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身体构造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2收藏

昆虫的身体构造是什么?,第1张

昆虫的身体虽然不大,可是它们的器官和其他动物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别,同时昆虫的每一部分往往长着一些能起不同作用的附件,叫做附肢。了解昆虫的这些结构有助于防治害虫和利用益虫。

图1-5 昆虫身体的构造

1头部 头是昆虫身体最前面的一段,是感觉中心和取食器官所在的部分。昆虫的头部是一个比其他部位都较硬而色深的头壳,并以能收缩的膜与胸部相连接。头的上前方有1对触角,下方是嘴(称口器),两侧一般有1对大眼(复眼),头楔上有1只到3只小眼(单眼)。这些器官的形状,因昆虫的种类不同而起着变化(见图1-6)。

(1)触角 触角着生在两复眼的中上方。它是昆虫的触觉器官,它除了能帮助昆虫寻找食物,探路外,还有寻找配偶的作用。

(2)口器 昆虫的种类不同,口器的构造也不同,取食的方法也有所变化。因此,对口器构造不同的害虫,在防治上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药剂。

图1-6 蝗虫的头部

咀嚼式口器:有些昆虫如蝗虫、金龟子幼虫和凤蝶类幼虫等,有一对坚硬的上颚,其基部长着槽状的磨齿,叫做磨区,以磨碎食物。前端有锋利的齿,叫切区,以切碎食物;后面1对称下颚,分为许多节,即外颚叶、内颚页,下颚须等部分,用来辅助取食的。上颚的上面是上唇,下面是下唇。在上下唇和上下颚之间,有一个带毛但不甚活动、专用来品味的舌头。具有这种口器的昆虫取食时,用上下唇把食物扒到嘴边盛托起来,再用上下颚咬住,切断、嚼碎,用舌头拖着咽到肚里,这种口器在昆虫中是比较原始的,它们多半是直接咬食植物的根、茎、叶及果等部分,但有一部分能从植物表面咬开小孔,潜入植物组织内嚼食为害,对这类害虫主要采用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药剂进行防治。

刺吸式口器:为害柑橘的橘蚜,蚧类、蝉、能咬人的蚊子,它们的口器特点是:下唇延长成喙、2对上颚,下颚合并成一个中间空的口针,平时口针藏在喙里,取食时就伸出来,因为它们取食的是植物汁液,舌头不起作用,慢慢就退化了,上唇也退化成三角形,盖在喙有基部。防治这类害虫主要用内吸性的药剂。

虹吸式口器:蝴蝶和蛾子的口器能伸到花朵深处,吸取花蜜,是因为它们的口器长得像一根中间空的钟表发条,取食时能伸开,不用时就卷起来,它们取食时,不用咬,也不用刺,专靠惯力虹吸。这种口器是由1对下颚的外颚叶演变成的,下唇变成向前伸的带有长毛的须。另一类吸食果汁的夜蛾,喙的尖端坚硬,角质化、具倒刺,能将口器插入果实内,吮吸果汁。人们常用药剂拌入糖醋酒液里诱杀。

昆虫的口器除了上述三种类型外,尚有嚼吸式、舐吸式、刮吸式等。

(3)头式 昆虫的口器不但构造不同,着生的方向也不一致。这往往和食性有关。植食性昆虫口器,大多数着生在头壳的下方,即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垂直称下口式,这种口式很方便取食植物性的食料如蝗虫、凤蝶的幼虫等。捕食性的昆虫,口器往往伸向前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在同一水平线上称前口式,这种口式适于猎取活物。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它们的口器常向后伸,称后口式,以椿象、蝉、蚜虫等。

(4)眼 除了寄生性昆虫因长期过着寄生生活,眼完全退化,或虽有眼睛但已起不到看东西的作用外,一般昆虫在头部两侧有1对复眼,头顶上有1~3对单眼,复眼是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它在昆虫取食、生长、繁殖等各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复眼是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并集而成的。复眼的体积越大,小眼的数量就越多,看东西的视力就越强。昆虫的单眼不能造成清晰的形象,只能区分光线的强弱和距离的远近。

不同种类的昆虫对物体、颜色的分弁能力和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例如紫外线光是人类不能看到的,但对很多种类昆虫,如金龟子,多种蛾类却是一种最明亮的光色;蚜虫对**又特别敏感。

2胸部 胸部是昆虫紧接在头后面的一段,借着能伸缩的膜与头相连。昆虫的胸部一般分三小节,最前面的一节叫前胸,一般比后二节大;中间的一节叫中胸,最后一节叫后胸。中、后胸侧背面各生一对翅,胸部侧下方各生1对足,故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1)足 昆虫有3对足。着生在前胸叫前足、着生在中胸叫中足,着生在后胸叫后足。昆虫的种类不同、习性不同、生活场所也不同。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足的形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善于在地上行走的足叫步行足。能蹦会跳的足叫做跳跃足。专门捕食小动物为生的足叫捕捉足。在土里生活,挖筑隧道,为害植物的根、茎的足叫开掘足。昆虫的足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看到不同昆虫足的形状,就大致可以知道某些昆虫生活的环境。

(2)翅 翅是昆虫用来飞翔的,昆虫有了发达的翅就扩大了它们的活动范围。昆虫的翅有着宽大透明的翅膜,在翅膜内纵贯着许多翅脉,各纵脉间还有许多横脉,将翅膜分成许多脉室。翅的表面构造因昆虫种类不同也有很大变化,有的翅光滑透明,翅脉清楚可见,如蜂、蝇的翅叫膜翅;有的翅覆盖着一层五光十色的鳞片,如蝶、蛾的翅叫鳞翅,也有的翅坚硬角质,如金龟子、天牛的前翅称鞘翅。

绝大多数成虫都有两对翅,着生在中胸的叫前翅,着生在后胸的叫后翅。有的昆虫只有1对前翅(如蝇、蚊)后胸上的1对翅退化成两根小棍,叫平衡棍,起着平衡感觉的作用。

以上这些翅的形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昆虫的生活特点,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昆虫种类的依据。

(3)腹部 腹部是昆虫身体的最后一大段,前面与胸部相接。它是昆虫消化和繁殖的中心。昆虫的繁殖器官雄的叫交配器,雌的叫产卵器。昆虫以气管呼吸,除胸部外,腹部第一到第八节的两侧各有一个呼吸空气的圆洞——气门。

昆虫除上述各部位的器官外,在整个身体还贯穿着完整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和排泄系统。

如图     ,   应为    

衣鱼科     Lepismatidae    衣鱼属     Lepisma   缨尾亚目昆虫

下图为      衣鱼  Lepisma saccharina  ,俗称 蠹、蠹鱼、白鱼、壁鱼、书虫、衣虫

昆虫记实验流程图如下: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 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 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 17~25 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 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作者以野外观察和实验得出的事实为根据,整理其亲身经历和观察到的法布尔,并加入了大量的描写,最终形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每一卷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内容。

第一卷主要描述了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如昆虫的捕食、繁殖和迁移等。

第二卷则着重介绍了昆虫的通信和伪装技巧,如蚂蚁的群体生活和蝴蝶的变色技巧等;第三卷讲述了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揭示了昆虫如何利用植物资源进行生存。

第四卷则探讨了昆虫的社会行为,揭示了昆虫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职责。

第五卷讲述了昆虫的进化历程,揭示了昆虫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化和发展。

第六卷则介绍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揭示了昆虫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第七卷至第十卷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包括昆虫在人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昆虫在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人类对昆虫世界的干预和影响等。    

《昆虫记》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昆虫学巨著,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关于昆虫世界的知识和见解,还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界和人类的相互关系。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科学知识的传播,更在于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以及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关怀。 

甲虫或甲壳虫是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的俗称。该目是昆虫纲中乃至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甲壳虫类昆虫体型大小差异甚大,体壁坚硬;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多样,10-11节;前胸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为角质硬化的鞘翅,后翅膜质;幼虫为寡足型,少数为无足型。常见昆虫(俗称):天牛、瓢虫、萤火虫、屎壳郎、斑蝥、独角仙、吉丁虫、芫菁、金龟子、锹形虫、叩头虫、龙虱、米象。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鞘翅目 拉丁学名 :Coleoptera 别称 :甲壳虫、甲虫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亚纲 :有翅亚纲 目 :鞘翅目 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产卵方式,分布范围,危害,价值,经济价值,医药价值,相关文化, 简介 鞘翅目Coleoptera为昆虫纲最大的一目,通称甲虫,因昆虫体壁坚硬,特别是前翅角质化而得名。世界已知约33万种,约占世界已知昆虫总数的1/3,我国已知约近7000种。 外形特征 体小至大形。体壁坚硬,前翅质地坚硬,角质化,形成鞘翅,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后翅膜质,通常纵横叠于鞘翅下。成、幼虫均为咀嚼式口器。幼虫多为寡足型,胸足通常发达,腹足退化。蛹为离蛹。卵多为圆形或圆球形。 生活习性 甲壳虫大部分为全变态,但有部分种类如芫菁科、步甲科、隐翅甲科、大花蚤科和豆象科等均具有复变态,即幼虫各龄出现多种不同形态。如芫菁科的豆芫菁属,幼虫共6龄:第1龄炳型,或称三爪蚴,行动敏捷,在土中取食蝗卵,第2—4龄为蛴螬型,第5龄为象甲型,第6龄又转变为蛴螬型。 成、幼虫的食性复杂,有腐食性(阎甲)、粪食性(蜣螂)、尸食性(葬甲)、植食性(各种甲、花金龟)、捕食性(步甲、虎甲)和寄生性等。植食性种类有很多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有的生活于土中为害种子、块根和幼苗,如叩头甲科的幼虫(金针虫)和金龟甲科的幼虫(蛴螬)等;有的蛀茎或蛀乾为害林木、果树和甘蔗等经济作物,如天牛科和吉丁甲科幼虫等;有的取食叶片,如叶甲类及多种甲虫的成虫;有的是重要的贮粮害虫,如豆象科的大多数种类专食豆科植物的种子等。捕食性甲虫中有很多是害虫天敌,如瓢甲科的大多数种类捕食蚜虫、粉虱、介壳虫、叶蜗等害虫,步甲和虎甲能捕食多种小形昆虫,尤其是对鳞翅目幼虫等有很强的捕食能力。芫菁幼虫寄生于蝗卵和蜂巢内,大花蚤有些种类的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有些在蜂巢内营寄生生活。腐食性、粪食性和尸食性甲虫,如埋葬虫科、蜣螂科中的许多种类,可为人类清洁环境。随生活习性的不同,它们足构造也不同,有的腿节发达,适合跳跃;有的有游泳毛,适于游泳。 产卵方式 雌虫产卵于土表、土下、洞隙中或植物上。产在植物上的卵,常包围在卵鞘内,如肖叶甲科的部分种类;产在水中的卵,多包于袋状的茧内,如水龟虫等。产卵方式多是以伪产卵器直接产于土内或植物上;但天牛类可用上颚咬破树皮,然后产卵其中;而某些象甲类则可用喙先在植物上挖洞,再将卵产于内部。幼虫一般3龄或4龄,在一些大的类群中龄数常固定而一致,如步甲科和金龟甲科幼虫多为3龄,叶甲科中的某些类群多为4龄。蛹在地表下者,多藏于土室内;在植物上化的蛹多具茧,象甲的蛹茧系由马氏管的分泌物构成的。很多种类的成虫具假死性,受惊扰时,足迅速收拢,伏地不动,或从寄主上突然坠地。有的类群具有拟态,如某些象甲外形酷似一粒鸟粪。 分布范围 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如步甲、叶甲、金龟甲和象甲科的某些种类;少数种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至温带地区种类渐少,如虎甲、吉丁甲、天牛和锹甲科的某些种类;个别种类的分布仅局限于特定范围,如水生的两栖甲科仅分布于中国的四川、吉林和北美的某些地区。 危害 鞘翅目其中一些种类是农业、林业、果树和园艺的重要害虫,或由于商业运输等原因而成为各类仓储物和人类居室中的世界性害虫。中国重要的种类有沟叩头虫和细胸叩头虫,为害土内的种子、块根和幼苗。金龟子总科的幼虫通称蛴螬,也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在中国严重为害的有异丽金龟属和齿爪鳃金龟属。天牛科中重要的种类有家茸天牛、双条杉天牛、蔗根天牛等,在中国为害木材、林木、果树或经济作物。叶甲总科的成虫和幼虫都是植食性,中国重要的种类有为害水稻的稻负泥虫和稻铁甲虫,为害柑橘的恶性叶甲等。马铃薯甲虫在欧洲和北美是马铃薯的大害虫,为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在象虫总科中,中国有玉米象、米象和谷象,为害粮食和种子,是仓库害虫中的毁灭性种类;甘薯小象虫是甘薯的重要害虫。在北美和中美严重为害棉花的棉铃象虫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在仓库害虫中,皮蠹科的谷斑皮蠹为害谷类、豆类、花生、油料植物加工品和动物性食品等,其幼虫抗药性强,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此外,豆象科的蚕豆象和豌豆象也是中国重要的仓库害虫和检疫对象。拟步甲科中的黄粉虫、黑粉虫、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等都是重要的储粮害虫。 价值 经济价值 在捕食性的甲虫中,有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如瓢虫科、步甲科和虎甲科等。瓢虫科中的澳洲瓢虫是有很大经济价值的天敌昆虫,中国已从大洋洲引进以防治吹绵蚧;隐唇瓢虫原分布于印度至澳大利亚,中国也曾引进以防治介壳虫。步甲科中重要的种类如中华广肩步甲和赤胸步甲捕食粘虫和切根虫等鳞翅目幼虫,捕食率很高。 医药价值 有些甲虫具有医药价值,如芫菁科的斑芫菁属、绿芫菁属、豆芫菁属和短翅芫菁属等,其成虫能分泌芫菁素(亦称斑蝥素)。中国用它来治疗某些癌症;粪金龟科、紫蜣螂的干燥成品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通便等功能,在中药中套用。 相关文化 古埃及人把甲壳虫的这种习性比喻为上帝在天空中滚著太阳行走,赋予地球以生命。甲壳虫就成了生命繁衍的吉祥物。在古埃及的文化体系中,更是被尊称为圣甲虫,是埃及众神之中地位超然的存在。

简介:

蟋蟀(xī shuài)(拉丁学名: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种类介绍:

(1)折叠中华蟋蟀:(Gryllus chinensis)。体长约2厘米,体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发音。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为害植物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多于夜间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农业害虫。

(2)大棺头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不会斗。民间有这么一说,就是当你捉来很多蛐蛐时,里面有一只大棺头蛐蛐,这全部的蛐蛐也就全不会斗了。

(3)油葫芦: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身体暗黑色,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较发达,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厘米。夜间觅食,成虫、若虫均为害大豆、高粱、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全国各省多有分布。

这应该是锯角毛窃蠹(学名:Lasioderma serricorne),俗称(自英语直译)菸甲虫,为毛窃蠹属下的一个物种。毛窃蠹属原为标本甲科(Anobiidae)的成员,今改属蛛甲科。是贮藏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生物。在全世界有著广泛的分布,常见於乾货中,以乾燥後的动植物质(例如:毛皮、菸草等)为食

分类学定义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鞘翅目 Coleoptera

科:蛛甲科 Ptinidae

属:毛窃蠹属 Lasioderma

种:锯角毛窃蠹 L serricorne

本物种体长只有2–3 mm,棕色。能飞行,寿命两星期到六星期,成虫後不进食。 尽管本物种俗称为「菸甲虫」,但本物种不只出现於菸草类产品及其半制成品内,也见於植物油的油籽、谷物、乾果、药用鼠尾草、面粉及部分动物制品之内。雌虫每次产卵数量约一百只。虫卵孵化後就以产卵处所在的物质为食。整个生命周期在37摄氏度的环境只需26天完成;而在20摄氏度的环境就要120天。本物种不耐冷,在4摄氏度的环境,成虫会在6天内死亡;而虫卵在0–5 °C的环境会於5天後死亡。

甲虫体内带有共生酵母Symbiotaphrina kochii,而这种共生酵母会在产卵时附在卵的表面,当虫卵孵化後共生酵母会被幼虫带进体内,然後到成虫後贮存於体内一个连接至其肠脏的特别器官mycetome之内

建议把家里的食物储存好,避免繁殖更多

昆虫的身体构造是什么?

昆虫的身体虽然不大,可是它们的器官和其他动物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别,同时昆虫的每一部分往往长着一些能起不同作用的附件,叫做附肢。了解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