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的论文目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1收藏

张剑的论文目录,第1张

1、《李贺集版本校勘琐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0年第6期转载。

2、《浅谈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北京经济瞭望》2000年增刊。

3、《胡商·胡马·胡香—唐文学中的外来文明和唐人精神品格》,《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李密生卒年可定谳》,《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5、《飘泊病魂—黄碧云小说创作散论》,《殷都学刊》2001年第4期。

6、《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刍议》,《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二十世纪李贺研究述论》,《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8、《李贺和他的诗》(译文),《中国文学研究》第6辑(2002年)。

9、《文学史中的李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0、《现存清江三孔集版本源流略考》,《文献》2003年第4期。

11、《李贺和比喻》(译文),《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2、《晁冲之词风论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3、《求实与尊古——晁说之的学术》,《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1期转载。

14、《晁说之年谱》,《淮阴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5、《晁冲之年谱》,《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6、《晁补之研究述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7、《论晁说之的诗歌及诗学观》,《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18、《〈晁氏世谱序〉的发现及其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9、《晁公遡诗文简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0、《晁补之的五古——兼论苏门诗人的诗体选择》,《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21、《苏门的变相——晁补之散文论》,《文史哲》2005年第5期。

22、《晁迥及其文化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3、《论晁冲之的诗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4、《评唐代文史论丛及其它》(与陶文鹏先生合作),《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25、《斜阳红一点——沈祖棻》(译文,与易爱华合作),《南京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6、《宋代晁氏著述考》,《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27、《乾隆版〈晁氏家乘〉及其意义》,《文献》2006年第1期。

28、《宋代晁氏家族文化及其时代特征》,《烟台师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9、《宋代的家族文学与文学家族》(与吕肖奂合作),《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1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1期转载;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研究前沿》英文版第2卷第1期。

30、《影山词三题》,《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1、《宗泽佚札考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2、《莫友芝〈解连环〉》,《文史知识》2006年第8期。

33、《〈甲辰家规〉及其意义》(与白雪华合作),《文献》2006年第4期。

34、《李贺的表现——以代词和形容词为中心》(译文),《新文学》第六辑,大象出版社2006年出版。

35、《珍本影山草堂学吟稿考述》,《文献》2007年第1期。

36、《家族与地域风习之关系》,《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

37、《家谱中的文献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8、《两宋文学家族风貌及其成因》(与吕肖奂合作),《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7年第6期转载。

39、《〈韵学源流〉作者考实》(与白雪华合作),《文献》2007年第3期。

41、《宝文堂书目作者晁瑮晁东吴行年考》(与王义印合作),《文史》2007年第3期。

42、《郘亭书画经眼录的发现及其价值》,《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4期。

43、《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探疑》,《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4期。

44、《两宋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学》(与吕肖奂合作),《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8年第4期转载。

45、《弥寿日记作者考》,《文献》2007年第4期。

46、《郘亭诗钞》版本小识,《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47、《略谈〈汪道昆墓志铭〉》,《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8、《方志视野下的文化考察——以明清〈义乌县志〉为例》,《合肥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9、《莫友芝关于持静斋藏书手札六通考释》,《文献》2008年第3期。

50、《大陆所藏莫友芝稿、钞本考述》,《文史》2008年第2期。

51、《两宋科举与家族文学》(与吕肖奂合作),《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1期转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8年第12期转载。

52、《郑珍佚词〈贺新郎〉解析》,《文史知识》2008年第8期。

53、《莫友芝佚诗考》,《长江学刊》2008年第3期(与王兆鹏合作)。

54、《晚清藏书家莫棠、莫绳孙生卒年考》,《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

55、《浅论吴世昌先生对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与陶文鹏合作),《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6、《影山词考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7、《两宋党争与家族文学》(与吕肖奂合作),《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4期。

58、《上虞刘氏宗谱及其价值》,《文献》2009年第1期。

59、《〈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独山莫氏遗稿〉辨误》,《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0、《刘书年和他的读书诗》,《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4期。

61、《宋代王銍及其家族事迹考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刊》第2辑。

62、《李正民及其家族事迹考辨》,《国学学刊》2009年第2期。

63、《绘制文学家族的文化地图》,《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

64、《南宋名臣刘汉弼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65、《刘履著述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6、《〈瘦碧轩词〉考录》,《词学》第二十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宋代名臣诗人张守及其家族事迹考辨》,《中国诗歌研究》第6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

68、《从〈桂岩吟馆存稿〉到〈兰馨堂诗存〉——家族文化层累性的个案分析》,《文献》2010年第2期。

69、《从家族和地域视角看〈宋登科记考〉的文化价值》,《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70、《宋代以降家族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及文献问题》,《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1期转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0年第11期转载。

71、《诒砚与承砚——从常熟杨氏的“砚”看中国家族文化精神的承传》,《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

72、《诗艺与家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73、《欧阳澈考略》,《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74、《杨沂孙先生事迹征略》,《国学学刊》2010年第4期。

75、《宋才子传校笺·北宋后期卷》出版,《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总第476期(2010年第10期)。

76、《评宋代文学编年史》,《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77、《翁同龢的几首佚诗》,《文献》2011年第2期。

78、《翁心存日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2期。

79、《朱翌及其家族事迹考辨》,《汉语言文学》2011年第2期。

80、《家族文学研究的分层与守界原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81、《翁心存日记中的名人佚闻》,《文史知识》2011年第5期。

82、《道光十七年杨掌生顺天科场案发覆》,《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83、《〈艺苑词钞〉考录》,《词学》第二十五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4、《道咸宋诗派的解构性考察》,《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4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85、《祁寯藻诗歌管窥》,《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6、《〈画话〉〈井蛙鸣〉及作为文艺家族的翁氏》,《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87、《困窘与出路: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学转向的背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88.《廉正传四海——论翁心存的廉政克己及其对翁同龢兄弟的教育与影响》,《江南文化研究-首届江南文化论坛专辑第6辑》,学苑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89.《范浚香溪集版本源流考》,《文献》2013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90、《范浚的理学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卷)》2013年第8期全文转载。

91、《〈全宋诗〉所收王十朋诗歌的两个问题》,《王十朋诞辰九百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线装书局2012年版。

92、《〈庐山历代诗词全集〉宋代卷补遗》,《匡山诗海映千秋:〈庐山历代诗词全集〉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93、《范浚与秦桧、朱熹关系考论》,《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4期。

94、《 范浚、范端臣行年考》,《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

95、《宋代兰溪范氏家族史料的若干问题》,《上饶师专学报》2013年第5期。

96、《范浚诗歌的多元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

97、《新世纪宋代文学研究的走向与问题》,《文学遗产》2014年第2期。

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中华读书报》等发表学术评论数十篇。

1924年范浚毕业于鳌阳小学,同年考入福州师范初中班。1927年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级中学文史科,专修文史。在同学、中共党员朱增江等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1928年加入中国***。1929年,他在率领福州高级中学同学开展反日游行、冲击日本驻闽领事馆时,因遭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当局的血腥镇压而被捕,后经党组织积极营救而被保释出狱。1930年冬,范浚被党组织派回寿宁开展革命斗争,随即在大安、交溪等村召集贫苦农民开会,成立了寿宁县第一个秘密农会组织———贫农小组,还建立了秘密交通站。为解决活动经费,他背着父母卖掉部分田产,将卖田产的钱用于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5月,范浚被聘为鳌阳小学教导主任,并以此为掩护,和校长、中共党员叶秀蕃一起秘密发动鳌阳及周围的茗溪、仙峰、泮洋等村贫苦农民,组织了一批赤色农会。

1932年4月,范浚遵照中共福州市委指示回到大安,以防匪为名,向国民党寿宁县政府申请组织“红带会”。经获准后,挑选了20名年轻力壮的农会会员,以设坛“学法”为名,成立了中国***领导的闽东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红带会。同年10月,中共寿宁特别支部成立,范浚当选为宣传委员。1933年初,范浚率西区红带会队伍相继在大安、大熟、泮洋、半岭、犀溪等地打土豪、做财政,镇压了一批捐棍粮胥。4月,他又率领红带会队伍在大安桥头垄伏击国民党海军陆战队一个连,毙敌10余人,俘敌3人,缴获长短枪7支。桥头垄之战打响了寿宁革命武装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年5月,叶秀蕃被中共福州市委派往福鼎开辟新区,范浚任寿宁西区党组织***。6月,中共寿宁县党部在寿宁县犀溪乡仙峰村成立,范浚任党部书记。

由于当时中共福安中心县委主要***不信任寿宁县西区革命***,以至福安党组织和寿宁党组织***之间产生隔阂。1933年10月,福安中心县委以派范浚出席江西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名,将范浚和中共寿宁县党部办事员韦银英两人召至福安,然后派人送范、韦启程。在福安境内的林渺上船时,错误地将他俩秘密枪杀,范浚时年仅31岁。

4月22日下午,出席兰溪市范浚研究会成立大会的省儒学、金华市社科联和婺文化专家、学者们一同前往香溪镇保卫村祭拜范浚先生。兰溪市范浚研究会会长范国梁先生陪同。

范浚,浙江省兰溪市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是两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一生撰述甚富,多散佚,今唯存诗赋、议论杂著22卷,为《香溪文集》,被收入《四库全书》。范浚的理学思想对金华乃至浙江理学的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范浚去世32年后,时年52岁的朱熹评论范浚“其学甚正”。

范浚墓算不上高大,但墓前平整宽敞,青石坟面气势不凡,墓碑上刻有“宋贤良范香溪先生之墓”的文字。墓顶还有一块“宋贤良香溪先生范公之墓”的墓碑。据兰溪市范浚研究会会长范国梁查证,范浚墓已有858年历史,并经多次修葺。清康熙甲戌年(1694)曾有一次大修;最近一次大修的年份是2006年。

原保卫村金塘边自然村有座宝惠寺,是范浚先生当年讲学、授徒、著书的地方。范浚生活十分清苦,却怡然自乐。可惜,只有保卫(宝惠的谐音)村名,古寺庙早已不存。

元黄溍称,自贤良先生以道学倡于东南,及东莱吕氏继之。遂得濂洛之统。而北山何氏又传朱子之学,于其门人,以淑后进,于是婺学大振于世。而谈者推原所自,必归功于先生。

明章懋称,吾乡圣贤之学,前此未之闻也,而浚其源者,自先生始。继而后有东莱兄弟丽泽之讲授,又其后何、王、金、许遂相继以得考亭之说。道学之传,于是为盛。非先生之功而为谁功?

今吴光说,范浚研究会的成立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浙江理学和兰溪儒学思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表示,要将范浚的理学文化及其思想更加系统、完整、科学地加以推广和应用,进一步丰富传统儒学、理学思想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兰溪故事。

陈水河整理于2018427下午,拍摄者不详。

范,样子、榜样之义。也可以理解为“标本”。浚的本意是疏通或深挖,我这里作“疏源”和“浚哲(深沉而有智慧)”解。清是气体或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范浚为人范正、理学正宗、源明气清,研究其理学思想、才学文功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一、主体思想开掘愈深,惠民愈众

1 .范浚理学主体思想:丰富多彩。

性。 从《性论上》(《香溪集卷七 》)一文中,范浚先从天—命—性—心—外—伪—意(私利)等概念来论“性”。性为天公,心主或意迷。伪与意一致,善与利相对。

愚、知、仁。 迷而不复者为愚,知而不迷者为知,不迷而止者焉为仁。意思是说,“愚”是迷失后回返不了,“知”是知道了且不迷失,而“仁”是不迷失且能止步,知道彼此的界限。他说,仁为心,心为性,性为命。然后以孟子的说法来引证:尽心而知性而意亡,知性则知天。

智、觉。 但在《读老子》(《香溪集卷五 》)一文中,范浚把仁、义、礼、智总而名之,曰“道”,又把“我得之,谓之德”,而“德”是仁与义的总称。智之知,知之用也,仁之觉,兼知之体而为言也,也就是说,“智”是知识应用、能力,“仁”是觉(不迷)且止,“觉”更兼具知识体察、体认,知经纬能立言。

范浚认为,只有静感,才能感通,达到性。他深知性不可言,但通过静可言可达到性。天性、地性、人性为一体。天理就是人事。并提出学者当自求其是而舍众说。意思是说,做学问的人要穷尽真理,而不受人家观点的影响。

性之善。 在《性论下》(《香溪集卷七 》)一文中,范浚又拿水与清浊之水流各比方“性”与“习”,以水源之清来譬方“性之善”。范浚对孟子、荀卿、扬雄等人的学说进行辨析。孟轲知性,以性为善;荀卿说人之性为恶,扬雄说人之性善恶混。范浚认为,“水之源”一定清。他说,水之源清纯混,是未尝穷源者也。也就是说,一个学者未到达真正的源头,自然领略不到水至纯至清,也就无法探求到“性之善”学说概念的本质。

纯,高于清。 在《性论下》(《香溪集 卷七 》)一文中,范浚以“气之别”来区分愚与明,气浊则愚,气清则明。愚应有愚和下愚之别,子路当属愚者。气浊之纯为下愚,譬如丹朱;明也有智和上智之别,气清不纯为智,气清之纯为上智。愚与明之间可移,也就是可以转换,但下愚与上智不能移。在他看来,纯有清纯、浊纯。纯高于清。同样,范浚以“习之别”来区分善与恶,譬如清浊之水流,清为善,浊为恶;以“至之别”来区分贤与圣,即达到善的程度来成贤成圣。

养气为本,气全则道存,气丧则道亡。 范浚在《尧典论》(《香溪集 卷十》)中说:《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推本而言之也。又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者一道也。在天则谓之天道,在地则谓之地道,在人则谓之人道。

“道”现在可以解释为客观规律,同时又有着“独立不改、周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意义。“养”是保护修养的意思,“气”是与人的精神密不可分的。“养气”即保护修养精神性气。儒家指修养心中的正气,即培养先天的元气。

范浚提倡“治心养气”。《自牧斋记》(《香溪集 卷十六》)是范浚为他的学生——江西永丰人柴吉的书斋写的“记”。文章指出:“子欲无为庸人乎则宜法古人用心而思企之,然后可以言自牧之道。……自牧之道,以礼制之,惧其放也;戒物之惑,惧其诱也;居之虚静之地,欲其安也。饮天和如甘泉,惩忿窒欲,如去败群;致一不二,如恶多岐。勉之慎之,曰自牧之。自牧医久,体正而肥,益力不已,充实光辉。……能知此,则自牧之学,必以圣贤为师,仰大道之高邈,方积跬而履卑,眇己事之甚陋,敢虚张而自欺?顾吾子名斋之意,岂有取于斯乎?”从中可以得知,为人行事要制放纵、戒诱惑及治心养气需居住静地的重要。

2 .范浚理学思想路径:以经史为径,心得为主。

学而觉,觉于心,心在养,养正气。治心的途径是学,就是读书,习经典学历史。尽管他本人自称“肤受末学,本无传承,所子喜者,徒以师心谋道,尚见古人自得其意,不孑孑俗趋慕耳”,但究《香溪集》二十二卷,除古赋一卷、诗三卷外,基本是读经读史心得,即使在古赋、诗共四卷中也以叩问古人、故事为多。范浚出身仕宦人家,从先人那里得书易,后人筹款出其书也易。因此,他能流芳百世。我们知其为人作文,留给后世的《香溪集》,更是一笔宏大的思想、文化遗产。

学无关乎环境。 在《苦寒行》(《香溪集卷三》)一诗中,范浚写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我衣穿空垂百结,篷萝盖头四壁裂”。同郡陈岩肖在《香溪先生文集叙》中明言:“先生危坐一室,尘埃栖户牖,而凝几席,败帷故器,人所不堪。”但即使在如此破败简陋的环境中,他饮酒观书,治心养气,正道志得。在《偶作二首》(《香溪集卷三 》)一诗中,他写道,“宴食聊当肉,缓步聊当车,身闲贵无比,心足富有余。时饮一杯酒,历观千载书”。

3 .范浚理学思想表现:言经术、著文章。

其言心出,才学之冠。陈岩肖在《香溪先生文集叙》中说:“其言经术,如亲得圣人而授其旨,其论古成败事,如目击而身履之。已而,出示所为文,则辨博而峻整。正欲向所言,论者相表里。圣人之经书,经书之要旨,平常人理解都相当困难,而范浚如亲得,堪为熟知,已化于心,也足见范浚学说相乘一脉。读古书,能再现生活,其功已不俗,但如目击身履,可见听者只有臣服其思想。为文思辨如山峻之美,博大而不失严谨,道高如泰山,情思如海洋。总之,其言其文,能达到思清语畅、气顺文通,绝对不容易,真大家也。

4 .范浚理学思想特色:经世致用。

劝士勤学。 在《四月一日偶成三绝句奉勉诸友》(《香溪集卷三》)一诗中,范浚这样劝诫说:“春风澹荡气清和,又见阴阴夏木多。试问社中同志士,经春学力竟如何”,“日正舒长好着鞭,会须闻早慕高坚。君看少壮荒嬉子,多向衰迟却讳年”,“读书意绪戒荒芜,要使心清一事无。过眼飞光流水急,莫矜颐颔始生须”。

笃实践行。 学者魏了翁评论香溪先生见识纯粹笃实践行。范浚在《尧典论》(《香溪集 卷十》)中说“易系辞曰……古之王者必承天意以从事,是天理即人事也。王者欲有所为,必求端于天,是人事即天理也。”

其实,范浚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施善,并从现实生活中探求真相。范浚在《铁工问》(《香溪集卷五》)一文中就记载了自己寓居香溪的一件事。他见铁工之家寠甚,蓬茨穿漏,隘不逾五十弓。每天,铁工夫妻俩一个打制农器,一个烧茅竹把铁烙红,小孩卧在门旁无暇顾及。于是,他慷慨解囊,给铁工家庭施予了一千钱。在以后的五年中,因战事,铁工转制兵器而发财,他不仅建了华屋,且大腹便便,衣服鲜丽,妻子也佩戴首饰发饰。他叹声道:工之幸,齐人(大家)其真不幸哉。

经世致用,可以说范浚理学思想特色,自然也是后起婺学乃至浙东学派的主要特色。

总之,范浚理学主体思想脉络清晰,特征明显。他熟读经史子集,微言大义;吟诗著文,文思流畅,可见其功力,《香溪集》一书更是源明气清、自有主张,目的还是导引众人尚善、尚学、养心、养德,与人为善,学无止境,身体力行,求真务实。

二、身体力行者愈众,兰溪愈强

香溪,为范浚故里,兰溪,乃中国经文之乡。香溪在兰溪设县之初便有街市,宋时,香溪属武昌乡(旧名章化里),设有巡检司、课税局等机构。明万历六年(1578)置香溪镇建制,东西有盐仓、粮仓,至今仍有东仓、西仓地名。范浚立身于此,是香溪的大幸,也是兰溪的大幸。兰溪,三江之汇,人才辈出,在古代更不乏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艺家。

兰溪文脉,传承有人。 朱熹曾在《香溪范子小传》中把范浚称为“范子”,犹如孔子、孟子之称号,虽是尊称,但从中可见范浚理学在传统理学中的地位。范浚28裔孙——范国梁阅读《香溪长社范氏家谱》,敬仰先辈风采,不以年龄半百之劳苦,前往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学成后集先辈贤文、理学著作并自费出版《范浚集》,与同道一起整理范浚理学思想研究论文,堪称兰溪“后学之秀,文化楷模”。我们当以其勇为勇,以其智为智,身体力行,尽自己努力多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只有把范浚理学思想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愈加闪亮,把金履祥、李渔这些古代思想家、文艺家的种子一道散播,兰溪古文化研究势头才能强劲,兰溪人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也就愈高。

三、寄语

1.不求研究艰深,研究人员应少而精,精而壮,壮而美。

2.为普及,《范浚集》译文当为工作室、研究会当务之急。

3.也为普及,尽快用优美文字,把范浚治学精神和观察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入编中小学乡土教材,并以专题读书会形式加以辅导。

4.提高香溪知名度,策划香溪文化画册、包装文化产业项目。

陈水河 写于 2014年2月8日改于2014年2月15日

2005年9月,上华路塘村重修应氏家谱,我应连昌之邀得见民囯时修的旧谱《鹭塘应氏宗谱》,抄录了一篇唐汝楫的佚文《子和公传》。应子和即应镛(1168~1229),其祖于靖康二年(1127)宋室南渡时随驾迁来兰溪城南驿前居住,本人则是庆元五年(1199)进士,后官至太常寺主簿、开州知府。能诗善文,人称“三红秀才”。唐汝楫的这篇短文,作于万历十三年(1585)桂月(八年)中旬。全文如下:

子和公传

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善弗继。如吾兰讳镛,字子和者,洵承前启后之理学也。先生少年聪敏,读书过目不忘,颖异过人,当时号为神童。自宋庆元五年中曾从龙榜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官至太常寺主簿、知开州。所著有《书约义》及《礼记纂义》诸书。吴师道云:“吾乡前贤如应、邵二氏,深究经学。邵于易礼,应于易书礼,皆有论著成书。余尝见应《书约义》及《礼记集解》,中引应、邵二氏,惟应氏说更详明。”据吴师道所称:“诚有补于经学圣道不浅。”其学问渊源,媲美于仁山、枫山两先生。非惟先儒有赖抑后学,有宗有心斯道者,莫不叹慕不既。宜乎入乡贤祠,而享祀于永远。至其为官之廉,为政之美,又前人莫欤,并后人莫欤者也!谨传。

时万历十三年岁次乙酉桂月中浣之吉

状元及第中议大夫太常寺少卿唐汝楫顿首拜撰

据唐汝楫所作的这篇小传,宋时兰溪理学实发端于应、邵诸人,且可与范浚并列,而应镛亦非仅以其诗扬名,识者可以作进一步深究。

注:唐文中邵指邵囦,字万宗,兰溪太平乡元潭人。淳熙八年(1181)进士,通理学,深得朱熹器重,著有《读易管见》、《大学中庸解》等书,祀乡贤。

2019815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张剑的论文目录

1、《李贺集版本校勘琐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0年第6期转载。2、《浅谈高校教学方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