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宝太监是指谁,他有什么作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2收藏

明朝三宝太监是指谁,他有什么作为?,第1张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其祖父及父辈均为元朝重臣,封滇阳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郑和出生。洪武十四年,明军开始进入云南,次年,平定云南。正在这一年,郑和的父亲病故,这时他才十二岁。由于地方上新经战争,创伤未复;加上他的家庭又遭大变,生活更加艰难困苦。在这种境况下,郑和被送到北平,成为北平燕王朱棣家的一名奴隶,做了宦官。

郑和出生的家庭世代信奉伊斯兰教,他共有兄弟姐妹六人,因为排行第三,所以取小名叫三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官监太监。后来人们称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

对这样的看法,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郑和小名三保并不是他被称为三宝太监的原因,这个名称实际上和佛教有关。他们指出,元末著名回族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信奉伊斯兰教,但对佛教也曾支持和提倡,他曾经在云南修建佛寺,郑和幼年即受到佛教影响。他十四岁那年。被明军擒获。遣送南京,经过阉割,进人宫廷充当太监。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将其赐给四子燕王朱棣。由于他“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因此朱棣称帝后,提拔他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始名郑和。1403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师和尚道衍引郑和受菩萨戒,取法名为福善,郑和从此成为佛门弟。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故人们也以“三宝”为佛教的尊称。郑和既然信奉佛教,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三宝太监”。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佛教的三宝是指佛、法、僧三者而言的,佛是指大知大觉的人,法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是宣扬和继承教义的人。郑和虽然信佛,有“福吉善”等法名,还出钱刻过《摩利支天》等佛经,但并不等于说就可以把佛、法、僧“三宝”集于郑和一身。有明一代,皈依佛教者很多,在佛教方面的功劳超过郑和的也大有人在,“三宝”这一尊号还轮不上郑和。

还有人则认为“三宝”只不过是"内官"的通称。至于“三宝太监”则是因为郑和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忠心辅佐成祖、仁宗、宣宗三帝,所以明宣宗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敕封他为“三宝太监”。《郑和家谱》中也说:“至宣德六年,钦封公(郑和)三保太监”。由于郑和业绩,为流传,在后人的著作、小说、评话等都冠以“三宝太监”之名,久而久之,“三宝太监”就成为郑和专有的代名词。

还有人认为,三宝太监之说是和郑和下西洋次数多有关系的。因为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中说过,“郑和下西洋者七次,后守备南京。出使同行者有冯三保,时西域者有杨三保。一日三宝,又日三航,言下海之多也。”不过这个观点也遭到了反驳,因为在永乐年问的沼书中,人们发现被称为三保的人还有不少。他们有的是将领,有的则是朝中大臣。因此,如果仅仅因为郑和下西洋次数多就被称为三保。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

最近,著名的郑和研究专家、南京大学的潘群教授对郑和为什么叫三宝太监这一问题又提出了新的观点。他通过详细考察史料,认为“三保”其实是当时统治者对被俘虏后做奴隶的人的统称。在《元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元朝称外族俘虏皆为“三保奴”。他指出,元朝末年统治云南的梁王是蒙古贵族把匝瓦密,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征讨云南,史称“太祖平滇”。正是在这场战争中。郑和父亲故世,十二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并惨遭阉割。明初沿用元朝旧称,称其为“三保奴”是十分合理的。而明人王登在《客越志》中称:“桃花渡为永乐中太监三保奴出西洋处。”这也是一个旁证。

另外,这还牵涉到郑和为什么会被阉割的问题。郑和当时还只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通常说是不会被阉割的。因此潘教授推测,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他父亲的牵连。永乐三年五月,郑和下西洋前夕回乡扫墓,明政府派礼部尚书李至刚亲自为其父撰文,并刻在一块碑上。按常理,国家为私人立传乃是最高荣誉,一定大书其名于碑上,以示荣耀。但是在这块碑上却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过郑和父亲的真名,而只以“马哈只”称之。“哈只”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是对去麦加朝觐过圣的人的统称。但郑和被俘时已经十二岁,完全知道其父的名字,之所以立碑而隐去其名。一是表明明政府为了安抚郑和完成下西洋的任务,对郑和家人在平滇战役中的罪名进行平反;其二则说明郑和父亲极可能是支持梁王的,并做过阻碍明军平定梁王的事情,由于涉及对朱元璋平滇之役的评价,因此才把真名隐去。

明代初年,对宦官的限制非常严格,据《昭代典则》记载,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八月,在确定内侍官制时,太祖诏谕吏部说:

朕观《周礼》,阍寺不及百人,后世多至数千,卒为大患。今虽未能复古,亦当为防微之计。此辈所事,不过供洒扫,给使令而已。若求善良,百无一二。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但当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自不为非也。可见明太祖对宦官祸害的认识是很深刻的。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十一月,特命延臣考究前代纠劾内官的办法。礼部议置内正司,设司正、司副各一人,专门纠察内官失仪及不法的行为。据《明会要·职官十一》引《明政统宗》载,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五月,有一个内侍官因在内廷时间较久,偶而言及政事,当即被太祖斥遣归还乡里,并令终身不得叙用。又对诸臣说:

此辈日在左右,其小忠小信,足以固结君心。及其久也,假窃威权,以干政事,遂至于不可抑。自古以此辈乱者多矣。今立法不许寺人干预朝政,决去之,所以惩将来也随后规定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特铸一个铁牌,上刻文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于宫门之中。又敕令诸司,不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自古以来,对宦官之禁,未有如明太祖之周备。当时有个御用监名叫杜安道,以镊工侍太祖数十年,朝中许多机密计议他都知道,但他个性慎密,严遵太祖的禁令,在诸大臣面前仅一揖而退,从不启口泄漏机密。太祖对他很宠爱,但不给予优遇,后来迁出为光禄寺卿。

洪武末,太祖重新整顿宦官机构,定十二监及各司局,并制定宦官的品秩和待遇。《明史·宦官传序》说:

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官不及百人。迨末年颁《祖训》,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於内庭。

后来宦官设置不断增多,《明史·职官志三》说:“宦官……十二监、四司、八局,所谓二十四衙门也。”其机构之庞大,为历代所无。因各监、司、局官称职掌繁杂,特制二十四衙门官制之简表以说明。

此外又有内府供应库,设掌印太监1员,掌宫内及山陵等处内官食米及御用黄蜡、白蜡,沉香等。凡油蜡各库均属之;司钥库,设掌印太监1员,掌大内库藏,凡金银及诸宝货总隶之;十库:甲字,掌贮银朱,黄丹,乌梅,藤黄,水银诸物。乙字,掌贮奏本等纸。

丙字,掌贮丝绵,布匹。丁字,掌贮生漆,桐油等物。戊字,掌贮所解弓箭,盔甲等物。承运,掌贮黄白生绢。广盈,掌贮纱罗诸帛匹。广惠,掌造贮巾帕,梳笼、刷抿、钱贯、钞锭之类。赃罚,掌没入官物;御酒房,设提督太监1员,掌造御用酒;御药房,设提督太监正、副2员,掌御用药饵,与太医院官相表里;御茶房,设提督太监正、副2员,职司供奉茶酒、瓜果及进御膳;牲口房,设提督太监1员,掌收养异兽珍禽;刻漏房,设掌房1员,掌管每日时刻,每一时即令直殿监官入宫换牌,夜报刻漏,更鼓房,有罪内官职司之;甜食房,设掌房1员,掌造办虎眼,窝丝等糖及诸甜食(隶御用监);弹子房,设掌房1员,专备泥弹;灵台,设掌印太监1员,掌观星气云物,测候灾祥;绦作,设掌作1员,掌造各色兜罗绒及诸绦绶(隶御用监);盔甲厂(即旧鞍辔局),掌造军器;安民厂(旧名王恭厂),设掌厂太监1员,掌造铳炮、火药之类。又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奉天门,玄武门,左、右顺门,左、右红门,皇宫门,坤宁门,宫左、右门以及东宫春和门,后门,左、右门,皇城、京城内外诸门等,各设门正1员,司晨昏启闭,关防出入。还有提督东厂,设掌印太监1员,掌刺缉刑狱之事。旧选各监中一人提督,后专用司礼监之秉笔第二人或第三人为之。其贴刑官,则用锦衣卫千百户为之。提督西厂(不常设),提督东营(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2年〕始置);文书房,设掌房10员,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及各藩所上封本,其在外之阁票,在内之搭票,一应圣谕旨意御批,俱由文书房落底簿发,凡升司礼者,必由文书房出;礼仪房,设提督太监1员,掌一应选婚、选驸马以及皇太子女诞生,选择乳妇诸吉礼;中书房,设掌房1员,掌管文华殿中书所写书籍、对联、扇柄等件,承旨发写,完日奏进;御前近侍,包括乾清宫管事,打卯牌子,御前牌子,暖殿,管柜子,赞礼,答应长随,当差听事,拏马,尚冠、尚衣、尚履等,皆属近侍;南京守备,设正、副守备太监各1员,关防一颗,护卫留都,为司礼监之外差;天寿山守备,设太监1员,辖各陵守陵太监,职司护卫;湖广承天府守备,设太监1员,辖承德、荆、襄地方,护卫兴宁;织造,南京,苏州,杭州各设提督太监1员,掌织造御用龙衣;镇守(镇守太监始建于洪熙,遍设于正统),各省各镇均有镇守太监,嘉靖八年后革。市舶,广东、福建、浙江三市舶司各设太监提督,后罢福建、浙江,惟存广东司;监督仓场,各仓各场俱设监督太监;诸陵神宫监,各陵俱设神宫监太监守陵。在外的临时差遣有监军、采办、粮税等等名目,不胜枚举。

怀恩(?—?),明中期宦官。高密人。宣德初年,其族兄兵部侍郎戴纶被杀,其父戴希文时为太仆卿,受株连被籍没。他以幼童入宫,被阉割为宦官,赐名怀恩。成化时掌司礼监,怀恩为人正直刚毅,诸阉宦颇敬畏。对时弊多有匡救。成化末年,明宪宗惑万贵妃(万贞儿)言,欲改立太子,他力争不可,被斥居凤阳。弘治初年,明孝宗登基,怀恩被召归,仍掌司礼监。正人贤士一时并进,多赖其力。卒后赐祠额为“显忠”。

《明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怀恩,高密人,兵部侍郎戴纶族弟也。宣宗杀纶,并籍恩父太仆卿希文家。恩方幼,被宫为小黄门,赐名怀恩。宪宗朝,掌司礼监。时汪直理西厂,梁芳、韦兴等用事。恩班在前,性忠鲠无所挠,诸阉咸敬惮之。员外郎林俊论芳(梁芳)及僧继晓下狱,帝欲诛之,恩固争。帝怒,投以砚曰:“若助俊讪我。”恩免冠伏地号哭。帝叱之出。恩遣人告镇抚司曰:“汝曹谄芳倾俊。俊死,汝曹何以生!”径归,称疾不起。帝怒解,遣医视恩,卒释俊。会星变,罢诸传奉官。御马监王敏请留马房传奉者,帝许之。敏谒恩,恩大骂曰:“星变,专为我曹坏国政故。今甫欲正之,又为汝坏,天雷击汝矣!”敏愧恨,遂死。进宝石者章瑾求为锦衣卫镇抚,恩不可,曰:“镇抚掌诏狱,奈何以贿进。”当是时,尚书王恕以直谏名,恩每叹曰:“天下忠义,斯人而已。”宪宗末,惑万贵妃言,欲易太子,恩固争。帝不怿,斥居凤阳。孝宗立,召归,仍掌司礼监,力劝帝逐万安,用王恕。一时正人汇进,恩之力也。卒,赐祠额曰显忠。

张敏是明朝的大太监,以“违背万贵妃意,私下保护年幼的明孝宗”,而闻名于世,据明史记载张敏是个好人,而万贵妃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张敏为了保护幼年时的明孝宗,被万贵妃得知后,被吓得自尽。

数百年来人们对于明史记录的深信不疑,张敏用生命来保护皇子,直接反应了当时万贵妃的权势滔天,和心狠手辣,以及明宪宗的昏庸懦弱,但实际上明朝真的是皇帝昏庸,后宫干政,忠臣需要以死来捍卫皇权吗?

在数百年后的福建发现了张敏的家谱,其中的记载颠覆了这段历史,万贵妃早年就是皇宫的一个保姆,她比明宪宗大了17岁,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让皇帝喜欢上她,后来一路高升成为贵妃,权势越大野心也就越大,她想自己独占后宫,于是设计不让其他嫔妃怀孕,有孕的也会强行逼其堕胎,甚至准备毒杀刚出生的明孝宗朱祐樘。

明史对于万贵妃的记载确实有不准确的地方,明宪宗先后育有20个子女,且那时的太子朱佑极还在世,张敏如何惊讶的说皇帝无子呢?据明史记载,张敏来了一出狸猫换太子,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救走了明孝宗,几年后才将此事告诉明宪宗。

万贵妃得知后很是愤怒,逼死了明孝宗的生母和张敏,如果记载真实,为何明宪宗对此事无动于衷呢,连自己的儿子和妻子都保护不了,多年来学者们翻阅大量古籍,只为寻找答案。在福建同安县,学者发现了一本《张氏族谱》,上面有关于张敏死亡的记载,明史上记载的张敏死亡时间是1475年,而在家谱上却记录着张敏死亡时间是1485年。

另外学者又查看同安县县志,其中记载张敏死亡的时间也是1485年,且明史中记载的张敏的官职是门监,而族谱上张敏的官职是司礼监太监,这一官职在明朝皇宫中的地位很高。由此学者们推断明史中记录的扭曲了历史,很有可能是清朝为了丑化明朝而篡改了正史。本期内容就到这了,才华横溢的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宦官王国,被视之为历史上太监祸国殃民的巅峰时代,有人甚至说大明江山是在宦官的祸害下,民穷财尽,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其实不然,明代宦官中有珠玑,除却祸国殃民的坏太监外,也有力图救正时弊缺失的正直太监,并不全是毒瘤。

最有名的当属郑和莫属,除此之外,还有太监张永和张敏,都在明朝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六位明朝贤德的太监!

1、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英雄

朱元璋和朱允在位的时候,为了朝政的稳定都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可朱棣起兵的时得到过宦官的支持,所以在他登上皇位后,太监们又趁机重返了政坛。永乐三年(1405年),宦官郑和奉朱棣之命出使西洋。郑和下西洋表面上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强大,实际上却是为了消除朱棣心中的疑虑,出海搜寻建文帝朱允的下落。

郑和一行人顺着中国的海岸线南下,一直到了南洋的占城(今越南中南部)都没有发现朱允的踪迹,为了不白走一趟,郑和决定征服周围的小国,让他们给明朝进贡。郑和首先到了三佛齐岛国(位于今苏门答腊岛南部),这个小国本是广东人王道明一手创立的,但后来被爪哇国征服改名为旧港,没过多久,海盗陈祖义又占领了这块地界,在当地称王称霸。

陈祖义一开始听说明朝使臣送来了大礼,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好酒好肉款待郑和,但当郑和提出每年给明朝进贡的要求时,陈祖义却一口回绝。堂堂大明难道还怕他一个小小的岛主么?于是明军两三下就制服了陈祖义,并让周围的小国通通俯首称臣。

郑和载誉而归,朱棣兴奋异常,所以没过多久,郑和又再次出使海外。郑和这一次突发奇想,他带着船队一直朝西航行,首先到达了锡兰国(今斯里兰卡)。锡兰是一个岛国,岛上土著人的酋长叫做亚列苦柰儿。亚列苦柰儿起初见到郑和也是满脸笑容,但当郑和说明来意后,亚列苦柰儿立即沉下脸来,打起了坏主意。

亚列苦柰儿平时喜欢畜养一些猛兽,岛上的居民只要惹他不高兴,那么这些豺狼虎豹就有机会美餐一顿。过了几天,亚列苦柰儿邀请郑和参观猛兽打斗,郑和起了疑心,装病不去。亚列苦柰儿知道计谋败露,于是带了千把个士兵前去袭击明朝的大船。明军船坚炮利,打得亚列苦柰儿的部队鬼哭狼嚎。亚列苦柰儿不死心,又放出一群猛兽朝明军冲来,这时,只见火箭和炮弹雨点般地落在地上,把这些禽兽炸得东倒西歪,最终,郑和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锡兰。

出使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郑和不仅使得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突飞猛进,而且还开拓了远洋贸易的线路,所以郑和对航海事业的贡献绝不亚于同时代的哥伦布。

2、张永――搞垮刘瑾势力的重要人物

元老李东阳参见朱厚照,请求他停止征收军粮,安抚民心,朱厚照顾不得刘瑾的反对,当即采纳了这个建议,然后派遣泾阳伯神英和太监张永,前去镇压叛党……可大队人马刚走不久,京城就接到了破获叛党的消息,朱厚照便让泾阳伯神英返京,并命令张永和杨一清到宁夏安抚军民。

杨一清在前往宁夏的途中和张永谈得很投机,二人说起刘瑾的罪行都恨得咬牙切齿,于是杨一清叹息道:“刘瑾是我朝一大祸害,可谁也拿他没有办法,这该如何是好啊!”张永小心谨慎地回答:“刘瑾今非昔比,他现在羽翼丰满,爪牙遍地都是,要想铲除他的势力并不容易啊。”杨一清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小声地告诉张永说:“你也是皇上的宠臣,这次回京,你趁汇报工作的时候,将一份伪造的书信交给皇上。信中就写,朱其实是想联合刘瑾一起造反,才害得天下大乱。我认为皇上英明神武,一定会将刘瑾绳之以法,到时候你就是流芳百世的功臣了!”

张永忽然皱起了眉头,他担心这样做行不通。杨一清接着劝说道:“其他人指责刘瑾,皇上未必相信,但你的话皇上是要听的。如果皇上不信,那么你就大声哭泣,以死相威胁。如此一来,皇上必定会被你打动的。”听了这番话,张永当即坚决地说道:“好!为了报效皇上,就拿我这条老命,同刘瑾拼了!”。

其实细细揣摩一下明朝,会发现明朝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朝代。比如,明朝出现过喜欢斗蛐蛐的明宣宗,喜好找**的正德皇帝,爱修道的嘉靖皇帝,和不愿意上朝的万历皇帝。尽管明朝的荒诞数不胜数,但最为神奇的还是其对于宦官的重用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状态。

明朝最被人所诟病的就是宦官的危害,比如像王振,刘瑾,魏忠贤,身为司礼监秉笔,却拥有生杀予夺之权。这样的权力,是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宦官们都是不敢想象的。为何明朝会让太监掌权,难道真的是明朝的皇帝昏庸无能,脑子“瓦特”了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何为司礼监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正式设立十一监,分别是神宫监,尚宝监,孝陵神宫监,尚膳监,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御马监,印绶监,直殿监。每一监,都会安排一个正四品太监总管,下属有少监二人,监丞二人,典薄一人,俸御一人。此时的司礼监掌管皇家的丧祭礼仪,御前堪合。是一个近似于皇家内部小礼部一样的机构。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大的人,要不然他自己也不会借用胡惟庸案彻底的废除了丞相制度。连丞相都觉得碍眼的朱元璋,自然对内官的态度更加严厉。所以他在宫中定下规矩:

“内侍毋许识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朱元璋死后,孙子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对于太监的态度,保持和自己的祖父高度一致,也是对朝中的宦官严格要求,如果有丝毫的懈怠,就严惩不贷。

而也是因为这点,使得宫内的宦官对于这位新帝心生怨恨。就对本来因兵屡败,打算回北京的燕王报信,将南京空虚的状态偷偷的报告给燕王,约为内应。

果然,朱棣在南京称帝之后,对于宦官的态度就和他的父亲与侄子有天壤之别。于是,宦官越来越受到朱棣及其后面大明皇帝的信任,这从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第一件事就是明宣宗七年“七年赐司礼监太监金英和范宏免死诏”。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朱元璋在的时侯就规定每个监只有一个太监,而这句话中可以看到司礼监有了两个太监。这就足以说明皇帝对于宦官的重视,司礼监重要性此时已经初见端倪。

到了明英宗时期,司礼监的权力就更加大了,除了先前的职责意外,司礼监还多出了很多其它职责。比如提督掌管皇城内一应礼仪刑名,以及随堂章奏文书和照阁票批朱。而这其中的照阁票批朱,使得司礼监成为宦官十一监的“第一监”,宦官的地位由此不断提高。

太监的成才摇篮—“内书堂“

在古代,宦官是最被瞧不起的群体,身体肤发都不能损坏,更别说那些损害自己身体,来做太监的人。

然而不是走投无路或者说实在没有办法了,谁意做宦官呢?因此做宦官的,很多都是出身贫寒的家庭,大部分根本没有钱读书。明朝早期的宦官基本上都是文盲。

特别是朱元璋时期,为了防止出现像汉唐时期那样的内官干政的现象出现,就格外的不让宦官认字。到了朱棣时期,因为朱棣是武人出生,一辈子都在打仗,在外打仗的时侯,就带着宦官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所以就对一部分校内侍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让他们读书多懂了解经史,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何是郑和这个宦官代表大明下西洋。

而真的开始系统的教授这些宦官开始读书的,就是那位蛐蛐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明史》记载:

“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

后世的很多人认为,因为这个内书堂的设立,导致了这群宦官们都通了文墨,知道了古今圣贤的智慧,学会了权谋算计,扰乱朝纲,祸害社稷。

内书堂真的有这样的机构吗?

明宣宗开设内书堂的确是《明史》所记载的内容,但明史不是明朝人写的,而是清朝人修编的。内容我们暂且不说真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清为了维护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多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原来真实的历史有所修稿。

《明宣宗实录》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俩段记载,就是在宣德元年和宣德四年,宣宗皇帝分别让刑部陕西清吏主事刘翀和户部尚书陈山招入宫中教授内侍读书,其中并没有提到开设“内书堂“之事。

景泰时期的户部主事,黄瑜在退休后,在家写了一部书,名字叫《双槐岁抄》。在这篇回忆录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永乐中,令听选学官入教小内侍。正统初,太监王振开始书堂,择翰林…入直,名为内府教书。”

从以上的《宣宗实录》和当时任职的官吏的私人笔记《双槐岁抄》中我们能不难看出,明宣宗让大学士教内侍读书这个事情是有的,但是绝不是像《明史》记载的那样,特别设立内书堂,让大量的内侍集体学习读书。无论这个内书堂是谁设立的,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从朱棣时期,就已经开始让一些饱读诗书的翰林来教授这些皇帝身边的太监读书了。

为何朱元璋身前最反对的事情,到了朱棣及其子孙的时候,就完全被放弃了,明成祖和宣宗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何要和自己的父亲和曾祖父唱反调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释,说白了就是权力的分配和内心的恐惧。首先要说明一下,朱元璋死后,皇位传于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而非是燕王朱棣。

这让经常和蒙古人死磕的朱棣内心充满了嫉妒和不甘,难道就是因为朱允炆是太子的儿子,凭什么?而朱允炆一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于是,朱棣为了不被削,开始自己的谋反之路--靖难之役。通过九死一生的战争,终于从侄子手中夺得了天下。然而他自己知道,毕竟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这种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让朱棣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面对满殿的大臣,他想起了那个在大殿里辱骂自己是窜权的,情愿被灭十族也不写即位诏书的方孝孺。朱棣永远都记得方孝孺的那走之前鄙夷他的目光。

这种感觉让朱棣感到害怕,他怕大臣看不起他,他怕自己这些大臣心中的天子依然是朱允炆。朱棣看到站在身边的宦官,忽然一下子想起了一个好办法,何不拉这群人入伙一起对付这些所谓满嘴道德仁义的清流官员了?于是,便有了大学士教太监读书的场景。

通向秉笔太监的必由之路—文书房

从全国各处报奏上来的奏章,无论是明奏还是暗奏,全都会集中在一个叫做文书房的地方。这里的内侍大概有十人,每个奏章都必须流出和进入,都必须反复的对比,以确保万无一失。

文书房不是谁都能进,只有从那些宦官中的佼佼者,才有机会进入这个机构。因为这个文书房位置特殊,且有重要的保密性质,所以选用的宦官都是必须是学霸级别的,进了文书房之后才有机会被选拔为秉笔太监所以,文书房是通往秉笔太监的必经之路。

太监中的内阁首辅—秉笔太监

内官一旦称为了“秉笔太监”就几乎和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一样,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了。由于明朝的皇帝越来越喜欢参加自己的兴趣小组,比如正德和万历,朝中的很多事都会被皇帝交给内阁首辅和秉笔太监来处理。

比如一封奏章来到内阁,阁臣打开奏章,用一张小纸条写上大臣对于此事的看法,和处理方案。在把这个奏章递给皇帝,这叫票拟,皇帝让司礼监太监将此文阅读初来,在口述自己的处理方案,不过这一切都由司礼监太监批红

这样的话,明朝的太监就有和内阁一样的权力,使得彼此之间有掣肘和矛盾,这样的平衡更适合皇帝左右控制,以防止一方势力太大,就灭了对方,让和谐的环境不再和谐。说白了,明朝太监势力的扩大和加强,就是明朝皇帝用来制约日益强大的文官集团。

明朝三宝太监是指谁,他有什么作为?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其祖父及父辈均为元朝重臣,封滇阳侯。明洪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