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和当代名人
张家口都有哪些历史名人有秦开、魏象枢、胡以温、马宝玉、董存瑞等。
1、秦开
秦开,出身鲁国秦氏,战国时期燕国将领。早年在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的信任,通晓民情风俗。燕昭王姬职即位后,秦开逃归燕国。
后于公元前300年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还曾渡过辽水进攻箕氏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以西大宁江流域博川郡境内的博陵古城)为界,取地两千余里。燕国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修筑燕长城。
2、魏象枢
魏象枢(1617—1687年),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松,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
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魏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
3、马宝玉
马宝玉(1920年10月―1941年9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自幼父母双亡,流浪为生。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当战士后成为班长。1938年9月,在阻击日军进攻的战斗中英勇杀敌,受上级表扬。1939年加入中国***。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跳崖牺牲。
4、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满族,出生于察哈尔省(今属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南山堡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1948年初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
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据守的桥型碉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
5、胡以温
胡以温(1624~年) 字公峤,河北宣化人,清代著作家。胡以温著有《辨学编》、《 洙泗言仁录补》、《道因集》、《蠡测编》、《文章具体》、《山堂清玩》、《骚体集》、《读书论世管见》、《见山堂诗文集》、《续宣府镇志》、《孝士家谱》等。
-张家口
《滚滚血脉》又名《填四川》
原著:刘晓双
编剧:武志刚 魏平
导演: 刘立立(中国台湾) 李宝能(中国台湾)
主演:何家劲(中国香港) 白静 午马(中国香港) 邬倩倩 石灵 张晓龙 王彩平 吕莹娜
上映: 2009年
类型: 连续剧
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国语
剧情简介:
讲原汁原味成都故事,作为一部史诗式长篇电视剧,《填四川》的大结局十分光明,以2005年10月18日在洛带举行的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作为全剧大结局,这是个真实的事件。
原著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客家人生活的长篇小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引起热烈反响,曾在世界客属第21届恳亲大会上作为献礼作品隆重推出。同名电视剧着墨于四川“湖广填四川”、“客家人上四川”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地展现了成都洛带客家聚居区中的客家人,以及世界各地客家人三百年来的生存奋斗、生命颂歌以及他们感天动地的爱恨悲欢故事,这也是我国首部纯客家题材电视剧。
《填四川滚滚血脉》剧情介绍
二十九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以现居四川东山古镇女神般的传奇人物鲜红(邬倩倩饰)老太对《刘氏家谱》的悠悠解读及对自己一生沧桑经历的娓娓亲叙为贯穿全剧始终的线索,以一个家族三百年的历史衍进为实例,在精彩演绎始于康熙年间那场震惊世界的“湖广填四川”大运动、大迁徙的壮丽与宏阔,和民国时期一个客家古镇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改朝换代时期的迷惘与困惑、痛苦与破碎,以及该镇在解放后长达半个世纪各特殊时代的挣扎、抗衡与踽踽独行中,将汉民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的民俗风情、心质精神与独特无二的生存异象,表达得云诡波谲、酣畅淋漓、盛大凝重。
康熙年间,广东刘家湾土围子里的客家青年刘华龙(何家劲饰)、吴小凤(石灵饰)刚被吹吹打打的一群迎亲人送进洞房,突然,**的声音在甜蜜之夜里骤然响起。刘家湾人被这飞来之灾一下搞懵了!美丽少女钟彩云瞒着家人偷偷赶往土围子,向恋人刘华顺道说了原委。原来,是邻村钟雨屯的人向他们发难了。周雨屯人为了土地、为了不远走他乡,向数代友好相处的邻村人开炮了!
一场血战在两村交界的河水中展开,刘家湾头人、刘华龙的父亲刘保长在血战中战死。关键时刻,一声枪响,梅州卢知府飞马赶到。面对众多的死难者,钟保长的兄弟钟孝武深受良心谴责,只身前往土围子,面对刘家人竟出人意料地剖腹自尽。
康熙皇帝在获知卢知府的飞马传书后,终于拟发了“湖广填四川”诏书。至此,全国人口稠密的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等十五个省份开始向地广人稀的巴蜀大地大规模移民。
刘家湾人的移民是悲壮的,他们在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出行仪式后,为永久平息土客之争,竟放火烧了自己的“家园”土围子。火光中,病危的老族长突然睁眼、说话,尔后瞌然长逝;火光中,刘氏家族泪别原乡,一支队伍向南,飘洋过海,去了台湾;一支队伍向西,踏上迁川之路。
迁川队伍正行间,钟保长率全村人拦住了去路,又行间,私奔的钟彩云终于追上了恋人刘华顺,再行间,卢知府的兵马横在了路前……
一百五十人的迁川队伍在首领刘华龙率领下,牵着马、挑着担、扶老携幼,在风雪、烈日中昼夜兼程赶往四川。途中,他们遇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危险:盗贼、劫匪、狼山、水土不服带来的疾病、坠崖、泥石流、水灾、雨灾等等。在与盗贼搏斗时,福建客家人巫氏三兄妹加入了迁川队伍。在过关卡遇阻时,神秘客“江西人”突然出现。吴小凤在途中生子又丧子。在丢失罗盘后刘华龙因为一个错误决策导致队伍一些人对他拔刀相向甚至“哗变”离队。行程一再耽误,盘缠用尽后,迁川队伍在一个无名小城集体托钵行乞。路过雷公山,山匪戚胡子被钟彩云的美丽迷住,竟率队冲下山来杀了刘华顺、劫持了钟彩云。为救彩云姑娘,刘华龙绞尽了脑汁。后来彩云姑娘被救,戚胡子被杀,但是……
迁川队伍终于临近巴蜀大地时,一条夺命的大河拦住了去路……直到满山遍野的桃花陡地出现在眼前时,刘华龙一行知道,四川到了,东山到了!
时间到了民国。刘华龙后裔刘闻安(何家劲饰)是赫赫有名、威震一方的客家名镇东山的镇长。夏天的一个上午,刘闻安父子一行骑马巡视东山,突然,山坡桃林中传来一个红衣村姑的客家山歌。那是十六岁的少女鲜红(白静饰)领着一群姐妹在唱《采桃歌》。东山“老英雄”、“刘皇帝”一下就被鲜红惊人的清丽和可爱吸引住了。此后,丧妻多年、矢志不娶的刘闻安茶饭不香、夜不能寝,并经常借故巡视东山。
与此同时从重庆流窜至龙泉山的匪首马老大(午马饰)匹马单枪走进了刘家大院,他在国、共两党和客家势力中间走着平衡木。
刘闻安哪曾知,鲜红是东山游击队交通员、十九岁的革命志士钟长根青梅竹马的恋人。鲜红与长根在桃林中情话时,她无意中碰到了长根藏在身上的枪,鲜红惊呆了……游击队在打匪过程中,被流匪视为死敌。一天夜里,长根在给恋人送礼物时,被流匪马老大的手下跟踪,并被劫持,游击队反劫持未获成功。马老大以长根为诱饵,致使念儿心切的钟队副率游击队上山营救并遭全军覆灭。为嫁祸于人,马老大将长根作为麻疯病人交给万乡长处理。
万乡长将长根与几个麻疯患者投入石灰池处死时,鲜红目睹了那惨绝的一幕。随着长根的牺牲,长根与鲜红那段纯洁无瑕的“红色恋情”至此结束。
山道旁树林中,两个土匪正欲非礼鲜红时,巡视的刘闻安一行赶到,鲜红被营救至刘家大院。
鲜红随母下山到刘家大院答谢后,在广东会馆,她随刘闻安走至东山客家自卫团的操练队伍前时,那“阅军式”般的感觉,让她这个从未见过大世面的山里妹惊奇不已。
为报恋人长根仇,并有感于刘闻安火热的情意,十六岁的鲜红终于答应嫁给六十岁的刘闻安。二人的婚姻遭到了家族及全镇所有人的激烈反对,但刘闻安一意孤行,非鲜红不娶。
东山镇有史以来一场最盛大的客家风情浓郁的婚礼在进行。迎亲队伍正行间,随着枪响,以马老大、裘老二为首的一群土匪拦住了去路……新婚之夜,刘闻安将杀死长根的万乡长的人头作为一份特殊礼物送给了鲜红。鲜红感激得流下了热泪。但是,刘闻安还是从妻子的眼睛中看出了她对长根的深爱,于是,新婚之夜,他走出洞房,悄悄去了隔壁的房间。这一幕,正好被30来岁的女总管林立萍和住在刘家的远房亲戚刘闻仙看见。
鲜红的到来,打破了刘家大院既有的利益格局和情感格局。仿佛老夫人的魂魄附体,暗恋刘闻安的林总管充满仇恨,影子一样跟在鲜红身后。成都女中学生、刘闻安的女儿刘白音也因一枚钻戒的遗失,把矛头直抵鲜红和其贴身丫环郑其芬……危局中的鲜红,刘家大院年轻的女夫人,苦撑着一个家族的安宁。与此同时,鲜红又开始了东山公益事业的建设,并赢得了百姓对自己的好感。
那是国共两党决战的前夜,东山古镇和刘闻安自己都面临改朝换代的抉择。
林总管潜入闻安卧室向他示爱,被拒。
解放军李团长率队来到了东山。灵泉县县大队二中队朱队长去古镇侦察,被刘闻安抓住又放还。朱队长认为自己被羞辱。李团长只身一人进镇与刘闻安谈判时,马老大拉拢客家自卫团巫子国副团总并从中使坏。刘闻安说服东山各要人后,东山获和平解放。刘闻安这位民国“末代镇长”至此又成为新中国“首任镇长”。
朱队长清点客家自卫团枪械时,发现少了巫家军那一部分,便误认为系刘家父子所为,由此对刘闻安产生芥蒂。此后,在得知解放军征粮队被一群“黑衣军”灭杀后,更认为是刘闻安幕后指挥,于是,他把刘闻安“监控”在广东会馆。实际上,“黑衣军”是土匪冒充的。夜里,马老大与几个土匪潜至广东会馆,将一份“委任状”颁给刘,刘坚拒,这时,朱队长赶到,一阵枪战后,马逃逸。朱获“委任状”证据,至此,对刘是土匪头子深信不疑。
东山邻镇龙潭寺解放军9人征粮队被马老大惨无人道灭杀后,惊动中央,至此,全国大规模的剿匪运动开始了。
鲜红得知丈夫被羁押,心急如焚。见到被羁押的老丈夫,鲜红感触万端,这对老夫少妻终于在羁押之室度过了自己的激情之夜。夫妻二人找朱队长辩白无果翌日。鲜红与刘闻安儿子刘白关奔走东山,联络被遣散的自卫团队员,连夜营救刘闻安。但是,他们的施救行动却被林总管和马老大所刺探。
巫副总率队杀下山来。经过激战,刘获救,鲜却被抓住。
刘家父子组织力量拚命营救鲜红。深夜,刘白关率结拜兄弟前去营救后妈,与解放军枪战。临死前,他笑着对鲜红说:“我与阿爸看见你的第一眼,我也爱上了你,但阿爸先向你表白了。鲜红,我是爱你的,为你而死,我不悔。”
县大队虽被困广东会馆,但在年轻的革命者朱队长的顽强抵抗中,营救鲜红的行动一再受挫。这时,马老大拉来了大炮。三声炮响后,东山震动,朱队长押着鲜红撒出广东会馆,去了桃花山。
刘闻安、马老大在缤纷的桃花中与朱队长所率县大队血战。鲜红在两军阵列前往来奔跑,两军因为她的存在,战斗总不能正常进行。朱渐渐不支时,李团长带解放军赶到。
刘闻安最终被困广东会馆。受李团长之托,鲜红捎信进广东会馆劝说丈夫缴械投降。刘闻安与鲜红在战火中的会馆再度见面。但刘闻安拒不投降。后经解放军李团长一人入馆劝降,终归服。
巫子国杀马老大,救出妻子。后又奉刘闻安令,活捉裘老二。
刘镇长修会馆、派粮,一心从善。在奉令去县上参加旧政府人员改造学习班前夜,因压力及愧疚而举枪自尽。刘闻安倒在鲜红怀里,闭上了眼睛。刘家坟场,多了一块无字碑。
朱队长后悔不迭。闻安女儿刘白音随詹姆斯教士去美国,未成,遂疯。巫副总消夫。
时间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背着“土匪婆”身份的鲜红从东山“鲜皇后”的地位上掉下来,靠拾炭花、带白音过日。但正是在这个特殊年代里,30多岁的鲜红在参与“保卫石桅林”等事件中,与曾经有过留洋经历、当过伪政府副厅长、劳教平反回乡的中年刘闻仙产生了感情。二人突破华主任、林立萍的百般阻力,在那个灰蒙的古镇里,演绎了一场反差极大的浪漫爱情。
华主任欲强暴鲜红时,闻仙赶到,以为砸死了华。闻仙逃亡去了台湾。至此,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桃花战争”落幕了。几月后,鲜红生下了她与闻仙的孩子刘白石。带着孩子和白音,鲜红含辛茹苦地走到了七十年代末。她辞职办“客家鲜氏金坛”作坊大获成功,成为东山著名女企业家。她终于收回了刘家大院。
新世纪初,鲜红老太(邬倩倩饰)与副县长儿子刘白石(张晓龙饰)为保护客家古镇文化、争取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东山举办,做着不懈努力。关键时刻,刘白石又遇到了镇企出事、老板催债、巫锦章卖车、钉子户(王彩评饰)拦路……妻子龙玉(石灵饰)怀疑丈夫与罗燕生情……
世客会终于在在东山成功举办,东山为世界瞩目。鲜红母子终于完成了全球九千万客家人尤其是海峡两岸客家人的三千代表新世纪在一个小镇上的大交融。
这部全球首部客家题材电视连续剧是“闯关东”的故事在更久远的时间维度和更广大的空间向度上生成的足金版本。是“湖广填川”这个著名的经济大事件、文化大事件、政治大事件,在银屏上的首度正面反映。全剧时间跨度达三百年,其史诗般的呈现和现代意识的张绽,为我们墨绘了一轴客家民系的“清明上河图”和耸峙了一座影视王国的里程碑。
二十九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DVD盒带由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出版,全国发行。它是由刘晓双写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写的是客家人“湖广填川”的故事,上下三百年,纵横六千里。
大航海时代大事记年表
1298年后 《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1317年 葡萄牙堂·迪尼斯国王与热那亚航海家佩萨尼亚签订重建海军的协定,开始成为海军强国。
1375年 欧洲当时最完备的航海地图-加塔兰地图完成。
1405-1407年 中国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出使“西洋”各国,“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借以促使东南亚国家向明称臣纳贡,向世界宣扬国威。1407年于旧港(印度尼西亚巴邻旁)擒国王陈祖义,斩于南京。
1408-1411年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1409年于锡兰(斯里兰卡)擒国王亚烈苦柰儿并押往南京,后释放。
1410年 法国主教达里伊著书《世界的面貌》,论述大地为球型,并从理论上断定从西班牙海岸可以越洋去印度。
1412-1415年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于苏门达腊擒前王子苏干刺,斩于北京。
1415年 葡萄牙占领西北非的穆斯林据点休达。
1416-1419年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最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420年 葡萄牙发现马德拉群岛。
1421-1422年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1424-1425年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1427年 葡萄牙发现并占领亚速尔群岛,成为大西洋航行重要的中转站。
1430-1433年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不久,中国又恢复闭关锁国。
1432年 葡萄牙占领马德拉群岛。
1445年 葡萄牙发现绿角(佛得角)。
1446年 葡萄牙人阿方索率船队抵达冈比亚河,马里帝国以及曼宁哥人区域被发现。
1447年 葡萄牙军队与摩尔人作战,兵败丹吉尔,遂调整航海计划,以主要精力来筹建和经营阿尔金商站。阿尔金模式也成为后来西方各国商贸殖民的基本模式之一。
1450年 欧洲的活版印刷技术出现,书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侣的专利,由于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思想基础。
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通往东方的陆上和海上商路分别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 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0年 葡萄牙堂·恩里克王子(大航海时代的伟大奠基者,葡萄牙航海事业的总策划和总指挥)去世,航海探险事业几乎中断。
1467年 A俄罗斯特维尔商人尼吉丁经伊朗到达印度,著书《三海巡礼》
B日本应仁之乱(~1477年),战国时代开始。战乱之中的失败武士沦为浪人,不断骚扰洗劫我国东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开始,并越演越烈!
1471年 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几内亚湾。
1475年 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圣卡塔琳那角。
1482年 葡萄牙著名船长迪奥戈·卡奥出海,发现刚果河口。
1488年 葡萄牙人巴瑟罗缪·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同年,葡萄牙间谍科维良由陆路(亚历山大和亚丁)只身前往印度实地考察,并为国内发回许多重要情报,这也成为葡国日后向东方发展的主要参考资料。
1492年 A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发现新大陆(8月3日从巴罗斯港出发;10用12日抵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10月28日到达古巴;12月6日到达海地并建立殖民地;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并将之误认为是印度。后来的1493、1498、1502年,哥伦布又几次出海,相继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岛屿和南美海岸以及洪都拉斯、巴拿马等地。
B德国人马丁·倍海谟设计出第一台地球仪
1494年 在罗马教皇的仲裁下,西班牙与葡萄牙签订了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在绿角以西370里加处划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线以西属西班牙,以东属葡萄牙。
1497年 威尼斯人卡波特在英国的资助下发现纽芬兰岛,并发现拉布拉多寒流。
1498年 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中国史书称古里),开辟了印度航路。(1497年出发,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1497年11月到达好望角;1498年3月到达莫桑比克;后在马林迪[中国史书称麻林地]觅得穆斯林航海家伊本·马德内德领航;1498年5月到达卡利卡特,1498年9月回到里斯本)
1499年 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击败威尼斯,开始争夺东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
1500年 A葡萄牙人佩德罗·卡布拉尔率领舰队去征服印度,途中遇风暴而迷航,西行发现巴西,并宣布巴西归葡萄牙所有。后继续东行,绕过好望角后再遇风暴,舰队被风吹散,船长洛伦佐·马克斯发现马达加斯加岛。
B葡萄牙人费尔南德斯发现格陵兰南部。
1501年 A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在西班牙政府的资助下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著书《海上游行故事集》,确认这是一块新的大陆,但不是印度,后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
B葡萄牙人加斯巴尔发现纽芬兰岛。
1502年 葡萄牙人达·诺瓦发现阿松森岛和圣赫勒那岛(后来因囚禁拿破轮而出名)。
1505年 A葡萄牙发现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B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任命德·阿尔梅达为印度总督。攻击并歼灭一切非葡萄牙的商船或军舰,垄断东方所有贸易。
1506年 葡萄牙占领索科特拉岛(亚丁湾)。
1507年 葡萄牙海军于印度西海岸被印度埃及联合舰队击败,德·阿尔梅达被击毙。
1508年 葡萄牙占领忽鲁谟斯岛(波斯湾)。
1510年 葡萄牙的印度总督阿布克尔克占领印度的果阿。
1511年 A阿布克尔克攻占马六甲,完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B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专设“印度事务所”,总管对殖民地的统治事务。
C西班牙征服古巴。
1513年 A西班牙巴尔博亚探险队通过巴拿马地峡看到了南海,即太平洋。
B西班牙人阿拉米诺斯发现墨西哥湾流。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西班牙政府的资助下出发,力图环绕地球航行以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520年 麦哲伦穿过美洲南段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人将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1521年 A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卷入当地土人的冲突,战死。其手下继续航行,发现摩鹿加群岛(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岛),随后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B西班牙的埃尔南多科尔特斯攻取特诺奇蒂特兰城,新大陆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C中葡“屯门之战”爆发,葡萄牙船败逃马六甲。
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回到圣卢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3年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宣布脱离卡尔马联盟,瑞典独立。
1529年 葡西两国签订《萨拉哥萨新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又划了一条分界线,完成了亚洲地区的势力划分。
1532年 A葡萄牙贵族马丁·苏沙从法国人手里夺回巴西。
B西班牙侵占厄瓜多尔。
1533年 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灭亡新大陆的印加帝国。
1535年 A西班牙人门多萨侵占巴拉圭和乌拉圭。
B西班牙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取突尼斯。
1538年 A西班牙人阿尔马格罗侵占玻利维亚。
B西班牙人奎沙达侵占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并筑波哥大城。
1541年 西班牙击败南美阿劳干人,完全征服智利。
1548年 葡萄牙在日本九州设立商站。
1549年 西班牙征服阿根廷。
1553年 A葡萄牙骗借去中国澳门。
B英国人威罗比向北冰洋航行,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俄罗斯)。
1558年 A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为了扩展英国的海上势力而积极的鼓励海盗活动。
B瑞典与俄罗斯为争夺立窝尼亚爆发战争。
1561年 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以后的几年又会同俞大猷所率俞家军进行兴化、平海、等平倭战役,连战连胜。1665年,长期为害的倭寇之患,终被荡平。
1566年 西属尼德兰地区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569年 A荷兰人墨卡托首创用圆柱投影法编绘世界地图,奠定航海制图基础。
B印度海军将领昆甲利大败葡萄牙海军,葡舰队司令德米德兰重伤而死。
1570年 西班牙侵占菲律宾。
1571年 雷班托战役爆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在该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从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1579年 尼德兰成立乌特勒支同盟。
1580年 西班牙吞并葡萄牙。
1581年 原尼德兰北部地区宣布独立,荷兰诞生。
1583年 立窝尼亚战争结束,瑞典、波兰和立陶宛击败俄罗斯,赢得胜利。
1584年 英国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
1588年 A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
B英国成立几内亚公司,从事殖民活动。
1589年 葡萄牙灭亡西非安哥拉王国。
1592年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丰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鲜,中国援朝。
1595年 荷兰人范·林斯霍特编著了最早的航海志,记述了大西洋的风系和海流。
1596年 荷兰人巴伦支为探寻由北方通向中国和印度的航线,曾在北冰洋地区作了三次航行,并于本年到达新地岛。
1598年 A荷兰人范·尼克远征爪哇、摩鹿加群岛。
B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逝世,日军撤出朝鲜。
1600年 A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
B葡萄牙侵占缅甸沙廉。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英荷两国矛盾加剧。
1603年 荷兰在爪哇建立商站。
1604年 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5年 荷兰在摩鹿加群岛击败葡萄牙舰队。
1607年 荷兰眼镜商人帕理席发明望远镜。
1608年 A法国在北美圣劳伦斯河下游建立魁北克城。
1609年 A英国在印度苏拉特建立商站。
B西班牙与荷兰缔结12年休战协议。
C荷兰占领班达群岛,完全征服摩鹿加群岛。
1610年 英国人哈得孙航行至今哈得孙湾(加拿大)。
1611年 英国占领印度马苏利巴丹。
1613年 A英国占领印度苏拉特城。
B缅甸军队围城34日,最终收复沙廉,处死葡萄牙总督博利多,驱逐葡萄牙人。
1619年 荷兰营建巴达维亚城(雅加达)。
1621年 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
1622年 荷兰在美洲东岸占领哈德孙河口,命名为“新荷兰”,建新阿姆斯特丹城。
1623年 荷兰从葡萄牙处夺取巴西。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640年 里斯本发生起义,葡萄牙恢复独立。
1641年 荷兰占领马六甲。
1642年 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出海,抵达毛里求斯和澳洲南部,并发现塔斯马尼亚岛,命其名为“范迪门地”,之后,又发现新西兰南岛。
1643年 塔斯曼继续航行并发现汤加和斐济群岛。
1644年 A塔斯曼航抵新几内亚西南海岸和澳洲北部。
B法国向圭亚那殖民。
1648年 A“三十年战争”结束,参战诸国签定《威斯特伐里亚和约》,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
B荷兰人击败葡萄牙夺取好望角,建立荷属海角殖民地。
1649年 荷兰占领苏门达腊岛亚齐。
1668年 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先后发生9次海战,互有胜负,但总体是荷兰战败。
1658年 荷兰占领苏拉威西岛美那德(万鸦老)。
1661年 葡萄牙将荷兰人逐出巴西。
1662年 A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
B荷兰占领苏门达腊岛巨港(旧港)。
1665年 A西非刚果王国击败葡萄牙军队,宣布独立。
B法国向马达加斯加殖民。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各有失利,双方最后签订《布里达合约》。
1667年 荷兰占领苏拉威西岛乌戎潘当(望加锡)。
1670年 英国玻意耳在研究海水中盐度与密度关系基础上发表《海水盐度的观测和实验》,开创海洋化学的研究。
1671年 葡萄牙人第二次灭亡西非安哥拉王国。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在此以后荷兰势力有所削弱,英国取得了最后胜利。英国夺占新阿姆斯特丹城,改名纽约。
1675年 丹麦人罗默首创恒星中天法测时。
1686年 英国人哈雷系统地研究了主要风系与主要海流的关系,后又阐述了海洋蒸发现象。
1687年 英国人牛顿用引力定律对潮汐性质作了精辟解释
1688年~1697年 法国与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奥,西等国组成)之间发生战争。这是英法之间海上争霸战的开始。
1698年 东非蒙巴萨阿拉伯人起义,击败葡萄牙人。到了次年,鲁伍河以北葡萄牙殖民者全被驱逐。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二次交锋,结果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的明显
优势。
1730年 A英国人西森发明经纬仪
B英国人哥德弗莱和哈德利首创用六分仪在海上进行天文定位测量
1732年 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国东端海域,发现“白令海峡”。
1740年 瑞士人伯努利提出平衡潮学说
1740年~1748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三次交锋,法国还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战争”,这是18世纪英法争夺海洋和殖民霸权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英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从而确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国”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进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纳入英国版图,并且发现了夏威夷。但库克的功绩在于发现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来防治坏血病的方法,从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库克是继哥伦布之后在地理学上发现最多的人,南半球的海陆轮廓很大部分都是由他发现的;他还在海上精确地测量经纬度,取得了大量表层水温、海流、大洋测深及珊瑚礁等科学考察资料。
1770年 美国人富兰克林制作并出版了墨西哥湾流图。
1772年 法国人拉瓦锡首先测定了海水成分,发现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1775年 A法国人拉普拉斯创立潮汐动力学理论。
B库克完成了环南极航行。
1779年 库克在与夏威夷人的冲突中被杀。
1799年 德国人洪堡德发现了秘鲁海流。
福建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罗氏的总祖地,石壁罗氏开基祖景新公(珠系33世)第十四世孙洪德公(珠系46世),娶九妻生十八子,后裔播迁全国,远徙海外,其分支已不可完全枚举。在四川、重庆的客家罗氏中,亦有不少支派世传为洪德公九妻十八子之裔。特据相关资料,专以为文,以为寻宗线索。鉴于各地谱记不一,取舍请自勘定。
一、洪德公上源世系(景新公至洪德公)
珠系卅三世
宁化石壁罗氏开基祖景新公,字文新,号大庆,为仪贞公长子。生于唐中和辛丑(公元881年)九月十七日午时。随父避黄巢之乱,由西山徙虔州(宁都)太平乡鸦鹊林,后迁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居焉。卒于后周广顺癸丑(公元953年),寿六十三。葬鸦鹊林。配邬氏,生于咸通癸巳年,殁葬兴教里曹隆坊林园前。后迁葬石壁洞仙人提壶形,酉山卯向。子七:仕伦、仕伟、仕俊、仕杰、仕传、仕仁、仕仪。
卅四世
仕伦,名强修,字对山,行第一,景新公长子。生于唐乾宁丙辰(公元896年)十月初六日丑时。仕至宣教郎,宋举孝廉。曾居吉水县巷口,为起居始祖。宋开宝乙亥年殁,寿七十岁。葬宁化县石壁村二十四都东山下麻油坑,王母点兵形,丑山未向。配吴氏,宁都大布人女,葬黄沙罗潭;继配吕氏,葬宁化县石壁村二十四都曹顿麻油坑。子三:元杰、元升、元捷。
卅五世
元杰,讳振,字养晦,名先政,行二九郎,仕伦公长子。生于后晋高祖天福丙申(公元936年)十二月二十日戌时。宋初擢进士第。历翰林学士。仕江南扬州刺史,调任虔州太守,即今赣州会。当其货书入广,偶遭厄,海涯不通。后欲还乡,蒙傅平章相公吩咐湾太守马公送回,辞官不仕。于雍熙甲申年八月叶琼还家。因盐铁史仪贞公所遗世系,主修家谱,督侄立行纂修并集欧阳修、刘敞二先生作序。公尝在永平、襄阳、长沙、豫章西山、山东、浙江等处访问宗族,立明世谱以垂后世。卒于宋至和乙未(公元1055年)十一月十五日未时,寿一百二十岁。葬宁化县十二都黄土板宫前,鹅形,午山子向。配陈氏,封夫人,葬杨源社,人形,乙山辛向。继配杨氏,封夫人,葬本村宫前夫墓侧;三配李氏,葬杨源社陈氏墓侧。子六:子遵(杨出)、子遗(陈出)、子违、子建、子远、子达(皆李出)。
卅六世
子建,字鼎,行六郎,元杰公四子。生于宋乾德丙寅(公元966年)二月十三日酉时。擢进士第世袭承事郎,官至礼部尚书。卒于景佑丁丑年,寿七十二岁。卒葬宁化县石壁村高坑,幡花龙形,丑山未向。配殷氏,继配邓氏,续配陈氏,三妣同葬石壁村广昌牛角湾,走马攀鞍形,午山子向。子二:仲太、伸太。
卅七世
仲太,讳迪,行五郎,子建公长子。生于宋淳化庚寅(公元990年)九月十二日巳时。例授承事郎。卒于宋仁宗皇佑己丑年,寿六十一岁。葬上冷田,蟹形,丁山癸向。配王氏,葬夫墓。子二:谋、谟。
卅八世
谋囗,字权周,行少七郎,仲太公长子。生于宋真宗祥符丙辰(公元1016年)三月二十五日巳时。卒于大观己丑年,寿九十四岁。例授承事郎。葬本里白竹山,海螺形,甲山庚向。配黄氏,葬夫墓。子二:俊、杰。
卅九世
俊囗,字希贤,号秉仁,谋公长子。生于康定元年庚辰(公元1040年)。例授承事部郎,大学士。卒葬天师迳,东南向。配陈氏,合葬兴都里白坑,象形,山巽向。继配刘氏葬夫墓。子二:仲权、仲柄。
四十世
仲权,字渊,号澹湖,俊公长子。生于宋仁宗嘉祐壬寅(公元1062年)十月二十三日子时。仕至山西参军。偶遭时厄,致仕还乡。结庐对泉,潜心力学,不求仕进。士林重其名节,一时学者多师之,称澹湖先生。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乙丑年,寿八十四。葬于金坝上水,游鱼形,巽山乾向兼巳亥。配赖氏,合葬夫墓,巽山乾向。继配李氏,葬十四都虾塘。载配黄氏,葬于黄金坝。子三:安庆、乐庆、荣庆。
四十一世
荣庆,字恭,仲权公三子。生于宋元祐己巳(公元1089年)十月廿七日酉时。为人宽洪厚重。八十高龄祝寿时,朝廷赐匾,授耆民修职郎。殁于南宋孝宗淳熙乙未年,享寿八十七岁。妣谢氏,合葬本都岳源高冈,丁山癸癸向。子四:思珩、思纯、思传、思广。
四十二世
思珩,字真,荣庆公长子。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四年甲寅(公元1134年)二月二十一日巳时。仕至吏部员外郎,转御史中丞。殁于南宋中宗嘉定辛巳年,寿八十八。葬上顶源罗家园,旗形,巳山亥向。配龚氏。葬上顶源黄家坪。继配刘氏,葬黄家垅,南向。子三:奉先、奉初、奉生。
四十三世
奉初,字盛贤,号仲,思珩公次子。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戊寅(公元1158年)三月二十日寅时。任行台仓部郎中,仕至御史中丞。配张氏,合葬罗家园。继配曾氏,葬夫墓。再配汤氏。子五:昌龄、延龄、元龄、宏龄、享龄。
四十四世
昌龄,讳文,字应朝,号鹤山,奉初公长子。生于宋淳熙甲午(公元1174年)九月十五日巳时。配曾氏,合葬罗屋背。继配欧氏,合葬夫墓。载配李氏。子三:尚古、尚崇、尚立。
四十五世
尚崇,讳史,又名崇古,字实高,昌龄公次子。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丁巳(公元1197年)七月二十四日酉时。配谢氏,合葬罗屋背父墓傍。子三:洪源、洪德、洪敬。
四十六世
洪德公,讳用格,字必元,行五郎,尚崇公次子。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八年乙亥(公元1215年)五月初十日午时。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壬戌科擢进士。仕湖北咸阳县令,升抚州太守、桂林太守,累官至朝善大夫。为官清正廉明,百姓讴歌云:“细阅后裔派系长,簪缨绵亘世流芳;孝子忠臣昭册史,才人学士著朝堂。章台树历风霜古,桂籍名增日月光;试问根源何处是?豫章沟起姓无双。”以直言忤旨,退休林下。殁于元武宗至大乙酉年,享寿九十有五。葬宁化县城东重冈巅,大坐人形,乙山辛向。配九妻,生十八子,悉皆显达。
二、洪德公九妻十八子
●一妣,钱氏,殁葬石壁村。生女一:莺,号小乙娘。
●二妣,程氏,生子一:大一。
◎大一公,字君崇,洪德公长子。生于宋绍定壬辰(公元1232年)五月十八日酉时。考取明经进士。配曹氏,讳大娘,生于宋端平乙未年三月二十九日未时。因避蔡九五之乱,自宁化石壁故居迁入广东大埔湖寮。考妣合葬大埔县高桥杭,丑山未向。继配梅氏,生于宋端平乙未年,殁葬夫墓处。生子三:次一郎、次二郎、次三郎(乾元)。裔居大埔、丰顺、兴宁、梅县、河源、惠州、英德、清远、阳山等县。
●三妣,古氏,生二子:大三、仲五。
◎大三公,派名君兰,洪德公三子。生于宋淳佑丁未(公元1247年)。元朝郡庠生。居福建宁化,南宋末,因避战乱,迁居福建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配邱氏,生殁葬失考。生二子:安公、宁公。长子安公,仍留居祖地,宁公于明洪武年间迁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县)七都榕树下,后裔分支兴宁县刁坊黎岭、叶塘雷公岭、石陂、叶池等地。
◎仲五公,洪德公十三子,未详。
●四妣,董氏,生三子:孟二、小六、仲八。
◎孟二公,洪德公十一子。生三子:华敬、华信、华时。八世裔孙法忠,由闽迁粤大埔县黄贡坝。
◎小六公,又称伯六公,讳旋行,号梅溪,洪德公十五子。生于南宋末期,元朝岁进士。由福建汀州连城县瓜田里,赴任广东潮州府通判(相当于今专区检察长),解组后因世乱乃与弟伯七迁居梅县梅溪都下寨。卒葬兴宁县佛子岭。配吴氏,葬佛子岭乱墓冈。
◎仲八公,洪德公十七子,未详。
●五妣,郑氏,生三子:大二、大七、小三。
◎大二公,字杰,讳彦豪,行十三郎,洪德公次子。配李氏,考妣生殁葬失考。子二:仲二郎、仲八郎。
◎大七公,洪德公七子。配蒋氏,生子四:仲一郎、仲四郎、仲十郎、仲十二郎。三子仲十郎居广东兴宁。
◎小三公,讳福清,洪德公十二子。生于宋宝佑乙卯(公元1255年)。元岁贡进士,仕至宣教学录。卒葬兴宁县东门外黄岭上。原配未育,立九一郎为嗣。继配刘氏,乡科刘贵元公女,生于宋开庆己未年,卒葬黄岭,东向。生一子:九二郎字孟通,被奉为兴宁洋塘围开基祖。孟通生二子:聪、惠(庠生、无嗣)。裔孙居住兴宁县新陂镇、坜陂镇、永和镇、叶塘镇、龙田镇等处,至今已历二十三世,丁口繁盛。
●六妣,饶氏,殁葬南山。生一子:大四。
◎大四公,洪德公四子,生殁配失考。生三子:谷泰、谷富、谷安。谷泰公迁居五华县伏一都玉茶乡,至其五十四世祖,永海公之妻戴太,带孙伯琼公迁陆河欧田珠岭开基,在珠岭建有祖祠安奉,大四公之孙法游公,作开基始祖,至六十六世止,各房共建有祠二十二座。
●七妣,白氏,生子二:大六、大十。
◎大六公,字君瑞,行四十三郎,洪德公六子。生于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原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南宋理宗嘉熙年间举于乡,授官广东大埔县学正。任满解组时,因战乱梗阻,遂定居大埔枫朗。卒于元顺帝至元壬午年,享寿九十一岁。葬大埔枫朗坎下罗浮里,蛇形,丁山癸向。原配王氏,名六娘,卒葬夫墓所,庚山甲向。继配龚氏,再配张氏葬夫墓山。祭期:春二月十八日,秋八月十五日。生子:循规、循矩、循简。长子循规,生一子有富,由大埔迁居广东五华县潭下百安,为开基始祖。二子循矩,生于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迁居广东兴宁县郑岗、矮岗、罗岗等处,为兴宁县肇基始祖。三子循简,迁居广东兴宁县径心油坑、菜畲、三枫树、竹丝湖等地,为迁兴宁开基祖。
◎大十公,字君琳,洪德公十子。配杨氏,考妣生殁葬失考。生子一:帝旺,字德元,为上犹开基始祖。帝旺生子一:千二郎。
●八妣,蒋氏,生子四:大八、伯四、伯七、小九。
◎大八公,字君环,洪德公八子。配彭氏,考妣生殁葬失考。生子四:孔吾、奎吾、明吾、亮吾。次子奎吾配钟氏,生子二:宾所、礼所。长子宾所字瑞生,配梅氏,生子一:星秀。星秀配雷氏,生子一:维藩。余未详。
◎伯四公,讳元佑,洪德公十四子。生于宋宝佑丙辰(公元1256年)七月十九日申时,由福建石壁村迁居上杭县蜡石下,卒葬本村峒尾虾公背,龙形,清朝乾隆元年五月初六日重修,寅山艮向。配陈氏,名四娘,生殁失考,葬翁源县周坡藤山,癸山丁向。生三子:千一、千二、千三。长子千一,名志用,生四子:宗智、宗达、宗荣、宗华;始由上杭迁居广东翁源周陂腾山。次子千二,名志聪,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由上杭迁居广东新丰县大席石下。其三子千三,名志惠,由上杭迁居广东连平县忠信镇石砌塘。
◎伯七公,字君垂,洪德公十六子。以文学闻乡里,元朝至元甲申科乡试举入,历官奉直大夫,癸巳年任广东潮州府同知。解组回乡,道出兴宁,见山川秀丽,乃卜南门社地址落业开基,为本派始祖。与同母弟小九公望衡而居,情好愈笃,友恭之化,埀裕后昆。配徐氏,封宜人,生殁失考,合葬兴宁东门外黄岭上张克赞公园内,仰天海螺形,壬山丙向。生三子:均美、均绶、均章。均章迁居潮州汤坑县砻巷等处。伯七公自肇基宁邑,至今已历二十余世,丁口繁衍,人才辈出,遂成名族。
◎小九公,名君姿,字盛龄,洪德公第十八子。生于南宋理宗景定二年辛酉(1261)十月初八日卯时,原籍福建宁化石壁村,派分江西宁都鸦鹊林。南宋末,由贡生任广东循州学正,解组道出兴宁,见山川秀美,遂筑室县城东郊落业,即今宁新镇东风九厅十八井,意为纪念洪德公九妻十八子盛事也。世人称之为九厅楼,屋宇保留至今。小九公被奉为肇建兴宁东门罗的开基祖。历传至今约三十世,以望族著名兴宁。卒于元至正癸未年十月初五日未时,寿八十三岁。葬兴宁城东马战冈爪墩岭,艮山坤向。配黄氏,本邑黄贡元公女,卒葬东廓之田墩矮坝,鲶鱼形,又云虾蟆浮水形,艮山坤向。生一子:振翰。继配胡氏,生于宋景定重戌年七月十六日申时。生一子:新翰。再配曾氏,生于宋咸淳庚午年四月二十二日辰时。生一子:升翰。胡、曾二妣后迁合葬东廓甲墩黄妣墓所,艮山坤向,立碑为记。小九公第七世孙维公娶曾氏生八子为左八房、又娶胡氏生八子为右八房,乃小九公第八世孙也。(按:另说为新翰公至八世,分左八房;升翰公当七世,分右八房。)
●九妣,韩氏,生子二:大五、大九。
◎大五公,行八一郎,谥敦艺,洪德公五子。生于宋末福建宁化石壁村,因避战乱,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由福建宁石壁村偕弟大九迁入广东大埔弓砂开基。殁葬于大溪背鱼藤沙岗顶上转岗海螺形,坤山艮向兼未丑分金。生一子:细弟。细弟生三子:友直、友亮、友忠。传至五世孙西峰公,生五子:松林、木林、禄林、柏林。长子松林,迁居浒田下村;二子竹林,留居弓砂祖居;三子木林,迁居兴宁宝山;四子禄林,迁居三河,后又回迁弓砂故居;至十三世元兴,失传;五子柏林,迁居广陵青坑。
◎大九公,洪德公九子。行八二郎。生于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因避兵乱,自福建宁化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大埔安乐渡。配杨氏十三娘,殁葬于潮州大埔安乐渡,鼠子落田形,庚山甲向兼申。一九九九年因修梅坎铁路,故迁葬于安乐渡,与妻杨氏合葬安乐渡大座人形,壬山兼子。其四世孙福廷,再迁居程乡县(今梅县)小乡村,至十一世廷章,又移居西岩,至今已历传二十一世。又据廷章公九世孙江云宗长称:“其三世祖诚实公,原住梅县城社旬背,自四世祖起,迁居大竹堡沟湖,至廷章公,始分迁西岩”。
三、川渝洪德公派支系
●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罗家坝奕遴公支
奕遴公,谥端睦,复瑞次子。原籍广东省惠州府长乐县黄龙约汤湖里,为洪德公六子大六公之裔。大六公居大埔枫朗,生子:循规、循矩、循简。长子循规,生一子有富,由大埔枫朗迁居广东五华县潭下百安,为开基始祖,生一子廷亮,廷亮生一子洋梅,四世至七世名讳事迹失考。八世法选,迁居百安上罗竹头围,生四子:仕弘、仕华、仕鉴、仕美。仕弘、仕华迁居河源七树岩。其十一世(珠系58世)奕遴,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岁迁居四川重庆府荣昌县古桥里安富场卜居而创业焉。
公生于康熙丙午年正月初七日亥时,卒于乾隆庚申岁九月初九午时,享年七十五寿,葬于罗家坝下屋背后,丁山癸向兼午子分金。妣陈氏,生于康熙丁未年四月十六日申时,卒于康熙己亥年十月十七日巳时,享年五十二寿其时在安富场身故,曾上庄后迁葬于石燕子坝上,丁山癸未丑分金。第二世即衍生仕先、仕元、仕光、仕亮、仕九、仕乾(它徙)、仕坤(早卒)七大房,遂为西蜀望族。民国三十六年(1947),客家学奠基者罗香林收集到一部该支系民国三年(1914)的《罗氏族谱》木刻本,更即声名远播。
长、二房旧字派为:奕仕裕毓在世守承先志;三、四房为:奕仕裕瑞应德作征济安;五房为:奕仕裕声明世朝国永亨。民国三年甲寅谱撰立新字派为: 富贵尊荣集祯祥吉庆崇,文章常焕彩理学允光宗,
大道敦和顺彝伦启孝忠,纪纲昭祖泽仁义绍兴隆。
●重庆市荣昌县汉槐公支
汉槐公(珠系63世),字良村,号云轩,谥文惠,赓先公之季子,为洪德公长子大一公派下谷贤—彦邦公所发派的后裔。清“雍正”四(1726)年丙午岁三月初一日辰时,生于广东省惠州府长乐县水塞约太平甲沙葛村;自清“乾隆”八(1743)年癸亥岁,远适台番,航海跋涉,共往外邦贸易三载;迨“乾隆”十(1745)年乙丑岁元宵之日始获顺风归家;配陈氏,生廷华一子;继后于“乾隆”三十七(1772)年壬辰岁腊月间,偕妣氏陈孺人与其年方九龄之长子廷华公,由粤入蜀,迁来四川省重庆府荣昌县,始居吴家铺,旋移城内大南街立业诸处;先后再生廷芳、廷饶二子。入川至今,“珠系”64代廷芳公分支已在荣昌及其邻近地域发派十来代后人。
该宗支自“珠系”63代汉槐公起的字辈序列为: 汉廷高士志能成,守道行仁大本明,
永振家声绍祖德,观光上国纪升平。
本支族人重视家族源流,珍惜祖宗功绩。至今仍珍藏着于百来年前转抄的、有秦代凌甫公、宋代元杰公等历次修谱撰序记载,有从始祖祝融公直至入蜀鼻祖汉槐公连续各代直旁系祖宗世系记载,并有宋代大文学、史学家欧阳修题词《题罗氏世谱》的稀世谱牒《琳琅罗氏族谱》。
汉槐公历三朝目睹四世,寿享八十五龄,于“嘉庆”十五(1810)年庚午岁十二月初一日酉时终老牅下。有嘉庆己卯(1819)科举李国崇撰《汉槐公墓志》传世。
●重庆壁山丁家文万公支
文万公,洪德公十八子小九公之裔。以小九公为始祖,二世祖新翰公,三世祖汉公,四世祖应午公,五世祖文立公,六世祖祖贤公,七世祖维公。维公娶曾氏生八子,又娶胡氏生八子,为左八房右八房,但不知其祖为左右八房几公。下传以有信公为始祖,二世祖文公,三世祖曲川公,四至九世不祥,十世祖贤位公,十一世祖赞公,十二世祖文仪公。立仪公之子文万公于清乾隆二十余年由广东长乐县入川重庆壁山县丁家镇,繁衍生发至今。沿袭宗谱字派为: 立万有兴洪世荣,君载朝廷福长春,
道德传家诗书礼,文章治国启后昆。
2009年,丁家文万公后裔重新修整了“豫章宗祠”,成立了监事会。并成功举办了清明祭祖联谊会,有500族人参加。
(注:另有一支属左右八房的小九公第十八代子孙,于乾隆年间入川在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现在为小九公第三十代子孙和三十几代子孙 。字辈为:“兴京合元名,云永万世昌,书香维正道,璧定发真祥”。情况不详,待查)
●重庆壁山丁家应俊公支
应俊公,老谱记载为洪德公之裔,但具体上源不详。原籍江南苏州,始祖鉴公,于大明洪武元(1368)年,以军功调镇湖广长沙郴州,解组后,落业宜章县笆篱堡,子孙世以家焉。
鉴公传下应俊公,配宋淑人,生子贤臣、贤佐、贤位、贤文、贤卿、贤相六人。于清康熙四十八(1709)年,六子由楚入蜀,落业重庆府璧山县登里五甲二郎庙石家屋基,后置田业彭家屋基,张家屋基,八字墙,长五间等处。越五载,返湖迎祖妣宋孺入永川就养。时俊祖殁,葬先祖墓檀树下,绘像入川奉为鼻祖。五十七(1718)年宋妣寿终,卜葬彭家屋基宅右。六房分灶,未留祭产,只于宋妣墓前提熟土一幅,每年收租以作祭扫。由兹而后,贤等六房嗣裔,云囗相承,螽斯衍庆,迄今已分居永(川)、璧(山)、铜(梁)、江(津)、巴(县)等邑,亦云盛矣。宗谱字辈为: 廷贵宗荣显,应贤仕德崇,
文亨通大圣,福禄万代兴。
该支罗氏于清同治年间在丁家石河间建立宗祠,同治八(1869)年告竣,并倡修新谱,未成。光绪癸未(1883)年间,再事重修,历经三十八年,于五零年岁次庚寅仲秋告竣。现热心族人正在着手清理家族资料,准备续修新族谱。
●四川三台茂敬公支
茂敬公(珠系65世),维旺公之子,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其资料记为洪德公三子大三公之裔,上源为:
洪德公─大三公─宁公─承祖─万惠公─若锦公─祖生公─琼公─尚德公─法略公─重公(大一郎公)─缙声公─珍公─全公─停仕公─锐公─大财公─忠公─维旺公─茂敬公。
茂敬公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岁出生于东粤嘉应州长乐县董源硚(今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董源,小地名扬波),清乾隆二十三年 (1758年)戊寅岁响应清廷号召,举家迁入西蜀,居住于潼川府三台县东路陈家沟(今四川省三台县忠孝乡五村一队)。卒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岁十月初四日子时,享年79岁,葬陈家沟。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壬寅岁三月初九日被兴隆乡支系迁葬于今兴隆乡七村刘家湾半山上,葬制合广东豫章罗氏传统,乾山巽向,有碑,碑文尚可辨识。妣李氏孺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岁二月初三日戌时出生于东粤嘉应州长乐县(今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戊寅岁随夫(茂敬公)迁蜀,卒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癸巳岁十二月初一日戌时,享年66岁,葬忠孝乡五村一队坟山湾(又名一只燕、洗澡堂)半山上。生六子:长子九朝、次子九明、三子九成、四子九彬、五子九煌、六子九德,遂为一大派系。沿用字派为: 茂九思文登,兴朝国元清,
广东嘉应德,一手定乾坤。
现已发派十一代,至珠系第76世。
●成都龙泉驿长安乡玉钦公支
玉钦公,洪德公九妻十八子之裔,具体上源不详。其谱载“元末明始,洪德公九妻十八子,有因冠而迁于江南者,有避乱而从居于湖广陕西者”。继后,由闽入粤,迁广东惠州府永安县乌石约大陂甲龙树堂里。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玉钦公自永安县乌石约大陂甲龙树堂里率长子起麟及妻白氏入川,路经数月,历经风霜……其咸酸苦难言。路过资州,隔龙泉驿区四日之程,时值白氏临产,寸步难行,即在斯地暂扎四十日……此辛苦往川者莫不皆然。罗玉钦落业简州后,白氏独立支撑该家族创业发达,成为当地极受尊敬的人物。她去世后,位于龙泉驿区金龙镇石碾村的墓道两边立有石人石马,显赫一时。至今白氏祖婆的墓地仍在龙泉驿区金龙镇石碾村境内,前些年险遭盗墓。
该支罗氏至今已发派12代,有后裔200多人,主要分布在石碾村。在石碾村罗家新祠里,至今供奉着一个香炉,据说“此香炉为(白氏)祖婆上川从广东原籍带来,供奉至今”。
(注:在东山木兰乡还有一支罗氏,入川始祖如乃公,洪德公长子大一公派下谷贤公之裔,于康熙至雍正年间自龙川直徙今木兰乡,人数约100多人。)
没发现模字辈呀
陕西安康河南乡刘家湾字辈:
永继世友,怀单,祥云瑞,启志承先
光前裕,繁衍万千,荣宗耀祖,续代相传树德立业,举才选贤,恩泽久存,文明昌远
陕西刘氏字辈:福寿集广兆 京宗世昌文章增千古 行义庭扬作善承先德 永延泽久观光辉 积厚馀芳
跟"世"搭边
重庆市县刘氏:"万应文仲志,永福廷世继泰启邦,荣华显宗裔先积泽丕振,祖贵克武纯立本代德,秉章焕经馨"
另外世泽连起倒说
邮电通讯设施从无到有,逐步完善。1953年4月,开设三都邮政营业处,为县内自办分支机构之始。1959年,三都邮电支局开办机要业务,设专职机要员1名,负责资兴矿务局等单位机要文件的传递。1984年实行委办乡邮员制度,并开始收寄国际挂号函件。1985年,市邮电局在三都始办集邮门市部。1998年,市邮电局在三都建立移动通信基站。2002年7月,三都实行投递制度改革,按区划、人口密度设立邮政社区服务站,延伸投递服务,基本实现报刊、信函和小件包裹投递到户。2011年,有邮政分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50万元;
1961年开通郴州-三都长话电路,1973年,开通三都-郴州单路载波电话电路。1976年,开通三都直达长沙的电话线路。1993年,资兴农村电话进入超常规发展状态,三都支局开通西德产EWSD程控交换机3896门。现有电信企业4家,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425户,电话普及率40%;移动电话用户7432户,互联网用户2642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56万元。1993年建有三都有线电视站,后改为三都有线电视站;1998年建有碑记有线电视站,现改为资兴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碑记片区。2011年,有邮政分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50万元;电信企业4家,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425户,电话普及率40%;移动电话用户7432户,互联网用户2642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56万元。现有有线电视用户9069户,入户率78%。
195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资兴县支行在三都设立营业所,1953年9月,三都营业所改为资兴煤矿分理处。1984年,中国农业银行资兴县支行在三都设立营业所。1952年10月,中国交通银行在三都设立办事处,1954年,中国交通银行改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因此,三都办事处升格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资兴县支行,负责管理煤矿固定资产投资,1966年,资兴县建设银行撤销。1953年,县保险公司在三都设立保险服务站。 三都镇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主要盛产烟煤。种植方面:主产水稻、红薯、花生、芝麻、油菜。盛产蔬果,山区林木:主要以杉树、楠竹、油茶为主,副食以米酒、谷酒、红薯酒、及烧酒、白露酒、老酒、水酒、糟酒、糊子酒闻名,三都的特产质优量大,不仅满足了当地百姓的需求,还大量销往外地,强大的经济产能不仅促进推动了发展繁荣,也为资兴、郴州、湖南乃至全国的进步强盛作出了贡献。
最为出名的是碑记大辣椒。夏秋之际,碑记乡一带的旱土里长着连片的株高如伞形,座里率相当高的辣椒。其果实有的个大滚圆,肉质丰厚,因形似灯笼称灯笼辣椒;有的硕长嘴尖,最长的达30公分,最重的达100克, 形似牛角故取名牛角辣椒。要是去籽包入肉馅,再放油锅中炸熟,淋上葱、味精、酱油、生粉等做的佐料,其色、香、味更佳,往往成为席上的佳品。牛角辣椒味道辛辣,略带甜味,最适宜炒油淋辣椒,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凡是来资兴的客人都会点上这道菜。碑记乡一带种植辣椒具有悠久的历史,在80年代末,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但由于杂交辣椒种的冲击,而碑记大辣椒品种未提纯,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现在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流华湾位于三都镇三都村境内,是资兴市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湘南古民居群,约400余间房子,占地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45亩),初建于明代,距今约600年历史,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地势东高西低,从东到西一字排列,间距相配,门前荷塘飘香,小河潺潺,古树参天,村民淳朴,浣衣洗菜,当真“世外桃源”。流华湾古民居内有3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100余户,400余人。村民大多姓袁,据说是唐朝征南大将军袁学渊的后裔。相传流华湾原本名叫刘家湾,属刘姓所有,是流华湾村开山老祖袁明选买下刘姓地产后,按寓意谐音改称为“流华湾”的,取其“源远流长、永放光华”之意。流华湾人杰地灵,出过12个秀才、5个进士。老厅屋大门首现在还悬挂着一块“进士”牌匾,牌匾上用镏金行书字体刻着“道光乙已年恩赐进士袁振文”字样。流华湾除了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保存完整的湘南古民居群,还是中国资兴红色革命的摇篮。民国17年(1928)3月13—16日,中共资兴县苏维埃政府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流华湾(中共党员袁才奇祖宅)召开,会上作出了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等决议。流华湾当时积极参加革命,其中有40多位青壮年参加湖南暴动,并奔赴井岗山。2014年,资兴市委市政府着手打造以流华湾古民居为中心的流华湾休闲旅游观光体验区,是资兴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的主要承接地,是东江湖旅游重要的延伸地,也是连接回龙山与东江湖的重要节点。2015年7月4日,三都镇举办了中国东江湖首届荷花节,节会取得圆满成功,吸引了数万游客慕名而来。
境内上洞村麻吊组有资兴市树冠最高的野生枫香古树,胸径14米,树高36米,冠幅530平方米,树龄200年。
“九个半岭下”说的是资兴辰冈岭下的九个半自然村,它们分别是黄昌岭、三元、石头丘、龙形嘴、流辉堂、中沙洲、下包家冲、恒春堂、西山岭下、隔背,其中隔背最小,只有半个,因此一共就是九个半。这九个半自然村尽管各有名称,但因为同属于一个袁氏祖先,而且相隔很近,都依傍在辰岗岭脚下,因此当地人统称为“九个半岭下”。
“九个半岭下”隶属于三都镇辰南村,辰南村村民大部分是袁氏族人,袁氏家族在辰南建村始于宋代,而黄昌岭是从对面的木瓜塘自然村开枝过来的,具体年代家谱上没有记载。村里参与修家谱的老人袁斗生介绍,黄昌岭在建村之前及建村初有个老名字——寺山冲,至于后来为什么改名叫黄昌岭,应该是取吉祥之意吧!至于石头丘这个村名,村民则口口相传,是因为当初建厅屋时,神龛下突然冒出一块大石头而得名的。尽管这些村的具体建村年代不详,但有一点村民都非常肯定,那就是“九个半岭下”的其他八个半自然村都是从黄昌岭这个村开发出去的,因此,黄昌岭是“九个半岭下”的发源地。据统计,黄昌岭现有一座祖厅屋,6间横厅屋,105间古民居,八纵两横,连成一排,青砖黛瓦、浑然一体。走进祖厅屋,只见三进两天井的古厅屋高大气派,因为刚刚修缮过,里面干净整洁,两边的木窗上雕刻着八仙图案,以及龙凤蝙蝠等瑞兽,大厅的木柱、门窗、横梁等都重新刷了油漆,破损的地方按照原有的模样修补好,因此让人少了一份亟需保护的担忧。最令村民引以自豪的是天井里那块厚大的青石板,上面雕着三个圆形的图案,正中间稍大的图案里雕着鱼和龙,两边各雕着龙,寓意鲤鱼跳龙门和双龙抢珠,寄托了先人期盼村里多出人才的愿望。随着人口的增加,如今的三元、隔背及黄昌岭三个自然村已经连在了一起,曾经相隔的池塘、田土上建上了房子,因此几乎看不出这几
张家口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和当代名人
本文2023-10-29 23:42: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