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址
千年历史文化遗址——柏山
梅铁山
柏山,又名双羊山,位处宣城市城南梅溪路以南一里许,现属鳌峰街道办事处九同碑村。据史料纪载,此山原有唐大将许绪之墓,后墓毁,仅剩墓前两只石羊长存,故得名。唐昭宗光化年间(公元898——901),梅远(诗人,宣城梅氏始祖)为宣城掾(属官),原居城东州学西街,后子孙移居此山。其五世孙,史称“以诗名家”,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即生于斯,葬于斯。时僧人澄展世受梅氏恩德,愿终生守护梅氏家祠会庆堂,并于山上广植翠柏,日久漫山遍野,郁郁苍苍,故后人名之为柏山(见梅氏宗谱附录“梅氏祠墓图景”)。 ( m ]8 `+ 0 a: v: t4 Q& F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宛陵先生。虽其“位不过五品”,但开创了一代诗风(见拙文《北宋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梅尧臣诗歌的平淡艺术》等),“名满天下”,受到宋代大家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等人的高度崇敬,尤其是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称其为李杜之后的第一人。在他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很高:“自皇祐至今逾二百年矣,天下所言诗人者必曰圣俞,国人之诵所尊敬者必曰宛陵先生”。因此,梅尧臣不仅是宣城梅氏的文化始祖,更是宣城本地历史文化的始祖与杰出代表。自梅尧臣之后,宣城人文蔚起,涌现了诸如梅氏、贡氏、沈氏、吴氏、施氏等众多文化世家,形成了以梅氏子弟为主体,长达数百年,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宣城诗派、宣城画派和宣城数学派,出现了享有世界盛誉的梅文鼎、梅清、梅膺祚、梅光迪等科学文化大师。清代雍正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这样评价说:“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宣之旧族首梅氏,匪特仕科名甲于遐迩,而文章经济理学名儒,自有宋以来,彬彬郁郁绵亘辉映。”可以说,千年梅氏文化的变迁,演绎了宣城本土历史文化的兴衰。8 B+ c U: s0 [; j- N+ v
北宋以后,千百年来,尽管历经战乱兵燹,改朝换代,但柏山始终是作为宣城文化的圣地,犹如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妥善地得到保护。每当战乱平息,宣城地方官吏,出于对文化的敬畏与尊重,为了教化人民,都要对这里的文化景观,如双归山、都官墓、会庆堂、宝章阁、景梅亭等进行修缮,举办祭奠活动(见梅氏宗谱附录“历代郡侯修建会庆堂、景梅亭姓氏”);对于侵占这里的产业,以及损毁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行为严加饬查,并以法律的形式于以维护(见梅氏宗谱附录“宗族产业历代案卷”)。这里地处城郊,梅溪环绕,草木葱茏,山川秀美,又文脉厚重,是“宣城梅花遍地开”的梅氏文化发祥地,自古以来宣城的文人雅士,平民百姓也都喜欢来这里游玩踏青,凭吊先贤,接受文化浸染。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一切被炸毁。现存梅氏宗谱附录“赠言”中,所记载的堂记、碑记、亭记及众多的诗词歌赋就是一部以柏山为载体的极其珍贵的宣城古代文化长卷。 J) w5 f G e# G! k# E2 P3 k
宣城近代经济、文化遭受的最大的一次破坏,是清末的“咸丰之乱”。由于宣城地处南京(太平天国建都于此)外围,战略位置重要,太平军与清军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拉锯战,连年的战乱、瘟疫使本地“士民存者不足百分之一”,屋宇倾颓,田地荒芜。宣城境内的梅氏家族,除了城西四十公里青弋江两岸的一支外(章务望,梅禹臣后裔),余皆死于战乱或迁徙。当时居住在柏山祖居地的梅氏后裔(墨荘望,梅辅臣后裔),迁徙时将存放于宗祠的九具先人灵柩,一字摆开安葬在山腰的一道土埂上,因为坟墓与墓碑形态一致,后移居宣城的居民,就称此地为九同碑(字迹尚清晰的碑体,现作为石桥横搭在已成为污水沟的梅溪上。)% U7 K7 P) t! l) A4 B; e/ M
经过这次战争,古宣城已面目全非,。居民基本上都是战乱后,从河南、湖北等各地迁徙过来的,传统的宣城历史文化也因此而失传,以至湮没了。柏山,这块宣城人民千年的古文化圣地,也再末能恢复昔日的风采。现在这处已遍布民居的文化遗址上,除了还可以找到一些残碑断碣外,只有一只梅氏故居门前历经千年历史风雨的石犼,孤零地蜷伏在山岗上,面对着喧嚣的市区,看着咄咄逼近的商业开发,忧虑着自己的命运,是那样的凄惶与无奈。
绥中附近的满族梅姓主要有三个家族:
一家是 正黄旗佛满洲梅勒氏,祖籍长白山,原姓无考。明朝末年该家族又迁居叶赫部(今吉林省四平市西南),附属于叶赫那拉家族。努尔哈赤平叶赫部之后该家族归顺后金,被编入八旗。大黄太极时期该家族三世祖“扎哈布”在大陵河一战中立战功受封“梅勒章京”因此姓梅勒氏。顺治初年从龙进京,到康熙年间该家族四世子孙又因平三藩有功,被发回盛京赏赐土地。后世子孙散居沈阳、绥中、辽中等地,民国以后取姓梅。家谱现藏于沈阳小南关族人手中。
另一家是 正蓝旗新汉军梅氏,祖籍山东德州府,清顺治年间由朝廷招募参军编入八旗新汉军从此融入满族,驻防锦州,后又有不同分支迁驻于葫芦岛、营口等地。晚清以后该家族家谱泛字为:天、太、成、如、桂、民、兴、国、强、繁、荣、昌、胜。家谱现藏于葫芦岛 梅桂胜先生家中。
还有一家,镶红旗满洲随旗梅氏,祖籍云南,因参加吴三桂三藩叛乱而被俘,从此随旗成为包依。清康熙年间右山东登州府渡海发往辽东屯垦。到嘉庆年间后世子孙一支,因开户入旗后来融入满族,居于大连瓦房店赵屯乡。家谱泛字为:书香显耀、麟凤庚祥、兴邦怀宝、广锡新恩、品清日玉、百世良贞、德业峻崇、锦秀宣登、奉先纯孝、东泰振精、大光焕彩、凌云共庆、丹桂齐治、翰元同荣、正廷维鼎、克昌周训、言行全萃、坤珍初隆、廉义寅敬、嘉鉴远洪、承春尚惠、师果伟功、聘贤顾田、恒述藩本、允绍巨魁。
家谱如今藏于 梅寒玉 家中。
在当时,和绅的权力要大于刘墉和纪晓岚,但他不是没有弱点,刘墉和纪晓岚通过政治上的结盟,来同和绅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刘墉与乾隆
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传说,这个传说还被编入了传统相声《官场斗》。总之,把刘墉说成是连皇帝都不怕,连皇帝都敢捉弄的角色。当然,这些事没有什么根据,也不可能发生,只是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良好愿望。那么,历史上的刘墉与乾隆的关系究竟怎样?
相关新闻
乾隆当年很讲口腹享受是个美食家 (1220) 梅氏家谱记载:乾隆皇帝曾来过金陵梅氏 (1215) 苏州司徒庙内乾隆赐名一古柏濒危告急 (1017) 黄梅发现乾隆年间戏楼 印证黄梅戏起源湖北 (101) 上文已经说过,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遭际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还是比较关照的。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并重新起用。
当然,刘墉作为官场中人,自己也很注意搞好和乾隆的关系。乾隆四十二年秋天,当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向乾隆皇帝奏请自行刊刻乾隆的《御制新乐府》、《全韵诗》,使之在江苏全省流布,并建议敕发各直省刊刻。这一建议自然让乾隆皇帝觉得很舒服,此后一段时间里,刘墉的官职也升迁很快。
刘墉入朝为官后,虽然多次因懒于任事、行事模棱受到乾隆皇帝申饬,但官位还算平稳。据说,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嘉庆时发生过一件“争大宝”之事。据当时一位参加过禅位大典的朝鲜官员给其国君的报告说,临当受贺时,乾隆皇帝不肯交出印玺,刘墉于是制止群臣向新皇帝道贺,自己入内向太上皇乾隆追索大宝。“半日力争,卒得大宝而出,始行贺礼”。如果此记载属实,则证明刘墉在大事上依旧保持着“劲直”之风,并非一味模棱。同时也隐约看出,做了很长时间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与新君嘉庆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些。
刘墉与和珅
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习惯于把二人的关系描述为忠奸对立、水火难容。的确,刘墉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朝鲜书状官徐有闻说,“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但通过前文的分析已经可以知道,当刘墉入京任职之后,他首先是调整了自己的为官处事策略,变刚直方正为滑稽模棱,所以不可能和权势遮天的和珅做针锋相对的对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乾隆帝“龙驭上宾”之后,已是体仁阁大学士的刘墉却积极参加了对和珅的处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
乾隆当年很讲口腹享受是个美食家 (1220) 梅氏家谱记载:乾隆皇帝曾来过金陵梅氏 (1215) 苏州司徒庙内乾隆赐名一古柏濒危告急 (1017) 黄梅发现乾隆年间戏楼 印证黄梅戏起源湖北 (101) 乾隆帝死后的次日,嘉庆帝即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并复刘墉上书房总师傅一职,入内当值,以供随时咨询。随后,各省督抚及给事中,纷纷上章弹劾和珅,要求将和珅处以凌迟。不过,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不得不为先帝留下面子,请从次律,即赐令自尽,保其全尸。
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等人又及时向嘉庆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借以安抚人心。
和珅之案结束后,刘墉受赠太子太保,可见嘉庆帝对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处理,颇得时人的称赞。由此也可见,刘墉并未因公务而泄私愤,而是充分体现了一位群臣领袖应有的风范。
刘墉和纪昀
如果说刘墉与和珅处于对立面的话,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则相当融洽。纪昀出自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下,两人有师兄、师弟之谊。大学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笔记》中记载,纪昀与刘墉关系极好,纪昀才思敏捷,刘墉字写得很好,故纪昀常请刘墉为自己写对联。比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是纪昀非常喜欢的诗句,生前他曾将此诗作为自挽联。纪昀去世后,刘墉即将其写下来,作为挽联相赠。
相关新闻
乾隆当年很讲口腹享受是个美食家 (1220) 梅氏家谱记载:乾隆皇帝曾来过金陵梅氏 (1215) 苏州司徒庙内乾隆赐名一古柏濒危告急 (1017) 黄梅发现乾隆年间戏楼 印证黄梅戏起源湖北 (101) 刘墉与纪昀都好收藏砚台,两人也时相赠送唱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刘墉赠给正任都御史的纪昀一方砚台,还特意在上面题识:纪昀喜欢我的黻(fú)文砚,因而我把它送给他,而书之以铭文,“石理缜密石骨刚,赠都御史写奏章,此翁此砚真相当”。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蒋师瀹(yuè)也题此砚说:
城南多少贵人居,歌舞繁华锦不如。
谁见空斋评砚史,白头相对两尚书。
嘉庆八年(1803),刘墉又曾送给纪昀砚一方,称:“送上古砚一方,领取韩稿一部。砚乃朴茂沉郁之格,譬之文格,为如此也。”纪昀也记载到:刘墉送我砚一方,左侧有“鹤山”字,认为是宋代的东西,但我并不以为然。但刘墉又说,“专诸巷所依托,不过苏黄米蔡数家耳。彼乌知宋有魏了翁哉?”大意是说,仿照宋代的古董,一般都宣称是苏东坡、米芾等人的东西,怎么会假冒魏了翁的名号呢?纪昀承认,刘墉所言,“是或一说矣”。
嘉庆九年,刘墉去世之前,还给纪昀送过砚,纪昀在砚上题词说,“余与石庵(刘墉)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太平卿相,不以声色货利相矜,而惟以此事为笑乐,殆亦后来之佳话欤?”
除了写诗赠砚,两人还经常在一起畅谈佛法。可见两人感情之深,私交之好
安徽省宣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址
本文2023-10-30 02:51: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