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有儿子吗
《宋史包拯传》和《宋史演义》中均记载说,包公有一子名包繶,娶妻崔氏。曾任潭州通判,不幸壮年去世,没有留下孩子。崔氏甘心守节,不再改嫁。包公一直到59岁身边都没有一个子女,但是这一年,有一个包公的媵妾离开了包府。《包拯传》中,有“拯尝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抚其母,使谨视之。繶死后,取媵子归,命曰綖”的记载。包公于64岁去世后,包繶则由崔氏抚养长大。这应该是长嫂如母故事的原形。只是包公是指包綖,长嫂是指崔氏了。崔氏后来受到朝廷的表彰,宋史中还立有《崔节妇传》,说明她的事迹当时就很有影响。因为古时“公”是对人的尊称,包拯在当时就被尊称为包公。包公的儿子包綖,在当时也应被人称为包公。久而久之这个长嫂如母的故事被人嫁接到包拯的身上,这个故事也就随着包公的威名传扬开来了。包公的父亲包仪,做过福建惠安县的知县,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是一个官阶不高的闲散官员。包公也就出身在小官僚家庭,和普通人没有多大的差别。至于包公身世的传说,不过是封建时代所谓“天降大任于此人”思想的一个具体反映,是人民为了衬托他的形象和作为而已。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对于正直清廉、大公无私的包拯,我们耳熟能详。他是古代清官的楷模,其廉洁奉公的精神历久弥新。哪怕是现代社会,“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的口号也时时刻刻在人耳边敲着警钟,提醒人不能行差踏错一步。
包拯早已故去,虽说其精神永留存,可像追寻孔庙一般,人们对于包拯总有种朝圣的心理。包公祠堂何在?其后人又在哪里?
“不打工”的“包青天”第35代后人
包拯故去于1062年,至今已经接近一千年。从相关资料中可以查到,当年包拯共有过两子两女。经千年传承,如今包拯已有十余万的后人。他们遵守着祖先教诲,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可其第35代后人包先良,却二十几年如一日地留在家中看门,不肯出外谋取生计,看似有些“不上进”,实则背后有着发人深省的故事。
包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是供奉包拯及其后人的家族祠堂。由于至今已经近千年,包氏宗祠曾历经数次整修。清朝光绪年间,包氏宗祠再次重修,距今也已有上百年。久历风雨,它显得破败不堪。1993年,包氏宗祠破败的顶部塌掉,只余几堵墙,甚至还有村民在里面养牛。
这一年,包先良曾因生计所迫,到外打工,可妻子一个电话将他喊了回来。身为包家后人,宗祠却如此破败,这让他们很不是滋味。包先良结束短暂的打工生涯,和其妻子一起努力,并于次年筹得捐款开始重修包氏宗祠,将其修整为如今的模样。
此后,夫妇二人为了方便守候这个祠堂,再也没有外出打过工,他们在村里一个乡镇企业担任清洁工,收入微薄,可甘之如饴,只因这项工作能够保证他们及时为前来拜谒包拯的游客做义务讲解。
子子孙孙,永不朝南
包先良夫妇二人情愿忍受清贫的生活,也要守护包氏宗祠。包先良曾说过,身为包氏后人,他为有包拯这位祖先而骄傲,有义务将包拯廉洁奉公、不畏权贵的精神一直宣扬下去。只因包公精神在什么时代都是人们最渴望的,在什么时代都有着生命力。
安徽合肥包氏宗祠距离包拯出生地小李蛮村只有两公里,处于群山环抱中。包氏宗祠与一般宗祠不同,大门不朝南而朝北。当年宋朝权贵向皇帝进谗言污蔑包拯所怀不轨,包拯为剖白自己的忠心,特将家族祠堂大门朝北。“子子孙孙,永不朝南。”
包氏宗祠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虽几经翻修,其所承载的包拯精神历经千年而不朽,也吸引着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拜谒缅怀。包先良夫妇每日来到包氏宗祠里,打开门窗让阳光普照进来,为祠堂做义务洒扫工作,还为花木浇水……每当有游客前来,夫妇二人便将包拯的故事和当年历史讲解给他们听,还会给他们指认附近有关包拯的传说遗迹。
心甘情愿戴上紧箍咒
包氏宗祠内陈列有《包氏宗谱》及包拯画像,还时有包家后人过来翻阅族谱,认祖归宗。有关于包氏宗谱,还有一件轶闻。上世纪八十年代,包玉刚为“世界八大船王”之一。1964年,包玉刚偶然参观了江南最古老的藏书楼,查阅了其珍藏多年的线装古本《包氏家谱》。顺着包氏绵延脉络一直查下去,他意外得知自己便是包拯的29代嫡孙,当即高兴得热泪盈眶,为有包拯这样的祖先而骄傲。
不过,包玉刚是包家后人中鲜少从商的人之一。包拯曾留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一生清正廉洁,恪守律己,哪怕亡故后,也严格要求子孙后代,绝不可做出有损社稷百姓之事。
古代,逐出家族和死后不入族地是极其严厉的惩罚,尽管包拯已去,后人却一直严格恪守家训,心甘情愿地主动戴上这个紧箍咒。包先良道,因着世人“无商不奸,无官不贪”的死板印象,恪守家训的包氏后人鲜少有踏足商界政界的。虽然自己只是一个乡下普通人,可他也不会忘记祖宗家训,一直将包拯的教诲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纵不为家族增光,也绝不会抹黑辱没了先人。
包先良只是包拯的一个普通后人,却耗费精力和财力,二十几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包氏宗祠,将包公精神传承给游客,希望包拯廉洁公正、不畏权贵的精神能一直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他的行为守护着先祖,也守护着世人,守护着人们一直呼唤的,世间最清廉的一缕魂。
断阳,夜断阴
在中国古代特有的官场模式下,平头百姓们像渴望着青天白日一般呼唤像包拯一样铁面无私的父母官。在封建社会的人治重压下,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他们更多地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贤臣清官身上。纵然包拯已经故去,可人们却一直希望,有官员能传承他的衣钵,为民请命。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流传着各种关于包拯的传说和文学作品。
《龙图公案》是记载包拯审案断狱故事的小说,小说里的包拯有着大公无私、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甚至被塑造成了神仙下凡,天庭地府都对包拯有求必应。包拯日断阳夜断阴,被丰富和理想化,体现了民众反腐倡廉,呼唤司法公正的期盼。
哪怕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清廉无私、行事高效的官员队伍也是我们殷殷呼唤的。包拯到端州任职,破除“端州砚”惯例,直至离任也没有一块当地砚台的事在现代社会也有着映照。“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正是包拯清官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斯人已逝去千年,包氏宗祠亦几经修缮,可包拯的精神却被其后人一代代守护下来,人们呼唤清廉的声音从未停止,与贪腐作斗争的行为也从未断绝。而今包先良老人已近八十高龄,守护包氏宗祠和包拯精神的任务最终还是要靠大众共同完成。包氏家训也不该只是包拯对其后人的谆谆教诲,更应成为世人,尤其是官员队伍自愿戴在顶上的金箍。
包拯的后代在合肥市大包村有位包拯的后人叫包先良,据说他是包拯三十五代后人。
一、为国为民的包拯。
包拯只是个穷人的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考取的功名,最后进入仕途。但因为双亲年老,包拯为尽孝心就辞去官职,待父母双双去世后,包拯才继续做官。北宋官场是极其腐败的,官员贪污更是家常便饭,但包拯做官期间从未拿过公家一分钱财,也未拿过公家一点东西。并且在地方为官的时候,也是体察民意,以百姓生活为主,深受百姓爱戴。
包拯还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其原因就是包拯改了一个制度,在宋朝时审案双方是不能见面的,只能让官差进行传告,包拯发现这极其的不方便,就改为双方可以在公堂之上当面对持。这让百姓得以申冤,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包拯不仅为百姓操碎了心,还为国家操碎了心。包拯因此还得罪不少人。
二、包拯得罪无数人只是为了国家好,包拯至今都还有后人。
在范仲淹革新时,包拯曾反对他,而且是大力的反对他。他认为想要改变宋朝的冗官问题,并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当时包拯就被认为是守旧派的人。之后范仲淹革新失败,包拯又建议留下革新时期的一些政策。在包拯看来只要对国家有利的,他都是在赞同的,他并未站在哪一方。
包拯也因此在朝中并没有多少好友,只有两三个。那些贵族,宰辅都不愿意与他为伍。包拯有两个儿子,两个女人,其中大儿子比他早去世,老年才得了第二个儿子包绶,包绶后来在潭州做通判。据说现在在合肥市大包村就有包拯的后人,这个人叫包先良,他是守护着包拯祠堂,也是包拯三十五代后人。从他口中得知,包拯后人实质上已经有成千上万了,职业都有不同,但都不会为官。
但包公的两位长兄包莹,二兄包颖都未满成年就夭折了;则包公还是成了家里的独生子,
包公很早就成婚了。并娶了多房小妾,早早就生下了儿子包。
那时候的包公仕途顺风顺水。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春风得意!豪情万丈;抬头看春山多妩媚。回头想春山看我当如是;
毫无疑问包公说这话时他是觉得自己会儿孙满堂的!谁不听话;就赶谁出家门,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不稀罕。
想象是可以这样想象。现实却很残酷;
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包公都没有再生育下一男半女。
尴尬啊!
哪料,命运之神仿佛和他开玩笑!处在人生盛年的包竟然患病去世了!
已经进入人生晚年的包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绝后肯定心死如灰
《宋史包拯传》记录有一段小故事读之可让人充分感受到包公的悲凉。
话说包公晋升为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心忧天下,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是没有儿子东宫悬虚;没立有皇太子。包公为“国本”计;劝宋仁宗册立皇太子!说;“没册立皇太子!人心不安。陛下为什么不早作决定呢?”
立储是皇家最敏感的话题,岳飞向赵构语及立储;立刻招致猜疑;解缙说了一句“圣上有好孙儿”,朱棣杀心顿现
宋仁宗纵是千古罕有的仁君;也怵然起警;严肃地责问包公!“你想册立谁为皇太子?”
这话的大致意思是我建议册立皇太子只是为宗庙万世着想,陛不要怀疑我有什么不良企图!我已年近七十;一条腿都迈入了棺材!又没有儿子还能有什么不良企图呢?
包公为快速消除宋仁宗对自己的猜忌故意称自己已年近七十。其实他出生于公元999年,死于1062年享年只有63岁而已。
不管如何,他说这话时!必定年过六十了!而且是膝下无子;否则!就犯了欺君大罪了。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那么包公应该是有后代的。
比如;安徽舒城的《包氏宗谱》和安徽桐城的《包氏宗谱》的记载都有!包世忠包令仪包拯包包绶
也就是说!都把包绶当成包的儿子来记了;其实人家是同父异母兄弟!
最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江西南城包坊村的包氏宗谱。其把春秋战国的申包胥西汉的包咸。隋朝的包恺。唐朝的包融宋朝的包拯!差不多是只要名字里有个“包”字的名人都拉进来了。感觉不怎么可信
最后补一件事
包公是合肥人,有民间传说。包公在临终前,特地吩咐仆人为自己做了21口同样的棺材分别由合肥当时的七座城门同时往外出殡,
则曹 前故意排七十二疑冢!为的是避免仇家报复;包公一生打击贪官污吏!仇敌也不少。则布下安葬有二十一口棺材的陵墓群;也是为了避免自己死后遭受到焚尸碎骨之灾,
1973年的春天,合肥二钢拟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兴集建石灰窑曾在《安徽日报》上登出了一个通知,要求包公后人限时迁走已有974年历史的包公墓群!逾期将按无主坟墓处理。
果然墓群里挖出一墓志上面赫然书有“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字样。
包公的陵墓被破坏成这样遗骨被敲碎一方面是国家保护不力,另一方面包公数量繁多的后代也有责任,
包拯包青天一代完人身后遭到这样惨祸!令人思之凄然;
包拯!字希文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从知县干起,历任知州监察御史;知谏院转运使,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多个职位;因为曾获得龙图阁直学士的贴职!常被人称为“包龙图”;从政期间,处事公平正直。为官清正廉明;敢于直言犯谏。善于查断案件。赢得了较高的威望。他的事迹被不断加工。逐渐在民间树起了“包公”的伟岸形象!成为中国历史上清官的杰出代表;
关于包拯的后人情况!主要记载于《宋史》《包拯墓志铭》等史料中。包拯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包,为正妻董氏所生!官至太常寺太祝;于仁宗皇五年(1053)年就去世了;次子名叫包!为包拯与正妻随嫁的侍婢(纳为妾)所生;
包拯的两个女儿和古代其他女子一样。没有留下名字;只知道他们都嫁给了普通官员。
在民间有包拯无后的传言,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宋史》中!在包拯去世前些年宋仁宗曾经询问包拯有无后人,想给包拯加恩封赏其后人可是包拯却告诉宋仁宗!自己无后。宋仁宗还发出慨叹说上天不公;像包拯这样的大臣为何绝后云云,
那么。包拯为何会在宋仁宗面前,说自己无后呢?
包拯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就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包,大约在包十七八岁的时候!包拯为儿子迎娶了崔家的一个女儿!
或许就是在这段时间宋仁宗询问包拯有无后人;包拯回答没有
事实上!小妾离家的时候已经怀孕。崔氏在得知了这一情况之后,也不敢告诉包拯;自己偷偷派人去照顾小妾母子;
等孩子出生之后。崔氏把孩子接到家中,取名为包
包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因为办案廉洁公正!不畏权贵!敢于为百姓申冤;在民间有包青天和包公的称号,
后来包公又娶了一个妻子董氏!董氏生下长子包!包娶了一个妻子崔氏!崔氏生下了长孙包文辅。
可能是两夫妻闹矛盾了吧!不过被打发回娘家的时候!孙氏这个时候已经怀有身孕!只是包公并不知情!还好儿媳崔氏知道孙氏怀有身孕。她偷偷的照顾着孙氏!还给孙氏送去了不少钱财
包公后代主要是从这一脉延续出去的。然后开枝散叶繁衍不息,
包公除开两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陕州硖石县主薄王向国子监主博文效。
在今天;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仍然居住着包公后裔一千多人(后代具体人数不详)!去年还报导过包公第35代传人包先清讲述家风家训的相关新闻
崔氏可是名门之后两家可以算得上是名门正对;但是天不遂人愿,两三年后包得病去世了!但是幸运的是死之前留下了一个遗腹子!生下儿子后;崔氏家人崔她改嫁但是崔氏不愿意;更为打击的是。没过五六年,这个孙子早夭倍受打击的包拯也希望儿媳改嫁但是崔氏不愿意;仍然要守寡;
到了包拯六十岁的时候。自己纳了一房小妾。自己和小妾同房了三五年后,竟然执意要把小妾赶走!然而这个时候小妾已经怀孕,只是包拯不知罢了;崔氏知道后。派人悄悄的去照顾这对母女。孩子出生后,崔氏把孩子接回家里;也是在那一年包拯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Δ包拯
包拯死之前,感觉自己后继有人!便留下遗言说!“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脏大中;不从吾志者非吾孙也。”
关于包公,有很多神话传说在流传!比如说,包公可以"日审阳;夜审阴";东岳大帝黄飞虎赏识包公的清明正直给包公封了一个地府冥王的位置让他在阴曹地府也可以断案;还有神话传说!说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和狄青两个人一个是文,一个是武文武二臣被天帝派到人间专门保大宋的江山社稷总之。包公是一个在民间被广泛喜爱!也被广泛演绎和神话的人物;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老百姓当然不希望他没有后代。所以会给他安排一个儿子说是包拯早年休掉的小妾在外面生的,但这个安排出的儿子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其是存在的,
上述诸谱部分在上海图书馆藏有,而其中族谱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文林包氏宗谱!也是影响较大的,文林包氏有明代残谱!在此基础上于清康熙丙辰(1676)始创修家谱,至公元2008年公七修。据民国三十七年(1948)六修谱称包拯后裔在靖康之变以后随驾南渡散处在江浙间而其中又以江右之南城浙之鄞县及江左之宣城。江阴最著!
青岛市
枣庄市
唐宋时期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明代属峄县!1960年撤销峄县设立县级枣庄市辖原峄城县行政区域,1961年升格为省辖市,
烟台市
烟台之名源于“兵事”。1398年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置了烽火台,遇警昼则生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以资戒备!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因市区内烟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烟台地区改建为地级烟台市,
潍坊市
旧称潍县。因境内潍河得名,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称潍坊市。
济宁市
秦置任城县;因地濒济水;五代时又设济州!初治巨野;但金时巨野一带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势高亢。遂迁之元时则取安宁意。更名为济宁府!后升为济宁路;明代,济宁路降为州;清初;改为直隶州。民国初年。改为济宁县。1946年设济宁市,1953年设济宁专区;1976年专区改称地区;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省辖地级市,
因泰山而得名,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以泰山郡腹地置泰安军。“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1985年3月。设地级泰安市,
威海市
以滨渤海之州而得名周显德三年(956年)置滨州1982年组建滨州市(县级)。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滨州市
德州之名源于安德县安德县之名源于德水;秦更黄河名为德水因德水流经县内;故以为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德州卫!1950年6月建立德州专区。1964年更名为德州地区。1994年12月改设地级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以临近沂河而得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沂州府!1913年撤沂州府设兰山县;1914年兰山县改称临沂县。1994年12月设地级临沂市,
引言
包青天的名字可谓是人人皆知,在那个年代的包青天被人们称赞秉公无私,清白的好官员,并且他清廉断案的故事一直都流传到我们现在,并且在小学和初中的课文中甚至还介绍了包青天。
现如今已经到了现代,仍然会在各个地方见到小有名气的各大历史名人的子孙后代,例如孔夫子的后代,以及刘备的后代等等。包玉刚在回家探亲的时候,无意之间发现了自己是包青天包拯的第29代嫡孙。得知自己的祖辈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立马拿出了自己的钱财捐款。
人生经历
包玉刚1918年出生在浙江宁波,我们对他最大的称号估计就是“船运大王”。包玉刚早年经过学习进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但是在1937年,也就是他19岁的时候就辍学了。后来来到中国银行进行工作,在那里做一个银行的小职员。1938年,他来到了上海的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并凭借着以前的经验,仅用了7年的时间,他就变成了衡阳银行的经理、重庆分行的经理,一直走到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的地位,而且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来到了香港,看到没有和平归国的香港,在那个地方和人开启了华人行,主要的内容就是进口贸易,为大陆运送紧缺的物资等等。1955年的时候,他开始经营印度和日本之间的煤炭贸易,并且开设了一家环球公司。在此之后不断发展壮大,1970年改名为环球航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创立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并且担任董事会主席。而且他所进行航运的区域已经蔓延到了全球五个大洲。
鼎盛时期
在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他的海上贸易一度到达了巅峰的时刻,而且在当时,他的财富可以占到香港财团的一席之地。1981年的时候,他的船只数量达到了巅峰的时刻,拥有了210艘运送货物的船只。
并且在当时国外的不少媒体都把他称作“海上的统治者”、“海上之王”,等称号,而且正在70年代的中期,英国女王授予包玉刚爵士的称号,日本也为他定做和颁发了勋章。而且在那个时候,包玉刚已经成为了华人的首富。
回家探亲意外惊喜
1984年10月,已经做到功成名就的包玉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浙江。就在他探亲的时候,他突然在自己的老家中看到了一本《包氏家谱》,经过了长时间的翻阅和核对,他发现自己竟然是包青天包拯的第29代嫡孙。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包玉刚心情也是十分的激动,无论是谁得到这样一个消息都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自己的祖辈是曾经举世闻名的官员。
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的包玉刚,经常的回到自己的家乡来居住,并且还积极地为当地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仅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公益性的活动,而且还自己出资为家乡修建了基础设施,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厚爱以及全国人民的敬仰。在1984年12月,包玉刚还捐赠了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筹建宁波大学。
包玉刚在当时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事业做得相当完美,而且他作为包青天包拯的后代,自然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地的的提高。包青天在那个时期就被人们称为一代清廉的官员,而且当时的包青天也没有办法了解到自己的后代也会和自己一样出名。
总结
包玉刚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并且他明白自己的钱来之不易,所以他从来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过度的奢侈生活,而且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严格的要求。就这样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也能够为了自己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捐出自己来之不易的钱财,我们应当为他称赞。而且他的孩子们也一直铭记着包玉刚勤俭节约的教诲,并且踏踏实实的做事情。
一直到了1991年的9月23日。包玉刚因病离开了人世,而他的离开惊动了一整个世界,因为开通世界交流经商航线的人逝去了。
参考资料:
包拯有儿子吗
本文2023-10-30 10:22: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