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多次北伐胜利,为何却害了后世呢?
朱棣多次北伐胜利,为何却害了后世呢?
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虽然蒙古人偶有胜仗,但基本都是被明军追亡逐北。
点评:虽说徐达攻克元大都标志着元朝的灭亡,但是在蒙古人败退大草原以后,真正导致明蒙双方攻守易形的则是开平之战,开平是元朝的上都,也是蒙古草原重要的战略要地,夺取了开平,也就意味着卡住了蒙古草原的咽喉。
与游牧民族作战,一是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二是要要建立强大的骑兵队伍,三则是要抢占到关键的战略要地,汉武帝反击匈奴,第一枪就是在河套平原打响,因此才有了后来匈奴的仓皇西逃,唐朝反击突厥,首战也是先取定襄,才有了重创突厥的奇功,而宋之败亡也在于幽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宋军痛失战略要冲地,百年来一直处于强敌的压迫之下。
开平战役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虽然此战的战果算不上丰硕,但是战略意义重大,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作为继续进逼蒙古帝国的基地,之后徐达蓝玉等人的一连串胜仗,也正是此战打下的基础。
遗憾的是,自宣德开始,处于削弱藩镇势力的目的以及文官统治集团的短视,开平卫最终被废弛,松散的蒙古部落联盟得以继续骚扰长城沿线,以至于酿成了土木的惨案和明朝皇帝被俘虏的耻辱,前人攒钱,后人败光,不知当年病势于柳河川的常遇春将军若泉下有知,当做何感想呢。
2、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捷,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端俘虏到南京来,此战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后灭亡,从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时代统一的政权,之后的二百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轮流坐庄,却早已不具备抗衡中原的实力,或依附于明朝,或偶尔骚扰,却终难再锨起大风浪。
点评:今天某些蒙古国史家对于北元历史津津乐道,企图寻找蒙古国合法化的证据,遗憾的是,蓝玉将军的大捷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北元在捕鱼儿海大捷后就已不复存在,如果说之前的明朝灭元以及攻克上都之战,都没有真正消灭蒙古的皇族的话,捕鱼儿海大捷却宣告了元朝帝国的最终灭亡。
这些作为元朝正统的皇族们一股脑的被押解到了南京,北元的运作体系基本被摧毁。如果说在这之前,蒙古贵族心中或许还有所谓反明复元的希望,那么捕鱼儿海战役后,希望就彻彻底底地破灭了。
从此,逐鹿中原只能成为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此战的意义在于蒙古草原被分崩离析成了若干松散的部落,时合时分,相互征战不休却难以对中原政权造成致命的军事威胁。而几大蒙古部落也先后向明朝称臣并接受了册封。
无论是从现代的国家观念看还是从封建时代的国家关系来看,从这一仗开始,所谓的北元与明朝的对峙已经不复存在,蒙古部落与明朝的关系,渐渐的由国与国的关系变成了地方诸侯势力与中央的关系,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瓦刺的也先也好,还是鞑靼的俺答也好,他们与明朝边镇战争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册封的爵禄。
金庸老先生在《鹿鼎记》中尊清贬明,大谈满清给中国带来了多少领土云云,对比史实,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优秀的小说家未必是优秀的历史学家,明朝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这样强势的军事势头却不能保持持久。
明朝前期,面对统一的北元政权,明军铁骑追王逐北,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却为什么不能守住固有的胜利果实,在蒙古已被打成若干松散部落,力量严重削弱的情形下,却没有进一步向蒙古高原渗透势力,却是因噎废食,实行退守自保的战略,明朝之败亡,战略上的短视难辞其咎。
3、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难河战役中大破鞑靼军主力,蒙古各部纷纷向明朝称臣,此战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各部落的实力,并瓦解了蒙古部落的内部。战后明朝以势力均衡的原则对蒙古的几个主要部落进行册封,明朝在北方的武功达到了极盛时期。
点评:从战略上说,明成祖的指挥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稳进。明军充分发挥了立国50年的建设成果,不仅打出了军威,更打出了明军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惊人的战争相持能力。明军用步步为营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而火器与骑兵相结合的打法不仅成为了蒙古骑兵的噩梦,也对后来明军的战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明军的进攻精神发挥的最为淋漓尽致的一战,而这也正是永乐皇帝苦心经营的结果。电视剧《亮剑》里有句话说的好:一个统帅的气质也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气质,一个统帅的灵魂也将成为一支军队的军魂。明军这个时期的表现正是这句话生动的写照,马上皇帝永乐的进攻精神也渗透到他每个士兵的血液中,这是一支在当时世界堪称最强的军队。
贴木儿东侵明朝路上病故,与其说是明朝的幸运,不如说是他自己的幸运,与这样的一支军队交手,赫赫威名的帖木儿大帝恐怕一生的英明都要付之东流水了。遗憾的是,明军的进攻精神仅仅是在洪武和永乐两朝昙花一现,后世皇帝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思想,大大限制了明军进攻战术的改良,也扼杀了明军的进攻精神。
宋朝进攻乏力是因为骑兵缺乏,但是明朝并不缺马,产马的甘肃和陕西西部地区都在明朝手中,内蒙地区的蒙古部落也多是臣服明朝的,明朝缺少的就是有头脑的战略家和有进取精神的统治者。
而永乐皇帝却犯了欲速则不达的毛病,整个永乐朝,频繁的北伐虽然收获不小,但是也虚耗了国力,并也使后继者因噎废食。而北部防御体系建设上的短视,导致北方关外卫所日益被孤立,明成祖虽然堪称是明朝大有为的君主,但是在战略建设上却远逊色于他的老爹朱元璋,五次北征带来的边境安宁不过十数年,卫所建设上的严重错误,却贻害了后世几代。
后代历史学家一直对于朱高炽监国和朱棣北伐这两件事心存疑虑,因为朱高炽监国有人说5次,有人说6次,关于朱高炽监国几次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给出明确的答复,大部分的答案都是5次或者6次,因为朱棣北伐也是5次或者6次。朱高炽监国指的是明朝前期朱棣北伐,他把京城的大小管理事务都交给了还是皇太子的朱高炽,而成祖朱棣北伐一共进行了11年的时间,后来历史学家认为朱棣北伐一共有5次或者6次,那么皇太子朱高炽监国一共也进行了5次或者6次。之所以朱高炽监国几次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是因为明成祖朱棣的第五次北伐并没有彻底进行,他的前5次北伐都是自己御驾亲征的,获得了全胜,但是朱棣本人在第五次北伐得胜回朝的途中就染病死了,他死之前命令一位将军进行第六次北伐战争,仍旧让皇太子监国,第六次北伐不是朱棣自己进行的,而是手下一位将军进行的,很多人都认为第六次北伐不应该算在朱棣5次北伐之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朱高炽监国几次这个问题有了两种答案,有人认为前5次朱棣北伐是名正言顺的,所以朱高炽一共有5次监国,也有人认为第六次北伐也是在朱棣的授权下进行的,所以朱高炽监国也应该把最后一次算在内,这样一共有6次北伐,朱高炽一共监国6次。一直以来后代历史学家认为朱高炽监国背景非常复杂,其中包括朱高炽本人的原因,也包括明成祖朱棣6次北伐的雄心壮志,所以朱高炽监国背景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迅速把朱高炽立为了太子,并且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二是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大部分政治生涯都是在边境度过的,并没有对国家大事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其实朱高炽监国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把朱高炽册立为世子,很多历史学家后来评论说,之所以朱棣能够篡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朱高炽的帮助,而且朱高炽本人也是明代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得到了朱元璋的喜爱,而靖难之役之后朱高炽本人的威望更是达到了顶峰,给后来监国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朱高炽监国背景还应该包括明成祖朱棣的6次北伐,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少见的能够御驾亲征的皇帝,他即位不到8年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曾经5次北伐一共进行了11年,彻底剿除了明朝的边患威胁,但是在他北伐的这段时间内,代替他留守京城处理国事的,正是皇太子朱高炽。
其实除了两位皇帝本身的原因之外,朱高炽监国背景还应该包括大臣的支持,朱高炽在监国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资本和政治斗争经验,他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对待党派斗争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打压态势,而且他的政治手腕也比较高明,使他赢得了一些大臣的爱戴,才能使得朱高炽在朱棣走后快速监国,获取当时大臣的认可。朱高炽监国指的是在明朝永乐前期,作为皇帝的明成祖朱棣北伐,把国家大小事务的决定权都交给了还是皇太子的朱高炽,后代历史学家对朱高炽监国这件事一直抱有充分的肯定态度,认为朱高炽监国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因为朱高炽在这段时期内获得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使得他以后积累了大量的政治资本。
后代历史学家认为朱高炽监国总的来说对明朝历史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因为长时间的监国让朱高炽积累了大量治国经验,朱高炽登基以后,对于政敌所采取的手腕大多数都是从这段时间内学来的,而且虽然在位的时间很短,但他也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许多旧臣, 了许多冤狱,这些政治经验都是从这段时间内向身边的大臣学来的。除此之外,朱高炽监国还给当时的知识分子带来好消息,因为明成祖亲政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下,而皇太子朱高炽性格比较温和,在他治理国家的这段时间内文化得到了复兴,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读书人的待遇大大提高,使得明朝在这段时间内文化软实力大大提升。
总的来说朱高炽监国影响还是比较有利的,因为朱高炽监国这段时间内不仅停止了国内一些苛捐杂税,而且还平定频繁了西南地区的民族叛乱,对于朝廷内的党派斗争朱高炽也有一定程度的打击,虽然没有彻底清除,但是给明朝前期的统治带来了好的影响。朱高炽监国指的是在明朝的永乐年间,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高炽在他的父亲明成祖朱棣北伐期间,留守京城并代行皇权的历史事件,朱高炽监国一直进行了6次,历史学家对于朱高炽监国评价普遍比较好,认为朱高炽作为皇太子,在这次监国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很多历史学家评价朱高炽监国的时候都用了中规中矩四个字来形容,因为从永乐六年直到永乐22年,这11年的时间中,朱高炽作为皇太子是当时明朝的实际统治者,他处理日常政事的时候普遍采取了中庸态度,不对哪一方的势力进行剿杀,也不刻意扶持自己的势力,所以在几次重大事件面前他都有惊无险,后代历史学家评价朱高炽是个老实人,因为他从不糊涂做事,极有主见而且非常理智,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能够站稳立场,不轻易得罪别人,在各位大臣党派之间游刃有余的周旋。
不过后来也有历史学家对朱高炽监国评价不是很好,因为有历史学家认为朱高炽在建国的11年时间中没有给大明王朝带来太多的贡献,从永乐6年到永乐22年一直是明朝前期的一个衰退阶段,一方面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北伐损耗了太多人力物力,第二是因为朱高炽作为皇太子没有行使好自己的权力,没有使得国家经济强盛,人民无忧。但是总的来说朱高炽监国还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监国,因为朱高炽在这个时期中获得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残酷的政治斗争使得朱高炽即位之后有了丰富的对敌经验,而且朱高炽也处理了来自西南地区的民族叛乱,也斩杀了一些在朝廷内结党营私的大臣,在几次重大事件面前朱高炽表现的都是中规中距,没有可以过分指责之处。
看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或蔡东藩先生的《明史演义》(虽名为演义,实际上基本为史实再现,且为白话文,易看易懂,历史性和文学性兼备),楼上讲的应该是《明朝那些事儿》,小说性强了一点,史实性削弱了一点,但也还可以看
第一次亲征 永乐七年七月,成祖朱棣命令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王聪、火真副之,王忠、李远为参将,率精骑10万出征鞑靼。临行前,朱棣担心丘福会以兵力强盛而轻敌,特地告诫说:“毋失机,毋轻犯敌,毋为所治,一举未捷俟再举。”八月,丘福率军出塞,前锋抵达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南岸,歼灭了靼鞑的游兵,乘胜过河,俘敌官员1人。丘福不顾诸将劝阻,对俘虏的话信以为真,并让其为向导,结果,孤军深入,中了本雅失里的埋伏,五将军皆殁,全军覆灭。败讯传至朝廷,朱棣大为恼怒。为了消涂边患,决计亲征。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率50万大军亲征,并调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20万石,随军队行动。沿途每10天行程存一批粮,以备回返时食用。三月出塞,抵凌霄峰(今河北张北东北)。四月,抵阔滦海(今内蒙古呼伦湖)。五月初,进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流域,朱棣更名为“饮马河”。本雅失里闻讯明军大举进攻,尽弃辎重孳畜,仅率七骑西逃瓦剌部。太师阿鲁台则东逃。朱棣打败本雅失里后,挥师攻击阿鲁台,双方交战于飞云壑和静虏镇(今哈拉哈河南岸)。朱棣亲率精骑直冲敌阵,阿鲁台坠马,然后逃遁。朱棣乘机追击,斩杀无数。这时,明军食粮已尽,朱棣命令停止进攻,胜利还师。鞑靼部经过这次打击,降服了明朝,每年向明朝进贡马匹。明朝也给予优厚的赏赐,其部臣阿鲁台接受明朝给他的和宁王的封号。 第二次亲征 鞑靼败后,瓦剌部逐渐强盛起来。瓦剌首领仗恃势强,出兵袭杀了本雅失里,并一再声称要进攻鞑靼。阿鲁台多次请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剌,为其故主本雅失里报仇。阿鲁台还率余部奔至明长城附近。与此同时,瓦剌部不断要挟明朝厚赏,妄想占领明朝的宁夏、甘肃地区,屯兵边境,向漠南进逼。朱棣为了满足鞑靼部的请求,也为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决定亲率30万大军征讨瓦剌部。 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车驾由京师出发,并让皇太孙从行。四月,师至兴和(今河北张北),举行大规模阅兵式。六月初,前锋在三峡口(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击败瓦剌部游兵。朱棣乘势向西北方向进攻。行至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遭瓦剌军的依山阻抗。朱棣便以精骑引诱瓦剌军离开山势出战,另外部署神机炮及时炮击,自己率铁骑冲入敌阵,杀敌无数。瓦剌军遂大败。朱棣顺势追击,并分兵三路夹击瓦剌军的反扑,亲率一路精骑再次冲入敌阵,瓦剌军败遁。瓦剌部受此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次年,瓦剌向明朝贡马谢罪。 第三次亲征 鞑靼部在明朝帮他打败瓦剌后,经过数年的恢复,势力日渐强盛起来,曾两次乘瓦剌部为明重创之危击败瓦剌部。对明朝,阿鲁台改变依附政策,重新反叛明朝,轻侮或拘留明朝使节,并时常出没塞下,骚扰劫掠。朱棣为此致书劝止阿鲁台,但阿鲁台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永乐十九年(1421年)十月,阿鲁台竟大举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击杀明都指挥王祥。为了打击鞑靼的侵扰活动,朱棣决意第三次亲征。 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月,朱棣令调用驴34万匹,车177500多辆,挽车夫235000多人,共运载粮食37万石,随大军出征。三月,车驾出北京,主力仍沿故路北上。军至宣府(今河北宣化)东南之鸡鸣山时,阿鲁台闻悉朱棣亲证,乘夜从兴和逃跑,避而不战。诸将请求追击,朱棣命暂缓追击。 五月,师过偏岭(今河北沽源南),举行阅兵式。朱棣告谕兵将:“兵行犹水,水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势者也。”为了鼓舞士气,朱棣作平虏曲,供将士传唱,七月,师至煞胡原,俘获阿鲁台部属,从而得知阿鲁台丢马弃甲从阔滦海北遁。朱棣惧重蹈丘福深入陷没之覆辙,下令停止追击。回师途中,朱棣认为兀良哈部为阿鲁台之羽翼,遂选派步骑2万,五路并进攻打兀良哈部。师至屈裂儿河(今内蒙古洪儿河上游支流)。兀良哈部得知明军来攻,仓皇西逃。朱棣指挥军队夹击围歼,大败兀良哈部。九月初,回师至北京。 第四次亲征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鞑靼首领阿鲁台以为明朝放松了警惕,不会出征,决意率众袭扰明朝边境。朱棣闻悉阿鲁台又来侵犯,决定再次亲征,八月初,朱棣举行宴会,宴请从征五军将领。随后举行阅兵式。九月上旬,师至沙城(今河北张北北)。阿鲁台部众阿失帖木儿率部众降附。十月,明军继续北上。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众来降。朱棣立即封其为忠勇王,赐名金忠,余者皆有赏。十一月班师回京。 第五次亲征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鞑靼阿鲁台出兵扰袭大同等地,朱棣决定第五次亲征。忠勇王金忠自降明后,屡请出兵攻击阿鲁台,愿作前锋效力。朱棣批准了他的请求。四月,师出北京北上,进军途中,命忠所部捕获阿鲁台部属,得知阿鲁台远遁,分兵搜抄,未见踪影。朱棣遂令班师。七月,回师至榆木川(今内蒙古林西北),十八日朱棣病死军中。 影响 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明成祖五次千里出师,远征漠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三次亲征前, 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方宾等人以为频年用兵,戎马资储丧失不少,且粮储不足,不宜兴师。但是,这五次出征在当时也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边境的安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
希望采纳
明成祖北伐的历史背景
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达率军攻入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逃往漠北继续元帝国的统治,历称“北元”。永乐初年,因合罕弟弟的妻子完者秃豁阿妣吉的绝世美貌《蒙古源流》记载:合罕害弟夺弟媳妇;
合罕动身去放鹰之后,忽兀海太尉来讨丞相之号;妣吉派朵黑申·失喇请太尉;
妣吉用银制的大杯中搀满有黄油的豁烈酒献于太尉;派哈儿忽出黑的仆人朵黑申·失喇去追回合罕。
合罕杀忽兀海太尉后令雪泥氏旺沁太保剥下忽兀海脊背上的皮合罕把长妻可温台哈屯生的撒木儿公主嫁给了忽兀海的儿子巴秃剌,让他当上了丞相,掌管四瓦剌;
浩海是乌格齐哈什哈的臣,乌格齐哈什哈杀死了合罕,纳了完者秃·皇妃子。”北元贵族势力内部开始出现矛盾,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互相敌视。
鞑靼部居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
兀良哈部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带;三个部落时常滋扰明朝边境,成祖决心征讨一劳永逸。
成祖北伐的战略目的,是让草原上的鞑靼、瓦剌两部臣服于明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岭北之战后,马匹损失不计其数,为大规模培养骑兵所用战马,洪武四年,设置群牧监,六年更置群牧监于滁州设太仆寺,并始制定了养马之法:“命应天、庐州、镇江、凤阳等府滁和等州民养 马,江北以便水草一户养马一匹,江南民十一户养马一匹”。
从此 民间开始养马。经洪武永乐两朝牧养孳息,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 年)的时候,马匹已经达到了一百七十余万匹,马匹的年增长率达 到10%—15%。
经过洪武时期的多次打击,蒙古人已经基本退出了漠南,对明朝边境并不构成直接威胁。
成祖在靖难时期就与号称“鞑靼可汗”的鬼力赤有交往。
同时派遣使节去招抚鞑靼、瓦剌各部,并在鞑靼游牧地区建立了一些羁縻卫所,试图用朝贡贸易的手段绥服蒙古,似乎和靖难之后国力未恢复有关。
但1408年(永乐六年)元顺帝的曾孙本雅失里(此据《蒙古源流》)在鞑靼称汗,对明采取强硬态度。
1409年更斩杀明使,又击败当年丘福的北征军(丘福败死那天是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也是这天,和蒙古人出征时择日信仰有关),成祖才不得不于1410年亲自北伐。
出师之际,鞑靼已经内讧分裂,成祖先后在斡难河畔和贝尔湖东追击、击溃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两部,战后。本雅失里投奔瓦剌后被杀,阿鲁台遣使朝贡。
此后瓦剌马哈木崛起,此时成祖对军力颇具自信,决定发动“预防式打击”,于1414年再次北征。
这次可是跟瓦剌军正面决战了一场,明军在乌兰巴托附近击退了据险而守的瓦剌军,但并未追击。
战前阿鲁台曾表示愿意来助战,战后却拒绝朝见皇帝,成祖也只得加以安抚。
此后明朝边境无事,瓦剌、鞑靼继续争斗,阿鲁台占了上风,并控制了兀良哈三卫(所谓成祖赠大宁给三卫纯属子虚乌有),逐渐从1421年起不满足于与明朝贡贸易,开始袭扰明朝边疆。
导致已经年老体衰的成祖(1416年发过一场大病,从此开始服用“仙药”)不得不再次开始北伐。
但这时明朝的国力已消耗在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招抚诸番、郑和七下西洋、亦失哈九上北海、征伐安南等大工程上,竟发生了户、礼、兵、工等四部尚书合议反对北征的事件,结果户部夏原吉、工部吴中下狱,兵部方宾自杀。
1422年成祖北征呼伦贝尔,阿鲁台远遁,成祖走到呼伦湖以北,虏获了他丢弃的牲畜、辎重后,回师痛击兀良哈。
1423年七月听说阿鲁台又来犯边,成祖紧急出发到宣府边外(明军北伐都在春天出师,七月出师是临时起意的结果),结果收到阿鲁台已经被瓦剌打败的消息。
只好把宁阳侯陈懋在阴山擒获的一个蒙古酋长也先土干说成是鞑靼王子,封“忠勇王”,作为鞑靼来降的证据。
1424年成祖再次出师呼伦贝尔,又没有捕捉到阿鲁台,而且啥都没找着,遂再次向东征伐兀良哈 ,回师时病死。成祖末年连续三次北征,可见其对歼灭阿鲁台的执着与急切。
纵观这五次北伐,明朝人号称“五出三犁”,是说前三次都有实际战果。
不过没有一次成功擒获鞑靼、瓦剌首领,也就没有实现战略目的。
要说原因的话,首先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明军都曾与蒙古首领正面交锋,却未能将其杀死或擒获,使得鞑靼、瓦剌两部一直都有其自己的领导核心;
第三次北伐虽捕获兀良哈老幼但还是把她们释放,兀良哈也长期被鞑靼控制,这样,明军在漠北的行动始终得不到游牧部族的支持,只能靠大军进攻。
而这也和洪武朝后期对蒙古的策略有关,1388年蓝玉击破北元汗廷后,兀良哈部南下归降,被安置在近边,但不久就叛归北元。
1391年傅友德、郭英和燕王曾出塞讨伐兀良哈,但未能将其降伏,之后也不再努力。
笼络游牧部落是个长期工程,唐廷从629年北伐东突厥获胜,之后设法羁縻突厥、薛延陀、回鹘诸部,经过多次用兵均获胜利,到649年终于消灭车鼻可汗,直接统治漠北。
中间花了20年的时间。之前还有隋朝羁縻启民可汗的经验。而明朝之前只成功笼络过附近可以驻军的关西七卫的蒙古人,对羁縻漠北部落殊无经验。
第三、五次北伐的目的,是在呼伦贝尔草原一带捕获阿鲁台,但阿鲁台知道自己不是明军的对手,每次都提前远避。
这样来看,明军在军事上虽然是占优势的,却从来没有完全实现战役目的,也更没有完成战略目的,可以说是力有未逮。
至于为何成祖末年一个劲儿的打击鞑靼而非瓦剌,一是当时侵扰边境的就是鞑靼和兀良哈,而非瓦剌,二是如和田清所说,鞑靼毕竟是蒙古大汗的“正统”所在。
当时的蒙古贵族(明朝所称的“鞑靼”)和瓦剌贵族是把彼此视为两族的。成祖大概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要先歼灭鞑靼而后快。
有的学者指责永乐耗费财力,这是错误的。永乐一朝文治武功皆是明朝之最,经过洪武皇帝的马政繁荣以及休养生息政策至永乐时期国家已经全面强盛,永乐帝做了和汉武帝、汉宣帝、唐太宗、唐高宗一样的事情。
只是由于没有如汉朝、唐朝、蓝玉优秀的情报向导未捕获其首领,鞑靼首领在前三次北伐的过程中了解到朱棣实力的强大之后明成祖每次北伐鞑靼首领皆远遁以及仁宣二宗没有守住永乐清沙漠的成果导致蒙古瓦剌统一,但是不影响明成祖本身的功绩。
正如毛主席所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朱棣多次北伐胜利,为何却害了后世呢?
本文2023-10-29 20:52: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