄部落大联盟的酋长,因而尊舜为帝。
舜即帝位,建都于蒲坂,故城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30里虞乡,俗称虞舜都,乃曰有虞氏。有虞氏部落支裔众多,子孙繁衍昌盛,构成华夏族和汉族的主体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有虞氏部落中,陈姓是最重要的一支。(陈、虞、胡、姚、田同为帝舜之后,具有5姓联宗之亲)。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奔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因其制陶技艺精湛,深得周文王姬昌欢心。
姬昌之子姬发(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又称胡公满。
-陈姓
陈 GENG 陈姓修订:介绍|族谱 修订史:介绍|族谱 在线族谱 纪念馆
--------------------------------------------------------------------------------
陈姓留言 | 网上宗祠 | 宗祠联络 | 功德薄 | 发展规划 | 宗祠排行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一、陈姓迁变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二、陈姓辉煌耀乾坤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陈峒、陈三枪等。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毅、陈赓、陈云以及早期***的***陈独秀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三、陈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人。陈胜年轻时靠给别人当长工为生,一次跟伙伴们在田间休息,他对伙伴们说:“如果我们之中有的人将来富贵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去屯戍渔阳。当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连降暴雨使他们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处斩。陈胜、吴广决定起义。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在一块白绸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把它塞在别人家捉的鱼的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来,发现了这块白绸上面的字,十分惊奇。到了半夜,吴广又悄悄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加又惊又怕。
陈胜、吴广见起义时机成熟了,于是杀掉带领他们的两个军官,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起义队伍发展迅速,并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接着陈胜派兵攻打赵、魏等地,并派主力进攻关中地区,但由于秦军优势兵力的反扑,陈胜兵败后被叛徒庄贾杀害。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兄弟的后人。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如果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睬,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详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3醉眼丹青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著名画家。
陈洪绶幼年即喜爱画画,传说他五岁时,母亲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筛,他见舅舅家新粉刷的墙案,忍不住登案画起了关羽像。画中关羽一手捋须,一手执《春秋》,长八九尺,神采奕奕,吓得舅舅直叩头。陈洪绶10岁时,拜著名画家孙伙、蓝瑛为师。据周亮工《读画录》上说,陈洪绶少年时曾把杭州府学李公麟所书的七十二贤石刻拿回家来反复进行临摹,并拿摹本向蓝瑛征求意见。蓝瑛说很像了,他很高兴;再进行临摹后又问,蓝瑛说,不像了,他反而更高兴了。由此可见,陈洪绶自幼就领悟出摹古不能拟古,而要从学习前人成就中创造自己的风格来。
陈洪绶的习画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画。14岁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钱购买。15岁时他就应邀为人作寿图、寿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被名工木刻,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
陈洪绶虽然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而不中,不得已卖画积钱进入国子监,后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败,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权建立后,有位王姓朋友劝陈洪绶去应试,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看青山。”他对明王朝既留恋又绝望,终于落发为僧,死时55岁。
陈姓网同第一馆 陈继儒 (陈继儒) 建馆于2000-3-21 9:36:39
陈姓网同最新馆 华侨实业家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 建馆于2005-12-19 19:52:26
陈姓网同人气馆 电力公司-陈云生纪念馆 (陈云生) 当前访问量为241319人次
陈姓网同第一谱 陈氏家谱集 (110728) 园区
陈姓网同最新谱 宁波陈氏山东博山分支 (16904) 园区
陈姓网同人气谱 陈氏家谱集 (110728) 园区
潮[潮,读音作cháo(ㄔㄠˊ)]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有巢氏,出自帝尧时期有巢父,属于以先祖称号避难改姓为氏。
潮氏原本为北方巢氏一族,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南渡,才在江南落居。目前安庆潮氏多为同一支,先祖居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原为巢氏。
相传,潮氏上祖为有巢父,尧帝时期是一位隐士,久居深山老林,有大智慧。他倚树筑巢而寝,后因拒绝尧帝让位而出名,被称作有巢父。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有巢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巢氏。
南宋时期,为避战乱纷扰,江西洪都的巢氏族人避入长江岸滨,分别改姓为“潮”、“晁”二氏。其最初移民至安徽安庆的时间,约在明朝洪武初年,移居起始地点也同其它安庆移民一样,由江西瓦屑坝走水路离开老家。
安庆潮氏的一世祖潮善长,携家眷横穿鄱阳湖直入长江,顺流而下,过雁汊镇后,江面豁然开阔,木桅帆船借四月轻轻风力,渐渐驶近安庆西城外白云缭绕的万松山。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潮善长远远看见老城门巍峨壮观,心当时就动了一下。这一动,就为潮氏在安庆七百余年的发展,写下了深刻历史的一笔。
据《皖怀潮氏宗谱》记载:“明初,善长公迁皖,见龙山巍之,长江浩之,南岭之阳,大有佳气,俗醇土沃,舍此奚适,遂率其子若孙而家焉”。
潮氏东迁的真相远不是这般诗情画意。元朝末期,安庆周边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前后血战了十九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该地区与陈友谅两军频繁血战,这一方肥沃土地早已是荒无人烟,杂草丛生。江西十余万移民,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以瓦屑坝为迁徙口岸,离乡背井来安庆寻求生路的。
目前能见到的史料,在叙述此次江西移民时有两点大致相同:其一,移民多为单身未婚青年,偶尔弟兄结伴同行;其二,来安庆落户之前,移民的历史全部空白。据《皖怀潮氏宗谱》记载,潮善长外迁时曾带有家谱,但后来毁于兵燹。凭此两点,就足以说明移民迁徒的被强迫性。安庆潮氏一世祖也不例外,潮善长孤身一人,挤在又饥又冷的移民队伍中,能快尽快地从浩瀚的长江水面寻到落脚点就相当不错了,哪有闲情逸致对未来的家园挑挑拣拣?
潮善长怀着绝望与希望交融的心情,一步步地踏上安庆八卦门外那片陌生的土地。
潮善长的勤劳与智慧与众不同,他来自洪都府,而且是洪都府一名出色的玉匠,这就使潮善长不仅很快在万松山下立足,而且小有殷实,并娶妻生子,建家立业。由于年代久远,潮善长公“玉匠”的身份只是一种猜想,理由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名为琢琼、一名为琢工。不是玉匠,怎么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
潮氏二世祖潮琢琼、潮琢工也相当了得,长者“为乡进士隐居不仕”,一心一意以商为业;幼者读书出来为官西蜀,从此天各一方。潮琢琼的后代也就是潮氏三祖四祖,更是“以忠厚传家,以耕读服贾孝养为业”。从此,有潮氏族人在此地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到明朝中期,围绕二祖老宅子建造的潮氏族人房屋越来越多,渐渐就形成一条窄巷。周边居民约定俗成地称之为“潮家巷”。此期间,安庆八卦门外的商业区,也因皖河口水路码头的繁荣,向西一直延伸至大王庙,扩展成繁华的西门外大街。
潮家巷作为地名,延续的时间大约在二百年左右。到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潮氏九世祖潮康庶动手修撰《皖怀潮氏宗谱》,序中已有“善长公由瓦屑坝迁皖,宅白云山下(万松山),即今太平境,旧名潮家巷。”
潮家巷为什么会被“太平境”所替代?太平兴国禅寺简称太平寺,原址在城西正观门外的万松山麓,相传最早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潮氏一世祖潮善长迁徙安庆时,太平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潮善长以太平寺为邻,建起潮氏落户安庆的第一间房。在潮氏家族缓缓发展并最终形成潮家巷的同时,太平寺也经历了两个关键时期:明洪武末年重增旧制,明天顺年间进行大规模重修。又经二百来年,太平寺在历代官员的重视下,先后建起万寿阁、古鉴堂、文殊院、华藏楼等建筑,初步形成大禅林气势。而这二百年中,潮家巷因潮氏后代不断外迁而衰落,又因太平寺扩建需要被吞噬。一条移民老街,就这样在老城版图上悄无声息消失。而太平寺,又继续辉煌了二百年,并在寺东寺西建起白衣庵、西竺庵,成为安庆四大寺院之一。太平寺前的那段老街,也因此被称之为“太平境”,其中“境”为边界、疆界之意,由此也可见太平寺当年的规模和气势。
二迁徙分布:
今安徽省安庆市老丰镇、怀宁县老客头孙家圩等地有潮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皖 郡:亦称古皖国、宜城、今安庆市。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金贞佑五年(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从清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760~1938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清光绪三十三至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炮马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安庆。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 、“杂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四家乘谱牒:
皖怀潮氏宗谱,(清)潮康庶编修,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安徽省安庆市老丰镇潮家宗祠。
食物中毒后加重病情,最终病死,准确时间是1942年5月12日,地点是四川江津。
晚年的陈独秀患有高血压,有个人叫何之瑜的负责照顾他,因为贫困,买不起药和住院,只能依靠药草,根据何之瑜《独秀先生病逝末记》记载:
陈独秀在去世前,坚持饮用一种蚕豆花泡的水,目的是缓解高血压,这种习惯持续了很久。
直到1942年5月12日,由于疏忽,这种蚕豆花泡的水已经变质,未曾及时发现依然饮用,就在当晚陈独秀发生食物中毒,但此刻并未危及生命,但加快的身体的衰败,半个月后,陈独秀就死在了家里。
对于陈独秀的死,个人倾向是精神上的冲击诱发加快了身体的弊病。
也就是晚年的陈独秀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加速了病情了,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分享如下:
1937年,陈独秀出狱,非常想回延安,但是,上级却没有批准。
落寞的陈独秀最终去了四川江津,可以说身无分文,好在有亲人的陪伴,日子虽然艰难但过得去。
但好景不长,亲人相继离去,特别是1939年3月下旬,陈独秀养母谢氏因病去世,临死前希望陈独秀能带她回家乡,这次变故,让陈独秀变得很消极低迷。
同年5月初,好朋友罗汉又死在重庆大轰炸中。
到了1940年,陈独秀因为高血压、心肺病的缘故到了重庆就医,却被告知心脏问题很大,活不过三年,此时的陈独秀已经明白自己时间不多了。
所以说,晚年的陈独秀被亲朋好友离去的冲击加快的身体的恶化。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后来周恩来曾找过陈独秀希望他能返回延安,并计划给陈独秀1000元,但陈独秀拒绝了。
并不是上级不管不问他了,至于拒绝的原因也很简单,
陈独秀此事已经心死了,表达现在的延安已经不需要他了,还好有周恩来和毛泽东关心他,至于钱,他也明白上级此时经费也很紧张,1000元在当时不少。
总的来说,陈独秀是一个真正的民族战士,但晚年的他的确贫病交加。
关于李姓的历史
本文2023-10-30 11:45: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