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核心思想八个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3收藏

禅宗的核心思想八个字,第1张

禅宗的核心思想八个字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在中国佛教之中,禅宗是最大的分支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分支之一,我们常说的禅学其来源处就是禅宗,由此可见,禅宗受到世人的推崇程度之高,是其他分支所不能比拟的。

有人说禅宗的特色在于“顿悟”,这并没有错,但“顿悟”的本身其实也是“惭悟”,也就“惭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最后才会发生所谓的“顿悟”,因此,“顿悟”的本身并不是禅宗真正的特色。

那么,禅宗的真正色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这8个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介绍禅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1《大般若经》

2《金刚经》

3《圆觉经》

4《法华经》

5《首楞严经》

6《大般涅磐经》

7《楞伽经》

8《菩萨处胎经》

9《鸯掘魔罗经》

10《大宝积经》

11《维摩诘经》

12《圆觉经》

13《楞严经》

14《楞伽经》

15《金刚经》

16《心经》

17《六祖坛经》

18《五灯会元》

19《宗镜录》

20《达摩四行观·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

21《黄檗传心法要》

22《顿悟入道要门论》

23《禅海十珍》

24《解深密经》

25《深密解脱经》

第十四节 三平义忠

三平义忠禅师是大颠禅师门下最为得意的弟子,在义忠禅师所在的年代,那是大师辈出高手如云。在整个禅宗江湖,义忠禅师远没有同期的沩山灵祐、黄檗希运、道悟圆智、大慈寰中、赵州从谂、长沙景岑等人有名气,但是义忠禅师依旧凭借自己过硬的禅宗功夫,给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进而在福建闽南地区,鲜有禅宗高手能盖过他的锋芒。

义忠禅师法名里的忠字,现存的资料中有两个不同的版本。曾问道于义忠禅师的王讽所作的《漳州三平大师碑铭(并序)》以及《漳州三平广济祖师行录》中,义忠禅师法名写作义中。

但是包括《祖堂集》、《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五灯会元》等等所有的禅宗典籍中,都写作义忠。

对此,本文依照众多的禅宗典籍也写作义忠。一来和众多的禅宗典籍相对应,避免误会。二来古代“中”和“忠”是可以通用的。

义忠禅师俗家姓杨,祖籍在陕西西安市,不过由于他的父亲年轻时被任命为福建福清市的官员,所以义忠禅师的父亲就来到了福清市上班并成家立业。这样,义忠禅师也就于公元781年在福清市出生了。

义忠禅师出生的时候,竟然有白色的光芒充满了整个房屋,家里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的神奇。

而且义忠禅师打一生下来,就不喜欢辛荤之物,家里人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办法,家人就只好让义忠禅师天天吃素了。

义忠禅师在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调到河南商丘市政府工作去了,义忠禅师自然也就跟着来到了商丘,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生于官宦家庭的义忠禅师竟然来到玄用律师那里出家为僧了。

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义忠禅师才受了具足戒,从而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僧人。

在义忠禅师跟随玄用律师出家的这十三年里,义忠禅师那是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啊,不但学习了儒家的经史子集,对于周易尤其精通。当然,对于本家的佛学,义忠禅师自然是认真学习的,而且对于佛门的止观禅定,更是勤修不辍。

有一天,义忠禅师在翻阅经书时,看到一本《禅门语要》,于是义忠禅师便拿过来翻阅起来,当义忠禅师看到书中“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时,义忠禅师不由得感到非常的惊喜,这种话语,自己是闻所未闻啊。

对于周易非常精通的义忠禅师马上情不自禁的道:“《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上面不也说到‘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吗。”看来,禅师们的禅语竟然和周易也有相通之处啊。不过,义忠禅师虽然隐隐约约的感悟到了什么,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来,自己只有去找那些吃专业饭的禅师们请教才能弄明白其中的关键了。

于是,义忠禅师马上就背起小包袱,加入到了当时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要找禅师给自己断疑解惑,那肯定要找高手才行啊。

所以义忠禅师首先来到了章敬怀晖禅师那里参学,然后又来到了西堂智藏禅师那里参学,接着又来到了当时禅宗江湖第一高手百丈怀海禅师那里参学。

在这三个大师那里参学了十年之久后,义忠禅师又来到了江湖上闯荡。当义忠禅师听说慧藏禅师的“石巩弓箭”犀利异常,江湖中竟然绝少有人能抵挡得住,他不由得不以为然。

仗着自己在怀海禅师等人那里参学过十年,义忠禅师信心满满的来到江西抚州市宜黄县石巩山石巩寺参访慧藏禅师。

慧藏禅师看到有人前来挑战,依旧张弓架箭对准来人,然后大喊道:“看箭。”

义忠禅师在顶尖高手那里学习过十年,自然还是有点功夫的。

看到慧藏禅师张弓架箭,义忠禅师猛地拉开自己的衣襟露出胸口出来正对着弓箭,然后对着慧藏禅师道:“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

慧藏禅师一看,没有吱声,而是伸出手来屈指弹弄弓弦三下。

义忠禅师一见,立即整理好衣服,然后给慧藏禅师作礼致谢。

慧藏禅师叹息着道:“我张弓架箭三十年了,想不到今天只射得半个圣人。”说完后,慧藏禅师就把弓和箭都掰断了。

义忠禅师虽然暂时抵挡住了石巩弓箭,不过他还是觉得慧藏禅师的弓箭功夫有点独特奇妙,于是就留在石巩寺跟随慧藏禅师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又离开石巩寺闯荡江湖去了。

当义忠禅师在江湖上听到大颠禅师在灵山寺搞得热火朝天时,不由得心动了起来。因为自己多年来都是学习的洪州宗禅法,对于石头宗禅法,却没什么体会。于是义忠禅师便决定去会会大颠禅师,看看石头宗禅法如何。

经过一路跋涉,义忠禅师来到了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同孟镇灵山寺参访大颠禅师。

两人刚一见面,义忠禅师便毫不客气的道:“不用指东划西,请师直指。”

义忠禅师敢在大颠禅师面前说这种话,也是仗着自己有点功夫在身的。所以他才会对大颠禅师道,我也是同行,所以你那些客套话寒暄话门面话就不用说了,既然你已经开山授徒了,那么就亮出点真功夫出来给我看看吧。

看到义忠禅师来势汹汹的来勘辩自己,大颠禅师平静的道:“幽州江口石人蹲。”

义忠禅师不以为然的道:“犹是指东划西。”

大颠禅师道:“若是凤凰儿,不向篱边讨。”

义忠禅师一听这话,马上就整理好衣衫,恭敬的给大颠禅师行礼致谢。

大颠禅师道:“若不得后语,前话也难圆。”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作偈评唱道:

彻底老婆心,不向那边讨。

父子要投机,无端入荒草。

看到大颠禅师禅法高妙,义忠禅师便又把自己和石巩慧藏交锋的经过告诉了大颠禅师。

大颠禅师听后问道:“既是活人箭,为甚么向弓弦上辨?”

义忠禅师一听,马上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看到自己在外面参学多年才学到手的这点功夫,到了大颠禅师这里竟然使用不上,义忠禅师于是决定留在灵山寺跟随大颠禅师学习石头宗的禅宗课程。

有一天,大颠禅师对着义忠禅师道:“卸却甲胄来。”

看到师父勘辩自己,义忠禅师立即退步而立。

人身上和心上的层层“甲胄”,那是非常多的,自然是需要卸掉的,而且连卸掉本身也要卸掉才行啊。不过对于卸无可卸之人来讲,还卸个啥呢?所以义忠禅师只有退身而立了。

看到自己的学生有如此的领悟,大颠禅师不由得非常的高兴。

在大颠禅师那里学习了几年后,义忠禅师最终拿着灵山寺佛学院的毕业证书告别了师父。

公元825年,义忠禅师一路游方到了福建漳州市。义忠禅师看到这里的芝山风水不错,于是就进入山中,在开元寺后面的山上创建了一座“三平真院”居住弘法。

义忠禅师在当时禅宗江湖中的几个绝顶高手那里深造过,并且对于当时最大的两个宗派洪州宗和石头宗的禅法都有很深的研究和体悟,所以他的禅法自然是过硬的。

所以没用多久,义忠禅师的三平真院就吸引了众多的江湖人士不辞艰辛爬山涉水前来交流勘辩,常住僧众更是多达三百余人。

这一天,义忠禅师的背上忽然长了一个毒疮,义忠禅师觉得有点不舒服,于是立马把自己关在方丈室里,连续七天七夜不出门,也不和人交流。

义忠禅师的弟子们自然是非常着急的,可是却毫无办法。

等到第八天,义忠禅师终于打开房门自己出来了,而他背上的毒疮竟然已经愈合好了。

没多久,有人来到寺里,把义忠禅师母亲去世了的消息告诉了义忠禅师。义忠禅师一听,立即来到了方丈室,然后把房门关得紧紧的。这一关,又是整整七天七夜,不但如此,义忠禅师在这七天七夜里,居然没有吃一口饭喝一滴水。

但是等到义忠禅师出来后,他神色如常,居然一点事都没有。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发动的灭佛运动到达最高峰,全国大量的寺院被拆毁寺产被没收,绝大多数僧侣被迫还俗或者被抓被杀。

远在千里之外而且在当时属于偏远地区的三平真院主持义忠禅师,却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寺院也不能躲避掉被拆毁的命运。

当然,寺院拆毁了,还可以重建,可是僧人被抓被杀了,那可就不好办了。

于是,为了躲避朝廷的伤害,义忠禅师提前就带领着一帮弟子,进入了三平山的深山里,然后在一个叫做九层岩的地方创建了一座三平寺供大家居住修行。

两年后,唐宣宗李忱继位,开始在全国大力恢复佛教,很多隐藏多年的禅师又重新出山弘法。

可是义忠禅师却无动于衷,继续待在深山里修行。

在这个时候,禅宗江湖的第一大宗,当之无愧的是沩仰宗,而天下众多的寺院中法席最胜者,那就是灵祐禅师的同庆寺。

而西园昙藏也是马祖道一门下的优秀学生,在江湖中也算是知名人士。

从马祖和希迁禅师开始,走江湖就成为了一种风尚。所以,全国各个寺院的僧人们或单独或成群结队的外出行走江湖,就成为了僧人们的必修课。

在众多行走江湖的人士中,灵祐禅师门下和西园昙藏门下的几十个僧人,不知怎么的居然聚集在了一起组团闯荡江湖。这其中有一名俗家姓黄的僧人因为精通佛法,而且禅宗功夫也不错,再加上能言善辩,在江湖上也颇有几分名声,所以江湖中人都称之为“黄大口”。自然,这个黄大口就成为了这个团队的参头了。

这一天,黄大口一行人在江湖中听说漳州市的义忠禅师有点功夫,于是他们便结伴来到了三平山找义忠禅师切磋禅法。

义忠禅师看到黄大口来了,便问道:“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黄大口就是你吗?”

黄大口马上谦虚的道:“不敢,不敢。”

义忠禅师继续问道:“口大小?”既然你号称大口,哪么你的口到底大小如何呢?

黄大口马上道:“通身是口。”看来,这个黄大口有随时辩说无碍之本事,更有一口吞吐天地之气概。

义忠禅师却一针见血的道:“向什么处屙?”既然你通身是口,哪么请问你向什么处屙?看来,黄大口有点顾前失后了啊。

黄大口一听,当时就愣在了那里没有找到合适的话出来应对。

别的僧人虽说是灵祐禅师和昙藏禅师的门人,不过看到黄大口两句话就被义忠禅师问傻在那里,自然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挑战义忠禅师了。

义忠禅师击败江湖中小有名声的黄大口的消息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在江湖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家对于义忠禅师犀利的机锋非常的敬佩。于是很多参禅悟道之士纷纷来到三平山参学于义忠禅师。

漳州市的一把手郑薰听说后,更是喜上眉头。本来义忠禅师在当地就颇有声誉,这下击败了黄大口,更是为本地增添了一段法战的佳话,同时也为本地增光添彩了啊。

于是郑薰马上来到山中,恭请义忠禅师下山主持漳州城里最大的寺院开元寺。就这样,义忠禅师又重新出山正式弘法了。

公元849年,郑薰将义忠禅师的事迹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赐予义忠禅师法号。

唐宣宗李忱接到奏折后,立即下诏敕与义忠禅师“广济”的法号。

此时的义忠禅师,上有皇帝敕与的法号,中有地方一把手的大力支持,下有当地最大的开元寺作为弘法基地,更有过硬的禅宗功夫在身,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在漳州一时风光无两。自然,对于这种人物,江湖人士也就蜂拥而至了。

这一天,义忠禅师来到课堂上对同学们讲道:“今时出来尽学个驰求走作,将当自己眼目,有什么相应时?阿你欲学,不要诸余,各自有本分事在,何不体取?作什么心愤愤、口俳俳?有什么利益分明说,若要修行路及诸圣建立化门,自有大藏教在。若是宗门中事,宜你不得错用心。”

看来,义忠禅师的讲课内容,还是很强调禅宗之本分事的。

下面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问道:“还有学路吗?”

大家不辞辛苦走南闯北来到这里,你总得给大家指示一个入处才是啊。

义忠禅师道:“有一路滑如苔。”看来,义忠禅师还是完好的保存着希迁禅师“石头路滑”之风的呢。

这个学生马上又问道:“还许人蹑不?”看来这个学生明知石头路滑,也想上去走上一走呢。

义忠禅师道:“不拟心,你自看。”

这一天,义忠禅师又对同学们开示道:“诸人若未曾见知识即不可,若曾见作者来,便合体取些子意度,向岩谷间木食草衣,恁么去方有少分相应。若驰求知解义句,即万里望乡关去也。珍重。”

义忠禅师这个话语,颇具禅家脱落无依之心,颇具一个禅客安居山林之意。

当时的礼部侍郎王讽因为牵扯到别人的事件中,从而被贬到了漳州。这一天,他也来到开元寺找义忠禅师问法。

王讽问道:“黑豆未生芽时作么生?”

义忠禅师道:“诸佛亦不知。”

王讽对于义忠禅师的答语,自然是一头雾水的。

看到王讽不能领会自己的话语,义忠禅师马上作偈一首开示他。偈曰:

菩提慧日朝朝照,般若凉风夜夜吹。

此处不生聚杂树,满山明月是禅枝。

黑豆未生芽时作么生?类似于父母未生前作么生?未具胞胎时还有言句也无?

对于这种无语中有语之句,每个禅师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而义忠禅师道诸佛亦不知。你的芽没生出来,自然不知的。一旦你生出来了,你明白了,你悟了,你自然就知道黑豆生芽是个什么情况了,你自然就会看到满山明月是禅枝了。

这一天,有个僧人前来问义忠禅师道:“佛法经论,我是没有疑惑的了,可是禅宗课程上讲的祖师西来意,我有些不明白,还请师父开示一二。”

义忠禅师道:“大德,你把龟毛拂子、兔角柱杖藏在何处了啊?”

乌龟的毛做成的拂子?兔子的角做成的拄杖?这个世界哪里有这些东西啊。所以这个僧人一听,当时就有点懵了,他疑惑不解的问道:“龟毛兔角岂是有耶?”

义忠禅师道:“肉重千斤,智无铢两。”

后来的曹山本寂禅师听说这个公案后,作偈评唱道:

龟毛拂,兔角杖,拈将来,随处放。

古人事,言不当,非但有,无亦丧。

这一天,义忠禅师来到课堂上准备给大家上课。不料义忠禅师刚在讲台上坐好,下面听课的一个道士马上从学生队伍中走了出来,并且从东边走到西边。

无独有偶,一个僧人也随即从学生队伍中走了出来,并且从西边走到东边。

看到有学生在自己面前显露禅机,义忠禅师马上道:“这个道士却有见处。”

道士一听,马上给义忠禅师作礼道:“谢师接引。”

不料他话语刚落,义忠禅师上前抓住就打。

另外那个僧人赶紧作礼道:“请师父指示。”

谁知他的话音未落,义忠禅师也是上前抓住就打。

看来,义忠禅师的教学手段还是非常猛烈的呢,不论你是有见地还是无见地,他都是要把有无得失全给你打掉,让你在痛中没有思维理路的情况下,对禅法有所悟入。

打完这两人后,义忠禅师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们道:“此两件公案,且作么生断?还有断得的么?”

义忠禅师如此连问了三次,下面的学生竟然没有一个吱声的。

义忠禅师道:“既然你们没有人断得,那么我就断给你们看。”

说完,义忠禅师把自己手中的拄杖猛地扔下地去,然后转身回到方丈室去了。

不过,后来北宋的真如慕喆禅师却不以为然的道:“若不是三平,洎乎作道理断。却不见石巩道:三十年,一张弓,两只箭,只射得半个圣人。果然。”

义忠禅师曾经作过一首偈,偈曰:“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义忠禅师的这首偈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引起了参禅悟道之士的高度关注,历朝历代都有许多的禅师引用或者评论这首偈子。

南北宋交际间的宏智正觉禅师评唱道:“正相逢,没交涉。六户不掩,四衢绝踪。遍界是光明,通身无向背。正恁么时作么生?机丝不挂梭头事,文彩纵横意自殊。”

义忠禅师在漳州开元寺说法十余年,年岁渐老。唐懿宗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义忠禅师离开开元寺,回到了自己创建的三平寺居住。

到了寺里后,义忠禅师还在三平寺西山下修建了一个草堂,以方便自己随时去居住修行。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十一月初六日,义忠禅师在三平寺中把弟子们都召集在一起,然后对他们道:“吾生若泡,泡还如水。三十二相皆为伪相。汝等有不假伪的法身,量等太虚,无生、灭、去、来之相,未曾示汝,临行未免老婆。”

说完后,义忠禅师闭目长嘘而化,享年九十二岁。

义忠禅师圆寂后,弟子们把他的真身抬到了西山下面的草堂中暂时安置,然后建造了墓塔安置义忠禅师的真身。

义忠禅师虽然圆寂了,但是他在当地留下了很多的神迹,这些神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在闽南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平祖师信仰”文化,不但影响了闽南地区,而且远播海外,成为了东南亚闽籍华人重要的民间信仰,并且千余年来经久不衰。

一个禅师能在圆寂后,在当地形成一个文化信仰,并且千余年来从未断绝,这在中国禅宗史上,实在是非常罕见的。

纵观所有修行法门 门派都是都在于破除我见法见为主的!而入手点略有轻重不同而已!

一、法性宗(三论宗):

此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

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依从法性理体的叫真谛,依从缘起现象的叫世俗谛。依从俗谛说,事物存有。若依从真谛说,诸法皆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著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性,五阴十二处等虚妄不实,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无所得的中道观,以求实现其无碍解脱的宗旨。此宗实际是印度龙树、提婆中观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二、法相宗(瑜伽派):

瑜伽宗是由印度弥勒、无著、世亲创立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据经典《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因为是以弥勒亲说、无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创立的宗派,所以称为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之说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它的教义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总纲,以转识成智(转依)为宗旨。

「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是人无我和法无我。五法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间有为法皆有名有相,称为名相之法;「分别」指人们的主观能对事物分别认识;「正智」指圣人清净(无漏)实智;「如如」指如实智所对真如理境。五法不出染净和主客观,是以总括诸法。三自性:一是二取执著,无而谓有,起惑造业,名遍计所执;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缘生,名依他起;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显二空真如为圆成实。事物的性质不出此三种,所以叫三自性。八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个有情都有这种心意识的认识作用,共有八种,就是前面列举的八种识。二无我:每个有情或众生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即一般所说的自我或灵魂)叫人无我;客观事物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即自性或绝对的真实)叫法无我。二无我也叫做我、法二空。此宗教义深入分析诸法性相,阐明心识因缘体用,修习唯识观行,以期转识成智,成就解脱、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著、世亲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三、天台宗

此宗是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

此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叫五时。此宗从教理的内容上把佛教分为浅深不同的四个级别,就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称为「化法四教」。藏教是声闻小乘教。通教,前通小乘,後通大乘,通大小乘的大乘初级名为通教。别教是纯大乘教,但分别诸法各别有碍名为别教。圆教是大乘圆融无碍、圆满无缺的法门称为圆教。藏、通、别、圆就是以从浅至深为次第的四教。此宗又依佛陀说法的机缘不同,将佛陀的教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四种,称为「化仪四教」。

三观是修行的观法,即空观、假观、中道观。此三观可以於一心中获得,名为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真谛、俗谛、中道谛,叫做三谛。此三谛,举一即三,虽三而常一,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叫圆融三谛。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说明诸法无碍,事理圆融。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别宗属前三教,此宗总结各派的思想,将佛教教义精密的调整,发展成大乘圆教理论,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四、贤首宗(华严宗):

此宗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示,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叫贤首宗,又名华严宗。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它的中心思想。

所谓五教:一是小教,即声闻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三是终教,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四是顿教,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五是圆教,即圆满无缺、圆融无碍的理论。此宗把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种教义,比天台宗多加一种顿教,所以称为五教。

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同时表现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时表现在一个事物中;无论在一切事物中或一个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时具足、互融互涉、彼此无碍的,从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缘起的道理。

十玄门是: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这十玄门总括意义是显示华严大教关於一切事物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道理。

所谓三观:一.是真空绝相观,二.是事理无碍观,三.是周遍含融观。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六相、十玄是就所观的法界之境说的,圆融三观是就能观之智说的。这种重重无尽、法界圆融的思想,虽说导源於《华严经》,而实际为中国所独创。它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大大弘扬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

五、禅宗

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菩萨禅、次第禅、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此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相传此宗的禅法是在六世纪初,由印度的菩提达摩传来的。过去说:「禅宗单传心印,不立文字。」称为「教外别传」。但初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於二祖慧可作为印心的准绳,弘忍、慧能又教人诵持《金刚般若》,这样,《楞伽》、《般若》便是此宗的经典依据,以後更有《六祖坛经》和许多「语录」的出现。

禅宗在中国是很兴盛的。在八世纪间,曾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606-706)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即没落了;南宗慧能(638-713),主张顿悟,後世尊称六祖,弘传甚盛。从唐到宋,南宗的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为五家七派,可想见其兴旺的景象。此宗和净土宗一样,一直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宗派。

南宗六祖慧能弟子中,有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大支系,由这两支系又分为五宗七派。从南岳先分出一派名沩仰宗,次又分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三派: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由两系分为五宗。以後从临济宗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合前五宗名为七派,都曾兴盛一时,经过一段时期有的就消失了。後来的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更是兴旺。近代所有的禅宗子孙,都是临济、曹洞宗的子弟。

佛教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一些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可以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但这不是佛教参禅静坐的目的。佛教修习禅观(包括各宗的修观)为的是制心一处,参究真理,以期显发智慧,彻见法性,此即所谓明心见性,解脱自在。至於静坐,只是修禅的形式或基础,祛病延寿,也不过是修习禅观实践中的副产品,佛教并不专门提倡这些并以之为目的。但初学静坐的人必须懂得这些调身调气的基本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状态,避免禅病的发生,才能保证修习禅观的顺利进行。

六、净土宗:

此宗是依《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所以名为净土宗。此宗将佛陀说法分为二道,即难行道和易行道,说明他宗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需经三大阿僧祗劫为难行道,说明净土法门一生至诚念佛,临命终时仗承阿弥陀佛愿力,往生净土永不退转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张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普能摄受社会大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当然平时也要持戒诵经,广行众善以作助行。由於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别宗的学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净土法门在中国特别广泛的流行。

七、律宗:

律宗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由於此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

戒律有声闻戒和菩萨戒,这裏所谓的律宗,是依声闻律部中的《四分律》由终南山道宣律师一系所立的律宗。就戒条戒相说,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受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受持的戒,这些在前面已经叙述,这裏不多重覆。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缘,更大的部分是僧团法规、各种羯磨法(会议办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萨法、衣食法,以及日常生活小事,都有详细规定,因为时代的关系,环境的不同,许多戒律的规定,早已废弛不行了。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如《梵网戒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如《优婆塞戒经》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又总摄菩萨戒为三聚,三聚是三类的意思,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中国是大乘佛教,所以这裏也简单提一提菩萨戒律。以上是大小乘戒律的内容。

四分律虽属小乘戒,但其文义通於大乘,自古就有「分通大乘」的说法。中国盛行大乘,以大乘教义解释律藏,摄小入大,就是大乘戒的组成部分,出家菩萨三聚净戒中的摄律仪。

戒就是以声闻戒为基础的。如杀、盗、*、妄四根本戒,是大小乘共同遵守的。对於律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於分辨开、遮、持、犯。在出家戒条中,本来是不得触犯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开许,这叫开。在通常情况下又不得违犯的,就叫遮。在某种情况下,本人也不知是持戒还是犯戒,这就需要研究律学。律师根据律藏分辨清楚确定开、遮、持、犯的界限。在声闻戒中除四根本戒(杀、盗、*、妄),或者还加十三僧残(尼戒是八根本十七僧残)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犯外,其他绝大部分的戒条,在特殊情况和必要情况下是可以开许的。例如「非时食」戒,通常过午就不吃东西,而在劳作以後就可以吃东西。但如何开许,要依戒律来判定。可见佛教戒律不是死板的,除根本性戒外,都是具有灵活性的。

八、密宗(真言宗):

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本尊是学者选择自己最敬爱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萨、或者一位明王,作为学习成就的对象或榜样,就叫本尊。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习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业,瑜伽译为相应。三密瑜伽,就是三业相应,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与本尊的身口意三业相应。修法时,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态,手结印契,口诵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观想或种子字,务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名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这只是举一个例证。此宗最高理论还是以性空无相的法性理体为基础,所谓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义。

八宗以外的其他宗派: 八宗以外还有以《俱舍论》为主的学派叫俱舍宗;专讲《成实论》的学派称成实宗。成实、俱舍都属小乘教,唐以後不甚流行。八宗以外若加这两派便成十宗。此外,还有弘扬《涅槃经》的涅槃师,专讲《摄大乘论》的摄论师,专讲《十地经论》的地论师。这些学派都曾盛极一时,但为时不久便失去传承,或者自行融入至其他宗派中。

禅宗早期的先驱者是南朝宋中天竺僧求那跋陀罗及其门下所建立的楞伽宗,在宗义上,他们与南印度的如来藏学派有密切的关系,在修持上,他们重视头陀行与禅定。菩提达摩于中国南朝刘宋时,乘商船到达广州,从学于求那跋陀罗,后以四卷《楞伽经》教授弟子,属当时的楞伽师之一。

相传当时南海的刺史肖昂,写了一道表上报梁武帝。达摩亦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建康(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当时梁武帝一心钦慕佛法,不论是建寺、造经、供僧,皆不遗余力,因而自认很有功德,不知道离相妙修求证佛果菩提。达摩却一语道破,告诉梁武帝毫无功德。因双方会晤不契,达摩“一苇渡江”,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山洞中面壁九年,等待传人。

早期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意在“不立名相”。其主要精神出于《楞伽经》。禅宗所追求的是“一路所问,千圣不传”的第一义,这种义是离一切语言文字相、心缘相、分别相的。语言文字只是作为所显义理的媒介,真正的义理是不可以语言文字来用表达的。故佛教提倡“依义不依语”,破除对语言文字上的执着,所谓“不立文字”即依此理而成。 禅宗另一个源流则是受到三论宗与天台宗影响,在中国南方地区所发展出的般若南宗,其领导者为牛头法融,因此又称牛头宗。禅宗四祖道信,结合了楞伽宗的清净佛性说与牛头宗的中观看法,遂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宗派-禅宗。

达磨慧可相以楞伽密传法印,故二祖有《楞伽经》四卷,可以传法印心,而三祖僧璨,则有《信心录》一卷,四祖以下别开牛头禅,五祖以下惠能神秀之壁书,尤为开中国千载以来未有之宗风,此为中国禅宗大转变。从斯南顿北渐分河饮水,后北渐传于日本,其旨趣为南禅相悖,一花五朵遍传。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

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便听许他出家。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跟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后遍游各地讲堂,学习大小乘佛教的教义。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个人的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是个迷。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够借禅定的力量解决生死问题。这样过了八年。有一天,在禅定中,慧可禅师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非)遥,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着于枯坐、滞留在这里了。大道离你不远,你就往南方去吧)!”慧可禅师知道这时护法神在点化他,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神光。第二天,慧可禅师感到头疼难忍,如针在刺,他的剃度师宝静禅师想找医生给他治疗。这时,慧可禅师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的头疼。”慧可禅师于是把自己所听到的告诉了他的老师。宝静禅师一看他的顶骨,果然如五峰隆起,于是就对慧可禅师说:“这是吉祥之相,你必当证悟。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诉你,在少林寺面壁的达摩大师就是你的老师。”慧可禅师于是辞别了宝静禅师,前往少室山,来到达摩祖师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开始,达摩祖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谈不上有什么教诲。但是,慧可禅师并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他不断地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就这样,他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年腊月初九的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并下起了鹅毛大雪。慧可禅师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天快亮的时候,积雪居然没过了他的膝盖。

这时,达摩祖师才慢慢地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心生怜悯,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慧可禅师流着眼泪,悲伤地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摩祖师道:“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劫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听了祖师的教诲和勉励,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决心,慧可禅师暗中拿起锋利的刀子,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并把它放在祖师的面前。顿时鲜血红了雪地。

达摩祖师被慧可禅师的虔诚举动所感动,知道慧可禅师是个法器,于是就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而今你为了求法,在我跟前,也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求法,必定能成)。”

达摩祖师于是将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

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慧可禅师开悟后,继续留在达摩祖师的身边,时间长达六年之久(亦说九年),后继承了祖师的衣钵,成为禅宗的二祖。

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三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变易形仪,随宜说法,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长达三十四年。

曾有人问二祖:“师是道人,何故如是(师父,你是个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么可以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呢)?”

二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我自己观察和调整自己的心,跟你有什么相干)!”

慧可禅师长于辞辩,他虽无意推广自己的禅法,但是知道他的禅法的人却日渐增多。随着他的影响一天天地扩大,他的弘法活动遭到了当时拘守经文的僧徒的攻击。当时有个叫辩和的法师,在寺中讲《涅槃经》,他的学徒听了慧可禅师的讲法,渐渐地都离开了讲席,跟随慧可禅师学习祖师禅。辩和法师不胜恼恨,于是在邑宰翟仲侃的面前诽谤慧可禅师,说他妖言惑众。翟仲侃听信了辩和法师的谗言,对慧可禅师进行了非法迫害。慧可禅师却怡然顺受,曾无怨色。灯录上记载,慧可禅师活了一百零七岁,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谥大祖禅师。 僧璨像

禅宗三祖僧璨亦作僧粲、僧璨等。隋代禅僧,《五灯会元》卷一称“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这说明佛教史家对僧璨的情况不甚明了。《续高僧传》卷21《唐蕲州双峰山释道信传》有这样几句话:“又有二僧,莫知何来,入舒州皖公山静修禅业,闻而往赴,便蒙受法。”此中所说的舒州即今安徽省的潜山县,这二僧之一就是僧璨,因为禅宗四祖道信(580-651)“闻而往赴,便蒙受法”,所以道信是僧璨的弟子。这“二僧”的另一位,相传是僧璨的同学可法师。

1982年在杭州出土一块铭文砖,刻有下列文字:“大隋开皇十二年(592)七月僧璨大师隐化于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这块砖铭所记,与现代佛教典籍相符,应当是可信的。

僧璨最初以居士身份谒二祖慧可(487-593),北齐天保三年(552),慧可授法弟子僧璨,当时僧璨已经40多岁了。以后,他就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北周武帝(560-578年在位)灭佛期间,僧璨隐居于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十多年来无人知晓。隋开皇十二年(592),十四岁的沙弥道信前来拜师,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僧璨说:“谁缚汝”道信答:“无人缚。”僧璨说:“何更解脱乎”于是道信大悟。

僧璨向道信传授《妙法莲花经》的“会三归一”理论和佛性理论,这对道信极具影响力。道信在此服劳九载,后于吉州受戒。僧璨经常向道信传授玄微禅理。时机成熟后,僧璨即付 矛道信衣法,传法偈如下:“华种是田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后往罗浮山,不许道信跟随,让他在原地弘法,说:“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三十年方终。今吾得汝,何滞此乎”道信是僧璨的唯一弟子,僧璨对他寄托厚望。

两年以后,僧璨又回到原地。在一次为众说法后,在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其时为隋炀帝大业二年(606),世寿不详,唐玄宗谥智禅师、觉寂之塔。

相传僧璨曾着《信心铭》,佛学界对此提出疑义。《信心铭》综合佛教、道教义理,又综合大乘空、有两宗。《信心铭》的第一名话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意思是说,修禅的最高境界,就是消除虚妄分别。还讲到“住性合道,逍遥烦恼。”这很像是道教回归自然的思想。以后还讲到“绝言绝虑”不住断、常二边见的中道实理,这显然是空宗理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反映出大乘有宗的真如理论。

唐道宣和宋赞宁均未为他立传。《祖堂集》关于僧璨的生平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唯《景德传灯录》卷三则说得比较详细。其中说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姓氏,聿来设礼

僧璨像

,自称“弟子身缠风恙”,要求慧可为他“仟罪”慧可说:“将罪来,与汝仟”,良久,该居士说“觅罪不可得”。慧可说“我与汝仟罪竟”。并嘱咐他“宜依佛法僧住”。他说他见到慧可,己知是僧,但不知佛法为何慧可对他开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无二,僧宝亦然”。居士言下大悟,即出言不凡。他说“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慧可听后,深为器辜,并为其披剃,取名僧璨。同年三月,在光福寺受具足戒。其后不久,慧可即付诀与他,并说偈曰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土。

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僧璨出家后,逢周武灭佛,他就隐居在舒州的皖公山(今安徽境内),“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在隐居期问,他曾与道友去广东游罗浮山。后又回到舒州。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圆寂。唐玄宗溢为鉴智掸师。

僧璨被尊为禅宗第三祖。禅宗的最初六代祖师(从达摩至惠能)中,有关僧璨的早期资料最少。查《续高僧传》卷九有《释僧粲传》,但此僧粲乃是一位义学僧人,并不是禅宗三祖僧璨。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故学术界产生一种怀疑,即慧可门下是否有僧璨嗣法的问题。理由是《续高僧传》卷一六《慧可传》中说:“末绪,卒无荣嗣”。意思是说慧可无嗣法人。同书卷二五《法冲传》中虽有:“可禅师后,粲禅师”一语,亦不能说明此粲禅师就是慧可的弟子。他可能是另外一人而且认为“璨”与“粲”也不同。所以他们得出结论说慧可与道信之间,在传承上可能有断层。但是《历代法宝记》、《传法正宗记》及各《灯录》都明确说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中间并无间断。如《历代法宝记》云

可大师知滦非常人,便什法及信衣袈裟。可太师曰“汝向善保爱,吾有唯,汝须避之,璨大师亦佯狂市肄,启隐舒州司空山,遭周式帝灭佛法,隐况(皖)公山十余年第子众多,难道信大师传衣得法承后。

印顺老法师在《中国禅宗史》中,对这个问题,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是不成问题的。他说《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法冲传》中“可禅师后,粲禅师”,就说明了慧可的传人是僧璨。至于僧璨传道信,“为弘忍门下所公认的。弘忍在世时(公元602675年)一定已有所传,这才成立历代相承的法统。道信的弟子弘忍,知道了而传说为僧璨,这有什么可怀疑的!”至于“璨”与“粲”的不同,他说古时每写“璨”为“粲”。所以他说:“道信从僧粲得法应该是可信的”。不过僧璨这么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道宣和赞宁为何未为他正式立传,这倒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传说僧璨著有一篇阐述禅理的《信心铭》,《祖堂集》未提及此事。《景德传灯录》卷三和《五灯会元》卷三都刊载有全文,有说这篇《信心铭》,非僧璨所作,乃是后人伪托的。但其意义深奥,语言优美,历来被认为是禅宗的要典。近代佛学家吕征先生把它与惠能的《坛经》相提并论。他说“三祖僧璨有《信心铭》六祖惠能有口述《坛经》,这些都被后人认为是禅宗要典。其间虽有是非真伪等问题,可是既为后人深信,又实际对禅宗思想发生过影响,即无妨看为禅家尤其是南宗的根本典据,而略加解说”。世间有些事情,因资料缺乏,又加以年代久远,真伪确实很难辨别。吕先生对《信心铭》的看法,当然会使禅门中人感到欣慰。笔者认为《信心铭》郧非僧璨之作,但也可以反映他的思想。 禅宗四祖道信,俗姓司马,生于永宁县,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父司马申,公元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司马申为首任县令,第二年三月初三日己丑,司马道信出生。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向禅宗三祖僧灿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后传法于弘忍(禅宗五祖),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元泰定年时加号“妙智正觉禅师”。

 道信像

关于道信和僧璨的传承因缘,道宣在《道信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有二僧,莫知何来,入舒州皖公山静修禅业,(信)闻而往赴,便蒙授法,随逐依学,遂经十年。(《续高僧传》卷二十)

后人据此认为,这二僧中,有一位就是男僧粲,因为《辩义传》中说过,僧粲禅师曾在庐州独山求法,独山和皖公山相邻。

在皖公山,传法于道信的僧粲又到司空山(今安徽省太湖县境内)隐居,道信则仍留在皖公山修道,后来因朝廷寻访贤良之士,道信被允许正式出家,配住江西的吉州寺。这出家的时间,《传法宝记》认为是隋朝大业(605一618)年间。吉州(今江西吉安县)一度曾遭反政府军事力量的围困,长达七十多天,道信为缺水的市民从城外运来水,又提出解围的办法(据说是念《般若经》),平定之后,道信到湖南衡山去修道,路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被庐山道俗留住,居大林寺十年。这也说明道信在当时的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长江沿岸已有一定的声望了。

十年后,蕲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僧众请道信到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去,并为他造了寺院。道信去后,仍是选择在山中修行,他选中了双峰山(原名破头山,道信住此山时,改为双峰山),由此,丛林中遂称其为双峰道信。

这双峰道场使得道信声誉大兴,当时的从学弟子有五百多人,其中不乏远道而来者,道宣描述为“无远不至”。有人主张,从僧团的这种较大规模来看,道信可以说是禅宗的创始人,因为道信首先组织了禅宗僧团。实际上仅就这一点是不足以说明禅宗之创立的,禅宗成立在理论上的标志是其革新理论体系的建立,而这是由惠能完成的。

关于道信,也有一些传说,比如他初遇僧粲时,求解脱法门,有一段无人系缚、本自解脱的对话,体现出本性具足的思想。可以断定,这类传说的提出也与祖师禅系的僧人有关。

弘忍(公元601-674年)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后迁居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俗家姓周。《祖堂集》卷二称他“幼而聪敏,事不再问”。

他七岁时,被尊为禅宗四祖的道信所遇见,道信叹曰:“此非凡童也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于是就派人跟随他回家,征求他家长的意见,能否让他出家作为道信的弟子。他的家长欣然同意,并说:“禅师佛法大龙,光被远迩。缁门俊秀,归者如云。岂伊小骇,那堪击训若重虚受,因无留吝”。这样,弘忍就被带到了道信主持的双峰山(又名破头山)道场。

年十三,弘忍正式披剃为沙弥。他生性勤勉,白天劳动,晚间习禅。在三十多年中,道信常以禅门辅测试之,而他则能够“闻言察理,解事忘情”。道信知其为根器,把道都传给他了。道信死后,弘忍继任双峰山法席,领众修行。其后,参学的人日见增多,他乃干双峰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东山寺,安单接众。由是其禅法,被称为东山法门。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弘忍为觅法嗣,乃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其时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听说之后,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将两偈比较,认为惠能的悟境高于神秀,遂将衣法密传给惠能,命他连夜南归。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弘忍逝世,终年七十四岁。唐代宗谥号大满禅师。

在生活作风上,弘忍也有创新。在他以前,禅者都是零星散居,一衣一钵、修头陀行,随遇而安。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者的生活为之一变,禅徒集中生活,自行劳动,寓禅于生活之中,把搬柴运水,都当作佛事。又主张禅者应以山居为主,远离嚣尘。这种生活的变化,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后来的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创丛林,立清规,道场选址在深山老林,称道场为“丛林”提倡农禅并重,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都是受了道信、弘忍禅风的影响。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栽松道人曾经问道于四祖道信(四祖当时正驻锡于破头山):“法道可得闻乎(您宣扬的禅法,我能够听闻吗)?”四祖回答说:“汝已老,脱(倘或)有闻,其能广化邪?倘若再来,吾尚可迟(等待)汝。”栽松道人听了,当即离开了四祖,来到河边,正好碰见有一位少女正蹲在那里洗衣服,于是上前问讯道:“寄宿得否?”少女回答说:“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栽松道人说:“诺我,即敢行(只有你同意了,我才敢前往)。”少女听了,点了点头,于是栽松道人转身策杖走开了。

原来,这位少女姓周,是周家的四女儿,尚未婚嫁。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洗衣回家不久,少女便怀孕了。在那个时代,少女未婚怀孕是一件伤风败俗的可耻事情。因此少女的父母对她极为厌恶,并把她赶出家门。这样一来,少女便没有了归宿,生活无依无靠,只好过着流浪的生活。她白天在村子里给人当佣人,纺线织布,晚上则随便找一家店铺的屋檐底下过一宿。这样过了几个月,她终于生下了那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她自己也觉得非常秽气,不吉祥,于是便偷偷地把孩子扔进了一条脏水沟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时候,大吃一惊,发现小孩却正向水沟的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鲜嫩明好,底气好像很足,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把他抱在怀里。她暗下决心,不管今后受多大的屈辱,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就这样,她带着孩子,沿村行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的人都称这孩子为“无姓儿”。

转眼间这孩子便长到了七岁。有一天,周氏带着孩子乞讨,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出家人。这位出家人就是四祖道信禅师。四祖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这个孩子。发现这孩子骨相奇特,感叹道:“这不是个平常的孩子。细看,三十二大丈夫相中,只缺七种,虽然他的相貌不及佛圆满,但是如果他出家修道,二十年后,他必定会大作佛事,能够继承佛法慧命,堪当众生的依处。”

于是便问小孩:“子何姓?”

小孩道:“姓即有,不是常姓(我有姓,但不是普通的姓)。”

四祖问:“是何姓(既不是普通的姓,到底是什么姓)?”

小孩道:“是佛性。”

四祖又问:“汝无姓邪(你难道没有姓吗)?”

小孩道:“性空,故无(姓氏只不过是一个因缘假名,其性本空,所以说无姓)。”

四祖听了,暗自高兴,知道这孩子是个法器,于是命侍者来到孩子的母亲身边,请求她答应让这个孩子出家。孩子的母亲想起这孩子的身世以及发生在他上的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知道这一切都是宿世的因缘,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四祖的请求,把孩子舍给四祖作弟子。四祖遂给他起了法号“弘忍”。

弘忍禅师出家后,便住在双峰山,奉事四祖。弘忍禅师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和。同学经常欺负他,他也不争辩,泰然处之。《楞伽师资记》中讲,他“住度弘愍,怀抱贞纯。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养,法侣资其足焉。调心唯务浑仪,师独明其观照。四仪(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意思是说他心量宽宏,慈悲仁愍,纯洁无暇,不谈人是非,在日常生活中,心心在道,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时无处不处在觉照当中,而且经常干苦活重活儿,甘为大众服务。《传法宝记》说他“昼则混迹驱使,夜则坐摄至晓,未尝懈倦,精至累年”,白天混迹于大众中,干各种杂活儿,晚上则摄心打坐,通宵达旦,精进修行,经年累月,不曾懈怠。

弘忍禅师的人品、精进和悟性,使他渐渐地成为同道们的学习楷模。道信禅师尚在人世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亲近弘忍禅师,所谓“四方请益”,“月逾千计”。这一点令四祖非常高兴。于是,四祖经常给他开示顿悟之旨,不断地随机钳锤,使他的道行很快地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终于有一天,因缘成熟了,四祖把他的法衣传付了弘忍禅师。弘忍禅师也就成了中土禅宗的五祖。付法的时候,四祖说了一首偈语: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同时,还把自己的弟子全都托付给弘忍禅师。

弘忍禅师得法之后,不久开法于黄梅冯茂山,又称东山,手下有十位得意的弟子,包括神秀、惠能、智诜、老安、法如等,其中,又以惠能最为出色。据《楞伽师资记》记载,弘忍禅师入寂于唐高宗咸亨五年(674)二月,春秋七十四。入灭前,他将祖衣传付给六祖惠能大师。 六祖惠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寺。一日谓众曰:吾于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钵。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要法,衣钵不须传也。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华寺是也。又,天台宗荆溪湛然,自智者大师起,适当六代故亦称曰六祖大师

惠能大师,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六祖,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至今仍有不腐肉身舍利久存于世,成为佛法修行之见证。惠能祖师,俗姓卢。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勿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

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此时六祖,受命南归。

神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偈(其他版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假拂尘埃。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禅宗又名佛心宗是指佛教中国化后的宗派。禅宗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禅宗在很多方面恢复了原始佛教那种以人为根本的理念,反复强调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皈依者皈依自性。

2、禅宗还把把大乘佛教那些神化了的东西给人文化了,把一切佛、菩萨人格化了,进而将佛法深入浅出的展现给人。

3、禅宗还主张人可以自我超越,人可以成为你理想中的一种圣人、仙人,佛菩萨,将中国人文化的精神和佛法有机结合在一起。

扩展资料:

禅宗由来还要追溯到印度,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在印度的灵山上讲法,拿起一朵

禅宗的核心思想八个字

禅宗的核心思想八个字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在中国佛教之中,禅宗是最大的分支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分支之一,我们常说的禅学其来源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