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姓 伏氏家谱 伏姓起源 伏姓名人 伏姓的来源 伏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3收藏

伏姓 伏氏家谱 伏姓起源 伏姓名人 伏姓的来源 伏姓简介,第1张

■姓氏源流

伏(F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风姓,世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伏羲氏苗裔,有的用“伏”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姓。伏姓也是宓姓,宓姓也是伏姓,古代伏、宓两姓通用。

2、赐为伏姓。北周时,有个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跟随魏孝武帝西迁,甚得宠幸,赐姓为侯伏氏。后来侯伏氏从孝文帝大破沙苑,又受赐姓为贺屯氏,因而侯植的后人形成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孝文帝建都洛阳后,两支皆改为伏姓,贺屯氏改为贺姓。

■迁徙分布

伏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郡望百姓家》记载:伏氏望出京兆郡。又据《元和姓纂》记载,伏氏望出太原、高阳、平昌。远古时有位伟大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八卦就是他所创。还有传说他和女娲繁殖了子孙。伏羲生活的年代,稍晚于炎帝和黄帝。伏姓的始祖,就是伏羲。伏羲又称作宓羲,宓和伏,在上古是同一字,有的古书说伏羲的后代,有姓宓的。先人中最出名的是:〔伏生〕秦朝人,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天下人都听他的,不想别的主意,就将读书人活埋了,将书都烧了,就是焚书坑儒的故事。伏生就偷偷将一部上古典藉《尚书》臧在墙壁里。汉朝建立后,又重用知识分子,伏生取出墙内的书,除损坏的部分,还剩二十多篇。那时有学问的人剩下没几个了,汉文帝就赶快派了人来向伏生求学,学习尚书,并传抄这部经典。伏姓迁徙地涉及大江南北的古帝,后裔或支族的分布也是很广泛的,理出个头绪来,无疑是对伏姓子孙寻根有益的。同时,从其后裔的分布状况中,亦可反转过来省视其悠久的传说史,从而进一步佐证伏羲氏是有其人的。此外,从伏姓(宓姓)的形成情况看,故里天水在进入阶级社会后,长期处在戎族居地,经济、文化不如黄河中下游,导致伏姓宗教未在天水地区形成,出现伏姓由东向西播迁的走向。这是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符合的。

■历史名人

伏羲:即太昊,本姓风。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天水市有伏羲庙,朝圣的游人极多。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传说他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结网、打猎、饲养畜禽以充靤厨,故又称包 。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正姓氏,制嫁娶。取各部落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组成新的图腾——龙。自封为龙师,定龙宫,现留龙湖。龙成为中华民簇大团结的簇徽,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华夏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第一陵——伏羲陵。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多时达十万多人次。2004年10月17-19,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

伏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伏胜:字子。汉朝时济南人。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为伏羲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享受万民祭祀。其后裔,世袭五经博士。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邹平原有伏生书院,曾设伏生乡。伏生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口子村西南,为汉代墓葬,原有石牌坊大门有“尚书在造”的金子匾额。几经破坏,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徽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两通。历代文人墨客都赋诗称颂,如宋吴澄明张远登清蒲松龄王仕祯等。唐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现藏日本大阪美术馆。明朝崔子忠画“伏生授经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伏允:唐朝吐谷浑吕夸子。惰开皇末国乱,国人杀其兄而立之。炀帝即位,令铁勒击破之。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遁客党项,大业末始复其故地。高祖即位,与之通和。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诏李靖等往讨破之,其子顺举国降,允遂自尽而死。

伏恭:字叔齐,朗邪东武人(今山东诸城人)东汉明帝宰相。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剧县令常山太守等职,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明帝永平二年(59年)迁任太仆。永平四年拜相,任司空。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卒,终年90岁。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仪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年》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此时,无忌利用校书便利,广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山东诸城)东汉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袭。济南伏生后代,父为当世名儒,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初仕西汉成帝朝,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更始刘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阳都侯。任相秉节持重,颇有风范。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未及就职而病卒。 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伏湛九世祖伏胜,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伏晨子伏无忌,伏无忌子伏质,伏质子伏完,伏完娶恒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长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四子伏均,五子伏尊,六子伏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伏完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

伏滔:子玄度,东晋官员学者。平昌安丘(现安丘西南)人。少有才学,远近闻名。任参军,封闻嘉县侯,任永世县令。后任参军,并领华容县令,任著作郎,专掌国史,并任本州大王。后迁官游击将军,仍兼著作郎,死于任。

伏恒:南朝齐、梁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任齐太学士博士,东阳郡丞,卫军记室参军等。任中书侍郎,任永阳内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恪尽职守,郡民为其立祠歌功。

伏龙:原名维景,改名龙,字云程。江苏埠宁县人。幼年入安徽武备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赞助熊成基举,避疑改名龙,转入第九镇三十三标,充上士。辛亥革命时策谋响应,参加雨花台之役,失败后退镇江,民军攻南京时任营长。旋率军攻克彭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节九师,驻沛县,任徐西剿匪司令兼统马炮两营。民国2年春,二次革命后,赴南京任第六师师长,失败后退居上海。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奉命图长江,派人至江阴,说服军队独立自任赴通州运动独立,密泄被捕,后就义于通州。时年32岁。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追正其为陆军中将。

伏曼容:南朝宋齐大臣。著名儒仕。字公仪。平昌安丘人。初以讲学为业。任宋官到辅国长史南海(今广州市)太守。仕宋官到武昌太守。中散大夫临海太守等。尤喜《老子》《周易》。撰《丧服仪》《周易集解》《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老子义》《庄子义》《论语义》。父伏胤西晋司马都护,宋司空主薄。伏曼容子伏恒。伏恒长子伏挺,次子伏捶。伏挺子伏知命。

伏不齐: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伏子。是孔子的学生 。曾当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称他为君子,后来被追封为单父侯。

■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初置。相当于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的地区。

高阳郡:本是战国时高阳邑。北魏置青州高阳郡,在河北省高阳县一带。

平昌郡:南朝的宋代将顿邱郡改为徐州平昌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治所在顿邱。平昌安丘(今山西省安丘县西南)。

2、堂号

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得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作“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藏授堂:伏胜,字子,春秋时博士,历史上称之为“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到了汉高祖灭了秦以后,伏生扒开墙头,见书发霉损坏了一些,还剩21卷。伏生便在齐、鲁一带聚徒讲授。汉文帝时,他已90 多岁了,文帝派太常史掌故错跟伏生学《尚书》,由伏生的女儿口授, 错记录下来。就是今文《尚书》。

■伏姓宗祠通用对联

〖伏姓宗祠四言通用对联〗

源自风姓;

望出太原。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伏姓的源流和郡望。

太原世泽;

尚书家声。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伏胜,故为秦博士,世称伏生。治《尚书》,得二十九篇,即今古文《尚书》。

高风亮节;

阳春白雪。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伏姓名门望族居住地“高阳”嵌字联。

书传博士;

系出羲皇。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济南人伏胜(即伏生),字子,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曾在秦任博士,汉初在齐、鲁间教授《尚书》。文帝曾派晁错专门向他学《尚书》,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自他的门下,今本《尚书》二十八篇,就是由他的传授而得以保存的。相传他还作有《尚书大传》。下联典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相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错畜牧业。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

羲娥授学;

无忌著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伏胜的女儿羲娥,能传家学。伏胜向晁错传授《尚书》时,已九十多岁,多依赖羲娥。下联典指东汉东武人伏无忌,袭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遵诏与议郎黄景共同校订五经及诸子百家。又采集古今,著《伏侯古今注》。

嘉谋习礼;

绩学传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伏生。下联典指汉·伏湛从父受《齐诗》,教授数百人。

〖伏姓宗祠六言通用对联〗

玄曜五经博士;

安丘二论将军。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经学家伏日恒,字玄曜,仕齐为鄞令,武帝时为五经博士,出为永阳内史。下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伏滔,安丘人。有才学,桓温引为参军,从温伐袁颠倒对寿阳,以淮南屡叛,著论二篇,名曰“正淮”。寿阳平。太元中迁游击将军。

诗得匡衡传授;

姿比颜子聪明。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太傅伏理,从匡衡受济诗学。官至高密王太傅。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下联典指梁代侍御史伏挺。博学有才思。任昉见之曰:“此子日下无双。”有《迩说》文集等。

〖伏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口传尚书恩泽厚;

校正汉史名望高。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才女伏女,名羲娥。秦代博士伏胜之女。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屋壁中。汉立,伏生得遗书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文帝派晁错从其学。胜时年九十余,老不能行,由伏胜女诵传口授,《今文尚书》得以流传。下联典指后汉史学家伏俨,有《前汉书纠谬》。

〖伏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

一画开天,三才参化;

百王为统,五帝肇基。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伏姓远祖伏羲庙联。

fu

bend over;hot seasons ;subide ;pronate;

起;

〈动〉

(1)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

同本义 [lie prostrate]

伏,司也。――《说文》

伏瘗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4)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5)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

(6)

潜藏;埋伏 [ambush]

伏,藏也。――《广雅》

福兮祸所伏。――《老子》

物莫伏于蛊。――《国语·晋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

(8)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surrender;yield;knuckle under;admit]

许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明·贾仲名《对玉梳》

(9)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

(10)

通“服”。佩服,信服 [have respect for ;completely accept;be convinced]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

(11)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12)

低下去 [go down]。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

(13)

降伏,制伏 [subdue]。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

(14)

通“服”。从事 [be take up with]

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陆机《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一首》

(15)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

(16)

通“服”。保持 [remain;hold]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名〉

(1)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dog days;hot season]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元·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3)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volt]

(4)

居处 [dwelling]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伏安

fú ān

[volt-ampere] 电气测量的一种单位,等于一伏特和一安培的乘积,在直流电中作为功率的量度,在交流电中作为表现功率的量度

伏案

fú àn

[bend over one's desk] 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伏笔

fúbǐ

[a hint foreshadowing later developments in a story, essay, etc;foreshadowing] 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兵

fúbīng

[(troops in) ambush] 战前潜伏的军队

伏尔加河

fú ěrjiā hé

[the Volga River] 欧洲最大河流。位于前苏联境内。长约 3690公里,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河上建有多座水利枢纽工程,有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水电站。经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顿河通航运河,已把伏尔加河与前苏联欧洲地区水系相沟通,交通便捷

伏虎

fúhú

[yield tiger]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邪恶势力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伏击

fújī

(1)

[ambuscade;ambush]∶用伏兵突然袭击敌人

(2)

[still-hunt]∶偷袭猎物,静悄悄地追逐猎物,尤指不用猎狗

伏流

fúliú

[ground stream] 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裂缝中流动的水,潜伏地下的水流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伏牛山

fúniú shān

[the Funiu Mountians]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伏特

fútè

[volt] 米-千克-秒实用制中电位差和电动势的单位,等于当一安培恒定电流通过一根导线,在这线两点间耗散功率为一瓦时的电位差,亦即相当于一安培电流通过一欧电阻跨接于电阻之间的电位差

伏特计

fútèjì

[voltmeter] 用以测量在电路不同点之间以伏计的电位差的仪表(如检流计)

伏天

fútiān

[dog days;hot summer days] 指三伏天,时间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后的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伏惟

fúwéi

[lie prostrate on the ground] 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伏卧

fúwò

(1)

[take a prone]∶趴着;卧倒

(2)

[charge] [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伏羲

fúxī

[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 (2852―2738 BC)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白虎通考》:“三皇者,何谓也伏羲、神农、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戏”、“皇羲”、“宓牺”、“包牺”。风姓。有胜德。始画八封;造书契;教民佃、渔、畜牧。都陈。相传在位115年,传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载

伏诛

fúzhū

[be executed] 被处死刑

伏罪

fúzuì

[admit one's guilty]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fú ㄈㄨ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

(2)

低下去:此起彼~。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降~。降龙~虎。

(5)

隐藏:~兵。埋~。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

(7)

姓。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所,不知信其心于所,可古人有古,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新安程氏曰:扑之修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隆杀之等,别亲疏运近之识尊卑之次次弟也,行吉凶庆吊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以崇宗族之典礼也。

兆溪陈氏曰:凡作谱者为祖宗重也,人之重乎,祖宗则所存,惟仁而匪仁。不存所行,为义而匪义,不行恐得罪于祖宗也。

深山董氏曰:先祖有善而弗明,日不智,而弗佛日:不仁,止谱之由作也。

白涯彭氏曰:谱之保姓受氏也,天子赐之,司农协之,宗法已联属之,而后孝弟之,教成朝廷之,势尊天下之,家正保族者,保天下之道也,个保其族而天下治矣。

山谷黄氏曰:世之巨族者。微有谱则失其所从也,考其所由分世日益远,族日益繁,必至于不想维而昭穆之辨淆矣。

一峰罗氏曰:自宗法废而谱乘兴矣,其本之所出尊尊也,别其支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只道尽而族之,大本立也。 简介

孔氏家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清康熙时修谱,规定更加详细:

1)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

2)因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违者不准入谱;

3)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不准乱用。修谱时,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得入谱。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亦不得入谱。对以上各方面,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这些谱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大宗支谱》二种,《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孔子家谱世系

50世祖华胥氏

49世祖伏羲(配女娲)

48世祖少典

47世祖黄帝(姬轩辕)

46世祖少昊(又名玄嚣)

45世祖蟜极

44世祖帝喾(姬夋/姬夒/姬夔)

43世祖契(一作卨)

42世祖昭明

41世祖相土

40世祖昌若

39世祖曹圉

38世祖冥

37世祖振(又名王亥,王恒之兄)

36世祖上甲微(简称微)

35世祖报乙

34世祖报丙

33世祖报丁

32世祖主壬(一作示壬)

31世祖主癸(一作示癸)

30世祖商王成汤(子天乙,又名子履)

29世祖太子太丁(子丁,又名子以跌)

28世祖 商王太甲(子至)

27世祖 商王太庚(子辩)

26世祖 商王太戊(子伷)

25世祖 商王仲丁(子庄)

24世祖 商王祖乙(子滕)

23世祖 商王祖辛(子旦)

22世祖 商王祖丁(子新)

21世祖 商王小乙(子敛)

20世祖 商王武丁(子昭)

19世祖 商王祖甲(子载)

18世祖 商王康丁(子嚣)

17世祖 商王武乙(子瞿)

16世祖商王文丁(子托)

15世祖商王帝乙(子羡)

14世祖微仲(又称宋微仲,本名子衍,微子启之弟)

13世祖宋公稽(子稽)

12世祖宋丁公(子申)

11世祖宋前湣公(子共)

10世祖弗父何(子何)

9世祖 宋父周(子周)

8世祖 世子胜(子胜)

7世祖正考父(子正)

6世祖孔父嘉(子嘉)

5世祖木金父(子木)

4世祖(高祖) 祁父(子祁)

3世祖(曾祖) 防叔(子防,孔姓族人称他为“孔防叔”)

2世祖(祖父) 伯夏(子夏)

1世祖(父亲)叔梁纥(子纥,孔姓族人称之为“孔纥”)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他首改“子姓”为“孔姓”,是真正的孔姓始祖

1世孙(儿子)孔鲤

2世孙(孙子)孔伋

3世孙(曾孙)孔白

4世孙(玄孙)孔求

5世孙孔箕

6世孙孔穿

7世孙孔谦(又名孔慎、孔顺)

8世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

9世孙孔忠(孔腾之子)

10世孙孔武(孔忠长子)、孔安国(孔忠次子)

11世孙孔延年(孔武之子)

12世孙孔霸(孔延年之子),被汉元帝封为褒成侯

13世孙孔福(孔霸长子,被汉成帝封为殷绍嘉侯)、孔捷(孔霸之子)、孔喜(孔霸之子)、孔光(孔霸之子)

14世孙孔房(孔福之子,褒成侯)、孔永(孔捷之子)、孔放(孔光之子)

15世孙孔均(原名孔莽,孔房之子),褒成侯

16世孙孔志,褒成侯

17世孙孔损,褒亭侯

18世孙孔曜,奉圣亭侯

19世孙孔完(孔曜长子,褒成侯,无子)、孔赞(孔曜次子)

20世孙孔羡(孔赞之子),宗圣侯

21世孙孔震,奉圣亭侯

22世孙 孔嶷,奉圣亭侯

23世孙 孔抚,奉圣亭侯

24世孙 孔懿,奉圣亭侯

25世孙 孔鲜,奉圣亭侯

26世孙 孔乘,崇圣大夫

27世孙 孔灵珍,崇圣侯

28世孙 孔文泰,崇圣侯

29世孙 孔渠,崇圣侯

30世孙 孔长孙,恭圣侯

31世孙孔嗣悊(孔长孙次子、孔英悊之弟),绍圣侯

32世孙 孔德伦,褒圣侯

33世孙 孔崇基,褒圣侯

34世孙 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35世孙 孔萱,文宣公

36世孙 孔齐卿,文宣公

37世孙 孔惟晊,文宣公

38世孙 孔策,文宣公

39世孙 孔振,文宣公

40世孙 孔昭俭,文宣公

41世孙孔光嗣,泗水主簿

42世孙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43世孙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

44世孙孔延世(孔延泽之兄),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45世孙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无子

45世孙衍圣公孔宗愿(孔延泽之子、孔圣佑从弟)

46世孙衍圣公孔若虚(孔宗愿次子)、孔若愚(孔宗愿第三子)、孔若蒙(孔宗愿长子)

47世孙衍圣公孔端立(孔若愚之子)、孔端操(孔若蒙次子)、孔端友(孔若蒙长子,南宗)

48世孙衍圣公孔琥(孔端立之子)、孔璠(孔端操次子)、孔玠(孔端操第四子,南宗)

49世孙 衍圣公 孔拂(孔琥之子)、孔摠(又名孔詌,孔璠次子)、孔搢(孔玠之子)、孔拯(孔璠长子)

50世孙 衍圣公孔元用(孔拂长子)、孔元孝(孔拂次子)、孔文远(孔搢之子,南宗)、孔元措(孔摠长子)、孔元紘(孔摠次子)

51世孙 衍圣公 孔之厚(孔元孝之子)、孔之全(孔元用之子)、孔万春(孔文远之子)、孔之固(孔元紘之子)

52世孙 衍圣公 孔浣(孔之厚之子)、孔治(孔之全之子)、孔浈(孔之固之子)、孔洙(孔万春之子,南宗)

53世孙 衍圣公孔思晦(孔浣之子)、孔思诚(孔治之子)、孔思许(孔津之子,孔之言之孙,孔仁玉的第11世孙,南宗)

54世孙 衍圣公孔克坚(孔思晦之子)、孔克忠(孔思俊之子,孔洙之孙,南宗)

55世孙 衍圣公孔希学(孔克坚之子)、孔希路(孔克忠之子,南宗)

56世孙 衍圣公孔讷(孔希学之子)、孔议(孔希路之子,南宗)

57世孙 衍圣公 孔公鉴(孔讷之子)、孔公诚(孔议之子,南宗)

58世孙 衍圣公孔彦缙(孔公鉴之子)、孔彦绳(孔公诚之子,南宗)

59世孙 衍圣公孔承庆(孔彦缙之子)、孔承美(孔彦绳之子,南宗)

60世孙 衍圣公孔宏绪(孔承庆长子)、孔宏泰(孔承庆次子)、孔弘章(孔承美之子,南宗)

61世孙 衍圣公孔闻韶(孔宏绪之子)、孔闻音(孔弘章之子,南宗)

62世孙 衍圣公孔贞干(孔闻韶长子)、孔贞宁(孔闻韶次子、孔尚坦之父)、孔贞运(孔闻音之子,南宗)

63世孙 衍圣公孔尚贤(孔贞干之子,生有二子:孔胤椿、孔胤桂,皆无子而早夭)、孔尚乾(孔贞运之子,南宗)

64世孙 衍圣公孔衍植(原名孔胤植,孔尚坦之子)、孔衍桢(孔尚乾之子,南宗)

65世孙 衍圣公孔兴燮(孔衍植之子)、孔兴燫(孔衍桢之子,南宗)

66世孙 衍圣公孔毓圻(孔兴燮之子)、孔毓垣(孔兴燫之子,南宗)

67世孙 衍圣公孔传铎(孔毓圻长子)、孔传锦(孔毓垣之子,南宗)

68世孙 衍圣公孔继濩(孔传铎之子)、孔继涛(孔传锦之子,南宗)

69世孙 衍圣公孔广棨(孔继濩之子)、孔广杓(孔继涛之子,南宗)

70世孙 衍圣公孔昭焕(孔广棨之子)、孔昭烜(孔广杓之子,南宗)

71世孙 衍圣公孔宪培(孔昭焕长子,孔宪增之兄,无子)、孔宪坤(孔昭烜之子,南宗)

72世孙 衍圣公孔庆镕(孔宪增之子,过继给孔宪培,1794年袭爵)、孔庆仪(孔宪型之子,孔传锦的第5世孙,南宗)

73世孙衍圣公孔繁灏(孔庆镕之子)、孔繁嘉、孔繁豪(孔繁英之兄,无子,南宗)

74世孙衍圣公孔祥珂(孔繁灏之子)、孔祥壮、孔祥楷(孔繁英长子,过继给孔繁豪,南宗、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

75世孙衍圣公孔令贻(孔祥珂之子,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承袭衍圣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76世孙衍圣公孔德成(1920-2008):孔令贻之子;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总统明令,承袭衍圣公爵位;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孙女孙琪芳女士;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孔德成随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历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兼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商周青铜彝器、三礼综合研究、金文等课程;200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50分在台北慈济医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详辞世,享年89岁;长女:孔维鄂;子:孔维益、孔维宁;长孙:孔垂长

77世孙孔维益:孔德成之子,早卒,未袭封

78世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孔维益之子,2009年9月25日正式袭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特任官待遇

79世孙孔佑仁:孔垂长之子,2006年元旦,生于台湾

79世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胡庭栋的曾祖父开始至其女儿止,整整七代任教。胡庭栋民国时期教龄最长的教师是东峪村胡礼谦之后代,从20岁左右教私塾,一直到86岁还在外河府村小学任教,当年逝世。

自胡庭栋的曾祖父开始至其女儿止,整整七代任教,连同儿媳、女婿15人。兹重点介绍如下:

第一代

胡礼谦(又名九绪):生于咸丰四年,卒于1939年。光绪年秀才,热爱教书,一生从事教育,初执教于私塾,后在小学。胡礼谦治学严谨,诲人不倦,颇负盛名,乡里称道。并精医道。他告诫子孙,有学问不要当官,不要经商,教书、行医,教育人、搭救人就是最理想的职业。在他的教育影响下,教书、行医世代相传。他在86岁高龄,还在外河府村任教,当年逝世。其生三子,长子、三子均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第二子少亡)。

第二代

胡俊(又名正丙):胡礼谦长子,生于光绪元年,卒于1943年。一生任小学教员。教学吃苦认真。亦通医道,尤擅长针灸。生三子一女,除第二子务农兼行医外,长子、三子以及女儿、女婿(武九昌)都是小学教员。(三子胡维国19岁死于明查湾村教员岗位上)。

胡炬(又名正春):胡礼谦三子,生于光绪十三年,卒于1954年。五台中学毕业。一生从教,品学兼优,乡里争聘。其学生称赞他“德高望重,堪为师表。”胡炬医学亦精,尤善书画,他写的草字,如龙飞凤舞,刚劲潇洒,别具风格。他特别擅长作“魁星夺斗”、“寿星佬骑鹿”、“张果老骑驴”、“孙中山跨马归国”等字画。至今凡是他活动过的地方,不少人家还珍藏他的字画和书法墨迹。其生三女,次女胡英昭是小学教员(早亡)。长女婿、三女婿,均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现已退休)。

第三代

胡维洲:胡俊长子。生于光绪三十一年,卒于1950年。陕西榆林军政大学毕业。毕业后不愿在军政界干事,甘心当小学教员,他教学对学生不体罚,循循善诱,教学有方,群众称他是“娃娃头”。曾经担任五台县老三区教育干部,在1939-1949年间任区教育助理员。其亦懂医学,善写隶书。生四子,长子一生任教,次子初是民办教师,后务农。(三子、四子行医务农)。

胡芳芝:胡俊女,生于光绪二十七年,卒于1992年,寿92岁。小学执教30余年,晚年从医。

第四代

胡庭栋:胡维洲之子,生于民国21年,山西师范毕业。一生任教小学,教学善于启发学生,教学成绩颇佳,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现已退休。

第五代

胡效莲:胡庭栋女,生于1955年,高中毕业,初任民办教师,后转正。1985年被评为地区级模范。五台二中当英语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呕心呖血,患白血病。卒于2003年。

胡效玲:胡庭栋侄女,1962年生,任民办教师,已经13年。

李丽花:胡庭栋儿媳在晋中市(原榆次市)中学任教。

第六代

罗汉鑫:胡效莲之子,忻州师专毕业,在安徽任教。

第七代

略(资料来源五台县老三区教育史料汇编)

四川宜宾:成仕永远景,思彦祖宗智朝廷。学仁存义万长龄,从本德政必显达,定逢贤良继高明,日元维荣集学绍登鹏举    

四川合江:文友仲大孝,万时绍应兴。梦汝如天杰,惟宗祖必荣。思承昌盛嗣,元开廷懋月    

四川成都青白江:泰延文仲德,承仕和伯盛。纹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国正添新顺,家和祖德昭。孝义能为保,诗书可作调。圣世儒珍重,永有仕名标    

四川泸州江阳通滩、宜宾黄伞、江安水清:泰延文仲德。承仕思友子,祖必次景应。添元水金可,永阳文世良。学贤道正愈,兴嗣载祖明。宗肃立凤鸣,齐起振家声。超群拔萃光前代,伟业丰功佐朝廷    

四川泸州江阳况场、兴文:泰延文仲德,承仕思友子。汝九世从德,添元沔廷显。如单孔达昌,方凤忠肃恭。懿宣慈惠和,齐圣广渊明。允笃诚洪焕,图章万代隆    

四川乐至、遂宁:泰延文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正天心,顺家和如一。孔光昌荣耀,孝道启高贤。万世兴良善,学修永日新    

四川广汉    文才宗景,思敬再通。世承一任,存忠志万。维由义行,慎修正位。理启迪广,居仁有善。昌邦彦此,显永利成,国思天心顺,文宗世发长。德厚维先泽,道大显荣昌    

四川金堂:克朗廷秀家永昌,儒修启绪选贤良。治平作用承先代,云集科名世泽长    

四川隆昌: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一品佐朝裔。居志国栋梁,英贤清泰邦。广章文明渊,成传右隆和。曰腾贵永新,光廷逢进德。国作忠良相,家乘孝为先。昌隆恩泽锡,富贵吉祥开    

扩展资料:

来源之一:

曾姓起源于姒姓。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发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古代习惯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

实力并不强大的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曾氏

莽[莽,读音作mǎng(ㄇㄤ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古国,出自西周时期西域古莽之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列子·周穆王篇》记载:“西极之南隅,名古莽之国。”

周穆王西巡,夸父御车,行至西王母之所。途径莽国,受贡。后徐王造反,周穆王日弛千里而归,及时平灭了叛乱,稳定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期间,有莽国勇士随周穆王归,参与平叛。后留华,称莽氏,世为宗周之卫。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西汉武帝时期侍中仆射莽何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汉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切断匈奴右臂,执浑邪王子,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夏天,经居延及小月氏攻祁连山浑邪、休屠二王,使他们遭到惨重打击。同年秋,匈奴单于因浑邪王屡为汉军所破,伤亡数万,怒不可遏,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便说服休屠王共同降汉。而休屠王因其部损失不大,估计单于不会杀他,后又中途反悔,浑邪王便杀了休屠王,其众四万余人降汉。汉武帝封浑邪王为列侯,其属下莽何罗亦被重用被。

休屠王之子日磾因父亲被杀,无所依归,便和母亲阏氏、弟弟伦随浑邪王降汉,被安置在黄门署养的马,时年仅十四岁。

汉武帝晚年深信巫术,有一次身患重病,绣衣使者江充深恐汉武帝驾崩,会遭太子所诛,便想乘机先灭太子,以除后患。于是上奏武帝道:“陛下疾病,乃是巫蛊作祟,必定有人暗中用巫蛊祝诅陛下所致。”汉武帝疑心生暗鬼,夜梦数千木人持杖击头,如是信以为真。就命江充担任治巫使者,江充藉机大作威福,使胡巫掘地寻捕巫蛊,烧热铁钳,苦刑逼迫招供,人民受刑,展转互相诬告,造成史上大冤狱,以致冤死者数万人。江充又奏宫中有蛊气冲天,汉武帝命他清理后宫,江充暗中先使胡巫于太子宫埋蛊,然后掘太子宫,获得数千桐木人,太子恐惧,不能自明,于是矫诏要斩江充,事败,皇后太子都畏罪自杀。后来有朝臣上书为太子洗雪冤情,汉武帝察知江充埋蛊的奸诈,下令诛杀江充三族。

当时,已升任侍中仆射的莽何罗兄弟与江充相善,及江充积极屠杀太子时,莽何罗之弟莽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江充被诛,莽何罗兄弟深恐牵连问罪,遂阴谋反叛。莽何罗的行动,被金日磾察觉,遂暗中注视其动静。莽何罗觉察到金日磾注意他,因而迟迟不敢发难。

汉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农历6月,汉武帝出行住在林光宫,金日磾也随从,因小病卧行宫庐舍中。莽何罗便与其弟通、安成三人认为有机可乘,便假传圣旨,“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当夜发兵。

次日清晨,汉武帝还在睡觉,金日磾正去便溺,发现莽何罗匆忙从宫外闯入汉武帝寝宫内,顿时生疑,马上回身入宫,坐于汉武帝内房。须臾,莽何罗袖藏白刃,从东厢上殿准备行刺,突见金日磾,胆怯变色。但莽何罗反心已定,决意向汉武帝住定急冲,由于行动慌忙,碰到宝瑟(马桶)而摔倒,金日磾趁机冲上去抱住莽何罗,大叫“莽何罗反!”

汉武帝惊起,侍卫们拔刀欲杀莽何罗,汉武帝恐伤到日磾,制止了侍卫。金日磾将莽何罗擒住,用捽胡(摔跤手法)投掷殿下,被侍卫擒缚。

事后,汉武帝大肆搜捕莽何罗兄弟余党,莽氏一族纷散四逃,期间,有改姓氏为芒氏者。

第三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东汉朝明德皇后马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传说,该支莽氏起源于东汉时期。据史籍《前汉书·武帝纪·莽何罗》记载:“莽氏,本姓马,明德皇后恶其先人有反者,易姓莽。”

东汉时期有一位明德皇后,为汉明帝刘庄的皇后,本姓马氏,其祖先叫马可罗,后因叛逆罪而被皇帝所杀。这位明德皇后感到与祖姓同宗为“马”氏是一种耻辱,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莽氏。其家族亦因而皆弃“马”氏为莽氏。

注:

按此传说,马可罗当为著名的历史人物,但查阅相关于汉史之古籍,未尝见有关“马可罗”的记载,且历代史书仍称明德皇后为“马皇后”、“马太后”,且西汉时期前有莽何罗谋反,后有王莽篡汉,怎么可能再用“莽”字为姓氏呢,岂不表明还要谋反吗?这显然与中国封建时代的大忌之韪相悖。所以,此说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四个渊源:源于布朗族,出自辽国契丹王族耶律氏,属于汉化改姓以为氏。

据云南施甸布朗族文献《由旺蒋姓宗支叙》中的记载:“吾祖籍镇南京,姓耶律氏,名阿保机,先宋登帝于辽,位传十二世至阿育祖……传于太子,被金人所刻。后裔改称为莽……数代亦发数枝,分尼鹤庆、邑林、腾越。后至大明洪武十五年……受恩于洪武十五年,钦授永直郎,延至正统,封受武略将军之职,改莽姓为蒋。由始至今,年远代深,阐明裕后矣。”

这段记录说明,云南的布朗族与辽、宋时期契丹族人有密切关系,曾有一支契丹耶律氏族人迁徙云南地区定居,改姓氏为莽氏,后陆续分衍落业至平安、平戛、猛板等地区。其中有木瓜榔乃莽氏九代驻守之故地(今云南保山戛土舍),在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被明太祖朱元璋钦授永直郎,世袭数代。后又在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1450年)被明英宗朱祁镇封受武略将军,此后,这支莽氏族人又以“将军”之谐音汉字“蒋”改成了蒋氏。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保山县戛土舍蒋思孝随明军征缅甸有功,钦授猛板千夫长世职。清朝乾隆年间,戛土舍沦陷于缅甸。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中英勘界,清 收复猛板部分地区,为形势需要,仍设土职,遂以蒋思孝的第八世孙原猛板土官蒋金龙为土千总,世守猛板。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莽那特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莽格努特氏,源出元朝忙忽惕氏后裔,世居喀喇沁。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满语为Manggenut Hala。所冠汉姓为莽氏、牛氏、何氏等。

②蒙古族有莽那特氏。至明末清初,有元朝后裔莽那特·吉尔布什,本蒙古喀尔喀太子,世居西喇木楞(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又称潢河)。清太祖佟·努尔哈赤时期,莽那特·吉尔布什携子莽果尔归附后金政权,清太祖大喜,授其三等子爵,为额驸,赐号“青卓理克图”,隶属满洲镶黄旗。莽那特·吉尔布什后仕至兵部尚书,晋一等子爵。其子莽那特·莽果尔之后族衍有莽果氏。莽那特·吉尔布什的后裔子孙中,有冠汉姓为莽氏者。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莽吉绰氏,满语为Manggic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所冠汉姓为莽氏、吉氏、洪氏等。

②满族莽那特氏,满语为Mengnat Hala,原莽那特·吉尔布什家族姓氏,世居喀尔喀图呼尔扎(今蒙古国库伦),后冠汉姓为莽氏。

③满族莽果氏,亦称蒙棍氏,满语为Manggo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所冠汉姓为莽氏、莫氏、白氏等。

④满族莽佳氏,亦称迈佳氏,满语为Manggiya Hala,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后改汉姓为莽氏、麦氏。

据史籍《满汉大臣传》记载:

①满族莽努特氏,满语为Mangnut Hala,源于元朝忙忽惕氏部落的后裔,世居喀尔喀(今我国新疆东部,以及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等地),所冠汉姓为莽氏、牛氏、何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莽人,属于以民族群体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莽人,是一个至尽尚未识别族属的民族群体,分布在我国和越南、老挝等三国而居的民族共同体。由于居地隐蔽僻远,迄今为止有很少学者去调查研究。从1990年开始,有学者先后到莽人地区实地调查了七次,颇有所获。

1957年,我国莽人散居在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镇乌丫坪办事处和南科办事处西南部,沿中越边境线我方一侧的原始森林中,包括雷公打牛、落邬、坪河上、坪河中、坪河下、河头、管木、纳西、边界、龙树、草果坪、南科等十二个小居住点。当时小的村落只有五、六户,大的村落也不过十来户。

1957年春天,在当地人民 和人民 驻军部队及相邻民族的帮助下,原来的十个小居住点合并为今天的雷公打牛、坪河中寨、坪河下寨、南科寨等四个自然村,九十六户,五百七十五人(1995年末统计数)。

从莽人的图腾姓氏看,它始于何时,目前难于完全说清楚。但现在莽人所行的图腾姓氏中,多少会反映出一些图腾姓氏的来源。

如今,莽人中有以自己的民族群体为姓氏者,称莽氏。

二分布:

今吉林省的吉林市、长春市,北京市的顺义区高丽营镇,云南省的保山县、红河州金平县金水镇等地,均有莽氏族人分布。

三名人

莽英伦:(公元1927~2002年),著名建筑学家。

据莽英伦的碑文记载,他生前“主持施工了我国第一个无外脚手架百米烟囱,第一个万吨软地质浮筏式基础,第一个采用交叉作业法,为我国积累了宝贵的建筑技术文献。”

莽英伦是一位工程技术专家。“无外脚手架百米烟囱”,使用的肯定是滑模法施工,这种方法适用于比如烟囱这样的施工面规则的项目,其“脚手架”置于建筑内面,可随建筑一同升高,是建筑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一项技术。

一生中,只要做过一件有益于于社会进步的事情,就会将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

莽克荣:(公元1936~今),北京人。著名音乐教育家。

河北省廊坊师范高级教师,中国音协河北分会会员。

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曾就职于河北省音乐教育研究会理事。

低[低、氐、邸、砥、厎,读音作dǐ(ㄉㄧˇ),亦可读作zhǐ(ㄓˇ),不可读作dī(ㄉㄧ)]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神农氏十五世孙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与姜姓同奉伯夷、四岳为祖神而异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氐族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

传说,少典氏为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国君,于黄帝纪年前557年(丁亥,公元前3274年)诞生在厉山的少典国,称为少典,娶妻有娇氏之女安登,生炎帝、黄帝,衍传炎、黄世胄满人间。

神农氏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厉氏后来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为:柱生庆甲;庆甲生甲和临;临传承;承传魁;魁传明;明传直;直传厘;厘传居(哀);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戏、克三支。克传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露、赤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钜、封父、富父;伯陵生蜂和逄,逄生殳、延和鼓,鼓生灵恝,灵恝生氐。

这样,氐氏族人的源流世系便为:少典→神农(轨)→临魁→姜柱→承→明→宜→来→里→节茎→克→戏→器→伯陵→逄→鼓→灵恝→氐(互)。

氐之后裔一直以“盍稚”为自称,而“氐”、“互”则是其他民族对氐氏族人的称呼。魏、晋两朝以后,渐为自称,此为正宗氐氏。

氐氏后裔繁衍为庞大的氐族,分衍有逄氏、蠭氏、逢氏、殳氏、延氏、氐氏、元氏、乞氏、夸氏、勾氏、勾龙氏、吕氏、申氏、许氏、由余氏、余氏、羌戎氏、杨氏、蒲氏、齐氏、符氏……等等诸氏。

氐族人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各种政权,例如:东汉末期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前仇池国(公元296~371年)、后仇池国(公元385~443年)、武都国(公元447~477年)、武兴国(公元478~553年)及阴平国(公元477~580年);东晋朝时期关中扶风元氏后裔齐氏所建立的流民齐氏政权(公元294~299年);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蒲氏后裔符氏建立的前秦国(公元351~944年)、吕氏建立的后凉国(公元396~403年);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隋朝(公元581~618年)等。

到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政权期间,氐族人发展强盛至颠峰状态,总人口接近百万。随着历史的演进,氐族人最终逐渐被融合于黄帝世系之中,成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的砥氏、氐氏、邸氏、低氏、狄氏、翟氏等,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朝时期少康帝给幼曲烈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低氏的祖先,是上古圣君夏禹王的后裔。

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邸”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邸国”(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世代在邸国相袭繁衍了将近两千年。

到春秋时期,邸国被莒国所并灭,怀着亡国之痛的邸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且在鲁国作了官。他以故国的国名“邸”字“去邑当氐”,令后裔以“氐”为姓氏,称氐氏,后有加“亻”偏旁称作低氏者,亦有取“邸”的通假字“砥”称砥氏者,砥氏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三个渊源:源于妘姓,出自西周武王分封的邸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顾东高《大事年表》记载,“邸国,妘姓,子爵,在今山东临沂县北十五里”(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

史籍《春秋·左传注》中记载:“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六月,邾人入邸。”邸国后来在春秋时期被并入鲁国。

到战国时期,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地被并入楚国,称邸县。史籍《姓苑》中也记载,邸为县名,邸氏当以县名为氏。

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因此亦称砥氏,也有简笔为氐氏者,改笔为低氏者等,读音作dǐ(ㄉㄧˇ)。

第四个渊源:源于西域大月氏,出自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邸氏出自西汉时期西域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其后裔入居中原,取祖上原名首音的谐音汉字“邸”为姓氏,汉化称邸氏,后有去“邑”简笔为氐氏者,也有改“亻”称低氏者,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五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古代研磨工具砥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砥砺,是古代对磨刀石的称谓,俗称砥石。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荆州砺砥砮丹。砥细于砺。”在史籍《山海经》中也记载:“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砺。”

有专职制作和贩卖砥砺的工匠、商贾,其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或物品为姓氏者,称砥氏。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去“石”改“邑”为邸氏者,亦有改“亻”偏旁称低氏者,还有简笔为氐氏者,但读音皆作zhǐ(ㄓˇ)。

另外,自古以来就有对专职磨刀、剪的工匠称作砥工、砥匠、游砥师傅等,该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亦或有引为姓氏者。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六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属于以神话传说为氏。

砥柱,亦称厎柱、砥柱山,是矗立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之中巍然不动的山状岩体,例如 尼洋河上的砥柱山,黄河中的砥柱山等。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厎柱析城。厎柱,山名,在河水中。”

在黄河的河南三门峡段中央,就有一座著名的“砥柱山”,文人墨客称之为“峡东砥柱”,政治家称之为“中流砥柱”,黄河上的艄公则千百年来称它为“朝我来”。这座“中流砥柱”矗立在那里已经有数万年,神话相传它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而在黄河两岸百姓们的心目中,它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船驶往黄河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船只就要被风浪推得撞向岩石。老艄公对其他船工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之后就纵身跳进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中。船工们还未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的黄河中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只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旋浪将船只推向下游,离开了险地。当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时,只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高大的石岛,昂头挺立在浪涛滚滚的黄河激流中。从此以后,它就一直矗立在那里为过往的船只指引航向,艄公们都含着热泪把这座“中流砥柱”称为“朝我来!”它成了峡谷中的永久性航标,所有的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只要朝砥柱直冲过去,在眼看船头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只推向旁边的航道,并避开航道中的明岛暗礁,顺利驶出三门峡峡谷。

人们自古以来,就用“中流砥柱”来形容那些勇敢无畏、坚强不屈、或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在典籍《晏子春秋·谏下》中就有:“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不朽的精神。

在黄河上的艄公中,自古就有以“砥柱山”为姓氏者,称砥氏、厎氏,后有去“石”简笔为氐氏者,亦有改“亻”称低氏者,读音作dǐ(ㄉㄧˇ)。

得姓始祖:邸就郤。

汉时大月氏国王侯。月氏,也作月支,祖居甘肃敦煌和青海祁连之间,后迁新疆伊犁河流域,西汉时期为匈奴所灭,遂远迁于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都密等五部翎侯。贵霜翎侯治护澡城,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贵霜政权,所居区域大致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邸就郤的后裔后入居中原内地,以王父名为氏,称邸氏,并尊邸就郤为其得姓始祖。

注:

本书总体上倾向于低、氐、邸、砥诸姓氏源出氐族人之说。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河西郡:最早的河西郡是战国末期魏国所设,其境约在今山西省、陕西省一带。汉朝时期所说河西郡是指河西四郡,即今甘肃省的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是西汉武帝拓边后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所设置的。北魏时期设置的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地区。唐朝时期设置的河西郡,其时辖地在今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一带地区。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 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2堂号:

河西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付姓的历史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付姓名人有:傅说、傅宽、傅玄、傅亮、傅毅。付姓原为罕见姓氏,为春秋时郑人史付之后,明陕西按察司副使,河北大城人付吉即为见于史料的古代付姓名人,后在二简字过程中,将傅字简写为付,造成大量傅姓人士改姓付姓,后二简字取消,仍有大量傅姓人士仍使用付姓。

1、傅说

傅说,傅氏始祖,古虞国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丞相,为“三公”之一。

典籍记载傅说本为胥靡,本无姓,名说,在傅岩筑城。武丁求贤臣良佐,梦得圣人,醒来后将梦中的圣人画影图形,派人寻找,最终在傅岩找到傅说,举以为相,国乃大治,遂以傅为姓。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广韵》等书认为傅说是傅氏的始祖。

2、傅宽

傅宽,西汉开国功臣,砀郡横阳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以魏五大夫骑将投归刘邦,任右骑将。后从击项籍,辅佐韩信攻占齐地。汉朝建立,汉高帝分封傅宽为阳陵侯,食邑2600户。吕后时期,陈平奉诏排列功臣名次,傅宽位于第10位。参加平定陈_叛乱后,旋徙为代相,惠帝五年薨,谥景侯。

3、傅玄

傅玄,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人。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燮之孙、傅干之子。

傅玄幼年随父逃难河南。专心经学,性格刚劲亮直。初举孝廉,太尉辟,都不至。州里举其为秀才,除郎中。后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温县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曾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五等制建立后,傅玄封鹑觚男。

司马炎为晋王,以傅玄为散骑常侍。西晋建立,进爵鹑觚子,加附马都尉,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后拜侍中,因事免职。又任御史中丞,提出了有名的“五条政见”。泰始五年升任太仆,转司隶校尉,因当众责骂谒者及尚书被劾免。

4、傅亮

傅亮,字季友,北地郡灵洲县人,南朝宋大臣,东晋司隶校尉傅咸玄孙。

博涉经史,尤善文辞。初为建威参军,为桓谦中军行参军。义熙中,累迁中书黄门侍郎。刘裕即位,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封建城县公,转尚书左仆射。宋少帝即位,进中书监、尚书令,领护军将军,寻行废立。宋文帝即位,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始兴郡公。

5、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东汉辞赋家。

汉明帝

伏姓 伏氏家谱 伏姓起源 伏姓名人 伏姓的来源 伏姓简介

■姓氏源流 伏(F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风姓,世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伏羲氏苗裔,有的用“伏”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