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埕的春节习俗作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古埕的春节习俗作文,第1张

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了,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日,交织成了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

  ——春节的灯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了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把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的年画

  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童年的春节,几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儿女孩儿抱着大鱼咧嘴笑,有身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小幅的画组成了一大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儿,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小幅画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画中的人在做什么。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画,画中的小女孩儿梳着两条黑亮的辫子,穿着花衣裳蓝裤子,坐在那里神情专注的剪着窗花,旁边一只小花猫在耍弄着一个毛线团儿。小女孩儿细眉笑眼,脸蛋儿粉里透红,翘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画儿出神,想变成画中的人,或者是画中的女孩儿从画里面走出来,和自己成为小伙伴。

  再大一点儿了,过春节也贴年画,但都是些样板戏的剧照,怎么看也喜欢不起来。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过春节,不再贴年画,但却非常想念那个画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儿。

  ——春节供奉的家谱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除夕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把一面墙都照亮了;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了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对于家里等女孩子们来说,结婚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按祖上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和家谱照面的,所以即使春节回父母家也是过了初三,那时供奉的家谱已经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儿也许真像是泼出的水,不值得眷顾吧。现在的人们不再讲究过去的老规矩了,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都可以回家。但许多人还是遵循过去都做法,也许认为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坏吧。

  春节的记忆有许多许多,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记忆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一串串记忆,把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穿起,汇成美丽的生活画卷。

“竹子”上写着这个家族有据可考的最早的逝去的祖先姓氏。

春节挂竹子就是挂家谱,‘竹子”的叫法可能是来源于当地方言发音。根据传统习俗的做法,“竹子”上写着这个家族有据可考的最早的逝去的祖先姓氏。

“竹子”要挂在家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还有供品和香炉,所以那应该是正月里最神圣的地方,小孩子都不能靠近。而同一家族的大人们都要到每家拜年,最传统的拜年便是在“竹子”前磕头,既是给祖先磕,也给这家里辈分比较大的长辈磕。

1、一个家族,往往在家法族规中对家谱的收藏、保管提出严格的要求。如必须将家谱装进特制版木匣,供于祖龛之上,或藏于书室之中,不得随意乱放,以致亵渎家谱。

2、木匣不准移作他用,家谱不准鼠蚀虫蛀、污损油浸、腐败霉烂、遗失散落、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违者依家法处罚。如果领谱人敢于瞒众觅利、鬻谱卖宗、出卖家谱者,则视为不孝,从重惩治。

3、供家谱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准备供品和祭器,主要有供桌,蜡台,蜡烛,香炉,烧纸等供品包括水果,点心,馒头,米饭,饺子等。一般在腊月二十八就蒸供馒头,蒸的时候还要在馒头上加上五个大枣,在供桌两边分别叠放起来,一堆五个下面三个上面对叠两个。

家谱文化马上过年了,应该如何供奉家谱?有什么讲究?

二战高光时刻

2022-01-15 00:00

关注

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关系记录下来。这就是家谱。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以姓氏为“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来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供奉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在中国,家谱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家谱是家族史,是家族的史料汇编,是史的一种,属于历史学范围,这已成定论。在家族概念淡化的今天,与家族相连的很多观念、行为规范也发生变化

  我谈蒋氏族谱~

  2001年春节期间,湖南省资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退休干部黎先汉先生去湖南省资兴市东乡片采访,在波水乡十里村上铺组意外的发现一本《湘资石角蒋氏五修族谱》中,竟有蒋介石所作的族谱序言。黎老先生经过对序言的逐言断句和添加标点以及进行字体的繁简校核后,近日抄录给笔者。笔者为辨其真假,最近也作了一番考证。据蒋氏老人回忆,在民国二十九年前,蒋介石确实下令全国蒋氏族谱修通谱,且统一辈份排行。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蒋介石的孙子字辈为“孝”,曾孙子字辈为“友”,与现在蒋氏辈份排列的“孝、友、振、家。。。。。。”等相符。资兴的蒋姓发源于“石角头”祖先始于“乐安郡”,也就是现在的旧市乡石角头。当时,上铺组有一绅士蒋定欧,解放前在国民党资兴县政府任文书,或与此事有关。

  现将《湘资石角蒋氏五修族谱序》抄录如下:

  谱牒之学由来久矣,自隋唐前后而来,国有史,家有谱。所以慎血统,明世系,序尊亲而别婚姻也。至于有唐斯学为盛。帝系则维城有录,皇族则玉牒是徵,百姓则有谱,以别其源韵。谱以究其始郡邑,则志书以详家族,则族乘可考。故言国则上常尊下有等。箴言家则长有风规,幼有准则。人畏谤言,族羞不肖。官则清介自守,民则力役相勖,是以家齐国治贞观开元之盛与炎汉媲美,谱牒之功未可掩也。降至五季,礼坏乐崩,纲驰维绝,谱牒之学凌夷,地义无常则背,佚而不讲宗功,彝训则志没而不传历代。相传罔知攸罹,虽有一二高识之土,奋身疾呼,而民族意识已替矣,可胜叹哉。其祸浸*至于清末,风随俗薄,上下交征,数典而忘其祖,阅礼而凌所。尊我先总理为之慨然奋兴而起,领导革命,建立民国,倡固有道德,以拯坠绪颓纲。中正自受命以来,亦推行新生活运动,用遏斯风之炽,祭炎陵修黄陵皆所以隆慎,终追远之意,树兴灭继绝之基,尝勖全国同胞通力图谋,踵武前哲。今吾宗之居于湘资者,乃能于抗战建国大业将成之日,怀冰握火,苦行正严之时,修其族乘,振其家绪,深堪嘉许。所望为卑幼者,能孝事其尊亲;为父兄者,能善导其子弟,诫之以忠于国,勇于事,慎其言而坚其掭。礼记有云: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自然苍桑社稷。设以此风张大发皇,推之远迩,则忠信之土,自将辈出于乡闾,孝义之风亦必彪炳于环宇。岂惟可成敬宗收族之美跻,齐家治国之盛,即大同世界之实现,盖亦不远矣。其勉哉。

临近农历新年,为了过好一年一度最重大的节日——春节,人们忙于备置年货,打扫堂庭,馈问亲友,一时街市熙攘,店肆盈门,一派繁忙而又喜庆的景象。

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也正是在传统节日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得到传承与弘扬。透过丰富的节日习俗,让我们共同触摸历史文化的脉络,在浓浓的年味中,领略深厚悠久的文化意蕴。

春节习俗之一:祭灶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祭灶的由来

祭灶为古五祭(门、户、行、灶、中溜)之一,其日期原无一定。《礼》有“孟夏之月其祀灶”,汉应劭《风俗通》以为:“夏祭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是古时于夏时举行。

至晋周处《风土记》,始云:“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时事,故先一日祀之。”宋吴自牧《梦粱录》所谓:“十二月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菜饧豆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叫声鼎沸。”可见宋代祭灶还是在腊月二十四日。

到了清朝,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神

灶君的传说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zhuānxū)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

《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jì)。”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祭灶的食品

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陈设供品,其中最突出的是胶牙饧(同糖,按:为糖的一种,今亦称糖瓜、灶果),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其它供品如清水、料豆、秣草,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清顾禄《清嘉录》云:“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谓之送灶界。比户以胶牙饧祀之,俗称糖元宝。又以米粉裹豆沙馅为饵,名曰谢灶团。”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民间也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祭灶的风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上供。有的地方,还将糖融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之后,便将神像揭下焚烧,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较为简单,只需再设新神像,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即可。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近代由于男子忙碌于事业,因此祭灶的责任,常落在处理家务的妇女身上。

祭祀神明的传统,体现着中华民族尊重天地万物的理念,意在培养一念恭慎诚敬之心。中国古语云:“聪明正直,死而为神。”“神”这个字的本意,是能破除物欲(格物),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通达明了一切自然现象。所以神代表智慧、明了。

若是平时心行不善,恶贯满盈,恐怕供养再多糖果,也难以讨得神明的欢心。明白了这层意义,纵天地有司过之神,然“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平日若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俯仰无愧,自当灾消福至,吉祥如意。

而种种不让灶君上天庭禀告是非的相关习俗,符合人们希望一家和谐,不想家中是非诸多的意愿。从中我们也可以体悟到,在家庭生活中应互相沟通、理解,避免宣扬他人过错,说他人是非,恶言坏语制造矛盾。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老舍先生曾在文章中说:“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从此日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不留一点污秽,家家都更加忙碌,预备过年了。在此除旧布新之际,让我们也扫除内心的污垢,以清静欢喜的心迎接新的一年,共同祈愿天下朋友身心祥和,所有家庭和谐美满,吉庆安康!

春节习俗之二:春联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春联的起源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

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桃符是中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时中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

那么为什么桃木能避灾驱邪呢?根据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记载,远古时代有座山,是个鬼的世界,叫鬼域。在这个鬼域门口,有棵大桃树,树冠能覆盖三千里,在树上生活着一只金鸡,负责每天的报晓。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

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

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人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所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联语不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而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叫“春贴纸”。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

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春联的形式和贴法

春联既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要求如下: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幅横联,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接近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入),一般情况下,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为上联,平声为下联。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欢欢喜喜过大年

春节习俗之三:福字

大年三十,人们把大红纸上写的“福”字贴在中堂、室内的墙上、门窗上,表示“迎春接福”。贴“福”字,是人们对新一年的良好祝愿和对美满生活的追求。“福”在古书上有多种解释,如“祐也,休也,善也,祥也”等。它总体上的含义是“长命富贵”和“吉祥如意”。

先秦古籍《韩非子》中说:“全寿富贵之谓福”,意思是长寿再加上富贵就是“福”。过去的春联也常将“福”与“寿”联系在一起,只有向善行善,才有祥瑞、平安,才能保证富贵和长寿。因此,一个“福”字既概括了中国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期盼,又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生存状态的渴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贴“福”字的由来

清代吴振棫《养吉斋丛录》中说,十二月初一日,有开笔书福之典。溯其起源,自圣祖时已书赐近臣。这就是说,除夕贴福字的风俗,可能是源于清代帝王书“福”字以赐近臣的活动。

《查初自集》记载:“康熙四十三年甲申除夕前一日,蒙县赐御书大福字”,“乾隆以来,皆川季冬朔日在重会门开笔书『福』,又嘉庆丙寅茶宴”。《御制五福联句》诗注载:“御书第一福字,悬于乾清宫正殿。其余宫廷围苑等处,张贴共十九幅。”

从上述记载可看出,清时“福”字是皇帝御笔亲书的,是赐给亲王和大臣的,代表皇帝的恩惠。书写的是那样认真,御赐又是那么庄重,可见此举之重要了。书“福”赐“福”既然是宫廷中过年的大事,自然要影响到民间,于是就形成民间贴“福”字的习俗。新年伊始,人们自然都在期盼“春满人间福满门”,便以贴福字来寄托对新一年的良好祝愿。

倒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已到,讨人家说一句“福到了”的吉利话。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这么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善良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传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过年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金陵城内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见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龙颜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大事不妙,急中生智,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说皇恩“福到”的意思么!”朱元璋一听言之有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过年时,都将福字倒贴起来,一则图个吉利,二则为怀念救命恩人马皇后。

一对对春联洋溢着希望和憧憬,一张张福字衬托出喜庆与吉祥。值此春回大地之际,愿我们彼此怀揣美好的祝福,耕耘内心的福田,让亲切的笑容与温婉的话语,给人如沐春风的温暖,春风化雨的温柔。若能心存善意,面带春风,久久必获吉庆,福气自会盈门。

春节习俗之四:拜贺新年

新春伊始,吃完了新年的第一餐传统饺子宴之后,人们便要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了。传统有拜年与贺年之分,拜年是晚辈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同辈之间的道贺。

清人柴萼在《梵天庐丛录》中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之一。

拜年的由来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

拜年的风俗

拜年是人们互相祝贺新年幸福吉祥的一种礼俗,自古以来,上自朝廷、官绅、下至民间百姓,都有这种礼节。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写北宋汴京过年时的情景:“正月初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捕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苏州人拜年的情景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拜年比其他节庆日的交际范围要广。首先是家中为长辈拜,然后为家族中的尊长拜,家中、族中拜毕,再到邻里乡党及亲戚朋友家去拜。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元旦鸡鸣而起,先于庭院点爆竹、燃草,然后“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说的是家中拜年。

拜年主要还是走出家门去拜,南宋时京城临安,元旦一早“士夫皆交相贺,细民(按:指平民百姓)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梦粱录•卷一•正月》)明代北京城、郊,“元旦出游,道逢亲友,即于街上叩头。”(《宛署杂记•民风一》)清代的北京城,由于官民同时出拜,“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士绅“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曰:新禧纳福。”乡村拜年同样热闹非常,各地虽然礼俗不一,但拜谒往来大同小异。

在古代,要是碰上亲戚朋友多,难以一一登门道贺,于是出现了拜年的另一种形式,那就是“拜年帖”,相当于现在的“贺年卡”。

春节拜年

这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用名刺贺年的习俗在东汉已经出现,但是不常见。

到了宋代,商人、士大夫们交游广泛,逐一登门拜年是不现实的,他们就会派遣仆人带谒刺拜年,上面逐渐也会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这样简便易行又达到拜年的目的。

如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中称:“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送帖者驾着马车,至某家门口,见到看门人,“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匆匆驰去”,所以这种拜年帖又称为“飞帖”。

明代,过年互赠拜年帖已经蔚然成风,成为重要的拜年方式。有些府第、店铺索性在大门上挂一个红袋以盛贺年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燕京杂记》)有的人家在门前贴一红纸袋,署曰“接福”或“代僮”字样,亦为盛放飞帖之用。

明朝,朝官之间不管是不是认识,见门就投,每到春节,一些人家的红纸袋里被祝贺谒刺塞得满满的。因为别人投递,所以一些人随波逐流,其中难免有虚情假意的。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嘉录•正月•飞帖》)

到了清代,这种“应付差事”的拜年,在官场更滥于明代。清人著的《燕台月令》写道:“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短短九个字,道尽清代官场年节名帖满天飞的情状。不过,清代也有一些人家,即使送名帖拜年,也是很庄重的: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锦盒(俗称“拜盒勺”)里送给亲友。

其实,在民间,拜年活动一直是很朴实的。正如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所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人们互相拜年,是出于对长者尊敬,对亲友的关爱,也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活动。

如清人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一书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诚善举也。”无论是寄居他乡的同乡、同学,相约团拜,还是家庭邻里间的拜年聚会,都显得格外亲切。就连平日有所积怨、不通往来的人家,逢年节互相一拜年,也就言归于好,不计前嫌了。

拜年的次序

民间拜年习俗十分热闹,也极为讲究。拜年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诸神、祖先拜年;二是向长辈、亲友拜年。

拜年有特定的次序。自明清开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按家卑幼以次序互拜,并遵循先家内后家外,先族亲后姻亲的规矩。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平辈间拱手致语。

除夕白天,人们都把家谱、祖先像挂出来,摆好香炉、供桌,进行祭祀活动,在一家之长的带领下跪拜祖先。有祠堂的家族,则到祠堂跪拜祖先。

据记载,从清末民初,晚辈在正月初一给家里的长辈叩头拜年的习俗,已经比较成熟。这是体现家族人伦纲常的最重要的时刻,当然,在拜年以前,先要守岁和接神。

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年事已高的父母长辈增福延寿,守岁一环是断不可少的。守岁到子时,即可接神。这时,供桌上只供三碗,每碗五个饺子。点燃香烛,宣告接神仪式开始。

接完神后,长辈们这才端端正正坐在堂上,接受晚辈们的拜年,都必须要磕头三次。然后,由长辈们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

拜年后,全家聚在一起吃顿素馅的接神饺子,也叫五更饺子。饺子里放一个小铜钱,吃到铜钱者在新的一年里会“诸事顺利”。吃罢,整个拜年程序才算结束。

拜亲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现代多行团拜,岁末邮寄贺年片和贺年信等。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称誉,从拜年的风俗中亦可见一斑。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礼仪形式的背后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宗族拜年意在传承孝悌之道,发扬尊老爱幼之风,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睦,教育晚辈尊老敬长,养成懂礼节、知进退的良好习惯,以便将来到社会上也能尊师敬长,谦虚谨慎的去工作和生活。亲朋拜年则能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

农村过年挂的祖先图叫家谱,也叫族谱。每逢过年,农村家里会举行一次很隆重的家祭仪式,即会在堂屋上挂上家谱,中间即会摆供上奠酒烧纸烧香,以此来祭祀祖先并有祈福祷佑丰年的用意。

农村过年挂的祖先图叫啥

过年期间,全国各地均会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过年的习俗有舞狮、逛庙会、逛花街、放烟花、祭灶神、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拜祭先祖等。

家谱是集写意图案和逝去祖先名谱为一体的画,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家谱的一部分,过年的时候会将其悬挂于家中。

一般都是在年三十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就挂上家谱,摆上祭品。在天黑的时候提着灯笼去十字路口接年,请祖先回家过年。在路口烧纸、念叨祖先回家过年,磕头礼毕。提灯回家,路上不许回头,如果回头,就说明祖先还都没有回来,你在张望。回到家门里,要用个棍子横住门口,这个棍子是给祖先拴马的用的马桩。将房门打开,烧几张纸请到屋里,来到家谱前,要点起蜡烛,点起香火,拜上三拜。从这时开始你就要早晚给祖先磕头,定时上香,每顿吃饺子,都要给供桌上先放上两个,以表示尊敬。修谱续谱哪家强,家谱国际修谱王。到初三晚上就要送年了,要把所有供品撤掉,卷起家谱,放好备用。在撤掉挂家谱的位置中间贴上大福字,两边贴上对联。一般对联都是这样写的:"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敬祖先长命富贵,孝父母金玉满堂”。横批:“俎豆千秋、本支百世、永言孝思”。一直到正月十四,再把家谱供上,再去请,到十六再去送。在煮元宵的时候,也一定要给祖先敬上。祭祖形式或有不同,但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就是按照这样的规矩在春节和元宵节的两个节日里来供奉家谱。结束这一祭祀过程后,把家谱卷起来,等明年再供。

古埕的春节习俗作文

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了,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