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禹的后代是姓甚么或是甚么人?15点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问大禹的后代是姓甚么或是甚么人?15点,第1张

更新1:

我最主要的问题是 为什么我的家谱(我姓欧阳)为什么最上面会有大禹?接着就是他儿子启然后到桀然后一直下去,这是为什么?

我的印象中 舜帝对治水工作小组 给予封赏 其中大禹被赐姓"姒" 后来创立大夏 距今约4000多年 中国仍对上古时代进行考证 至于有没有大夏 目前也说不上 但我的看法 偏向有 且我认为 当时仍是部落社会 而大夏是当然的最大部落 从古到今 我们的存在 确实是因为祖先们的存在 先圣先贤所留下宝贵的经验 是我们必须继续传承的文化 这上下混5千年 可不是白混的 至于曹操的DNA说 听听就算了 不必太认真 我连我高祖父叫什么名 也记不得 虽然我曾看过族谱 另外 张姓与廖姓 是我记错了吗 他们不是兄弟吗 当然 张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 已经很久了 想 当时元朝不是广杀张姓吗 所以 离乡背井 改名换姓 很正常 也就是说 很多张姓同胞 改了很多姓氏 就我所知 台湾廖姓同胞 有一所谓"双廖" 他们生是廖姓人 死后都会改姓张 就是墓碑都会刻姓为张 提供给你参考 2010-08-23 19:00:39 补充: 是了 关于你家族谱 你知道吗 后来大禹葬在会稽山 我先说说我们大多的台湾人吧 我们是属 但是 是百越一支 你说桀之后有句(音为勾) 从前有一个人叫句践 就是越王啦 越人都称自己是禹王的后代 你们家(大家都是)经过千百年的中国社会 有战争 有迁徙 在那些年代里 改名换姓 大有人在 很多也已不可考 只能说 有一个寻根的你 想要了解自己从哪来 这是好事 表示你是不忘本的人 补充这段给你参考 谢谢 2010-08-25 00:17:19 补充: 天啊 我昨天打了一堆 那么辛苦 居然没有了 你看 连我昨天打的资料都会流失 更何况两三千年前 我凭记忆 为你再做解答 是了 你问到 你们家怎么和大禹有关系 后来又有一些奇怪的姓氏 包括句 这个句 音要念做勾 也就是卧薪尝胆的那个句践的句 你知道吗 据说大禹后来是葬在会稽山的 而我们江南 包括台湾 是属百越一族 当然 后来也是汉族 不过 话说回来 以现在的角度 亚洲 都属蒙古亚种 可能世界 有很多老外 还是铁木真的子孙呢 越国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应该是有道理的 2010-08-25 00:18:51 补充: 至于 你家族谱写的我认为 你这么关心你的由来 这是好事 表示你不忘本 族谱也是要告诉后人 祖先是怎样奋斗 怎样生存下来的 你要知道 这千百年来 多少天灾人祸 战争 斗争 我们存在着 那是因为这一支直系的祖先曾经存在着 他们 是多么不易啊 我们也要将这份传统 再传承下去(我昨天好像没打那么多 哈哈) 好让后人也能有最初的那份赤子之心 给你参考 谢谢

哈。其实大禹后代有好多的姓呢。 我也是大禹的后代。我姓娄。也是绍兴人啊。 姒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大禹。 历史上姒姓人物有:大禹、夫谭、允常和句践等。 明清时期,姒氏后裔从浙江陆续迁到台湾定居。 在浙江绍兴有个大禹林,因为大禹是绍兴人,如今,在绍兴市,姒姓后裔大约有150户人家,400多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姒姓后裔,主要聚居在大禹陵附近禹陵乡的禹陵村。 2010-08-28 09:11:03 补充: 大禹宗族的八十九姓氏。据文献记载,我国的一些古老姓氏 ,世代相传,绵延至今。明代陈士元撰《姓希》和凌迪知撰《万姓统谱》刊印于嘉靖年间(1522—1566),被称为“历代姓书之集大成者”。其中《姓希》收录姓氏3635个,而涉及大禹宗族的姓氏共84个。根据《史记》增加夏后氏,《越绝书》补入梅氏,《新唐书》补入娄氏,侯氏,《辞源》补区氏,共5个姓。在大禹宗族89个姓氏中,一是最早的姓氏4个,崇(父鲧封于崇)、苡(母女嬉食薏苡生禹)、姒(大禹本姓)、虹(尧初禹封于虹)。二是夏朝用国为姓13个,有夏后、有扈、有男、斟寻、彤城、褒、费、杞、曾、辛、冥、斟、戈等姓氏。 2010-08-28 09:11:08 补充: 三是夏后氏衍生的姓氏13个,有观、窦、毒、纶、东楼、楼、偻、杞、夏、把、夏侯、娄、侯等姓氏。四是由大禹葬地会稽衍生的姓氏30个,有会稽、稽、嵇、越、植、坦、戒州、诸、诸稽、余、乌、余不、乌余、欧阳、欧、区、欧羊、欧候、闽、沤、瓯、摇、讴、驺、多、杭、疆、灵姑、梅、畴等姓氏。五是其他衍生的姓氏29个。有扈、户、男、斟戈、灌、彤城、彤、币、弗、莘、弋、成功、功、弓、雍丘、司空、题、禹、雨、鲍、寝、计、沛、郁厘、泊、阳、庐、寻、似等姓氏

夏朝是否存在都还有争议,夏朝末代的桀也不知道尸骨在哪里?更何况禹?一些学者认为禹是上古传说的人物(还有人说他是一条虫),哪里会有什么DNA可以验?

我在网路上有看到说曹操的DNA跟大禹的吻合 这百分之百是虎烂的 第一个 那个曹操墓是否为真 还有争议 第二 没有大禹墓 何来DNA 第三 网路上的消息 当笑话看就好 不要太认真

1、河北侯氏一支:天廷云久书

2、河北南宫:成赐云香庆瑞……

3、湖南湘潭衡州:太守裔建业盛冈林文武多俊杰历朝列晋绅忠恕泽洪广贻廉德懋光英华辉上国贤达显荣昌肇唐勋烈继绍宋典型彰培植锤名士修齐兆福祥

4、湖南岳阳:士业奇仁玉文华焕楚邦家声芳大振国泽庆平章克象昭民德承荣献俊良光先启佑永万代锡蕃昌

5、湖南张家界:宗德启万世

6、湖南会泽:开堂世明金

7、山东乐陵杨安镇:玉长殿德廷飞

8、山东菏泽:天朴文继广存凯  

扩展资料:

侯氏人口分布:

明朝时期,侯姓大约有2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七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侯姓人口增长为负值,净减少了8万。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侯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了惨重的损失。陕西为侯姓第一大省,约占侯姓总人口的176%。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西、浙江,这三省侯姓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南、甘肃、江苏、河北,这五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3%。宋元明600余年,侯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部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北部秦晋豫鲁、东南江浙两大块侯姓人口聚集地区。

-侯氏

赐姓亦是姓氏的一个重要来源。帝王将某个新的或现成的姓氏赐给某个族群作为它的成员的姓氏,就是赐姓。

赐姓制度可以秦代为界分为前后两种类型。秦代是中国姓氏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秦代之前姓是姓,氏是氏,两者泾渭分明,秦代之后姓、氏合一,姓与氏已无区别,源自先秦时代的氏已被等同地视为姓。

我们在前文曾指出,姓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是随人类社会的进化而历史地形成的,姓是氏族成员内部约成俗定的产物,并不是由氏族之外的某个人物赐予或恩惠的,它是氏族血缘同一性的标志。既然姓是氏族血缘这种"自然关系"的标志,因此,就不存在所谓"赐姓",姓是无待于赐予的,而是一个氏族"与生俱来"的。

但史籍中却多有关于"赐姓"的标志。如《尚书•禹贡》说:"锡(赐)土姓。"《左传•隐公八年》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昭公八年》说周王使帝舜的后代胡公主祀帝舜,并赐之姓曰陈。《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帝舜赐予为之驯龙的飂叔安之子姓董,氏豢龙,《国语•周语下》说帝虞"命姓授氏"之事,赐禹姓"姒",氏曰"有夏",赐四岳姓"姜",氏曰"有吕",《国语•楚语下》说:"民之彻百官,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如果说从来不存在什么"赐姓"制度,古人的这些说法莫非全是空话了吗?

对上述记载应具体分析。细绎诸段文字,叮知其中所谈包括"赐性"和"命氏"两种情况。《尚书•禹贡》的"锡土姓"、《左传•隐公八年》的"因生以赐姓"、《国语•周语》的"命姓"及赐禹姓姒、赐四岳姓姜是"赐姓",但姓非由赐而得,禹之姓姒、四岳之姓姜并非由赐而得,而是源于图腾,姒、姜诸姓与图腾之间的渊源关系前文已述。但"赐氏"或"命氏"制度却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左传•隐公八年》的"胙之土命之氏",《昭公八年》的周土封虞舜后代胡公于陈地并赐之姓曰陈氏,《昭公二十九年》之舜赐为之驯龙的飂叔安之子姓曰"董"、氏回"豢龙",《国语•周语》之舜命禹氏曰"有夏"、命四岳氏曰"有吕",《周语》之"彻其官者,物赐之姓,以监其官"等,都不是赐姓,而是赐氏,姓不可赐。而氏却可赐。我们在上文曾经说过,只有贵族才有氏,氏是权力、地位等的象征,因此上述所列举的命氏事件均与赋予土地、官职、权力等活动同时进行,《左传》所谓"胙之土命之氏"、周封胡公于陈地而赐之姓曰陈、舜命禹氏曰有夏、四岳曰有吕(夏、吕均为地名或国名),都是因封地而赐氏,而舜赐驯龙的飂叔安之子姓曰"董"、氏曰"豢龙",《周语》所谓"物赐其姓,以监其官"等则是因任命官职赋予权力而赐氏。《左传》说舜赐飂叔安之子姓曰"董"、氏曰"豢龙",实际上,"董"亦当为氏,而非姓,因为"董"原本有董理、料理、管理之义,现代汉语中的"董事会"、"董理"等词取"董"字的这个意思,而"豢"也无非是"管理、料理"之义,因此,此族以"董"为姓当源于其以"豢龙"为氏,或许董氏是豢龙氏的一个支族。

综上所述,先秦之所谓"赐姓",实际上是指"赐氏",或者说,先秦只有赐氏而天赐姓,赐氏是在一个新的族群从其母体族群分化出来之时,由官方赋予它一个正式的与其地位、财富、权力相当的名号,因此,赐氏活动总是伴随着新的"氏族"的形成,伴随着这个新形成的族群对权力、财富的占有。赐氏是一种具有实际的政治、经济后果的行为。

秦代之后,由于封建制为郡县制所代替,经济、政治权力由天子一人所独揽,已不再存在受天子册封、拥有独立的政治、权力的诸侯国(汉代曾一度出现封建制的反动,但很快就被荡除,封建制在秦代之后只是昙花一现),权力不再是靠世家大族独断专行,而是由国家官僚行政系统实施,也就是说,权力与家族分离了,因此,原本作为权力之象征的氏到这时已丧失了意义,它除了仅仅作为家族血统的标志之外,已不具备象征权力的作用了,也就是说,氏蜕变成了姓,或者说,姓氏不分、姓氏合一了。秦代之后,仍常有皇帝赐姓的事情发生,但这时的赐姓已大大不同于先秦的赐氏,赐姓不像赐氏那样伴随着土地、权力等的赋予,而仅仅是赐予一个家族某个名号,即准许它用某个字为姓而已。因此,秦代以后的赋姓主要是具有一种象征的、荣誉的意义,而不再具有如先秦赐氏那样的实际价值了,只是一种精神鼓励,而非物质奖赏。

秦代之后赋姓与先秦赐氏的另一个区别是,先秦赐氏导致一个前所未有的氏号的产生,如舜赐其驯龙之官为豢龙氏,就标志着豢龙氏族和豢龙氏号的产生;而秦代以后的赋姓则只是将一个现成的姓赋予一个人及其后代,而这个人原来亦有姓,例如,天子可能把他的姓赐予他的亲信,特准后者随他的姓。由此可见,秦代之后的赋姓并不导致新的姓氏的产生,而只是导致某些家族姓氏的改变而已。

秦代之后的赋姓活动最常见的是皇帝将自家的姓赏赐给臣下,作为对后者的奖赏,而臣子能随皇帝的姓,虽不得不抛弃祖先的姓氏,有改宗忘本之嫌,但与皇族攀上本家,却仍是光宗耀祖、造福后人的幸事。

秦末楚、汉之争时,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有一个齐人娄敬,此人能言善辩。刘邦取得江山之后,商议建都大事,由于刘邦手下都是东方人,众人皆议提建都洛阳,只有娄敬力排众议,说服刘邦建都长安,以得天下形势之要,从而奠定了汉家数百年基业。刘邦建都长安后,心中高兴,于是特许娄敬姓刘,改名刘敬。

唐代皇族姓李,唐开国后,许多追随李氏家族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开国元勋也得以赐姓李氏。如燕郡王罗艺、吴王杜伏威、曹国公徐世(责力),以及邴元紘、胡大恩、祁子和、董忠臣等,均因赐姓而改姓李氏,于是,这几支的罗、吴、杜、曹诸姓从此之后就改姓李了。

又如天宝年间的功臣安重璋,因安禄山反叛,遂上书玄宗说"耻与逆臣同姓",玄宗嘉其忠心和气节,特批其"徙籍京兆,举族以李为氏"。安重璋家族因此得以改姓为李,可谓"弃暗(安)投明"。

盛唐之世,中外文化交流盛极一时,不乏异族人仰慕中华文明大唐繁华,一心归顺唐王朝,由于其异族色彩的姓氏与汉族姓氏格格不入,他们往往改为汉姓,而唐天子也大开方便之门,为一些投诚归顺的异族首领等赐姓李氏。如唐太宗时,鲜卑拓拔赤辟率部归唐,太宗赐姓李氏;太宗时还以契丹首领库克为松漠都督府都督,并赐姓李氏;唐玄宗时,沙陀族首领朱邪赤心归唐,玄宗亦赐其姓为李氏。现在李姓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姓之一,或许与唐代许多异姓改为李姓不无关系。

宋代皇帝在赐姓方面也十分慷慨。宋神宗时,西藩木征率河、洮二州投靠宋朝,神宗赐其本人及其诸弟皆姓赵,并分别赐名为思忠、继忠、济忠、绍忠、醇忠、存忠等,可见其赐姓不过是为了获得被赐姓者的忠心。另外,西羌的降赞归附宋朝,宋王朝亦赐姓赵氏,后来建立西夏国的赵元是即是其后人,西夏的历代皇帝均以赵为姓。

明代皇帝姓朱,他们也把朱姓作为"无形资产"到处"收买人心",如蒙古人就一度得赐朱姓。皇姓确实具有很好的"品牌效应",但也不能滥用,否则会贬值,因为物以稀为贵,如果普天下人都姓了皇姓,则皇姓也就不足为贵了,因此,历代皇帝还常拿别的姓氏赏赐给臣民,而并不总把皇姓随便予人。如汉代的扶嘉,原不姓扶,汉祖刘邦为嘉奖他扶翼汉室的功劳,因赐姓扶氏。西汉名将李陵的后裔后来归顺魏朝,因是在丙殿被魏帝召见的,故赐姓曰丙。历事唐朝五代皇帝的员半山之祖,本来姓刘,自梁人魏,由于其德操颇像战国时的伍员,遂赐姓为员,其后人即以员为姓。唐时回鹘国的宰相原叫爱邪勿,唐朝皇帝赐其姓为爱,名弘顺。后唐时契丹耶律阿保的长子耶律突欲投靠后唐,唐明宗赐姓东丹,后来又赐姓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郑和,本不姓郑,而姓马,是阿拉伯血统的元代功臣赡思丁的后裔,郑和是被明军掳入皇宫作太监之后才赐姓为郑的。蒙古人脱欢之父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其姓为薛,脱欢后来嗣父为官,得赐名为斌,薛斌之子在其父死后又得明成祖朱棣赐名为绶。蒙古人都帖木儿,于永乐年间率部归降,明成祖赐其姓为吴,赐名允诚。蒙古王子也于永乐年间归降,明成祖赐其姓为金,赐名为忠。

由于赐姓,导致不少家族的姓氏发生改变,使后人的姓不同于先人的姓,这是在根据姓氏寻根问祖时必须注意的,因为现在同姓李氏的人在唐代之前可能并非都姓李,他们在一千多年之前并非本家,有的还可能源于西域少数民族血统。总之,赐姓、改姓的现象提示我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姓氏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或异姓交融,或同姓分化,姓氏的历史并非如人们通常所相信的那样是一脉相传的历史,人们在与同姓的陌生人初次相见时,常情不自禁地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事情或并不尽然。

(来源:姓氏名号面面观)

大理段氏还好解释,禹氏是全国姓的,我帮你搜了下。

禹姓的形成及其历史研究,是全国禹姓人都极为关注的一件大事,因为它涉及到自己祖先的由来和家族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等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使得这一研究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历史上中国的“宇文”和“禹”两姓人之间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从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唐、宋以前是大量宇文族人占据宇姓历史时空,明朝初年开始,宇姓族人一度从历史中消失,继而出现大量禹姓族人,因此本人在国内首次提出禹姓来自于宇文复姓之说。因为从今天我国南方地区(长江流域)的禹姓人均称自己的祖先郡籍为“陇西”一事上看,南方地区(长江流域)的禹姓人均为古代陇西鲜卑宇文复姓人的后裔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关于这部分人的由来问题,除了此前笔者提出《宋史》记载:南宋时四川地区有部分宇文族人沿长江东下移居中南和江南地区这一论奌外,近来笔者又从史书中查找到一些可以引起重视的历史资料。

据《唐书·列传》记载:唐代的“宇文融”为京兆(今西安)万年人,隋朝时平昌公宇文弞之裔孙。其祖父宇文节,唐贞观中官为尚书右丞。永徽初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并代替于志宁为侍中。后因受房遗爱事件牵连而被贬流放到桂州(今广西桂林),并死在那里。

据《唐书》记载:宇文融才华出众,长于吏治。开元初调任富平(今陕西富平)主簿。当时“天下户版刓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遥赋,豪弱相并,州县莫能制”。宇文融以监察御使之职上书要求清查全国户籍,收匿户所欠田粮佐国用,升为“覆田劝农使”,继又升兵部员外郎,兼侍御使。后因中书令张说(悦)忌贤妒能,多方作难,常在玄宗面前诽谤宇文融,玄宗由是贬宇文融为魏州刺史。时值河北大水,即诏宇文融为宣抚使,继兼检校汴州刺史、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并说:“使吾执政得数月久,天下定矣!”后与节度朔方的信安王祎不和,用侍御使李宙奏劾王祎,王祎勾结玉贞公主和高力士,遂罢宇文融为汝州刺史。自此钱谷不备,国库空虚,唐玄宗因此责备众奸臣说:“你们老在朕面前说宇文融的坏话,现在我把他加罪远任它乡,可现在国用不足,该怎么办?”众奸臣无一人能对答。宇文融后又遭给事中冯绍烈的加害,被流放到崖州(今海南省北海市)。宇文融被流放途经广州时,又遭都督耿仁忠加害,说他在广州“迁延不行”,宇文融只得含愤前往崖州,不久便死于崖州。

宇文融被贬流放崖州一事,他一直都没有告诉家人。宇文融的妻子和宇文审等两个儿子得知宇文融含冤流放崖州后,两个儿子掺扶着母亲从京城长安“徒步号泣省父,使者燐之,以车共载达于崖州”。从此宇文融的两个儿子便定居崖州。后来宇文审发备读书,“擢进士第,累迁大理评事。以夏(江夏)、楚(两湖地区)大小无制”,宇文审因是“始创杖架,以高庳度杖长短;又铸铜为规,齐其巨细”。后来奸臣杨国忠篡政,“杀岭南流人,以中使傅口敇行刑,畏议者忌其酷,乃以(宇文)审为‘岭南监决处置使’,活者甚众”。宇文审后来还任过永州(隋开皇九年置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和和州(北齐时置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两州刺史。

以上的研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宇文融的祖父宇文节被贬流放死于桂州(今广西桂林)后,因被贬而死的人其尸体是不能回葬原籍的,只能葬在桂林,宇文融的父辈必定会有人在此守墓而留居桂林。而桂林与湖南邵阳地区很近,因此说今天邵阳地区的禹姓人与宇文节子孙有无直接关系,很值得重视和研究。其二、宇文融的两个儿子都落籍崖州,其中宇文审又任过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刺史,宇文审晚年是否利用他的政绩和亲民关系而迁居零陵?而零陵距离邵阳更近。因此本人认为今天广西和湖南两地的禹姓人,他们的祖先来自于哪里,应该从上面的研究和所提供的史料中得到一些提示和启发。

据网上公布的《陇西堂禹氏族谱》记载:今天江苏兴化的禹姓人,是元朝末年从江苏苏州阊门外禹家巷迁去兴化东乡(戴窑北侧两公里一带)的。据《元史》记载:成都人宇文公谅和父宇文挺祖,他们顺长江东下迁居到了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成为元代有名的“嘉兴富民”。宇文公谅于元朝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考取进士,后任徽州路同知务源州事,改同知余姚州事、国子助教,继而又调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改佥领南廉访司事。吴兴与嘉兴和苏州三地都很近,今天江苏兴化的禹姓人为宇文公谅的后人是不应存有异议的。

关于网上公布的“南北朝时常州刺使(知州)禹万诚”一事。“常州”是隋朝开皇九年才新设置的州名,不是“南北朝时”。唐、宋两代仍置常州。关于禹万诚任常州知州的事,正史中没有记载。最近族人木头车从《南唐书》中查找到禹万诚是北宋初年人。据《新五代史》记载,南唐李氏政权共计传承三位国君。其开国君主李昪,字正伦,徐州人。其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所终。李昪从小便成为孤儿,流落到濠、泗一带,后被吴国大臣徐温收为养子,名徐知诰。后来李昪执掌吴国大权,“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建)宴宾亭以待四方(来归)之士…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录)用之。”当时北方人韩熙载就是后唐明宗时南下投奔李昪的。李昪建立南唐政权后,自称其为“唐玄宗第六子永王璘之裔,认永王璘为远祖,因此还姓为李氏,建国号为‘大唐’” ,其目的是要恢复大唐江山,史家称其为“后唐”。由是不难看出:后唐李氏政权招留和任用的四方来归之士,多为唐朝遗臣或其名门贵族子孙。 因此从禹万诚任南唐李氏政权常州知州一事来看,禹万诚不可能是江南人,他的出身应与唐王朝的名门显贵有关,从外来的可能性大些。后唐政权灭亡后,在那个动荡年代,禹万诚是走是留尚是未知数,并且他的郡籍在何处,都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如果我们在研究禹姓人祖先来历一事上舍近求远,放着身边的宇文祖先不认,而把禹万诚认作是今天江、浙或湖南禹姓人的祖先,是不客观的。因为从我的公布材料中,江苏、广东、广西在唐、宋、元三代都有宇文族人分布在这些地方,他们的子孙到哪里去了?我们在研究禹姓历史时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关于禹万诚的祖先、族别及姓氏由来,本人在《论中华禹姓的由来》一文中已有所研究和论述)。

关于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禹姓人,《金史·列传》记载有:禹显,雁门(今山西代县)人。贞祐初(公元1213年)隶属上党公张开帐下。累以战功授义胜军节度使、兼泌州招抚副使。元光中(公元1223年)升元帅右都监。卒年四十一岁。

而据《隋书·列传》记载:宇文庆,字神庆,隋代河南洛阳人。其祖宇文金殿,北魏征南大将军,历仕五州刺史,封安吉侯。宇文庆之父宇文显,任夏州刺史。宇文庆在隋代居官显赫,历任大将军,封汝南郡公,食邑一千六百户。后又因功勋进升为上大将军,令督丞相军事。寻加柱国。开皇初拜左武卫将军、上柱国。

又据《隋书·列传》记载:宇文弥,字公辅,隋代河南洛阳人。其先与北周宇文泰同宗。其祖父宇文觐,北魏时任钜鹿太守。父宇文珍,北周时任宕州刺史。宇文弥历职显要,以才能著称,任过隋王朝的尚书右丞、刑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后因不满隋炀帝腐败,被奸人加害致死,时年六十二岁。身前著有《辞》、《赋》二十余万言。又有《尚书》和《孝经》注流传于世。宇文弥有二子,宇文俭和宇文瑗。

又据《隋书·列传》记载:隋代建筑大师宇文恺,杞国公宇文忻之弟,溯方(朔方,在今内蒙古西部边境的杭锦旗一带)人,后迁居京兆……

又隋代有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任隋朝右卫大将军,后迁居长安。二子: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

本文于此引述以上隋代北方地区的几位宇文族人,目的是要告诉人们,早在金代“禹显”这一姓名出现之前,北方地区已经广泛分布着鲜卑宇文复姓族人,他们多为北魏和北周时被派往北部地区任职或镇守边关的。禹显的郡籍雁门(即:雁门关,其地在今山西代县)位于洛阳和呼和浩特的宇文族人分布区域之间,禹显出自宇文族人的迹象已很明显。因为隋、唐两代时,史家常将北方地区的宇文族人的郡籍分别记载得很清楚,但是到了金代禹显这一人名出现时,由于年代距离隋、唐时期已远,著书者已经搞不清禹显的祖先出自何处了,因此对禹显的先人未作追溯和记述。因此本人认为:今天北方和西北地区的禹姓人,不要只认禹显为祖先,应把思维和注意力放到鲜卑宇文复姓族人上来(关于禹显的姓氏由来,本人在《论中华禹姓的由来》一文中已有所论述)。

关于禹姓发展历史,自从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胡姓(复姓)”开始,由于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改姓后的禹姓族人就开始回避其祖先出自宇文氏族人的事。直至今日,这种思维和意识仍然扭转不过来,可见朱元璋所制造的这一历史冤案,其余害是何等之深!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

夏禹 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启 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太康 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 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相 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 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杼 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槐 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芒 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泄 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 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扃 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廑 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 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皋 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发 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 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有人说大禹姓夏,是吗?

解析: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后裔不足2000人。据史料考证,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华夏民族杰出的圣祖。

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告成后,在江南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大禹去逝后,葬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

大禹,姓姒,号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

《绍兴市志》总编研究员任桂全:当时大禹的五世孙,少康的时候,他考虑到祭禹的事情,所以封他的庶子无馀到绍兴来定居。因为大禹姓姒,那么他的子孙,姒姓就在绍兴定居下来了,主要是守陵。按照《姒氏世谱》记载,从大禹到现在,世代相传已经140多世了。

清光绪元年所修《祀禹录》中的大禹家谱,记载了从大禹开始,到禹的141世后裔期间姒姓在浙江绍兴会稽山数千年的繁衍过程。如今,在绍兴市,姒姓后裔大约有150户人家,400多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姒姓后裔,主要聚居在大禹陵附近禹陵乡的禹陵村。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从大禹到现在已经四千多年了,传到我这一辈已是142代了。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辈分是145代。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据说,现在全国姓姒的,总数不过2000人,而这2000多人,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台湾也有姒姓的子孙。

姒姓的子孙,在中国历史上也出过不少名人。据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夫谭、允常和句践,他们都是大禹的子孙。越王句践是大禹的第44世孙。大禹则是姒姓中最杰出的历史人物。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华夏民族开国之祖。他的治水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民造福的精神,向来受到老百姓的敬重,特别是我们绍兴老百姓的敬重。因为大禹死后,他葬在会稽山下,现在这里有大禹陵、禹庙、禹祠。历代都纪念大禹。

大禹陵位于绍兴市城东南6公里处的会稽山。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自禹葬会稽之后,祭禹活动已持续了四千多年。祭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自古以来的重要祭典。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这几年,我们绍兴从1995年开始恢复公祭大禹。包括台湾的夏氏,河南的禹氏。全国各地大禹的子孙都前来这里。因为大禹的子孙当时封在全国各地,那么便以国为姓,子孙的姓氏据我知道就有23个。其中有夏氏、禹氏、费氏、辛氏、杞氏等等。那么,姒姓是大禹的嫡传子孙。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国家现在是每年4月20日祭禹。祭禹的时候,分布在台湾的姒姓亲人也赶来,其它地方的人也来,在祭禹的时候,这里是非常热闹。

近几年来,分布在海内外的大禹后代们,纷纷前来绍兴公祭大禹。台湾夏氏宗亲会和台北绍兴同乡联谊会,他们年年组团来绍兴寻根祭祖。

台湾夏氏宗亲会大禹后裔:我们是姓姒,他是姒氏的143代。他是我的孙子,每年我们都来,我们老家就在禹陵门口那边。原来我们是守墓子孙。大禹是我们的老祖宗,他真是很伟大。

台湾夏氏宗亲会台胞:因为我是姓夏,也可以说,夏禹是我们夏氏的始祖,所以,我每年基本上都要参加。

台湾夏氏宗亲会台胞:在台湾50年,我们下面的第一代、第二代对祖先,说良心话,都已经没什么印象,比较淡忘了。回来参加大典,告诉小孩子,我们回家去参加我们夏氏祖先祭大禹,大禹在历史上又非常有名,那我们夏氏觉得非常荣幸,回来让小孩子也了解一下祖先的一些光辉历史,让他们也回忆一下祖先有什么事迹,让他们了解一下祖先。

提示:

姒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大禹。

历史上姒姓人物有:大禹、夫谭、允常和句践等。

明清时期,姒氏后裔从浙江陆续迁到台湾定居。

问大禹的后代是姓甚么或是甚么人?15点

更新1: 我最主要的问题是 为什么我的家谱(我姓欧阳)为什么最上面会有大禹?接着就是他儿子启然后到桀然后一直下去,这是为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