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通过哪些措施来打击旧士族?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先来说说什么是关陇贵族集团。它指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士族世家豪强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关中和陇西地区的几大贵族集团的统称,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族集团。它产自于西魏时期宇文泰之手,宇文泰当年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于是就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其鼎盛时期在北周、隋,到武则天时期基本结束。

八柱国
当时武则天通过科举试图削弱关陇集团,作为一朝宰相长孙无忌,最终也被杀了。不过关陇集团并没有造反。好像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很顺利的样子,相比之下,隋炀帝好像对关陇集团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样子,最后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为什么武则天削弱关陇集团成功了,而隋炀帝削弱关陇集团却失败了,他们在方法上是有问题?

杨广

武则天
其实这很好理解,关陇集团就像人的一生,也有兴亡的时刻。关陇集团在南北朝是“童年”,隋朝时正处“壮年”,李世民时期是“中年”,而到了武则天时期就是“老年”了。关陇集团从隋朝建立就分裂成皇室、关陇集体,隋朝灭亡是皇室企图消除士族影响力,而关陇集体和关东集团(山东士族)造反则大量消耗士族实力,而且产生两个皇朝的关陇集团更加虚弱,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已经是依附皇室的松散的群体,武则天只是消灭关陇集团名义上的代表长孙无忌(只是个人势力)事实上是隋文帝到武则天历代皇帝都在消除士族影响力,武则天只是水到渠成而已。

长孙无忌
这话从何说起,因为李世民和李治给予关陇贵族比较大的破坏,这得从李渊说起。
李渊是唐初所有士族的领袖,不光关陇贵族,还有山东士族,五姓七家,陇西李氏帮李渊伪造家谱,范阳卢氏族长卢赤松是李渊的好朋友,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是李渊的姻亲,而也正是因为李世民兵变篡位,这笔遗产李世民没有继承,便开始破坏,李唐建国时关陇贵族内部就洗过一次牌,而李世民时关陇贵族没有优秀的领袖,所以无法抵挡,至于长孙无忌,不是武则天干掉的,是李治干掉的,这使得关陇贵族精华早已不在了,八柱国之家全面没落。

关陇地区
隋末时独孤氏和李氏都具备强悍的实力,这时因为长孙家是无名小族,无法驾驭八柱国,所以李世民帮他剪除不少,李治时皇帝的实力更强,而武则天对付的是李唐皇室,相对而言,更为轻松。
1、出自子姓。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其为武姓之始祖。又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子司空,于公元前765年继位,在位十八年,死后谥号“武”,史称宋武公,他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氏,亦称武氏,此为河南武氏。
2、出自姬姓。据传周平王的少子姬武,从一落娘胎手掌上便有一片特殊的纹路,形状就像个“武”字,周平王便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以武为氏,是为河南武氏。
3、出“出夏臣武罗”。夏代有诸侯国武罗国,后来国亡,武罗子孙以国为姓氏,后简姓武氏。
4、是汉代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封为“武强”而简为武氏。
5、是出自以“武”字开头的复姓——武安氏和武疆氏。秦大臣白起因功曾被封为武安君,其后子孙便以封爵“武安”两字为氏,称武安氏。周顷王之孙姬满之后裔曾被封于武疆,而以地为氏,称武疆氏。据有关学者考证,武安氏和武疆氏的后裔后陆续改姓了单字武氏。
6、是出自唐代的冒姓或被赐姓为武姓的。如唐朝有贺兰敏,本为贺兰氏,后改姓武,此为冒姓者。武则天曾赐傅游藕、左玉玲、李楷固及契(艹必)明之妻为武氏。
武则天和慈禧最大的区别:
1、所处的年代不同: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人称老佛爷,长时间垂帘听政,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908年11月15日17点,慈禧于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74岁。
2、把持朝政的形式上不同:慈禧太后仅仅是垂帘听政;武则天明目张胆的做了女皇。
3、治国理念上不同:
武则天依法治国,酷吏存在,法律过于苛刻毒辣,武则天时期更繁荣。慈禧相对保守,看问题的高度略低于武则天,慈禧垂帘听政时期,整个国家走下坡路。
武则天思维开放,能接受新的事物,从她提拔女官可以看出。慈禧思想保守软弱,害怕新的变革,迫害维新。
4、从影响力上看:武则天的影响比慈禧更大一些。
5、结局上看:慈禧太后寿终正寝,权力持续到最后;武则天提前被众臣赶下台。
--诏安《李氏族谱》称李火德是李伯瑶的四代孙(如此每代人都是一百岁左右才生儿子); --平和侯山《李氏族谱》直接废了李伯瑶将谱系接入汀州李火德(如此李火德到第十代生于一三二四的李仁甫只用了五十余年,平均五六岁就生儿子。 --泉州李氏始祖李君怀唐末随王审知入闽,部分李氏族谱旧谱已追溯到李渊子李元祥,但与历代天子之后相比还是差了,于是泉州各地的李氏的新修族谱入流李火德。唐末李君怀成为南宋李火德十代孙,泉州的同安地山《李氏族谱》又记录了李君怀四世孙李子祥墓碑文,他在十四世祖李火德前六十年去世。 --福州《福建李氏支谱》将新谱世系接入李火德下十三世,李火德出生于十三代孙李逸轩之后。 --广东五华《李氏族谱》将自己始祖李敏转给李火德做七世孙,可李敏子李潘是南宋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 造假祖宗,没文化的有文化的都做,安溪县湖头李光地是康熙朝名臣,理学大家,康熙四十三年却主导与汀州李氏的合流,由于部分先人又有史可据,给十几位列祖列宗出了要平均十一岁前生出儿子的难题。 ——文摘 其实,李火德是从江西迁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的,他的祖籍在江西。这在宋代明代的西平李氏的老宗谱上记载得很完备。从火德公上溯十代的世系都有,是李晟之子李宪(唐岭南节度史)之子游公之后裔。李晟之后在江西繁衍生息,虽然不是帝王之家,但其后人历代诗书传家,非常重视家谱。北宋欧阳修苏东坡南宋周必大宋末丞相文天祥都有题序,高度赞誉李宪后人能世守可信之家史。做假的成分很小,是一本非常真实的难得的家族史料。因此,明清两代,火德公的后裔有迁回江西的,因同一祖宗,世系清晰了然,都与西平李氏合谱了。现青甫李氏就是的。
武则天通过哪些措施来打击旧士族?
本文2023-10-29 13:21:4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