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是如何对付捻军的?
1867年1月28日经过湖北黄州时,他特地致书居住监利的老朋友王柏心,邀其会面于汉口王柏心曾做过林则徐和前陕甘学政罗文俊的幕客,对陕甘一带了若娟掌,左与他在张亮基幕府共事,知其工于心计,他这时虽蛰居家中,却密切观注时局变化。左询以关陇山川形势,用兵次第及时务所宜先者,王柏心悉心先知,谓捻军机动灵活,兼善用骑,最为难制,因而应以先灭捻军为急务。
于是,左宗棠制定了“先灭捻再图回,先定秦再安陇”的战略方针。战术上,为对付捻军的缥悍骑兵,左宗棠热衰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用以对付捻军,可追搜陕甘,也只搞到处对匹战马,这样弱小的骑兵,远不能与3万捻军铁骑争锋。在这种情况下,左宗棠认为,只有尽量发挥火器的威力,也许可以取胜。每营增设短劈山炮38尊安于战车,洋枪则加至六成,以火力的优势弥补所部机动性不足的劣势。
1867年1月23日,西捻军在西安浮桥的十里坡大败清军,立斩陕西巡抚对蓉部大将肖德扬、杨德胜等,陕西清军主力溃不成军,西捻军乘势包围西安,强攻猛打,陕西土绅一日数惊,夜不能睡。清廷急令两江总督曾国藩火速增援。曾国藩急派大将刘松山带步兵十七营马不停蹄赶到西安,惶恐不安的西安官绅顿时象有了一个主心骨。
1867年3月28日,左宗棠率队从汉口启程赴陕甘,东捻军随之而到,先是在汉水东岸尹隆河地区将淮军刘铭传部击溃,后在新水六神港击毙鄂军记名藩司彭硫橘,使左宗棠不能即刻人秦。东捻军枣阳人河南后,左宗棠分兵三路人秦,可惜过函谷关时,山洪暴发,辎重损失过半,士兵感染时疫,死伤惨重,到7月中旬,三路大军才全部人秦。
8月26日,西捻军在其首领的带领下进人陕西,经咸阳、兴平再北上乾州、难泉,10月8日,左宗棠渡渭河亲赴径西,召集刘典、刘松山、郭宝昌、高连升、黄鼎等高级将领开会,决定几路兵马合围,全歼西捻军。10月24日,西捻军北趋白水,突破包围圈,进人北山。
11月3日,西捻军一部北过部州(今富县)复折东南,走宜川,另一部西趋联合陇东回民义军猛扑同官、耀州(今耀县),左宗棠分兵追剿,11月14日,左宗棠、刘松山却在黄陵遭到司官回民义军伏击,李祥和被击毙。11月17日,捻军克延川,攻清涧,占绥德。陇东、沂阳回民义军围攻沂阳、陇州(陇县),西捻军自南向北,回民义军从西向东,互相支援,使左宗棠有点防不胜防,他写信对友人道出了自己无奈之情:“弟昼夜筹调军食,须发为白,究于大局无能为力,愁恨何言。”
12月初,西捻军首领张宗禹接到东捻军首领赖文光的求援信,遂采取“围魏救赵”之策,渡河而东,出彰德、怀庆,逾大名,插入清王朝的腹心田辅三地,以解捻军之围,12月18日,西捻军渡过黄河,进人山西,清军刘松山、郭宝昌亦尾追过河,清廷因左宗棠镇捻不利,“著交部严加议处”。左宗棠很焦急,立即把陕西军事委托刘典、高连升办理,自己亲率5000人人晋指挥追剿。
西捻军东渡黄河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攻克吉州,然后分兵三路,经曲沃抵垣曲,沿王屋山进人豫北,后人临漳、内黄,渡漳河,人平乡、巨鹿,进邯郸、顺德,取定州,北逼保定。1868年2月6日,西捻军进人易县附近,前锋已抵芦沟桥,京城震惊,左宗棠大惊失色,连夜督军昌雪追剿,而刚刚镇压了东捻军的李鸿章也率淮军北上,各地也纷纷举兵“勤工”。当时的形势对西捻军非常不利,由于东捻军在扬州附近覆灭,因而深入华北的西捻军已是孤军奋战,因众寡悬殊,难以抵敌,遂不得不撤军南返,辗围活动于冀中地区。
为了全歼捻军,左宗棠建议将各地集结于直隶的清军分为“近防之军”(拱卫北京),“且防且则之军”(分驻保定。天津,一面做北京的屏障,一面呼应其他友军)和“进剿之军”,(跟踪追击之军)清廷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各路清军遵旨行动,在安平、涂泽两败捻军,3月16日,在饶阳县幼沃王张禹爵、怀王邱德才殉难。西抢军冲破清军防线,越游沦河,渡漳河,人河南,后经山东人直隶,直逼天津,清政府将北京戒严。随后西捻军沿海滨南下,重返山东。酉捻军陷入清军重重包围中,广大捻军战士奋力作战,往来自如,对此,清政府恼怒万分,限期一个月要左宗棠、李鸿章剿灭捻军。一个月后,捻军运动自如,“剿灭捻军”还是没能如愿,清政府下旨将左宗棠、李鸿章“交部严加议处”,并派满员都兴阿为钦差大臣,指挥豫军张曜、宋庆部和陈国瑞等军。各路清军之间矛盾重重,事权不一,大大削弱了战斗力。左宗棠对此不为恼头,他说:“捻事本可早藏,而数百里之内,大臣三、总督一。巡抚三待郎二、将军一,而又以邸营加之,禀命专命均有不可,束缚驰骤奚以为功?”对清廷削减他兵权一事也流露出不满之意:“所部仅马步五千,其所带之秦军如刘(松山)、郭(宝昌)、皆视贼所向,昼夜追剿,未尝一日体息,前此总统之张(曜)、宋(庆)、陈(国瑞)三提军及春(寿)副都护之吉江马队,已遵旨交李少荃宫保矣,计敝军人马合计不过一万九千余,仅足当一大统领之数。”尽管内心不满,因自己“剿捻”无功,也只得作罢,“所事无成,何敢多腾口说?计惟有尽心干去,委曲求济而已。”
西捻军采用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牵着10万清军的鼻子跑。使其疲于奔命,于是,李鸿章上疏清廷,请设长围以困捻军,但左宗棠认为地长兵分,恐难实行,李鸿章不顾左宗棠的反对,以运河为基点,引黄河水人运河,调水师炮船巡逻,以阻止西捻军渡运向酉,北以减河为防线,引运河之水人减河,并筑长墙于北岸,由崇厚采天津洋枪队及民团扼守,以防酉捻军北上,南靠黄河为险,封锁所有渡口,将船只一律调到南岸由地方官吏带兵扼守,阻止西捻军南下,东面为大海,禁止渔船下海,以防西捻军从此渡海。从而使西捻军活动范围局限于狭窄地带。且直隶东部的豪绅纷纷组织民团、筑堡修寨,更使西捻军筹粮和住宿均难解决,加之阴雨弥月,海河、漳水、运河汇成泽国,战马不能任意驰骋,西捻军的机动性完全丧失,局势窘迫。
七月下旬,西捻军在沙河受到淮军郭松林、潘鼎新部前后夹击,将士死伤惨重,张宗禹负伤。8月14日,西捻军在聊城南面的李海务、周家店等处企图过河,因受到淮军大炮轰击,未果,只得东撤。8月16日,张宗禹在在平县广平镇指挥酉捻军向东北方向撤退时,遇到淮军的四面截杀,伤亡很大,张宗禹率少数人突出重围,至徒骇河边,不知去向。
「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这一首描写左宗棠的诗歌生动形象,流传很广。 诗歌的作者叫杨昌濬,杨昌濬是左宗棠的心腹爱将。 杨昌濬,字石泉,湖南湘乡县神童乡丰乐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西阳镇)人,生于1825年。杨昌濬是贫苦农民出身,做过湖南理学家罗泽南的学生,并与罗泽南、刘蓉等一起兴办团练。 1860年,左宗棠奉命回到湖南组建楚军。杨昌濬当时正在家乡为父亲守孝。左宗棠邀请杨昌濬加入,杨昌濬以3个月为期限,答应了左宗棠——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几十年。 我们知道,左宗棠在行军作战方面的确有一套,连曾国藩都自叹不如。杨昌濬在左宗棠大军里,成长得非常快,屡获战功。因此,当左宗棠不断加官进爵时,杨昌濬的官职也水涨船高。 1862年,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杨昌濬被左宗棠推举为衢州府知府; 1863年,左宗棠担任闽浙总督,杨昌濬被左宗棠推举为浙江按察使,不久升任浙江巡抚。 杨昌濬是农民出身,在进剿太平军的同时,又对他们被迫起义有一定同情心理。有一次,他俘获了1000多名太平军。按照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意见,是要将士胥以上150人「 ”斩立决”,其余人员全部充做苦役。杨昌濬不愿意这样做,据理力争,硬是顶着曾国藩的压力,只将为首几个人杀了,罚少数人为苦役,大部分均遣散回家。 有人将这件事告到朝廷里,给杨昌濬安的罪名是「 ”姑息纵敌”。由于杨昌濬是左宗棠心腹爱将,慈禧太后专门询问左宗棠:「 ”杨昌浚品居何等?” 左宗棠回答:「 ”善人,亦信人。素淡名利;其治兵制敌素具远谋深算,不失为大臣以道事君、以礼治国之至意。” 在左宗棠的保护下,杨昌濬逃过一劫。 杨昌濬在担任浙江巡抚期间,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带来民众凿湖导河,兴修水利,发展农桑,恢复被连年战争摧毁的业态。为此,他写了一首诗歌:「 ”手植垂杨三万株,春来新绿满西湖;他年若过双堤路,漫道棠阴继白苏。” 清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浙江宁海、象山等沿海地区有很多封禁的岛屿,不允许老百姓垦荒。老百姓的田地多数毁于战火,迫于生计,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出海,到荒岛上垦荒。 杨昌濬从实事求是出发,奏准光绪皇帝,迁移了大批无田农民前往海外各岛屿开发,结束了海禁历史。 不过,杨昌濬在担任浙江巡抚期间,也做错了一件事。 1873年,浙江人毕秀姑与杨乃武被怀疑通奸杀夫,在刑讯逼供后被迫认罪。这就是著名的「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案子惊动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下令浙江巡抚杨昌濬重新审理。 杨昌濬在重审时,发现了一些疑点,但他过于轻信下级,一意袒护州县官员,依然以「 ”通奸谋命”上奏。 「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昭雪后,清廷下令追究责任。杨昌濬因为「 ”既不能据实 ”,又对下属「 ”始终回护”,被一撸到底,革除了浙江巡抚的职务。 后来,杨昌濬对自己在「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中的所作所为深感悔恨,备受良心上的折磨。 1878年,左宗棠打响西征之役,因帮办刘典病逝,便奏报朝廷,起用杨昌濬。杨昌濬闻讯,「 ”不觉涕零”,发出了「 ”君恩友谊知难谢,努力还赓出塞篇”的心声。 此后,杨昌濬在西征中全力帮助左宗棠,为收复新疆立下汗马功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的「 ”赎罪”之举。
参考资料:
刚柔 义利 恩威, 扬长避短以治军
第三节
此时,左宗棠所率楚军已经开到距江西景德镇不远的乐平。不管这支人数比太平军少很多的年轻军队是否能解祁门之危,但总给几乎陷入绝境之中的曾国藩带来一丝希望。事关曾国藩存亡的紧急时刻,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左宗棠率部在乐平停了下来。命令队伍停止前进的左宗棠,又做了一件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大事。
从湖南湘阴奔袭江西景德镇的楚军,来自湖南各地。与曾国藩“悉以文员领兵”募集湘勇将领不同的是,左宗棠“以勇敢朴实为宗”,多用廉干武人,特别是善用职业化的军人。比如之前与曾国藩不睦的王錱,被左宗棠说服骆秉章收至麾下,不但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带出了威名赫赫的老湘营。如今在楚军中,王錱之弟王开化、王开琳负责抓军队管理,早年追随湖湘名将罗泽南办团练的杨昌浚、刘典负责军事参谋。这些将领都是身经百战,被左宗棠倚为臂膀。
在江西乐平,左宗棠竟然在马上就要与太平军枪炮相见、你死我活的时候,对自己的队伍大开杀戒;“革一营官戴国泰、三什长,斩一勇一夫,责革吸烟勇丁三十余名。”将千里迢迢赶赴前线杀敌立功的部分营官、什长、勇丁开除,而且还斩杀了两人。让人费解的,是这些人都是左宗棠从湖南带出来的老乡。正是让人不解,才是左宗棠带兵打仗的与众不同。原来,能力与人品有问题的将士,上阵不一定冒死拼命,下阵一定争功夺赏;即使阵亡,假如大家都以他们为榜样,军中习气肯定会被污染得一团糟糕。
左宗棠在湖湘佐幕八年,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放手让他管理军事民政,左宗棠更加明白“一头狮子带领的绵羊,个个都是狮子;一头绵羊带领的狮子,个个都是绵羊。”要想提高战斗力,必须要将悍兵精。
后来的事实证明,左宗棠战前整肃成效显著,十日之内连获三捷,连克两城,未亡一卒。从此,左宗棠开始“以少胜多”,步步为营的军旅生涯,带领一干人马建立了骄人战绩。
左宗棠是如何对付捻军的?
本文2023-10-30 04:47: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7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