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北京保卫战中孙太后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1收藏

明朝北京保卫战中孙太后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第1张

明朝的孙太后,即孝恭章皇后孙氏(1399年-1462年),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

孙太后是一位贤明而很有政治见识的女政治家,在明王朝英宗和代宗时期发挥了表现出她杰出的政治才能。 这一时期也是明王朝十分艰难而复杂的时期,在外敌入侵,朝局动荡,朝廷处于巨大的危机和困境中时,孙太后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她积极应对“土木堡之变”,立新皇帝,重用于谦等有大才的忠良大臣,坐镇指挥北京保卫战,后来又冷静地应对“多门之变”,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境,挽救了明王朝的危机,使明王朝得以延续下来。

孙太后少年时便颇有美色。她父亲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经同乡、明仁宗张皇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的介绍,十多岁的孙氏得以入宫。

后来,明成祖朱棣为皇长孙朱瞻基选妃,之后,册封济宁胡氏为正妃,孙氏也被册立为嫔。

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初九日,朱瞻基即位,孙氏被封为贵妃。依宫廷礼制,皇后被册立后赐金册金宝(印),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但因孙氏与朱瞻基长期相处,感情很深,朱瞻基特请为孙氏破格赐金宝赐。足见朱瞻基对孙氏是特别重视的。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废了胡皇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明宣宗废后的理由是胡氏无子嗣,而孙氏有子。胡氏被废之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张太后立皇太子朱祁镇为皇帝,张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本来,孙皇太后可以在后宫享受太后的安逸生活了,亲生儿子当了皇帝,她地位尊贵,生活奢华,可以无忧无虑了,但是, “土木堡之变”却把她从后宫推到了当时政治舞台的前台关键位置上。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一直想展示他的军事才能,在亲信太监王振的鼓动下,他决定御驾亲征,于是,他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按原计划,明军从大同北上后,将去边境与瓦剌军决战。可是,明军的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处处受节制,无法按自己的意图指挥作战,而王振不懂军事,指挥接连失误,致使明军屡次战败。

明军士气低落,加之风雨交加,将士们无心征战,军纪松懈,此时,随军大臣多次劝谏英宗撤军,但王振大怒,上奏英宗令群臣到阵前助战,可是,明军还未达大同,明军已经开始缺粮,士兵饥疲交加。后来,瓦剌军尾随明军而来,明英宗分别派出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领四万余骑兵前去阻击瓦剌,但却中了瓦剌军事先设下的埋伏,遭瓦剌伏击,亦全军覆没。随后,英宗率剩余部队抵达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南),王振以自己的千余辆辎重车还未到达,下令就地宿营。土木堡旁无水泉,而各处要道皆被瓦剌军队占据,明军的归路很快被瓦剌军切断。八月十五日,也先遣使诈和,以麻痹明军,王振紧急下令移营,军队行军秩序列大乱。瓦剌军乘乱攻击,混乱中,对王振十分气愤的护卫将军樊忠,用棰将王振捶死,免受节制,以方便指挥。英宗身边的将领护卫明英宗突围,但根本无法冲出去,明英宗见突围不成,索性下马静坐,等待就缚。瓦剌士兵将英宗抓去见也先,也先知是英宗,便向他行君臣之礼,并献上各种 美食 。英宗成了俘虏。

“土木堡之变”使明军二十几万主力全被毁了,王振被打死,英宗当了俘虏,明王朝失去了护卫北京的军事力量。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被俘的明英宗,经由大同出塞修整,随后,也先听从被俘的太监喜宁的唆使,以送还明英宗为名,率军直取北京,想乘机攻下明朝都城。

在“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到京师后,举朝震动,二十万大军全被歼,连皇帝也成了俘虏,此时,皇城中没有皇帝,城中人心惶惶,满朝大臣不知如何是好,他们都依仗孙太后能出来主政。

在明王朝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孙太后站出来了,她以非凡的政治才识,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力挽狂澜,拯救明王朝。

首先,孙太后先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并力排众议,下令坚守北京城

就在明英宗被瓦剌抓去的两天后,孙太后站出来处理政事,他果断地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其母为吴贤妃。有朱祁钰监国,朝廷才不会乱,至少有了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监国。

紧接着,孙太后召集朝臣商议如何应对瓦剌军即将兵临北京城的大计。此时,战守大计。侍讲徐珵(即徐有贞)说星象有变化,极力主张迁都南京,以避开瓦剌军的进攻,这才能保明王朝平安。其他自私怕死、只图私利的大臣也赶紧附和,赞同徐有贞的意见。

而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抵派却坚决主张坚守北京,拼死抗击瓦剌大军。于谦以宋朝南迁的故事为例,极力反对迁都南京,认为一旦迁都,必将失去国土。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都赞同于谦的主张。

孙太后仔细听了于谦的分析和建议,他作了最后决策,决定固守北京,合力抗敌。她下令朝中官员分工备战。

其次,孙太后与朝臣们拥立朱祁钰即位,使瓦剌太师也先利用明英宗威胁明廷的阴谋不能得逞。

英宗被瓦剌抓走了,朝中没有皇帝,朝中大臣十分着急,幸而孙太后让朱祁钰监国,但这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瓦剌太师也先还将会用英宗来威胁明廷。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左都御史王文上书朱祁钰,奏请其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当时,英宗的儿子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朝臣担心主少国疑,大臣们也都赞成王文上奏的建议。于谦、王直等大臣随即联名上奏皇太后。孙太后立即批准了于谦等的建议,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拥立朱祁钰为帝,是为代宗皇帝,改元景泰;并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孙太后此举可不容易,代宗朱祁钰她的亲生儿子,而被代宗取代而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才是她的亲生儿子。孙太后以大局为重,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表明她有宽广的胸怀,有政治远见,能以国事为重。 [10] 同时大规模的清算行动展开,诸多的王振党羽纷纷落马。 [17]

朱祁钰登基之后,便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现今代宗已即位,这使瓦剌意图用明英宗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的计策无法施行。

再次,支持朱祁钰、于谦等清除王振余党,表示抗击瓦剌的决心。

在郕王摄政时,右都御史陈镒上奏请求诛杀王振全族,廷臣纷纷响应。朱祁钰不敢作出决策,表示择时再议,廷臣则抗议,此时,王振党羽、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站出叱斥百官,户科给事中王竑突然带头攻击马顺,众臣纷纷围攻,当场打死了马顺,血溅朝堂。郕王朱祁钰害怕想离开,于谦急忙靠近郕王,扶其臂劝说其接纳朝臣的建议,认为马顺罪该诛死,打死勿论。吏部尚书王紧握于谦的手表示,朝廷正需要你这样的大臣,今日之事,百个王直也处理不了。郕王自此对于谦也开始器重。孙太后对郕王、于谦清除王振党羽也是支持的。

此外,孙太后下令任于谦为兵部尚书,并授予其“提督各营军马”大权。

“土木堡之变”后,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等都被英宗带出去损失殆尽了,京城只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朝中人心惶惶,兵部侍郎于谦站出来,奏请监国的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以及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等,立即奔赴顺天府,依次经营筹画部署,使人心遂安定下来。看于谦调度有方,胸有兵略,孙太后立即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战。

但是,依照明朝的体制,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为了让于谦能全面指挥军队抗击瓦剌,明代宗即位后,在孙太后的支持下,特意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的大权,命令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于谦节制,让于谦有生杀权力,军中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权先斩后奏。

孙太后和代宗给予于谦的这一授权十分重要,使于谦有了全权指挥北京保卫战的权力,同时也承担着成败的主要责任。在这一激战将临的关键时期,于谦的军事权力仅次于皇帝。于谦在孙太后的支持下,与代宗开始部署北京保卫战的各项准备,于谦提拔了一批有时间指挥才能的将领,并从各地调来兵力。同时,于谦还下令驻京部队,日夜赶造武器,尽快装备军队。此外,于谦在京城四周,皆布置了防守兵力,严谨把守九门。不久,两京、河南、山东等地的勤王部队也陆续赶到,于谦严整军纪,选拨新锐将领重整军队,令其分守九城,并严令边防部队加紧修各处关隘。

孙太后对于谦的信任和重用是北京保卫战得以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关键,只有胸有大略,忠诚无私的于谦才有可能指挥防御战役获得全胜。

可是,在景泰八年(1457年),被于谦重用的石亨将领,连他受于谦保护过的徐有贞等,趁明代宗病重,发动“夺门之变”,将废代宗为郕王,并残酷无情地将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王直等极力迎英宗回朝的栋梁之臣逮捕下狱,并将他们杀害,酿成“天下奇冤”。朱祁镇重登皇帝宝座之后,独揽皇权,重用石亨、徐有贞等,打击异己,陷害忠臣,而孙太后无力阻止,以至于于谦被害,这是孙太后的遗憾。也有评论认为,朱祁镇是孙太后的亲儿子,“夺门之变”是获得孙太后的默许的,有这种可能性,而若是说孙太后支持英宗杀害于谦、王直等,是缺乏根据的,孙太后不会像她儿子朱祁镇那样,格局那么狭窄,手段那么狠辣。

《大明风华》这部剧,简直把抗日神剧的那一套雷人的技巧搬到了大明朝,导演你好,你以为穿越了我们就看不出来了吗?其他就不吐槽了,有关于孙太后这个人,还是有必要说两句的。

孙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在剧中简直跟武则天一般英明神武,而在史料中,她只不过是一个搞宫廷斗争的人而已,完全不可能带着大明飞。更不可能穿着铠甲带领大明军队和瓦剌人打仗了 (看到这里,我汗毛真的都竖起来了)。

她在明朝 历史 上,最关键的作用,那就是将郕王朱祁钰立为皇帝。至于其他的就不是什么贡献了,而是在捣乱。

一、干啥啥不行,宫斗第一名。

在剧中,孙太后又被称之为孙若微,事实上明朝的女人,能留下名字的是真的不多。为了方便回顾她当太后之前的故事,我们姑且称她为孙若微,她之所以能够入宫,完全仰仗的是她的家乡。

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皇后的母亲,和孙若微是老乡关系。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再加上她爹孙忠是当地县衙的主簿,所以孙若微自幼就被弄到了皇宫生活,因此她和朱瞻基是从小的玩伴。

等到朱瞻基长大以后,便娶了孙若微。不过孙若微不是正妻,胡氏才是朱瞻基的原配夫人。这么一来孙若微当然很不爽,时常想着扳倒胡氏。

朱瞻基登基以后,胡氏成为了胡皇后,而孙若微也被册封为孙贵妃。问题是朱瞻基明显偏袒孙若微,什么规格都要跟胡皇后一样,孙若微俨然就是第二个皇后。

因为胡皇后生了俩女儿没有生儿子,而孙若微给朱瞻基生了儿子,所以朱瞻基就逼迫胡皇后辞掉皇后之位,让位给孙若微。

孙若微还假惺惺地表示,再给胡皇后一次机会吧,等她病好了,肯定能生出儿子来。 其实孙若微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朱瞻基以这种无理的理由废了胡皇后以后,果然把孙若微立为皇后。但是张太后心里跟明镜似的,她是朱瞻基的生母,虽然跟孙若微沾亲带故,但是她更加喜欢胡皇后。

张太后在后宫设宴的时候,孙若微虽然已经是皇后了,可是位置却被安排在胡皇后之后,你说孙若微高兴不?但是不高兴也没办法,谁让张太后是你婆婆呢?

二、媳妇熬成婆,却把儿子差点弄没了。

孙若微就只有朱祁镇这么一个儿子,当明宣宗朱瞻基去世的时候,朱祁镇才9岁大,压根无法治国。

这个时候张太后扛起了大旗,成为了帝国的主人。而孙若微就在张太后的压迫之下,又艰难地生活了7年之久。

伴随着张太后和三杨相继去世,孙若微这才感受到了轻松。关键是她不会教 育儿 子,随便朱祁镇在朝中乱搞。

结果瓦剌人打来了,这哥们居然要亲征。孙若微无法阻止,只好让朱祁镇把朱见深立为太子,这才让他出征。

土木堡之变就这么发生了,朱祁镇兵败被抓,好好的太后生涯,差点也就这么中断了,孙若微成为了一个没主意的女人,只能看于谦怎么表演了。

三、京城解围,依靠的是于谦,不是孙若微。

电视剧夸大一个人可以理解,但是扭曲事实就有些过分了。孙若微有上过战场吗?她的功绩比于谦还要大?真的不能这么瞎掰啊!

当时瓦剌人拿着朱祁镇过来要挟大明朝,不少大臣表示要迁都南下,孙若微是没什么主意的,这个时候是于谦站出来表示,谁要南下谁就该杀。

在于谦的建议下,改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因为只有这样,瓦剌人手里的朱祁镇才没有任何价值。

如果立年幼的朱见深为帝,那么瓦剌人还是可以威胁大明朝,毕竟他们手里抓着的是皇帝的亲爹。而朱祁镇和朱祁钰不是一母所生,亲疏自然比不上父子,朱祁钰不可能为了朱祁镇,放弃大明朝的利益。

孙若微其实很为难,她不是朱祁钰的生母,但是事已至此,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大明朝的江山,因此她也是赞成的。不过她有两个要求,第一就是保住自己的太后之位,第二就是保住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这样一来,自己的孙子将来依旧可以继承皇位,那么不是他们把皇位让给了朱祁钰,而是他们请朱祁钰过来临时打工的。

京城保卫战,在于谦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胜利,朱祁钰也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所以说孙若微的戏份微乎其微。

四、帮助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

谁也想不到朱祁镇打仗不咋地,这社交是一把好手,他在瓦剌到处交朋友,连瓦剌首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都成为了朱祁镇的好哥们。

在多方的营救之下,再加上也先有自己的考虑,朱祁镇在瓦剌住了一年多时间以后,就被也先放回来了。

一年多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原先不想做皇帝的朱祁钰,现在已经对权力十分痴迷,不可能再放手了。因此朱祁镇回来以后,朱祁钰便将他幽禁在了南宫。

此前孙若微多次探望自己的儿子朱祁镇,至于他们谈些什么内容,史料不可能记载。但是想也能想到,估摸着有这么几件大事:

所以说朱祁镇最后能顺利政变,完全依靠的就是孙若微的作用。毕竟没有其他人可以来探视朱祁镇,只有孙太后是那个例外。

总结:孙若微扶植起来的明英宗,还是个无能之辈。

朱祁钰当皇帝的8年,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盛世,也恢复了土木堡之变以后对大明朝的创伤,所以是功不可没的。

可朱祁镇多门之变以后,把这一切成果都给毁了。他开始重用奸臣,搞得民不聊生,甚至引发了数十万人的起义。

就算是这样,孙若微都不会后悔,因为朱祁镇毕竟是她的儿子,大明朝衰败了不要紧,但是大明朝的皇帝不是她的儿子,那就很要紧了。

参考资料:

《明史》

说起来,孙太后其实算是一个自私的人。

道理很简单,本来当年胡皇后是朱瞻基的结发妻子,也是他的皇后,但是最终朱瞻基为了孙妃,不惜与朝中大臣闹翻,而且最后废掉了胡皇后。胡皇后是一个非常善良,同时又知书达理的人,她获得了当时的太后以及朝中大臣的一致认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朝中大臣才会和朱瞻基硬扛,不希望朱瞻基废掉胡皇后,而立孙妃为皇后。

在 历史 记载中,主要是朱瞻基、胡皇后、太后和朝中大臣走到了 历史 的前台。孙妃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历史 上的记载并不详细。但是很明显,如果孙妃不是想方设法把朱瞻基的魂给勾去了,朱瞻基会为了她,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吗?

(孙太后剧照)

再说了,孙妃如果也是知书达理的人,她就应该明白封建礼教中尊卑主仆的道理,就应该劝说朱瞻基,不要废掉胡皇后,她甘愿做一个侧妃。如果是那样,朱瞻基绝对不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总之,当年的孙妃,确实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

可是为什么,她当了太后,尤其是在土木堡事变发生以后,她却显得深明大义。同意以于谦为代表的朝中大臣提出的,改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样一个建议呢?

这个建议,事实上是完全不顾他儿子性命的一种做法。瓦剌之所以能够允许他的儿子朱祁镇存在,是因为朱祁镇是一个皇帝。既然是一个皇帝,瓦剌拥有这样一个皇帝,就很有利用价值,完全可以用朱祁镇来要挟明朝,从明朝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一旦朱祁镇已经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太上皇了,这也就意味着,他基本上就没有价值了,对于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他的生命就无足轻重。在朱祁钰那里也是一样,一旦朱祁钰当了皇帝,他就会觉得朱祁镇的存在,是他的一个威胁。朱祁镇要是死掉了,对他是最好的事情。

总之,朱祁镇的性命安全没有任何保障,这一点,作为母亲的孙太后是非常明白的。既然她明白,那么,他为什么不尽力保住朱祁镇的皇位,反而同意于谦等大臣们立朱祁钰为皇帝呢?

(朱祁镇剧照)

有人说,这是孙太后大格局的体现,她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的道理。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危,她才不计较个人得失,从而为明朝江山的永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不能说孙太后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不能说孙太后做出的这个决策,对于确保明朝江山的稳固没有贡献。但是如果从孙太后的性格脉络来看,她当时做出这个决策,其实还是为了自保,或者说,还是从自身的安危着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讲呢?

孙太后固然是太后,在政治生活中有足够的发言权。但是当遇到危难时刻,她其实也就是一位宫中的弱女子。当朝中的大臣已经商议确定,要立朱祁钰为皇帝,然后去向她报告的时候,她是没有另外的选择的。也就是说,她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不同意,大家依然会立朱祁钰为皇帝。而且,因为她不同意,因此她在朝廷中的作用大大减少,地位大大降低。尽管可能她作为太后的地位不会变,但是朱祁钰把自己的母亲也立为太后以后,就不可能是两宫太后,而很可能最终只有一个太后,这个太后就是朱祁钰的母亲,她变得可有可无了。

(朱祁钰剧照)

总之,她当时的处境是十分危险的。不顺从大臣们,也没人敢杀她,但是她就保不住自己的权势了。以后在朝廷中,她就一点话语权都没有了。

反过来,只要能保住权势,一方面,她可以继续过比较好的日子;另一方面,她可以想办法把朱祁镇救回来。就算朱祁镇救不回来,至少她自己下半生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

从这个角度来说,孙太后还是有私心的。

我们如果过高估量了孙太后在 历史 上所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一种不客观的做法,是不太符合 历史 事实的做法。但不管怎么说,孙太后的这种私心,与国家大义是契合在一起的。所以,孙太后在 历史 评价中也是比较高的,这应该算是孙太后的幸运吧。

参考资料:

《明史》等)

前言:孙太后只不过是一个擅长宫廷斗争的女流之辈,她根本不具备带领文武百官打赢北京保卫战的魄力和才干。

孙太后在北京保卫战中的唯一功绩就是:迫于朝野形势的压力,顺水推舟地支持了朝廷主战派,反对南迁,同意于谦等大臣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坚守北京、号召天下勤王的正确主张。

同时,擅于玩弄权术的孙太后成功地在其中夹杂了自己的私货:要求朱祁钰立丧师辱国的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

孙太后名叫孙若微,是山东人。她少年时期就以美貌而闻名。她的父亲孙忠是一个小县城里的官吏。机缘巧合,孙若微年方十余岁,就被选入宫中。后来当时的皇太孙朱瞻基大婚,选孙若微为嫔。

朱瞻基即位成为明宣宗后,因为非常宠爱孙若微,就废掉胡皇后,立孙若微为皇后,史称孝恭皇后。

朱瞻基在位10年,就因病去世。于是,皇后孙若微年仅8岁的儿子朱祁镇即位,就是明英宗。

明英宗亲政之后,昏庸无能,宠信宦官王振,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一团糟。不得不说孙若微教子无方,比她的婆婆差得太远了。

1449年,在权阉王振的撺掇下,明英宗自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骑兵包围,全军覆没,朱祁镇本人也束手就擒,成为瓦剌的俘虏。

消息传到北京,一时间京城内外人心惶惶;弃守北京,南迁江南的呼声甚嚣尘上。在这社稷危亡之际,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大臣坚决反对南迁的建议,坚决主张抵抗瓦剌的进攻。

大臣们要求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担负起领导全国军民打击瓦剌的重任。孙太后心中是想让太子朱见深继承帝位的;可是,朱见深当时只是一个3岁小孩,根本无法扛起重任。因此,孙太后只好同意由朱祁钰来当皇帝,但是机诈权变的她却提出要朱祁钰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大敌当前,前途未卜,朱祁钰与大臣们也没有细想,就答应了下来。

在北京保卫战期间,瓦剌骑兵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可是,孙太后与明英宗的钱皇后却根本就没有为国出一份力,也没有拿出一点儿财物来犒赏守城的明军将士。她俩反而在宫中大肆筹集金银珠宝,送往瓦剌军中,希冀也先能够放回那个昏君朱祁镇,让他重新祸害大明的江山社稷。

所以,北京保卫战中,孙太后根本就没有给国家出过什么力,更不要说像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编造的那样:一身戎装,手握宝剑,激励将士,跃马杀敌了。

像孙太后这样的人,她考虑的绝不会是江山社稷,而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她一心想要的就是保住亲生儿子朱祁镇这一脉的皇位继承权,绝不能落入其他妃子所生的朱祁钰一脉手中。因此,在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朱祁钰声望卓著,地位暂时无法撼动的情况下,孙太后在深宫之中潜伏爪牙,蛰伏待机。

1457年的正月里,景泰帝朱祁钰病重,孙太后抓住时机,支持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戴昏君朱祁镇复辟,并且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政治清算。对于力挽狂澜的功臣于谦等人,立即处死;那些在朱祁镇引领敌军叩关时,敢于违命不打开城门的将领们也纷纷被清算掉

总之,孙太后与她那个混账儿子朱祁镇一样,只贪恋权势,一心想的是保住自己的皇权地位,以便永远享受骄奢*逸的寄生生活。至于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恐怕就不值得她去浪费脑细胞考虑了;因为她知道,那些事自然会有于谦之类的人站出来,帮她解决的。

结语:在明朝那场瓦剌骑兵兵临城下的北京保卫战中,孙太后除了有条件地被迫同意大臣拥立朱祁钰为帝之外,什么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倒是把皇宫中的金银财捐献给敌军不老少啊。要是按照现在的法律,那可是通敌、资敌的重罪呀!

可以很明确地说无论当时朱见济是否在世,朱祁镇的夺门之变都是合理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先来了解下朱见济是什么人。朱见济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儿子,明英宗被软禁南宫期间,代宗经过一番操纵将原先的太子朱见深(明英宗之子)废掉,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朱见济的太子之位就是这么来的。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并最终被瓦剌人俘获,史称“土木堡之变”。当时瓦剌人企图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挟明朝就范,明朝朝廷为了防止瓦剌人趁火打劫,在孙太后和于谦等人的商议下,最终拥立英宗的幼子朱见深为太子,并且让郕王朱祁钰监国。之后众人又以太子年幼国疑为由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是为明代宗,但仍然明确保留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此举意思很明显,就是让郕王朱祁钰暂为皇帝,之后要还位给朱祁镇一脉。

但是代宗朱祁钰坐稳皇位后就开始想方设法不把皇位传回朱祁镇一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祁钰不惜以利益拉拢朝中大臣,最终废去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然后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也就是说朱见济的太子之位是朱祁钰"违约"抢来的,本身就没有什么合法性可言的。

朱见济在被立为太子后不久便死去了,年仅5岁。几年后朱祁镇通过南宫复辟重返皇位,废太子朱见深也被复立为太子,而代宗朱祁钰则遭到了清算。当时即便朱见济还活着,然而朱见济的太子之位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所以朱祁镇夺回属于自己一脉的皇位的做法是说得过去的,是合情合理的。

以上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观点,如有错漏请指正。

1 求一篇家谱的作文,600字,急

家谱

过去我对家谱一点都不了解,就连家谱这个词也没听过。据家谱网上说:“家谱,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以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家谱是在上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记得是今年的端午节吧。当时我们的家谱是在隔壁的爷爷家,爸爸带着我到了他们家,先是三叩九拜,并且申明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家族的发展史和更好地传承家谱……如有不敬和不周之处请老祖宗担待和原谅之类的话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家谱……

我们的家谱是由三块四十厘米左右宽,一百六十多厘米长的布料缝制成的长方形表格状的,由于年代很久,上面的图案、表格和字迹都很模糊,边缘甚至还有两处破碎的地方。我和爸爸、爷爷,特别是还有一个年纪较大、辈份很高的老爷爷的帮助下,费了不少的工夫才把上面记录的内容摘录下来:最上一排共一列,在家谱的最中间,写的是“三代宗祖大人……”;第二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高祖父讳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高祖母讳王氏……”;第三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曾祖父讳志发……”和“曾祖母讳赵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曾祖父讳志左行一……”;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曾祖父讳志有……”和“曾祖母讳潘氏……”;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曾祖父讳志修……”。第四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祖父讳会……”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祖母讳马氏……”;第五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遇文……”和“故母讳王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遇成……”和“故母讳李氏……”;第六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润行一……”和“故母讳王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皇清显考讳(某)行一……”和皇清显妣讳(某)氏……”;第三列是“皇清显考讳含行三……”和皇清显妣讳黄氏行一……”;第七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生员讳来周行一……”和“故母讳黄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荣周行二……”和“故母讳王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故父讳用周……”和“祖母讳杨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故父讳平周行四……”从右到左第五列是“故父讳相周行三……”和“故母讳邱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六列是“故父讳兴周行一……”;从右到左第七列是“故母讳邱氏……”和“故母讳尹氏……”;从右到左第八列是“故祖母讳郭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九列是“故祖母讳李氏行一……”。第八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定忠行一……”和“故母讳冯氏行四……”;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定一行一……”和“故母讳石氏行一……”。

我们的家谱有几个特点:一、它是用了三块宽四十厘米左右的布料才缝合成现在的宽度的,不象现在的布料,要多宽有多宽,可见当时的条件特别差,老祖宗们也太不容易了;二是根据家谱中的纪录看,凡是家族中的男子,不论辈份高低,去世后他的名字都有纪录,而女性成员却只纪录了姓氏;三是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之神位”三个字,在名子和姓氏前面都有一个“讳”字,也许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吧。

我们的家谱还有一幅精美的对联,它很特别,它表述的是“二十四孝”,说它是对联,它却没有一个字,完全是由精美图画组成。这可能是祖宗们留给后人的家训。用大人门的话说,就是老祖宗对我们的不言之教吧!如果老祖宗能把他们的事迹(简历)用文字、图像传下来,或者把他们的照片也留给我们,让我们后世子孙了解他们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同时还能目睹他们的尊容哪该有多好啊!

2 家谱怎么写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

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

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

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

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

(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

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

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

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

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

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

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

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

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

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 ,诗礼传家。

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

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

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

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

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

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

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

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

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

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

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

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

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

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

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

3 家谱怎么写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乃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希望采纳我的

4 怎样写家谱

一、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二、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三、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四、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六、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七、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5 族谱怎样写好

作为一个完整的家谱,在现当代通常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一)序

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

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

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

(三)人物志

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

(四)世系表

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表。

世系表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用计算机中的术语,这种一对多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但实际中的往往会比较复杂。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现象。

(五)世略表

通常情况下,仅有世系表的家谱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一些不是名人的名字,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世略表,世略表是记录世系表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这一部分可以和世系表合二为一,也可以单列。我认为单列更好,因为合二为一,常常导致世系表过肥过大,查找一个成员的时候非常麻烦。

很多家谱中,世略只写到父名、娶妻、生子数及名字数,这样写虽然整体看上去挺规范,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世系表本身就可以表示这种信息。我认为世略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生卒年月、主要职务、职称、主要生活工作地、本人工作简历、主要成绩、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

(六)后记

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

6 家谱怎么写

1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用支谱。

2说明原因:为什么重修家谱或者续修家谱,现在大多解释十年动乱族谱毁之贻尽为缘由。3叙述现状:现在本族是什么情况,在以后家族的发展情况,如今社会有志青年各奔东西等。

为了让本族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勿忘祖宗等。4修普贡献:为本次修普信息作出贡献,提供经费,撰写等5结尾: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个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6落款:a撰修(从有谱以来你是第多少代)世孙(名字不要写姓氏);b缮写世孙等。

7 家谱如何写

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 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 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

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 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

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 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 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 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 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 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 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四 家训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 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 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

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 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简言之,每个家。

第1任

洪武太祖 朱元璋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1333一1382),

安徽宿州人,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

第2任

建文惠帝 朱允炆

皇后马氏 光禄少卿马全女

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册后为皇太孙妃。建文改元,立为后。生二子,文煃、文圭。

第3任

永乐成祖 朱 棣仁

孝文皇后 徐氏

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

第4任

洪熙仁宗 朱高炽

诚孝昭皇后 张氏

仁宗元配,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 诚孝昭皇后画像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

第5任

宣德宣宗 朱瞻基

孝恭章皇后 孙氏

他是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济宁人胡氏,被选为皇太孙妃,孙氏被选为嫔。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胡后身体不好,常常有病,渐被宣宗冷落。宣宗为立孙氏为后,命胡后上表辞位,以早定国本(太子)。宣德三年三月,胡后辞位,退居长安宫,贵妃孙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四日,孙太后去世

第6任

正统英宗 朱祁镇

孝庄睿皇后 钱氏

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故。

第7任

景泰代宗 朱祁钰

皇后 汪氏

北京人,祖父汪泉世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统十年(1445),郕王朱祁钰18岁,册封汪氏为郕王妃。正统十四年(1449) 册封王妃汪氏为皇后。进汪皇后祖父汪泉为都指挥同知;,汪氏去世与景帝合葬金山。

第8任

天顺英宗 朱祁镇

孝肃后 周氏

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

第9任

成化宪宗 朱见深

孝贞纯皇后 王氏

上元人,中军都督追赠阜国公王镇之女。为宪宗皇帝第二位皇后(第一位吴氏于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被废)。孝宗时,她被尊为皇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十日,王氏去世

孝穆皇后 纪氏

孝宗生母,广西贺县人,是当地少数民族土官的女儿,成化时南征,俘人宫中。因她机警通文,被授为女史,管理皇家典籍。一次,宪宗偶然来到内藏,见纪氏对答合意,就在内藏私幸了她。纪氏从此有了身孕。成化十一年(1475年),孝宗年已6岁, 六月二十八日,纪氏突然死去。宫里传说是万贵妃乘宪宗召见纪氏时,在酒中下毒,纪氏被毒害而死。

孝惠后 邵氏

昌化人,邵林之女,小时候因家贫,卖给了杭州镇守太监,由此被送进皇宫。邵氏“知书,有容色”,初居外院,一天晚上,皓月当空,邵氏即兴吟咏她所作的《红叶诗》,宪宗偶然从那里经过,隐约听到,遂召幸,册立为宸妃,进贵妃,生兴王朱佑杬及岐、雍二王。世宗入继大统后,邵氏已因年老双目生翳。她听说自己的孙子当了皇帝,拉世宗到自己跟前,从头摸到脚,非常高兴。世宗将她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1522年)上尊号“寿安”,十一月十八日去世,谥“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皇太后”。

第10任

弘治孝宗 朱佑樘

孝康敬皇后 张氏

孝宗元配,兴济人,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张峦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武宗立,尊为皇太后。二十年1541年)八月八日去世

第11任

正德武宗 朱厚照

皇后 夏氏

武宗元配,庆阳伯夏儒女。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册立为皇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被尊为“庄肃皇后”。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去世,谥“孝静庄惠安肃温诚偕圣毅皇后”。

第12任

嘉靖世宗 朱厚充

孝洁肃皇后 陈氏

世宗元配,元城(隶河北大名府)人,都督同知陈万言女。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二日病故。

孝烈皇后 方氏

世宗第三后,江宁人,左都督安平侯方锐女。世宗即位10年,尚未得子。大学士张孚敬上言:“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隆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为子嗣计。”世宗遂于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选方氏(即方皇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杜氏、九人册封为九嫔。

方氏被册封为嫔后的第三年,世宗的第二位皇后张氏被废。方氏因“端慎不怠,甚称帝意”,被册立为皇后。并册僖嫔沈氏为辰妃,丽嫔阎氏为丽妃以副之。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十八日,方氏逝世,世宗因她在嘉靖二十一年的“宫婢之变”中救过自己的命,下令以元配皇后礼仪葬永陵,并命将其棺椁停放于皇堂(玄宫主室)棺床上左侧,经礼部大臣建议,仍命放置右侧。谥孝烈皇后。隆庆初,上尊谥“孝烈端顺敏惠供诚袛天卫圣皇后”。

孝恪后 杜氏,

穆宗生母,大兴人,庆都伯杜林女。嘉靖十年(1531年)封康嫔,十五年(1536年)进封为妃。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十一日去世,赐谥“荣淑”,葬金山。穆宗即位,当时,孝洁陈皇后、世宗皇帝的棺椁一同葬入陵内。其安葬的情况有“依次列袝”的记载,这说明,永陵一帝三后系同葬一室。

第13任

隆庆穆宗 朱载垕

孝懿庄皇后 李氏

北京昌平人,礼部奉诏选得良家女1200人,李氏被选为裕王妃,暂住宫内,第二年二月行迎亲礼,正式册为裕王妃。

成婚两年后,李氏生子朱翊 ,嘉靖三十六年正月复生皇长女,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病故于裕王府。

孝安皇后 陈氏,

北京通州人,国子监监生陈景行(陈氏入选裕王继妃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九月选为裕王继妃,隆庆元年(1567年)册立为皇后。

陈氏无子,且多病,颇受穆宗冷落。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十三日,陈皇后病故。神宗上尊谥为“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葬昭陵。

孝定后 李氏

通州永乐店人,神宗生母,初为宫嫔,待穆宗于裕王府中,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封皇贵妃,万历元年(1573年)被神宗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九日病故,享年70岁

第14任

万历神宗 朱翊钧

孝端显皇后 王氏

神宗元配,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伟之女,生于京师。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册立为皇后。

孝靖皇后 王氏

光宗生母。宣府都司左卫人,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王朝寀之女。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初二选入皇宫,初为慈宁宫宫人,侍奉孝定皇太后。后被神宗私幸有孕,于万历十年六月册封为恭妃,同年八月生光宗朱常洛。万历三十四年四月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病故

第15任

泰昌光宗 朱常洛

皇后 郭氏

顺天府人,博平伯郭维城之女。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册立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去世。

皇后 王氏

熹宗生母,顺天府人,新城伯王钺之女。初为选侍,因生熹宗,封为才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去世。

皇后 刘氏

崇祯帝生母,宛平人,瀛国公刘应元之女。初为淑女,后被打入冷宫,病逝后葬京西金山。

第16任

天启熹宗 朱由校

皇后 张嫣

熹宗原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农民军入城时自缢。

第17任

崇祯思宗 朱由检

皇后 周氏(

?-1644年),祖籍苏州,生长于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父周奎以兵马副指挥升五军都督同知,晋封伯爵。周后于天启年间入信王府。思宗(即信王)即位,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陷都城,帝令周皇后自裁,自缢而死。

至于公主太多了,可以参看

http://guoxuebaiducom/page/c3f7cab7/120html

没有昭明公主

皇贵妃唐云燕 (1438年-1457年) :皇妃 皇贵妃 (废除)

景泰五年(1454年)入宫,时年16岁,在未正式册封之前,家族便得到了提携。景泰七年(1456年

明朝北京保卫战中孙太后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明朝的孙太后,即孝恭章皇后孙氏(1399年-1462年),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 孙太后是一位贤明而很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