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村“拉帮套的”,是一种什么民俗现象?现在还存在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北方农村“拉帮套的”,是一种什么民俗现象?现在还存在吗?,第1张

在以前北方农村“拉帮套”这种事很多,大家多多少少都应该听说过一点。“拉帮套”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婚恋现象,三方各取所需,貌似非常“和谐”,然而时间一长,“后遗症”就会显现出来,轻则三方不欢而散,重则引发血案。

我先来解释下“拉帮套”,这种现象一般是一个家庭的男主人突发变故,失去了劳动能力。比方说突然瘫痪、上工时从高处掉下来摔坏了腿这种类似的情形。普通家庭没了劳动力,根本生活不下去,这时候只能被迫无奈找个“拉帮套”的壮年男人(一般都是找不到老婆的光棍),白天干活做工,晚上和女主睡在一起。名义上男主女主还是夫妻,只是晚上不睡在一起。

“拉帮套”现在似乎无法理解,但这种现象是当时 社会 的特有产物,男主人和女主人为了活下去又不想解散家庭只能找个拉帮套的,而拉帮套的人虽然白天要累死累活的干活来养活这一家人,到晚上却可以和女主人睡在一起。

“拉帮套”在前期一般都非常“和谐”,毕竟三方都是心甘情愿的。但是时间长了很容易出现问题。有的是男主人受不了别人的闲话心生屈辱,有的是女主和拉帮套的人日久生情,最后基本都以悲剧告终。

所谓的“拉帮套”不是民俗,而是一种婚姻家庭的特殊情况。现在的90后、00后,甚至80后对“拉帮套”这个词都不是太理解,今天就来说道说道。“拉帮套”原意是,比如3匹马拉1台车很吃力,就再拴上1匹马来拉这台车,就很轻松了。在民间则是隐指在一个正常家庭里,增加一个外来的男人,多以男人的朋友身份加入的,并与男主人“兄弟”相称,一般称女主人为“嫂子”,并且在这个家庭中承担主要劳动力角色,至于和女主人存不存在暧昧关系,只有当事人才晓得,不过在在村中人们的街头巷议里,就很难说得清了。

记得在七、八岁的时候,村里有刘姓人家,男主人40多岁,腿脚不好,不能干重活,有一天村里来个也是40左右单身男人,说是刘某的一个远房亲戚,没地方落脚,就在刘某家安顿了下来,这一住就是十几年,期间发生什么故事就不得而知了。后来大家议论,说根本不是什么亲戚,是一个“拉帮套”的,当时又不懂什么意思,问大人“拉帮套”啥意思?大人说,小孩子别啥都问!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情况应该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一个家庭人口多,生产队挣工分赚钱少,如果就一个劳动力干活,生活会很困难,如果男主人身体再不好,生活就会更加难以维持,需要一个经济上的支持。同时,有些40、50岁的老光棍娶不上媳妇,成家无望,还需要家的温暖,在这种各取所需的情况下,这种“拉帮套”现象就出现了。

那么现在存不存在“拉帮套”这种现象了呢?由于目前农村的经济状况也变得非常好了,60、70年代“拉帮套”现象已经不存在了,看不到哪个家庭里多个毫不相干的“外人”。但是,也有女人带着病夫嫁人的现象出现,还有就是不排除存在变相的“拉帮套”问题,这么说吧,谁如果想资助谁点钱的话,微信、支付宝可以秒到,大家说是不是?

这种“拉帮套"现象,目前在农村还有存在。虽然不符合《婚姻法》规定,但却有它存在的根源和滋生的土壤。对这种现象,老百姓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好说什么,默认它的存在。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村里有一个青年,结婚几年后突然患病,农活干不了,钱也不能挣,两个孩子都还小,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妻子经受不住这沉痛打击,寻死觅活,眼看就要妻离子散,家庭破裂。后来,在丈夫的默许下,找了村里一个光棍汉来"拉帮套"。从而,两个幼小的孩子没有掉在地下,家庭也没有破裂。试想一下,谁有家庭和自己的子女不抚养,愿意把别人的子女去养大呢这也是光棍汉们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我们东北,小的时候经常听一些妇女骂那些没有男人气魄的男人。

″你就是一个拉帮套的,到最后你什么也没有。"反正这以后我就知道拉帮套这个词是一种贬义词,也不是一种什么好的说法,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所谓的拉帮套就是指牛马拉车的意思。你想一想牛马拉车付出了辛苦让别人享受。自己得到了什么,还不是自己亦有思想上的懈怠,就会挨几鞭子,一点也不考虑默默无闻的为这家做的什么,这就是无情的回报。

这种说法多半是指那些过去在农村或是城里。一家子丈夫身体垮掉了,是瘫痪或者是没有了工作能力,一时间家庭顶梁柱倒了,没有了生活的来源,所以说,生活也陷入了一片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是那些说不起媳妇儿,年龄又很大的人。就会成为这户人家幕后的主人。也就是给这家人起到男主人的作用,比如说出劳动力种庄稼什么的。以此来养活这户男主人家的孩子和老婆。到头来帮忙的这个男人什么也没得到。

因为孩子不是他的老婆还是人家的,所以说这种人的结局是很不好的。所以说,现实中人们把它比喻做拉帮套的牛,也就是说你也只有吃草喝水的份,至于别的什么,你就别再奢望了。所以说这种拉帮套的人结局都是很惨的。替人家养大了孩子替人家养她的前夫。最后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是悲哀的。不过现在的 社会 也好了,如果说是这种现象也少见了。

北方农村拉邦套的民俗现象,确切的说应是东北农村,特别是吉林黑龙江省解放前后一段时间所特有的一种家庭形式!因为这种形式不被官方承认,只是在民间存在。拉邦套这种现象不是普遍存在,在一个村屯,有个三四家就不少了。本人在六O年代初在黑龙江一农村见过这么一家。男主人长年有病,单干时家中有几垧地无法耕种,三个子女又小,所以就找了一个拉邦套的。拉邦套的男人都是体格好的单身汉,东北人叫跑腿子,由于家境贫寒,弟兄多说不起媳妇,因而给人拉邦套,入住此家成了此家的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睡觉。招拉邦套的女人也跟邦套睡,这就成了一妇二男。这种家庭形式到六十年代中期就不存在了。应该说拉邦套这一农村特有现象是 历史 上遗留下来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早已绝迹!

马车拉货物拉不动时,在车的一侧再弄出一个绳套,加一匹马帮着拉车,这叫拉帮套。而民俗中有种不受法律保护的婚姻也叫拉帮套。过去有的家穷,男子娶不起媳妇,身强力壮单身,为传宗接代,晚年有人养老,不得以去给人家拉帮套。而找拉帮套的家庭,多数是男的失去劳动能力,多病在身或者卧床不起,没有能力,扶养老婆孩子,当这个家一大群孩子眼看没法生存下去时,在丈夫的同意之下,找个拉帮套的扛起这个家继续生活。他们会向一家人一样,在一起吃饭,忙乎过日子的事,一切事由男主人当家,这个帮夫单独和女主人同居,这期间不能和丈夫住在一起的,主人家的孩子称呼帮夫为叔,在这期间帮夫生的孩子随帮丈姓,孩子对男主人称大爷(伯父)住多久没有时间时间限止,男主人病好了,不须帮助时就可辞退,(大约也有口头协议)有的没见男孩子就再多住几年,我见到的这个男人,他和女主人生的是男孩,这个孩子六岁他带着孩子离开了被帮的家庭,回到自己家独自把孩子养大。为他养老送终。现在以没有这种情况了。

在以前70年代东北会有这种情况,就是一个女主人男子因为生病啊火锅等也不能养家,然后再找一个男的过来帮着养家带孩子。他这种情况呢,一般这个刚来这个男的跟这个男主人一样,想有什么性生活呀,还有孩子的教育啊,收入啊,材质的支配权。也是大家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那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这种事情已经慢慢的没有了。在现在看来有点荒唐,但是在以前生活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互帮互助的方式,所以说叫拉帮套。

这种现象是特定 历史 时期造成的,当年大量闯关东的逃荒人到了东北后,有些已经家败人亡,有些人与亲人失散,为了生活,为了获得家庭温暖,有些男女才走到了一起。有些人永远失去了亲人,却在关外又拥有家庭,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可有些人,在再次成家后,却又被失散亲人找到,这时就发生了一种现象,原配夫妻又成为一家,而后来者又无处可去,便留下"拉帮套"。

其实,这是 历史 造成的悲剧!

后来,又一种情况出现:某个家庭的男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了生活,便默许了经常帮助他们的某个人与妻子有暧昧的关系,这是另种“拉帮套"。

其实这也不是东北特有的情况,这种事情,哪朝哪代,哪个地方没有呢?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

小时候曾经听过骂人的话,农村妇女会骂人你是个“拉帮套”的,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可能难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拉帮套不能算是民俗,应该算是特定时期的一种陋习,民俗一般是多年传承下来的一些习惯,一般是偏正向,而拉帮套确实不值得提倡的事情。

农村种过地养过马的都应该知道,马在拉车的时候,可以分为辕马和串套马,辕马是主拉车的马,而串套马是辅助拉车的马,在两匹马都无法拉动的时候,会使用三匹马同时拉车。第三匹马就叫帮马,这种现象就叫“拉帮套”。

以前的时候,北方地区人烟稀少,后来各地区的人都闯关东,进入北方地区,而这些闯关东的人大多以男性居多,所以就造成了北方地区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很多男人都无法娶到老婆。所以在一些山区和偏僻的地方,当地的家庭中,男人因身体重病无法负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的时候,妻子会在丈夫的同意下,再寻找一个年轻力状的男人帮助养家糊口,负担起全部的家庭责任。三人共同生活,人们把这种陋习称之为“拉帮套”。而等丈夫因病亡故以后,负责拉帮套的男人会和女人一起结婚,继续生活下去。

建国以后,婚姻法施行,所以这种“拉帮套”的陋习就逐渐消失了,拉帮套的陋习是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和家庭极度困难没有出路的情况下才采取的一种婚姻方式,所以现在根本就没有了。所以说不能把它归类为是一种民俗。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拉帮套的,其本意是过去马拉木轮或胶轮大车由于车载较重,一挂大车要套上四匹马。中间一匹马架辕,前边一匹拉主套,左右各有一匹马拉帮套。引伸意思是一个家庭男人病重或残疾卧炕(床)无法养活妻儿老小,经过族人和村长认可招进一个认为比较勤快的光棍汉进来养活全家老小。这个人可以和这家人睡在一铺炕上和女人过夫妻生活,生儿育女。这个人叫拉帮套的。在世俗眼光里多少有些歧视的意思。这个习俗是特定 历史 阶段的产物,建国以后某个时期还存在过,记得还拍过**返映这段 历史 。拉帮套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给人拉一辈子帮套,万一病重男人死了,拉帮套的可以和女人结成永久夫妻过一辈子,如果病重的男人病愈了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了,拉帮套的男人可以走人。但可以把和女人一起生的孩子带走,这叫Pi犊子。如今这种现象近乎绝迹了,既使有也在地下进行,一般称相好的,基本上是临时工。

古代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人民房屋是长方形半地穴式的,赫哲族人民直到解放前还居住着地窖子近代东北农村住宅,则都有取暖的火炕和火墙一般民居,中间进门为活动场所的堂屋,两边为卧室,堂屋两侧均有灶,灶高度不大,但铁锅通常较大,一则便于一次可蒸较多馒头,供几天食用,其二则利用较大锅膛燃烧木柴来使两边住房中的炕暖和起来,锅膛与睡炕是相连的火墙则是指用砖或土坯砌制成中间嵌空的墙,与灶膛相通因而可以使墙体温暖,它在室内兼作隔墙,散热量大,温度均一,灰尘较少,保温时间长在集体活动的大型房屋中,也有以走廊中的隔墙充当火墙,砌出几个烧火的炉膛,连通墙与炕或在进门处屋角砌一个三角形灶,连通墙壁但火炕火墙消耗燃料多,又只能烧煤或木柴,因而东北农村,每家在入冬以前都准备了充足的柴火,常常在住宅边堆得象房子一样高,以便整个冬天取暖这种房屋从外观上看比较低矮另外在门外另辟一过道,外装厚实门帘,尽量减少室内暖气外溢叙定外冷空气进入,特别在东北北部,一些房屋的南面没有门,门辟在东面矮小的披屋墙上,由此进入正屋和房间而南面则是很大的玻璃窗,阳光可照满室内,玻璃窗通常为双层由于东北住宅的这些取暖设施,在室内,东北的冬天要比长江流域舒服而暖和得多

此外居住在东北东部地区的朝鲜族以耕作业为主,种植水稻,农村住房也都以稻草盖顶,上以草绳纵横交错将草顶网住,住宅接近方形,无山墙,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故四周墙的高度相等,与汉族农村住宅极易区别屋内炕、灶与汉族居民也不同朝鲜族农村住宅外貌简陋,低矮,且多数为土墙,但室内甚精致整洁每座房屋的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门同时也是窗房内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用土坯、砖成平坦的石块铺成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现在生活条件改善,许多人家已建成砖瓦结构的住宅

在东北,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

这就是有名的“东北三大怪”。

不怕暴露自己的年龄,“东北三大怪”我都经历过。

现在这“三大怪”已经淡出了东北人的生活,讲起来是故事,听起来是笑话,想起来是回忆。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大姑娘抽烟袋已经很少见了。不过,老太太抽烟袋可是很常见,差不多有老太太的人家,就有大烟袋。

老太太们曾经是年轻的大姑娘,叼烟袋这个习惯想必是在她们做姑娘的时候就开始了。

烟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烟袋锅、烟袋杆儿、烟袋嘴。

烟袋锅多数是铜的,有也铅和铁的。烟袋杆是中空木质的。烟袋锅多数是玉石的。

那时候的烟袋按长度不同主要分为三种:长烟袋、中长烟袋、短烟袋。

老太太们叼的烟袋和老头叼的烟袋不一样。

老头叼的是短烟袋,俗称“烟袋锅”。这主要是因为男人在外劳动,“烟袋锅”方便携带。

老太太们叼的要么是一米多长的“大烟袋”,要么就是半米来长的“二烟袋”,大概是因为烟杆长儿,“烟袋油子”沾在长长的烟袋杆内壁上,就不那么呛嗓子了。

东北大姑娘叼烟袋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那时,烟草从俄罗斯进入到关东地区。关东土地肥沃,适合烟草生长,这里生长的烟草烟叶肥大,烟味醇厚,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关东烟”。

那时生活在东北的满族人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渔猎生活,常常要与蛇、蝎、蚊、虫为伍,吸关东烟不仅可以驱蚊逐虫,还能防止被毒蛇咬伤,因此吸烟对满族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和嗜好,还能起到防身的作用。男男女女抽烟袋的习惯就传承了下来。大姑娘抽烟袋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东北,烟灰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小时候我们受了伤,大人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在伤口上,既杀菌又止血。烟袋油子也有消毒止痛的作用,我经常看到裹着小脚的姨奶奶、舅奶奶们头疼的时候,用一根细竹篾或者细铁丝从长长的烟袋杆里“透”出烟袋油,抹在圆形的牛皮纸上,像膏药一样贴在太阳穴上用来止痛。

奶奶那批老人去世以后,叼大烟袋的女人基本没有了。现在东北农村很难找到大烟袋了,据说很多都是被民间的文物贩子收走的,因为大烟袋是祖辈传下来的,烟袋锅、烟袋嘴多数是明清时代的古董。

有的人可能会好奇,为啥东北的窗户不安装玻璃而要用纸糊呢?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那时候东北还没有玻璃,也没有塑料布,所以只能用纸糊。

小时候大家都听过评书,或者看过武侠小说,里面经常有这样的描写:

只见某大侠蹑手蹑脚来到窗前,手指沾了唾液,轻轻的捅破窗户纸定睛观看……

某某大侠用一根竹管儿捅破窗户纸吹进迷药……

由此可以判断,糊窗户纸并不是东北独有的生活习惯。

之所以能列为东北一怪,是因为东北把窗户纸糊在窗户外。

其实窗户纸糊在外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一是贴在窗户外面降低噪音。窗户外表平滑,风吹窗户的声音就小,不振动,窗户纸也不容易被风撕破。

二是和东北气候关系很大。东北冬季下雪次数多,如果贴在里面,下雪时,窗户木格内很容易积雪,天晴雪融化成水,窗户纸浸湿易破。

三是有利于照明用火安全。内窗台是放煤油灯和蜡烛的好地方,窗户纸贴在外面,烛火不容易烧到窗户纸,这样更安全。

我小时候农村还有用窗户纸糊的窗户。那时新盖的房子已经使用玻璃窗了,老房子还用窗户纸糊。窗户纸是专门卖的那种糊窗户的纸,像现在的厚宣纸一样,灰白色,也有浅**,很毛糙,也很结实。住新房子的人家如果有玻璃打碎了,不能及时买玻璃更换时,还会用窗户纸临时糊上挡风。

在冬季,即使是玻璃窗,也需要用窗户纸糊窗户缝儿,就是用窗户纸把木头窗框之间的缝隙都糊好,用来抵御寒冷。

现在东北农村的民居都是塑钢窗、断桥铝,再也不用糊窗户纸,孩子们也不知道窗户纸为何须物了。

这个吊,可不是上吊的吊。而是把婴儿装进一种被称作"悠车子"的物件吊在半空中。

悠车又称摇车或悠车子,是东北家家都有的传统哄孩子工具。

悠车多是木制或竹制,椭圆型,似笸罗,周身涂以红漆,绘有花鸟或是菱形、蝙蝠等图案。中间连接处铆有铜箍,拴系绳子处安装铜环,为吸引孩子不哭不闹,绳子上还系有小铜铃铛。悠车一般用绳子悬吊在火炕上方的房梁上,大人躺在炕上轻轻一推,悠车子便来回摆动,里面的孩子一会儿就酣然入睡。

东北之所以会有这种育儿工具,是长期生活智慧的结晶。

由于东北的房子是土坯砌的或者土打的。屋里经常老鼠乱串,猫狗也随意进出,婴儿躺在炕上总是面临危险。所以,人们就在房梁上拴上绳子,下边挂个笸箩,把孩子放在笸箩里吊在空中,后来,就发展成样式美观的悠车子。把孩子放在里面,缠上手脚,即使孩子醒了也掉不出来,小动物也威胁不到婴儿的安全,孩子们睡着后大人们上地干活就不用担心了。

小时候,我就是睡悠车子长大的,也曾悠着悠车子哄妹妹长大。

现在,农村再也找不到几个保存完好的悠车子,只能去博物馆怀旧了。

东北三大怪是满族文化的缩影。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民族民俗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希望若干年后,还有人知道东北三大怪的来历,让这段历史不会泯灭在浩瀚烟海中…

地形: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分布的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是东北生态系统的重要天然屏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松花江、东辽河、西辽河、鸭绿江等主要河流发源这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

风俗

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因为天气冷。还有人参,鹿茸。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还有蘑菇,野菜。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还看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

  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原生态的二人转被称为“**”二人转,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被称为“绿色”二人转。但东北人却认为,二人转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浪”字,略带点色的段子在二人转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羁,又让初来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之后,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称“拉场戏”;伴奏乐器以二胡、板胡、唢呐、电子琴为主。

  二人转的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扮、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高亢红火,风趣幽默,讲究味、调、劲;“说”指说口,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机智灵活;“扮”则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乱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而“舞”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拍手称奇。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二人转的繁荣发展,举办二人转老艺人训练班,新学员培训班,请老艺人向学员传艺,组织二人转艺人互相观摩,特别是近年流行的通俗唱法和电声乐器等也已揉进二人转中,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一门综合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与唱腔也更加丰富了。二人转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在演唱内容上除优秀的传统节目外,增加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在表演形式方面基本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随着女演员的不断增多,男串女装的现象也已少见了。

  ====================================

  由于长白山盛产人参,虽然清初严设禁令不准人们进山采挖,但是私采的人还是与年俱增的,特别是康熙后期,山东、河北农民大量破产,这些破旧产农民为生活计便翻山过海来到长白山老林子里偷入禁区采挖,络绎不绝。进山采挖人参,俗称“放山”,是一项十分艰苦危险的劳动。既要躲避官府的缉拿,又要与严酷的大自然环境作斗争,因此需要由五、七人或十几人组织起来集体行动。领头的叫“把头”,人多时再设个“二把头”。进山时,先由把头领着大伙祭拜山神爷(俗称老把头),烧香摆供,磕头许愿,祷词曰:“山神爷老把头在上,弟子进山取货,请给指路,让我样开眼,拿了大货,发了大财,回来一定杀鸡宰猪给你还愿。”

  放山季节一般是开始于农历三月清明至白露期间,这时的采参叫作“放芽草市”,也叫“放扫帚市”,六七月叫“放红榔头市”。由于放山是在农历三月开始,故而人们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作为山神爷把头节。山里农家,特别是进山挖参的人都要烧香上供,给山神爷把头过生日,人家做些好吃的举杯庆祝。祭祀时,还有一套似唱非唱的祷告词,曰: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跨海来挖参,三天吃了个喇喇蛄,挖不到人参不甘心!”

  ========================================

  东北民风民俗—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火盆用泥或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小灰”是“豆棵”、“谷草”、“茬子”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

  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很高,制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热度。

  烤火是这里的大人小孩的一种乐趣。严冬,当户外风雪呼啸, 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讲故事、剪窗花、纳鞋底,一边游戏,一边在火盆里烧些小吃,有土豆、地瓜、黄豆粒、苞米粒等,边烤边吃。有时还把小仓子壁的粘豆包拿出来,埋在小灰里烤。一股股的香味在屋子里飘荡大人小孩争抢着吃烤得黄澄澄的豆包,真是又甜又香。

  生火盆也是这儿的居室结构决定的。关东的先民肃慎人多居山林,从事淘金、放排、狩猎、挖参等活动,山里的房舍多为“子”。 据《关东地子考》载,这类房分为“里子”和“外子”。所谓的里子,山里人又叫“暖子”,是山里人长年居住的房屋。这样的房了一般要深入地下半米多,然后上起房架,室内起火炕,炕上置火盆。从事山村作业归来的人进屋后要立即脱下衣裤,放在炕上烘烤以去潮气。由于山里潮湿,无论春夏秋冬,炕头都让给“衣裳”,不把衣袋、鞋烤干烘热,第二天就上不了山,尤其是淘金、放排的行帮之人。

  谁家来了客,主人就招呼:“上炕暖暖脚!把火盆往跟前拉拉!”

北方农村“拉帮套的”,是一种什么民俗现象?现在还存在吗?

在以前北方农村“拉帮套”这种事很多,大家多多少少都应该听说过一点。“拉帮套”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婚恋现象,三方各取所需,貌似非常“和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