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祖籍是哪里?
近年发现的山西代县《杨氏宗谱》、山西原平《杨氏宗谱》于六郎延朗名下,都分别记有宗保、宗政、宗勉三子;而在湖北黄梅发现的《杨氏宗谱》更明确记有“宗保妻穆氏,生文广、同信二子”(《浙江日报》1983年7 月30日)。可见家谱中有她和杨宗保的。因此,有学者认为,穆桂英姓名虽未见史册,但并非无此人。据称“杨文广之妻慕容氏,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辽兵将均畏之”(《保德州志》)。又据该志说,慕容氏家乡在保德州的穆塔村,而慕、穆姓音贴近,所以,学者认为,“《保德州志》未载其名,后人可能除改其姓氏外,还给她起了民间通用的‘桂英’这一名字,以取其流传的方便。”“穆桂英助杨家於沙场;可谓不无根据,至於名字如何,乃其余事”(刘子钦《话说“杨家将”》,山西《文史研究》1988年第1 期)。
辈分排行:
一、泌阳西关赵氏《泌阳西关赵氏辈序》:“维世永金,国广运清;”又续:“文学传家宝,俊杰冠英豪。”
二、河南省西平赵氏辈序为:
“仲才恭凤之,天良景成增,殿启从名圣,尊严宜思齐,高远庆咸若,熙甫昭封题,传世振兴荣,福善尽登昌,观君培惠儒,文理济函光,锦琳育升茂,桢廉贺卫襄,硕权宏志顺,英敏贵端刚。”
三、自太祖、太宗、魏王三派始,各以十四字以别昭穆,篡修成谱,以不失其次序。
1、太祖派十四字:德惟从(守)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2、太宗派十四字: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3、魏王派十四字: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4、《山西沁水县赵姓族谱》老字派为:“忠、和、树、德,孝、友、传、芳”。重点是“忠”、“孝”,目标是“德”、“芳”。
四、安徽合肥赵氏字辈:治本修家,宜叙伦常,仁义礼信,万世传芳。
五、湖北公安赵氏字辈:大国益之仕,世秉忠德全,立志承先泽,诗书继祖传,代远永佑启,家邦振万年。
六、《天水堂赵姓族谱》同治辛未年重修版老派字号为:
以洪壬万庭,为子若卿成,荫必望显单,立良应之文。
七、《天水堂赵姓族谱》的续派二十字号:
添心常祜善,人贵自光宗,世业开宏远,英华庆国隆。
八、民国年间的家谱 《慈溪鸿庄赵氏宗谱》载有其家族的百代行辈,
号《百代歌》:
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昌期崇隆,尊显和易纯熙圣神文,
卓荦英奇温良恭俭,仁敬孝慈持行瞻视动,作威仪纪纲法度礼乐,
书诗切磋磨琢学问辨,思格致诚正修齐平治,疑丞辅弼明听翼为周,
召伊傅稷契皋夔勋劳,阀阅锤鼎常旗衣冠俎豆。
扩展资料: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汉族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源流二
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
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源流三
源于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
源流四
源于冒姓。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的情况很多,这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冒姓”。赵氏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情景。其中多数为:清王朝覆灭后,清官职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压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复仇,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氏者迫于压力改名换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赵”姓。
参考资料:
唐宋时期,教在半岛兴起后,大批商人来中国经商,居住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以及长安等地。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当时他们被称为“贾胡”,沿海各地的被称为“蕃客”,生于中国者被称为“土生蕃客”。这些人中除极个别文化水平较高者采用汉姓外,一般都沿用、波斯人名字,没有姓氏。如赡思丁、木八拉沙、阿合马等。
13世纪,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中亚和近东、中东的、波斯等大批官吏、军士、学者、商人以及工匠等,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分布在全国各地,当时被称为“回回人”。他们定居后,与汉族杂居,并与汉、蒙古等族通婚,繁衍生息,融合形成了以回回为主的民族共同体。他们仍沿用与教有关的名字,即回回名,亦称经名。极少数官宦和士大夫出身的人,既使用原来的回回名,又受汉族的影响,起用字或号,如回族著名诗人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有的为了避免回回名字的重复,在原回回名的前面冠以汉姓,如金阿里、马穆沙等,以便称谓。还有少数人采用汉姓名字,如马昂夫、萨天锡、丁鹤年等等。
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大民族的同化政策,歧视、压迫少数民族,禁止回族内部通婚和使用“胡语”、“胡姓”。回族迫于压力,隐去原来的名字,开始采用汉名。但在取姓方式上,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大多取回回原名和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的译音立姓,如伯笃鲁丁的后裔取其祖辈名字中的“伯”字立姓,后又改“伯”为“白”。这种得姓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出现了汉族姓氏中没有或少有的姓氏。如赛、纳、哈、速、羽、底、亚、虎、拜、提、撒、陕、闪、忽、萨、麻、沐、黑、沙、海、朵、者、回、玉、把、糙、阿、改、鲜、喜、定、可、靠、洒、摆等等。

二、回族的取姓方式
回族的取姓方式有其本民族的特点,有以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回族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
(一)取教先贤和祖辈名字中的一字立姓
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马姓回民遍布全国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据清代一个马姓回族遍历云、贵、川三省回族地区调查,三省内便有“二十七姓马,同姓不同宗”。在回族聚居区,有的整个村、寨、巷都居住着马姓回民,并且有以马姓命名村庄,如马家庄、马家湾、马家寨等等。
马姓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取自回回原名的译音。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另据《怀宁马氏宗谱》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
二是取自与教的圣人的名字有关的字为姓。回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教的民族,对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时说话、办事都遵循“圣行”,凡是做过的,回民都乐意做。因此,在起经名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取与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麦、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时,多取与名字相关的姓。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代以前(包括明代),有些译者将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明史》中有“相传回之祖曰马哈麻者”、“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译为谐音“马哈麻”。这样回民在取姓时,多取译音的首字“马”为姓。如元时的回回人马马(窝阔台近臣)、阿合马(世祖时宰相)、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至顺年间咸阳郡公)、马合麻(至正年间福建政和县尉)、马哈谋沙(至正十五年同安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
三是回族迫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在当时汉族马姓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姓。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刺思,西域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命为南京锦衣卫头目;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名政,后为南京望族。”由于这样几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马姓回民越来越多。
宛、万、安、王四姓,据回族民间传说和自称,皆源于唐太宗(627年一649年)在位时来我国传播教的人——宛葛思。宛葛思在中国亦译“万尕斯”、“旺歌师”、“斡歌士”、“斡葛思”等等。其后裔取其祖先原名之首音谐音,冠以王姓。有些王姓回民自称是“随燕王来的”,为明初回族军事官后裔。今王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多集中在河北沧县盐山一带和宁夏同心王家团庄等地。安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等地。
穆姓回民多取自回民先辈“穆撒”、“穆罕”等名字的首音。如《元史·氏族表》中就有回回世家穆古必立等。
有的姓氏,既有取自回回祖辈原名之首音的,也有取自中间某一字音和尾音的。如海鲁丁之后裔姓海,改住之后裔姓改,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
沙姓回民,多取自回回名字的首音和尾音。如《新元史》也黑送儿传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合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元史·氏族表》中还记载了倒喇沙、别罗沙、掌机沙等回回世家,其后裔多取自祖辈原名尾音立姓。还有不少沙姓回民是取自祖辈原名首音立姓的。在回回经名中“沙阿得”一名较多,其后裔取沙为姓。《元史》卷132载:沙全,哈刺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全初名沙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为姓,而名曰全。

(二)以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者
在回族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撒、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回族十三姓,源于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占领了布哈拉,回回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和蒙哥汗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
相传,赛典赤是教先知的三十一世孙。“赛典赤”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
赛典赤·赡思了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后裔有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官府曾下令“灭回”,激起回民大规模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回民才被迫分居全国各地。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他姓。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姓等等。
再如赛典赤之子纳速拉丁,其后代分别以纳、速(苏)、喇(拉)、丁为姓。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今纳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仅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就有纳姓回民七百余户,四千余人。喇姓回民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拉姓回民分布在陕西等地。丁姓遍布全国。
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三)皇帝赐姓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
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玹、李询均为皇帝赐姓。元代达姓回回(今分布在江苏省县),据达氏家谱,其先世为色目人,名母把拉沙(波斯语:官爵之称),因功绩卓著,被元王朝封为平章政事,并赐名达不华,其后裔取其达不华名字首音立姓。今居住在我国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等地的答姓回民,也为皇帝赐姓。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答氏宗谱》载,其族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巳(1293年),讳刺罕与刺海祖,同孛可入,献大珠,赐价不受,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其后裔以答氏为姓。
在白姓回民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明代国姓是皇帝的朱姓。据对今安徽、山东朱姓回民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皇帝所赐朱姓。因朱与猪同音,后来不少回民又改为黑姓。张姓回民也系明代皇帝赐姓。据湖北《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噗罗德“原属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从此,其后裔立张为姓。当然,张姓回民中,也有被迫改为张姓的。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
我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有名的航海家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
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入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皇帝位后,视随行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便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立郑为姓。今郑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回族当中还有木、金、陕等姓氏也是皇帝赐姓的。如陕姓回民是由原来的彡姓改为陕姓的。据清朝金天柱《释捕辑》载:“明彡茂,湖广公安县人……登天顺甲申科进士。廷试时,上不识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日:‘在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如今陕姓回民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
长治市回族概况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上党盆地中部长治市区很早就有回族先民来到唐宋时期,已有
穆斯林来到山西,而潞州(今长治)历史上一直为山西的经济发达地区,尤以冶铁,制瓷业闻名,当时
来山西的穆斯林商人不可能不涉足潞州元时,穆斯林大规模来到山西元至正年间,河南人虎林赤
"以招讨万户,关保守御泽潞(今长治),总兵野庵公复以林赤佐之,二公同』立功,同增左辖"①虎
林赤就是穆斯林有史可考的回回民族入居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距今有600年的历史据说道光十七年
陈氏祖坟整修碑文时,发现记载有:祖坟坐群城之西门外,地主为明末,迄今二百余年 明朝永乐六
年草九年间((1409^-1412年),沈王朱模由南京来长治镇守,相随来的侍卫人员有百余人是回族人,连
同家属约四五百人《明史》载:"沈藩二十六王,皆居潞'《程氏家谱》记载:程氏始祖程德,系由
①(明)马嫩编解潞州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74
西北民族研究
N W Minorities Research
2003年第1期(总第36期)
2003 No 1 (Total No 36)
万方数据
19,
毛巧晖 山西省长治市回族女寺调查研究—以长治市回族聚居区"三道营"为例
南京随沈王来到长治的这四百多回回中,以南京水西门程,马二姓为多,故有"程马二回回"之称
他们定居在皇城(今烈士陵园,沈王在此建立王府)周围的铜锅,南头,营口(即所谓的三道营在明
朝时,该地有军营驻扎,故称"营")该地原来居住着汉民,随着回民的逐步发展,再加上汉民与回民
通婚和社会经济关系等影响,一部分汉民被回族同化,吸收为新成员,如赵氏,李氏,张氏等家族,一
部分汉族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在生活上感到不便,自动离开了"三道营"明朝弘治年间马
墩编撰的《潞安府志》已记载了"回回巷",可见当时的回回已为数不少,并且聚居程度较高1862年,
洪兴起义失败后,陕西回回流奔潞州,形成了长治的陕西十家回回(八户马姓和禹,穆姓),他们定居
在西大街朱家巷之后大批回回因躲避战祸,遭灾荒逃难,受外族欺负及工作调动等迁居长治解放
初,长治回族为七百多户380余人在解放后的人日普查中,分别为:5471人,9326人,15772人,
17927人①1998年12月底,长治市人口调查办公室统计其人日约为21000人,主要居住于西街和下南
街偏西一带,以聚居为主,聚居区有"三道营","水「1街","小北营","参府街"等
"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人员有必要把自己的调查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
内来进行"②因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微型社区调查法",选取长治市回族最早最大的聚居区
"三道营"为调查区域
本文材料主要来自三个途径:其一,笔者在1999年,2000年所做的田野调查的材料,其中包括田
野调查提纲,访谈材料,个案材料,问卷,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调查口记;其二,一般方志材料《潞
州营》,《潞君子旧闻》,《长治市志》,《山西通志 民族宗教卷》等;其二,在调查中,由被调查者提供
的民间档案材料
二,长治市回族女寺简介
女寺是女子学经,礼拜,沐浴的场所山西除因条件限制者外,一般穆斯林稍集中的地方都有女
寺山西共有女寺12座,长治市城区就有6座,即清真北女寺,清真南女寺,清真中女寺,清真西女
寺,西南城女寺,瓦窑沟女寺在此笔者主要介绍"二道营"女性所去的三座女寺:清真南女寺,清真
北女寺,清真中女寺
1女寺的概况
清真南女寺的布局结构为:北讲堂五间(长12米,宽7米),水房8间(长2o米,宽6米),西大
殿七间(长17米,宽14米)该寺的寺管会由I4人组成,寺管会主任程英者她们全部为家庭妇女,
由大家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女寺的房屋维修,教学费用,卫生,保管等后勤工作该寺夜间将院子作为
停车场租给社区中的回民,得到的钱作为寺里的费用,做到了以寺养寺,但它从经济及与外交往上仍属
干清真南寺
清真中女寺布局结构为:西大殿两间,淋浴室二间,楼上为学生宿舍及见经室六间,北屋为师娘休
息室三间,东屋为勤杂人员居住寺管会由6人组成,寺管会主任陈俊英,主要管理卫生,设施布置,
设施维修,宗教节日(圣纪节,法图麦节,阿舒拉日,求慈日等)的具体操办该女寺隶属于清真中
寺,与外界几乎没有交往
清真北女寺布局结构为西屋礼拜殿四间,北讲堂上,下八间,东楼一半是城区阿语学校女生宿舍,
半是回族蓓蕾幼儿园共四间,南面是幼儿园的活动区,女寺食堂寺管会由自愿服务人员三四人组
成,主要是做后勤工作及看望女病人,帮助老弱病残该寺与本地女寺交往较多,外地女寺来人了也热
这四次人口普查时间分别为:1953年,1964年,1982年,199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Ml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13
①②
133
万方数据
毛巧晖 山西省长治市曰族女寺调查研究一一以长治市回族聚居区"三道营"为例
情款待,但主要由北寺的寺管会负责
女寺没有邦克楼,大殿无窑殿,宣谕台和虎图白在宗教活动中,妇女一起礼拜,师娘站在第一排
中间,不出列以上三座女寺的师娘,所建年代等情况见表一:
表一
名称地址所建年代师娘建筑方式
清真南女寺南头巷1995马文华捐建
清真中女寺石桥南1984--1985马福叶捐建
清真北女寺游岭街1982--1983程慧清捐建
2,女性到寺情况
日常到女寺的人数较为稳定(见表二)斋月期间到女寺的人数剧增,因为女寺每晚进行开斋早
在斋月前,女寺寺管会已排好斋月时的饭由哪家散"也贴",安排五六人为一组轮流做,年龄一般是四
十四五岁至六十岁除日常在寺里的外,许多职业女性,做生意的女性都到寺里开斋,具体人数见表
衰二
名称日常礼拜人数(人)(一日五拜)年龄(岁)
清真南女寺40--5045-70
清真北女寺13-1435--70
清真中女寺20-3035--70
表三
名称日常人数(人)最多时人数(人)
清真南女寺70-80130-140
清真北女寺30--4090--100
清真中女寺40--50100左右
裹四
享一-落一一一一夔一退女童学经人数中青年学经人数青少年学经人数
清真南女寺40-50约6020
清真中女寺50-6045507-8
清真北女寺405027--3030多
三,长治市回族女寺的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13 " Malinoski)认为功能(function)是"将文化和社会视为有机的统一体,企图阐
]34一
万方数据
0
毛巧呼 山西省长治市网族女寺调查研究—以长治市回族聚居区''三道营"为例
明每一个别构成要素在现实存在的社会和文化中相互联系和它们在总体中发挥的作用"①因此,长治
回族女寺的功能也就是它在当地回族社会中的作用
女寺是承担社区中女性宗教教育的重要场所女寺学经的具体人数见表四,王要分为女童教育和女
学女童教育主要是寒暑假的女童学经班女童年龄在7-12岁,由家长送来学习四十天左右她们每
天学习二个小时,主要学习阿语字毋,礼拜及礼拜念词,为的是认得几个阿语字母,了解一此基本宗教
知识对不来学习的,女寺还组织专门人员上门去做思想工作在女寺的动员下,其中87%的到寺中学
经,其余的则由于家长的坚持而未来(这此孩子主要是参加假期补习班,有的在学习之余,偶然也到
女寺几次巴)女童教育为氏治问族女性学习,了解伊斯兰教和回族文化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女学包括成年人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各女寺中都有中青年学经班时间多在晚卜她们多是做小生
意的及一部分职业女性学习阿语,礼拜词,基本教义这种教育强化了其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世界观
和人生观,使她们进一步了解回族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回族形成了"男主外,女土内"的
家庭模式,这样回族妇女在教育子女及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尤其在回族人数较少的杂居
区因而,少年儿童的宗教意识书要是在毋亲的教育和潜移默化中形成中青年女性在女寺中受到的宗
教教育有利于对孩子在回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宗教生活方面的影响另外,伊斯兰教义中关于各种家庭关
系的规定也是女寺教授的,个重要内容女寺门前的宣传栏中都写着"孝敬为万善之首","周济近亲有
双重的报酬,亲戚的报酬与施散的报酬","男子要善待妇女男女要互敬味爱",'穆罕默德曾指出:
'在真主所允许的各种事情里,他最不喜欢的是离婚",等有关父母子女,亲友邻里,夫妻之间的权利和
义务的经文这样,长治市回族社区的付女,父女,婆媳等长辈与晚辈的关系较为融洽,充满和谐的气
氛对于社区中老弱病残,孤身的亲戚,大家共同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的负担由于在女
寺的教育帮助下,能较好地处理夫妻关系,长治市回族社区家庭较为稳定,离婚率仅为1 7%这在当
今家庭变动的高峰期,对回族家庭,社会都起到了很强的稳定作用
青少年学经班,人多数为12-"岁的小学及初中毕业生,他们进行全日制学习,除f学《古书经》
诵读,阿语外,还有语文,历史,体育等课这些女孩大多为长治本地人,也有的来自山东,辽宁,河
南,甘肃,宁夏等地学习时间看举意,如举意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即结束,如年龄尚小就学四五
年这些女性通过学习,开始了解伊斯兰教,回族文化,树立伊斯兰教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
到了强化回族女性宗教生活传统性的作用同时因为青少年女学中增设了一此非宗教性课程,所以有
助干提高回族女性的文化素质这一方面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同时也为回族少女提供了学习文化知识
的场所这对回族社会的发展及回族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女寺安排一些宗教节日及斋月的具体活动,主要是诵经,讲述圣贤的丰功伟绩,弘扬伊斯兰精神及
聚餐形式的施舍它还负责料理社区中女亡人的身后之事,如洗埋体(家里有条件的在家里洗),洗完
后,由男人抬到男寺,站"者那则"婚,丧等人生礼仪中,同一个女寺及同一家族的朋友前往帮灶,
形成了有组织的互助局面,而且近一二年,女寺增添了成套的餐具及丧葬仪式用具这样回族女性的生
活就开始由完全在家庭中,部分地移人了女寺,因而女寺成为长治市回族社区中女性聚集的重要场所
她们对丁既遵守教门,又温柔贤淑的女性予以表扬;而对于不符合回族行为规范的女性,师娘当面指责
她们,并要求她们放弃这些行为,以免后世下火狱,其他女性仅限于背后议论,疏于与其交往,使其孤
立对于行为严重者〔如嫁入汉族公开反对宗教等),人家则致当面指责,井不许其再进人寺门,
她的各种活动与整个社区无关,这样女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区女性的舆论中心而且女寺还帮助协调
杜区内女性间的关系,解决些民事纠纷,这有助于回族社区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①(英)R 马林诺夫斯基著,资孝通等译文化论「M几北京:中国民间丈艺出版社,1987
135
万方数据
毛巧晖 山西省长治市回族女寺调查研究—以长治市回族聚居区"三道营"为例
四,关于长治市回族女寺未来发展的思考
女寺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适应的结果对于长治市回族女寺的现状及其功能的深
入调查,分析,引起了笔者对长治市回族女寺未来发展的如下思考:
1女寺的青少年教育中设置了宗教和一些非宗教性的课程,这使女寺成为回族社区中青少年女性
的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回族社区全体成员
的共同努力,多增设一些其他的文化课程,尤其是实用职业教育,这将有助于青少年女性未来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对下岗女性进行再就业教育,这就能更好地发挥女寺在社区中女性文化中心的功能,同时,
会更适合当前形势的发展,有利于回族女性和回族社会的发展
2'社会目前处于转型期,人们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危机长治市回族女性也一样,她们大规模下岗,
人心悴惑不安,再加上城市规划打破了原来院落相连的聚居格局,这样人们的联系减少而当女性步人
女寺后,她们敬奉安拉,做礼拜及参加女寺的各项活动,加强r与其他成员的联系,使她们体会到一种
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女性生活山完全局限于家庭,而发展到部分地移人女寺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
家庭地位的提高以及当前性别角色的变化,回族女性必然会由家庭走向社会,女寺很可能成为这个过程
的中介这不失为回族女性解放可遵循的较适合的一条道路
参考资料:
的取姓方式有其本民族的特点,有以 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 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 (一)取 教先贤和祖辈名字中的一字立姓 俗话说:“十个 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马姓 遍布全国各地,是 中的大姓。据清代一个马姓 遍历云、贵、川三省 地区调查,三省内便有“二十七姓马,同姓不同宗”。在 聚居区,有的整个村、寨、巷都居住着马姓 ,并且有以马姓命名村庄,如马家庄、马家湾、马家寨等等。 马姓 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取自 原名的译音。 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另据《怀宁马氏宗谱》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二是取自与 教的圣人 名字有关的字为姓。 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 教的民族,对 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时说话、办事都遵循“圣行”,凡是 做过的, 都乐意做。因此,在起经名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取与 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麦、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时,多取与 名字相关的姓。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代以前(包括明代),有些译者将 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明史》中有“相传回 之祖曰马哈麻者”、“ 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 译为谐音“马哈麻”。这样 在取姓时,多取 译音的首字“马”为姓。如元时的 人马马(窝阔台近臣)、阿合马(世祖时宰相)、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至顺年间咸阳郡公)、马合麻(至正年间福建政和县尉)、马哈谋沙(至正十五年同安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 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三是 迫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在当时汉族马姓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姓。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剌思,西域 ,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命为南京锦衣卫头目;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名政,后为南京望族。”由于这样几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马姓 越来越多。 宛、万、安、王四姓,据 民间传说和自称,皆源于唐太宗(627年-649年)在位时来我国传播 教的 人——宛葛思。宛葛思在中国亦译“万尕斯”、“旺歌师”、“斡歌士”、“斡葛思”等等。其后裔取其祖先原名之首音谐音,冠以王姓。有些王姓 自称是“随燕王来的”,为明初 军事官后裔。今王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多集中在河北沧县盐山一带和宁夏同心王家团庄等地。安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等地。 穆姓 多取自 先辈“穆撒”、“穆罕”等名字的首音。如《元史•氏族表》中就有 世家穆古必立等。 有的姓氏,既有取自 祖辈原名之首音的,也有取自中间某一字音和尾音的。如海鲁丁之后裔姓海,改住之后裔姓改,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 沙姓 ,多取自 名字的首音和尾音。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合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元史•氏族表》中还记载了倒喇沙、别罗沙、掌机沙等 世家,其后裔多取自祖辈原名尾音立姓。还有不少沙姓 是取自祖辈原名首音立姓的。在 经名中“沙阿得”一名较多,其后裔取沙为姓。《元史》卷132载:沙全,哈刺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全初名沙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为姓,而名曰全。 (二)以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者 在 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撤、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十三姓,源于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占领了布哈拉, 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和蒙哥汗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 相传,赛典赤是 教先知 的三十一世孙。“赛典赤” 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 赛典赤•赡思丁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后裔有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官府曾下令“灭回”,激起 大规模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 才被迫分居全国各地。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他姓。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姓等等。 再如赛典赤之子纳速拉丁,其后代分别以纳、速(苏)、喇(拉)、丁为姓。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今纳姓 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 自治区等地。仅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就有纳姓 七百余户,四千余人。喇姓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 自治州等地。拉姓 分布在陕西等地。丁姓遍布全国。 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三)皇帝赐姓 在 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 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为皇帝赐姓。元代达姓 (今分布在江苏省六和县),据达氏家谱,其先世为色目人,名母把拉沙(波斯语:官爵之称),因功绩卓著,被元王朝封为平章政事,并赐名达不华,其后裔取其达不华名字首音立姓。今居住在我国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等地的答姓 ,也为皇帝赐姓。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答氏宗谱》载,其族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巳(1293年),讳剌罕与剌海祖,同孛可人,献大珠,赐价不受,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其后裔以答氏为姓。 在白姓 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 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明代国姓是皇帝的朱姓。据对今安徽、山东朱姓 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皇帝所赐朱姓。因朱与猪同音,后来不少 又改为黑姓。张姓 也系明代皇帝赐姓。据湖北《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璞罗德“原属 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从此,其后裔立张为姓。当然,张姓 中,也有被迫改为张姓的。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 我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有名的航海家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 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人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皇帝位后,视随行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便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立郑为姓。今郑姓 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当中还有木、金、陕等姓氏也是皇帝赐姓。如陕姓 是由原来的凵姓改为陕姓的。据清朝金天柱《 释捕辑》载:“明凵茂,湖广公安县人……登天顺甲申科进士。廷试时,上不识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曰:’凵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如今陕姓 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 (四)以 民族和地名立姓 在 姓氏中,以 民族和地名立姓的虽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富有民族特点。 民间早就流传着“ 姓回”之说。在我国河北、山东、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 。 立回为姓,据回姓老人讲,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 本身是 、波斯等“ 国”来的;二是 人信仰的是“回 门”,即 教;三是 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为 民族。为了让后代记住祖源,信仰“回 门”,记住自己是 民族,便立“回”为姓。 当中还有以地名立姓的。如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孙子伯颜察尔的后裔杨应奎,原住在北京羊市角头(今北京羊市口),取羊为姓。明初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省益都居住,改羊为杨姓。 锁姓 也源于地名,如明代的锁懋坚为中亚地区的撒马尔干之名称的译音,其后裔便立锁为姓。 (五)汉蒙等民族融合于 后出现了汉、蒙等姓氏 当中还有许多与汉族共有的姓,如李、周、刘、陈、孔等姓。这些姓氏一部分是因与 联姻出现的,一部分是汉、蒙古等民族在元以后信仰 教,并逐步成为 的一部分,但仍保持原来的姓氏。如现在 当中的铁、脱、贴、朵、妥、火等与蒙古族名字铁木耳、贴木耳、脱不花等有关。 当中的完姓,据《重修朝真寺碑阴题名》载,“完”源出完颜氏,金人裔也。金大定年间,禁女真人勿得混汉姓,故去完而为颜,惟在曲阜不敢兖国之姓,特称“完”氏。这说明 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历史上女真人的后裔,沿用“完”为姓。 中的端木姓原为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汉姓,呼姓原为我国鲜卑人的姓,后因其一部分木姓汉族和鲜卑人融合于 民族,故沿用端木和呼姓等。党姓 ,其姓氏原为我国西夏党项族之姓,后来因一部分人融合于 民族之中,所以也沿用此姓。居住在今青海省东部的孔姓 ,原为孔子的后裔,后来因改信 教,成为 的一部分,但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再如泉州的李贽(原名林载贽),其先祖林驽于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到波斯的霍尔摩斯经商,娶了当地 女子为妻,“遂习其俗,终身不革,今子孙蕃衍,犹不去其异教”,其后人融合于 当中。
一、姓氏源流
赵(Zhào 赵)姓源出有四:
1、出自赢姓,始祖为造父。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穆王。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时东南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帝都,带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赐他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成为赵姓。
2、以国为姓。造父的后代奄父,为周宣王御。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赵国公族以原国名命姓,遂成赵姓。
3、为少数民族姓氏。历史上少数民族亦有赵姓,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唐代有赵曳夫(“南蛮”人),等等。他们的后代都沿袭姓赵。又,蒙古族要术甲氏改姓赵。
4、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及宇文复姓的历史人物,赐姓赵氏。
得姓始祖: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二、迁徙分布
赵姓的发祥地在今山西省境。秦初,始皇派赵公辅任西戎地区的行政长官,居住在天水。其后代就定居在天水,随后很快就繁衍成当地一大望族。同时,赵王赵迁因流放到今湖北房县,子孙在今湖北繁衍;后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推进到今广东、广西。赵氏南迁始于三国之时,由涿郡赵氏赵匡胤建立的北宋,使赵姓人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赵构建立的南宋,使得赵氏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大举繁衍发展。同时,北方的赵姓也在东北三省得到了播迁。自宋代以后,赵姓遍布全国各地。
三、历史名人
赵 胜:战国时赵国贵族,又称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
赵 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用兵,因功封马服君。
赵 云:三国时蜀汉名将,河北正定人,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 胆”。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赵公明: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人称之为“赵公元帅”,被奉为“财神”。
赵飞燕:汉成帝皇后,善长歌舞,由于体态轻盈,据说能“掌上舞”,故称“飞燕”。汉嘉鸿三年,成帝微服出巡,见歌女赵飞燕艳丽非常,便召她入宫,宠爱有加。不久成帝又召其妹赵合德入宫,封赵氏姊妹为婕妤,从此赵氏姊妹贵倾后宫。为进一步巩固地位,赵飞燕诬告许皇后,又指班婕妤有邪媚之道,由是成帝遂废许皇后,另立赵飞燕为后,封赵合德为昭仪,二人极得恩宠。至平帝即位后,赵飞燕被贬为庶人,自杀身亡。后人称“燕瘦环肥”的“燕”就是赵飞燕,比喻体态瘦削轻盈的美女。
赵匡胤:后周名将,“陈桥兵变”后,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年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浙江吴兴人。其人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谦: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汉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甘肃省水市)。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襄王太子、代王赵嘉。
涿 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赵氏为颖川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颖川太守赵广汉之后裔。
南阳郡: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此支赵氏为天水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赵嘉。
下邳郡: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颖川郡:秦灭韩,以所得韩地置颍川郡,在今河南省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东魏迁治颍阴(后为长社,即今许昌)。隋唐为许州颍川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王迁后裔西汉京兆君尹赵广汉。
平原郡:汉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西南一带。隋唐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汉唐平原郡辖区也不完全相同。
汉阳郡:①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境内,北周废。隋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②五代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武汉市汉阳。�
2、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此外,赵氏的主要堂号还有:“天水堂”、“孝思堂”、“谷治堂”、“萃涣堂”、“爱日堂”等。
五、宗族特征
1、赵姓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百年。赵姓有君王、宰相 能臣、枭雄武将,均在各自领域广有建树。
2、家乘谱牒繁杂明了。
3、家规家训教诲后人。如楼张村赵姓有《家规纪略》,文载:“男自八岁入塾,以三十为率……农时散而归田,农隙即复入塾。越三十,已成名者或入庠或中式,各营相当之务;各就其才之所近使任一职,或领农工或治圃事,或料厨事或守客厅。暇时习书史、业歧黄,家长俱不之问,惟不得玩好无益事业……事无闲人,人无暇时。有不遵家规者,由家长召集族人共同斥责。若卑幼或有过失,则告于各主,令其约束。”
河北省 赵姓分布
涿郡赵氏。正定赵氏。蔚县赵氏。文安赵氏。威县赵氏。定县赵氏。井陉赵氏。晋县赵氏。蠡县赵氏。保定赵氏。磁县赵氏。元氏赵氏。黄骅赵氏。易县赵氏。饶阳赵氏。安国赵氏。昌黎赵氏。平山赵氏。阜平赵氏。深县赵氏。束鹿赵氏。宁晋赵氏。河间赵氏。赞皇赵氏。大名赵氏。青县赵氏。宛平赵氏。安次赵氏。雄县赵氏。卢龙赵氏。
可惜,没有灵寿县赵氏家谱。对不起啊。
定远回族简介
本县回民来源于我国西北地区。元朝初年参加蒙军忽必烈部队的回民(亦称色目人),受旨落户定远。随后回回商人、学术界人士也来安家落户,从事工、农、商、学,分散各地。其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在乡自成村落,在城自成街道,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聚居区建清真寺,与他族人民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二龙、定城、仓镇、三和、池河聚居的回民人数较多,藕塘、高塘、天河、果园岗等地也有聚居。
二龙乡地处县城南约30公里,方圆30余平方公里,是本县和本省回民最多的聚居区。全乡回民自然村庄59个,回汉杂居村庄5个,总人口7000多人。
二龙原名蓝府城,是明初凉国公蓝玉的封地。1393年,因蓝有叛嫌,明太祖朱元璋遣武将王英至蓝府城,将蓝满门抄斩并灭九族。蓝案平息后,王英受旨定居蓝府城。王氏宗谱序云:“始祖英又名赞者,籍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住矛肖矛亍胡同,明初授武德卫指挥使,从二龙出征以功得封。将军身乘黑马,成祖尝以黑马将军呼之。”
王英信仰伊斯兰教,定居后建立清真寺,改蓝府城为“王回岗”。
由于清真寺的建立和王姓将军身世的影响,“王回岗”即成为散居各地回民向往之地。他们因天灾人祸、儿女联姻、异族欺凌迁来落户;也有商贾至此。还有少数汉族迁来,久居习惯于回民习俗而成为回民。如:凤阳县临淮镇安氏,因避水灾从安家大庄迁来定居,距今近300年。固镇县任桥杜姓兄弟,因逃荒流落定城南二十里官桥吴,生八子,性情暴躁打人 逃至王回岗上童庄落户,后迁居杜圩庄,距今已有200多年,现有一千多人。全椒县杨龙店子张姓,因联姻来王回岗落户,距今有300多年(以上几例系90多岁老回民杜朝文口述)。王回 岗回民有40多个姓氏,王姓最大,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民国29年以前,该地一直被称为“王回岗”。新四军二师政委谭震林及县长魏文伯和区长罗平到该地视察,听介绍这里地形象二条龙。谭震林诙谐地说:“王回岗就改叫二龙吧。”二龙因此得名。
定远县第二个回民聚居区即定城南关,计有2800多人口。以穆、马、杨、米、忽姓为主,穆姓人口居多,约占三分之一。穆姓源于天津市郊区,原有兄弟三人,因避明末战乱携妻带子逃到定远县,在城南关落户。行二者生八子,勤劳致富,分家时每子一箩银元,固有穆八箩之称。
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又称清真教、天方教。清真寺是回民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王英落户蓝府城后,因其部属信仰伊斯兰教者甚多,为习俗所需,于永乐六年亲自督修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随着回民人口的繁衍,至清末先后又建成七座清真寺,在定城也先后建立了两座清真寺。每逢节日庆典,回族人民聚集于清真寺,礼拜祷告,听阿訇演讲教义,从事宗教活动。
定远回民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具有共同的特征:团结性、斗争性、反抗性。他们遭到外来压迫或侵略时,就会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殊斗争。早在民国26年二龙回民就成立了“红枪会”,同时成立六个自卫队,打击土匪,保卫家园。抗战爆发后,他们更担负起保卫家园,痛击日本侵略者的重任。民国27年二龙回民在***新四军的领导下组成了青年队,经过多次激战,沉重打击了顽固派的嚣张气焰。民国32年,随着新四军开辟了皖东革命根据地,二龙回民建立了“清真连”,他们在中国***领导下,和汉族兄弟一道活动在周围数十里,同日寇、土匪、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作战百余次,战绩显赫,使敌人闻风丧胆。
穆桂英祖籍是哪里?
本文2023-10-29 12:54: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