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详细资料大全
东京城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又称“忽汗城”,清代称“东京城”。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东岸,宁安市渤海镇(原东京城镇)境内,为渤海国都城遗址,通称“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文王大钦茂于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将都城迁至上京龙泉府;785年(唐贞元元年)徙都东京龙原府。794年(唐贞元十年),成王华璵为“中兴国势”,将王都迁回上京龙泉府,直至终国,作为都城长达160余年。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东京城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 占地面积 : 42 平方公里 又称 :“忽汗城”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东京城地处东京城盆地中,四面环山,三面水绕,“远山为屏,近水成堑,山河险固”。上京故城规模宏大,由外城(廓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是仿照唐都长安模式设计营造的大城,现存城池基本完整。宫城、内城、外城层层环套。外城北墙全长4946米,南墙长4584米,西墙长3500米,东墙长3359米,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以上。在外城内的北部筑内城,呈长方形,东西约1052米,南北约470米。它有南、东、西墙垣,北与宫城相接。墙垣为石砌,东、西 墙残留部分高约1米左右;南墙已被辟为耕地。宫城在内城北中间,呈长方形,南北约720米,东西约620米,周长2680米,石砌墙垣,残高平均3—4米。宫城中,在一条轴线上从南向北排列有五重殿址,础石大部分尚保存完好。宫城东侧有御花园,园内有池塘、亭榭、假山遗迹。 东京城吊水楼瀑布 上京故城是中国中世纪的巨大都城之一,但它兴建年代和营造情况无具体文字记载。据考证,有可能建于公元8世纪上半叶。 公元926年(契丹太祖天显元年)契丹灭渤海,建立东丹国,将“忽汗城”改为“天福城”,成为东丹国的首府。公元929年(天显四年),东丹国南迁,都城被毁弃。从此,上京故城被湮没达数百年之久,直至清初史籍始有记述:此地“ 有古城焉,土人相传曰东京……”,遂得名“东京城”,亦称“东京屯”。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并多次进行勘察、考证和发掘。1961年3月,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唐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东北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渤海国,渤海国的范围包括现在东北北部、俄罗斯外兴安岭以南,共有东京龙原府、西京鸭渌府、南京南海府、中京显德府、上京龙泉府五个都城。 755年,渤海国从中京显德府迁都至上京龙泉府,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都市,这座都城完全是依照长安城建设的,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为长安城的五分之一。 从现存遗址上看,内城的北半部是五座宫殿,是统治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外城则是御花园、湖泊、亭榭。有一口汲水的八宝琉璃井,至今仍能打得出清冽的甜水。 926年2月23日夜,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率领铁骑兵分两路,翻越长白山,经过六天六夜的疾驰到达上京城,包围了这座都城。上京城被围三天,渤海人突围无策,渤海王被迫身穿孝服,举起素幡,到阿保机马前投降。3月5日,阿保机遣近侍康末恒等13人进城索取兵器,却被愤怒的渤海士兵所杀。 阿保机大怒,从东、西、南三面攻城,上京失陷,历时200多年的渤海国就此灭亡,全境纳入契丹人版图,在原渤海故地建立了东丹国,上京城则改名为“天福城”,成为东丹国都。 三年后,在别人的土地上建都的契丹人心存狐疑,忐忑不安,总感觉这个都城涌动着一股强烈的反叛情绪。契丹人决定迁都东平郡(今辽宁省辽阳市),强令渤海人随迁。为使渤海人彻底断绝回乡和复仇的念头,契丹人决定火烧京城府邑,“帝王宫阙、公侯宅第,皆化为榛莽瓦砾”。 大火烧了半月有余,渤海国200多年的文明尽毁于火。据《辽史·地理志》记载,此次迁居辽东等地的渤海遗民总计9400余户,而契丹灭渤海后所得的103座城池在这次迁移中也多数被弃毁。海东盛国只留得“零落荒城对碧流”,而渤海国的文史资料、文章典籍也被付之一炬,只留下宫殿、城堡和陵墓的废墟,留下瓦砾、箭镞和覆满红锈的铁器。繁华盛世,就在一夜之间复归草莽洪荒。 盛极一时的都城消失了,渤海国被人们遗忘了,这一片土地,成为寒冷而荒凉的无人区。一直到清朝,历经700年都没有人居住。 到清朝时,渤海国早已湮灭于尘土中,而距此不过20里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成为流放革职官员和大兴文字狱文人的人间地狱,大批江南文化人被流放宁古塔。 这批流落雪域边陲的中原文人,终于发现了这座荒城废墟。 其中就有江南才子方拱干、吴兆骞。二人在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因科场案被判流戍宁古塔,写出了《绝域记略》、《宁古塔志》等。在这些著作中,提到了一个巨大得不可思议的废墟,但是这些博学的才子也说不清楚这是什么时代的城池。 1961年渤海国都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可见的遗址有上京龙泉府遗址、古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兴隆寺等,主要遗物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现在地方 正力图将渤海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上京为渤海国五京之首。仿照唐朝长安格式兴建,占地十六平方公里,分外城、内城和宫城。外城为土墙,内城为石墙,宫城为玄武岩墙。五座回廊相连的大殿排列在南北轴线上。926年,辽国灭渤海建东丹国,929年,东丹国南迁辽阳,龙泉府被毁。其遗址自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内有个兴隆寺,是清代在唐代渤海国寺庙故地上修建的。寺内有渤海时代遗存至今的佛教石刻艺术品,如石灯憧、石龟跌和大石佛。古城遗址一带还有一些渤海国墓葬、窑、桥等遗址。 东京城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 远在3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这里发掘的东康遗址,是牡丹江流域重要的原始社会遗址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早期铁器时期(中国历史的汉晋时期)。商周时期这里是肃慎人的故地,唐代隶属忽汗城(渤海都督府)管辖。至中华民国,这里还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仅在于家和糖坊两处有几户人家,俗称东大洼子。 1932年,日寇侵占此地,后日伪建图宁(现牡图)铁路时在距离东京城八华里的新立坪设东京城站。接着又在火车站附近建贮木场和飞机场。当时隶属于东京城区公署(今渤海镇)所辖,俗称八街。1936年,日寇为了加强对中国人民的统治,开展了大规模的归乡并村活动,当时在于家庄、东康庄和火车站附近都建立了集团部落,因此,东京城的人口急剧增加,从而也奠定了东京城镇的格局。 1946年,东京城镇建立了人民 ,当时称为小区,归宁安县第三自治区管辖。建国后,伴随着林业的发展,东京城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54年,为纪念英雄邹世环烈士,将东京城改名世环城。 1961年大公社时期,从东京城镇(今渤海镇)人民公社分出成立东京城镇人民公社,即现在的东京城镇。1980年,成立了东京城镇人民 ,东京城一词从此专指东京城镇。 2000年,城东乡划归东京城镇管辖,镇域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东京城镇的社会、经济和建设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东京城东京城镇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南部 , 距吉林省敦化市 150 公里 交界处。城镇规划区面积 10 平方公里 , 建成区面积 42 平方公里;辖 22 个自然屯, 15 个行政村, 1 个街道办事处( 16 个社区居民委);镇内人口 10 万,其中城镇 42 万人;居民以汉、朝鲜、满、回等民族杂居,其中汉族占 71%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 85 万亩,其中旱田面积 5 万亩;驻镇铁路、金融、财贸、部队等中省直企业 32 家;教育、医疗、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网点便捷高效,是宁安市地理、交通、经济、商贸和旅游服务中心,它连线著镜泊湖、长白山、海参崴旅游大三角,且置于镜泊湖、古渤海国遗址、火山口地下森林小三角腹地,东京城镇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省立工业开发小区。 东京城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牡图铁路、 201 国道(鹤大线)牡丹江—镜泊湖旅游公路在镜内穿过。距牡丹江航空港 65 公里 。镇内道路已构成网路,东京城林业局有铁路专用线 6 千米 。 东京城镇是宁安市中部的区域中心,是图佳线铁路上的重要城镇,是唐代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的门户。镇内设有银行办事处、粮库、运输站和百货、五金、医药、菸酒批发零售商店,以及木材加工、造纸厂等。大型森工企业东京城林业局驻于镇内,经营张广才岭东麓,包括镜泊湖、火山口等林区。省、县驻镇单位还有:东京城林业机械厂、镜泊湖水产养殖场、镜泊湖旅游局等。 东京城镇物产富饶,资源丰富,与东京城镇共处一地的国家大型森工一档企业东京城林业局有林地面积 345 公顷 ,活立木总蓄积量 3094 2 万立方米 ,120 余种木材,植物 350 余种,动物 40 余种,飞禽 160 余种,鱼类 40 余种。东京城镇有 78 家会员的木业行业协会 1 个,森江食品有限公司、亿森木业有限公司、东升木业、三汇木制品厂、兴盛木业等数 10 个年上缴税金 50 万元企业,出口企业 2 家,年出口额约 5500 万元,主要产品有以中高密度板、指接板、胶合板、刨花板为主的建筑板材类;以实木门、实木地板、装饰板为主的装饰材料类;以卫生筷子、菜板、面仗为主的餐具类;以木贴板、木雕为主的工艺品类;以板方材、包装板材、旋切单板、铅笔板等半成品为主的其他类,总计 6 大类 20 多个品种。占地 30 5 万 平方米 ,安置50 户企业的东京城木业工业园区正在规划建设当中。东京城镇以汇赢菌业公司为龙头的地栽木耳种植达 500 万袋,香菇 100 万棒 , 国家级食用菌基地已初具规模。以鹿、肉牛、榨蚕、五味子、绿色稻米种植等为主的特种种养殖项目正在蓬勃兴起。东京城镇地区拥有优良的旅游资源,有镜泊湖森林旅游线,渤风情园人文景观旅游线。 东京城镇建镇以来,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 2001 年,哈工大城市规划设计院为东京城镇重新进行城镇规划修编,将东京城镇和渤海镇组团规划,定位东京城为商贸旅游服务城以来,东京城镇党委、 紧紧围绕财源建设这个中心,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全面加快和谐东京城的建设步伐,实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秩序良好目标。 东京城镇在木材精深加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食用菌、鹿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有很大潜力,是投资开发的热土。
乌色氏Use Hala 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吴色,满语“皮带”,满族稀姓,清初7户,世居叶赫、佛阿拉、吉林乌拉、长白山、松花江、瓦尔喀什。
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代女真姓氏“吾塞”。
这个姓氏是个小姓,想查清清代属什么旗,首先要查清先祖的名字,然后到有关的历史资料中去寻找他的官职及迁徙史,这样才能找到曾经的旗属。
只有本家族的人才知道先祖的名字,外人是不知道的。所以要努力自己去查清,去判断,别人给你的都是参考。
这个的可能性有很多,不能判定
一个民族的姓氏,就是民族家族系统的称号。满族姓氏,也是构成满族民族团体的称号。 满族姓氏形成于氏族社会,最初是表示血缘关系的称谓,即血缘团体的称号。满族这种血缘团体的名称称之为哈拉(hala)即姓氏,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muK!n)即家族。随着人口的日益繁衍,“每个氏族又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这些氏族如今也作为单个的氏族而存在;而包括一切女儿氏族的最初的氏族,则作为胞族继续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四卷85页)。所以,同一哈拉就出现了隶于原来哈拉的数个穆昆,而一个穆昆内只能属于一个哈拉。
随着氏族社会的发展,哈拉穆昆也在不断演变,原来的同一个哈拉穆昆内就派生出了两个以上的哈拉。所以,新的哈拉不断增多,就形成了众多的哈拉(姓氏)。 满族姓氏在《皇朗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了646姓,又记谱外33姓,加起来有679个姓氏之多。 满族姓氏如此之多,其来源有以地为氏,就是某氏族以居住地的地名、山川、河流等名称做为姓氏,以部为氏,就是以部族名称为姓氏;以姓为氏,多为金元时代女真人旧姓的延续使用;围与姓氏,即皇帝赐与的姓氏本非原部族的姓氏;更改姓氏,多因分居、承嗣,迁徒异地而更改原姓氏,取得新的姓氏称谓;随名姓,即俗称的以名为氏。以父祖名字之’—字作为本文子孙的姓氏,但仍不否认也不忘记其本来的满族姓氏。 总之,满族姓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后来满族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改易原来的多音节姓氏,而冠以了汉字姓;皆为单字。
“满族姓氏繁多,据《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有六百四十六姓,又记谱外三十三姓’”。满族的姓氏来源或以部落为姓,如叶赫部落称叶赫那拉氏(又为“那拉氏”);或取自山川、河流、某地域的名称,如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叫“宁古塔氏”、乌苏里江边的叫“乌苏里氏”;使用女真旧姓,如 “粘”姓满族、又如“完颜氏”、“瓜尔佳氏”、“钮钴禄氏”、“那木都鲁氏”、“舒穆禄氏”等;还有赐姓和冠汉姓者,如明朝汉族对投降或被俘的女真或满洲人赐姓:“麻子帖林儿”改“王麒”、“阿哈出”改“李善诚”。其实满族先人女真进入中原后,早就既使用本民族姓氏也使用汉族姓氏,在《金史》附录的《金国语解》里,载有女真与汉族姓氏的对应关系:“完颜,汉姓曰王。乌古论曰商。徒单曰杜。女奚曰郎。兀沿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石抹曰萧。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移刺曰刘。斛勒曰石。纳喇曰康。夹谷曰仝。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斛准曰赵。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卜散曰林。书虎曰董。古里甲曰汪……”;还有一些随名字为姓者。但是以满族三大姓为最多
据考查与有关资料相补证,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1.主要氏族 宣统二年(1910)春二月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阳满族主要氏族有:
(1)皇族
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2)满洲氏族佟佳氏:
辽东巨族也。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 留盛京驻防者至今传十一世。
乌喇瓜尔佳氏:居乌喇国,因以为姓。国初,胡尔哈器之妻与孝慈高皇后为姊妹,为国威。 胡尔哈器之孙锡特库,雍正三年袭六品官,传十五世,今居东营房。
马佳氏:世居嘉里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国初,赫东额率满洲五十户来归,隶满洲镶黄旗,累著战功,授一等男。库噶哈亦以战功授男爵。及入关定鼎以战伤时作留奉休息。至十二世升寅,乾隆已酉拔贡,授七品小京官。嘉庆庚申历官至工部尚书兼正黄、镶兰满洲都统。至今传十六世。
赫舍哩氏:世居都英额地方。国初;硕色来归,隶满洲正黄旗。通满,汉,蒙古文,其子索尼亦通满、汉、蒙古文,由头等待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顾命,为辅政大臣,授一等公,溢文忠。其祖墓在昭陵左掖。”
喜他拉氏:世居喜他拉地方,因地为氏。 国初,隶正白旗满洲,世为福陵章京品级。至今传十七世。
富察氏:因地为氏。居长白山。隶属正白旗满洲,至今传十四世。
叶赫纳拉氏:因地为氏。世守昭陵,至今传十余氏。
乌喇纳拉氏:因国为氏。世守昭陵。至今传十余世。
哈达纳拉氏:因地为氏、世居哈达,至今传十三世。
钮祜禄氏:居长白山者尤著,后并散居于英额地方。世祖入关,多随从。 留奉天驻防者,隶满洲镶黄旗。其族甚繁,至今传十余世。
伊尔根觉罗氏:氏族甚繁,居处之地不一。 其居叶赫地方者,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传十余世。
梅勒氏:世居叶赫地方。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传十余世。
完颜氏:世居完颜地方,因以为氏。今传余世。觉罗察氏:先世有牙赖者,至今传十一世。
以下为满族各姓氏详细解说:
[完颜]
拼音---Wanyan
郡望---女真
名人---完颜从善, 完颜伟, 完颜仲元, 完颜麟庆
文献---缺
历史---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如完颜仲元、完颜阿林本姓郭;完颜霆、完颜耀珠本姓李。
是金、元两朝着姓,后改汉姓为王、汪。据史载,完颜部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一一一五年,终于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清朝张澍云:今完颜氏皆去完为颜,惟曲阜不敢冒兖国之姓,特称完氏。满清建国后,有完颜伟属满洲镶黄旗人。
[马佳]
拼音---Majia
郡望---满洲
名人---马佳图海, 马佳升寅
文献---马佳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氏。
[佟佳]
拼音---Tongjia
郡望---满洲
名人---佟佳扈尔汉, 佟佳隆科多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佟氏。
[富察]
拼音---Fucha
郡望---满洲
名人---富察额色黑, 富察额师泰, 富察托庸
文献---沙济富察氏族谱, 沙济富察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富、傅氏。
[费莫]
拼音---Feimo
郡望---满洲
名人---费莫温达, 费莫温福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麻氏。
[纳喇]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纳喇安达立, 纳喇穆占, 纳喇苏克萨哈
文献---辉发纳喇氏族次三房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着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乌雅]
拼音---Wuya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 乌雅福崧, 乌雅长麟
文献---满洲正黄旗乌雅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碧鲁]
拼音---Bilu
郡望---满洲
名人---碧鲁赛碧图, 碧鲁鄂辉
文献---碧鲁氏通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一作必禄。
[图门]
拼音---Tumen
郡望---满洲
名人---图门青□麟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乌喇,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一作图们。
[瓜尔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费英东, 瓜尔佳鳌拜
文献---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他塔喇]
拼音---Tatala
郡望---满洲
名人---他塔喇博尔康, 他塔喇谭拜, 他塔喇裕泰, 他塔喇阔普通武
文献---他塔喇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唐氏。
[钮祜禄]
拼音---Niuhulu
郡望---满洲
名人---钮祜禄额赤, 钮祜禄穆克登布
文献---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赫舍里]
拼音---Hosholi
郡望---满洲
名人---赫舍里索泥, 赫舍里定寿, 赫舍里赛冲阿, 赫舍里长丰
文献---赫舍里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高、康、赫、何等氏。
[索绰络]
拼音---Sochuolo
郡望---满洲
名人---索绰络德保, 索绰络景星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式之一,后改汉姓为索、曹氏。
[舒穆禄]
拼音---Shumulu
郡望---满洲
名人---舒穆禄塔瞻, 舒穆禄谭泰, 舒穆禄赫寿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舒、徐、米、宿、郑等氏。
[库雅喇]
拼音---Kuyala
郡望---满洲
名人---库雅喇克彻尼, 库雅喇科齐, 库雅喇启秀
文献---黑龙江库雅喇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胡氏。
[喜塔腊]
拼音---Shitala
郡望---满洲
名人---喜塔腊穆和伦, 喜塔腊裕泰, 喜塔腊裕德
文献---喜塔腊氏谱书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图、祝、赵、文、齐等氏。
[萨克达]
拼音---Sakoda
郡望---满洲
名人---萨克达察哈泰, 萨克达穆通哈
文献---满洲三甲拉佐领下萨克达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李、麻、骆、仓等氏。
[萨嘛喇]
拼音---Samala
郡望---满洲
名人---萨嘛喇庆山
文献---萨嘛喇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亦作萨玛喇或萨嘛拉,后改汉姓为蔡氏。
[爱新觉罗]
拼音---Aishi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裕庸
胜迹---北京故宫, 承德夏宫
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肇、罗、艾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觉罗两字为赵,此族应始兴于金国。
[叶赫那拉]
拼音---Yehonala
郡望---满洲
名人---叶赫那拉铭安, 叶赫那拉瑞麟
文献---正白旗满洲叶赫那拉氏宗谱, 叶赫那拉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氏之一,慈禧太后即为此姓名人。
[叶赫那兰]
拼音---Yehonalan
郡望---满洲
名人---叶赫那兰常钧
文献---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氏之一,疑与叶赫那拉同属一姓。
[讷殷富察]
拼音---Nayinfuchai
郡望---满洲
名人---缺
文献---讷殷富察氏谱传, 讷殷富察氏增修支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额尔德特]
拼音---Erdete
郡望---满洲
名人---缺
文献---额尔德特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依尔觉罗]
拼音---Year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缺
文献---依尔觉罗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依尔根觉罗]
拼音---Yearge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依尔根觉罗阿山, 依尔根觉罗穆精阿, 依尔根觉罗鹤年
文献---依尔根觉罗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赵、伊、佟等氏。
[那拉]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那拉舒兰, 那拉德福, 那拉盛安
文献---那拉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吉林伊通河一带,以地为氏,即纳兰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章佳]
拼音---Changjia
郡望---满洲
名人---章佳富勒浑, 章佳珠隆阿
文献---章佳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亦作章嘉。
[乌孙]
拼音---Wusen
郡望---河西郡
名人---乌孙讹论
文献---缺
历史---金国女真族姓,金有乌孙讹论者,善于骑射,曾为石垒节度使。据姓氏考略载:金姓,望出河西。河西郡设于战国时代之魏国,其境约在今日山西、□西一带。
目前满族基本上使用了汉姓,如:爱新觉罗(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赵)、佟佳(佟) 、瓜尔嘉(关、白、汪、鲍)、马佳(麻、马)、盛佳(沈)、兀扎喇(吴、乌)、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罗(索)、纳喇(那、南)、宁古塔(宁、刘)、赫叶勒(何、赫)、尼玛察(杨)、良嘉(粱)、果尔勒斯(高)、舒穆禄(舒、宿)、钮咕噜(纽、郎)、齐佳(齐)、喜塔拉(祖、图、希)、他塔喇(唐)、完颜(汪、王、完)、西林觉罗(鄂)、鄂佳(鄂)、扎库塔(张)、库雅喇(胡)、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贾)、萨科达(仓)、徒萨(徒)、宏佳(宏)、锁吉(锁)、鄂托(曹)、沙垃(沙)、库奔(库)、惠何(惠)、英佳(英)、洪额奇(洪)、伊喇厘(李)、墨尔迪勒(孟)、白额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约特(高、巴)、万琉哈(万)、朱舍狸(朱)、郭洛奔(郭)、乌苏里(武)、伊图玛(伊)、余乎鲁(余)、尼玛哈(于、俞)等等。
东京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详细资料大全
本文2023-10-29 03:35: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63900.html