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的人物生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1收藏

李正的人物生涯,第1张

参与和组织多次全国性传统文化活动,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在传统姓氏文化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成功举办“国际首届、第二、三届李氏文化论坛峰会”和首届中华根土文化论坛以及在人民大会堂等重点场所举办传统和红色各类活动二十余次。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大别明珠》、《公民道德三字经》;由华龄出版社出版《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由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华祠堂圣典》;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李正摄影作品集》和世界最长钢笔画《千里大别山》等。2007年秋之韵书画系列在京展出广受文艺界名流好评,国学大师文怀沙、将军书画家李铎等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自幼喜爱书画、文学艺术,师古法今,勤奋笔耕,师承将军书画家李铎等著名艺术家。多年来其书画作品已遍及海内外,他题写的碑匾和书名巳逾百件之多,在海内外赢得很高的美誉。还有百余件作品发表于《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青少年书法》、《人民画报》等。韩国《月刊书艺》、《人民日报·海外版》、《青少年书法报》等专题刊介;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赛并获奖,入选“国际书法大展”(获奖)、书画作品曾选送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展出;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以及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书法施以画技,画多写泼之法。

特别是:《世界李氏族谱全书》获得国学大师和谱学泰斗与历史学家的极高赞誉,被国内外十余家国家级博物馆和三十二个国家的李氏宗亲收藏。国学大师文怀沙、原空军军政委、开国少将李中权、原武警部队司令员李连秀、原甘肃省委书记(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名誉会长)李子奇、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李赣骝、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李援朝、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原书记\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织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李贤德、中央电视台责任制片人李长江、李富春之女李特特、秦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文放和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李天昌、台湾世界李氏宗亲总会执行长李国宪等领导亲自为该书题词;中将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李铎题写了书名和祖联及世界李氏百字派行;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李常盛、荣誉理事长李逢梧、李沧洲、监事长李清利、秘书长李敏等多位现任和前任理事长和副理事长以及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李文德等老领导、老将军、老教授、各地族长都给予了积极指导和充分肯定;截至今年3月已有三千名李氏宗亲加入编辑队伍中。令人欣喜的是《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子卷湘西北第-部和第二部、淝东南第-部、豫东南第-部、陇西堂宗谱第一部、李火德族谱第一部、浙南第一部、湖北阳新道公卷、鄂州道公卷、黄石道公卷、山东大城子卷、鄂南归本堂李氏族谱、顺德堂支族谱、江西火德卷、南京环峰卷、湘西北第三部曹王卷、皖西南太湖县李氏支谱、黄石道公卷等巳出版,另外还有国外宗亲卷和二十四部支谱已与《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对接。《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将以母子卷最科学的形式在中华的家谱史和人类族群史上独树一帜。母子卷成书之日,将达万册以上构成天下第一大族、第一大谱。是对世界自然人文科学的一大贡献。

李正的绘画一方面重视营造意境,另一方面对形式的抽象美感更为在意,对线条、笔墨、颜色、肌理的独立的审美观价值有更为开放的认识和更为自由的处理,表面随和内心坚毅的李正其实是最开放的。他引鉴西方构成,使自己笔下的山水形态具有某种装饰意味和适度的变形,不动声色地在笔墨语言中掺入肌理效果,以达到更为苍茫浑厚的视觉冲击力。他对颜色的运用更为大胆,看得出西方野兽派甚至复加尔的某些影响更为开放、更为多元的信息,使李正的绘画世界呈现出更为斑斓多采的新意。所以,李正的山水画看上去似乎更有现代感,更超前,更具视角冲击力。用沉缓有力、方正峥嵘的线条勾勒出画面大的框架和富于装饰意味的造型,再或泼或染出丰富复杂、层次鲜明的墨色,并施泼以鲜眀的彩色,营造出豪迈、鲜明、辽远、空明、奔放的苍茫境界。

李正先生是中华创新书法倡导人之一,他的书法大多是创意造型,它集中华各类吉祥符号和人物意象于一体,自然妥帖,虚实浓淡,长短相间,或屈曲缭绕,收放自然,大开大合,顺势贯气,物象天成,通篇一气呵成。线条阴阳相济,布局豪迈,呈满纸云烟。其书法作品以其沉雄、豪放、意象、古朴之风,大胆恣肆的艺术处理、一泻千里的壮阔气势。多年来其书法作品已遍及海内外,他题写的碑匾和书名巳逾百件之多,在海内外得到了很高的美誉。他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在传统文化、姓氏文化、符咒图签、字画鉴定、摄影、赏石、文学等多年文化积累中吸取营养,以自己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作为书法创作内容,构成了耀目夺人的视角。他认为博学多能、厚积薄发、要把汉字书写作为人生的一种修养,更要把书法作品作为一种养生,要培养出-种品格和情操;他还认为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从传统的书法作品汲取精神和营养,但不能泥古不化,要百花齐放,个性张扬。在生活中,他始终以大度乐观的态度包容一切,反映在书法作品中则时时浸渗出一种豪放高雅,挥洒自如,气势磅礴之大气,从而也表现出坦诚、大度、积极、乐观的学者风度。正是这种精神和这份挚着使他又成为根土文化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开创了家谱历史母子谱的先例,铸造了天下第-谱的神话。

爱新觉罗氏是赫赫有名的清朝皇室家族,在一个大家族,历经成千上百年的繁衍壮大,这个家族的后裔数量十分庞大,要算在各个领域有名的爱新觉罗后人也很多,如在书画方面颇有建树,出现了许多能书善画之人。到目前为止,爱新觉罗家族里有100多位在海内外很有影响的书画家,溥杰、启功、溥佐、浦松窗、浦心、毓峨、毓赡、兆丰等等都是被大家常常提起的书画大家。爱新觉罗·恒山

1954年生于沈阳,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名人艺术研究会企业名人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艺术学院教授、沈阳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沈阳中山金石书画会顾问,北京新时代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签约画家

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教授)。

爱新觉罗·启骧

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

爱新觉罗·毓震峰

1956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

爱新觉罗·启新

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

满清皇族的后裔还在中国~~~都集中在北方~~~著名学者启功就是爱新觉罗的后代~~但是很多的皇族后裔都改姓“金”了~~因为爱新觉罗的意思就是“黄金”~~~可能是皇族后代有很多都不愿提及自己的身份~~~~

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也多种多样,他们像普通民众一样难以归类。这一群体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各不相同,按照一位直系后裔的归纳,就是“隐、显、贴、骗”:有的隐藏,有的凸显,有的贴过来,有的骗过去。

非常主流

3月21日上午,在北京市崇文区政府的一间办公室里,醇亲王载沣的长孙金毓嶂慢悠悠地拾掇着报纸和文件。“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这位62岁的副区长说,“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他戴着宽大的眼镜,用很大的绿色玻璃瓶子喝茶,围绕在他周围的是机关办公室的传统陈设:暖瓶、报刊夹、木头办公桌和暖气片。不过,假如清王朝的统治仍未结束的话,其身边的陈设也许会更为传统―――仅仅是假设―――那样一来他若非贵为亲王,便会成为皇帝本人。

“那可不能假设了。”金毓嶂赶紧说,“我们都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戴着红领巾,长在红旗下。我们都要与时俱进。”作为党外人士,在副区长的位置上他可以比中共党员多干5年,他认为,这是一个继续服务社会的机会。最近一段时间里,他正在积极参加“保持党的先进性”学习。

这是一个和善、诚恳的男人,虽然身为副厅级官员,但“领导者”或“统御力”的感觉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他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谐社会”、“拥护党”、“56个民族发出同一个声音”等字句,密集地穿插在其谈及的每个话题当中。在表达对清宫剧的看法时,他还提起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金毓嶂非常满意。他有自己的住房,有一部私家车,每日花销不愁,而且都是“自食其力”赚到的。他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干得相当不错。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几年,就已经有了在好几个知名外企工作的经历,其中包括摩托罗拉。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因此溥任一家就成为醇亲王家族延续至今的惟一香火。金毓嶂就是溥任的长子。

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爱新觉罗氏都采用其满语中的“黄金”之意改姓“金”。不过有些皇族后裔如雍正九世孙如启功,并未遵照这一规定,如启功的祖父告诉他绝对不可以姓金,因为那是“仇人”袁世凯的指令。

溥任又名金友之,今年87岁,耳朵全聋,还在承受2月份夫人去世的悲痛,因此他的儿子和保姆都认为老人无法接受采访。这位“最后的皇弟”住在锣鼓巷胡同里的一处平房院落,从外面看上去,院子似乎经过修缮,但还是显得有些破旧。周围的邻居介绍,很少见溥任出门。老人的生活一直很简单,其卧室既兼书房又兼客厅,屋中摆满了育有绿色植物的花盆,书橱高大厚重但是陈旧。

在这繁衍下来的近亲宗室中,“男丁”都有不错的成就。除金毓嶂外,溥任次子金毓在北京某大学工作,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非常明显,金毓属于那种希望别人尽量少地注意到自己特殊身份的皇族后裔,他拒绝接受采访,在电话中谈了谈自己对血统的态度之后,又提醒说这只是聊天,“要是你写的话我就告你。”与他的态度相似,金毓嶂虽然接受了采访,但表示,自己就是家族面对外界时惟一的代表,因为“皇族不皇族的事情老百姓感兴趣,我们自己不感兴趣”。

“幸福和平常是不可分的,”他说,“要是你的身份不平常,那肯定不幸福。”

金毓嶂的这个认识首先来自对溥仪的观察。1960年代初,溥仪受特赦回到北京,经常到溥任在西扬威胡同的家里坐坐,回去时不认识路,就由金毓嶂送他回家。在金毓嶂的印象里,“大爷”是个脾气很怪的人,说话什么的倒正常,就是让人觉得不对劲,生活能力也特别差。

1943年金毓嶂出生时,这个家族还住在什刹海边的醇亲王府,即现在的卫生部、国家宗教局和宋庆龄故居。他因此得以在水光树影间度过童年,成为见识过王府生活的最后一个皇裔子弟。2004年他的家人去了一次宗教局,模模糊糊地找到了失去已久的记忆,“脑子里还有点儿影子―――那个河。”

对于祖父载沣,金毓嶂也有不大真切的记忆。载沣成功地化解了来自慈禧太后、袁世凯等危险人物的猜忌,逃过了喻培伦、汪精卫等革命党人的“铁西瓜”炸弹,直到1951年才去世。金毓嶂记得,载沣老年时闭门思过,是个胖乎乎的老头儿,穿中式衣服,梳分头,对自己很喜爱。溥任25岁才生了这个长子,让载沣大喜过望。

在溥任的回忆中,载沣精通满语,对天文学很有兴趣,曾带着孩子们用涂了墨水的镜片观察日食,然后用工笔绘下过程图。

金毓嶂说,自己的这一家人都比较本分、朴实,而且凡是醇亲王家族的人,都以老实厚道著称。

他的奶奶名幼兰,瓜尔佳氏,是荣禄的女儿,像她父亲一样强悍,一心想恢复帝制,对疏懒平和的丈夫很不满意。逊位后,有一次溥仪受到光绪瑾妃的欺负,幼兰自尊受挫,吞服了大量鸦片,然后在王府里四处走,对溥任说:“你哥哥是大清皇帝,你要帮他恢复祖业,别像你阿玛一样没出息。”说完就死了。

这远不是这个家族的惟一悲剧,而一切的起因,就在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寂寞和喧哗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其他场合又可能叫作爱新觉罗·紫薇、爱新觉罗·毓肦和紫薇·毓肦。“毓肦”这个名字是靠画画谋生之后起的,按照清皇室惯例,“肦”字带“山”字旁,可与表明辈分的“毓”字搭配。她告诉别人,爱新觉罗·毓肦是她的正式名字。

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3月22日,在保利大厦的茶座里,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

她觉得,由此带来一些麻烦是值得的。“肦”字在“智能双拼”里根本打不出来,另外,最初推广自己的新名字时,有人打电话来说找毓肦,毓肦自己经常反应不过来,“你找谁呀?打错了。”

毓紫薇是肦亲王奕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因此她算是血统纯正的皇族宗室。不过,如果按照清代皇室的袭爵方式,她的贵族地位就要比金毓嶂低得多。醇亲王家族出了两个皇帝,受封“世袭罔替”,晋升到“铁帽子王”之列,即按原封爵位世代承袭。而毓紫薇的爵位则是按辈递降承袭,按其曾祖父为亲王,则次第降为郡王、贝勒、贝子。

毓紫薇长得小巧玲珑,一直“没遇到合适的”,未婚,“朋友挺多,交往很少”,平日里独自呆在东直门外的公寓楼里,如果不画画,就呆着发愣。对于自己的画,她不做过高的评价,只是说自己对于画画的态度很认真。

像爱新觉罗家族中的许多知名人士一样,她的父亲溥佐是著名画家,擅长工笔宫廷画。家学渊源使得她和5个哥哥都成了画家。毓紫薇对于自己受到过文怀沙先生的赞扬非常自豪。去年她赴香港参加“世界华人画展”,作为8位评委之一,“有个坐的地儿”,也是一件让她欣慰的事情。

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对于一幅画能卖多少钱,她说不清楚。

“我赚钱不多,够花就行。”她说。文怀沙在他的评论中说,从毓紫薇画的金竹可以看出,她太寂寞了。她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生活有些“闷”。在45年的人生历程中,她最受关注的日子是前几年。当时她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给《还珠格格》提点儿意见”,抗议那部电视剧中的“紫薇格格”与自己同名,打扰了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在那时,她对记者们提出了“爱新觉罗画派”的概念。她现在解释说,其实那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不过,她认为皇室宗亲们画的宫廷画与传统的宫廷画是大大不同的,因为宫廷画师们是为了取悦皇上而画画,心态是卑微的,而皇室宗亲们不需要取悦谁,心态光明坦荡。

她强调说,“教育和基因”使她和族人画家们的作品与众不同。

有些时候,毓紫薇在民间市场上购买从清代保存下来的颜料,无论花青、藤黄、赭石还是什么,使用起来都特别漂亮。这也是她与过去时代的惟一联系。5个哥哥都住在天津,见面机会不多。北京的一些画家聚会,是她能够见到皇室后裔们的少数机会之一,而且她和他们的交往也不多

难以概括的群体

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目前还没有什么人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在整个层面上说清楚很难。”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说。这个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清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都表示,对皇室后裔的研究不多,掌握的情况也很少。北京市民委则称,他们掌握的情况针对北京市的各个少数民族,没有满清皇族后裔的名单和其他资料。

赵书因此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这位北京市民委前任副主任已经退休,在北京市文史馆从事研究工作。

他说,他与北京市的大多数皇族后裔打过交道———前提是他们是近亲宗室的成员。在政协会议上,他4次与溥任住一个房间。印象中,“任四爷”溥任是个非常简朴的人,崇文菜市场的酱豆腐比东四的便宜,他就骑自行车去买。“皇族后裔们都很平和、老实。”赵书说,“这可能跟他们的家教有关系。”他还强调,这里不包括“散宗室”和普通满族八旗子弟。他本人也是满族人,属正白旗。

金毓嶂的回忆可以与此参照。他记得自己青少年时期家里一直很穷,直到兄弟们都上了班,家里的情况才好起来。

阎崇年说,皇族后裔包括三部分:近亲宗室,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后裔;宗室嫡系子孙;闲散宗室。他说,这些人从事什么行业的都有,难以归类,而且遍布全国,即使有关机构进行查访也有着很大的难度。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赵书看来有个有趣的现象。“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给自己冠以“爱新觉罗”姓氏的皇族后裔们则认为,一些闲散宗室的态度不太恰当。毓紫薇在报纸上读过关于“爱新觉罗·州迪”的报道,她认为这个人是假冒的,“穿成那个样子,一看就是个骗子。”

金毓嶂和他的父亲溥任一样,认为州迪的行为不妥当。“这个人比较怪。”他说。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各式各样的香料荷包、老虎枕、小旗鞋、格格装、武士服和八旗徽章等等。1992年,他曾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满族物资经销公司”,以民族图腾“海东青”命名。他还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建成火鸡养殖场的人,培育尼古拉重型白羽火鸡。

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溥!”

在1970年代以前,这个满族男人默默无闻,在发表了一篇题为《岳飞是千古忠臣、民族英雄》的文章后,开始在当地引起注意。现在,他已经开始不时地在沈阳媒体上发表关于满族事务、历史和文化的意见。他称溥任为“四哥”,自称是皇族后裔,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的证据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在满语中,“姓”叫作“哈喇”。老北京人初次见面时会问对方:“贵哈喇?”他们如果来到当代,会发现喜欢回答“爱新觉罗”的人越来越多了。

  前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也多种多样,他们像普通民众一样难以归类。这一群体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各不相同,按照一位直系后裔的归纳,就是“隐、显、贴、骗”:有的隐藏,有的凸显,有的贴过来,有的骗过去。

  非常主流

  3月21日上午,在北京市崇文区政府的一间办公室里,醇亲王载沣的长孙金毓嶂慢悠悠地拾掇着报纸和文件。“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这位62岁的副区长说,“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他戴着宽大的眼镜,用很大的绿色玻璃瓶子喝茶,围绕在他周围的是机关办公室的传统陈设:暖瓶、报刊夹、木头办公桌和暖气片。不过,假如清王朝的统治仍未结束的话,其身边的陈设也许会更为传统———仅仅是假设———那样一来他若非贵为亲王,便会成为皇帝本人。

  “那可不能假设了。”金毓嶂赶紧说,“我们都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戴着红领巾,长在红旗下。我们都要与时俱进。”作为党外人士,在副区长的位置上他可以比中共党员多干5年,他认为,这是一个继续服务社会的机会。最近一段时间里,他正在积极参加“保持党的先进性”学习。

  这是一个和善、诚恳的男人,虽然身为副厅级官员,但“领导者”或“统御力”的感觉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他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谐社会”、“拥护党”、“56个民族发出同一个声音”等字句,密集地穿插在其谈及的每个话题当中。在表达对清宫剧的看法时,他还提起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金毓嶂非常满意。他有自己的住房,有一部私家车,每日花销不愁,而且都是“自食其力”赚到的。他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干得相当不错。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几年,就已经有了在好几个知名外企工作的经历,其中包括摩托罗拉。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因此溥任一家就成为醇亲王家族延续至今的惟一香火。金毓嶂就是溥任的长子。

  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爱新觉罗氏都采用其满语中的“黄金”之意改姓“金”。不过有些皇族后裔如雍正九世孙如启功,并未遵照这一规定,如启功的祖父告诉他绝对不可以姓金,因为那是“仇人”袁世凯的指令。

  溥任又名金友之,今年87岁,耳朵全聋,还在承受2月份夫人去世的悲痛,因此他的儿子和保姆都认为老人无法接受采访。这位“最后的皇弟”住在锣鼓巷胡同里的一处平房院落,从外面看上去,院子似乎经过修缮,但还是显得有些破旧。周围的邻居介绍,很少见溥任出门。老人的生活一直很简单,其卧室既兼书房又兼客厅,屋中摆满了育有绿色植物的花盆,书橱高大厚重但是陈旧。

  在这繁衍下来的近亲宗室中,“男丁”都有不错的成就。除金毓嶂外,溥任次子金毓在北京某大学工作,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非常明显,金毓属于那种希望别人尽量少地注意到自己特殊身份的皇族后裔,他拒绝接受采访,在电话中谈了谈自己对血统的态度之后,又提醒说这只是聊天,“要是你写的话我就告你。”与他的态度相似,金毓嶂虽然接受了采访,但表示,自己就是家族面对外界时惟一的代表,因为“皇族不皇族的事情老百姓感兴趣,我们自己不感兴趣”。

  “幸福和平常是不可分的,”他说,“要是你的身份不平常,那肯定不幸福。”

  金毓嶂的这个认识首先来自对溥仪的观察。1960年代初,溥仪受特赦回到北京,经常到溥任在西扬威胡同的家里坐坐,回去时不认识路,就由金毓嶂送他回家。在金毓嶂的印象里,“大爷”是个脾气很怪的人,说话什么的倒正常,就是让人觉得不对劲,生活能力也特别差。

  1943年金毓嶂出生时,这个家族还住在什刹海边的醇亲王府,即现在的卫生部、国家宗教局和宋庆龄故居。他因此得以在水光树影间度过童年,成为见识过王府生活的最后一个皇裔子弟。2004年他的家人去了一次宗教局,模模糊糊地找到了失去已久的记忆,“脑子里还有点儿影子———那个河。”

  对于祖父载沣,金毓嶂也有不大真切的记忆。载沣成功地化解了来自慈禧太后、袁世凯等危险人物的猜忌,逃过了喻培伦、汪精卫等革命党人的“铁西瓜”炸弹,直到1951年才去世。金毓嶂记得,载沣老年时闭门思过,是个胖乎乎的老头儿,穿中式衣服,梳分头,对自己很喜爱。溥任25岁才生了这个长子,让载沣大喜过望。

  在溥任的回忆中,载沣精通满语,对天文学很有兴趣,曾带着孩子们用涂了墨水的镜片观察日食,然后用工笔绘下过程图。

  金毓嶂说,自己的这一家人都比较本分、朴实,而且凡是醇亲王家族的人,都以老实厚道著称。

  他的奶奶名幼兰,瓜尔佳氏,是荣禄的女儿,像她父亲一样强悍,一心想恢复帝制,对疏懒平和的丈夫很不满意。逊位后,有一次溥仪受到光绪瑾妃的欺负,幼兰自尊受挫,吞服了大量鸦片,然后在王府里四处走,对溥任说:“你哥哥是大清皇帝,你要帮他恢复祖业,别像你阿玛一样没出息。”说完就死了。

  这远不是这个家族的惟一悲剧,而一切的起因,就在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寂寞和喧哗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其他场合又可能叫作爱新觉罗·紫薇、爱新觉罗·毓肦和紫薇·毓肦。“毓肦”这个名字是靠画画谋生之后起的,按照清皇室惯例,“肦”字带“山”字旁,可与表明辈分的“毓”字搭配。她告诉别人,爱新觉罗·毓肦是她的正式名字。

  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3月22日,在保利大厦的茶座里,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

  她觉得,由此带来一些麻烦是值得的。“肦”字在“智能双拼”里根本打不出来,另外,最初推广自己的新名字时,有人打电话来说找毓肦,毓肦自己经常反应不过来,“你找谁呀?打错了。”

  毓紫薇是肦亲王奕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因此她算是血统纯正的皇族宗室。不过,如果按照清代皇室的袭爵方式,她的贵族地位就要比金毓嶂低得多。醇亲王家族出了两个皇帝,受封“世袭罔替”,晋升到“铁帽子王”之列,即按原封爵位世代承袭。而毓紫薇的爵位则是按辈递降承袭,按其曾祖父为亲王,则次第降为郡王、贝勒、贝子。

  毓紫薇长得小巧玲珑,一直“没遇到合适的”,未婚,“朋友挺多,交往很少”,平日里独自呆在东直门外的公寓楼里,如果不画画,就呆着发愣。对于自己的画,她不做过高的评价,只是说自己对于画画的态度很认真。

  像爱新觉罗家族中的许多知名人士一样,她的父亲溥佐是著名画家,擅长工笔宫廷画。家学渊源使得她和5个哥哥都成了画家。毓紫薇对于自己受到过文怀沙先生的赞扬非常自豪。去年她赴香港参加“世界华人画展”,作为8位评委之一,“有个坐的地儿”,也是一件让她欣慰的事情。

  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对于一幅画能卖多少钱,她说不清楚。

  “我赚钱不多,够花就行。”她说。文怀沙在他的评论中说,从毓紫薇画的金竹可以看出,她太寂寞了。她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生活有些“闷”。在45年的人生历程中,她最受关注的日子是前几年。当时她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给《还珠格格》提点儿意见”,抗议那部电视剧中的“紫薇格格”与自己同名,打扰了自己的生活。

  “从心底里,我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我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也就是在那时,她对记者们提出了“爱新觉罗画派”的概念。她现在解释说,其实那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不过,她认为皇室宗亲们画的宫廷画与传统的宫廷画是大大不同的,因为宫廷画师们是为了取悦皇上而画画,心态是卑微的,而皇室宗亲们不需要取悦谁,心态光明坦荡。

  她强调说,“教育和基因”使她和族人画家们的作品与众不同。

  有些时候,毓紫薇在民间市场上购买从清代保存下来的颜料,无论花青、藤黄、赭石还是什么,使用起来都特别漂亮。这也是她与过去时代的惟一联系。5个哥哥都住在天津,见面机会不多。北京的一些画家聚会,是她能够见到皇室后裔们的少数机会之一,而且她和他们的交往也不多。

  难以概括的群体

  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目前还没有什么人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在整个层面上说清楚很难。”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说。这个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清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都表示,对皇室后裔的研究不多,掌握的情况也很少。北京市民委则称,他们掌握的情况针对北京市的各个少数民族,没有满清皇族后裔的名单和其他资料。

  赵书因此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这位北京市民委前任副主任已经退休,在北京市文史馆从事研究工作。

  他说,他与北京市的大多数皇族后裔打过交道———前提是他们是近亲宗室的成员。在政协会议上,他4次与溥任住一个房间。印象中,“任四爷”溥任是个非常简朴的人,崇文菜市场的酱豆腐比东四的便宜,他就骑自行车去买。“皇族后裔们都很平和、老实。”赵书说,“这可能跟他们的家教有关系。”他还强调,这里不包括“散宗室”和普通满族八旗子弟。他本人也是满族人,属正白旗。

  金毓嶂的回忆可以与此参照。他记得自己青少年时期家里一直很穷,直到兄弟们都上了班,家里的情况才好起来。

  阎崇年说,皇族后裔包括三部分:近亲宗室,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后裔;宗室嫡系子孙;闲散宗室。他说,这些人从事什么行业的都有,难以归类,而且遍布全国,即使有关机构进行查访也有着很大的难度。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赵书看来有个有趣的现象。“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给自己冠以“爱新觉罗”姓氏的皇族后裔们则认为,一些闲散宗室的态度不太恰当。毓紫薇在报纸上读过关于“爱新觉罗·州迪”的报道,她认为这个人是假冒的,“穿成那个样子,一看就是个骗子。”

  金毓嶂和他的父亲溥任一样,认为州迪的行为不妥当。“这个人比较怪。”他说。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各式各样的香料荷包、老虎枕、小旗鞋、格格装、武士服和八旗徽章等等。1992年,他曾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满族物资经销公司”,以民族图腾“海东青”命名。他还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建成火鸡养殖场的人,培育尼古拉重型白羽火鸡。

  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溥�!”

  在1970年代以前,这个满族男人默默无闻,在发表了一篇题为《岳飞是千古忠臣、民族英雄》的文章后,开始在当地引起注意。现在,他已经开始不时地在沈阳媒体上发表关于满族事务、历史和文化的意见。他称溥任为“四哥”,自称是皇族后裔,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的证据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在满语中,“姓”叫作“哈喇”。老北京人初次见面时会问对方:“贵哈喇?”他们如果来到当代,会发现喜欢回答“爱新觉罗”的人越来越多了

李正的人物生涯

参与和组织多次全国性传统文化活动,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在传统姓氏文化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成功举办“国际首届、第二、三届李氏文化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