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朝初期间,请问有位韩成将军没
有,韩成生活在明朝前期。韩成(—1363年),濠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从朱元璋起事于徐、泗。屡立战功,升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专司宿卫。从朱元璋攻陈友谅,鄱阳湖代太祖死,追赠高阳郡侯。子官至都督
登基后不久,朱元璋外出巡游,坐在富丽堂皇的御驾中享受着众人的朝拜。
跪在路旁的百姓们都颔首低眉,不敢直视皇上。
然而在只听得到马蹄声的大道之上,一位衣服破烂的老妇人却不顾官兵的阻拦,冲到了道路正中。
老妇人之所以做出如此不顾性命的举动,只是为了指责朱元璋一句:”忘恩负义!“
守卫的官兵视这位老妇人为贼寇余孽,立即拔出了腰间的大刀,想要将这位老妇人拿下就地正法。
此时朱元璋却没了之前接受百姓拜见时的淡定,神色略显慌张的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大事。
朱元璋连忙拨开金碧辉煌的马车帘子,大声怒斥士兵们退下,独自一人走上前来。
朱元璋被骂,非但没有生气,还弯下身子,激动地询问着这个妇人: “敢问你儿子是谁?”
身为堂堂九五至尊的朱元璋,为何会对一位混迹在人群且毫无地位的妇人恭恭敬敬?
其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
这位老妇人,为何又敢直接指责当朝皇帝忘恩负义呢?
这还得从朱元璋早年间的经历说起。
朱元璋出生在 天历元年(公元 1328年),原名朱重八。
元朝末年,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极其尖锐。
而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自小便饱受饥寒交迫之苦,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
各种苛捐杂税让朱元璋的家庭举步维艰,这样困顿的日子惶惶不可终日。
为了生计,年纪轻轻的朱元璋就开始为自己的雇主放牛,以此糊口。
后来官府的盘剥日益加剧,吃完上顿没下顿的朱元璋一家实在过不下去了。
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的春天,半个月之内,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先后去世。
为了活命,朱元璋只得与大嫂和侄儿分开,孤身一人的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
朱元璋并未看破红尘,而是为了寺庙当中的一口斋饭。
本想在寺庙安稳度日的朱元璋,此时还没有凌云壮志,只想求个温饱,解决吃饭问题。
和平年代在寺庙混口饭吃还过得去,但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什么是牢靠的。
兵荒马乱让人们不再能安居乐业,大量的灾民也涌入了皇觉寺。
由于没了香火,皇觉寺的住持便遣散了众多僧人,朱元璋就这样成为了一名游僧,四处托钵行乞。
当时他只有17岁。
朱元璋在四处逃荒的过程之中,思想慢慢有了转变,逐渐渴望成就一番事业。
他见证了太多人家妻离子散,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正月十一日, 定远 县土豪 郭子兴 起兵。
不久后,朱元璋在同乡伙伴汤和的邀请下 参加了当时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拿起武器反抗元朝。
这正是朱元璋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而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也在之后慢慢得到了体现。
足智多谋的朱元璋很讲义气,又经常身先士卒,在红巾军中的威望就越来越盛。
许多红巾军们都推举朱元璋作为自己的领袖,都愿意跟着他出生入死,郭子兴也把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
当时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表面上一致对外,可实际上暗流涌动,内部明争暗斗不断。
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 孙德崖 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
孙德崖为了控制整个红巾军,甚至还派人绑架郭子兴并想要将其杀害,还好朱元璋及时赶到,将其救下。
朱元璋不想参与派系纷争,便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一番事业,率领自己的一帮弟兄回乡募兵。
在这一帮弟兄之中,有一人极其特殊,就像是和朱元璋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孪生兄弟一样。
此人名为韩成,是朱元璋的忠心追随者之一,就连韩成也没想到,自己会和朱元璋如此相似。
1356年,骁勇善战的朱元璋率领军队攻占了集庆路。
在攻占集庆路之后,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
小明王韩林儿得知后,册封其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
此后朱元璋数次发动战争,立下了不小的功绩,不断加官进爵,到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时,朱元璋已经是吴国公、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而朱元璋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是陈友谅。当初,朱元璋在应天击败了陈友谅的军队,陈友谅对此则一直是如鲠在喉,想要杀之以平心中的怒火。
对此无孔不入的割据势力慢慢渗透到了朱元璋的军队,一些反叛的举动也就接踵而至。
1363年,红巾军发生内乱,朱元璋率军营救小明王,陈友谅趁火打劫,想要把朱元璋置于死地,不料负责守卫此地的朱文正(朱元璋长兄朱兴隆之子)硬是坚守了85天。
七月,朱元璋率二十万大军赶回后,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战斗。
七月二十一日, 徐达率舰队勇猛冲击,击败陈军前锋,毙敌1500人,缴获巨舰一艘。
俞通海 乘风发炮,焚毁陈军20余艘舰船,陈军被杀和淹死者甚众。
然而朱元璋这边的损失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的座舰因为搁浅被围,只能眼睁睁看着身后的追兵慢慢上前,形势十分危急。
陈友谅见此已经开始做起了黄粱美梦,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坐上龙椅的画面。
想要斩草除根的陈友谅便下令,只要献上朱元璋自刎,便可饶所有人不死,放他们出去。
在被陈友谅麾下将领张定边率兵 包围后,朱元璋等人已经走投无路。
朱元璋看着这些曾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一时间很是难过,不忍心他们为自己陪葬,便决定用自己的人头换取众将士的一线生机。
正当朱元璋准备英勇就义之时,他手下的他一位将领韩成挺身而出。
韩成随即便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还声称偌大的军队,不能失去朱元璋这个主心骨。
要是没了朱元璋,陈友谅也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必定会将他们赶尽杀绝。
朱元璋深知陈友谅的手段心狠手辣,也知道即便自己死了,自己的兄弟也很难保全。
于是朱元璋开始动摇了,但他也是左右为难——陈友谅不能轻信,但若自己不死,兄弟们便一点生还的可能都没了。
韩成看着朱元璋无奈的表情,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代替朱元璋去死,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朱元璋以及整个大军的一线生机。
韩成说道:
就这样,韩成随即强行脱下朱元璋的衣物并穿在身上,来到了战船最前端。
他对着陈友谅的大军大声呼喊:“我就是朱元璋,我愿投水而死,还请陈友谅放过身后兄弟的性命!”
随后,韩成便直接抽出了腰间的大刀,自刎之后又跳入鄱阳湖,尸骨无存。
陈友谅看着“朱元璋”殒命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认为少了朱元璋,应天府就会溃不成军,占领应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被胜利冲昏了头的陈友谅,根本没有仔细去查看这位朱元璋的身份,就直接相信了,放众人离去。
而朱元璋则趁着陈友谅军队掉以轻心之际,赶紧逃遁。
重整旗鼓的朱元璋,谋划了不少战术,利用火攻和围困,最终令陈友谅元气大伤。
四面楚歌的陈友谅想要负隅顽抗,甚至想要突围,可是在朱元璋大军的包夹之下,陈友谅最终葬身在鄱阳湖。
回顾这段事件便不难发现,韩成当时虽然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但正是因为他的舍生取义,这才为朱元璋换取了一线生机。
如果当时韩成不站出来,朱元璋说不定已经葬身鱼腹,明王朝也就不复存在了。
1368年,吴王朱元璋正式登基为皇帝,年号洪武。
朱元璋巡视途中出现的那位老妇人,恰好正是韩成的母亲。
韩成的母亲看到朱元璋功成名就,接受万民的朝拜,而自己那可怜的儿子,却依旧还是默默无闻,在鄱阳湖里连尸骨都不剩。
老母亲自然感到极其不平衡,凭什么这样一位忘恩负义的人,还能建国称帝?
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为了这样的人而自刎,实在是不值得。
为什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事实上,朱元璋并不是一个不知恩图报的人,更何况是自己忠心耿耿的兄弟,他也知道自己欠韩家人一条人命。
只是当初朱元璋忙着南征北战,根本来不及悲痛,现实带来的强烈的压迫感使他立马就要做出下一个重大决定,数万人的生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
虽说这是一件大事,但是战场上的生命,就如同草芥一样,毫不值钱。
每打一次仗,几乎都会血流成河,尸骨累累。
所以朱元璋也就开始淡忘这件举足轻重的大事了,以致于后来论功行赏,朱元璋都把这位韩成兄弟抛诸脑后。
直到韩成母亲的出现,朱元璋的脑海中才会想起这个有些眼熟的名字,他才慢慢想了1363年在鄱阳湖,有一个和自己长得差不多的兄弟,挡在了自己面前。
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居然把救命恩人给忘记了。
老妇人声泪俱下地向着朱元璋哭诉自己儿子的事迹,朱元璋想着此刻报恩也还为时不晚。
经过交谈,朱元璋了解到,韩成的老母亲从儿子离家开始,便一人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
韩母还记得,当时儿子曾向自己许诺,等到他功成名就当上大将军之后,就会接她到大房子里享福。
为了让儿子能找到自己,韩母一直留在家乡,以行乞为生。
韩母每天都在门前苦苦等待自己的儿子凯旋归来,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儿子的死讯。
在心灰意冷之下,知道真相的韩成母亲觉得自家儿子死得冤枉,就前往京师应天府,直接拦下了当朝皇帝朱元璋的车队,想要为儿子讨一个公道。
对这个老夫人身怀愧疚之心的朱元璋,慢慢扶起了这位痛失爱子的老妪,决定把她带回皇宫妥善安置。
朱元璋当场让人拟旨,追封韩成为高阳侯, 封其妻为 诰命夫人 ,招其子韩锦虎为驸马, 并为其家人修建府邸。
韩成的母亲得到了朱元璋的厚待,一直住在宫中,直到府邸落成才将其送出皇宫。
关于这件事,还有诸多古迹和地名可以佐证。
在南京秦淮区长乐路附近,就有一个地名叫做“骂驾桥”,就是因韩母于桥上拦驾痛骂朱元璋而得名。
此外,在韩成被追封建宅后,旁边的一条巷子就取名韩家巷,至今尚存。
而在安徽泗县,虽然高阳侯故里的牌坊因为修建高速公路被拆,韩侯祠也在上世纪被毁,但在 泗城镇的三湾村 ,高阳侯三世孙韩礼墓保存至今。
纵观 历史 ,古代君王尤其是开国皇帝,向来都是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享福的。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即便是面对当初共同出生入死的诸多开国功臣,朱元璋的手段也显得极其毒辣。
为了保证朱家的天下不落入他人之手,胡惟庸、李善长等人皆被冠以各种罪名,开国功臣们的下场无不十分惨淡。
或许是为了给自己博得一些好名声,已经身死在鄱阳湖的韩成已经对自己子孙后代掌权构不成任何威胁,所以朱元璋才愿意极尽哀荣,以表追思。
相对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在权力的诱惑之下,慢慢丧失其本心,变得傲慢多疑。
不过总体而言,朱元璋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以及军事家。
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饭都吃不饱的乞丐到成为九五至尊。
这样励志的人生,在五千年 历史 上都不多见。
这也难怪近代 历史 学家孟森会说: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但试想,如果当初韩成没有出现,我们看到的 历史 又将会拉开另外一场序幕了。
-完-
1明清实录数据库:《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9,洪武元年正月乙亥条
2《明史讲义》
一、姓氏源流
昌(Chā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有熊氏,为黄帝的嫡系胤胄,始祖昌意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风俗通》、《史记·五帝纪》等所载,黄帝娶妻嫘祖(公元前2839年,黄帝廿九年,嫘祖于若水生昌意)。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四川若水,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后昌意携全家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省乐西北),其子颛顼后为部落首领,建都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为高阳氏。高阳氏支子以祖父昌意之字命姓,遂成昌姓。
2、出自妊姓,为黄帝二十五子十二胞族之后中有昌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化成12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僖、缳、依,昌氏是妊氏的后代,子孙沿袭至今。
3、出自黄帝有臣名昌寓,其后世子孙以昌为姓。
得姓始祖:昌意。据《风俗通》上说,昌姓,是黄帝子昌意的后代。又据《史记·黄帝纪》记载,昌意是黄帝的正妃嫘祖所生的儿子,后来娶蜀山氏之女为妻,就生了颛顼帝高阳氏,成为继承黄帝领导中华民族的古帝王之一。颛顼的母亲,也就是昌意所娶的那位蜀山氏之女,据《史记·五帝纪》的记载,也是以昌为姓,叫做昌仆,又名为女妪。关于她孕育那位了不起的上古民族领袖颛顼。据《河图》上有一段颛顼出生时,产生天瑞记载。从此处可以看出,昌意和昌仆的确有其人,也为我国昌姓的出处,提供了最有力的历史证明。另外《姓氏考略》上提供了昌氏的另一个出处。书中认为妊姓的后代中也有昌氏,其望出汝南、东海。分自妊姓的昌氏人家,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的汝南和山东与江苏交界的东海一带。不过,根据《万姓统谱》的记载,我国的昌姓要数岭南最多,岭南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带。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故昌氏后人奉昌意为昌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昌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昌姓是女娲汤娥的后裔,汤娥又称嫦娥,嫦与昌古时为同音通用字,嫦娥与常仪为同族人,生有十二月部族,简称“月族”,即“女族”。日族称王为“炎帝”;月族称王为“黄帝”。汤娥是以女子称王,因而称“姬皇”,其后裔男子称王者为“黄帝”,因月族奉月为母,后来有月族男子为王,于是改为奉月为父,所以在其后裔中,称母亲为“阿爸”;称父亲为“阿玛”。也就是称月亮为父亲;称太阳为母亲.但月族的太阳,是第二个太阳,所以,次日称“昌”,居地为“晋”,即“亚日”,以区别真正的太阳炎帝,因此昌姓出自黄帝族。《史记》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昌姓被蜀山氏继承,世与黄帝族联姻,因此昌姓是上古门阀,其居地称“晋阳”,“晋陵”,“晋城”。昌姓起源十分古老,一般有二种说法:一、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黄帝把他们分成十二个胞族,赐给他们十二个姓。昌姓是妊姓的后代。二、黄帝的一个儿子名叫“昌意”(为嫘祖所生),他的子孙后代遂以他名字中的“昌”为姓。当今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武汉市、黄石市、孝昌县;河南省信阳、登封市、伊川县、洛阳市;安徽六安市、巢湖市、金寨县;山东省平度市;重庆市、成都市;江西省吉安市、新余市、萍乡市、南昌市;湖南益阳、桃江县;江苏省南通市、辽宁省、浙江省、陕西省城古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台湾省、海南省等地都有昌姓人家居住。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并且在汝南郡,东海郡发展,逐渐形成望族,世称汝南望(汉高帝置郡,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东海望(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三、历史名人
昌 意:昌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二十五子中的其中一位,为嫘祖所生,其后代以昌为姓。
昌 仆:又名昌妪上古时人,颛顼之母。《史记·五帝纪》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见《河图》。
昌 容:相传为殷商王女,修道於常山,扶危济贫食蓬萦根二百馀年,颜如二十许。 能致紫草鬻与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
昌 豨:三国魏徐州太守。“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见 。案胡三省通鉴注曰:“昌霸,昌豨也”。胡氏谓昌霸即昌豨,良确。
昌 永:字禹功,宋状元,南宋泾县人。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金人侵犯京城,他率太学诸生守义不屈,朝廷嘉其节,补进义校尉。绍兴年间以特奏第一,累迁太常寺丞。(泾县在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流域。特产“宣纸”。)
昌 海:明代高僧,山西省太原许氏子,隐崛围山,刺血书五大部经一百一十三卷,永乐诏选赴京,篡修《大藏经》。
昌义之:(?-523) 南朝梁历阳乌江人。仕齐为冯翊戍主。从萧衍(武帝)起兵,每战必捷。梁武帝天监初,迁北徐州刺史,镇钟离。四年,梁魏大战,义之率军拔魏梁城。六年,率三千人守钟离,拒魏军数十万。及梁授军至,大破魏军。率轻兵追至洛口而还。以功进号军师将军,迁南兖州刺史。不知书,性宽厚,为将能得人死力。官终护军将军。卒谥烈。
昌元庆:讳少九郎。嘉定(1208年)戊辰五月初六生,身长有武略,大元兵变,佥百长保障乡里,人称为安民公,屋後建百长亭,亭前起乡社书院,文文山先生为记,后遭国难,帅宗族四十余人,丛义兵,护宋驾,奔福广,宋亡,遂死於海。
昌友谅:明代迁沔始祖(湖北省仙桃昌姓始迁祖)。诰授奉政大夫,明初由江西吉安府卢陵县淳化乡德政里七十八都川溪社宦游楚北车住口横沟转迁沔北五业潭鸡头湖南河岭因家焉。妣谷氏,生子孟远。
昌应会:明代莆田人嘉靖年间官汉川知县,县多水患,应会轻徭缓赋,斩尽盗贼,因得罪权贵被调往外地,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昌文贵:先一日,左副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战没。兆先者,埜先从子,既被擒,太祖以其兵备宿卫。感帝大度,效死力,至是战死。韩成子观至都督,别有传。 越四日,辛卯,复大战,副元帅昌文贵、左元帅李信、王胜、刘义死。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东海郡:有二处:一处秦时置郡,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另一处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河以北地区。
2、堂号
双芝堂:湖北省仙桃堂号来历:“永公者,(昌永)宋靖康时,金人内犯,永守义不屈。宋祖特赐状元,后迁太常寺丞。其时祠内产芝二根,此后世以双芝名其堂者也。”
茂荫堂:江西省萍乡、湖南醴陵、贵州广顺堂号。
高勋堂:出自南梁昌义之的典故。
敦伦堂:安徽省六安市。
汝南堂:湖南省桃江、益阳,湖北省江夏等地。
============================================================
昌姓宗祠通用对联
〖昌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东海;
源自轩辕。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昌姓的源流和郡望。
系承昌意;
源起汝南。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系传帝子;
民立生祠。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昌氏来源于黄帝的儿子昌意。相传他住在若水,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下联典指明代莆田人昌应会,嘉靖年间官汉川知县,轻徭缓赋,因得罪权贵被调往外地,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高僧许子;
名将义之。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明代高僧昌海,太原许氏子,隐崛围山,刺血书五大部经一百一十三卷,永乐诏选赴京,篡修大藏经。下联五代梁名将昌义之,乌江人。曾官北徐州刺史,指挥三千将士御敌于城,敌死者高与城平。城固,封为护军将军。
景仆德远;
义之功高。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上古时人,颛顼之母昌仆。《帝王世纪》作昌仆,《路史》作昌嫫。《史记五帝纪》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注: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曰昌仆,亦谓之子枢。下联典指五代梁名将昌义之,乌江人,曾官北徐州刺史。
道有一容;
僧传五经。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古代仙人昌容,自称商纣之女,即常山道人。《列仙传》载:“是容者,常山道人也。自称殷王子,食蓬蒿根,见者二百余年,而颜色如二十许人。” 下联典指明代高僧昌海,太原许氏子,隐崛围山。
汝南发秀;
帝胄增华。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名人昌永的事典。下联典指五代梁名将昌义之,乌江人,曾官北徐州刺史。
-----------------------------------------------------------------
〖昌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状元扬名翰苑;
女道施惠穷黎。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南宋泾县人昌永,字禹功,靖康年间金人侵犯京城,他率太学诸生守义不屈,被朝廷补为进义校尉。绍兴年间以特奏第一,官至太常寺丞。下联典指汉代女道昌容,自称是殷商王女,在常山修道,吃蓬根二百余年,面色却如二十来岁的样子。能致紫草,卖给染工,得钱送给孤寡贫病的百姓。此联另有版本下联的第五字“穷”为“群”字。
-----------------------------------------------------------------
〖昌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经书百卷逢诏选;
勇士三千护金城。
——佚名撰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高僧昌海,太原许氏子,隐崛围山,刺血书五大部经一百一十三卷,永乐诏选赴京,篡修《大藏经》。下联典指五代梁名将昌义之,乌江人。曾官北徐州刺史,指挥三千将士御敌于城,敌死者高与城平。城固,封为护军将军。
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自然秀美的“虹乡八景”,有楚汉之争的古战场—霸王城古迹遗址,有目前国内保持最完整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
2013年6月,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已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9月,运河申遗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场验收,将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泗县文化金字品牌。加之宿淮铁路、泗许高速、明徐高速建成通车,泗县未雨绸缪,做好了新一轮经济发展提速的准备。
民国2年(1913),泗县县公署始立第三科,兼理文化事宜。
12年,县设教育局,以民众教育股主管民众教育和文化事宜。25年裁教育局,复设县政府第三科。
抗日战争时期,泗县国民政府和敌占区的日伪县政府均以第三科主管文化。泗灵睢、泗五灵凤、泗南、泗宿等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则设文教科主管文化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府仍以文教科为文化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初设文教科。1956年,文化、教育分设两科,以文化科专管全县文化工作。1957年7月撤销文化、教育两科,成立“泗县文化教育局”。“文化大革命”初期,文化教育局一度瘫痪。1968年,文化、教育分开管理,文化工作由泗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宣传小组领导。1971年10月24日,成立“泗县革命委员会文化局”。1982年3月1日,泗县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改称“泗县文化局”。[14]
邓愈(1337~1377),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今安徽泗县)人。封卫国公,追封宁河王。
胡大海(?—1362)字通甫,濠州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功臣。
韩成(—1363年),濠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从明太祖起兵,率先陷阵,攻滁、克泗、破诸山寨,取金陵,屡建大功。
冯开平,著名作家,出版了以《旮旯村里的风流事》为代表作的多部小说作品。
曹大臣,1964年5月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日历史研究专家、硕导。
邓愈(1337~1377),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今安徽泗县)人。封卫国公,追封宁河王。
胡大海(?—1362)字通甫,濠州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功臣。
韩成(—1363年),濠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从明太祖起兵,率先陷阵,攻滁、克泗、破诸山寨,取金陵,屡建大功。
冯开平,著名作家,出版了以《旮旯村里的风流事》为代表作的多部小说作品。
曹大臣,1964年5月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日历史研究专家、硕导。
韩成
韩成(—1363年),濠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明初开国名将。从朱元璋起事于徐、泗。屡立战功,升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专司宿卫。从朱元璋攻陈友谅,鄱阳湖代太祖死,到陈友谅战败而死时,赠韩成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府帐前总制亲兵指挥使,封高阳郡侯,谥号忠壮。甲辰年四月,建忠祠于鄱阳湖畔康郎山,薜成列为功首,位居第一,朝廷每年派人祭奠。后又建祠于虹县城内县署之西,城隍庙东,虹县向来没有昭忠祠,就以韩侯祠替代,以表忠万世,恤食千秋。
韩成题跋像
相传,韩成替主殉国后,军士们从水中捞起,首级已经没有了,韩成入土下葬成了难题,没有头怎样安葬,朱元璋称帝后,下令在南京造一金棺,铸金头,织玉衣厚葬,墓地选址为原籍鱼台县韩庄。为确保安全,送葬队伍达数百人,抬着数十口棺木浩浩荡荡从南京出发,长达几里路,沿途每隔十八里路就筑一座坟,并驻兵看守,一直到韩庄村前。这数十座坟墓都称为韩成墓,至于哪一个坟墓中埋有金棺、金头、玉衣(玉靴头),至今也是个谜。
邓愈(1337—1377),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今安徽泗县)人。封卫国公,追封宁河王。
胡大海(?—1362)字通甫,濠州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功臣。
韩成(—1363年),濠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从明太祖起兵,率先陷阵,攻滁、克泗、破诸山寨,取金陵,屡建大功。
冯开平,著名作家,出版了以《旮旯村里的风流事》为代表作的多部小说作品。
曹大臣,1964年5月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日历史研究专家、硕导。
韩成(—1363年),濠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从朱元璋起事于徐、泗。屡立战功,升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专司宿卫。从朱元璋攻陈友谅,鄱阳湖代太祖死,追赠高阳郡侯。子官至都督
元末明朝初期间,请问有位韩成将军没
本文2023-10-29 23:46: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