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是不是一个姓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4收藏

墨,是不是一个姓氏?,第1张

墨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他在自然哲学、逻辑学、数学、物

理学等领域,均有丰富的思想成就。可是,他的姓名一直令后世学者困惑不解,

说法有多种。 最传统的说法是,墨子姓墨名翟。《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孟

子荀卿列传》等都称他墨翟,《元和姓纂》明确说他是孤竹君之后,本墨胎民,

改为墨氏,“战国时宋人墨翟,著书号《墨子》”。以后《新唐书。艺文志》也

沿用这种说法,影响较大。 南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则称墨翟为“翟子”,元代伊世珍《琅环记》也附

和此说,并认为他姓翟名乌。清代周亮工《固树屋书影》更具体地提出:“以墨

为道,今以姓为名。”一方面认为他姓翟,并由姓转变成了名;一方面认为“墨” 是“道”,是一种学派。近代学者江《读子卮言》承袭周亮工的说法,并

作进一步证明,以为古代确实有“翟”这种姓氏,但根本就没有“墨”姓,而且

战国诸子中儒、道、名、法、阴阳、纵横、杂、农、小说等,都不是以姓名作为

学派名,因此墨应该是学派的名称。 着力于墨子研究的近世学者胡怀琛,在其所撰《墨翟为印度人辨》一文中提

出,墨既非姓,翟也不是姓,更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蛮狄”之音转,是用

来称一个不知姓名的外国人。这样,墨翟成了外国人的姓名。 钱穆《墨子传略》从墨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开研究,认为古人犯轻刑,

则罚作奴隶苦工,故名墨为刑徒,实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为极。 墨子和弟子们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人人皆可

使“赴火蹈刃,死不族踵”。这样,就被称为墨了。此外,汉淮南王英布因遭黯

刑后称为黥布,也是一证。而翟确实是名,因为《墨子》和《吕氏春秋》记载墨

以确证,只有等待新的研究成果了。

  开创者  墨子,子姓墨氏名翟。《姓氏寻源》说墨氏出于宋微子,为宋微子后裔。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 [编辑本段]墨家理论介绍   背景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例如巨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后期墨家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春秋战国时期ˇ百家争鸣ˇ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墨子》一书是墨子讲学时由弟子们记录后整理而成的。文字质朴无华,缺乏文学性,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创立者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音笛dí])。墨翟主张ˇ兼爱ˇ、ˇ非攻ˇ、ˇ尚贤ˇ,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百日维新失败原因: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

  3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又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最关键就是慈禧!那该死的老太婆!

一、墨家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维柯在其《新科学》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这样三个时代: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如果我们并不反对这一划分至少反映了自人类文明产生之日起,神与人作为创造者与被造者其地位戏剧性的交错沉浮这一基本事实的话,则这一时代划分法可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墨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需要指出的是维柯所讲的神的时代,其特征是神谕和预兆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并构成人类最古老的习惯法及世俗制度。而在中国,相应于这一时代的年代划分可以截至秦统一中国或战国时代,其特征也不尽与维柯描述的神的时代想同,在中国,这个时代由神话故事、占卜、祭祀代替了神谕,但人们所生活的背景底色都透出一股浓郁的宗教的、超人力、超自然的神秘色彩。

这一时代的末期,即向英雄时代跨越的几百年间,也就是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时期,东西方大陆各个文明中心地带几乎同时发生了一切划时代的精神变革。雅斯贝斯把轴心期称作“两大帝国时代之间的间歇,因自由而暂停和导致最清醒的意识的深呼吸”,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先哲,他们为人类树立了各不相同,但却具有普适性的终极人生目标和伦理行为价值规范。当然这种人类精神重建及最后的决择也是一个争鸣与优化的过程,反映在中国,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思想就是在这时产生、发展起来的。

二、墨家思想的特点及其内在逻辑

墨家作为一个学派是由墨子开创,由其弟子传续发扬的带有武装和宗教色彩的团体,其成员称为“墨者”,大多出身于社会下层。冯友兰先生认为墨者丧失爵位的武士,在当时称为游艺机侠。作为没落的职业武士出身的游侠其终身谨守的职业道德的发挥也便成了墨家学说的主旨。这种学说被荀子讥为“役夫之道”,但这种思想在当时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汤蹈火,死不还踵”,能使这些墨者如此效命的怕不仅仅是这一组织内部既定的严格纪律,其中不乏一种学派信仰与文化皈依的士的精神。

“兼爱”一如“仁”之对于孔子学说一样,成为墨家学说的中心思想,其中有与孔学之仁想通之处,但骨子里墨家的“兼爱”学说却是对孔子学说的彻底反动,而非“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墨家其他理论概念的提出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并为之服务的,由此也引起了孔墨之说的争论不休。

如何说“兼爱”是对“仁”的反动呢?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孔子之仁的涵义。《论语》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曰“克己复礼为仁”。统观孔子仁的学说,我们可以得知孔子之谓仁是一种善而至纯的爱人之心,也可谓良心,但这种良心需克服自身种种弊病而回复到周礼所规定的道德规范之中才可能得以实现。换一种说法,也即爱人之仁,须遵守礼法制度,而周礼所反映的宗法等级关系反过来制约了这种爱必定是一种带有等级差别的爱。针对孔子的仁爱说,墨子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兼爱”说,他主张“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墨子兼爱上》)否定爱的亲疏尊卑的差别。这种纯粹的人道主义原则引起了孔子及其后继者们的反驳与批判,孟子甚至直斥“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孟子滕文公下》)显然,墨学不仅是对孔学的反动,也是对整个既存传统伦理道德的反动。

在打出了自己的旗帜之后,墨子及其后学不遗余力地为其学说宣传、辨护,并用实际行为去实践他们的学说,墨子的一生便是墨家学说最恰当的注释。

为了使“兼爱”说在现实中成为可能,首先必须从理论上使其合乎情理,在这方面,墨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三表法”,并使之成为墨家理论学说强有力的论辨工具。视众生平等的“兼爱“说与“亲亲有疏,尊贤有等”的“仁”爱说,如何区分孰优孰劣呢?墨子由此担出对于任何一种理论学说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检验方可辨其真伪,即谓三表法。“何谓三表法?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以此论辨工具,墨子论证了兼爱的绝对正确性,因为“仁者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这害”(《墨子兼爱下》)而谷除天下之害,就应当以兼爱作为他自己以及天下所有人的行动标准和指南。

按照墨子的论证,“兼爱”说才是最合理而适宜的学说,但是应该如此却不一定会必然如此,如何使这种学说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和导向呢?为此墨子从一种功利主义的角度提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下》)以个人利害关系来引诱人们对“兼爱说投上赞成的一票。

第三,墨子提出“天志”、“明鬼”说,企图借助天、鬼神的外在力量威迫人们按照兼爱说的指导去行为举动。他宣说天帝、鬼神对人们的行为有惩罚的权力,对于那些遵行兼爱说而去如是去做的人,会给予奖赏,对于不遵从兼爱说可交相别的人则给予惩罚,以此宗教的制裁促使人们接受兼爱说。

第四,除了鬼神天帝的监督外,墨子还需要有俗世的政治力量来保障兼爱说的实行。墨子提出“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取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尚同上》)他主张若要结束百人百义的混乱状态,必须选取贤与能,立为天子,并规定所选取出的政权代表及其政治机构拥有绝对的权威,实际上墨子所选的贤能成为天帝鬼神在人间的化身,履行着监督和赏罢罚的权力和义务。

这样,从个人到国家,从天国到尘世,墨子都详尽阐述并回答了“兼爱”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能的问题。墨子以及后期墨家都是围绕“兼爱”这一核心理论展开辨论和论证的。

三、墨家学说与儒家的冲突和论战

正如前文述及的,墨家学说是对儒家学说的反动,因此,不仅仅在核心思想上墨儒两家根本对立,在论证各自学说的过程中,也有诸多的分歧和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尚力”、“非命”与“命定论”的对立

孔子提出“命定论”,认为人的富贵贫贱、寿夭治乱都取决于命,这种命定的差别是非人力所能改变的,对此墨子持否定态度,他借助“三表法”对孔子的命定论进行反驳。他指出,首先从古者圣王那里找汪以“执有命者之言”,其次,从百姓那里也从未有人见过命或听过命的声音,第三,从实际效果看,汤武舛纣治乱不同说明人的遭遇不同是人力而非命定的结果。因此,墨子强调人力作用,而反对命定的儒家之说。

(二)、鬼神观念的不同

儒墨虽然都承认鬼神的存在,但对待鬼神的态度上却大不相同。《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虽然孔子因注重现世的伦理道德而未对彼岸世界投注过多的关怀,但他实际上是默认了鬼神的实际存在。鬼神相对于俗世之人,如同两个世界遥相对应的实体,互敬不扰,各行其道。而在于墨子,鬼神的存在实际上是其为实现墨家学说而提出的一种道德虚设,虽然他也煞费苦心地去论证鬼神的存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墨家学说是否存在宗教倾向这一问题,不可据此鬼神观而下定论,天帝鬼神已成虚设,而墨者并从未注重过自身内在超越,因此我们最恰如其分地解释也许是因为墨家思想形成于神话时代向英雄时代过渡时期而不可避免地带有神话时代的痕迹。

(三)礼乐之辨

礼乐之辨是儒墨两家基于思想斗争的扩张与延续。在儒家看来,音乐礼仪都是先王教化民氓的工具,而墨子认为“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墨子这一论调节器遭到荀子的有力驳斥,他专著《乐论篇》以反对墨子的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邪,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四)义利之争

从表面言论上看,儒墨两家都对义极加推崇,如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而《墨子耕柱篇》中也说道:“今用义为政于国,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这良宝也。”他还声称“万事莫贵于义”。然而两家对于义的内涵及功用却有着迥然不同的领悟与理解。

墨子讲义显然是从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的,实际上还是围绕着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说而展开的,因为墨子宣称直接有利于天、鬼、人的事都属仁义,这实属是对兼爱说的一种迂回辨护而已。而儒家所说的义却是发于内而行于外的一种人类善的本性的体现,相对于此,墨家的义却完全可以由外力而完成,不必是否如此却不得而知,所行之义也完全是为了实现其利的目的。可见儒墨义利观上的区别也是根源于两家各自的核心思想的。

历史上有前后墨家之分。前期墨家指由墨翟本人在世时所组成的学派;后期墨家指墨翟死后 由他的弟子所组成的学派。 墨家一开始就以儒家的对立学派面目而出现。它是一个以 纪律严密著称的学术团体。它的首领称为“巨子”,墨翟可能是第一代“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年一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学过儒学,后创墨家学派。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他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以利人为义,亏人自利为不义,以是否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他的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同时他要求人们学习大禹治水,自苦为极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方面,只取最低的标准。所以孟子说他是“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有一篇《非攻》,是根据《墨子》中《公输》一篇改写的,写墨子劝止楚王攻宋的事,生动地反映了墨子的精神,可以参读。

政治上墨子主张尚贤、尚同。尚贤是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映了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尚同则认为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要求百姓逐级与上级官长保持一致,最后上同于天子,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墨子思想中保存有较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他承认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以天志为其全部思想的最后依据,认为天和鬼神都赏善罚恶。这是他思想中落后和错误的方面。但他又反对天命思想,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禽兽以羽毛为衣,水草为食,不必耕织,衣食已足;人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突出强调了一切要依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衡量人们言行是非的三个标准:上古圣王的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和符合国家人民之利。这都是有价值的思想。

墨子思想包含有深刻的矛盾。他自苦利人,精神崇高,但带有若干空想成份,难于为多数人接受;他要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却又有着专制主义倾向。这些都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从这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够发达,而《墨经》所阐述的逻辑思想,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墨经》是了解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著作。读《墨子》,可以用近人王焕镳的《墨子校释》,或清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可重点读《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非乐》等篇。

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mjj/0002htm

如果说战国初儒家子思学派的思想中迸出了反宗法制的叛逆火花,那么,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墨翟,则干脆反戈一击,扯起了“兼爱”、“尚同”、“尚贤”的反宗法制旗帜,另起炉灶,创立了与儒家对垒的墨家学派。儒家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墨家则以原始人道主义为指归。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能属于当时“士”的阶层。《汉书·艺文志》将“墨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但其所云“盖出于清庙之守”,乃是根据不足的臆测。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首领称为“巨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代代相传。墨门子弟必须听命于巨子,为实施墨家的主张,舍身行道。被派往各国做官的门徒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首领要以身作则,实行“墨者之法”。墨家聚徒讲学,身体力行,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战国初期墨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墨翟、禽滑厘、田鸠、孟胜、田襄子等,反映了平民阶层上层分子的要求。

墨子(约前480——前390)姓墨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一说即鲁国人,宋昭公时曾为宋国大夫。他承认自己是“贱人”,可能乃接近“农与工肆之人”的“士”。墨子与子思同时。《淮南子·要略》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孔子的理想是西周初的王权宗法制社会,而墨子更将列于“三代”的“夏政”作为其理想,极可能是受了《礼运》“大同”说的启迪。而礼仪从俭则是孔子已有的思想,宰我更怀疑孔子主张的“三年之丧”,墨子提出“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以及“节葬”、“节用”等主张,只是进一步加以发展了而已。而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明鬼”等思想,则均可在《礼运》中找到影子,墨子晚于孔子,他“学儒者之业”,可能是鲁国曾子的学生。与子思同学,故两人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子思仍重于讲“礼”,保持儒家的传统;墨子热衷于“兼爱”、“尚贤”、“尚同”,则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今《墨子》书中《亲士》、《修身》、《法仪》、《七患》、《辞过》五篇,文风古朴,而前两篇,清汪中《墨子序》云“其言淳实,与《曾子立事》相表里”,很可能就是墨翟早期学儒时的作品。《亲士》似有两处明显的错简窜入,即“今有五锥”至“故曰太盛难守也”一处和“是故天地不昭昭”至“千人之长也”一处。其插入割断文意,所云与“亲士”无关。而有些学者所强调墨子不应亲自见到的“吴起之裂”等句,即在错简之中。《法仪》、《七患》、《辞过》篇首的“子墨子曰”,似乃后人所加。墨子利用儒学理论中理想与主张的矛盾,拾取“大同”理想加以发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向儒家发起了攻击。

《墨子》一书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原有七十一篇,今本为十五卷五十三篇,佚失十八篇。此书中反映了战国前期和中后期各具特点的墨家思想,乃墨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其中《亲士》、《修身》、《法仪》、《七患》、《辞过》可能是墨子早期的作品。《所染》、《三辩》则是墨家后学的作品。《尚贤》至《非命》等二十四篇,每个篇题都各有上中下三篇而内容基本相同。清俞樾认为“墨子死而墨分为三”,“相里、相夫、邓陵三家相传之本不同,后人合以成书,故一篇而有三”。这是研究前期墨家的主要资料,每篇以“子墨子言曰”开头,记录了墨子的主要思想观点。《非儒》不是墨子言论的直接记录,反映了儒墨对立斗争中墨家后学对儒家的激烈批评。《经上》至《小取》等六篇,一般认为是后期墨家的作品,将在以后论述战国中后期墨家时重点讨论。《耕柱》至《公输》等五篇,记述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类似儒家的《论语》。《备城门》至《杂守》十一篇,专门讨论防御战术和制作守城器械,其中有墨子和弟子禽滑厘的对话,可能是墨家传授防御守城知识的记载;其中有些篇章杂有汉代官名以及刑法制度,有人认为可能经过汉代人编撰。《墨子》内容繁富,历来注家不多,至今整理得还不够充分。

前期墨家的思想,主要就是所谓“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是墨家哲学、政治思想的纲领,他们尽力宣传的十项教义。《鲁问》载:“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视具体情况而说教,犹如视病情而开药方,颇有医国疗世的精神。

“尚贤”即尊尚贤人,实际上是为平民阶层上层分子要求政权的口号。春秋时期的“举贤”、“荐贤”以及儒家的“尚贤”、“选贤”,都是作为宗法制世袭官职的补充手段而存在。到墨子这儿可就不同了,“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上》),要求连“天子”都是由“尚贤”选出来“治天下之民”的。墨子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要贵族统治者“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不管什么阶层的人,只要是贤能,就“举而上之,富而贯之,以为官长”;不贤能即“不肖”的人,就应当“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贤能者即使是农人、渔夫、手工业者之类,也可以被举为天子。这在《礼运》中已经萌芽的中国古代民主思想,儒家把它作为理想却不敢引入现实;墨家将它作为自己的奋斗日标,“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精神十分感人。子思在《礼运》中托孔子之言提出的“大同”之世“选贤与(通‘举’)能”,经过墨子的改造和发展,成了古代圣王的“政之本”,“尚贤”成了一种理想化的民主选举制度。到《孟子·万章》中,便出现了托孔子之言的“唐虞禅”,尧、舜、禹“禅让”的传说便传播开来了。而《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古本竹书纪年》云“舜囚尧”,《韩非子·说疑》云“舜逼尧,禹逼舜”,虽然不大美妙,恐怕倒是近于真实的情况。

“尚同”即主张在“尚贤”的前提下统一天下;这也就是实现“大同”之意。墨子认为,在未有国家、“未有刑政之时”,人们思想不统一,“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互相攻讦,“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天下大乱是由于无“政长”。因此,施行选举制度,按照贤能等第,设立天子、三公、诸侯、正长,使百姓“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尚同上》) 天下的百姓都“上同于天子”,而天子又“上同于天”。“不上同其上者”,就要加以惩罚。这种“尚同”理想,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民主选举基础之上的中央集权制政治模式,其思想意义远远超过了学术价值,可惜它仅仅作为一种理想而存在。秦以后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则是王权宗法制和“尚贤”、“尚同”理想的混血儿,可悲的是天子世袭制一直占主导地位,“尚贤”只是维持封建统治的补充手段,而民主思想则备受摧残。墨子理想中不是作威作福,而是“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治乱”的统治者,总也无法通过选举途径产生出来。无法通过选举途径掌权的贤能之人,面对腐朽无道的统治者,便只好干起“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事业来,结果总是经过兵荒马乱,由天下大乱而达到天下大治。产生了新的天子、新的朝代之后,往往因不肯抛弃宗法世袭传统而又旧戏重演。墨子的“尚贤”、“尚同”,实在是颇有远见地开出的一剂疗世药方,无奈世人讳疾忌医,可叹墨学终于断绝。

“兼爱”可算是一种古老的“博爱”思想,由儒家的“仁”和“礼运”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发展而来。孔子将“爱人”含义的“仁”,加上了宗法等级制的内容,改造成了“忠恕”含义的“仁”;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则又抽去了宗法等级制内容,因为庶人也是可以被举为天子的,等级制的界限已被打破了。所以,墨家的“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更是对儒家“仁”的否定;在墨子看来,儒家不兼爱的“仁”,不能算是“仁”。“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以及“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如果天下人能“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那就天下太平了。墨子也讲“慈”、“孝”,但并不以“孝悌”为“兼爱”之本,更不主张有等差的爱,所以,其“兼爱”具有反宗法等级制的特点,因此孟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墨子的“兼爱”还要禁止“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反对贵族、富人欺压下层民众。并且,“兼相爱”和“交相利”是相结合的,墨子吸收并发展了子思学派“义”、“利”合一的思想,摆脱了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讲“义”不讲“利”的片面性。“兼爱”有利于自己,不“兼爱”则有害于自身,墨子将伦理道德和功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非攻”反映了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兼爱”主张天下人互爱互利,不要互相攻击,这就必然要主张“非攻”。当时兼并战争剧烈,农、工、商、士等庶人阶层和下层贵族都希望社会安定,墨家代表了他们要求停止战争的愿望。攻战之害,“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而且不仅被攻的国家受害,攻人的国家也要受害;由于兼并战争,将会导致“兼国覆军,贼虐万民”,古代本有一万多国,“今以并国之故,万国有余皆灭”(《非攻下》)。墨子主张弱小国家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大国兼并,这一理论是战国“合纵”的先声。而要求统治者“宽吾众,信吾师”,认为这样“则天下无敌矣”,既发展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又启迪了孟子的“王道”主张。看来墨子是一个希望能和平统一天下的理想家。墨子“非攻”,但并不反对防御战,墨家的守御是有名的,被称为“墨守”。《墨子·备城门》以下的十一篇中,记载着他们制造和使用防御战具的经验。他们帮助被攻的国家防御抵抗。《公输》篇中记载,当时有名的工师公输般替楚国制造了攻城的云梯,楚国准备用云梯去攻打宋国。墨子在鲁国听到这个消息,急行十天十夜,去游说公输般和楚王。并早派了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带着守御工具,帮助宋国守城。就这样墨子用实力制止了楚国攻打宋国,及时平熄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祸。墨子“非攻”,却也不反对“汤伐桀,武王伐纣”那样的“革命”战争,认为“彼非所谓攻,谓诛也”。这显然汲取了《易传》思想,且直接启迪了孟子的“诛一夫”思想。墨子还把无衣无食的穷人视为“僻*邪行之民”,主张用兵禁止“寇乱盗贼”的“*暴”行为,认为“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胜,是故圣人作为甲盾五兵”(《节用上》)。这一方面表示墨子主张用武力维护治安;另一方面也说明墨子并不站在下层穷苦民众的立场上,他只是上层平民的政治代表,他要维护其既得利益并保护私有财产。

“节用”、“节葬”则更明显地代表了上层平民的思想。贵族统治者苛征暴敛,其生活奢侈浪费,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使得民不聊生。《节用上》曰:“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故墨子主张用财必须用了有利,“凡是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墨子的节用爱民思想,继承孔子的节用之教,又加以进一步发挥。宗法贵族讲究“孝道”,而体现“孝道”的重要方式就是奢侈浪费的“厚葬”。墨子反对宗法贵族提倡的“厚葬”、“久丧”,认为这弄得“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不利于发家致富,“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为了庶人“富”家,统治者得“众”、得“治”,墨子提出一套薄葬、短丧的办法,目的在于使人能“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礼仪可以简略,生产不可懈怠,强调节俭求富,这显然是上层平民的思想。墨子反对一切不必要的奢侈浪费,他甚至认为音乐和一切文娱、艺术等都是不必要的,是无用的东西。于是,由“节用”而引申出“非乐”来。当然,这主要是反对贵族“亏夺民衣食之财”的奢侈享乐,不过有许多表现社会文化的东西,也在其反对之列。所以,《荀子·解蔽》中加以批评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天志”、“明鬼”是墨子利用宗教思想进行说教的一种手段。墨子主张天下人要以“天”为法,认为“天”是要人相爱、相利,不要人相恶、相贼的。“天”兼有、兼食天下之民,所以是兼爱、兼利的。“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法仪》)墨子的“天志”,就是其“兼爱”学说的宗教化。“天欲义而恶不义”,“义”就是“兼爱”、“交利”。统治者顺从“天志”,便要从事于“义”,当然也就是顺从墨子的学说。

墨子利用了当时流行的鬼神观念,发展为宗教信仰,认为如果人们觉得没有赏贤罚暴的鬼神,就可能胡作非为了。所以,墨子要“明鬼”,要使天下人都相信有鬼神,并且能赏贤罚暴,希望这样能使天下太平。其企图利用宗教鬼神来进行说教的用意,十分明显。墨子把统治者的天鬼变成了庶人的天鬼,对天鬼宗教进行了改造。他并非真信鬼神,旨在对之加以利用。老子不信鬼神,孔子半信半疑,子思有将鬼神自然化的倾向,而墨子则重建了天鬼宗教。墨子的动机也许是善良的,而其方法却是落后的。

“非命”是墨子反对宗法制天命观的重要思想。贵族统治者利用“天命”学说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强调贵贱是命定的,那就必然要阻碍上层平民的“尚贤”要求和求富愿望。承认了“命”的存在,那么王公贵族便可胡作非为,而无所顾忌,穷人无法摆脱艰难困境,乃自甘下流。一切都是命定,“鬼神”也就无法来发挥赏善罚恶的作用了。所以,墨子否定天命,主张事在人为,为善得赏,为恶受罚。“贤能”应掌权,“暴王”和懒情不肖的“穷人”,都该受罚。子思学派肯定天命,但认为天命可变.所持“革命”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改良变通观点;墨子“非命”,否定天命而把命运交给人们自己掌握,这具有更大的进步意义。墨子想彻底“革命”,要“革”掉“天命”之“命”。

“三表”法反映了墨子注重实际效果、重视实践的思想方法。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主张“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并据此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所谓“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通‘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社会效果为准绳,将“事”、“实”、“利”综合考察,排除个人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墨子提出与孔子截然相反的主张,认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不是以名正实,而是以实正名,使名副其实。他用从事实出发的观点,来纠正孔子从概念出发的教条主义。但墨子在强调感性经验真实性的同时,却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甚至故意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坚持“鬼神之有”的荒谬结论。这也许是受了老子、孔子主张愚民政策的影响,把他的“明鬼”当作一项愚民措施来实行了。

墨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他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并把“无故从有故”,即无理由者服从有理由者作为辩论原则。墨子的“辩”建立在知类(即知事物之类)、明故(即明了根据、理由)基础之上,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他善于运用类推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之处,如其斥责儒家“执无鬼而学祭礼”,就像“无客而学客礼”、“无鱼而为鱼罟”一样荒谬。墨子很讲究逻辑,反对当时儒家模糊不清的思想方法。《公孟》中记载,墨子问儒者“何故为乐”,儒者答:“乐以为乐也。”墨子指出这等于没有回答,好比问“何故为室”,答“室以为室也”一样。墨子认识到了下定义不能同语反复。这确实指出了儒家的缺点,《易传》即偶有同语反复、有解释等于无解释的逻辑毛病。如《易传·系辞》:“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便是如此。不过,“乐以为乐”中,如果前“乐”字指“快乐”,后“乐”字指“音乐”,则尚不能算同语反复。若确实如此,墨子反倒有曲解偷换概念的嫌疑,成为公孙龙辈的先驱了。无论如何,由于墨子倡导,墨家形成了重逻辑的传统;而后期墨家,便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体系。

墨子反对世卿世禄的宗法制,主张通过“尚贤”,选举产生新的能“为万民兴利除害”的统治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等级社会。儒家、墨家的等级思想各异,两家的斗争焦点,在于维护还是反对宗法世袭制度。所以,战国初期的儒墨之争,实质上是贵族和平民在政治思想上的交锋。墨子的“尚贤”、“赏罚”理论,对战国法家有很大影响。

墨子弟子禽滑厘,相传为魏国人。他亦先学儒术,受业于孔子弟子子夏;后学于墨子,尽传其学。他精于攻防城池之术,《墨子·备城门》以下诸篇,盖即墨子与他讨论攻守战术的记录。

墨家后来曾被贵族统治阶层的人利用。据《吕氏春秋·上德》记载,墨子弟子孟胜,后任墨家巨子,曾为楚国阳城君守城。楚悼王死,阳城君参与旧贵族反对吴起;箭射吴起,误中悼王尸体,遭追究而出逃,封地被没收。孟胜竟为“行墨者之义”,与弟子一百八十三人自杀以殉,酿成惨绝人寰的大悲剧。

  1.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墨子(约前480-前400年),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本名翟,鲁国人,有的说是宋国人。

  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2. 墨家的主要思想

  墨家在政治上的主张主要是墨子的“兼爱 非攻”,这直接决定了墨家在军事上的“只守不攻”原则,也正因为墨家不把自己那些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优秀机械用来进攻打仗,才使统治者们不重视墨家(也无法重视),这直接导致了墨家后来的衰落。

  庶民思想和时代背景

  族土地所有制终于代替了宗子世袭、不得买卖宗族、土地所有制的时代;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铁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大工商业暴兴,孔子的弟子子贡亦官亦商,富甲天下,此外,还有不少“在农与工肆之人”,即小生产者,遭受着压迫,过着艰苦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墨子反对“周制”和宣传“兴利除害”等等,都是庶民思想的要和反映一时期,处于“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然”的春秋战国之交,历史剧变的时代。周朝政治制度完全崩溃:政治上,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田氏代齐,各国家(此处“国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行政、官僚制度代替了世卿掌权制度,由此产生了“士”这一阶层;经济上,封建领主经济转变成为封建地主经济,个人私有可以买卖的家族土地所有制终于代替了宗子世袭、不得买卖宗族、土地所有制的时代;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铁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大工商业暴兴,孔子的弟子子贡亦官亦商,富甲天下,此外,还有不少“在农与工肆之人”,即小生产者,遭受着压迫,过着艰苦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墨子反对“周制”和宣传“兴利除害”等等,都是庶民思想的要和反映

  二 墨家的科学研究成果

  1.光学

  A.小孔成像 -----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经上》: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经说下》:景:光之入(煦)照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

  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古代人民从大量的观察事实中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约二千四五百年前战国时期的墨翟和他的弟子,通过实验证明了光这一性质,并在中国和世界上第一次对光的直线传播作了科学解释。

  实验的情况是: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对此,《墨经》解释道:“光之煦(照)人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意思是说光穿过小孔如同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来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来的光,成影在上边,于是便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段话科学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阐述了小孔成象的现象。墨家所做的这个实验,是中国和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象的实验。和墨翟差不多同时代的希腊帕拉图学派,虽然也认识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但他们提出的光学理论比《墨经》晚,水平也没有超过《墨经》。

  B物和影的关系

  墨家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第一次解释了物和影的关系。《墨经》中说:“景(影)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其意是在某一特定的瞬间,运动物体的影子是不动的,运动物体的影子看起来在移动,是旧影不断消失,新影不断产生的结果。比如:飞翔的鸟儿,它的影子仿佛也在飞动着,实际上并不然。墨家指出飞鸟遮住了直线前进的光线,形成了影子。一瞬间后,飞鸟移动了位置,原来光线照不到的地方,现在照到了,旧影就消失了,而在新的地方,出现了新的影子。这就是说,鸟在飞翔中,它的影子并不跟着移动,而是新旧投影不断更新。

  墨家在研究了两个光源同时照射一个物体和成影现象以后指出:一个物体有两种投影,是由于它受到两个光源照射的缘故;如果只有一个光源照射一个物体,则只会产生一个投影。这些论述与现代光学中的“本影”,“半影”描述非常吻合。

  在二千多年前,能这样深入细致的研究光的性质,解释影的动和不动的关系,是非常不容易的。

  C 镜成像的理论

  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青铜镜,到了战国时期,无论在青铜镜的制造和使用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墨子和他的弟子对镜子成像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的理论。

  在分析镜面成像的时候,墨家把物体看做无数物点组成的,所成的像由无数“糗”(音:qiu)组成。“糗”字本义是炒米粉,在这里取它极细小的含意,描述物体成像的像点。

  墨家知道光在透镜或凹面镜之前会聚焦。《墨经》上说:“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瘴内也。”景就 是影,指物体的影像;内就是纳,也就是聚集在一点的意思。《墨经》里常称焦点为“正”或“内”,所 以我们知道墨家已研究出光线聚集原理。

  墨子家对凸面镜生虚像的原理也很了解。《墨经》记载:“景之臭无数,而必过正,故同处其体俱然。”意思是说:物体影子由物体距离镜子距离的远近来确定,任何一处都可成影,所以说影无数,但这些影子都必然通过焦点,即过“正”。在我们知道的所有能成像的物体中,太阳是最远的,所以它成像在焦点上。而物体离镜面愈近,成像的位置愈远;如果物体和太阳一样远,则影像也在焦点上,所以说,“同处,其体俱然”。

  墨家已经知道凹面镜成倒实像的现象,《墨经》说:“临镜而立,景到。”意指物体经过凹面镜的反射,所成的影像是倒的,“到”就是倒的意思。书中对这种现象给出了解释:“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

  从《墨经》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墨家对光的性质以及凹凸面镜成像现象相当了解。不难推测在墨家所处的时代,我国已经出现了凹面镜及凸面镜。而且墨子及其弟子一定做了很多次实验,并针对这些实验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得出这些结论。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经史著作中,《墨经》是唯一一本对我国古代几何光学发展进行系统性论述的典籍。

  2.力学

  力的定义

  《经上》说:“力,形之所以奋也。”

  《经说上》解释:“力:重之谓也。下举重,奋也。”

  论物与力

  何为形?墨子认为天地万物始于有,有就是有行。这个概念的外延大至天地,小至质点,而有形者皆为之物。可见,“形”是总摄一切的客观存在的物质。

  何为奋?其含义是“动”,是“震动之状”。认为物上午本质属性是广延,广延的本性有三种,一是可分性,二是能动性,三是形成性。由《经上》可知,物质的分合集散而成为各种各样的物体。由此看来,宇宙间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物何由而动?墨子认为物质之所以运动,无不由力而生,力是原因,形动是结果。“力,形之所以奋也”,就是说使得物质运动不已的是力。如果给这一范畴赋予新意义,相当于“能量”,而形则相当于“质量”。

  ——《墨经》中关于力的定义是从人的体力概念引伸出来的。书中定义,“力,刑之所以奋也。”这里“刑”就是“形”,指人的身体。“奋”的原意是鸟张开翅膀从田野飞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力是使人的运动发生转移和变化的原因。

  机械运动

  力学是现代物理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机械运动的科学。《墨经》中记述了丰富的力学知识。《墨经》中提出了关于机械运动的正确定义:“动,域徙也”。意思是说,机械运动的本质是物体位置的移动。这与现代机械运动的定义完全一致。在墨经中进一步阐述了平动、转动和滚动等几种不同的机械运动形式。《墨经》中对这些运动形式的定义是非常科学的,例如在书中将平动定义为“俱止、动”,意思是说一个物体的所有部分要静止就全部静止,要动就全部都动。

  浮力原理

  《墨经》中写道:“刑(形)之大,其沉浅也,说在衡。”就是说,形体大的物体,在水中沉下的部分浅,是因为物体重量被水的浮力平衡的缘故。这些认识说明墨家不仅定性的认识到浮力同重力的平衡关系,而且有定量的概念。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了浮力原理,并开始在生产中加以应用。

  杠杆平衡原理

  《墨经》中讨论了杠杆平衡问题。在《墨经》中将砝码叫做“权”,将悬挂的重物叫做“重”。支点的一边叫做“标”(力臂),另一边叫做“本”(重臂)。如果两边平衡,杠杆必然是水平的。在平衡状态下,加重其中一边,必将使这边下垂。这时要想使两边恢复平衡,应当移动支点,使“本”缩短,“标”加长。而在“本”短“标”长的情况下,假若再在两边增加相等的重量,那么“标”这一端必定下垂。

  《墨经》不仅清楚的叙述了种种杠杆实验的结果,更难能可贵的是对这些实验做了正确的解释。例如,它解释上面讲的“标”一端下垂的实验现象,认为是由于力臂和砝码的联合作用大于重臂和重物的联合作用的缘故。这个解释不仅考虑到力或重的多少,而且还考虑了距离和平衡的关系,虽然没有得出明确的定量关系,但是实际上提出了力学中“力矩”的概念。所以可以说,墨家已经发现了杠杆平衡原理。

  3.几何学

  《墨经》在数学方面,提出了一些几何学的定义,这表示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理论几何学的萌芽。例如:

  “平,同高也。”说的是平的定义,指出高低相同就是平。

  “直,相参也。这里参就是三。三点共一线就是直,这是直线的定义。

  “同长,以正相尽也。”是说两个形体相比较,恰好相尽就是长度相同。

  “中,同长也。”说的是形体的对承重心的定义。

  “圆,一中同长也。”这是《墨经》中对圆的定义。这与近代数学中圆的定义“对中心一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墨经》中还提出了“端”、“尺”、“区”、“穴”等概念,大致相当于近代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书中写道:“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端,是无间也。”“端”字原意是植物初出土的芽尖,整个植株由它长成。这里借用来描写几何学上的没有厚度也没有间隙、无法间断的“点”,这种思想虽然在现在看来还不是完全准确,但在当时的文明程度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墨经》它包含的墨家的一些数学思想,主要是若干形式逻辑原则和给数学概念下定义的思想.墨家讲究“正名”,重视概念,对一些数学概念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如右表所示:

  墨家的数学基本概念定义和逻辑思想在先秦曾一度大放异彩.可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思想没有与中国古代数学真正结合起来.直到清代,才又有人重新研究.尽管如此,《墨经》中的数学思想的产生,表明我国在2 500年前就已较严密地研究几何,比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问世还早100多年.

  4.宇宙论与时空论

  (1)宇宙间万物的起因

  《经上》说:“故,所得而后成也。”

  《经说上》解释:“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见之成见也。”

  《经》中,“故”有一种力量,足以使得别一现象出现。可见,“故”就是一事一物之所以生,所以成,就是客观事物生成的原因。表明原因引起结果,结果显出原因。所以“故”这一范畴,反映事物见因果的必然联系。

  《经说上》中,指出世界上一事一物的出现,必有一事或数事为其先决条件。“小故”是形成事物的必要条件,是“大故”的一部分。大故是形成事物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 论宇宙为整体

  《经上》说:“体,分于兼也。”

  《经说上》解释:“体:若二分之一,尺之端也。“

  《经上》中“兼”即整体,总体,全体。体即个别,个体,部分的意思。因此,“个体是从全体中分出来的”这说明宇宙是统一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都从整体分出。

  《经说上》中“尺”是线的意思,端是点的意思。用举例来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表现为“兼”和“体”两个范畴关系的存在。

  《经上》说:“久,弥异时也。”

  《经说上》解释:“久:合古、今、旦、暮。”

  《经上》说:“宇,弥异所也”

  《经说上》解释:“宇:蒙东、西、南 、北。”

  《经上》中“久”是永恒,是长远。“弥”是 合,是周遍,兼全体而无遗。“宇”是寓。“所”是方所、处所。

  宇宙二字的含义就是时间和空间。不过墨家对其有特用的哲学术语—久宇。

  墨子用矛盾的统一论来阐述其时空观,对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做了辨证的看待,而且阐明了物体的运动必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内。墨子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是外延最大的概念,包含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其内涵指实际存在的东西宇宙有的地方被物质充盈,有的地方不被物质充盈,宇宙是有与无的统一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存在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墨子通过(物体)运动研究时间、空间,并给出了准确的定义,从而阐明了时空"有穷无穷"等思想。墨子的宇宙图象是空间、时间、物质、运动有穷又无穷,在无穷的宇宙中充满了无限的物质,物质运动不止。

  三.后记———墨家的衰落

  墨家在历史上之短暂存在过一段时间(墨子在世时)

  墨家的消散并非墨家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在战国已经分裂,除所说的墨离为三的相广氏,相夫氏,邓陵氏三家外,还有以黄老道补统墨学思想的宋研,尹文一家,以墨家逻辑学自立一家的名家惠施,还有许行的农家,都出于墨学,战国末期墨家中心转入秦国,但并非主张秦国去灭六国,而是让秦皇用墨家思想治国,为秦国守城,在秦国当时的兵法中与<<墨子>>中所记载的守城兵法是一样的,墨子怕兵法被侵略者利用,所以墨子只写守的兵法,不写攻的兵法,墨家的消散是因为<<韩非子>>所说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秦国利用墨家的学说让国家纯朴,节省资源用于军事,又利用墨家弟子守城,统一后因当时大多游侠出于墨家,而且墨家是为受侵略国守城的军事团体,统治者根本不容墨家的存在,所以秦统一后墨家便压逼墨家,因为墨家的反战思想使墨家在秦迅速衰落,秦统一是根扰<<韩非子>>的中思想富国强兵,韩非被李斯陷害,在狱中写出<<韩非子>>,最终李斯逼韩非服毒自杀,秦皇最终很后悔,但便用了<<韩非子>>中的霸道思想加速兼并战争,统一后便实行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到汉初,汉统治者不让墨家墨兴,在<<史记>>中没为与墨子和墨家有关的人立传,如墨家的弟子,"止楚攻宋"一事被墨子感染的墨子好友鲁班,初学黄老道后转墨学的宋研,尹文,学于墨学的农家许行,受墨学影响出身贵族却反对贵族剥削的隐士陈仲,都不立转,只有晏婴有立转,墨子也只是"宋大夫,或与孔子同时,或之后"这二十多字概括司马迁可能想为墨家学者立传,但因为资料大多来自于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汉朝压逼墨家所以司立迁无法找到墨家的资料

  墨家其实也并非完全消散,只是失去了官方学说的地位,但隐于民间,墨者大既有三种分枝,一类是传统墨学学者,在<<盐铁论>>中就是民间的墨家学者与儒家学者联合起来在一次辩论大会中批判西汉中叶的黑暗统治当中儒者居多数一类是游侠,游侠其实大多都出于墨家,因为统治者压逼墨家以组织形式分离成游离形式,就是游侠,在<<史记>>中司马迁为游侠立传,实质暗示了墨侠的去向,还有一支就是后来与黄道道融合的墨家弟子,淮南王刘安曾广招贤士,当中有许多就是出自墨家,当中在<<盐铁论>>有所记载,后来刘安以黄老道思想为主,结合各家思想写成<<淮南子>>,还有<<淮方万毕术>>,但<<万毕>>今只存残卷,但当中许多就是与<<墨经>>中所记载的科学技术淮南王谋反失败,许多门客都遭到牵连受到诛杀但那时起其中一支墨家弟子已经与黄老道,方仙道,民间儒者融合,形成后来黄巾起义的太平道经典<<太平经>>延续了以天为最高主宰,当中许多思想就是出于<<墨子>>,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殓,黄天当立",实质是以墨家的天志挑战官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思想到晋翰葛洪先生在<<抱朴子>>中所说道教变化术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记>>,道教神仙故事中有墨子成仙的记载,可见早期道教有一支来源于墨家,墨家思想也融入了道教,到后来的<<赤松子中诫经>>,<<太上感应篇>>这类劝善书其实都是<<墨子>>的天志,明鬼,兼爱,非攻的思想,<<墨子>>一书也收录在<<道藏>>中,道教中强调人要行善积累功德这一思想其实来源于墨家,章太炎先生说"道教教义,本诸墨氏,源于流长",墨家思想虽在官方学说沉积两诘年,其实融入了道教中,另外就是成为了游侠的主导思想,宋朝野史中记载南侠展照自小爱读<<墨子>>,可见<<墨子>>在民间一直流传着

  结语

  墨家的科学技术和它的思想的及其博大精深,现在看来都不禁为其伟大而惊叹,在那么遥远的时代的如此非凡的思想和成就,但其科技和思想的突然断流也不禁让我感到无比的遗憾和疑惑。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古人的思想,不是为了获得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墨经》

  《墨经中的物理》

  《经上》《经说上》《经说下》

  《墨言物忌》

  《墨家与科技教育》

  《史记》

  墨子 生平 [和讯博客]

墨,是不是一个姓氏?

墨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他在自然哲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均有丰富的思想成就。可是,他的姓名一直令后世学者困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