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别称的来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城市别称的来历,第1张

  盐城以产盐闻名于世,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立盐渎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滩涂连绵,水草风貌,鹿鸣鹤舞,是珍禽异兽的理想栖息地。这里涉海襟湖,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是生态旅游的绝佳地。来盐城旅游,给你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藕粉圆子、东台发绣、滨海柳鞭、建湖花炮等盐城特产闻名全国,剧场路为美食一条街,建军中路、黄海东路为主要商业街。

  远古的盐阜平原,经历了几次海浸海退这片广袤(máo)的土地,曾经是水草丰满,森林茂密,大量野生动物出入其间1980年,在大丰县西团镇附近发掘出一批陆生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鹿的门齿和臼齿三枚,后枕骨和头骨各一块,野猪头一个,上犬齿(獠牙)一枚,四不象(麋鹿)角的眉枝多段等,计有一百多斤其生活年代距今约两万年左右,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盐阜平原何时成陆 据考古发现,由盐城丁马岗向东,沿大冈,龙冈,新兴,上冈一线,中土和地表有很多的石灰石,颜色灰黑而透明,质地坚硬,俗称"地骨"这是古代介族之类的遗壳积海中而成这一条漫长的地带,就是远古时期的海岸线在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一百余件由此表明:这一带约成陆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古淮夷地的变迁 盐阜一带的先民是上古淮夷部族的一支早在夏朝,淮夷已是东方一个较大的部族古书上有夏统治者远征淮甸的记载商代,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甚至威胁到了商朝的后方商王曾多次大规模地发动征服东夷(包括准夷)的战争周初,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少数周朝贵族,发动东夷中的徐,奄,熊,盈等十多个部落,举行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淮夷也被卷了进去周公东征三年,平定了叛乱

  夏,商,周三代的东征,客观上使中原的先进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部沿海一带,加速了夷人和华夏族的民族融合

  春秋时期,吴国向江淮发展势力古淮夷地大部分成了吴国的领土越国灭吴后,淮夷地又成为越王逐鹿中原的前进基地楚灭越国后,在此设置江东郡,淮夷地又成为楚国的属地

  1957年,在盐城市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汉代遗址,出土了大批战国遗物,如战国,秦的半两钱币,陶豆,封泥等,说明了这一带是盐阜平原古淮夷部族的活动中心之一

  从古射阳到盐渎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淮夷"皆散为民户",淮夷地开始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下的郡县秦朝设立射阳县,隶属于泗水郡古射阳县因射阳湖而得名,县治故址在今盐城西部,管辖今淮安东南,宝应县东,包括今盐城市一大片临湖(古射阳湖)滨海地区西汉初年,古射阳县成为射阳侯刘缠的封地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为了适应准夷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加强对远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开始设置盐渎县,与射阳县一同隶属于临淮郡盐渎县是因县内遍布盐场,且有盐河而命名的开始时"有县无治",由射阳县丞代管,不久即设了县治,故址可能就在麻瓦坟遗址一带

  东汉时,盐渎县改属广陵郡三国时期,盐渎县地处吴,魏两国的边境地区,成为南北双方反复争夺交战的军事要隘曹操深恐孙权渡江北上,据有盐渎,作为吴国北边的屏障,下令将江淮之间的十万户百姓向北迁徙,盐渎县的百姓纷纷向江南逃散盐渎,射阳二县都因战火四起人口流散而废置了

  第一任县丞孙坚 汉代盐渎是大县,史书中有正式记载的第一任县丞是孙坚

  孙坚,字文台,是吴郡富春人172年,在会稽句章地方,有个名叫许昌,自称是"阳明皇帝"的人,发动了农民起义孙坚因平定起义有功而被派往盐渎县任县丞

  孙坚在治理盐渎县期间,兴利除害,深受百姓的爱戴据《盐城县志》记载,孙坚的父亲孙钟曾在这一带辟田种瓜当年汲水浇灌瓜田的古井遗迹,至今仍存在盐城中学的校园内古时的"盐城八景"之一"瓜井仙踪",就指这口"井深水甜,大旱不涸的古井后人有一首《瓜井》诗说:"苔荒石甃(zhòu)古城隅,百丈何年断辘轳秋圃纵横双鹤沓,灌蔬人尚说孙吴"

  华陀行医遍盐渎 盐渎濒海多瘴(zhàng)厉,疫病流行,促进了传统民间医学的发展

  汉末著名的民间医学家华佗,行医的足迹,遍布了盐阜平原,深受人民爱戴至今盐阜一带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华佗诊病如神的故事《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说,一天,在盐渎一家酒店里,华佗看到一个名叫严昕的人,说:"你有疾病,切莫饮酒了"严昕不听,继续饮酒,结果在回家途中晕倒,到家不久就病死了

  南北纷争的盐城 汉末,三国时的连年战争,使江淮一带人口大减,经济破坏,射阳,盐渎二县遭到荒废西晋初年,晋武帝招抚流民恢复了射阳,盐渎二县东晋安帝(397-405)时,盐渎县改名为盐城县,盐城始有其名南北朝初期,废掉射阳县,将其并入盐城县,隶属山阳郡后又在盐城设盐城郡当时,北方许多破产的劳动人民,逃亡到了淮河以南,统治者又鼓励江南人民迁来江北盐城县的人口经济一度得到了增长

  北齐政权曾在盐城地方设置了射阳郡,陈朝又将射阳郡改为盐城郡

  整个南北朝前期,盐城一带又重新沦为边地战场,连绵不断的硝烟战火,使盐城县(郡)人口又日趋稀少,田地荒芜,盐,渔业衰退

  隋朝统一中国后,废盐城郡,重置盐城县随末,农民起义领袖韦彻在盐城建立政权,置射州唐初,复设盐城县,隶属于淮南道唐末,五代时,先为吴王杨行密所踞,属楚州南唐代吴后,盐城又改属泰州

  "环城皆盐场" 南北朝后期,盐城的盐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环城皆盐场"的说法隋唐五代时期,更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唐代盐城共有规模较大的盐场九处,盐亭123所,每年煮盐达45万石左右常丰堰筑成后,更加快了盐业生产的发展

  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实行盐法变革,开始把卖盐收为封建国家的专利唐政府在盐城设立了盐城监,以管理盐课

  唐代江淮地区的盐业生产在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南沿海一带的盐场,包括盐城在内的十监每年都可向国家上缴盐税一百多万,相当于一百多个州的贡赋到唐后期,更上升到六百多万盐税一项就达到整个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当时宫廷所用,军饷和百官的俸禄,都从盐税收入开支

  海外交通的要津 隋唐时期,中外交通空间发展,盐城也是与海外交往的重要渡口之一

  据地方志记载,唐太宗派兵东征高丽时,名将薛仁贵曾经在盐城永宁寺内设营驻军,在海边修造战船,操练水师大将尉迟恭还在今东台西溪海沟河边上建造了一座海春轩塔,使出入盐城海口的兵船,商船能够辨别航向

  许多中外使臣,学者,僧侣,商人,经常由盐城出海或登陆前往内地

  684年,高丽僧人封大圣随新罗使团来中国中途忽遇巨风,舟船尽翻封大圣抱住一只掀入海中的木制皮鼓,飘来西溪三味寺,并把这件事刻在石碑上,三味寺因而改名为圣果院北宋范仲淹任东台西溪盐官时,漫游三味寺,曾题诗说:"千年人已化,三味话空传唐世碑犹载,高丽鼓半穿"

  唐宪宗时,新罗王子金士信乘船来唐,途中遇上"恶风",船翻落海后,他随浪飘到盐城,地方官厚礼接待,派人送他前往长安

  日本第八次"遣唐使"沿日本九州海岸南下,再沿南岛航行,渡过东中国海,到达盐城海岸登陆,受到了盐城地方官的亲切接待,然后坐官船沿运河到达汴州,再改走陆路抵达长安在唐朝居住54年,老死中国的著名留学生阿培仲麻吕就是这次随行来华的

  702年,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飘洋过海,来中国访问他到盐城向当地人问讯:"我是日本国使,请问此为何地 "当地人回答:"这里是楚州盐城县"也受到了热情接待788年,朝廷派扬州判断韩国源随日本使臣小野石根,从盐城海口出发出使日本

  文艺"百戏"誉江淮 由于经济发达,与中原及海外文化交流频繁,隋唐五代时期的盐城在文化上也有许多成就尤其是民间杂技——"百戏",技艺高超,誉满江淮

  唐代,盐城"十八团"的民间艺人在江淮一带,演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杂技节目内容包括"耍坛","顶碗","走索","钻圈","跑马"等,民间亲切地称做"百戏"十八团后来成为我国杂技 艺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杂技之乡"

  唐代盐城,城镇繁华,经济发达,文化昌茂,因而在盐城地方志上有"剧邑"之称

  范仲淹修筑"范公堤" 北宋初年,曾经重修"常丰堰",改称"捍海堰"但因堤身筑得不牢,而且年日已久,经不住海潮冲刷,堤身多处崩溃

  1023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他看到海潮倒灌,积极倡议重筑捍海堰,被宋仁宗任命为兴化县县令,主持筑堤工程范仲淹征集通,泰,楚,海四州的四万多民工,开始筑堤在筑堤过程中,民工们不畏艰险,克服了大雪,狂风,怒涛,溃堤等千难万苦范仲淹常常亲临工地指挥,还捐出自己的官俸补贴筑堤经费经过四个年头,终于修筑成一条长181里的大海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父母官,把这道海堤取名为"范公堤"后来,还在盐城,西溪,阜宁修建了"景范亭","范公祠"和"三贤祠"清初东台人吴嘉纪的《范公堤》诗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时巳 "道出了人民对范仲淹筑堤功绩的赞念之情 范公堤是我国古代海塘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一直起着阻挡海潮的作用,促进了整个江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韩世忠在盐城抗金 南宋时期,朝廷采取"守江不如守淮"的策略,在淮河南北布防设阵,盐城成为淮南重镇,被列为淮东边备要地之一当时,南宋名将韩世忠担任守淮重任1129年,韩世忠在沐阳被优势兵力的金兵击败,率残部退守盐城他设帅帐于盐城永宁寺内,驻军三个月,招兵买马,训练三军,并派兵北上修筑城壕,防御金军1130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逃往浙东韩世忠奉旨由盐城调防江南,乘金兵掳掠北撤时在京口大败金兀术军

  同年,另一支金兵包围了楚州当时驻防泰州的岳飞奉旨援救他率领岳家军分水陆两路沿范公堤北上,迎击金兵但未等岳飞到达盐城,楚州失陷,只得退回泰州,上表谢罪

  碧海丹心陆秀夫 陆秀夫,字君实1288年出生于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三岁随父亲迁居镇江童年时代的陆秀夫,才思敏捷,聪明颖悟,好学不倦他的启蒙老师夸他说:"此非凡儿也!"少年时代,他曾寄读于镇江南郊的鹤林寺他生活俭朴,读书勤奋,当时写下的诗篇《鹤林寺》就反映了这段时间的生活:"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窗前多古木,床下半残编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寺内久断扫,分食愧农贤"

  1256年,陆秀夫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和文天祥同榜考中进士他先在镇守镇江,扬州的名将李庭芝军中主管机要文字,后来李庭芝把他推荐到南宋朝廷任职

  1276年,元朝军队大举南下,临安陷落陆秀夫追随两个幼主赵是,赵丙南走,和文天祥,张世杰等先后拥立两个幼主为皇帝,继续抗元1278年,陆秀夫受命于危险之中,出任左丞相,与张世杰拥立幼帝赵丙驻在崖 山 山在广东新会以南80里海中,和奇石山对立两山对峙,耸然如门,形势险要他们把剩余的二十多万军队和民兵集中在一千多条船上,大船居中,四周围列小舟,用绳索捆扎,互相连成一体,决心背水死战1279年初,船阵被元将张宏范攻破张世杰见大势已去,用刀砍断绳索,率十八条战船突围,准备继续坚持抗战,不料在海上遇飓风遭难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辱,先握剑在手,把妻儿赶下海去,然后哭着跪请幼帝:"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他背负幼帝,腰挂黄金玺印,从容投海而死时年42岁"当时,已被元兵俘虏关押在大都的文天祥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又肃然起敬,挥笔赋诗赞颂陆秀夫说:"文彩珊瑚钩,淑气含九鼎炯炯一心在,天水相与永"赞颂他崇高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将与天地江海共存,永远受到后人的怀念和崇敬

  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 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盐城一带也爆发了以张士诚为首的大规模盐民武装起义

  张士诚小名九四,是泰州白驹场十五里垛人靠代客运盐和贩私盐糊口,常受官府与富户欺压1353年,张士诚与三个弟弟伙同壮士李伯升,潘元明,吕珍等十八人,手操刀杖,扁担,痛杀弓兵(相当于盐警)与富商,发动起义泰州沿海三十六处盐场的盐民和附近的农民响应风从,民间称这次起义为"十八条扁担起义"

  起义军迅速占领白驹场,丁溪场,连克泰州,兴化,直下高邮次年在高邮自称"诚王",建立"大周"政权,建年号为"天佑"起义军在高邮多次粉碎元军的围剿,切断了京杭大运河的交通,成为元朝的心腹之患

  1356年,张士诚进军江南,以后又向西北发展,统治着南起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达安徽,河南东部,东临大海的广大财富之地,拥兵几十万1363年,张士诚在平江自立为吴王在他统治前期,能招贤纳士,招抚流亡,发展生产盐城县境内的大批流亡农民纷纷回乡,恢复了生产但他在称吴王前,曾一度投降元朝,并向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进攻,犯下了极大的错误

  后来,张士诚被朱元璋连连打败1367年,平江府被朱元璋攻破,张士诚被俘,死于南京

  便仓枯枝牡丹 盐城南边的便仓,有一个枯枝牡丹园,园内的枯枝牡丹,是牡丹中的珍品花似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芳芳馥郁;衬托花朵的绿叶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但枝杆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滴,如同干柴一般

  便仓枯枝牡丹由何人种植 据地方志记载,元朝末年,家住便仓的两淮盐运使卞仕震年过半百,生了个男孩,起名元亨卞元亨长大后,能诗善文,力大过人,空手打死过海边的老虎,被张士诚任为将军张士诚失败后,元亨回家隐居,在庭院精心培植枯枝牡丹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征召,他不愿向明朝称臣,被发配辽左牡丹园无人培灌,九年没有开花1403年,卞元亨得到朝廷赦免,回到家中经过一番经营,到来年春末,园中牡丹重放异彩卞元亨感慨之极,题诗咏叹:"牡丹本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从此,花开花落,世代不绝,枯枝牡丹,誉满江淮

  明代,设盐城县,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一部分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江苏省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盐城和淮安部分地设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东台县

  "洪武赶散" 明朝初年,由于经过长期战乱,江淮一带,人口锐减田灶荒芜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经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移民屯垦,并将淮安府列为屯田的重点地区之一

  洪武初年,一次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城,杭州等地迁徙无田游民四千余户,分散到盐城,淮安屯垦在此之后,又连续搞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一次迁江南流民14万,到安徽凤阳朱元璋的老家落户;又一次迁苏州,松江二府居民一万多人到盐城安家这几次大规模移民屯垦的措施,民间称之为"洪武赶散" 现在的盐城人大多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土著”,比方说,大多数人家的家谱一般最多追溯到27代,28代左右,大致是明朝洪武年间,大部分是那个时候从外地迁来的,其中以苏南居多,史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元末明初,由于朱元璋和自封吴王的泰州人张士诚大战了一场。建国后为了防止吴地的大姓巨族相聚谋逆,遂遣散四方。其中苏州阊门一带的大多被遣散到苏北的煮盐灶区,即盐阜、连云港等地。阊门有个周姓兄弟五人,其中一个庶出,迁到苏北分居五地,称为东西南北门,庶出的叫小南门就在阜宁,阜宁那时还没建县,属淮安辖地。

  洪武赶散从1368-1398年算起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如果是此时迁来的,繁衍的子孙应有二十多代人。(MS殇是第二十五代人)移民屯垦加速了盐城一带人口增殖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盐城县居民就增加到8912户,61810口大片荒芜的平原和滩涂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

  血汗流过串场河 千百年来,经过串场河运走的白花花的盐流,同串场河的水一样,源源不断

  开挖于宋代的串场河,本是沿海各盐场之间的南北交通河,各成一段,并不全部通联清代,将串场河从便仓疏浚到盐城,称为南串场河;又由盐城疏浚到阜宁,称北串场河,以后又经过几次疏浚,把中十场和北五场连结起来,总称串场河

  患场河两岸的盐民长期受着官府和盐商的双重剥削明,清两代,不但有盐官收税,而且还有盐商垄断市场,从中牟取暴利盐民们在沉重剥削下,过着艰辛苦难的生活男女老幼身处滨海盐卤之地,终年顶风冒日,出入于尘土草灰之中,破衣百衲(nà),满面熏黑冬天没有棉衣,用茅草遮身,以挡严寒,夏天没有帷帐,用污泥涂身,以防蚊叮虫咬喝的是盐蒿叶子煮成的汤,吃的是盐蒿种籽炕成的饼诗人吴嘉纪的一首诗说道:"小舍煎盐火焰举,卤水沸腾烟莽莽斯人身体亦犹人,何异鸡鹬(wù)釜中煮!"

  又一首诗说:"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傍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淮剧的产生 淮剧原称江淮戏,发源于淮阴市和盐城市的农村明清时期,这一带连年发生水旱灾害,劳动人民只得四出逃荒,沿门乞讨为了求得社会的同情,便用说唱申诉自己的苦难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一种七个或十个字一句成韵的民间小调

  十五世纪末叶,这一带农村的庙会上,有一种称做"僮子"的民间艺人,用民间小调演唱一些以神话或民间故事为内容的简单戏文,用锣鼓伴唱,称为"香火戏"到十九世纪中叶,又发展成为具有初步戏剧形成的"门板戏"门板戏的唱腔悲壮,主要是"秧歌调","下河调"演出条件十分简单,演员只有六七人,化妆用红纸浸水当胭脂;道具是用门闩作宝剑,杨柳枝作马鞭,玉米须作胡须贫苦的艺人们撑一条小船串乡赶集,生活飘泊不定,被称为"戏花子"

  除了原来的香火戏外,门板戏还不断从徽剧,京剧等其它剧种中吸收唱腔,伴奏,服装和剧目等营养,发展成为"江北小戏"从此,"淮剧"开始在江淮大地上成长起来

  文化名镇白驹场 明清时期,许多文学大家与白驹场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创作出一批文学名著,从而使白驹成为一代文化名镇

  据部分学者的研究,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于1367年带着妻子儿女和学生罗贯中隐居白驹场当时,他的住地西面有一片占地十多亩的芦苇荡,盛产鱼虾每到秋冬季节,野鸡成群飞来荡中有一个高高露出水平的土墩子施耐庵把它比作"水泊梁山",常和罗贯中一起,坐上小船,飘荡在水面上,专心创作长篇小说《水浒》

  在施耐庵的精心指导下,罗贯中以《三国志》为素材,加上评话和戏曲中的轶闻趣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施耐庵因《水浒》触犯了朱元璋而被抓进天牢,后又染病去世罗贯中在白驹附近安葬了他的遗体后,一面整理《水浒》存稿,一面继续创作《三国演义》罗贯中在白驹时,了解到不少关于东汉时盐城名人陈琳和活动在盐城的孙坚,华佗等人的民间传说,都一一写进了小说中

1,汝南堂周氏字辈:道启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学慎修为,发荣良有以。原派语:必子尚一,士孔世维,令文宗正,永思志伟。

2,贵州思南汝南堂周氏字辈:子大国正天心顺,世袭文武佐朝廷。

3,湖南安仁县龙源村汝南堂周氏字辈:文振善孟季、恭宽信敏惠、仁联一本勋、名显万邦济、传家诗礼崇、经国忠良继、远宗茂公学、长承元祖制,大和绵德泽、永定昌隆世。

扩展资料

周姓得姓始祖: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但是具体一点说,周姓的主要起源是在春秋战国。周朝的王族并不姓周,而是姓姬。

西周建立之后,周文王的四子周公姬旦的后人世袭周公爵位,到春秋时,周公黑肩因谋反被杀,周公世系爵位被废,黑肩的后人以周为姓。秦朝统一中国,灭亡周朝,周朝王室后人以周为姓。所以,周姓可以以周文王或者周公为得姓始祖。

-周姓

《潮梅刘氏族谱》:“铁三郎公,号念五郎,妣程氏,移居四川保宁县。”像这样的记录,各姓的族谱还可以找到不少,这里只能摘录一些,以示例证。

清王朝建立之初,由于四川连年战乱、灾荒、瘟疫,致人烟稀少,生产凋蔽。清政府遂采取“实川迁移”的办法,下令移湖广(今湖北、湖南两省)人民入川。其时居住在粤东地区的客家人由于人口膨胀也跟随湖广人入川。自此以后,粤东部分客家人开始陆陆续续向四川迁移。当然迁入四川的粤人,除梅县地区之客家人外,亦有其它地方如粤北、闽南地区的客家人。四川向称天府之国,在自然经济年代,在那里谋生较易。入川后,皆能安居劳作,繁衍生息。关于梅州地区客家人迁川之史实,我们能在残存的古籍谱谍中找到其记录。下面就

引一些族谱记录,予以证明。清雍正年间,政府在今梅州地区置嘉应直隶州,下辖当今之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五县(称嘉应五属,后来又划入大埔,遂称嘉应六属。丰顺是解放后才划入的)。嘉应州今称梅州市。

五华县:五华《李氏族谱》:“十二世祖君茂公,妣严安人,生四子:秀荣秀华秀清秀锦。三房(秀清)裔孙移居西蜀”。“十三世祖秀锦公,妣谢安人,生二子:先闻先闱。两房子孙移居西蜀”。

五华《巍氏族谱》:十二世庭槐公,十三世昆端公,迁四川成都西门街,生八子,于本处(指原籍)葬银牌”。五华《徐氏族谱》:(粘坑明谨公房)“第七世祖达省公三子德尊,康熙五十八年己巳岁,迁四川泸州杉丁市坝。”又(粘坑明谅公房) “第九世捷相四子捷远移居四川,(捷远)子:“仪(之)长子敬行,雍正五年,移居四川顺庆府邻水县徐家坝。

平远县:据平远县吴敬轩教授撰写的《两亲六一双寿恭述》一文中说:“清初他省移民入蜀,相望于道。吾族健者,亦多驱车入蜀。至道咸间,居成都邑温江、新繁、郫、灌、崇宁等处。所云川西坝者已数世矣。”又另一文《吴氏源流考》:“吴吉甫公长子五四郎长孙六四郎生下九子,五(子)念五所传平远东石畲脑等处一支吴氏。自乾隆以至咸,同间,亦多迁移至四川新繁、灌县等地。”

兴宁县:《兴宁曾坑陈氏族谱》:“康乾时,其族人迁居四川的实达八九十丁人。计十一世有绍尧、俊元等十一丁;十二世有卫臣、天锡等三十一丁;十三世有国兴、德林等三十六丁;十四世有振绪、庚粹等十一丁。其各丁随行子女妻妾,尚不在内。” 《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宗支谱》:左一房昱公系:“(二十一世)侨寿,移居四川涪州石家沱,后裔繁盛。”又“(二十一世)福寿移居四川涪州石家沱。”

《潮梅刘氏族谱》:“铁三郎公,号念五郎,妣程氏,移居四川保宁县。”像这样的记录,各姓的族谱还可以找到不少,这里只能摘录一些,以示例证。

我们再看看四川客家人所撰写的族谱中,有关其宗族来源的记录。他们以怀念祖先的心情,写下了他们先祖迁蜀之详情。四川新都《陈氏族谱》:“孙等不揣谫陋,将祖父迁居事业,纂修一二。……自粤省兴宁,移迁川蜀桂湖新都县。……第十一世祖俊元,字子进;元配罗氏,生二子:佐臣、佑臣;继娶何氏生仪臣、信臣。子进带家眷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岁正月二十六日,在老余窝屋起程,移居上川住。子进自己又于雍正三年乙巳岁回来,冬月内到老余窝;有男罗氏生佐臣、佑臣,于雍正丙年岁三月十六日一齐同移上川住。十一世祖俊垣,字焕章。于雍正四年丙午岁正月二十八日,带家眷在榕树塘屋起程,移居四川。第十一世祖俊巍,字子铎,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岁,正月十八日,在榕树塘屋起程,带家眷移居上川。”四川《张氏族谱》(现存成都市龙泉区山泉乡张隆司家):“更推乎近代,迨我始祖资公由闽迁粤,都于长乐。”(今广东五华县)。

四川《黄姓谱序》(手抄本,现存西昌县南宁区黄联乡黄永儒家):“城公自江西省南丰府转迁赣州府瑞金县葛藤都立业,以后迁梅州……龙川……揭阳石坑……长乐沙坪。于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初八起身,迁移四川省宁远府西昌县黄莲陂大中坝立业。”下面再引一些有名望的社会学家、学者的有关叙述:著名英籍华裔作家

韩素音在她所著的《伤残的树》中,就有如此述说:“我的祖先姓周,来自广东省梅县。……我的祖先

在十五世纪时定居梅县,移居四川大概是1682年到1710年之间,第一代祖先。

那个小商贩到四川后,就改行种田,先是当雇工,后来成了一个小佃农。那是在成都以西郫县。”曾任蓝田师范学院教授的社会家罗荣宗先生撰述:“先世居兴宁下乌池,……十一世启岐公,遂迁蜀,初家泸州衣锦乡新桥头。至十五世彰公,于道光二十二年,复由泸州徙居荣昌安富镇,子孙在此聚族而居……至今仍保持客家语言,子女婚姻。亦以客家人为对象,生活习惯,尚有客家人的意味。”根据史料,四川的客家人,多数是由广东迁去的,而从嘉应州迁去的为数不少;仪陇客家人多来自粤北,威远客家人来自粤东之龙川(黄姓、崔姓)和五华(周姓),成都市郊客家人,来自兴宁、梅县和五华等县。(以上均指一部分,非指全部)据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教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调查统计可知,四川无纯客住县,但非纯客住县有:涪陵、巴县、荣昌、隆昌、泸县、内江、资中、新都、成都、华阳、新繁、灌县、郫县等。这些县的客家人多数是由梅州地区迁去的。当然,肯定其他县亦有客家人的居民点,不过,手边没有具体资料,不便妄述。

末了,我把几年前在四川的一次邂逅写在下面以作本文的结束。1997年初夏,偕妻游罢四川峨嵋、乐山大佛后,回到成都小息几天,拟到重庆作三峡游。在成都,利用片暇之时,在住地附近转悠,看看当地风土人情,吃些地方风味小吃,我俩一路操着客家话边说边走。在一商铺前,一老者忽前来用很地道纯正的兴邑客语与我交谈。听到乡音,分外亲切且惊奇。问及何方人士,答成都人,再问其几时到成都,仍能保持此地道的兴邑客语。答其“公白”(曾祖),“公太”(高祖)落居于成都六七代了。言谈中知其所居之地为一客家居民点。人们在家操客语,在外则操川语。日常饮食仍喜欢客家酿豆腐,红焖猪肉等等。据他说,他的阿公(祖父)曾进过,他们的祖上是由兴宁坭陂迁去的,到他父亲这一代就没回过兴宁祖居地了。祖屋向东向西,小地名为何也不知了。由于我们与他只是旅途偶遇,浮萍相逢,没作进一步详细长谈。但已足使我难于忘怀了。

返韶后,查阅自己多年积累之资料,遂成此文。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

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密切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大举繁衍,曾一度成为巨族。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

-周姓家谱

江苏沭阳爱莲堂周氏辈字:守成立业,世绪延长,家训礼仪,伦道有方;其他堂号辈分如下: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祯(元)正方。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

5、重庆市万州区字辈:文天国应全,忠孝乃成先,卓善(尚)方为宝,事业乐康年。

1、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

2、第二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3、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

                                                        吴奇隆

扩展资料:

迁徙分布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显赫的吴姓人物当属吴佩孚。吴佩孚属登州吴氏。据说吴佩孚曾考证他是延陵吴季扎的裔孙,吴姓开氏始祖吴太伯的第121代嫡孙。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来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代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

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12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

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山东蓬莱(古属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吴姓

一、姓氏来源 来源于封地: 上古周文王子毕公高的后代,受封于庞,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庞。 另有一支始于黄帝。历史更为久远。庞姓是龙的传人。 二、郡望堂号 晋置始平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 《广韵》记载:周文王子毕公高后,封于庞,因氏焉。望出南安、南阳。

以国为姓-庞 源起周文王

周文王子毕公高,武王时被封于庞。而其子孙中又有封于庞的。庞地一支的后人,便以庞为姓,兴起庞氏宗族。因此,庞姓是周文王之后,源出姬姓,已立姓4000余年。

庞姓郡望在始平郡(今陕西兴平东南)和郡(今安徽亳州)。

一、庞姓多文臣武将

战国时魏国将军庞涓,与孙膑同学,两人多次斗智。三国时有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凤雏庞统,魏黄门吏部郎庞山民;曹操手下庞德,助曹仁攻关羽;庞统的叔父庞德公,躬耕不仕,采药鹿门山。唐时庞坚,以长史守颍川,拒安禄山叛军,粮尽援绝,被俘后活活冻死;庞蕴官至襄阳刺史;庞勋于唐末率戍卒起义,被推为天册将军。宋有孝子庞天,晋州刺史庞元英,还有画家庞崇穆;著有《难经解数》等多种医学著作的庞安,贡献极大;以开边为己任,前后在西南二十年的庞恭孙;庞籍官至宰相,后经罢斥,又起为太子太保。

金时庞铸任户部侍郎,工诗善画,允为一时名士。元代有进士庞祯。明有庞惟方,为政平恕,民悦服之。庞敬为庐州知府,为政严明,居官廉介。清代庞垲官至福建建宁府知府,政尚清简,力弭文字狱。庞钟璐官至刑部尚书。近有工人运动家庞人铨等。 红军有高级将领庞大恩,抗日英烈有庞汉桢中将。

二、庞姓名人

1魏国将军庞涓

庞涓是战国时魏国将军,极有将才。庞涓曾与孙武之后孙膑同师学习兵法,同为师门高徒。后来投魏王为将,受重用。因恐自己才不如孙膑,就暗请孙膑至魏,假借罪名废孙膑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并将其隐藏起来。后来在别人帮助下,孙膑暗中逃至齐国。

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齐国应赵国请求派军救赵。

孙膑献上“围魏救赵”之计,围住魏国,诱使庞涓返程救援。在桂陵,齐军埋下伏兵,以逸待劳,一举击溃了长途奔劳的魏军,此为桂陵之战。

魏惠王二十八年,魏攻韩。次年齐国往救韩国。孙膑为田忌军师,献计围攻魏都大梁,并在大梁外抢占要道,击其空虚。田忌从计,庞涓果然撤军回救大梁。

庞涓回军后,见齐军回撤,便发兵追击。他错误地认为齐军已有过半数的人逃走,甚为轻敌,放弃步兵,以轻锐精兵兼程追击。孙膑在马陵道设下伏兵,俟庞军进入后万弩齐发。魏军惨败,庞涓自杀。

2凤雏先生庞统

庞统是三国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被他的叔父庞德公命为凤雏,在当时,与水镜先生司马徽、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

赤壁之战时,庞统助周瑜,佯投曹操,并献上兵船横连的计策,曹操照此行事,后来被周瑜火烧殆尽。

后来鲁肃向孙权推荐了庞统,因庞统容貌丑陋,孙权未予接纳。庞统乃渡江投入刘备门下。起初,刘备见他丑陋,只让他到耒阳县任县宰。后经考察,遂招为副军师。

刘备入蜀,进兵成都。进攻雒城时,庞统执意要走小道,不听刘备劝阻。行至落凤坡,遭遇伏兵,被射死。

------------------------------------------------------------------------------------------

各类旁氏家谱:

庞姓家谱

1、庞:上古周朝时,周武王将周姓兄弟分封为诸侯王,其中一个叫毕公高的,子孙中有受封到庞乡做首领,以地名为姓。另一支,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鼎鼎大名的儿子,其中一叫庞降,后代以庞为姓。历代先人如:庞涓、庞统。

2、庞 14529全国庞氏大同宗谱(民国)庞德辅总理员庞海樵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高阳堂刊本湖南崇阳县档 14530苏州庞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庞兴诗编民国三十一年(1942)庞氏铅印本 一册南京大学历史系

14531江苏常熟海虞庞氏家谱二十卷(清)庞绍渠 庞敬熙等续编清道光七年(1827)刊本 四册上海图 日本 美国

14532江苏常熟海虞庞氏家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庞应璐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四册历史所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存卷21下、22-24)注:庞芝山始修於明代。

14533浙江萧山苎萝庞氏宗谱四卷(民国)庞贤兴 庞曹槐等重修民国五年(1916)贵安堂木活字本 四册日本 美国

14534浙江绍兴庞氏宗谱不分卷(清)庞启鲸等纂修传钞清嘉庆十三年(1808)遣安堂钞本 四册注:有道光年间增补。

14535湖北崇阳庞氏宗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民国)庞海樵 庞煜候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久胜堂活字本武汉图(存卷首)注:庞掀天始修於明隆庆元年。

14536湖南湘潭中湘石羊庞氏阎修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庞白铣修 庞白儒纂清同治四年(1865)活字本湖南图(缺卷22-24)

14537湖南湘潭中湘石羊庞氏二修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庞义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遣安堂刻本 二十八册中央民院注:谱初修于清乾隆十七年。

14538广东南海庞氏族谱十二卷(清)庞越樵总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二册广东中山图

14539广东廉江庞氏族谱十六卷(民国)庞藻生 庞紫云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广州大昌支店铅印本 十五册广东中山图

14540广东廉江庞氏族谱七卷(民国)庞耀枢等重修民国十五年(1926)安铺道源印务书局排印本 七册吉林大学 14541 乌干庞氏宗谱四卷(民国)庞长发等修民国十三年(1924)助理堂活字本 四册北图。

城市别称的来历

  盐城以产盐闻名于世,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立盐渎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滩涂连绵,水草风貌,鹿鸣鹤舞,是珍禽异兽的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